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謹治學教學演講致辭

來源:文萃谷 1.32W

老師們、同學們:

嚴謹治學教學演講致辭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講的主題是:嚴謹治學——不放過作業中的任何錯誤。

一、好成績來自於平時的作業。

在座的老師和同學們都明白:老師的天職是教學,也就是教學生學會學習;學生的本職是學習,掌握老師傳授的知識,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那麼如何檢驗老師教的效果和學生學習的效果呢?大家肯定會説,就是每次的考試唄!什麼月考啊,期會考試啊,期末考試啊,可我的觀點跟大家不同,我認為應該是每天的作業。大家想,不管是什麼考試,一學年能有幾回?可是作業呢,基本上是每天都有。一個學生,如果每天把作業做好了,那就説明他牢固掌握了老師每天傳授的知識,如果他天天如此,日久天長,何愁考試成績不優異呢?一個老師,如果自己的學生把作業做好了,那就説明學生已學會了自己每天傳授的知識,如果天天如此,持之以恆,又何懼考試成績不領先呢?

當然了,我這樣説並不是否認考試就不重要,考試檢測的是老師和學生一段時間內教和學的情況,而作業呢,檢測的是老師和學生每天教和學的效果。古人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幾個人合起來才能抱住的大樹,起初也是由小苗長起的;九層的高台,也是靠一點點的土石壘砌的;千里遠的路程,開始於腳下的第一步。古人告訴我們,萬事萬物的變化都是從一點一滴的積累形成的,量變才能引起質變。教和學也是如此,都應該從最基礎的作業抓起,把功夫下在平時,相信到了考試時,你所做的一切努力一定不會辜負你的。

説了這麼多,如果大家能從我苦口婆心的説教中認識到作業的重要性,我將會非常高興,因為我的努力沒有白費呀。

二、作業能夠折射出學生的學習態度。

有同學會問:做作業怎麼還分什麼有效無效的?肯定地説,當然是有區別的。學習態度認真的學生做作業力求工整、正確,並且上交及時,那麼他們的作業就是有效作業;相反,有些同學做作業應付了事,那麼他們的作業只能稱之為無效作業。

教導處每學期都要對同學們所做的作業進行兩次細緻全面的檢查,在檢查中,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不該出現的現象:有些同學寫的作業龍飛鳳舞,如果我把去年他的作業拿來,恐怕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寫的是什麼。有些同學做作業那可是馬虎到家了,抄個數字都會進行標點大挪移,可想而知,就是他的計算結果再正確,又有什麼用呢?還有些同學特別懶散,練習冊上該做的題不做,如果説當時自己不會做我可以理解,一個月的時間過去,老師早該評講了吧,即使老師沒顧上講,你也該找學習程度較好的同學請教了吧,可我看到的只有空白處那個大大的問號,似乎在質問它的主人:為什麼不在乎我呢?與同伴相比,我更是提高你學習成績的有力武器啊!

剛才我所列舉的情況,是在檢查作業中發現的,僅僅是從反饋的'結果來看的,但是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大家是怎麼“做”的,該靜下心來問問你自己了。同學們,回顧一下每天自己的作業,你是怎麼完成的?是抱着對自己負責的態度獨立完成作業?還是不負責任地應付作業?我想,對於這個問題,絕大多數同學是問心無愧的,因為他們以嚴謹的學習態度完成了每天知識的積累,可有些同學,恐怕內心裏要做自我檢查了。有的同學把學習當成苦差事,寧肯抄作業、對答案,也不肯動動腦筋自己解決問題,每天的作業看起來做得又快又好,可這樣又能騙了誰呢?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天底下哪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呢?等到考試的時候,他只有束手無策、抓耳撓腮了。有的同學錯誤地認為作業就是做給老師看的,絲毫不考慮作業的效果,尤其是到了週末,老師這邊剛布臵完作業,那邊馬上就動筆“開戰”了,哪怕加班加點也要爭取在回家之前把作業搞定,再苦再累也心甘情願。為什麼呀,為的是過完週末好給老師交差,為的是空出大把的時間回家盡情地玩耍。可想而知,這樣趕出來的作業能保證質量嗎?這樣的作業對學過的知識能起到鞏固的作用嗎?

由此可見,作業能夠折射出一個學生的學習態度。我們暫且把它分為以下三類:嚴謹治學型、粗枝大葉型、應付了事型。談到這裏,有同學要問:怎麼做才稱得上嚴謹治學呢?對學生而言,嚴謹治學指的是嚴密謹慎、嚴格細緻地對待自己的學習。在作業方面,就是要以謹慎的態度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完成每天的作業。當然,所有的老師都希望自己所教的學生以嚴謹治學的態度對待作業,保質保量地完成每天的作業。為了促進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的轉變,咱們有必要明確一

下作業的具體要求:

1、 作業封面必須寫清學科、班級、姓名。

2、 作業書寫工整、規範、格式正確,用一種顏色完成。

3、 作業要按時完成,不得遲交、缺交,少做、漏做。

4、 在老師批改後及時訂正作業中出現的錯誤。

5、 學生必須獨立完成作業,不得抄襲他人作業,也不得將自己的作業轉借給他人抄襲。

希望大家今後嚴格按照作業的有關要求,以嚴謹治學的態度認真完成各科作業。

三、剖析出錯原因,認清利害關係。

今天,咱們重點談談第四條要求:在老師批改後及時訂正作業中出現的錯誤。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出錯的原因,學生作業中出錯的原因很多,概括起來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老師方面的原因。比如説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夠科學系統,講課的步驟思路不清晰,不能把握住重點難點,作業要求不規範等等。另一類是學生方面的原因。比如:由於不很好審題或不會審題而造成的盲目性錯誤;由於不認真檢查作業、馬馬虎虎、做好就交而造成的偶然性錯誤;由於記憶模糊、似懂非懂而造成的理解性錯誤;另外,聽課不認真,對於學習的知識不理解,前面學過的舊知識不鞏固,也直接影響到新知識的學習,甚至個別學生出現造答案的現象;做題的步驟不規範,審題失誤,做題不認真也是造成出錯的重要原因。

如果一位老師收上來的作業中有一半學生都在某一題上出錯,那麼作為老師,就應該從自身查找原因了。是自己的教學方法不夠科學讓學生難以接受?是自己備課太倉促,沒有抓住重難點而導致學生對新知理解不清?還是自己對學生的作業要求不夠嚴格,使眾多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不夠嚴肅認真??在深入反思後,老師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並對學生集體出現的錯誤進行再次講評,使學生真正掌握新知,及時糾正作業中的錯誤。

作為學生,不要以為一次兩次的錯誤沒什麼大不了的,有同學會説:“我又不是不會做,只不過有點馬虎罷了。”人們常用“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的古訓告誡那些不把錯誤當回事的人。我認為:馬虎比不會更有害。因為,不會可以學會,不困難。而馬虎,一旦成為習慣,就很難改。況且,總出錯,也不能算真會。如果一個學生平時對待作業不認真,經常失誤的話,自然會影響到一系列考試的成績,特別是在會考、大學聯考兩大關口中,就可能使自己遭受嚴重的挫折。就是僥倖過了這兩關,等畢了業參加工作,也會帶有粗心大意的缺陷。在工作中,在某些情況下,也會闖下大禍!到那時,你將追悔莫及。

“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歷史上諸如此類的教訓還少嗎? 1812 年,拿破崙領導的法軍在滑鐵盧失敗後倉皇撤退,俄軍騎兵乘勝追擊,法軍騎兵只好迎戰。在試圖越過一條冰河時,法軍的戰馬突然紛紛跌倒,慌亂中拿破崙下令炮兵向敵人開炮,但是拉炮的騾馬一踏上冰面也跌倒在地,俄軍乘機一路砍殺過來,法軍大敗。戰後拿破崙一調查,發現原來是粗心大意的士兵忘了給馬的腳掌裝上防滑的冰釘,致使裝備一流的法軍慘敗在俄軍手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