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集合9篇

來源:文萃谷 7.58K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集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集合9篇

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集合9篇1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在中國 5千年文明發展中,禮儀文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今天的生活、工作中都離不開交際,而成功的交際離不開禮儀。良好的禮儀可以贏得陌生人的友善,贏得朋友的關心,贏得同事的尊重。贏得客户的贊同,良好的禮儀不但是個人形象的社會體現,還關係到企業形象。特別是我們的工作是為廣大酒糟客户,白酒客户,掛麪,麪粉客户服務,市場競爭力日趨增大,我們的服務贏得客户的滿意就是我們對公司最大的饋贈。禮儀不單單是禮節,它還是源自我們內心的真誠,當我們真正做到服務周到,快速高效,以德服人,那就是對客户最好的真誠。通過本次培訓,從見面、沏茶,握手、微笑、打電話、接電話等1系列在平常工作中的禮儀細節,我切身體會到自己在見面禮儀、電話禮儀方面的欠缺。這次學習以後,我會更加重視,從1言1行,每個微小的細節做起,展現我們銷售部營業室服務最好的1面。

通過培訓,我知道禮儀有3個基本要求:第1個是尊重為本,第2個是善於表達,第3個是強調接待“3聲”,即: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甚麼是服務禮儀?就像滿科長説的,就是服務人員在工作崗位上,通過言談、舉止、行動等,對客户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動規範和慣例。簡單地説,就是服務人員在工作場適合用的禮儀規範和工作藝術。服務禮儀是體現服務的具體進程和手段,使無形的服務有形化、規範化、系統化。有形、規範、系統的服務禮儀,不但可以建立服務人員和企業良好的形象,更可以塑造受客户歡迎的服務規範和服務技能,能讓服務人員在和客户交往中贏得理解、好感和信任。禮儀,是提高個人素質、培養個人素養的外在體現,更是企業形象的具體化展現。禮儀已倍受人們的重視,“是人際交往的潤滑、更是企業形象的名片”。

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集合9篇2

首先感謝公司給了我一次外出培訓學習的機會,通過這兩次的學習讓我學到了不少關於銷售,人生知識,相信在以後的道路上能給我指引方向,少走彎路。

傳統意義上的銷售,是通過一切手段把東西賣出去,把錢收回來,這裏的一切手段包括坑蒙拐騙,所銷售的業績是短暫和偶然的,當然沒有戰術,沒有方法的銷售也是低效率的銷售。如同拿挺機槍在馬路上亂突,倒下的戰利品,沒倒下的也不知其所以然。

現實中,銷售精英們往往是精準銷售,有戰術,有體系,有制度,有方法,如同戰爭裏面的阻擊手,往往是一顆子彈幹掉一個敵人。

通過這次培訓讓我對銷售有了更深的認識,首先是一個企業的銷售由三個部分組成,老闆營銷力,團隊營銷力,和個人營銷力,老闆負責營銷系統,團隊負責營銷管理,個人講的是溝通技巧,一個企業的銷售應該按照這個大方向來執行,這樣銷售才會進入良性循環,產品銷得好,企業有生命力。

作為個人應該在遵守公司營銷系統和營銷流程外,努力提高個人溝通技巧,其中溝通技巧主要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就是在銷售溝通初期,能夠把銷售目標模糊化,客户信息清晰化:第二點是獻殷勤,其中有個詞語叫做感動,儘量多的給客户製造意料之外的事情。老師提到,營銷有98%是經營人性,只有2%經營商品。

如何提高客户滿意度這一點老師也有全面闡述,服務好壞,滿意與期望值有關,客户的期望值與承諾有關,所有要儘可能少的可以給承諾太多。結合到現實中,許多客户對我們公司的儀器設備挑三揀四,服務如何如何不好,仔細回想一下和當初的承諾就不難找到原因。

在介紹產品時,應該把加一些負面信息和數字信息,這樣能夠快速提高客户的興趣,比如某某廠因為環保超標罰款1000萬rmb,某廠在海關被查等等。

何老師講的銷售翻番的祕訣中,主要是對一些實際個案進行分析講解,個人形象問題,基本禮儀問題,站坐行姿勢等,種種細節其實是更是我們應該注意到的,在孤島逃生的遊戲中,我學到了在分析客户心態中,客户所想的其實我們很多並不清楚,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客户明白,其實客户並不明白。在我們現實業務中這樣的案子太多了,行行行,其實什麼都不懂,如歌瞭解客户真是心態,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何老師認為每個業務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魅力,不管是正派還是歪門邪派,做業務最怕沒個性,這點我認為很對,現實中個性業務太少,普通業務太多,太平凡,太普通,很難獨樹一幟,這樣就容易引起客户視覺疲勞。在個性培養中我覺得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

石老師説人要弄清楚為何而生,才能明白人生的價值,這個問題是在是個很大的問題,我常思索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是為什麼而生活呢,希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能夠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我想應該是我的夢想。

學習是快樂的,收穫是愉悦的!再次感謝公司給予我這次學習的機會,我將在今後的生活中學以致用,不斷提高業務技能,提升業務方法,真正發揮出學習的用處!

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集合9篇3

熱愛學生,尊重、理解學校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學生,是國小教師正確處理與自己直接服務對象學生之間關係的準則,一個教師只有對學生充滿執着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熱愛學生,是國小教師全部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沒有對學生的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這種愛,是不能以血緣關係和個人好惡為轉移的,教師應當把它無私地奉獻給全體學生。愛是打開心扉的鑰匙。要把真摯的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不僅要愛那些能幹的孩子,更要愛那些缺點較多的孩子,要讓每一個孩子都從教師這裏得到一份愛的瓊漿。國小生很善於觀察與思考,對你的一言一行,他們都在觀察並做出相應的評價和反應。如果他們切實地感到老師是在誠心誠意地愛護自己,關心自己,幫助自己,他們就會很自然地對你產生歡迎的傾向,喜歡接近你,並心悦誠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導。

總之,我認為提高教師道德的學習是有必要的,這樣可以提高全體教師的道德修養,形成好的教師風氣,這樣整個教育事業才能得到前面的發展。。

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集合9篇4

我有幸成為青年教師培訓班的一員,這也給我提供了這個再學習、再提高的機會。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專家的教育教學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學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所講內容深刻獨到、旁徵博引、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發人深省。這次聽了富有特色的前沿講座,雖然我不能做到照單全收,但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獨到的教學思想、全新的管理體制,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無不起着引領和導向作用。這次培訓之後,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為科研型教師的信心,給了我們強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論引領。下面是我在培訓中的幾點心得體會:

通過培訓,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必須更新觀念。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廣泛運用,“教書匠”式的教師已經不適應時代的需要了,這就要求教師既不能脱離教學實際,又要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的研究;即不是在書齋進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學活動中的研究。必須具有現代教育觀念,並將其運用於教育工作實踐,不斷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以教師為本的觀念應當轉為以學生為本,自覺讓出主角地位,讓學生成為主角,充分相信學生,積極評價學生。

通過此次培訓,我在教學觀上有了一定的轉變,不能為了教書而教書,葉聖陶先生説過:教是為了最終達到不需要教,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教學不光是簡單的傳授知識,要重在教學生掌握方法,學會學習,不是隻讓學生“學到什麼”,還要讓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掌握方法,才終身受用,才可以自己獲取知識。

通過培訓,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堅持不斷地學習,積極進行知識的更新。隨着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教育現代化工程的不斷推進,當前以多媒體與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迅速興起,正猛烈地衝擊着各學科的教學。在網絡理論下知識突破了原有書本的限制,不再以點的形式出現,而是以流的形式傳遞,使教學觀念,教學主體,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和教學形式都發生根本改變。

通過培訓,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必須積極加強課程改革,做課程改革的實踐者。課程改革現在雖然還處於探索階段,許多未知的領域需廣大教師去進行認真摸索和總結。經過這培訓,認識到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而應去推動它朝正確方向發展,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身為老師,要把握新課改的動態、要了解新理念的內涵、要掌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

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所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為了我們的教育,為了我們的學生,也為了我們自己,我會時時處處都要注重自己的師德修養和人格塑造,並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提高,具有較強的教育科研意識和能力,有目的地總結教育經驗,反思教學實踐,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實擔負起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集合9篇5

近年來,對等網絡引起了信息產業界的極大關注,某年某月成立了P2P工作組,成員包括Intel、IBM和HP公司等。發展對等網絡的其他主要障礙還有版權問題、網絡帶寬問題、管理問題和安全問題等。如何連接電話、手機和家電、工業設備等,也是對等網絡需要解決的問題。國內對等網絡市場從某年開始啟動。國內的應用主要有2個方向:文件共享及協同工作。在文件共享方面,國內已經有多家公司推出了自己的產品,目前主要的中文對等網絡軟件有Workslink、Ezpeer、Jelawat、Kuro和Toperson等,還有PASPE—school實時交互多媒體在線課堂教學軟件。在未來,企業對等網絡應用將是熱點,主要將解決企業內部事務處理的協同、企業門户、企業虛擬專網()、遠程互動和寬帶應用等。國內基於對等網絡技術的企業應用產品有KM—Server中小企業知識管理軟件等。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基於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雲是網絡、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説法。過去在圖中往往用雲來表示電信網,後來也用來表示互聯網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狹義雲計算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資源;廣義雲計算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件、互聯網相關,也可是其他服務。它意味着計算能力也可作為一種商品通過互聯網進行流通。

這學期學院開設的前沿講座的課程,很有幸聽到了張晨曦教授對於自己在計算機前沿方面研究的講座,讓我對這些知識有了深入淺出的理解,受益匪淺。

某月24號,張晨曦教授在講座的最開始,對計算機前沿的知識做了簡要的説明,然後張教授從對等網絡、SOA簡介、超級計算機、超級計算、雲計算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講授。由於時間短暫,打算介紹大量的專業的知識是不太現實的。張教授授課的過程中都考慮到了時間限制以及我們有限的知識水平,從大處着眼,為我們大概介紹他們研究方向和內容,同時還會簡單向我們介紹這些研究將來的實際意義,以及和我們軟件工程專業的聯繫。總的來説,也許理論上邏輯上的很專業的知識,我們並沒有學到多少,但張教授利用緊張的時間,就基本上將一個新的領域在我們的腦海中勾勒了出來,使我們這些死啃書本的學生也有機會現實了一把,真正瞭解到與生活有直接聯繫的科學研究。

張教授不僅在學術領域給我們打開了新的窗户,使我們眼前一亮,也為我們介紹他們在工作學習中切身的體會及經驗,提前向我們預警就業道路及工作生涯可能遇到的問題。計算機前沿類講座旨在幫助大家瞭解相關領域的學科前沿知識,更好地學習、思考。張教授以自己的學識和閲歷向同學們展現了當今IT業發展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引導同學們積極思考,使其收穫頗多。

這就是我的心得體會,聽完這個課,我感到責任重大,即使是一個點,也還有很多方面值得拓展和探索,作為研究生,研究是我們主要的工作,想要取得滿意的結果和優異的成績,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倍加努力,汲取現有的知識,在新的領域開拓新的研究道路,積極探索,永不止步。

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集合9篇6

我校開展了一次“感恩教育”的講座,講座中講述了一些讓我極為感動的事例。通過這次講座,讓我明白了生命因為感恩而變得有價值,我們已經習慣了生命中的一次次的傷痛,一次次的感動。當然,這次講座也讓我明白了許多的道理,讓我懂得了什麼是感恩,感誰的恩,以及怎樣去感恩。

感恩不需要金錢,也不需要什麼珍貴的物品,更不需要花言巧語,只需要有一顆真誠的心。

感恩是我們降生於這個世界的第一聲啼哭。我們用最初、最純的心去感激父母賜予我們的生命,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含辛茹苦養育了我們十幾年,為我們流了許多汗水,付出了許多辛酸,是多麼不容易呀!因此,我們對父母要有一顆孝心,為辛勤工作一天的父母做一頓飯,倒一杯水,洗一次腳。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卻是我們對父母感恩的一種表現,父母會因此而感到無比幸福、快樂。同時,我還想對媽媽説聲謝謝。因為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因為媽媽非常疼愛我,讓我吃得好、穿得好,還送我去讀書。讓我感受到了偉大的母愛,我要大聲的説:“媽媽我愛你,媽媽謝謝你!”

老師是我們的第二任父母,為了讓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為了讓我們早日成才,老師鬢角又多了許多銀絲,額頭又多了幾道皺紋。對老師,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要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我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優異的成績來真誠的感恩我們的老師。

古人説:“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我們要向父母感恩,我們要向老師感恩,我們也要去感恩那些關心過我們、幫助過我們的人。

最後,我要感恩我的祖國。想想利比亞人民飽受戰亂之苦,而我們卻能安靜的坐在教室裏讀書,讓我感到無比的幸福和自豪。這要感恩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如果每個人都懂得感恩,那麼這個世界將充滿愛,將變成美麗的人間。所以我希望每個人都要懂得感恩。

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集合9篇7

現在的孩子生活是越來越幸福,在家裏無時無刻不在享受着親人的各種關愛,都會有一種“以我為中心”的潛意識。許多孩子忽視了生活經歷中許多值得珍惜的東西。在德育實踐課程中,許多主題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深刻理解生活。這類課堂的導入時,要把曾經的生活情景重新再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有意識的温習、再新認識生活,這對與課堂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

例如德育實踐課《謝謝你們,我的父母》的重點是感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心,體會到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勞。作課前調查,和學生交談中發現,許多學生認為:“父母照顧好孩子的生活,是天經地義的。”有的還埋怨:“父母對自己的關心不夠,沒有其他的父母那麼好。”那麼,課堂導入就需要老師精心選擇生活中一些温馨的情景,能打動孩子心靈的生活細節展示給學生看。如“燈下,媽媽給孩子打毛衣;孩子生病父母精心照顧;晚上,媽媽給孩子摺疊第二天穿的衣服;孩子睡着時,媽媽起牀為孩子蓋棉被”等等。在重温這些每位學生都經歷過的生活小事後,可順勢提問:“看了以後,你有什麼感受?”學生內心深處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關心,體會到父母的辛苦操勞。

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二十一世紀是追求的世紀,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更是崇尚的教育。崇尚人文精神不僅是提升辦學理念、提高辦學水平的必然需求,也是營造良好人際關係,建設小康社會,促進人的現代化的必然使命。

著名教育家葉瀾教授曾對教育下過這樣的一個定義:“教育是面對人的生命,通過人的生命,最後是為了人的生命的發展的一項獨特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活動中要賦予每個人生命發展的活力與源泉。生命的發展就是人文精神的發展,培育人文精神就是活動的內核。

古人云“文明以止,人文也”。以人為本的活動承載着精神文明建設的使命。我校的校園文化活動,在學校辦學理念的統帥下,以人文精神的培養為核心,以為目的,立足於實際,與時俱進,突顯人文特色;不僅活躍了校園氣氛,陶冶了學生情操,而且正在構築一個博大的精神家園,積澱文化底藴,產生更大的“場效應”,從而使我校的德育工作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集合9篇8

某月某日我聽了韓學榮教授的心理健康講座感覺受益匪淺收穫很多。

韓老師從健康的定義、健康的標準、健康與不健康的問題等幾個方面展開了講述,感覺老師講的這些都很貼切實際,很實用,尤其對於我們老師工作壓力大,聽完講座心裏感覺輕鬆了很多,感覺比以前更瞭解自己了。並且在課上聽的很輕鬆沒有感覺累,一天時間覺着過得很快。並且在以後教育學生上和自己。

自我調節上受到很大啟示,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在教育學生過程中,不會有萬能的、普遍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怎麼教要掌握技能和技巧,不要只知道批評,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尊重學生讓孩子們喜歡你。學生在喜歡你的基礎上,就會對你所教的學科產生興趣,並且願意學習,因為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

二、在我的心裏上,老師的講座讓我釋放了很多壓力。首先讓我知道生活是五顏六色的,當我們工作和生活上有壓力時,我們要學會把心思放下來把擔子放下來,學會自我調節。另外還要正確認識自己,必須要學會獨立生活,在生活中要有最起碼的獨立性。當我們不能改變環境時,我們要試着適應環境。

總之,人無完人,金無足金,我們在生活工作中該怎麼過怎麼過,高興也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為什麼不高高興興過好每一天呢?

講座心得體會範文集合9篇9

在秋意濃濃的季節裏,我們來到了新道街國小聽了著名教育專家林格教授的講座,受益匪淺。我們這些忙碌的一線教師們,能在辛苦勞作之時,獲准品味這麼高水準的講座,真乃三生有幸。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教育的終極是使受教育者自覺。林教授運用鮮活的事例,和藹可親的語調,講述着教育新理念。數小時的授課我們一點都沒有感到疲勞。並卻感觸頗深。

講座中,我們深深體會到了林格教授養成教育的精闢觀點,我學習後心理有所觸動。是啊、無論家長還是老師,我們教育孩子的同時,確實要用心思考一下,我們教育孩子有好習慣,自己是否有身教,“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身教重於言傳”,這是好多老師都懂的至理名言。可“懂”不等於就能做得好。試想,如果一個老師對“有禮”的學生“疼愛有加”,對“沒禮”的學生愛理不理;或邊講粗話邊怪學生不文明,那後果會是怎麼樣呢?回過頭來想一想,如今,一些成年人的品行更令人汗顏。眾所周知的一些日常瑣事垃圾不亂丟,談不隨地吐,遵守交通規則等一方面,不正是一些有判斷力有自制力的成年人所為嗎?所以説養成教育的關鍵在教育者,在教育者觀念認識上急需加強。

從教二十多年來,我始終認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從學做人開始。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國小至國中階段是形成性格的最關鍵時期。在此階段,不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讓學生好好學做人的道理,那就是他們學到的課本知識再多,他們的腦瓜再聰明,也很可能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因某種原因而前功盡棄,或走上社會成為一個“半廢人”。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也説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德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智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體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鍛鍊身體的習慣。”可見,抓好養成教育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小而言之,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大而言之,對於提高全民族的綜合素質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養成教育看似習慣點滴就在我們身邊,但你能夠真正向林教授這樣全面理解它,是非常不易的事情,長期以來為什麼我們這個德育在教育中始終佔重要地位的國度,在一些地方如今卻連最基本的道德操守都已喪失?原因可能錯綜複雜,但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我們多年來養成教育的缺乏。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多注重於用説教或抓典型、樹模範、大張旗鼓地搞宣傳的方式進行品德教育,但卻忽視了對個人良好習慣的教育培養,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説了這樣一句話:“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所以,注重養成教育,才能使德育具有根基;培養公民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樹立起良好的道德風尚,才能為精神文明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林教授的精彩的論述,着實讓人折服。讓我們為迴歸教育的純真,共同努力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