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三分鐘演講稿範文集錦7篇

來源:文萃谷 2.4W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現如今,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那麼,怎麼去寫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恩三分鐘演講稿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感恩三分鐘演講稿範文集錦7篇

感恩三分鐘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謝師恩》。

人們通常把童真的孩子比喻成幼苗、花朵、小樹等,而培育這些幼苗、花朵、小樹的老師就向辛勤的園丁一樣,用智慧、愛心和汗水澆灌、培育、呵護着園子裏的每一株幼苗,使他們枝繁葉茂,奼紫嫣紅,茁壯成長。

中國古人云:“師如父母”,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尊師愛師”的傳統美德,也體現了老師“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人們把老師比做“慈母“,主要是對那些有着”“童心母愛”的女老師給予的最親切的、最真摯、最感人的尊稱。

“愛是一縷金色的陽光。”我國現代文學家魯迅説:“教育是植根於愛的。”教師對學生的愛,表現在毫無保留地奉獻出自己的精力、熱情、才能和知識,使學生更好地受到教育,在知識上、精神上和品德上取得最好的結果。教師應該稱為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類靈魂工程師。人們讚美教師就象春蠶一樣“吐盡心中萬縷絲,奉獻人生無限愛,默默無聞無所圖,織就錦繡暖人間”。“春蠶”是廣大教師感到無比榮耀的稱謂。春蠶冰清玉潔,氣質高貴;春蠶食幾莖綠葉,吐一片錦繡;春蠶生命不息,吐絲不止……春蠶這些優秀的品質,只有光榮的人民教師才無愧於這樣的稱謂。

人們把老師比作“春雨”,把學生比作“春苗”,春苗需要春雨去澆灌。我們的老師就如那綿綿的春雨,用播灑的愛去滋潤學生的心田,用豐富知識去開啟學生的智慧,用優秀的人格去潛移默化培育學生的品德,用無私的奉獻精神去薰陶學生的心靈。廣大教師甘化春雨潤蓓蕾的高尚情操,為“春雨”的成為增添了無限光彩。

現在人們把教師比作是“人梯”——“那些為別人的成功,而作出自我犧牲,無私奉獻的人”,人們把教師稱作“人梯”,正式因為光榮的人民教師具備了這樣優秀的品質和精神。廣大的人民教師辛勤到耕耘在教育事業的園地,他們不圖名,不圖利,不圖回報,默默無聞地教書育人,兢兢業業地培育人才。而那些考上大學,走向成功,揚名立萬的學生,無一不是踩在老師的肩膀上,以老師為人梯向上攀登到達人生的高峯。他們雖然生活清苦,卻情繫祖國未來,心聯學子之心;雖是一燭微火,卻燃盡自己,照亮別人。正是有了這些默默無聞的老師對這些莘莘學子的愛護和培養,才有了今天千千萬萬個不同崗位上人才發光發熱。也正是有了這些辛勤的園丁的工作,才使得現在許許多多的成功人士在正確的引導下和自己的努力下有了今天輝煌的成就,在這些成功人士的背後,除了要感謝父母和朋友外,難道不應該感謝一下辛苦培養過教育過發現和鼓勵過我們的老師們嗎?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犧牲自己帶來希望的奉獻者的愛。”

敬愛的老師,時空的流轉把我與您之間的距離越拉越大,但對您思念的新卻永遠不會改變!如春風拂過百花齊放!如豔陽普照碩果累累!您的引領,使我從小插上理想的翅膀。不管明天會怎樣。還是從心底説聲:“感謝您。”您如一葉扁舟,載着我駛向知識的海洋!!

感恩三分鐘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九月的豔陽孕育了秋的收穫,九月的季節帶來了美的讚歌:教師,一個樸素而又華麗、平凡而又崇高、普通而又特殊的職業。播種希望,傳承文明,規劃未來,用自己默默無聞的生命譜寫着時代的華章。

教師,有人説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有人説,是蠟燭,是春蠶,奉獻了自己,成就了別人。我卻認為,教師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在人生的十路口,教師給學生指明瞭前進的道路;在可能走入岔道或歧途時,教師把他引回正道;在迷茫,在“山重水複疑無路”時,教師撥雲見日,指點迷津,讓他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師是清貧的,榮華富貴,高官厚祿與他無緣。往往一身衣服洗了又洗、補了又補還捨不得扔掉。攥得幾塊塊毛角角錢還要精打細算,家有老還有小,還有更需要的學生,自己只是一個保管員。當華燈初上、推杯換盞時,教師在朗朗的書聲中自我陶醉;當夜深人靜鼾聲如雷的時候,教師還在燈下埋頭批改着作業;當烈日炎炎都龜縮於空調的涼爽中時,教師卻在呼呼地風扇下汗流浹背的激揚文;當冰天雪地寒風刺骨時,教師正在用僅存的温度暖着孩子凍僵的紅腫的手;當災難來臨時,教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架起孩子安全的屏障。面對現實的種種不平衡,教師沒有丟棄本職工作,樂此不倦,兢兢業業。

教師是富有的,他有着豐富而淵博的知識,把平生所學一點不剩的撕心裂肺的全給了學生;他有着大海般的遼闊和深遠,有着藍天般的博大和湛藍,哪怕是身體再累,情緒再壞,只要是學生的一個問題,馬上精神百倍,津津樂道,雖然剛剛發了某學生的脾氣,但只要是該生要求,教師一呼百應。教師的“花園”時刻都爭奇鬥豔,教師的“桃園”永遠芬芳。

刻在木板上的名未必不朽,刻在石頭上的名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師,是把名刻在學生心靈上的,這才是真正的永存。

謝謝大家!

感恩三分鐘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我很喜歡這首歌,小時候躺在媽媽的懷抱中,聆聽這首歌進入夢鄉;長大了,我很自豪我有一位賢惠的母親,為家庭、為丈夫、為兒子甘願奉獻一切。

有一個人,她永遠佔據在你心裏最柔軟的地方,你願用自己的一生去愛她;有一種愛,它讓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卻不要你任何的回報。這一個人,叫母親;這一種愛,叫母愛!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名字。

襁褓中,是母親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搖籃裏,是媽媽温柔的哼唱送我進入夢鄉;寒風裏,我依戀在母親温暖的懷抱中。我們在媽媽温馨的撫愛中長大成人,媽媽總是把一縷縷温暖及時輸送給我們,讓我們在紛雜的塵世中永存那份做人的品性,不失那份人之初的純真。得意的時候,媽媽不一定能在我們身邊和我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但您那諄諄教誨總能讓我們不在迷失自己;失意的時候,媽媽一定能在我們身邊,您的鼓勵及安慰,總能讓我們在逆境中找到自我。

媽媽,正是您教誨了我做人的道理。今天,我才會成為太平洋保險公司的一員,用我們對生活的熱愛,用我們對生命的珍惜,肩負着回報社會的責任,為千千萬萬的家庭送去保障,帶去安寧和幸福。正是有了您的支持和鼓勵,有了您的安慰,我才會有激情去投入到壽險事業。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望着媽媽雙鬢的白髮,透過母親額角的皺紋,眼中不僅泛起晶瑩的淚花。在這一年中最美好的一天,我想對您説:“媽媽,您辛苦了”。

媽媽呀,您的孩子已經長大,可您的腰身卻不再挺拔,您為我們付出了一切,可您的孩子卻無以報答。每個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愛自己的媽媽。願天下兒女情如父母心,願孩子的愛永遠圍繞您——親愛的媽媽。

感恩三分鐘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父母。

各位,我們從哪裏來?聽到這個問題,大家肯定都會説,是父母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來的。二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的到來。但當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儘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為了給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那麼辛苦,那麼努力。小的時候,我總把這種辛苦當作天經地義,因為我真的還不瞭解父母的辛苦。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該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

古語説:“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我們一點一滴的成長都離不開父母的幫助,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因此,我們應該懂得感恩,懂得感謝父母。

當我第一次喊爸爸媽媽的時候,第一次獨立邁開一步的時候,第一次歪歪扭扭地寫出一個字的時候,是父母在身邊耐心地教導我。父母,是上蒼賜予我不需要任何修飾的心靈的寄託。

當我們遇到困難,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我們的人,是父母。

當我們受到委屈,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的人,是父母。當我們犯錯誤時,能毫不猶豫地原諒我們的人,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功,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悦的,是父母。

如今,我們在外工作,依然牽掛着我們的人,還是父母。

很多次夜晚來臨,心情寂寞的時候,就會自然的想起在那農村裏自己生活了十幾個春秋的家和家中的父母,打個電話問候一聲,父母的聲音總是那麼慈祥。母親的話總是那幾句,卻每次都讓我心裏的煩悶一掃而空,母親時時刻刻想念着我,記掛着我的飲食起居,時時的囑咐着我要保重身體,母親的聲聲關愛,又怎讓我不掛念家人呢?

電話裏父親沒有太多的話,他總是問我“吃飯了沒有,工作辛苦嗎,要吃的好一點。”但是我心裏清楚地知道,不善言辭的父親,總是把他滿腔的愛都融進了向別人講自己孩子時的那一臉燦爛的笑容裏,父親為他的孩子而感到驕傲。

現在,我們都在外面工作,面對着空空的房子,接電話就成了父母最快樂的事了。我們每打一個電話回去,父母都非常高興。我想,那也許是他們最幸福的時刻。雖然離家在外,但是父母給我的關愛無時無刻不在我的身邊圍繞,父母給我的無窮力量鼓勵着我度過一個又一個寂寞的時刻。

生活並非想象中那樣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們無法體會的,我們雖不能與父母分擔生活的艱辛,但我們在生活上可以少讓父母為自己操心。當父母生病時,我們是否應擔起責任,照顧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關心的話語,哪怕一碗自己煮好的方便麪,都會慰藉父母那曾為我們百般焦慮的心。感恩父母,並不難做到。

父母,永遠是我們最值得感謝的人!

感恩父母,希望家裏父母一切都好。

感恩三分鐘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給明星戴上光環,為他們摘得天王天后桂冠而雀躍;我們將偉人捧上神壇,為他們創下驚天動地業績而熱淚盈眶……明星、偉人,我們習慣了把感動留給仰望,卻忽視了身邊的平凡人。然而平凡中才顯偉大,讓感動迴歸質樸吧,尊重那些普通而卻最偉大的身邊人。

春蠶到死,蠟炬成灰,落紅有情,更作春泥護花。——銘記師恩。

他們也許沒有明星的美麗外表,卻“腹有詩書氣自華”,教書育人,錦心繡口吐蓮花;他們也許沒有商人的豐厚收入,卻“捧着一顆心來”,默默奉獻,“不帶半根草去”;他們也許沒有偉人的豐功偉績,卻“春蠶到死絲方盡”,堅守講台,“蠟炬成灰淚始幹”……他們是老師,平凡如張麗莉,卻愛生如子,甚至不惜為救其付出生命;普通如曹謹,卻頑戰病魔,將教育進行到生命最後一刻;質樸如陶行知,卻一生清貧,兩袖清風,嘔心瀝血,耳提面命,“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沒有鮮花和掌聲,平凡中方顯默默堅守的偉大,他們是真正值得我們為之感動的人。讓感動迴歸質樸,銘記師恩。

總有那麼一些人在社會的底層默默奉獻,總有那麼一些人在城市的角落用愛撐起一方晴空。——尊重民工。

燈紅酒綠,車水馬龍,繁弦急管,城市繁華,在他們的容身後面,人們似乎忘記了他們才是城市的建設者。城市上空籠罩的灰霾模糊了星星的容顏,夜幕下他們拖着疲憊的身軀走向城市邊緣的棚户區,淡淡的月光灑在他們身上,滿身是壓抑的沉重。他們是農民工,有着推動城市發展的功績,卻沒有得到應得的尊重。因為缺乏尊重,人們想在城市的公交上分出農民工專區;因為缺乏尊重,穿戴整齊的白領小姐捏着鼻子,踩着高跟鞋跑過他們身旁,走向他們建設的高級寫字樓;因為缺乏尊重,他們有兄弟凍死在異鄉的天橋之下……

沒有盛名與榮譽,平凡中方顯默默奉獻的偉大,他們也是真正值得我們為之感動的人,讓感動迴歸質樸,尊重民工。

歲月突露手臂青筋,風霜刻滿額頭皺紋,年華浸染頭上白髮,他付出了一切,卻總想把最好的留給我們。——感恩父愛。

從我們呱呱墜地、蹣跚學步到長大成人,他陪伴我們一路走來,沐浴春風的和煦,感受夏日的熾熱,領略秋葉的靜美,觸摸冬雪的清透……他是父親,也許不善言辭,愛在心口難開,卻總在默默付出;他是父親,從不邀功,從不誇耀,卻用肩膀默默地撐起整個家……父親之愛,天高地厚,我們能不為之感動?比爾蓋茨説:“世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順父母”。誠然,“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讓我們感恩父愛,將感動化為日常的孝順,愛在當下。

沒有燈光和舞台,平凡中方顯默默付出的偉大,他是真正值得我們為之感動的人,讓感動迴歸質樸,感恩父愛。

洗盡鉛華,於浮世中沉澱一顆清澄的心,放逐對名利的追求和對虛榮的貪慕,讓感動迴歸質樸,尊重那些最平凡也最偉大的身邊人。

感恩三分鐘演講稿 篇6

老師、同學們:落葉在天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落葉對滋養它的大地的感恩;白雲在天空中飄舞,繪畫着一幅夢幻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

在西方有一個感恩節,那一天,要吃火雞、那一天,無論天南地北,再遠的孩子,也要趕回家。總有一種遺憾,我們國家也有感恩節。我們可以東施效顰吃火雞、我們也可以不遠千里趕回家,但有多少人做到真正感恩呢?團聚的熱鬧總是多於感恩。

這幾年,我一直都處於一種壞孩子的狀態,我從來都沒體諒過我爸媽、我也從來沒有考慮過他們的感受。我和他們的關係差到可以用陌生來形容。

但是,那個雨天,站在校門口,望着父親遠去的背影,我不禁痛心疾首。在你們的記憶中,父母的背影是什麼樣的呢?還記得,那是一個雨夜。那天晚上我突發高燒,爸爸揹着我跑了一家又一家醫院,爸爸的背是那麼的温暖。那一刻,我真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孩子。這些年,歲月在真的父母身上留下了不少痕跡。

當我們對着鏡子欣賞着自己好看的臉蛋時,我們是否有去在意父母的臉上又多了幾條皺紋?當我們欣賞着自己媲美的身高時,我們是否有看到父母的背已不再筆直呢?生活的重擔、我們的任性、歲月的無情,使他們不再年輕、不再像年輕時那麼優秀、不再擁有年輕時的那份驕傲。可是,他們有抱怨過嗎?不,他們沒有,因為他們很愛我們。因為深愛着我們,所以什麼都為我們着想,他們慢慢變得不關心自己,不是因為他們邋遢,而是他們把最好的都給了我們。

感恩父母,不需要撼天動地、不需要轟轟烈烈、不需要每天都和他們説那三個難以啟口的字眼,只要夠温暖,那份愛就一直在身邊。我們可以回到家後給父母一個大大的擁抱,就像小時候他們抱我們那樣;我們可以在和父母吵架時,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然後主動平息戰爭;我們可以把想對父母説的話寫在信裏告訴他們;我們還可以為他們做很多很多,就像他們為我們那樣。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個遊戲吧,那是最近網上很火的一個遊戲,名字叫《注視你愛的人三分鐘》,在那三分鐘內去數數爸媽臉上的皺紋,去好好看看這些年,歲月贈予他們的禮物。三分鐘後,你一定會有很大收穫。

謝謝大家。

感恩三分鐘演講稿 篇7

在開始我的演講之前,請允許我將一個真實的故事,十幾年前,一個村莊遭遇洪災,肆虐的洪水橫衝直撞,把無數農家沖毀,許多人在洪水中掙扎。下游的人們在離岸20米的一顆大樹和岸邊之間拉了一根繩子,形成一道繩壩,攔截從上游衝下來的人和物。這時,只見一對母女相擁着被洪水衝了下來,母親花白的頭髮在洪水中十分醒目。岸邊的人不停的揮手呼喊,叫母女倆向繩壩靠攏,母女倆聽到喊聲掙扎着向繩壩靠近,但洪水湍急,母女倆用盡了力氣,離繩壩還有一點距離,眼看就要擦過栓着繩壩的大樹。就在這一剎那間,母親奮力把女兒往繩壩邊一推,女兒順勢抱住了大樹,得救了,而在洪水中的母親卻被推時反衝的慣力衝到了河中心,在洪水中掙扎了幾下,消失在奔騰的河水中,被救上岸的女兒失聲痛哭,岸邊的人們也流下了感動的淚水。這一幕只發生在一瞬間,卻在人們的腦海裏牢牢的定格。面對生與死的選擇,母親毫不猶豫的把生的希望留給女兒,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折射出的不正是人世間最博大無私,最崇高的愛嗎?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如花一般的世界裏,也許沒有體會過故事中那生死間迸發的愛,可是,父母之愛卻同樣如涓涓細流,匯入我們的心田。早上,當我們匆忙從被窩中爬起,是誰為我們做好了可口的早餐?大雨滂沱的大雨天,是誰撐着傘在校門口焦急的等待?當我們遇到困難,是誰能傾注所有一切來幫助?當我們受到委屈,是誰能耐心聽我們哭訴?當我們犯錯誤時,是誰能毫不猶豫地原諒?當我們取得成功,又是誰會衷心為我們慶祝,與我們分享喜悦?是父母,是我們那最平凡、最普通、而又最偉大的父母。

現在,我已經長大了,我知道該懷着一顆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使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裏體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是他們給了我生命,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兒女有了快樂,最為之開心的是父母,兒女有了苦悶,最為之牽掛的也是父母。舔犢情深,父母之愛,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會地位高低、不管他們的相貌漂亮與否,他們都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一張親手製作的賀卡,一杯暖意濃濃的熱茶,一盆熱氣騰騰的洗腳水,一個燦爛甜美的微笑……都會讓父母感到幸福和安慰。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它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繪畫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感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讓我們用一個個細小的進步,一天天的長大懂事,一次次的優異成績來回報父母,因為父母永遠是我們的支柱,我們永遠是父母的牽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