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工實踐的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3.09W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金工實踐的心得體會,歡迎閲讀與收藏。

金工實踐的心得體會

  金工實踐的心得體會1

一共十二天的金工實踐結束了,在短短的時間內那麼完整的體驗到當今工業界普遍所應用的方法,總的來説這次實踐活動是一次有趣且必將影響今後學習和工作的重要實踐經驗

“金工實踐”是一門實踐性的技術基礎課,是工科學生學習機械製造的基本工藝方法和技術,完成工程基本訓練的重要必修課。金工實踐不僅可以讓我們獲得機械製造的基礎知識,瞭解機械製造的一般操作,而且還可以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動手能力,而且加強了理論聯繫實際的鍛鍊,提高了我們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了我們的工程素質。金工實踐是一次我們學習、鍛鍊的好機會。通過這次雖短而充實的實踐我懂得了很多。

在這短短的幾個星期內,大家每天都要學習一項新的技術,並在很短的實踐時間裏,完成從對各項工種的一無所知到製作出一件成品的過程,我們在老師們耐心細緻地指導下,很順利的完成各自的實踐內容,並且基本上都達到了老師預期的實踐要求,個人簡歷圓滿地完成了實踐。在實踐期間,通過學習車工、鉗工的操作,我們做出了自己的工件,雖然這幾個星期的金工實踐是對我們的一個很大的考驗,但是看到自己平生第一次在車間中做出的工件,我們都喜不自禁,感到很有成就感。

在金工實踐中,安全是第一位,這是每個老師給我們的第一忠告。金工實踐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又是我們工科類大學生非常重要的也特別有意義的實踐課,也是我們一次,離開課堂嚴謹的環境,感受到車間的氣氛,親手掌握知識的機會。

1、鑄造實踐

第一天的金工實踐是挖砂鑄造成型,鑄造成型就是將液態金屬澆注到鑄型中待金屬冷卻、凝固後獲得鑄件的生產方法。這可是個不輕鬆的活,要把那些特殊的砂子變成我們想要的模具,要我們好好動一動腦子的,它需要的不僅是我們的體力,更需要我們的耐心和細心,來不得半點馬虎。

老師講解完一些基本操作後,讓我們自己動手操作,我們從最基本的模型開始練習,在最基本的練習中我們學會鑄造的.基本工序和基本方法,為我們以後做更復雜的鑄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看起來挖砂鑄造成型就是簡單的四步:造下沙型、造上沙型、打通氣孔、開箱起模與合型,但是要想做出讓大家歎為觀止的模具來,不通過反反覆覆地修整是不可能得到的。撒分型砂後,不能低頭用口去吹走分型砂,以免砂塵入眼,已翻轉後的上砂型應按統一規定位置放好,以免頂裂或碰壞,將模型埋入砂型時,不能用鐵錘猛擊,以免損壞模樣,在製作木模時要考慮起模斜度、加工餘量、收縮餘量、分型面及澆注系統等技術要求。在實踐中任何一點小錯誤都有可能出現殘次品,造成了極大的浪費。有時候因為你的一點點修補會讓你前功盡棄,懊悔不已。

2、瞭解機械設備

第二天實踐老師只是讓我們熟悉一下車工、鍛工、磨工,銑工等機械設備的構造、工作原理、基本操作和基本功能,等以後實踐的時候再讓我們實際操作。通過老師的講解,我們熟悉了普通車刀的組成、安裝與刃磨,瞭解了車刀的主要角度及作用,刀具切削部分材料的性能和要求以及常用刀具材料,車削時常用的工件裝夾方法、特點和應用,常用量具的種類和方法,瞭解了車外圓、車端面、車內孔、鑽孔、車螺紋以及車槽、車斷、車圓錐面、車成形面的車削方法和測量方法,瞭解了常用銑牀、刨牀、磨牀的加工方法和測量方法。

  金工實踐的心得體會2

金工實踐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術基礎課,我們在機械實踐中心進行了三週的實踐。實踐的工種有鉗工、鑄工、車工、銑、刨、電焊氣焊,每個部分實踐三天。我們平時所上的課程幾乎都是純理論課,這次能自己親手去實踐,不再是紙上談兵,真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

安全第一!這是我們實踐前及整個過程老師一直強調的,平時總有些吊兒郎當的我們這時也懂得了小心謹慎。首先進入實踐中心時一定要穿實踐的工作服,戴好帽子,女生特別要注意把頭髮盤進帽子裏。在進入每個車間實踐前都要先認真看安全、操作等規則,認真聽師傅的講解和要求。

鉗工——師兄師姐們傳説中最累的活,實踐證明確實夠累人的。做好手起泡的思想準備,這是他們的經驗之談。實踐的第一天就是鉗工,真有點緊張但又有點期待。設備工具比較簡單,工事看起來似乎簡單,把一個直徑為30mm的鐵圓柱做成一個螺母,不過做起來就要費很大的功夫了。這個工種主要的是人工加工,能讓我們學一下真正的手藝,更能鍛鍊我們的耐心和毅力。

圓柱兩端面已經割平行,所以兩端只需挫平滑。按着老師説的“平、穩”運動起銼刀,可發現銼刀很明顯不按自己的意願在同一水平面上運動。剛拿銼刀,不急要求速度,先熟悉拿刀方法和挫的姿勢,慢慢挫,找平衡的感覺和姿勢。當覺得平穩了就稍加點力壓刀(力氣不夠的女生最好選利一點的銼刀,不然銼刀只在表面打滑過,徒勞),儘量保持刀面的平穩,不然稍有傾斜挫出來的面就不平了。

我挫一會就看看端面,發現主要挫到邊緣,中間略凸起來了。看來還是運刀不夠平穩,問了老師又自己慢慢的琢磨,發現銼刀前進量減小點就容易保持平穩,但要多加點力壓着銼刀,來回不停地挫,看着挫痕只在中間,這説明基本上平了。其實不一定都完全按老師説的做的進行,基本操作掌握了技巧更多的是靠自己體味和琢磨。

確實是起步難,熟悉後保持着那個姿勢和力度,不斷的重複着。用鋼尺的邊靠在平面上,面間的縫隙越小説明平面越平。我們能做的是儘量減小縫隙,設備和技術的原因,誤差還是比較大的。完成兩個平行端面後就將將其夾緊,在圓柱則面挫出兩個平行的面,寬為15mm。

平行就靠鋼尺和眼鏡,寬是挫得差不多的時候就挫一會就測一下,注意不要超過,不然尺寸不合格要扣分。我們挫了兩個平行面才劃線再挫剩下的四個面,我覺得應該是先劃六邊行再挫六個面,(可能是那天工具和場地有限,所以師傅那樣安排)這樣前面的兩個面會挫得更好點。一天下來挫出個稜柱,自己的耐心和意志也挫得差不多了,一直站着保持那個挫的姿勢,腰痠手痛。

第二天劃線,打中心點和繞中心打四個,這是方便對準鑽孔。加緊,對準中心點,慢慢把鑽頭手柄壓下,一兩分鐘就鑽通了,純手工打磨和機器打孔的效率對比,更深體味機械化的必要了。攻螺紋先用一椎再用二椎,用一攻的是時候先進一段就退幾下,以便鐵屑下落。端面倒角,銼刀45度傾斜,弧線運動銼刀,讓端面邊形成近似圓形。

最後用砂紙把挫痕磨平磨光,(實踐中心負責人也太節約了,上批剩下的砂都快掉光的砂紙還讓我們繼續試用,磨了老半天只稍有點白亮,較深的挫痕還完好),磨到最後快磨光我們的耐心了,不過磨後總算是大功告成了。兩天天半的產品,檢驗結果是部分免強算是合格,部分或是鑽孔斜了,或是面明顯不平行或不平,或是尺寸小了―――看起來簡單的工件,動手加工可不簡單啊。

鉗工有半天是拆裝變速機,師傅給我們邊看講裏面的變速原理。我們自己動手拆裝主要是要先動對角的螺釘再動兩邊的,上緊的時候稍擰上固定位置,最後才用力擰緊。

在實踐過程中幫助我的朋友、我的同學致以衷心的感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