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演講技巧及分類

來源:文萃谷 3.46K

命題演講,一般是指出題者給出一個既定的題目,要求演講者根據這個給定題目進行的演講。下面是的命題演講技巧資料,歡迎閲讀。

命題演講技巧及分類

  命題演講技巧

一、登台之前做好兩件事:

1 、瞭解聽眾的心理狀態與喜好。

2 、備好講稿,確立主旨,生髮激情,選好材料。

二、台上呈現:

鳳頭。要漂亮。 能在最短的時間裏吸引聽眾的演講開頭就是好開場,它在演講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歷來著名的演講家都煞費苦心,希望在演講的開頭就能牢牢抓住聽眾,為自己的演講奠定成功的基矗

豬肚。要激盪飽滿,有理有趣。 演講要求具有強烈的鼓動性,產生巨大的宣傳效應;其內在的根本動力源自演講要有令聽者情緒波瀾起伏或漸入高-潮的感染力,也就是能 喚起聽眾強烈的共鳴 。 事例最能説服聽眾,所謂“事實勝於雄辯”。而 經典事例則因其藴涵豐富、深刻的情感或哲理內藴,不須多,往往一二例,即能感動聽眾,使其折服。尤其演講高手,更能就地取材,即興發揮,利用身邊切題典型素材, 藉助現場氛圍 為自己的講演服務。這樣出人意表地創造出震撼人心的轟動效應。 成功的演講者總能借此強調觀點、昇華感情,將其真誠的思想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把聽眾的情感不斷引向高-潮,把聽眾帶到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的佳境。情感一旦被激發,便立即使人精神振奮,全身心都處於高昂的積極狀態,進而產生一種不可估量的能動作用,影響聽眾的意識,促成民眾的行為。

豹尾。 演講不能虎頭蛇尾,而要有一個堅實有力的“豹尾”。因為演講的結尾,是演講結構中的重要部分。好的結尾,可以使演講意味無窮,為演講增添光彩。成功的演講者,都希望結尾時再給聽眾留下一個精彩的印象,都會在結尾處狠下工夫,避免演講的功虧一簣。

三 、控場技藝:

演講時,常常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忘了演講詞、講了錯話、聽眾被其他的突發事件干擾而不再聽你的演講,或對你的演講不滿意、不感興趣等等。面對這樣的狀況應該怎麼辦?這就需要具有靈活機智的應變技巧,做到處亂不驚、轉危為安,從窘迫的困境中解脱出來,使演講繼續進行下去。

忘詞時,千萬不要緊張,不要驚惶失措,而是要快速聯想回憶這部分演講詞。幾秒鐘後還是回憶不起來,就應該立刻放棄回憶,否則聽眾就會亂起來,不好控制了。這時,你要拋開那些忘記了的內容,而接着講你沒有忘記的內容,用這些新的內容穩定自己的情緒,重新吸引聽眾。

説錯了話後,可以立刻糾正,毫不遲疑。這種糾正並不是要你向聽眾檢討一番,説我剛才如何講錯了。而只是用正確的話重複一遍剛才的內容即可,聽眾就會聽明白你的正確意思了。而變通方式則可通過提問等技巧加以掩飾。

如果聽眾對你的演講不滿意或不感興趣,面對這種不利情況,千萬不要着急,不要有埋怨心理,也不要上台後立刻開始演講。你可以採取一些吸引聽眾的措施,比如先給大家講一個與自己演講主題有關的新聞信息、小故事或小笑話,以引起大家的注意。當聽眾被你的講話吸引而重新集中精神時,就可以開始正式演講了。

語言訓練

第一是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是長期的,靠短時間的突擊訓練不能説不起一點作用,應該下決心進行長期的訓練,比如説通過朗讀詩歌散文來培養語感,通過練習演講來培養自己在大庭廣眾之下講話的勇氣和能力,通過繞口令訓練來鍛鍊自己的語音發聲,等等,如果在演講之前的確沒有經過長期的訓練,那麼經過短期的磨礪也會起到一定的改善促進作用。

第二是一定要科學,要把科語言表達和思維運動聯繫起來

  命題演講分類

分類根據演講活動的性質和特點,可以把演講分成如下類型:

1.從演講內容上分,主要有政治演講、生活演講、法律演講、學術演講、教育演講、軍事演講、生意演講、公共關係演講、宗教演講和外交演講等,這是對演講最基本的分類;

2.從演講形式上分,有命題演講、即興演講和論辯演講等;

3.從演講目的上分,有説服性演講、鼓動性演講、傳授性演講、娛樂性演講等;

4.從演講場合上分,有集合演講、課堂演講、法庭演講、教堂演講、戰地演講、廣播演講和電視演講等;

5.從演講表達方式上分,有敍述式演講、議論式演講、説明式演講、抒情式演講等;

6.從演講的情調上分,有激昂型演講、深沉型演講、嚴謹型演講、活潑型演講等等。演講的類型多種多樣,它的分類沒有固定不變的規定,但每次分類都必須從同一角度、採用同一標準。探討演講的分類,瞭解各種演講的性質與特點、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繫,是演講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對人們參加演講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演講稿寫作

演講稿的結構一般由標題、開頭、主體、結尾三部分構成。

(一)標題。

演講稿要有標題,一個好標題有兩個作用:一是概括反映演講內容,使人知道你講的什麼;二是鮮明、響亮、引起大家對演講的興趣。所以,成熟的演講者在擬定標題時都十分用心。

演講稿的標題無論是在演講稿成稿前或成稿後擬定,都必須要求與演講的內容直接相關。標題有它的適合性,有一些適合文藝作品,譬如《雷雨》、《家》、《邊城》、《狂歡的季節》,雖然聽上去很美,但作為演講稿的標題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為演講稿設計一個簡潔、詩意的標題,能夠增加演講的色彩。如《我們都是被上帝咬過的蘋果》,不僅揭示了演講稿的主題,而且飽含着詩意和哲學的思考,很能吸引人;《青春因奉獻而綻放異彩》,緊扣演講內容,很有震撼人的氣勢。演講中切忌用大而無當的標題,比如《青春》、《信念》、《責任》等,泛泛而談,會給人不着邊際之感;但同時也要注意避免為了製造非同尋常的效果,而用十分怪癖的標題。

(二)開頭

對於一篇好的演講稿來講,有一個吸引人注意力的開頭是必不可少的。在演講的開頭就能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夠抓住聽眾的心,那麼演講就已經成功一半了。美國大演説家譚爾?卡耐基在講述勞倫斯上校的歷險故事時,是這樣開頭的:“路易喬治曾説,勞倫斯上校是現代最浪漫也是最瀟灑的人之一……。”引用名人名言開頭,並引起聽眾對勞倫斯上校的好奇心。聽眾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就會十分自然地凝神注意卡耐基的演講了。

(三)主體

主體是一篇演講稿的中心,所以一定要合理安排。先可以收集一定數量的事實材料,然後圍繞主題取捨材料;寫作時可以確定闡述的不同角度,並將材料有機地組合。寫作時要注意演講稿的條理性和節奏,做到條理清晰,結構嚴謹,有理有據,又不失鼓動性。

1、層次清晰。

演講稿應該確立合理的層次,這是演講者對事物認識過程的反映,由於演講者要很好地把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輸送給聽眾,而混亂的層次會導致演講者不知所云,聽者雲裏霧裏。為了使演講在結構上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演講者可以用標誌性的語言來強調演講的層次,比如適時地提問,用過渡語加強講稿內容的內在聯繫。演講稿的主體部分可以採用層層推進的方法。如1963年,祕魯民族戰線的貝拉文蒂一上台,就遇到了一場政治危機---罷工。面對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拖着沉重的腳步,在利馬的大街上與前來歡迎的利馬學生髮起的大規模的遊行,貝拉文蒂總統進行了一次精彩絕倫的演講:

“你們穿過平原,越過大山。你們忍飢受凍,歷經艱辛來到這裏。在表明我的立場之前,首先,作為一個熱愛祕魯的公民,我要從心底感謝聚集在這裏的每一個人的憂國之情,並且奉上我的友情。在你們的熱情面前,我無法替自己辯解,只是希望把所有的事實真相毫無保留地告訴你們,與你們一道來考慮解決的辦法。……你們今天的行動和誠意,將會載入祕魯的史冊。”(以上為節選,內容有省略)

貝拉文蒂的演講首先從感謝開始,就像對親人談話一樣,開場白言辭平和,充滿着關愛,讓人感覺親切、温暖。主體部分或關切動人,或慷慨激昂,或低聲細語。平和的語言將雙方針鋒相對的行動劃歸到愛國的情感中,顯示出友好平等的態度。既坦陳存在的問題,又把學生和自己放在同一立場上面對問題。很好地化解了學生對他的誤解。接着貝拉文蒂總統把自己所想到的問題都講了出來。最後,以理解和積極的肯定結尾。通篇以問候開始、中間貫穿着讚揚、期待和理解,最後以評價結尾,層次清晰,最後贏得了學生的熱烈掌聲,化解了一場政治危機。

演講的主題部分也可採用並列式的結構方法。如演講稿《我成長我快樂》就從“勤奮是成長的基石、用心是成長的階梯、快樂是成長的催化劑、愛心是成長源動力”這四個並列的角度展開了主題的闡述,層次清晰,結構分明。

2、張弛有致。演講主體在結構安排上要避免平鋪直敍,或高度緊張。平鋪直敍會讓聽眾厭倦,不容易產生共鳴。高度集中會讓聽眾過於緊張,所以演講稿要注意情感張弛有致,該激情的時候激情,該放鬆的時候放鬆。這樣聽眾的注意力既保持集中又不緊張。如蔣益明《一九九九貝爾格萊德的玫瑰》:

因為《沒有燈光的漫漫長夜》還沒有結束,因為《戰地日記》還沒有寫完。儘管經常斷水斷電,儘管各種物資匱乏,他們憑着聰慧和堅韌,仍然頑強的工作。他們迎着炮火硝煙採訪,發出大量準確鮮明的報道。他們工作的地方,爆炸“幾乎把人從牀上震起來”,在別人聽到警報到地下室躲避的時候,他們卻需要硬着頭皮堅守在屋裏寫稿。巴爾幹事態的發展緊緊吸引着全世界數十億人關注的目光,他們不畏艱險,對北約狂轟濫炸的野蠻行徑,對南斯拉夫人民所遭受的深重災難進行真實客觀的報道。他們為南聯盟無辜平民的遭遇而悲傷,為巴爾幹這隻巨大的“火藥桶”是否會爆炸而焦灼……

因為他們還要繼續做和平使者,主持正義。在為世紀末的和平作祈禱的同時,他們解開北約的畫皮。施暴者把赤裸裸的侵略説成維護和平,把保衞自己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説成是侵略。搗亂者把本國造成遠離戰爭的淨土,卻在別國玩火。當塞族人和阿族人陷於歷史的爭執泥沼,北約對南聯盟揮起戰俘帶來的'就不僅僅是塞族的災難,也是阿族的災難。有宗教傳統的西方人熟知《聖經》中這樣的誡示:不要以為我能給世界帶來和平安寧,我帶來的不是和平,而是一把劍。以此形容北約之舉再恰當不過。而在其間呼風喚雨的某些政治巨頭恐怕沒有或者不願意識到這一點,廢除戰爭的唯一途徑是使現實和平成為英雄的事業!

因為他們還要在第二天母親節祝福詞目節日快樂,因為他們還準備回國時擁有愛情的結晶,因為……然而施暴者對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肆意踐踏,是抱着對新聞工作者的正當權利百般蹂躪,殺人兇手的邏輯里根本沒有“因為”!在薩瓦河畔,在一幢業已破毀的白色建築裏。中國玫瑰放射出生命的芬芳與色彩,展示着生命的美麗和燦爛。它正同《西雅圖宣言》一樣告誡世人:“務請牢記,這塊地是聖潔的,務請教導你的子子孫孫,這塊地是聖潔的!

這裏用三個類似排比的“因為”段落的展開,始終圍繞着“戰爭與和平的主題”,譴責“北約”的行為,捍衞和平的神聖。但三個段落中既有對不幸犧牲者的温馨追憶,也有對災難製造者的嚴厲譴責,更有對未來的美好展望,整個情感脈絡起伏有致,動人心絃。

3、過渡自然。演講稿的內容一氣呵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還必須重視過渡。由於演講稿講究需要收集豐富的資料,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講道理,所以容易導致結構零散。通過必要的過渡使各個內容層次的變換更為巧妙和自然,使演講稿富於整體感。下面是美國總統林肯在南北戰爭時期發表的一次演講:

87年前,我們的先輩們在這個大陸上創立了一個新國家,它孕育於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來平等的原則。現在我們正從事一場偉大的內戰,以考驗這個國家,或者任何一個孕育於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則的國家是否能夠長久存在下去。我們在這場戰爭中的一個偉大戰場上集會,烈士們為使這個國家能夠生存下去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來到這裏,是要把這個戰場的一部分奉獻給他們作為最後安息之所。我們這樣做是完全應該而且是非常恰當的。

林肯這篇十分有名的葛底斯堡演説雖然篇幅短小,但是卻十分注重內在結構的統一,用了口語化的連接詞以使得整個演講稿結構嚴密,一氣呵成。

(四)結尾

結尾要簡潔有力。美國作家約翰?沃爾夫説:“演講最好在聽眾興趣到高潮時果斷收束,未盡時戛然而止。”這是演講稿結尾最為有效的方法,即在高潮戛然而止,往往能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結尾可以用號召性、鼓動性的話收束,也可用詩文名言或幽默的話結尾。但不管怎樣,都力求給聽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上面提到的貝拉文蒂的演講稿最後,以“你們今天的行動和誠意,將會載入祕魯的史冊”結尾,乾淨利落又滿懷激情地評價了學生的行為,顯示出理解珍惜的態度。白巖鬆《人格是最高的學位》結尾以設問的方式,對自我的人生道路提出了要求,也表明了決心。語言簡潔明白,情感真摯,又很好地照應了開頭,點明瞭主題:

於是,我也更加知道卡薩爾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義。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個聲音在回答:先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然後成為一個優秀的新聞人,再然後是自然地成為一名優秀的節目主持人。

我知道,這條路很長,但我將執著地前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