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包容的演講稿12篇

來源:文萃谷 2.49W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為了讓您在寫演講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包容的演講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包容的演講稿12篇

關於包容的演講稿 篇1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是寬容。

首先,我想先從一位智者談起。那就是眾所皆知的孔老夫子。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子貢曾問孔子:“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呢?”大家猜一猜孔子會選擇哪個字呢?孔子説:“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寬容。

古人云: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今人道: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今天站在這裏,相比做一個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滿嘴寬容寬容再寬容的演講者來説,我倒更願意做一個故事的敍述者。而親愛的你們便是這故事的惟一傾聽者。

我的故事發生在……(這裏插入故事 故事內容略).是啊,寬容的確可以改變人的命運,他是一種幸福,我們饒恕別人,不但給了別人機會,也取得了別人的信任和尊敬,我們也能夠與他人和睦相處。寬容更是一種財富,擁有寬容,是擁有一顆善良、真誠的心。這是易於擁有的一筆財富,它在時間推移中升值,它會把精神裝化為物質,它是一盞綠燈,幫助我們在工作中通行,選擇了寬容,其實便贏得了財富。 寬容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品德。他無處不在。在自然中因為有了海洋的不棄滴水,才有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波瀾壯闊,因為有了高山的不棄寸土,才有泰山的高聳入雲。

寬容是春天第一縷温暖大地的陽光,是久旱後的第一場甘露,是風雪中的第一顆火種,是盲童看到的第一種色彩,是上帝派到人間的第一位天使,是枯木長出的第一片綠葉。

羅丹説過:“把愛拿走,世界將變成一座墳墓。”寬容也是一樣的,如果將寬容拿走,這世界上不知會有多少破碎的'友誼等待重組,不知有多少破碎的親情等待重温,不知有多少破碎的和平等待重補。更不知,我們將要到何處去尋覓陽光。幸運的是,這世界並未失去寬容。也絕不能失去寬容。所以,讓我們都將心地的那一份寬容抓住,不要讓他溜掉。因為,生活有了寬容才更加燦爛!人生有了寬容才更加迷人!世界因為有了寬容才更加精彩! 故事的最後,送一句話給大家以共勉:以寬容心度他人之過,做世上最精彩之人。

關於包容的演講稿 篇2

包容是一門學問,學會包容的人,就學會了生活;懂得包容的人,就懂得快樂!這門學問,是來自內心“慈悲喜捨、善良仁愛”的自然流露!

包容是一門藝術,它不是你隨隨便便可以得到,可以捨棄的東西。它是一種精神的凝聚,它是一種善良的結晶,是人性至善至美的沉澱!

包容是一種美德,它可以使你的人格得到昇華,讓你的心靈得到淨化!它是人修身養性的一本“真經”。

包容是一種境界,人要達到這種境界,就必須擁有博愛的心、博大的胸襟,還要有一份坦蕩、一種氣概!它是香蘭被人踩倒卻留香腳底的氣質。

包容是一種幸福,能夠包容別人是一種幸福,讓別人心存感激更是一種幸福!人生一世,不能使自己在瑣事困擾中作繭自縛,更不能在無盡痛苦中度過。 包容是贏得朋友的保證。學會包容他人,就是學會了包容自己。包容他人對自己有意無意的傷害,是讓人欽佩的氣概;包容他人曾經的過失,是對他人改過自新的最大鼓勵;包容他人對自己的敵視、仇恨,是人格至高的袒露。 包容是人生的財富。人生短暫、生命無常,同樣是一輩子,有的人在不盡的憤恨和埋怨中掙扎着過;有的人在快樂幸福中沐浴着過。包容別人的過失,包容眾生的錯誤,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萬事都由因緣生,緣生緣滅、緣來緣去,人生本來就坎坷,豈能盡如人的意?我們何必怨天憂人?何必去痛苦煩惱?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難道不是嗎?

世界上人物各異,好壞並存,我們又何苦去嘮叨世態炎涼、世風日下呢?“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萬物都有其不足的一面,我們為何不以一顆火熱的包容之心,來體察它的另一面呢?也許別人萬惡不赦,但請不要抱怨,好壞善惡,自有公論。

包容別人的過錯,不是欣賞別人的過錯,也不是成就別人去犯錯、鼓勵別人去犯錯,而是允許別人的.過錯,讓別人更好地改過,而不是對他的放縱。包容他人不等於放任其自流,那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一味地遷就、去包容,就是溺愛,是害人之舉,若有人稱此為“包容”,那就是對“包容”的一種玷污和歪曲! 包容確實是一門精深的藝術,只有領略到了其中的滋味,行包容他人之舉,真正地擁有那份廣闊的心胸,那份坦然,那份自然,才是活出了真正的人生!

關於包容的演講稿 篇3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拿破崙是一位著名的'領袖,在政治上、軍事上,他都有一定的建樹和成就貢獻。在他引導着士兵們向外進軍侵略擴張時。一個夜晚,他外出巡查,走到一處看到站崗的士兵在大樹下睡着了,於是,他便默默地彎下腰,將士兵的佩劍撿起來扛在身上,替士兵站崗。等待半小時過去後,士兵悠然醒來,認出了站在自己身旁的人是拿破崙,他感到十分的恐慌。但拿破崙卻對他説:“這點小事不必緊張,休息一下是應該的,我正好也沒事做,就為你們服務一下吧。”他這一番話,説得直叫人拍好。不愧是一個有謀略的人,他對士兵的包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僅凝聚了軍心,也增強了士兵們的戰鬥力。這也是他一路獲勝的原因之一。拿破崙反之,則軍心潰散不戰而敗。

在將相和這篇中,廉頗與藺相如都是趙國的臣子,在完璧歸趙後,藺相如得到了君子的提拔,官位比廉頗高。廉頗就很不服氣,勢必要讓藺相如難堪。在一次雙方在接上相逢,都互不相讓。但藺相如卻要求讓廉頗先過,之後,他的門客知此事後,就十分不滿意,便對他説:“如今,你的官級又不遜於他,為何還要處處相讓。”於是,藺相如對他説:“如今,秦國不動趙國,是因為廉頗與我都在為趙國效力,若是隻因為這一點小事就不和,豈不是讓秦國有機可乘。”廉頗聽説此事後,便慚愧不已,於是負荊請罪。藺相如用自己的包容之心,贏得了廉頗的佩服,也保障了國家的安全。所以説包容遠比記恨來得有用。包容是最強有力的武器,使用好這把武器,生活就會變得更快樂。

關於包容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諒解是什麼?據字典解釋是瞭解情況後的包容。但根據我自己的理解,我認為諒解即是包容。

在這個生機勃勃的世界裏,你認為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是什麼?有人認為是信賴:有人認為是承諾:也有人認為是取長補短……可我認為,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是彼此包容。包容他人的過錯:包容他人的缺點:讓別人不斷的努力,力求完美。

聽説在美國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個教師去一間醫院看病。在他治療期間,他一直教導這位醫生如何治好他的病。許多人都認為這位老師有毛病或是職業病等,甚至有人認為他有神經病,居然教醫生如何治病。但是這位醫生卻不厭其煩地提醒他,提醒他這裏是醫院不是學校。而且經過不斷的努力,不但治好了這位老師的病,而且還使他認識到人各有所長,同時為他治好了他的職業病。就是因為他們彼此的諒解,不斷的包容對方,使人不斷的進步。

其實,人生在世只是短短的幾十年,有何必太執着呢?只要大家和和睦睦的在一起,那又該是一件多麼愉快的`事啊!

記得日本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兩家正準備合作的跨國企業公司,盼望已久的一天終於來臨,兩家公司的經理都十分倔強。他們兩坐在一起正準備籤合約。正在這時,一位經理説:你今天穿的衣服品位怎麼這麼差?另一位經理説:關你什麼事?就是這樣,他們一直爭吵下去。最終,他們兩家公司都虧了幾千萬,而後來這兩家公司就一直都沒有合作,他們損失的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我想,他們如果能互相包容,互相體諒,有怎麼會弄成這樣呢?或許他們已經成為了日本最大的企業公司拉。

其實,世間萬物都是在於諒解之間,只有你退一步,那將會是海闊天空。

關於包容的演講稿 篇5

古人云: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這是一種寬容,一種博大的胸懷,一種不拘小節的瀟灑,一種偉大的仁慈。自古至今,寬容被聖賢乃至平民百姓尊奉為做人的準則和信念,而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部分,並且視為育人律己的一條光輝典則。

寬容是一種豁達的風範,對於人生,也許只有擁有一顆寬容的心,才能面對自己的人生。 寬容也是一種幸福,我們饒恕別人,不但給了別人機會,也取得了別人的信任和尊敬,我們也能夠與他人和睦相處。寬容,是一種看不見的幸福。

寬容更是一種財富,擁有寬容,是擁有一顆善良、真誠的心。這是易於擁有的一筆財富,它在時間推移中升值,它會把精神裝化為物質,它是一盞綠燈,幫助我們在工作中通行,選擇了寬容,其實便贏得了財富。

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對與別人的'過失,必要的指責無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懷去寬容別人,就會讓世界變得更精彩,以寬容之心度他人之過,做世上精彩之人。

關於包容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孔子的學生子貢曾經問孔子:“老師,世界上有沒有哪一個字,可以作為終身奉行的原則?”孔子説:“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包容。

包容,是一種美德。

藺相如面對傲慢的廉頗將軍,處處謙卑和退讓,維持了與廉頗之間的團結,用他的包容既保全了趙國的國家利益,更留下了“將相和”的動人故事。三國時期,在諸葛亮去世後,蔣琬擔任蜀國丞相,他包容孤僻的、不善言辭的屬下,不與屬下計較,留下了“宰相肚裏能撐船”的美言。

歷史人物早已作古,但他們包容大度的美德故事卻流芳百世。

包容,也是一種智慧。

齊桓公包容了與自己有過一箭之仇的管仲,任用他為宰相,在管仲的輔佐下,最終成就了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千秋偉業。清朝康熙年間,有一個在京城擔任禮部尚書的官員,名叫張英,他用一份包容大度的家書巧妙地化解了家人與鄰居之間因建房屋、爭地皮互不相讓而產生的'矛盾,家書是一首詩,“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人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他包容鄰居,要求家裏人把牆往後挪三尺,最後鄰居被感動了,也把牆往後挪三尺,兩户人家之間留下了六尺的巷子,重修於好,結為世交,留下了為世人所津津樂道的“六尺巷傳奇”。

老師們,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去包容他人。多一份包容,就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信任,多了一份友愛,多了一份和諧,多了一份快樂。包容了別人,快樂了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同學們,捫心自問:課堂上,你是否還在為老師嚴厲的批評而心懷不滿?下課間,你是否還在為同學跟你開的玩笑而耿耿於懷?宿舍裏,你是否還在為同學碰倒了你的水杯而悶悶不樂?餐廳裏,你是否還在因為別人一不小心把飯菜濺到你的衣服上而惱羞成怒? 放下吧!包容吧!善待了別人,也釋懷了自己。包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着大地,它賜福給被包容的人,也賜福給包容的人。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包容絕不等同於懦弱和膽小,更不是無原則的退讓和縱容。對於超越道德底線、泯滅良知的行為,我們應該堅持原則,絕不包容,大膽地指出並勇敢地與之作鬥爭。

老師們,同學們!人的心只有拳頭那麼大,可是一個懂得包容的人,他的心能夠容得下整個世界。因為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共勉法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盧梭的一句名言:包容是痛苦的,但它的結果是甜蜜的! 包容,讓生活更美好!

關於包容的演講稿 篇7

包容,即原諒他人的過錯,不耿耿於懷,不錙銖必較,和和氣氣,做個大方的人。包容如水般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時,往往比過激的報復更有效。它似一泓清泉,款款抹去彼此一時的敵視,使人冷靜、清醒。

學會包容,不僅意味着不計較個人得失,還能用自己的愛與真誠來温暖別人的心。心平如水的包容,已是難得;雪中送炭的'包容,更為可貴。包容,能融化彼此心中的冰凍,更將那股愛的熱力射進對方心中。在這充滿競爭的時代,人們所需要的不正是這種包容嗎?選擇包容,也就是選擇了關愛和温暖,同時也選擇了人生的海闊天空。

學會包容,不僅僅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對某件事的處理上,而且昇華為一種待人處事的人生態度。包容的含義也不僅限於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關愛,而是對天地間所有生命的包容與博愛。

包容是門學問。對於小過失,小錯誤,你可以快樂地包容對方。但對於大過失,大錯誤,就要考慮清楚。因為包容並非包庇錯誤,隱瞞事實真相,而是幫助別人改正過失,不斷進步。

當然,包容更應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輕易原諒自己,那不是包容,是懦弱。“寬以待人”,也要看對象,包容不珍惜包容的人,是濫情;包容不值得包容的人,是姑息;包容不可饒恕的人,是放縱。所以,包容本身也是一門學問。

因為包容,紛繁的生活才變得純淨;因為包容,單調的生活才顯得鮮麗。包容賦予了生命多麼美麗的色彩!

天地如此寬廣,但還有比它更寬廣的東西——人心。讓我們學會包容吧!

關於包容的演講稿 篇8

寬容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美德。寬容不是膽小怕事,而是海納百川的大度。

快下美術課了,我在素描本上塗好最後一筆,站起來,準備交作業。今天畫的是我最擅長的想象畫,看着手中這幅“探月機器人尋礦”,我彷彿已經聽到了美術老師的表揚,心裏喜滋滋的。可是一不小心,美術本從我手中滑了下來,落到了坐在我前面的黃智建的座位下面。我趕緊俯下身子去撿,卻看到黃智建的一隻腳踩在了我的美術本上,我急了,伸手從他的腳下將素描本一扯,不料用力過猛,素描本的`封面裂開了。看着心愛的本子撕破了,我心疼極了,朝黃智建嚷道:“喂,你幹嘛踩我的本子?”

我怒氣衝衝的樣子把黃智建也弄火了,他不客氣地回擊我:“我又不是故意的,有什麼了不起!”看着他那副不以為然的樣子,我的肺都要氣炸了,我大聲吼道:“做錯了事情還不承認,你賠我的本子!”可黃智建卻朝我吐出舌頭,扮了個鬼臉,我心想:“下課了,我要好好教訓你一頓,到時你就得求饒,乖乖地賠我素描本!”

下課了,我朝黃智建喊道:“你的末日要來了!”便朝他撲過去。他倒機靈,一個勁地往教室外衝,我就在他後面窮追不捨。他穿過走廊,下了樓梯,我也加快了速度,眼看着就要追上他時,上課鈴響了,我只好憤憤不平地回到了教室。

這一整天,我都悶悶不樂,課餘時間,黃智建只要一看見我就躲。放學回到家,我把那本扯爛的素描本拿了出來,氣呼呼地對媽媽説:“媽媽,這都是黃智建乾的好事,我恨他!”媽媽耐心地聽完我敍述了事情的經過。笑了笑,她摸摸我的腦袋,默默地取出膠棒、透明膠,細心地將素描本修補好,交到了我手中,我接過一看,素描本又恢復原樣了。媽媽挨着我坐了下來,摟着我,温柔地説:“懿子,和同學相處要寬容,不能寬以待人的人,得不到友誼和快樂。”我靠在媽媽身上,心裏一陣悔恨:這只不過是小事一樁,如果我當時寬容一點的話……

第二天,我來到教室,笑眯眯地和黃智建打招呼,揚揚手中的素描本説:“瞧,弄好了!”黃智建先是一驚,繼而摸摸腦袋,不好意思地笑了。課間,我們又玩在了一起,昨天的事情我們誰也沒再提了,我覺得,我們之間比以前更親密了。

經歷了這件事情,我深深地感悟到:寬容是清泉,能讓枯萎的花重新綻放;寬容是陽光,能融化心頭的堅冰;寬容是一首詩,能讓我們享受和諧之美。

關於包容的演講稿 篇9

包容又稱寬容,大度等,所以包容即是寬恕能容人,寬恕過錯,容納過錯,包容,更是一種心境的體現。

人生在世,要學會能包容自己。這即是説,在遇事時,不能鑽牛角尖;在自己犯錯時,不過於去責備自己;在與人交往時,不去計較得失……能夠包容自己的人,往往都十分的積極樂觀。

一位心理學家曾指出,包容自己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心理行為。他説自己經常遇見一些這樣的患者:不斷懊悔,不住責罵自己。他們便不會包容自己。包容自己,可以甩掉一些心靈的包袱,讓自己活得更輕鬆一些,但是,這並不等於縱容自己的過失,而是處理它們的一種健康的心態。

作為人,是始終在與社會接觸着的。這時,包容自己是不夠的,更要去包容他人。如林則徐所説:“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雨果亦曾言道:“最高貴的復仇是包容。”由此可見,包容他人是化解矛盾的最好良方啊

宋朝的韓琦一次與范仲淹議事,意見不合,範指袖而去。此時韓琦一把拉着他的手,勸他再商量商量。範見此時韓琦滿面和氣,怒氣頓消。

試想,如果韓琦此時,拂袖而走,甚至惡語相向,那就沒有後來議事的成功了,甚至還會影響他們的友誼。韓琦用他的'實際行動,向我們證明了包容他人的益處。

無獨有偶。當年在林肯從政時,有不少的政敵,他們經常與林肯作對,甚至當眾指責,以至於每每使他下不了台。而林肯卻包容他們,終化敵為友。

林肯的做法,正如《孫子兵法》中説的那樣,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樣做需要勇氣,更需要一顆包容萬物的心。

包容是心境,學會包容的人才能擁有邁向成功的鑰匙,學會包容吧,你也能獲得心靈的休憩。

關於包容的演講稿 篇10

包容,是一個很多人議論的話題,而要闡述清其中的含義,卻並不容易。

包容,通常是指能原諒他人一時的過失,不斤斤計較,也不會有耿耿於懷的行為。包容,可以用愛和真誠來温暖他人的心靈,能幫助我們做一個和和氣氣·大大方方的人。

曾經,我在一本書上面看到過一個寓言故事:是説有一個人騎着一匹駿馬,另一個騎着普通的馬的人一起行走。普通的馬不知為何咬了駿馬一口,駿馬血流不止,但若無其事行走自如,並沒有和普通的馬一起撕咬。後來普通的馬回到家中,不吃草,也不飲水,渾身顫顫巍巍。駿馬主人知道後説:“他可能是因為咬了駿馬而感到羞愧,不如把它牽來,讓它們相互理解就好了。”把普通的馬牽來後,讓它們共同飲食,共同奔跑,不多會,普通的馬就好了。這只是一個小故事,卻揭示了包容的'基本含義。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人與人之間發生的不僅僅是馬與馬之間簡簡單單的事。在學校打架鬥毆的事件基本都是一件小事引起的。在寓意中,那匹駿馬沒有以同樣的方式來還擊普通的馬,而是明智的選擇了包容,最終它們和好如初。相反,如果駿馬同普通的馬一起撕咬,那麼結果就有可能是頭碰血流,兩敗俱傷。而我們和馬不同,我們可以達到馬達不到的境界。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不能多多的理解他人,包容他人哪?

包容,還代表着對日常生活事件的處理上,而且不計較個人過失。從古至今,沒有一個心胸狹窄的人能成大事。包容,應是每個人都遵循的原則。擁有一顆包容的心,可以讓人進入一個神清氣爽的境界,讓人擁有樂觀的人生。

安德魯·馬修斯説過:“一個人腳跟踩扁了紫羅蘭,而它卻把香味留在腳跟上。”這就是包容。讓我們告別狹隘之心,用包容之心包容一切,學做那留人清香的紫羅蘭。

關於包容的演講稿 篇11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很榮幸今天能夠站在這裏發言,同大家分享我感觸最深的人物。

《淮南子》有言:“大足以容眾,德足以懷遠。”其中,“容”便為包容。何為包容?“何以處眾?寬以接人,恕以待人”,是林逋眼中的包容;“能容小人,方成君子”,是馮夢龍眼中的包容;“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是弘一大師眼中的包容。包容是一種雅量,也是一種風度。

就像故事中的公子小白,他在與公子糾爭奪君位期間,被管仲用箭射中衣帶鈎,險些喪命。可當他成為一國之君後,卻不計前嫌,在鮑叔的推薦下,重用管仲,終成一代霸業,成為“春秋五霸”之首。人生在世,白雲蒼狗,錯錯對對,恩恩怨怨,終不過是日月無聲,水過無痕。試想,若是公子小白仍計較當初管仲對他的一箭之仇,不肯重用管仲,他又怎會成為被後人稱讚的齊桓公?司馬遷説:“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於我,齊桓公的包容更令人欣賞。

由此可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要包容別人的過錯、才華,方能成就自己。

回眸當下,我們唯有學會包容,方可獲得別人的尊重。我們生活在一個繽紛多彩的世界,每個人的個性不盡相同,任何人都無法將自己的思想觀念、行為規範強加於人,而我們又必須共同的學習生活在一起,這就是需要我們學會包容。面對勝利者,我們要包容其成功;面對發財者,我們要包容去富有;面對與自己觀念不同者,我們要包容其差異……我們要包容別人的優秀、機遇和觀念,甚至還要包容別人的疏狂,冷漠和孤僻。心寬萬物,方成大海。

人是如此,國家亦然。漫漫歷史長河中,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這是中國被西方列強侵略的屈辱史,而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並未仇視那些曾經侵略過我們的國家。而是以一顆包容之心,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建立了良好的外交關係。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與“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經濟特區的設立,無不體現了中國包容的`大國形象。國納百川,而鑄強國。

包容並非喪失原則,姑息縱容。而對那些損人利己觸犯道德底線的言行,我們要採取合理的手段予以懲罰,絕不能縱容。

“立身以立學為先,讀書以讀書為本”,書中不一定有“黃金屋”“顏如玉”,但一定有為人處事之道。他會讓你見識管仲的賢能,懂得鮑叔的謙虛,學會齊桓公的寬容……去閲讀吧,你將體會到書籍的無窮魅力!去閲讀吧,你將走進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去閲讀吧,你的氣質來源於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關於包容的演講稿 篇1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任何一個文化的輪廓,在不同的人的眼裏看來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圖景。

從世界歷史的角度來看,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過去已經多次證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文化共存能讓民眾在認識不同文化的優劣之後自由地選擇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著名教授湯一介説:“文明共存才是人類的出路,世界應該和而不同。如果每個文化都既有自己的特色又有普遍的東西,才能如此。”因此,要想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文化包容至關重要。

人類文化的發展從來都是不同文化之間碰撞與交融的結果。澳門,被稱為世界著名的.建築博物館,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融合了中西方不同風格的宗教建築。只要一説起澳門,人們總會毫不猶豫地想到“華洋雜處”“中西合璧”等代表文化交融的詞語。毋庸置疑,澳門文化的內涵中,既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基礎,又融合了近代的西歐文化。正是因為人們對文化的包容,懂得文化共存的價值,澳門才會如此快速地發展,擁有更好的發展藍圖。

圓明園——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彙集了當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將詩情畫意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融化在千變萬化的景象之中,突出了古代造園藝術的精華。圓明園中還建有西式園林景區。其中最有名的“觀水法”是一座西洋噴泉,具有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在湖水中還有一個威尼斯模型,只要在岸邊的山上就可以欣賞千里之外的水城風光。中西結合的圓明園被稱為“萬園之園”,它把中西方不同文化融合在了一起,是文化包容共榮的代表,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園林之王”。文化共存呈現了一種文化的民主狀態,它會使我們找到自己的人生追求,會給我們留下不可磨滅的文化價值。

古今中外,文化包容共存的事例不勝枚舉。中國不同地域不同層面各種神教與巫教的共存狀態,讓我們學會了尊重;西方服飾、餐飲等文化傳入中國併成為潮流,促進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進步;中西建築特點相結合的“東方明珠”藴含了雙方文化的精髓,象徵着不同文化的交融共存,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在這富有不同歷史背景和生活延續的社會,人類的文化應是多姿多彩的。世界本就應該如那些遺留在世的建築瑰寶一般和而不同,只有做到文化共存才能如此。

包容,共創未來,走向更加繁榮美好的明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