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演講稿三篇

來源:文萃谷 1.96W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當今社會生活中,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文明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明演講稿三篇

文明演講稿 篇1

——做文明市民,為創城加分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親愛的朋友們:

大家早上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做文明市民為創城加分。

演講前我先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二戰期間,英國從正面直接進攻德國時,一塊很大的草坪橫在面前,旁邊豎有木牌,寫着不許踐踏草坪,英軍看了居然改變了作戰路線,真的沒有從草坪上走過,卻繞遠路進攻,出人意料的是,英軍竟因此繞到德軍後方,一舉殲滅了敵人,也恰恰是這塊木牌為英軍創造了勝利的機遇,有誰能説這不是文明的造化呢?

自古以來,我國就是文明之國,禮儀之邦。我們在感慨文明之際,卻不經意發現,隨着經濟發展,人們的金錢觀在一點點的吞噬着那寶貴的文明,於是有了隨地吐痰之説,有了滿口髒話之論,為了傳承文明,構建和諧,神州大地掀起了創建文明城市的高潮。

我的家鄉桂林,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煙雨迷濛的灕江,栩栩如生的山巒,流光溢彩的兩江四湖就是她真實的縮影,然而,一個城市文明不文明,除了看城市環境外,更要看全體市民的文明素養。作為桂林人,我們該為創城做些什麼呢?

有件事一直銘刻在我的記憶中,就在前年,我帶學生去春遊,一羣外國遊客在拍照,但前面不斷有人走過,影響了取景,我和幾名學生過去幫他們擋了一下來來往往的路人,沒想到他們對我們豎起大拇指表示感謝,還要與我們合影留念,這讓我的學生也非常高興。瞧,一個小小的文明禮讓動作,就能影響到桂林的國際形象。

文明不是懸掛出來的條幅,更不是喊出來的的口號,它就在身邊,觸手可及。它是清晨問候時的微笑,是檢起垃圾時的彎腰,是面對紅燈時的止步,是一方有難時熱情的伸手……也許我們做的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如果每人在文明上前進一小步,城市文明就能邁出一大步。

文明無句號,創建無止境。朋友們,如今“創城”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做文明市民,為創城加分。我堅信只要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桂林的明天將更美好,更輝煌!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非常高興,國慶長假剛過,我們又相聚在這美好的早晨。徐徐的晨風裏,雄壯的國歌聲中,看着五星紅旗冉冉地升起,我心中無比的自豪,為祖國的富強而自豪,為人民的幸福而自豪!作為中國人民的一員,我衷心祝願我們偉大祖國的明天更加輝煌燦爛!

今天我做國旗下講話,題目是《文明在我身邊》,我很喜歡這個題目。從大的方面來説,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文明禮貌的風尚源遠流長。從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動開始,我們的祖先就一直走在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從小的方面來説,我們學校是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基地,我們各班級都開設了文明禮儀教育課,文明禮儀必將成為我們每個華傑人的標誌。按理説,我今天要好好歌頌一下我們身邊的文明。可是,從最近的所見、所聞來説,我要很痛心地告訴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文明還並不在我們身邊。

先來聽一個故事:

有這樣一則報道,説的是在美國珍珠港景區,美國人特意在垃圾桶前寫下一醒目的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據説,這是為了專門提醒中國人而設定的;其它國家包括美國遊客則沒有這樣的“待遇”。同樣的禮遇,在法國,去過巴黎聖母院的中國人都會看到這句中文告示:請保持安靜!據説這是專門示意愛在公共場合“熱鬧”的.中國人看的。就連80年代才剛剛發展起來的泰國竟然也在皇宮寫下“請便後沖水”這句只給中國人看的標語!很多國人看了心都流血!一些國人的不文明行為已經嚴重損害了中國這一具有悠久燦爛文化的“禮儀之邦”的光輝形象。

如果説上面的故事只是故事,離我們還比較遠,那麼請看看世博會吧:

20xx年世博會在上海舉行,也是我們的驕傲之一,可是世博會上的一些不文明行為,卻讓我們很是感到慚愧。為了免於排隊的辛苦,大量健康的“聰明人”乘坐輪椅冒充殘疾人走殘疾人通道;五、六個成人攙扶着一位老人走老年人通道;幾位家長推着八歲的“巨型嬰兒”走嬰兒通道……5月底,一些國家如芬蘭、瑞典等國家展館停止開放綠色通道。其它的不文明行為如亂丟垃圾、浪費飲用水、大聲喧譁等更是隨處可見。(摘自《讀者》20xx年底17期)作為中國人,我深深地熱愛我的祖國,可是也為我們的這些不文明行為深深地感到羞恥。

如果説世博會離我們還比較遠,那麼看看我們平時的行為吧:

大休離校,車還未到,滿操場都是人,吃着零食,隨意地佔據了停車的位置;車來了,本來還算是有些形狀的隊伍一下子就湧向了車門,一窩蜂地往車裏擠,忘記了年齡,忘記了年級,忘記了性別;車走了,地上慘不忍睹,一片果皮廢紙包裝袋。不僅是大休離校那天,平時也會看到丟下的垃圾,看到在樓梯、走廊上的追逐打鬧,看到打架罵人,看到大聲喧譁,看到浪費飯菜,看到欺負弱小,看到隨地吐痰……儘管是少部分,但的確存在。

老師們、同學們,文明是一個人最重要的素質!一個有尊嚴的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他必定是一個懂禮儀,講文明的人。文化知識的學習固然是我們當前重要的任務,但卻不是唯一的任務。我們不要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要和唯一追求的位置上,而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事實上,文明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習慣造就性格,性格影響命運,誰擁有文明的習慣誰就擁有美好的未來!

今天,在這莊嚴的升旗儀式上,華傑期待着文明成為每一個人的意識,成為每一個人的習慣;期待着校園內每一天的優美,每一處的潔淨,每一活動細節裏都煥發出文明的光輝;期待着同學們有着整潔健康的儀容儀表、高雅向上的情感追求、積極向上的學習氣氛。我們堅信,我們所有同學都能夠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有品質的人,守規範懂禮儀講文明的人。請同學們行動起來,從每個人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共同努力,讓我們華傑的每一個角落都盛開文明的花朵,讓祖國到處洋溢禮儀的芬芳!

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 篇3

培根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又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曾看過這樣一篇報道,説的是關於新加坡這個國家的,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用語,如“不準隨地吐痰”、“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這些不文明的習慣的大多數是中國的遊客。不文明的行為習慣也是一種國恥。因此可見,文明的行為習慣對一個人乃至一個國家來説是多麼重要。

高中是忙碌的,整個校園都充滿着緊張的氣息,日日早起,卻不知旭日何處升起,天天暮歸,卻不知夕陽何處下沉,機械化的我們,早已習慣機械化的作息。於是我們把學習放在首位,卻常常忽略了文明習慣的養成,而文明習慣卻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在我們的周圍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習慣,我們的校園內總是充滿一些不和諧的因素,比如:有的同學在教學走廊上追逐打鬧,部分同學之間互講髒話,隨意攀折樹枝,有的同學甚至故意破壞學校的公共財物......

良好的文明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良好的文明習慣,是建立健康人格的基礎;良好的習慣決定着一個人的花樣年華,所以我們應學會時刻自我約束,久而久之,壞習慣就會離我們越來越遠,自然成功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觀念改變習慣,習慣積澱素養,生活處處是細節,細節點點積素養,素養默默鑄文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