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記者演講稿集合九篇

來源:文萃谷 1.5W

演講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的表達。在現在社會,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記者演講稿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記者演講稿集合九篇

記者演講稿 篇1

記者愛崗敬業演講稿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就在剛才,聽了幾位同仁精彩的發言,我對大家為新聞事業付出的努力和執着而感動,我也為領導和同志們對我工作的認可和肯定表示感謝!在外人眼裏,記者是風光、神氣的代名詞,在我真正成為一名記者,在新聞採訪的路上行走後,我對記者這個職業有了切身的體會,我才發現,這個職業在她鮮亮的外表下,最真實的內涵,就是“責任”。

記者又是一個很平常的職業,與其他所有職業一樣,做記者的過程就是一個做人的過程。記者是責任、是重託、是公平、是正義 ,這一職業考驗着我們的良心、愛心和社會責任感。作為一名已經不年輕的女性記者,工作中我始終牢記曾經也是宣傳戰線上的父親送我的幾句話:工作中要保持旺盛不衰的激情;培養淡泊名利的心態;鍛鍊得心應手的文筆。

我也是一直向這個目標努力去做的。記得那是剛做記者的一年夏天,我隨縣醫院採訪,天氣炎熱再加上我暈車嚴重,幾乎走了一路吐了一路。可是到了目的地,想着工作任務,我強忍身體的不適,抓緊時間按照原定的計劃拍攝、溝通、採訪,那天完成任務回到家天已經黑透了,由於第二天要做節目,我又連夜把稿子趕出來。後來醫院的領導還對我説,小何你看起來柔弱沒想到工作起來還有股拼命的勁兒。可我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最平凡最平常的,所幹的一切都不過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覺得,做記者,辛苦也欣慰。

謝謝大家!

記者演講稿 篇2

各位領導,新聞界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們迎來了新聞工作者自己的節日。首先感謝市委、市政府、市委宣傳部領導對新聞工作者的厚愛,感謝全市新聞工作者的無私奉獻和對我們的評選推舉,感謝廣大讀者和觀眾的關注支持。

市礦新聞工作者濟濟一堂,胸戴紅花感慨萬千。回望1986年以來,在七台河礦工報社走過的23個春夏秋冬,面對今天的榮譽怎能不心潮澎湃。忘不了,老報人的諄諄教誨;忘不了,報社領導的激勵鞭策;忘不了,業界領導和同仁的支持勉勵。

個人做為集體的一份子,榮譽屬於全體編採人員,獎章凝聚着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在礦區,井下恰如戰場,礦工報社、礦區電視台的記者,有的一年下井近200次,在平均採高七八十釐米的工作面,和七煤礦工一樣“跪着採訪,站着做人”。這裏我向大家介紹幾位礦工報社的優秀記者、幾樁鮮為人知的戰地記者故事:要聞記者王英新,年近五旬,帶病堅持工作,跟隨領導爬場子面任勞任怨;要聞記者王江,一方面肩扛家庭成員的病困,一方面跟隨主要領導下井,一次在井下手被擠傷,滴着血堅持採訪;攝影記者孫國祥有一次在採煤場子抓拍,一棵支柱砸到了礦靴上,腳面皮開肉綻;記者周傳才三次受傷,一次傷在肩上,一次傷在腳踝,還有一次傷在手上,青腫出血他簡單處理、瞞傷不報;記者閻英羣腰間盤突出依然堅持下井,還有我們的六朵金花女記者也和男記者一樣衝鋒在前,百里煤海廠礦井區、車間段隊留下了他們的足跡。還有我們的編輯,在詩人司品修主任的帶領下,挑燈夜戰編版面,甘為他人做嫁衣。大家之所以衣帶漸寬終不悔,因為我們有一個關愛編輯人員的礦工報社領導班子,有一個團結、温暖、向上的戰鬥集體。就是這樣一個戰鬥集體創出了黑龍江省十佳企業報前三強的佳績。

礦區戰地記者是全市新聞宣傳大家庭的一員。市礦一家親,市報市台精品迭出、創新發展,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今天,我們要把鏡頭更多地對準市礦更多的、默默奉獻的編採、製作、技術和印刷發行人員,大家共同分享節日的快樂。

一年一度記者節,今天的榮譽就是明天的開始。讓我們攜手共勉:牢記政治責任與歷史責任,在新興傳媒異軍突起,多元發展,平面、聲屏、網絡互動的時代;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堅持學習不止筆耕不輟,堅持實踐“三貼近”和不斷改進創新;努力提升新聞宣傳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引導力,為全市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和引領服務於百姓文化生活貢獻力量。

謝謝大家!

記者演講稿 篇3

各位老師和小記者們:

大家好!我是本校六年級一班的小記者xxx。今天我很榮幸能夠站在這裏,向大家介紹我當小記者的經驗。常言道: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的確,一篇成功的文章開頭往往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新聞中也有開頭,也就是我們常説的“導語”,一般是新聞的第一段話,下面由我來為大家介紹。

常用的導語有四種:

(1)敍述式 用敍述的方法,開門見山地寫出最重要、最新鮮、最生動的事實作導語。這是最常用的一種寫法。***

(2)提問式 先提出問題,引人思考,再寫出主要事實。多用於抓問題、談經驗的新聞。

(3)描述式 對新聞事實所處的特徵的空間、時間以及某個細節加以簡要描述,形成一個“活鏡頭”,再引出主要事實。多用於特寫式新聞。

(4)引語式 引用文件、報告或人物談話的部分內容,把最重要的意思加以突出。多用於談話報道或某些公報式新聞。

在四種寫法中,敍述式較易掌握,因此,用得最多。

要想寫好導語,要注意幾個問題:

1、不能把很多的單位名稱、專門術語、人物、頭銜寫進導語;

2、不要把導語寫成全篇事實目錄,導語只寫主要的、又能引出全文的事實。

3、導語要少寫細節,確實需要細節,但只能用一個細節,而且要有典型性。

4、導語不要要求新聞五要素俱全,有時只寫兩三個要素就可以,其他要素可在後文交代。

5、導語裏不要堆滿數字,數字太多,新聞一開頭給人以枯燥感,導語也被拉長了。

其實想寫好導語很簡單,希望大家通過我的介紹,能夠了解到寫導語的方法。謝謝大家!

記者演講稿 篇4

在經歷了第一次採訪後,我深感不足。而現在,朗程教育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機會,通過培訓提高自已的採訪能力。

4月29日,在朗程教育裏,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培訓活動。一開始,我們觀看了一篇記者對季羨林老先生的採訪,從中學到了對被採訪者怎樣進行能使被採訪者產生興趣,讓被採訪者對問題進行有效地答覆。第二篇採訪稿則鍛鍊了我們的提問能力,第三篇是一個給記者出謀劃策,也使我們學會了怎樣與被採訪者搞好關係,怎樣確定問題。學了這麼多,我們開始了實際運用。

主講老師書染讓我們採訪朗程教育裏的老師,家長。一聲令下,我立即飛奔出去,畢竟老師少,記者多,把握機會才是最重要的。通過對前台老師的採訪,我知道了朗程教育是中國第一家對國小生進行培訓的教育機構,辦學時間長,經驗多,也正因如此,朗程教育才能夠獲得培訓半島小記者的資格,才能成為小記者們的培訓基地。朗程教育的教育方式不同於學校裏的方式,實施小班制教學,教材活頁,使學生有着發散性思維,更好的思考。我還得知我們的主講老師的名字“書染”是她的筆名,在網上已發表多篇小説,以前是吉林的語文老師。

採訪的時間馬上就到了,我拿着我的採訪本回來,收穫頗多。這次活動,既增長知識又鍛鍊了我,希望在以後的採訪中,多多提高自已的採訪能力,加油!!

記者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xx實驗國小五(5)班的XXX。我今天走上這個講台,是來參加小記者的競選的。

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小記者就是收集資料和針對校園節目的需要進行有關調查。如果我當上了小記者,我會擦亮我的眼睛去發現學校的新鮮事情;我會用我聰慧的耳朵去傾聽全校同學的心聲;我會用我的妙筆生花去記錄下每一件學校的新鮮事件,並讓同學們讀的津津有味,笑聲不斷。我將用更高的要求去約束自己,寫出讓老師滿意,讓同學們快樂的好新聞。

如果我當上了小記者,我一定會遵守我對老師承諾過的諾言;我會認真做到校方對我的要求;我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完成任務。我還會牢記新聞的真實性和嚴肅性!如果我成功地完成了任務,那麼我下一次就會完成得更加出色。但我如果失敗了,我也決不氣餒,而是一次一次的努力,我就一定可以。我相信,只要我願意去努力,我就能成功。

最後,請大家投我神聖的一票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記者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團友們:

大家晚上好!我叫張欽增,來自化學與生物工程系xx6生物技術。很榮幸能夠站在這裏,參加記者團主席團競選。首先要感謝記者團,給我這樣的機會;其次,對曾關心和幫助過我的老師和同學説聲“謝謝”,特別是樑俊團長。

我是20xx年9月加入記者團的。還記得那天我從記者團辦公室門口經過時,一張不起眼的紅紙吸引了我,“記者團面試”。隨後就去試了一下(因為我認為自己寫作基礎不好),經過層層考核,最後順利通過,成為其中一員。剛開始我是宣傳部幹事,一學期之後,我轉到新聞部,一直到現在。

回顧這兩年的記者經歷,使我產生了一種“愛戀”之情。期間,我參加了校內各活動的報道撰寫,經歷了各種活動的採訪工作,也曾受到三明日報記者劉久平的悉心指導。我文采方面不是很好,但我喜歡寫,積極投稿,於2xxxx7年6月份被評為“優秀大學生記者”。現在我是新聞部副部長。記者團,我為之付出了很多,也讓我成長了很多。我熱愛記者團這個家園,真誠地希望她能夠不斷髮展壯大,成為學院一顆璀璨的明星。下面我對記者團目前的現狀作個簡單的剖析和幾個小小想法。

首先,記者團存在是很重要,也很有必要。目前,我們學校從事新聞的學生很少,除了幾個校報記者外,其他幾乎是沒有,所以我們這個團對及時宣傳、報道學校各類活動;全面瞭解、掌握學生動態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但記者團走到今天,也存在很多不足,特別是當前的氛圍,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就像秋天裏的湖水,很平靜,除了幾條魚在上面遊以外,其他的都潛伏着。大一的同學習慣於等待,等待上級給他分配任務;大二的很多同學還在琢磨,在琢磨中觀望;大三的同學已經失去了熱情,即使想有所作為也感歎夕陽。當然,我説的不是全部,還是有大部分同學還是很積極的。

其次,我提幾點建議。

第一,記者團是一個學生新聞團體,能否寫出好新聞,新聞時效性能否保證,新聞信息量是否夠大,這是決定我們成敗的關鍵。所以,記者團想要進一步發展,再創輝煌,"內功"一定要練好。具體就是“請老師,學理論,內評報,外交流”。所謂的請老師,就是除了發揚我們團老生帶新生的傳統之外,同時需要經常性的請我們的老師指導。學理論,就是我們內部成員應該在課餘時間積極主動學習有關新聞傳播、通訊等方面的知識,可以利用團內購買的書刊和圖書館資源。我相信,我們雖然不是專業的,但我們並不差。所謂內評報,就是我們集體讀報。在業餘時間,評報是一項重要內容。學習校報和團刊上已經發表的新聞作品,這對於我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外交流,很簡單,就是我們要學習一切可以學習的同行資源,不要把各部門分得太清楚,應多一些合作。同時,我們也要與其他組織多多交流,我們要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

第二,加強我們團的制度化和規範化。一個社團要長久的發展下去,需要一個科學合理的制度作支撐,記者團就是鐵打的營盤,而我們是流水的兵,我們一屆一屆團友們走過的光輝足跡,所積累的優秀傳統需要這些制度去傳承。

第三,進一步壯大我們記者團的影響力。不可否認,我們學校還有很大一部分不知道有記者團這個組織。所以,我們在一如繼往編好傳統、常規《團學動態》的同時,着力於把它打造成為“引領校園文化和輿論的新空間”,開闢新的品牌言論專欄。例如:尋找校園思想先鋒,開闢個人時評專欄,就當今校園內的大小事情對本校學生展開民意調查等等。

最後,提點小小建議:儘早培養幾名攝影記者。目前,我們記者團還沒有攝影記者,造成很多活動的圖片缺乏。如果我們團擁有攝影記者,既有利於團刊的圖文並茂,也使記者團組成更加完整。

這就是我: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既然想到站在這裏,不管我是否被選上,我都會一如既往支持記者團的工作,也歡迎大家平常多call me,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學習、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只要我活在世上一天,我都會盡力幫忙的。

最後,在我走下去之前,想把這幅圖送給再坐的朋友們,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祝記者團越走越好,越走越輝煌!

謝謝大家!

記者演講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就在剛才,聽了幾位同仁精彩的發言,我對大家為新聞事業付出的努力和執着而感動,我也為領導和同志們對我工作的認可和肯定表示感謝!在外人眼裏,記者是風光、神氣的代名詞,在我真正成為一名記者,在新聞採訪的路上行走後,我對記者這個職業有了切身的體會,我才發現,這個職業在她鮮亮的外表下,最真實的內涵,就是“責任”。記者又是一個很平常的職業,與其他所有職業一樣,做記者的過程就是一個做人的過程。記者是責任、是重託、是公平、是正義 ,這一職業考驗着我們的良心、愛心和社會責任感。

作為一名已經不年輕的女性記者,工作中我始終牢記曾經也是宣傳戰線上的父親送我的幾句話:工作中要保持旺盛不衰的激情;培養淡泊名利的心態;鍛鍊得心應手的文筆。我也是一直向這個目標努力去做的。記得那是剛做記者的一年夏天,我隨縣醫院採訪,天氣炎熱再加上我暈車嚴重,幾乎走了一路吐了一路。可是到了目的地,想着工作任務,我強忍身體的不適,抓緊時間按照原定的計劃拍攝、溝通、採訪,那天完成任務回到家天已經黑透了,由於第二天要做節目,我又連夜把稿子趕出來。後來醫院的領導還對我説,小何你看起來柔弱沒想到工作起來還有股拼命的勁兒。可我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最平凡最平常的,所幹的一切都不過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我覺得,做記者,辛苦也欣慰。

謝謝大家!

記者演講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我是05級2班的祝凱,非常高興得能夠參加本屆記者團負責人的競選,也非常感謝大家給我這樣一個機會站在這裏。

我是20xx年10月加入記者團的。在記者團的半年裏,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更重要的是我熱愛記者團這個家園,我真誠的希望她能夠發展壯大、展現活力,成為體院一顆璀璨的生命力,所以我今天站在這裏競選負責人!自從加入到記者團中來,截至到五一之前,本學年的工作完成總量如下:通訊稿件15篇,策劃書及通知15篇,雜記7篇,實用體文章總量達到39篇。單校園網站全院學生記者的投稿發表率高達到28.6%。系活動攝影圖片總共3200餘張照片,極大寶貴的留下了各種圖片資料。

要做好學生記者團的負責人並不容易,通過王清波團長為記者團所付出的艱辛,我明白要幹好團長,就要比其他成員付出更多的辛勞,承擔更多的責任,可謂如履薄冰。但是我不會畏懼,因為我始終相信責任成就偉大,付出定會有回報。

下面我具體談談擔任團長以後的計劃,也是我所謂的施政綱領:

首先對記者團現狀的分析。現在我院從事新聞記者相關的學生很多,院記者團剛剛成立,所以我們體育系記者團還存在一定的競爭壓力,雖然不是太激烈,但加上由於工作經驗的原因,我們自身的靈活程度還不是很夠,也給我們的發展帶來一些掣肘。我把記者團的定位這樣描述:校園新聞的原創工作坊,新聞記者成長的歡樂谷,簡單來講就是八個字:"新聞立團,情理治團"鑑於這個定位,在我的任期內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提高投稿數量和稿件質量。記者團是一個新聞團體,能否寫出好新聞,新聞時效性能否保證,新聞信息量是否夠大,這是決定我們成敗的關鍵。所以,記者團想要繼續發展,再創輝煌,"內功"一定要練好。具體就是請老師、學理論、內交流、外學習。這樣的話我們的稿件就會多起來,大家的興趣了也會高漲起來,記者團的影響力也會進一步提升!

第二、加強記者團的制度化和規範化建設。一個團隊組織要能夠長久的發展下去,需要一個科學合理的制度作支撐。因為記者團就是鐵打的營盤,而我們是流水的兵,記者團走過的足跡,所積累的優秀傳統需要這些制度去傳承。還有檔案制度、考核制度、組織紀律制度的建立,還有團風、團口號也是不可缺少的。我希望在我負責期間加強制度化建設。編輯記者、攝影記者工作將嚴格規定,考核評估全體成員工作表現和稿件數量質量。

第三,進一步壯大記者團的影響力。記者團的本質任務就是寫好稿件,輔助體育系辦好宣傳。另外,我們系記者團與其她記者團將建立和保持密切的聯繫,我們把這個大旗扛起來,我們應該把這個傳統繼承下去,這樣我們記者團在全院更有影響,當然前提是立足稿件!畢竟記者的天職還是報道新近發生的事實,向公眾提供可以信賴的新聞產品。

這些舉措的本質是在創新中繼承,在繼承中創新,如有不足之處還望大家批評指正。我説的就是這樣一些,斗膽拋磚,旨在引玉,若有不當之處還望指正。總之,我能夠勝任,願意為學生會和記者團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謝謝大家!

記者演講稿 篇9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行:

大家好!

我是一名來自貴州的新聞工作者。貴州——一個美麗而神祕的地方,同時,她又是一個經濟相對滯後的地方。貧窮與落後,常常使我心痛。然而,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我手中的筆一次次顯得沉重,我心中的淚一次次奪眶而出,因為,我面對的不過是芸芸眾生中的滄海一粟,然而,面對逆境,他們展現的卻是感天動地的堅韌與奮爭。因為這份源泉,我感覺自己的良心唯有正直,才能更真實地反映這些普通民眾;我感覺自己的文章唯有正直,才能更如實地傳達我所獲得的感動。

我曾經採訪過生活在喀斯特山區的山裏人,你們很難想像真正的貧困是什麼:那是苦捱歲月,了無指望;那是徹底的一無所有,被迫地聽天由命;那是全部的家當加起來還不足10元人民幣……而這羣山裏人沒有向命運低頭,他們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改變山河,改變生活,他們的行為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做與命運抗爭。

我也曾經採訪過在許多人信奉“金錢至上”的今天、卻仍然將“勞動模範”這個似乎過時的稱號當作三代人追求目標的一家人。坐在他們的中間,我感到自己的心境是如此的輕鬆和純淨。當他們一家人興致勃勃地唱起大多數人已經久違的《咱們工人有力量》這首歌時,我的'眼睛濕潤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脱世俗、淡泊名利,讓我真正看到了人生價值的取向。

我還曾經採訪過響應黨的號召,離開繁華的都市,來到貴州,將青春乃至生命都獻給了三線建設的三線工人。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他們不是沒有眼淚,也不是沒有怨言,可我所看到的情景是:幾個月沒有拿到一分錢工資了,他們仍然是聽着廠裏的廣播準時上下班。他們中間的許多人,來自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可他們今天的穿着,已經絲毫沒有大都市的氣息。這些三線工人中,很多是生產飛機的心臟零件的,但大部分人卻一輩子沒有坐過飛機。今年春節,我親眼看見一位第一次乘坐飛機回上海探親的三線職工不知道怎樣係扣安全帶,除了默默地幫他扣上安全帶外,我還能説些什麼呢?是這羣善良而敦厚的人,教會了我什麼叫愛崗敬業、什麼叫無私奉獻。

在這裏,我要給大家看一張照片。照片上的這位老媽媽叫楊家珍,今年已經70歲了,自從被丈夫遺棄後,她一直靠撿垃圾為生。照片上的五個孩子,都是她撿垃圾時撿回來的棄嬰。13年前,她拾回了第一個孩子,如今,這個孩子已經讀到了國小六年級。民政局的同志介紹説,楊媽媽很善良,她的行為合情合理,但是不合法,值得寫一寫。於是,我去了楊媽媽的家。

那天,孩子們都去上學了,在一貧如洗的家裏,楊媽媽對我哭訴:我不是要當人販子,也不想靠他們養老送終,我只是想,他們也是一條生命,養活了他們,興許還能為國家做點貢獻。楊媽媽哭着説,我也哭着聽。楊媽媽説,記者同志,你信不信,我現在做菜時,就是將油放在鍋裏過一遍就拿出來留着下次用,但孩子們需要營養,所以我總是一個勁兒地扒飯,儘量將菜留給他們,但孩子們懂事,總是搶着給我夾菜。那一次的採訪,我的採訪本被自己的淚水浸濕了。

去年春節,我抑制不住對楊媽媽和五個孩子的思念,提着一大包送給他們的衣物,再一次走訪了楊媽媽。她明顯地老了,可五個孩子卻比以前長得結實和健康了。楊媽媽説,由於記者的報道,他們得到了來自社會的關心和捐助。然而,楊媽媽僅僅留下了少部分的生活必需金,其它的,全部捐給了五個孩子讀書的學校,楊媽媽欣慰地對我説,她如今最高興的事就是政府為她的做法撐了腰、正了名,她已經別無所求,她唯一擔憂的是,自己的年紀一天天大了,這五個孩子今後該怎麼辦。孩子們聽到這兒,不約而同地跑到楊媽媽身邊,幫她捶背捶腿,並嚷着説:“媽媽不會死的,媽媽會長命百歲。”那一刻我的眼淚再一次忍不住掉下來。告別他們的時候,已是暮靄時分,五個孩子抱着我送他們的衣物歡呼雀躍,楊媽媽卻蹣跚着腳步將我送了一程又一程。我知道自己沒有資格哀憐他們的命運,沒有資格僅僅付出很有限的金錢就承受他們莫大的感激,因為恰恰是他們,讓我知道了什麼才是人世間的真善美。

這個世界,唯情是真,唯愛是本。我沒有想到,情和愛,這世間最浪漫的兩個字眼,竟被一位古稀老人演繹得如此深刻和感人。

現在每當走在華燈初上的街上,當一個個素不相識的行人與我擦肩而過時,我總是想,他們或許就是我採訪的眾多可親可敬的人當中的一個。是的,正是這些可親可敬的普通人用他們的言行潛移默化地感動着我,教育着我,一直讓“正直”這種清明的心境從來沒有在我心中動搖過。我慶幸的是,在許多人用“物慾橫流”用“人心不古”之類的詞來形容這個社會時,在許多人因為價值取向的偏差而變得玩世不恭時,我卻常常能被這些普通人所感動,常常因為他們的精神和信念而淚流滿面。

一次次的採訪經歷讓我明白,為什麼新聞工作的先行者鄒韜奮先生會那麼鞠躬盡瘁地去反映“農人的苦生活,工人的苦生活,學徒的苦生活,乃至工役的苦生活,女僕的苦生活”,因為是人民的精神激勵着他;為什麼蕭乾老人在他十幾年的記者生涯中,總是秉承“我來自社會的最底層,我不可能脱離人民去寫新聞”的信念,因為同樣是人民的精神激勵着他。人民用他們的正直、善良和勇敢賦予了新聞工作者創作的靈感和激情,新聞工作者也正是靠着這份精神源泉來揚善懲惡的。正因為如此,我深深領會了:“新聞輿論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新聞輿論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

我想,人的一生總會有許許多多的往事和經歷,不管將來我是否還從事記者職業,不管今後我是否還拿着話筒穿梭於大街小巷,我都將永遠忘不了記者這段生涯。因為從這裏開始,我學會了人類許多美好的品質,而這些品質,將始終如一地貫穿我的整個生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