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孝道演講稿

來源:文萃谷 2.41W

演講稿是作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語表達使用的文稿。在現實社會中,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弘揚孝道演講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弘揚孝道演講稿

弘揚孝道演講稿1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生活在窮鄉僻壤、出身貧寒的農家子弟透過自己的刻苦發奮和頑強拼博,最後考取了當地最好的重點中學,父母為此流下了激動和高興的淚水。孩子進入縣一中讀書後,正因離家近百里,於是在學校寄宿。這所學校正因是縣城唯一的重點中學,因此縣城許多當官及有錢人家的孩子幾乎都送到那裏來讀書,也使得校園攀比之風盛行,漸漸地,這位農民的孩子正因家境貧寒感到很自卑,總覺得自己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對那些有錢的同學個性羨慕。

有一次,母親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為了節省幾元錢的車費給孩子送冬天的衣服,硬是趕了近一天的路直到學校給孩子送冬天的衣服和食物。當疲憊不堪、穿着破舊、日見蒼老的母親敲開教室的門時,老師問她找誰,她説了自己孩子的姓名,然而,當老師問這位孩子她是你什麼人時,這位孩子居然像犯了錯誤似的,臉漲得通紅,小聲地説她是我家的一個親戚。當這句話傳到站在門外把他含辛茹苦養育大的母親耳裏時,她愣住了,眼裏湧出了淚花,她一句話也沒説,把東西交給了老師,轉身走進凜冽的寒風裏。

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我想每一位同學都會在心裏痛哭並打心眼裏瞧不起那位沒有良心的農家子弟。的確,這位農家子弟為了那可怕的一錢不值的虛榮心竟然連母親都不認,真是可悲可恨。古話説得好“百善孝為先”,我們每一個人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因此,我們要學會感恩,要孝敬父母,無論父母相貌有多醜、地位有多低、生活有多苦,我們都絲毫沒有理由看不起父母、嫌棄父母。據報載,日本有一些大企業在招聘高級管理人員時都要調查和了解其是否孝敬父母,對父母好不好並作為能否錄用的先決和必備條件,可見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同學們,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孝敬父母、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體諒明白父母的艱辛,替父母排憂解難,做父母喜愛、人人稱讚的好孩子吧。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弘揚孝道演講稿2

當我們年幼時,媽媽用布帶揹着兒女,那是媽媽濃濃的愛;兒女長大了,用布帶揹着媽媽,那是兒女深深的情。父母用慈愛的傘為我們撐起一片晴空,我們用孝心給父母奉上一杯暖心的香茗。

正是這份孝心,讓陳斌強老師堅持5年照顧母親。母親對我們的愛,猶如冬日中的一絲温暖,猶如無助時的一隻援助之手,猶如成長道路上的一盞明燈。慢慢的,我們要把這份愛傳遞下去,傳遞給父母,表達我們的孝心。這份孝心聯結着父母與兒女的心,傳承着中華民族的孝文化。平日裏,我們一聲聲,媽,回來了,我給您敲敲背吧!這就是孝順;當父母下班回家時,為父母遞上一杯親手泡的茶,這就是孝順;假期裏,為母親擦亮了皮鞋,這也是孝順。愛在我們身邊,孝順要從點滴小事做起。

有一件事讓我記憶猶新。那一次,我生了一場大病,燒一直不退,始終迷迷糊糊的。媽媽似乎非常着急,不停地在病牀邊走來走去,還不時得摸摸我的臉,輕輕地對我説:“好孩子,快好起來呀!”説着説着,我就感覺到兩排晶瑩的淚珠順着我的臉頰流下來。是媽媽的鼓勵,讓我有了戰勝病魔的勇氣;是媽媽的着急,讓我看到了人生的光明;是媽媽的淚水,讓我再次恢復了以往的笑容。母親的愛,我銘記於心。

“為了母親的微笑,為了大地的豐收……”只要有了母親的微笑,什麼事都會風雨無阻。那天下着濛濛的細雨,媽媽為了不讓我淋濕,把整件雨披都給我穿,自己淋雨把我送到學校。我回家時,發現媽媽有氣無力地躺在牀上,一摸額頭。呀!好燙啊!我連忙去泡退燒藥,感冒藥,給媽媽吃後,靜靜地陪着媽媽。那一瞬間,我忘記了呼吸,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一心只想我的媽媽能快點好起來!當我做着媽媽的照顧我的事情時,我這一刻體會到了什麼叫心急如焚。看着媽媽的燒漸漸退下去,我才放下了心中的大石頭。

母愛和孝心交織成一份可逆的愛,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喚醒春天的微風,點燃夏日的驕陽,送來金秋的收穫,温暖嚴冬的心靈。

弘揚孝道演講稿3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同學們必須都會唱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媽媽,永遠是孩子們最安全避風的港灣,孩子,永遠都是媽媽心中最璀璨的珍寶。

當孩子的生命孕育在媽媽肚子裏的那一刻起,伴隨這媽媽的就是堅辛和期望。懷孕的最初,媽媽吃不下飯,不停的噁心嘔吐,十分難受,但是為了孩子有一個健全的發育過程,媽媽發奮克服反應,一次次地強迫自己吃下飯菜。吐了、又堅持着嚥下,反反覆覆······想到自己的難受和堅持能夠換來孩子多一些的營養,再苦再難受媽媽們也咬着牙堅持着。

孩子在媽媽肚子裏一天天的成長,媽媽的體重也不斷的增加,有的增加部分超過了自身體重的一半。以前那麼愛美的媽媽,每一天都要拖着臃腫沉重的身體,留意翼翼的工作學習和做家務。上樓梯累的氣喘吁吁,一層樓都要歇好幾次,腳腫的像饅頭,蹲下來都幾乎是不可能。一切行動都要異常留意,這樣呵護着肚子裏的寶寶。由於體重的增加和身體的變化,很多疾病都找到媽媽,但是為了寶寶的健康,媽媽是不能吃任何藥物,只能硬扛着和各種疾病頑強的鬥爭着。

我以前遇到過一位這樣的媽媽,她的血型是十分稀有的熊貓血。懷上寶寶後血型的衝突讓她全身奇癢無比,每一寸皮膚都被抓的潰爛,醫生們都推薦她拿掉寶寶,如若不然會危及媽媽的生命。然而這位媽媽勇敢的選取了留下孩子。為了寶寶健康她每一天僅僅只能依靠一點外搽的中藥來緩解鑽心的痛癢。在一邊流着眼淚一邊搽藥時,她心裏的信念就是:只要有一口氣在,就要竭盡全力保護好肚子裏的孩子。生孩子時多次昏迷,行走在死亡的邊緣。最後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寶寶,自己卻永遠的閉上了眼睛···醫生們看到這情景,看到這位媽媽傷痕累累,卻帶着笑容離開人世,整個手術室哭聲一片,那一刻所有人都強烈的感受着母愛----這人間最偉大的情感!

不知在哪一篇報道里看過一所學校的“護蛋活動”。學校讓每一位學生早上從家裏拿一枚雞蛋放在身上,然後進行日常的學習,結果到了放學的時候,沒有一個同學的雞蛋完好無損。

同學們知道寶寶在媽媽肚子裏要待上300天左右,這300天裏狀況不斷的變化,到了後期,寶寶發育完全後甚至在媽媽肚子裏拳打腳踢,吃喝拉撒睡。為了保護好孩子,媽媽要忍着疼痛安撫孩子靜下來,細心觀察孩子每一天的發育狀況,讓孩子在母體裏温暖舒服。

同學們,母愛創造者生命的奇蹟,普天之下的母親用她那弱小的身軀孕育着期望,儘管自己經歷無數艱辛和痛苦,卻把歡笑和舒適留給了自己的孩子,這是多大的反差啊!

十月懷胎後,與死神搏鬥忍着劇痛後生下了寶寶。從那一天起,媽媽所有的牽掛和精力都系在孩子的身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唐代詩人孟郊的這首詩就是母親真實的寫照,人生於世,長於世,卻源於父母,世上只有媽媽好,讓我們永遠銘記母親生育養育之恩,行中華民族傳統的孝道來報答和感恩吧!

弘揚孝道演講稿4

“百善孝為先”。是中華民族的傳承下來的優良美德。中華文化從古至今源遠流長,而支撐中華民族真、美、善的就是“孝”。

古代在科舉考試之前,就有“舉孝廉”,就是孝順父母,品行廉潔。到了近幾年,在各行各業中都有孝的剪影。例如在大學聯考前的自主招生中,除了用成績作為評判標準,還有一項重要的考核就是是否孝敬父母。

“孝”是一種美德。“孝”從很早就深入人們的思想。春秋時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提出了“禮”的思想。他主張父是父,子是子,子應敬父,父也應愛子,可見孝是中華民族的魂,沒有了孝中華民族的文化就會土崩瓦解。孝的美德始終貫穿着中華民族的每一滴血。正如唐代民謠中所説的:“父前行,子踵後。路遇長者,斂足拱手……”

“孝”是一種行動。李密不顧自己的性命,冒死上《陳情表》,他用實際行動來報答了劉氏對自己的恩情。這似乎合乎情理,但未必每個人都能做到。走到校園裏,時常會看到來看到家長來看孩子的場景。通常我們會看到家長拿着衣服,食品,而學生組表現出一種從容,似乎早已經默認了這種必然性。更有甚者,有的人缺不耐煩的催促家長離開。看到這裏,我不禁會想,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到哪去了?“孝”不僅僅是一句號,它更是一種行動,只有行動才能讓孝得到體現。

曾經在國中政治上學到的這樣的一句話:“孝敬父母就是理解關心父母了,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還要孝敬父母的父母。”雖然這是定義在課本上的話,但對於我們的生活還是有許多借鑑意義的。另外,我們還要多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父母感受到我們的孝心。

在《百孝經》中就有這樣的兩句話:“孝道貴在心中孝。孝親親責莫回言。”孝敬父母要發自內心。有些人常年在外打工,雖然每月寄錢回家給父母,但他卻不知道他們的父母更希望得到一家團聚。

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孝敬自己的父母,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繼續弘揚下去。

弘揚孝道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

我是(來自508班的)zzz。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弘揚孝道,從身邊做起。

我從小在父母影響下,把孝心和奉獻作為一種生活習慣。從孝敬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到竭盡所能地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奉獻着自己的孝心和愛心,也收穫着為此而帶來的獨特的生命體驗。

那一年,我隨媽媽去福利院做義工。跟在媽媽的身後,我看到了她的忙碌,更看到了她的快樂。那一年,我5歲,從此我成為了福利院最小的義工。

隨着年歲的增長,我認識了更多的人,也看到了許多人的不幸,我良善的父母培育了我的同情心,也激勵着我時時刻刻不忘關愛弱者。有一對盲人夫婦,每逢節假日,我和父母總會去探望他們,帶去時令水果和新鮮蔬菜,陪着聊天,做家務。盲人爺爺生病住院時,我為他送飯菜,並照顧他。在我眼裏,盲人夫婦就像自己的爺爺奶奶一樣,當他們無助的時候,就需要我們的關心和愛護。還有敬老院裏的老人們,我和父母會不定時的去看望他們,為他們送去生活用品和食物,陪他們聊天,為他們洗頭,剪指甲。寧中新疆部暖光志願者團隊,鄞州中學學生會團隊也加入我的孝心實踐活動。除了以孝幫助老人,我還致力於助學助殘貧困兒童。我和父母以及同學們曾多次奔赴麗水景寧助學,看望那裏的貧困學子,為他們帶去了衣物,食品,創立了公益愛心早餐基金。我有一個夢想,願更多的人儘自己所能去幫助他們,擁有一個更健康的體魄,有一個更值得期待的未來。

我相信每一位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惜人生的短暫,生命的脆弱,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接受意大利《機會》雜誌記者採訪,回答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敬父母。商機錯過還會再來,而失去父母健在的孝敬機會,那就時不再來,遺憾終生。俗話説“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現在的你是否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算不了什麼,但對父母來説,這聲祝福卻比什麼都美好,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歲月間隙的承接,“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

老師們,同學們,因為多年的義工經歷,我留下了更踏實、更堅定的人生腳步,也收穫了更温暖、更豐富的人生體驗。當有人在抨擊這個物質社會的人心險惡,批判人們的冷漠和自私時,我看到的是很多的義工團體,熱情的志願者,他們在一些特殊場合中的活躍身影,他們的真實行動就是一直存在於社會中的正能量。即使在有些陰暗消極、不和諧的聲音甚囂塵上時,這股正能量總能時常出現並像陽光般温暖人們的心靈。所以,我一直堅信,就像最七年級樣。

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崇尚弘揚孝道。仁者愛人,孝悌為本。愛父母,寸草春暉,反哺之私;愛同學,珍惜共處,寬容相待;愛身邊的每一個人,懂得體諒,心存感恩。弘揚孝道,從身邊做起,那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藍圖不久就會呈現。

謝謝大家!

弘揚孝道演講稿6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古人云:“人孰能不老?百善孝為先”,中華民族歷來把“孝”字作為倫理道德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把孝敬父母、贍養老人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賢能的人,只有一身傾注着孝與德,才能成為社會的棟樑之材。孝道演講稿。我作為當代的一名少先隊員,理應把在家孝敬父母、關心長輩;在校尊敬老師、關愛同學;在外提高自身人格,弘揚美德作為我的行為之準則,只有讓孝德在心中紮根,才能使孝德伴我行。那麼在實際生活中,我是如何做的呢?

在學校,我用心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多次取得優秀的成績,處處以《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嚴格要求自己,連續四年每學期被評為“三好學生”。在學習上,我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專心聽講,勤于思考,用心發言,家庭作業認真完成。從一年級到五年級,一向擔任數學課代表的我對工作認真負責,任勞任怨,不僅僅有特色地管理着班級,而且能及時、耐心地幫忙班上學習基礎較差的同學提高學習成績。記得那是四年級的下學期,班上一位好友對數學不感興趣,家庭作業有時不能按時完成。針對這位同學的現狀,我主動與這位同學交談,共同探討如何學好數學的方法,多次利用雙休日時刻到他家幫他複習功課,解決數學難題,透過一段時刻的發奮,這位同學的數學成績提高很快。

我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教育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孝道演講稿。以前我在作文中寫過《我是媽媽的好幫手》、《等》、《自立》等文章,在日記裏也記錄到自己所發生的事情:如在車上給老人讓座、拾金不昧、維護班羣眾、與破壞綠化環境的人作鬥爭、遵守交通規則的心得體會。在學校,我尊敬師長,彬彬有禮,是一個受到老師和同學一致稱讚的“開心天使”。

在家裏,我孝敬父母,關愛長輩,常常幫父母做及所能及的`家務事,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好孩子。

記得在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的媽媽常因上夜班或下鄉工作,沒有很多時刻照顧我,從小養成獨立生活潛質的我,主動幫忙媽媽承擔了一些家務事,如洗碗、做衞生、整理衣物等等。我的奶奶生前因骨盆粉碎性骨折長期卧病在牀,生活不能自理,乖巧懂事的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主動幫忙媽媽細心照料奶奶,放學回家跟奶奶端茶餵飯、倒屎倒尿。有一次,我和媽媽在幫奶奶洗澡時,我親切地對媽媽説:“媽媽,等你老了的時候,我也會和我的媳婦幫你洗澡。”看到媽媽燦爛的笑容,我也自我陶醉。

在生活上,我從不挑食、不吃零食,家裏有好吃的東西,我都要讓父母先償償。穿着不注重名牌,只講究整潔。記得有一次,我的祙子破了一個洞,放學回家後,我自己學着媽媽的樣貌把祙子補好,媽媽看到我的舉動感動得熱淚盈眶,直誇我是一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

講孝德是做人之本,講孝德是愛的傳承,講孝德是對父母、老師、社會的回報。同學們,快快行動起來吧!從“孝”字做起,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我們在“盡孝”,“盡愛”的人生目標中,為建設和諧而完美的家園發奮奮鬥吧!

弘揚孝道演講稿7

俗話説:百善孝為先。但是看看社會的一些現象,想想此刻人們的一些作為:父母含辛茹苦地把他撫養成人,但是當他成家立業之後,卻將父母斷然拋棄,讓他們孤苦憐仃的艱苦度日;父母費盡心血地將他們培養成才,但是,當他們功成名就之後,卻認為父母地位卑微恥於與其為伍,而毫不留情的不認雙親;為了照顧自己的家室妻兒對老父老母不聞不問……這些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是我們經常能夠看到,聽到,或者我們本身就在做的真實情形,真的令人寒心。

也許,每一位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許下“孝”的宏願,堅信來日方長,堅信水到渠成,堅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一天,能夠從容盡孝。

可惜你們忘了,忘了真主的定然,忘了索命天仙的召喚,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父母走了,帶走對我們的掛念和他們的口喚,留給我們的是永久長遠的懊悔,和難以了結的孝願。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能夠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歲月間隙的承接,“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追悔,“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古、蘭經》:你的主曾下令説:你們應當只崇拜他,應當孝敬父母。如果他們中的一人或者兩人在你的堂上到達老邁。那末,你不好對他倆説:“呸”不好喝斥他倆,你應當對他倆説有禮貌的話,你應當畢恭畢敬地服待他倆,你應當説:“我的主啊,求你憐憫他倆,就象我年幼時他倆養育我那樣,”你們的主是最知道你們的情緒的,如果你們是善良的,那末,他對於常常悔過者是至赦的。

報答父母的恩情即便揹着父母徒步朝覲往返七次,亦不能盡,因此,穆聖説:“天堂在母親的腳下。”天下的兒女們,必須要抓緊啊!趁我們父母健在的光陰!

弘揚孝道演講稿8

百善孝為先,孝道是華夏子孫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的事例比比皆是,或是父母幹完活回家送上的一杯熱茶;或是父母累的時候我們一句安慰的話;或是父母晚上回家後我們端上的洗腳水。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撫養長大,為了我們無怨無悔地付出,對我們卻沒有任何的奢求。古人云:“父母之恩大於天!”因此,我們必須盡“孝道”,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媽媽經常教育我要尊敬長輩,對長輩要有孝心。她不僅這麼教育我,也是這麼做的,她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好媳婦。由於爸爸常年在國外工作,照顧爺爺奶奶都落在媽媽身上。一次奶奶住院,媽媽整整守在醫院半個多月,有許多人對我奶奶説:“你這個女兒真孝順!”當奶奶告訴是媳婦的時候,他們竟然都不相信。媽媽為了陪我讀書住到鎮上,可她只要有空,就會帶我一起去看望爺爺奶奶。一到那裏,她就沒得説了,陪爺爺奶奶聊天、燒飯、炒菜……

每到天冷的時候,她的手就會裂開幾道口子,有時還會溢出血絲。每次大家吃完飯,她都忙碌一陣子。她那雙手,浸泡在冰涼的水裏,會像針扎一般疼,她從來不説,但我知道,這種疼痛對於她而言不算什麼,最重要的是在她心裏永遠刻着一個“孝”字。

有一天,媽媽説她很難受,午飯也不想吃。我倒了一杯開水給她端去,走到牀前,遞給開水讓她喝。她有氣無力地吞着水,那個樣子可真讓我心疼。我一摸她額頭,好燙啊!我用温度計一量,居然高燒三十九度五,這麼高!太嚇人了。我急忙跑出家門,給媽媽去買退燒藥。不一會兒,我就買回藥讓她吃了。到了晚上媽媽高燒還是沒退,我心裏暗暗祈禱,盼望她明天有所好轉。到了第二天,我早早就醒了,摸摸媽媽的額頭,發現她一個晚上過去還是老樣子,持續高燒。我便把媽媽送進醫院,醫生檢查説是扁導體潰爛,需要住院治療。辦完住院手續,掛上點滴,我對媽媽説要不要告訴爺爺奶奶,她説,千萬別告訴他們,不要讓老人家擔心。

後來爺爺給我們送蔬菜來,才知道媽媽住院,他立即趕到醫院看望媽媽,爺爺説把我帶去老家住。可是,我堅持要留在醫院守着媽媽,爺爺拿我沒辦法……

是啊,孝道一直伴隨着我成長,它是一種親情,是一種愛,是家庭和諧的音符。古語説得好:“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情”,更何況我們是有血有肉的人啊。所以,讓孝心永存!讓我們懂得感恩,懂得孝敬親人。

弘揚孝道演講稿9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同事:

大家好!今天,很高興能夠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身邊關於“孝”的故事。

 吃魚的故事

在我們煙台這座海濱城市裏,棲霞市是全市唯一不靠海的縣級市,戲稱“沿海的內陸”。而我的家就在棲霞市的一個小鎮上。因此,之前,新鮮的海魚並不是家裏桌上的家常菜。有一次,家裏弄了四條新鮮的海魚,母親做了三條,留下一條等着我從學校回去再做。中午父親從地裏回來,母親將其中兩條稍稍小點的魚,端到桌上後宣稱......

我講的第二件小事

20xx年的那個冬天,無情的病魔擊垮了慈愛的奶奶,一個月時間,奶奶的身體暴瘦,很快變成一個枯瘦如柴小老太太。父親兄弟幾個日夜守護着,不斷地為她翻身。皮包骨頭的奶奶整日卧病在牀,連躺着都變成了一種煎熬。後來,兄弟幾個一商量,就讓奶奶躺一會,躺累了就輪流將奶奶抱起來,在屋裏走走。看着父親抱着奶奶,小心翼翼,滿是心疼,一如抱着嬰兒時期的我!那時候奶奶的體重很輕,可從父親的凝重的眼神中,卻分明感覺他是在擁抱着整個世界!

這,就是生活中父母所做的一兩件小事,小的微乎其微,小的不足為道,但其中的分量又何以言表呢?大多數父母眼裏,他們又何曾指望過兒女幹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呢?生活不就是由這樣一件件小事組成的嗎?生命不就是這樣一代代延續的嗎?孝敬父母,從某個角度講,那是對歷史世界的尊重,是對自己生命的敬畏!不忘歷史,敬畏生命,是任何一位重孝道、守良知的人天性使然,不必有什麼高深的哲理,不必有什麼嚴謹的論證,而這,就足以讓我肅然起敬!

我感謝父親、母親用行動所給我講述的故事,讓我成為第一個聽他們故事的人,也引導着我去做一個擁有自己故事的人。他們只是普普通通的農民,思想的力量卻照耀穿射了我的整片精神天空。我感謝母親,感謝她言傳身教,感謝她身上體現的那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氣和情懷!我感謝父親,感謝他引導我走向這樣一條路,誠懇待人,踏實做事,勞而不怨,惠而不費。世界上能選擇的道路很多種,父母引導我走這條路,通向的並不一定是成功,並不一定是鮮花和掌聲,但是它通向了孝道,通向了良知,通向了人間的“真、善、美”!在這條道路上,我能夠獲得內心的安寧,夯實腳下一片堅實的土地,能夠鑄就一顆堅定的內心,還有一往無前的勇氣和無所不畏的信念......

弘揚孝道演講稿10

多年前,一曲《常回家看看》,風行大江南北,唱得遊子糾結而黯然,唱得空巢老人悽婉而喟歎。百善孝為先,常回家看看,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與父母嘮嘮嗑,是表達孝意的基本方式,也是樸素而必需的人之常情。

日前有媒體報道,不少網友在網上發起了“算算這輩子還能和父母相處多久?”的調查,網友們計算出與父母相處的時間最長的是有十幾年,最短的只有十幾天。有網友感歎,“這輩子我也許只能和媽媽相處了25天了,我在外地上班,每年只有春節能回家一次。我媽媽今年55歲了,如果上天眷顧媽媽能活到85歲,在她最孤獨的那30年裏,我在她身邊的時間不超過600小時,也就是25天,還不到一個月,這個結果真是太殘酷了。”

“家和萬事興,百善孝為先。”在此語境中,遊居在外的兒女確實應該常回家看看。“孝順”是一種特殊的情感,孝順是人倫理道德的一個基本指標,孝順的基礎是尊重,起點是撫育之恩和情感關心的回饋,這可以説是一種責任。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生命授之父母,多年養育之恩,是難以報答的。

今天我為大家帶來的是我們身邊的一位孝老愛親模範的故事,薛鳳寶是華電淄博熱電有限公司職工薛兆雲的妹妹,出生後不久因一次高燒不幸患上了“嬰兒癱”。從那時起,薛兆雲和他的兄弟姐妹們就擔負起了照料妹妹的擔子,這副親情的擔子一挑就是五十四年,風雨無阻。

“吃喝拉撒完全不能自理,24小時離不開人。”説到數十年如一日照料妹妹的事,薛兆雲一臉平靜。“感謝我的嫂子、妹夫們,也感謝我的妻子,他們的理解、支持和付出。”説到全家人對小妹的照料,薛兆雲充滿了感激。除了這個殘疾的小妹,薛兆雲還有兩個哥哥、兩個妹妹。他們和薛兆雲一樣,無怨無悔地付出着,即便是各自成家立業之後,對妹妹的照料也從沒間斷。除了日常生活上的精心照料,他們還經常用輪椅推着妹妹出來散散步、曬曬太陽、呼吸呼吸新鮮空氣,那整潔的衣着、安詳的神態,很難讓人想到這是一位已經癱瘓數十年的病人。

“我妹妹的房間必拾掇得可乾淨了,比我的房間都乾淨呢。”説到妹妹的飲食起居,薛兆雲打開了話匣子。去年,因為換領身份證的需要,户籍民警上門給薛兆雲的妹妹照身份證照片,一進門就大吃一驚,不僅僅是因為病人的精神狀態好,更多的是因為房間的乾淨整潔大大超出意料。“根本看不出這是一個病人的房間。”兩位民警發出了由衷地感慨。

薛兆雲的父親患偏癱十幾年,除了病牀上的妹妹,薛兆雲和哥哥、妹妹們還分擔着輪流照料照料父親的重任。可能是太過勞累的緣故,20xx年,薛兆雲因突發心肌梗塞被送進醫院,搶救了三天才脱離危險。出院後,他一如既往地履行着自己心中的那份承諾。由於年齡大了,又有心臟病,還要和家屬幫着照料剛滿月的外甥女,哥哥、妹妹們再次做他的思想工作,讓他先別參加輪班看護妹妹的任務了,他堅決不同意。在他看來,這不僅僅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承諾。

孝順,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我們可喜地看到,今天,像以姜峯為代表的這樣一批恪守孝道的善良人士依然大有人在,他們付出的是孝心、愛心和耐心,贏得的是尊重和敬意,讓我們在感恩的心中重新發現向善的力量,讓傳統的孝道充滿生活情味,也讓我們從生活的細節中尋找到生活的理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如同温暖的燈盞,在遼闊的人間,散發着歷久彌新的光芒。

弘揚孝道演講稿11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是誰教會了我們吖吖學語?

是誰用甘甜的乳汁辛苦地哺育我們?

又是誰將自己的年華飛逝換來了我們成長着的生命?

是父母!人們説:母愛如水,滋潤生長;父愛如山,遮風擋雨。我覺得,父母對我們的愛就像一杯咖啡,靜靜地向周圍瀰漫特殊的芳香,它的味道稍帶苦澀,而它的糖份卻積存在杯底,只有喝到最後,才能品出它那香甜的味道。

仔細回想,夏天那一盤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温熱的牛奶,學習時那一句關心的問候,玩耍時那一聲留意的叮嚀……父母總是在暗處默默地做我們成長的基石,多少苦累,卻從未説過一次。對於如此莫大的恩情,我們怎能不給予回報呢?

古語道:百善孝為先,孝是人們與生俱來的品質。只但是,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飛塵所掩蓋了。但是在我們同學中,不孝敬父母之事時常發生,有些同學厭煩父母的嘮叨,常常與父母頂嘴,殊不知,那些嘮叨滿載着父母的愛;有些同學從未關懷過父母,把父母當成自己的金庫,殊不知,愛不是無底洞;有些同學視父母的愛為理所當然,殊不知,父母也需要愛……這樣的事時常發生,不由得令人心憂。烏鴉能反哺,羔羊會跪乳,而我們,新時代的中學生,難道真的不如烏鴉,不如羔羊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卻能引發我們的深思。孝心,並非是長大後才有的職責,也並非是用金錢就能彌補。孝心的終極奧義,就是愛。孝心其實很簡單,比如,為家裏清掃一次房間;為母親倒一杯水;為父親捶一次背……這是多麼簡單,但是同樣是這些小事,卻能讓父母感動很久很久。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樣也不需要千萬豪宅,也許你的孝心不豪華,只是一次5分的作業,一張100分的試卷。但是,我堅信,父母必須會理解它,正因,那裏滿載着真誠的愛!這才是給予父母最好的禮物!

當然,我們要孝敬的不僅僅僅是父母,還有關心、疼愛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對於他們我們同樣也要敬孝心,講孝道。

同學們,讓我們從這天做起吧!讓我們一齊發奮,共同建築心中永恆的愛的神殿,共同在繁忙的學習中,抽出一點時刻,把孝心帶回家,讓父母,長輩們沐浴最温暖的愛的陽光!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弘揚孝道演講稿12

俗話説“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親友為你付出的不僅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勞累後遞上一杯暖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與安慰,他們往往為我們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們又何曾記得他們的生日,體會他們的勞累,又是否察覺到那縷縷銀絲,那一絲絲皺紋。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算不了什麼,但對父母來説,這聲祝福卻比什麼都完美,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

曾參以孝為一切道德的根本與總和,以孝統帥一切倫理道德。認為孝不只是個人行為和治理家庭的準繩,也是治國平天下的基本綱領,是天經地義、永恆普遍的基本原則。與如今科技進步發達的社會相比,似乎古代人們對“孝”的明白更為深刻。為了增強現代學生的孝道觀,中國科技大學的以為老師還特意為大家佈置了一項特殊的“寒假作業”,那就是讓同學們回家為父母洗腳,但是能完成“作業”的同學卻很少,大多數人都會覺得很個性,有些不好意思,覺得似乎太形式化了。不錯,它的確是一種形式,但它是種能夠衡量我們給予父母的愛是不是也像父母給予我們的愛那麼多的一種形式。其實我們完全能夠為父母洗腳,那並沒有什麼不好意思;我們能夠為他們過生日,即使沒有任何禮物;我們能夠陪他們好好的吃一頓飯,即使沒有大魚大肉;我們也能夠了解父母的鞋碼,為他們買雙鞋子,即使它不是名牌。這些平凡的事,當我們真正用心去作了以後就能體驗到它的不平凡了。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是全球各社會、各個文化道德中永恆的主題,不論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穩定,社會穩定。而孝,正是調節家庭關聯的一劑良藥。一個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人,必是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效忠國家的人。從孝出發,才能家和萬事興,才談得上齊家治國平天下。

在座的所有朋友,讓我們為父母盡一份孝心吧。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只是一片磚瓦。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只是一頓粗茶淡飯。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一枚含着體温的硬幣……無論用什麼方式來回報,無論這種方式是豐厚還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獻上一份孝心,這種感情都是無比珍重和完美。

孝,是稍縱即失的眷戀,是無法重視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讓我們永遠記住孝心的存在,記住孝心是無價的。

弘揚孝道演講稿1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今天,我宣講的題目是“踐行《弟子規》弘揚孝道文化”。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孝”字,上半部分是老子的“老”字,下半部分是兒子的“子”。引意為“老子靠着兒子,兒子揹着老子”,古人用最直觀的文字,向我們傳遞了“孝”的真諦。

所謂孝道文化,就是關於關愛父母長輩、尊老敬老的一種文化傳統。最早記錄孝道的,當屬《孝經》一書。《孝經》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我們人類道德的最高根本,人類所有的教化,都是從這裏開始的。

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經典《弟子規》,第一篇是入則孝,裏面有一句“冬則温夏則”,這是出自二十四孝的一個小故事《扇枕温衾》:漢朝時期,孝子黃香的母親早逝,他知書達理,在炎熱的夏天,他用扇子扇涼蓆子讓父親睡。冬天則先鑽進被窩温熱被子讓父親睡。他當魏郡太守時當地遭遇洪災,他拿出自己的俸祿和家產救濟災民。人們稱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管社會如何進步,社會文明如何發達,這種美德什麼時候都不能丟。烏鴉尚有反哺之孝;羊亦知有跪乳之恩,更何況人呢?孝道是古今社會永恆的主題,弘揚傳統孝道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0xx年,陵縣開展了“孝親敬老之星”評選活動,我局職工葉金麗同志當選,她的公公患病多年,神經末梢損傷,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為了使公公過上乾淨舒適的生活,她每天為公公擦洗身子,經過她一年多的精心護理,公公能夠基本生活自理,在別人的幫助下能下牀走路了。

俗話説,禍不單行,不幸又落到葉金麗的頭上。20xx年7月份她的婆婆查出肺癌,她和愛人與老人搬到了一起居住,照顧兩位老人的飲食起居,陪伴老人去醫院做化療、放療,以盡孝道。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她婆婆身體的癌細胞奇蹟般消失了,連醫生都深感驚奇。

陵縣公路局這樣的模範人物還有很多,市局組織學習《弟子規》以來,我局因地制宜,整合資源,充分發揮五樓會議室的多功能性,建起了公路文化講堂,組織廣大幹部職工開展文化創建活動。通過觀看視頻講座、集體誦讀經典、聽取模範報告等一系列活動,使文化講堂真正起到傳播經典文化,提升自我修養的作用。

今年,我局開展“牽手留守兒童共享幸福藍天”關愛活動,針對中國小留守兒童,為他們捐贈兒童文學、中外名著、連環畫等300餘冊,解決留守兒童由於親情缺失、監護不力造成的生活、學習、身體、心理等方面的問題,盡己所能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當幹部職工的父母生病住院時,局領導總會第一時間趕到,並送上慰問金,解除職工的後顧之憂,始終把職工父母的身心健康問題放在心上,真心實意為職工辦實事。

我們弘揚孝道文化,積極倡導尊老、敬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與邊臨鎮敬老院結對幫扶,為孤寡老人送温暖、獻愛心。讓老年人在物質上有保障,在生活上有照料,在精神上有慰藉,使老人們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做到老有所養。我們説,孝道是衡量道德素養的“標尺”,一個人只有有了孝心,才可能把愛父母、愛家庭的感情延伸到愛他人、愛社會、愛民族、愛祖國的崇高境界,從而擔負起家庭和社會的雙重責任。我局開展了一系列的社會公益活動。

利用植樹節開展“百萬青年綠林匯”植樹活動,樹立“植綠愛綠護綠”的生態文明觀念,弘揚傳統文明,爭當雷鋒精神新傳人。

利用路政宣傳日開展“公路法宣傳教育”活動,執法人員深入公路沿線村鎮、農户等進行宣傳,結合《弟子規》學習,將公路法律知識宣傳到每個人、每一户,做到人本化教育。

利用勞動節開展“愛公路、愛家園”衞生大掃除感恩活動,爭做學習《弟子規》的踐行者。

綜上所述,我們踐行《弟子規》弘揚孝道文化的最終目標是什麼呢?

祝局長在接受陵縣電視台採訪時説:“孝,乃百行之本,眾善之初也。”孝不分老少、富貴貧賤,是人人可行可做的。願我們能牢記這些話。及時把握行孝的機會,切莫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慟,至此追悔已遲。

最後祝天下所有的父親、母親身體健康、心情愉快!

謝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