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學生培訓冬令營的演講稿

來源:文萃谷 5.89K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那麼一般演講稿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學生培訓冬令營的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學生培訓冬令營的演講稿

  學生培訓冬令營的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我是來自xx年級136班的曹xx。首先,能作為學生代表在這裏發言,我感到非常榮幸。

剛剛結束一個學期的緊張學習,我們懷着激動的心情和對學習的熱情相聚在這裏。本次冬令營不同於以往的冬令營,它不僅開拓視野,拓寬思維,它還將“玩”和“學”完美結合,充分地讓我們在遊戲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快樂。

這次冬令營是一個可以讓自我得到提升的過程,為我們以後的高中生活打下基礎,甚至會為我們以後步入社會提供幫助。比如,令我最感興趣的是藝術培訓。平日裏我喜歡玩樂器和跳舞,我希望通過這一次活動,能夠讓我對音樂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讓我的藝術素養得到提升。當然,每位同學心中一定也有自己的獨特想法。我相信,本次冬令營一定會帶給大家不一樣的感受!

我認為,本次冬令營將會是一次快樂的聚會,一次成長的放飛,一次勇敢的嘗試,一次奇妙的體驗,更是一次難忘的人生歷程。在本次活動中,老師將會帶領我們暢遊知識的海洋,領略科學的真諦。我們也可以在這次活動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用智慧的雙眼去探索知識的海洋,用剛毅的雙翅去搏擊夢想的蒼穹,用勤勞的雙手去開創美好的明天!

  學生培訓冬令營的演講稿2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非常榮幸代表全體營員發言,我叫xxx,來自xx大學xx專業。首先,我代表全體營員感謝長安大學汽車學院為我們提供這次學習交流的機會和實踐鍛鍊的平台。xx大學坐落在美麗的古城西安,是我國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60多年來,xx大學逐步發展成為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兼有經濟、管理、人文多種學科,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高等學府。長安大學特色鮮明,公路交通學科優勢突出,汽車學院在公路交通和商用車輛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現已發展成為我國交通行業及民族汽車工業建設發展的中堅力量。

今天, 我們從不同的學校彙集到這裏,參加20xx年汽車學院全國優秀大學生冬令營活動,此次活動必將給我們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在今後的三天裏,我們全體營員將進行參觀實驗室、交通館、汽車試驗場,聆聽學術講座和參觀大雁塔體驗西安文化等一系列活動,我相信在這一系列活動中,我們的視野將會更加開闊,知識將會進一步完善,科研思維方式和能力將會得到進一步提高。

在這幾天裏,我們要把營園當做我們的家,在這個大家庭裏,我倡議,在整個活動中我們要做到: 第一、認真聽從指揮、遵照負責老師的安排。作為一個集體活動,我們要服從管理,統一行動,積極參與各項活動,確保活動的圓滿舉行。 第二、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冬令營是為方便全國優秀大學生交流,培養同學們的科研興趣而舉行的。我們一定要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 第三、做到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因為這次“全國優秀大學生冬令營”活動,我們才有緣相聚在一起,在這幾天中我們要團結互助,共同進步!同時,我們也相信,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會成好朋友,好師生!

最後,我代表全體營員祝願此次“20xx 年汽車學院全國優秀大學生冬令營” 活動圓滿舉行!謝謝大家!

  學生培訓冬令營的演講稿3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我是二組的杜聖倫,來自北京四中,很榮幸可以作為營員代表發言。這十天以來我們在浙江行走,在太陽下、田野間、博物館中探索考古對於我們每個人的意義。再回憶開營式上劉恩東同學所説,相信考古在大家心目中再也不會是模糊的,再也不會與盜墓、鑑寶等事情聯繫在一起了。從我們走進冬令營開始,與考古有關的一切就無時無刻不作用於我們身上。

首先我想代表全體同學感謝陪伴我們的老師們,是他們讓我們最近距離接觸到了真實的考古人,體會到了他們的辛苦、博學、親和還有滿滿的對於考古事業的激情。尋求真理是個很理想的目標,然而正因如此它有其巨大的力量。就像給大家介紹田螺山遺址的孫老師,他在考古這條道路上走了近三十年,面色黝黑,衣着樸素,一如每個當地人,我卻清楚地感覺到他的不同,是因為一種感情。他深切的感受到在他腳下深淺不一的泥土藴含着多少故事,很多或許只是猜測,但是那些東西並不僅僅是泥土。幾天來這種感受也逐漸從有到無出現在大家身上,這便是考古的魅力。

其次,我作為一名營員也更細緻的感受到了大家的才華與熱情。第一次像這樣與很多人從未曾謀面到談笑風生,這次冬令營不但給了我們瞭解考古的機會,還給了我們很多志趣相投的同行者。

從談話中瞭解到很多人都對我國考古相關的現狀有過很多的瞭解和思考。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的牽制,古代人和現代人的衝突都不加掩飾的為大眾所見。文化遺存是有限並且不可恢復的,等我們急急忙忙發展經濟和軍事堪堪自保了之後回頭再來尋求文化上的發展時,可能就沒有機會了。一個沒有自己文化的國家即使存在,最後無非也會變成苟延殘喘的局面。

中國的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是顯而易見的,即使不能被一一證明,三皇五帝的傳説也是深深影響着民族性格的,或者説它恰恰是後來逐漸形成的中華民族性格的`一個衍生物,才能最好的契合中華整個的發展歷程。這恰恰説明了中華文明探源的重要性,也同樣是考古的重要性。我們要找到自己真實的歷史,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趙輝院長在第一個講座時説了解歷史是人類的天性。我們只有知道自己從何而來,才能得出自己應當往何處去。

我認為古人和現代人是可以和諧相處。既然一代又一代的人都默契的選擇了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為什麼不能產生出心心相印的親切和包容呢?很多時候考古者需要搶在建設項目開始前被動的進行發掘和保護,而只看到遺存的價值,忽略的現在居民的生活需要也是不可能的。像莫角山的遺址,良渚人和現在的餘杭人不都是在這片土地上用農耕文明演繹着中華民族的智慧與輝煌麼?

在我看來這個事業需要的是不張揚又不沉默的品格。我們不將追求自我展示放在第一位,不需要用無意義的觀點和問題吸引觀眾,也絕對不會錯過將任何一個重要的發現和觀點,保佑自己對於真實事物求索的激情和勇氣。我們作為年輕人,能夠用更具創造性的方法將考古事業從幕後推到台前,做文化的研究者、保護者以及傳播者,讓更多的人瞭解考古為何物,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並主動地投身其中。用我們對這一切的喜愛和了解影響更多人,不管是否選擇學習考古,這都是每一個從冬令營中走出去的同學們的責任所在,也是北大文博學院組織這個冬令營一大意義所在。

我真心感謝可以有這樣一個平台與大家相識相伴,也期待着一年之後,我們還能從全國各處相聚一地,為考古而來!

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