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航天精神攀登科學高峯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1篇)

來源:文萃谷 2.55W

演講稿也叫演講詞,它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合發表的講話文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習航天精神攀登科學高峯的國旗下講話稿,一起來看看吧。

學習航天精神攀登科學高峯的國旗下講話稿(精選11篇)

學習航天精神攀登科學高峯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1

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學習航天精神,攀登科學高峯”。

600多年前的明朝士大夫萬户——人類第一個嘗試飛天夢想的中國人。雖然,他的生命隨着轟鳴化作了一縷輕煙,然而他的名字卻記錄在人類飛天夢想的起點上。600多年後,中國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翻越飛天道路上一個又一個障礙,將先人的夢想變成了現實。每一次壯麗騰飛,託舉起的都是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

“神九”的火焰彷彿還縈於昨日,巨響轟鳴帶着國人的夢想步向太空,這一切的一切仍未塵埃落定,“神十”就已經帶着前輩的揚塵奔向穹宇。

鷹擊長空,白虹貫日,我們只能見諸熒屏;神箭洞天,回聲轟隆,我們也許覺不出那震動,但我們的內心卻同樣震撼。美國人完全壟斷載人航天事業的神話完全被神舟翔天所打破,中國將在未來的太空中,綻放出最為絢麗的光彩。

一次又一次的遨遊太空,我不禁想問,什麼才是真正的航天精神?

責任。唯有盡心盡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每件事,多少年如一日,才能換得神十的順利昇天。“做你不得不做的事情便是責任”英國的查爾斯王子這樣説過。也許會有人撇撇嘴,説聲:“無關緊要。”但回顧過往,眺望未來,幾代人的艱辛努力才換得國家的昌盛進步,才換得你我衣食無憂,“責任”這個詞對於我們也許很空洞,但十年、二十年之後的中國,我們這一株株幼苗便將長成參天大樹,“責任”這根接力棒便從上代人的手中遞交到我們眼前。從古至今,責任與權利總是並肩並存的,在享受利益的同時,也必須儘自己應盡的責任。這是每個人必需的生存條件,更是航天精神的關鍵。

團結,唯有團結才能使零零散散的一盤沙變成一個擁有高科技技術的信息團隊,一個世界尖端技術的大本營。無論是現在,還是在觸手可及的未來,團結都是必不可少的成功因素,也許你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但孤軍奮戰永遠沒有“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威力和智慧。取長補短,協調犧牲,

神八、神九、神十,中國這條正在崛起的巨龍,正在一步步地揭開宇宙神祕的面紗,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在為這個永恆的飛天夢添上一筆又一筆濃墨重彩的色調。一座座難以克服的科學珠峯,正翹首企盼着一個又一個來自中國的身影,堅持不懈地向上,向上。在不久的未來,這個重擔便將落到你我的肩上,那麼,你準備好了嗎?

很多人喜歡把中國比作步履蹣跚、飽經風霜的老人,但我更想把這個崛起的民族比作與我們一樣的少年,一樣朝氣蓬勃、漸漸成熟的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一個國家,一個人,美好的時光總像花期般彌足珍貴,從含苞,到凋謝,綻放只有一次,年少只有一次,我們無法改變過往,卻可以充分地利用少年的時光為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有的生命雖然短暫,卻精彩絕倫,充實不已;有的人卻一輩子碌碌無為,虛度光陰。與其在老年時懊悔“黑髮不知勤學早”,不如現在就為自己、為祖國從每一件小事起認真努力,為迎接眼前一座座科學高峯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習航天精神攀登科學高峯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2

生是船,夢想就是帆,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習近平主席提出的“走復興路,圓中國夢”的口號。“中國夢,我的夢”,每個人只要奮力實現自己的夢想,中國夢就會成為現實。

我的夢想是長大以後能駕駛飛船飛上太空成為一名宇航員,去探索未知的“藍色空間”。當我從電視上看到“神舟六號”載着費俊龍、聶海勝叔叔在太空遨遊的情景,和他們滿載中國人的自豪從太空凱旋歸來時,我的內心既激動又自豪,當一名航天員的夢想也更加強烈。

我知道要實現夢想,不是那麼簡單的一個想法、一句口號,而是靠自己的努力拼搏,才能實現的。但是要飛入太空並非那麼容易。它需要結實的身體,豐富的經驗,長期不停頓地訓練,而且未來的宇航員還要有廣博的知識。

首先,宇航員要有強健的體魄。於是,我決定每天都堅持早起,和爸爸一起晨跑;週末時,我還經常和同學一起打籃球、羽毛球,鍛鍊自己的臂力。其次,宇航員更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我就經常和爸爸媽媽去野外探險,鍛鍊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還嘗試着坐過山車、進鬼屋、坐摩天輪等等,做到遇到突發事件沉着不緊張。宇航員要熟悉星球的狀況,如果宇航員登上了月球,以為月球和地球差不多,便脱掉宇航服,直接站在月球上,那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所以,我購買了大量關於探索宇宙星球的書籍,收集了大量有關宇航員、火箭、無重力狀態等科學常識的資料,不斷地去探究宇宙,不但讓我掌握了豐富的航天知識,而且激發了我對探索宇宙未來世界的慾望。

宇航員的首要任務是探究各種太空謎團。至今,還有各種謎團沒有解開,如:黑洞到底存不存在?太陽系形成之謎?木星的內核存不存在?可以通過黑洞穿越時空嗎?還有許多如此的謎團等待人們來解決。神舟十號、天宮一號、嫦娥三號這些航天器的成功發射,無疑波動了無數擁有航天夢的人的心絃,激發了擁有航天夢的人的鬥志。航天員的訓練是一項很艱苦、很漫長的過程,但我不能放棄,從現在開始,我就要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鍛鍊身體,培養堅強的意志力。這樣才能實現我的航天夢。

每個人的夢想只有一點點力量,彙集起來便成為巨大的力量,正是全中國人的共同努力,祖國才會更富強,復興強大的中國夢才能實現。

學習航天精神攀登科學高峯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3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上午好!

今天是個讓億萬中國人又一次沸騰的日子,因為今天凌晨4點32分,神舟6號宇宙飛船準確、安全地降落在內蒙古四王子旗主着陸場,兩位航天員——費浚龍、聶海勝健康出艙。讓我們為神六的凱旋歸來,為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又一次巨大成功表示熱烈的祝賀!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時,隨着發令員一聲“點火”,矗立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的長征火箭呼嘯而起,直衝雲天,把兩位航天員費浚龍和聶海勝乘坐的神舟六號飛船送入了預定軌道。今天凌晨,神六飛船在繞地球飛行77圈後,成功返回地面。這標誌着:我國已成為除俄羅斯、美國外,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在瑞雪中成功啟航的神舟六號,體現了中國特色和技術進步。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從神五到神六,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太空飛行,短短2年間3位中國航天員相繼翱翔太空,中華民族已經奉獻給了世界一個自強不息的奇蹟。這是中國人的驕傲!這是中國人的自豪!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詩仙李白的豐富想像而今已變成現實。在這舉國歡慶的日子裏,作為未來的建設者與接班人,除了歡慶、除了敬佩、除了自豪,我們還應該思考些什麼?我想,楊利偉、費浚龍、聶海勝等航天員以及戰鬥在航天一線的科學工作者,他們所表現出的“航天精神”,正是我們每一個人所要學習的。

首先,我們要學習他們那頑強的意志。航天員在做超重耐力實驗時那浮腫變形的臉,呼吸困難時緊咬的牙關,噪音環境下強制入眠,那超常的心理素質,無一不讓人震撼!這是向人類極限能力發出的挑戰。他們應當是我們心中的英雄!

其次,我們要學習他們那廣博的知識。作為一名航天員必須經過近乎苛刻的選拔,算得上萬裏挑一。更難的是,要掌握涉及30門學科的理論知識。沒有刻苦的學習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七年磨一劍。他們應當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再次,我們還要學習航天員為科學事業獻身的精神。楊利偉曾説:“在飛天的征程上,不僅充滿了艱辛,風險也時刻存在,許多勇士還為此付出了生命。但是征服太空是航天員的神聖使命。”在耀眼的光環背後,更多的是奉獻和犧牲。所以,他們應當是我們人生的座標。

同學們,在你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在你暫時還落後於別人時,請你想想這種“航天精神”,我相信,你一定會把困難踏在腳下,把勝利握在手中!

每當我們遙望夜空,總會引得我們無限神往,何時能到月球上嘗一嘗吳剛捧出的桂花酒?何時能親眼一睹寂寞嫦娥舒廣袖?而今,希望將變為現實,2019年、2018年或許還要更早,或許那時,你們中的一位會坐在神舟N號上,帶着全中國人的夢想飛向月球。努力吧,學子們,有了航天精神,你一定會一飛沖天!

學習航天精神攀登科學高峯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4

載人天地往返、空間出艙、空間交會對接……中國航天事業正闊步邁向太空。在特能吃苦、特別能攻關、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的帶動下,讓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走進航天時代。

1970年東方紅一號成功升空!2003年10月15日,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升空!2007年10月24日18是05分!嫦娥一號成功奔月!在此之後,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相繼發射、併成功對接。2016年9月15日22是04分09秒,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直到2019年1月3日,我們祖國的“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陸。1月11日,“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在“鵲橋”中繼星的支持下成功完成了互拍。在它們的辛勤工作下,月球背面的神祕面紗逐漸被揭開。

是誰?讓這些“生物”等上太空?是誰?創造了這一串串神奇的數字?是誰,成就了這一飛天夢想?沒錯!是那些日夜不停工作的航天工作人員!

南仁東,他放棄國外高薪工作回到祖國。在別人規劃退休生活時,他或許正在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工程的藍圖。這個決定他一堅持就是22年!青絲到白髮,從壯年到暮年,南仁東艱苦創新的精神源於他愛“天眼”愛得痴迷。

“天眼”?他就是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FAST。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價值標準,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貢獻着自己的價值。如同航天工作人員!1970年至2016年,整整49年的時間!在這49年的時間裏,他們經歷了無數個夜晚,他們白天工作,夜晚也工作!他們為了確保每位宇航員登上太空的安全!每次火箭登上太空時,在背後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員,臉上還露着那燦爛的笑容,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們是日夜不停、整宿工作才得出那今天那輝煌的航天技術。

航天技術標誌着我國技術的進步。是他們的努力,是他們的創新讓中國的航天技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如果你問我,在浩瀚的宇宙中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是哪一顆?我會説,是南仁東星。如果你問我,在中國,為我們無私奉獻的人是誰?我會毫不猶豫地説是航天工作人員!他們一生仁愛無私,為人低調,默默地為國家付出,默默地為航天技術奉獻。如果你問我,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在哪裏?是宇宙!是那些能吃苦、能戰鬥、敢於挑戰的航天工作人員讓我們認識到那浩瀚而又美麗的宇宙!

宇宙那一顆顆星星,我相信是為那一逝去的宇航員、航天工作人員而塑造而成的!他們也有家,可他們仍日夜不停地工作,他們將自己的愛國情懷鑄於強國夢想之中,他們無私奉獻,他們只要一思尚存,便此不懈。

在這艱苦而又漫長的工程中,他們並沒有放棄,他們懷揣着夢想的心,堅持努力、無私奉獻!他們是祖國的驕傲,是每一個人的榜樣!他們猶如捆綁式火箭,匯成託舉神舟飛天工程的強大力量!

我們要傳承航天精神,傳承能吃苦耐勞、敢於奮鬥、敢於挑戰、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站在他們厚實的肩膀上,勇敢地去遙望那浩瀚的星空。

學習航天精神攀登科學高峯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5

大家好!我是六(4)班的王雪薇。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航天精神,做一個了不起的中國人。”

10月17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順利返回。喜訊傳來,舉國歡騰,全世界中華兒女無不為之感到驕傲和自豪。

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是中國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峯的又一偉大壯舉,是偉大祖國的榮耀。

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大家都知道載人航天工程,是當今高新技術發展中極具風險和挑戰的領域。要完成這一中華民族史上的壯舉,不僅需要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強大的科技實力作支撐,而且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來推動,才能取得圓滿的成功。

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從飛船設計、火箭改進、軌道控制、空間應用到測控通信、航天員訓練、發射場和着陸場等方案論證設計,都瞄準世界先進技術,確保工程一起步就有強勁的後發優勢。面對一系列全新領域和尖端課題,科技人員始終不懈探索、敢於超越,攻克了一項又一項關鍵技術難題,獲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生產性關鍵技術,展示了新時期中國航天人的卓越創新能力。這些重大突破,使我國在一些重要技術領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中國航天人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們,一定要勇於站在世界科技發展的最前列,敢於在一些重要領域和科技前沿創造自主知識產權,大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努力在世界高新技術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載人航天精神,是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建設者,是一支具有光榮傳統、建立了卓越功勛的團隊。中國航天人勇敢地肩負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峯的神聖使命,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淡泊名利,默默奉獻。他們獻出了青春年華,獻出了聰明才智,獻出了熱血汗水,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他們用頑強的意志和傑出的智慧,將"一切為了祖國,一切為了成功"寫在了浩瀚無垠的太空中。

弘揚航天精神,我們青少年要緊緊聚集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梁啟超曰:“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我們要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和公益事業,唱響愛我中華之歌,讓愛國主義精神在我們心中深深紮根。我們要了解中華民族飽經滄桑、艱難曲折的奮鬥歷史,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煥發報效祖國的壯志豪情。

我們要熱愛祖國文化,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國文化集中體現了民族精神,我們要努力學習歷代經典著作及詩詞、美文和名家名言,這是華夏各民族生生不息、繁衍發展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學習民間文化,瞭解民間藝術,要有民間文化知識、民間的情懷、情感,熱愛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以自己的文化為榮,肩負起發揚祖國民族文化的責任。

熱愛家鄉,飽覽祖國大好河山,激發熱愛祖國江山的情感。我們要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面向未來,融入世界,擴大自己的視野,學習世界先進文化和科學技術。從小培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的精神,立志為建設祖國、振興中華而努力,把自己鑄就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一個了不起的中國人!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學習航天精神攀登科學高峯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6

“神舟”飛船遨蒼穹,偉大精神貫長虹。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圓滿成功,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也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的一曲壯麗凱歌。我們要響應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號召,大力弘揚載人航天精神,努力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偉大的實踐催生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實踐。載人航天工程,是當今高新技術發展中極具風險和挑戰的領域。要完成這一中華民族史上的壯舉,不僅需要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強大的科技實力作支撐,而且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來推動。正是在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實踐中,在攀登現代科技高峯的征程中,廣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和部隊官兵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滿懷為國爭光的雄心壯志,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團結協作,開拓創新,表現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這一精神是我國航天領域取得輝煌成就的巨大動力,也是我們黨、國家和軍隊寶貴的精神財富。

特別能吃苦,體現了我黨我軍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反映了人民軍隊的性質、本色和作風。廣大航天人與苦作伴,以苦為榮,從科研院所到試驗基地,從荒涼戈壁到浩瀚海洋,到處留下了艱苦創業的足跡,灑下了不懈奮鬥的汗水。歷盡千難成此境,人間萬事出艱辛。無論時代發生怎樣的變化,廣大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的優良傳統都需要發揚光大。

特別能戰鬥,是我黨我軍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特有優勢,是戰勝困難、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廣大航天人不畏艱險,頑強拼搏,不因遇到挫折而氣餒,不因取得成功而懈怠,表現了堅韌不拔的革命意志和義無反顧的戰鬥精神。實踐證明,沒有過硬戰鬥精神的戰士,不可能勇往直前;沒有過硬戰鬥精神的部隊,不可能所向披靡。

特別能攻關,是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精神的生動體現,是搶佔科技制高點的重要保證。廣大航天人緊盯世界科技前沿,堅持自主創新,科學求實,團結協作,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關鍵技術,取得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只要有了特別能攻關的毅力和能力,就能不斷攀登高新技術的新高峯。

特別能奉獻,是我黨我軍根本宗旨的集中表現,也是共產黨員和革命軍人應有的精神風貌。廣大航天人不計個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默默無聞地戰鬥在各自崗位上,奉獻了青春年華,奉獻了聰明才智,奉獻了熱血汗水,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生命。這種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永遠是我們事業前進的動力、勝利的保障。

載人航天精神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和鮮明的時代特徵。它是“兩彈一星”精神的傳承和昇華,是偉大民族精神的延伸和擴展,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載人航天精神貴在“特別”,也難在“特別”。這“四個特別”落實在行動上,就是要有一流的精神狀態、一流的工作標準、一流的工作作風、一流的工作成效。在新世紀新階段,大力弘揚載人航天精神,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對於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實現軍隊現代化跨越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全軍和武警部隊要按照總政通知要求,在廣泛開展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的學習教育活動中,把弘揚載人航天精神作為一個重要內容突出出來。要認真學習胡錦濤對“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發表的重要講話,學習江澤民祝賀電話的重要精神,學習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賀電,學習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科技工作者和部隊官兵的英雄事蹟,把學習教育活動煥發出來的巨大熱情,引導到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實踐中去,引導到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實踐中去,加快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步伐,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我軍的神聖使命。

學習航天精神攀登科學高峯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7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高2021級11班學生胡楊,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銘記航天精神,勇於探索創新。

第六十五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會議決議,確認4月12日為國際載人航天日。決議指出,每年慶祝這一節日不僅為了紀念人類空間時代的開始,還為了重申空間科技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增加國家和人民福祉以及確保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願望。在中國明朝有一個官員名叫萬户,他是世界上第一個試驗火箭上天的人。他用47支火箭綁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裏還拿着兩隻大風箏,然後叫人點火發射,但是隨着一聲巨響,他消失在了火焰和煙霧中。人類首次火箭飛行就這樣產生了,雖然沒有成功。1961年4月12日,“東方一號”發射升空,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首次登上宇宙飛船遨遊太空,繞地球飛行一週後返回地面。加加林的壯舉實現了自古以來人類飛天的夢想,開啟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新紀元,使人類能夠從一個新視角對宇宙及其生活的星球有更好的瞭解。

在太空的飛行會加速宇航員的衰老,因此宇航員需要通過艱苦的訓練來提高自身的耐力。在一系列苛刻的訓練下,一般人都會放棄,但宇航員們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航天夢,他們一次次向着極限衝刺,暈倒了爬起來,累垮了挺起來。所謂“雄關漫道真如鐵”,從東方紅一號到神舟十號,嫦娥三號,中華民族邁向太空的腳步之所以一刻也沒有停止,是因為我們這個古老民族與生俱來的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勇氣,這種勇氣來源於我們民族底藴中那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不朽精神。

除了航天員,還有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建設者,他們有時為了攻克一個難關,甚至不吃不喝,有人積勞成疾,就是躺在醫院的病牀上,心裏最掛念的還是他們的飛天夢想。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淡泊名利,默默奉獻,他們獻出了青春年華,獻出了熱血汗水,獻出了聰明才智,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用頑強的意志和傑出的智慧,將“一切為了祖國,一切為了成功。”寫在浩瀚無垠的太空中。

因此,設立“載人空間飛行國際日”不僅是為了紀念人類首次飛天夢想的實現,還飽含了人類對能合理使用外太空的期望。在這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科技人員在努力創新,造福人類,造福世界,身為祖國未來花朵的我們,在學習上應更加刻苦,更加努力,為社會的發展獻一份自己的力,不負人民,不負祖國。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學習航天精神攀登科學高峯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8

2020年7月23日上午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利用長征五號火箭成功發射讓每個人都為之興奮,也不禁回首過往,遙望中國的航天曆程。

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中國首顆人造衞星發射成功,《東方紅》樂曲傳遍寰宇。從此,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掌握衞星發射技術的國家,更向其它國家宣佈了中國人不怕苦不怕累的航天精神。

2003年10月15日,長征二號火箭不負眾望,成功將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送入了太空,令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成功發射載人飛船的國家。而這,更是奠定了中國在世界的地位。

對太空的探索不會一帆風順,在成功的背後都有着無數次的失敗。2017年7月2日,長征5號運載火箭發射失利,但是,一次的失敗不代表全盤皆輸,在無數航天人的努力下,2019年12月27日,長征五號發射終於取得成功。這是中國承重量最大的火箭,在此次火星探測任務中有着卓越貢獻,他的出現,也意味着中國的航天事業進入了新高度,將探索更深的宇宙。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中國的航天事業就是一路披荊斬棒才走到了現在,從1970年至2020年這50年間,我們正是靠着堅持這種精神才取得了進步。航天精神,助我們成長。

致敬,航天精神。致敬,中國航天人!

學習航天精神攀登科學高峯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9

“人間觀之,只見是星,其中自有宮室居處,羣仙皆遊觀焉”,彼時,天星遙不可及、天宮僅容神仙;今日,“神舟”昇天、“天宮”在建,我們也有了自己長居的“星星”。

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3名航天員要挑戰6個月長期在軌飛行,這將創下中國航天員最長太空駐留紀錄。

從“嫦娥奔月”到“萬户飛天”,從“舉杯邀明月”到“把酒問青天”,中華民族的飛天夢由來已久。幾十年前,毛澤東還曾經感慨:“我們甚至無法把一顆土豆送上太空”;而如今,從第一顆人造地球衞星到北斗衞星導航系統,從嫦娥一號到天問一號,從無人飛行到空間站建設……依託的是偉大的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是知難而進。為了適應太空環境、進行太空作業,在上天之前,航天員往往要進行一系列高負荷高風險的地面訓練;在高速旋轉的離心機中,航天員不僅要忍受肌肉扭曲變形、腦部缺血、呼吸困難等反應,還要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技術操作。

航天精神是永不言敗。為了保障受訓航天人員的人身安全,在他們的手邊就有一個請求暫停的紅色按鈕,然而,自中國航天員大隊1998年成立以來,20多年過去了,沒有一個航天員按下過這個按鈕。

航天精神是默默奉獻。有一些“備份航天員”,始終默默奉獻,無緣飛天。他們是航天事業幕後的護航者,是中國航天越飛越高的保障。

對比這些航天工作者,我們學習上的困難可以説是鳳毛麟角了。我們是新時代的少年,我們難道不應該接過他們手中的接力棒,以這航天精神為依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嗎?

這條飛天之路,功在千千萬萬航天人。千萬航天人,鑄就偉大航天精神。

學習航天精神攀登科學高峯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10

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這注定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為重要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了,這也意味着中國的航天事業又取得了歷史上的重大突破,試問這是一件多麼傲人、多麼喜人的事情啊!

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隨着創新的不斷更新,隨着國力的不斷增強,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在近年來也取得了重大的進步和變革,尤其是在北斗環繞、嫦娥伴月、神州起航的偉大態勢下,我們也真切體會到了中國航天奮發圖強、砥礪奮進的決心和勇氣。

太空探索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中國航天一次次取得重大突破的背後,這是無數航天人堅持不懈、勇於創新、艱苦奮鬥的結果,所以説探索神祕的外太空、探祕傳奇的浩瀚宇宙是我們不懈的追求,而發展航天事業、打造專屬空間站、建設最強航天國也是我們矢志不渝的夢想。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二號的漫長征程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偉大的創新會推動偉大的產業,偉大的產業會孕育偉大的精神,而偉大的精神會衍生偉大的變革。中國航天不斷刷新高度、攻破難關的過程中也培育出了一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所以我們一定要再接再厲、延續輝煌,只為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更加幸福、更加卓越。

二十年前美國抹殺了我們加入空間站的權利,這給我們的航天事業帶來了很多壓力、阻礙和挫折,可正也是因為這些打壓和限制才得以讓我們創造出了獨屬於中國特色的航天技術,而這些核心技術的創新也成為了我們強大的象徵,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了。如今中國擁有了自己獨立的空間站,這就意味着我們在未來的空間競爭中擁有了絕對優勢,而全中文的操控頁面也再一次説明了中國的強大和偉大,所以我們一定得為偉大的航天人點個贊。

勇於創新、敢於創新、努力創新是我們航天事業取得進步的關鍵,所以在未來教育中我們一定要注重打造全民創新、大眾創業的趨勢,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陷入坐享其成、止步不前的惡性循環中去。再者,艱苦奮鬥、永不言棄、熱愛國家、無私奉獻等美好品質也是航天精神的衍生,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努力弘揚和傳承偉大的航天精神,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取得思想上和精神上的重大提升。

學習航天精神攀登科學高峯的國旗下講話稿 篇11

寂靜的夜幕,明月高懸,星光璀璨,熠熠生輝。藍色星球上的人們,腳踩大地,仰首夜空,好奇那遙遠的星空的玄妙與神祕,那一瞬的疑惑,開啟了人類對深邃星空的嚮往與探求,此後數代人為之奮鬥不懈,一步步接近那遙不可及的存在。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發射圓滿成功。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航天員奉命出征,他們將在太空“旅居”6個月的時間,這是我國航天史上的一次新突破。回首中國航天史,無數航天人接續奮鬥,推動中國航天發展日新月異。我們看到的,是衞星,是火箭,是火星車,是空間站……無數個航天成就,都是中國航天人用心血澆灌出來的,背後的攻堅克難,持續探索,是我們看不到的,航天精神。

載人航天精神是一種“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偉大精神,數代中國航天人堅守“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初心,秉承着“為國爭光”的理念,一步一個腳印,實實在在地踏在中國航天的路上,在航天領域大步向前,創造出一個又一個航天奇蹟。激勵他們向前的動力是什麼呢?大概是熱愛吧,熱愛星空,熱愛深邃神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所以不畏艱險,不怕吃苦,自強不息,勇往直前。

中國的航天事業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起步的,技術落後,人才稀缺,專業知識匱乏等等,都是當年中國航天人面臨的問題,但他們並不畏懼,而是決定以渺小啟程,不負祖國,不負人民。我們所熟知的“兩彈一星”元勛們,就是最初的航天人,他們為了中國航天夢奉獻了多少青春,多少熱血,那一切的努力拼搏,都不是為了外在的財富,而是為了國家的尊嚴,民族的榮耀!以他們的學識水平,本該有更好的職位,更高的薪酬,富足安樂地過着自己的生活。但他們卻選擇了荊棘與挑戰遍佈的中國航天路,選擇了隱姓埋名,默默無聞,選擇了淡泊名利,紮根平凡……是他們的犧牲奉獻,嘔心瀝血,才換來了那時新生的中國在航天領域的重大突破,打破了超級大國科技壟斷的局面,一點一點縮小中國和其他科技強國的距離,提升我國國際地位,立世界東方,揚中華之名!向科研人員致敬!

每一次成功發射的背後,有着地面科研人員的付出,也有着航天員的刻苦訓練。航天員是一種職業極其特殊的人,他們要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在航天器的艙內外完成飛行監視、操作、控制、通信、維修以及科學研究等特殊的工作任務,並能正常的生活。這就要求必需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訓練,使他們具備優良的生理和心理素質,對航天特殊環境因素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並熟練掌握航天器和完成飛行任務所應具備的各種知識和技能。因此,他們不僅要接受基礎知識訓練,體能訓練,還要進行超重和失重訓練,模擬飛行訓練以及心理素質訓練。這一系列的“魔鬼訓練”,在正常人看來都是無法接受的,但這卻是航天員的日常,因着職業的特殊性,航天員為之付出了許多。很多人小時候都夢想成為一名宇航員,遨遊太空,那看起來好像是一件輕鬆且有趣的事情,殊不知,這背後是怎樣日積月累的付出與痛苦,讓我們向航天員致敬!

“嫦娥”“玉兔”“祝融”“夸父”“羲和”“鴻雁”“蛟龍”“天宮”“北斗”“鵲橋”“神州”……這些以中國神話命名的航天成果,象徵着中國航天人的浪漫——將先人口中的神話變為現實,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用行動詮釋着偉大的航天精神,初心不改,砥礪向前。中國航天未來之路依然長遠,就請勇往直前,向着浩渺的星空進發,揭曉寰宇的奧祕,締造下一個奇蹟,中國航天,永不止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