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

來源:文萃谷 1.85W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眾,演講人圍繞着主題講話的文稿。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記得上國小的第一天,爸爸給我背上新書包,告訴我:“寶貝,今天你正式成為國小生了,在學校裏要爭做美德少年,好好學習。”爸爸等於給我説了一個謎,什麼是美德呢?如何做美德少年呢?這幾個字懵懵懂懂地埋在了我的心底,但我明白這是爸爸為我定的目標。

經過1年7個多月的學習,我漸漸明白了什麼是美德。

《棉鞋裏的陽光》教給我孝敬老人的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家裏,我經常給爺爺奶奶捶捶背,陪他們聊天,給爸爸倒杯茶,幫媽媽洗洗衣服。

《小鹿的玫瑰花》讓我知道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過年的時候我用自己的壓歲錢買了許多課外書,和爸爸送回農村老家,讓那些農村的小夥伴們也能讀到新華書店的書。

《窗前的氣球》帶給科里亞的不僅是氣球,更是同學的關心和愛。每次同學生病後返校,我總是幫助同學解決難題,當同學的橡皮、尺子丟失時,我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學習了《淺水窪裏的小魚》,我懂的了保護動物,就常常帶一些食物去喂路邊那些流浪的小狗。

美德是一幅美麗的畫,美德是一首悦耳的歌,它是月亮,是盞指路的明燈,它是太陽,能照亮世界每個角落,它是一粒種子,能結出億萬枚碩果。

沿着一路春風,我追隨着我的美德。原來美德就在每個人的心中,就在我們的身邊。我願做一個像雷鋒叔叔那樣的人,為世界獻出我的愛。

中華美德,代代相傳。從弟子規中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從三字經中的“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我們還是國小生,還不具備精忠報國的豪氣,但是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當我們在馬路上看到老爺爺老奶奶過馬路時,我們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過馬路;當我們看見有人摔倒在地時,應及時攙扶一把;當我們在路上見到貴重的物品時,應及時交給老師,做到拾金不昧。

作為一名國小生,我們不僅要具備中華傳統美德,更要努力學習,增長智慧。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應該多讀書,讀好書,相信勤奮會讓你擁有智慧。

親愛的同學們,播撒下美德與智慧的種子,你一定會收穫一片森林,讓我們從這個美麗的五月開始一起努力吧!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節約糧食,傳承美德》。為什麼會選這樣一個題目呢?因為,在上一週,我在食堂看到了這樣的一幕:一個同學手裏拿着一個包子,一邊走一邊咬了一口,隨後就把它扔到了垃圾桶裏,大搖大擺地走了。扔的是那麼“自然”,走得是那麼的無所謂。再看看泔水桶裏厚厚的一層饅頭和包子,有的吃了一半,有的甚至是完整的。隨後的幾天裏,我注意觀察了食堂的泔水桶,每天中午同學們倒掉的米飯和菜都要裝上滿滿的一桶。

同學們都會背那首李紳的《憫農》吧?“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先不説農民種糧食有多麼不容易。就是我們的父母每天辛辛苦苦上班、打工,從事着各種各樣的工作,他們何曾這樣大手大腳,這樣隨意浪費呢。有的同學可能會説,我在食堂吃飯是花了錢的,吃不完倒掉又能怎樣?這並不是我們浪費的理由,難道我們花錢了,就可以扔掉美德嗎?就可以把我們民族的優良基因扔掉嗎?有的同學很挑食,總覺得食堂的飯菜不可口,扒了幾口飯就倒掉了,説自己不愛吃。還有的同學着急去玩,簡單吃幾口,不飽不餓,急三火四,等下午餓了再買吃的。這即不利於健康,還是一種浪費。其實這些同學往往是饞蟲在作怪,惦記着買零食,小食品。我們本來可以不花這份零花錢,可以把它攢起來買幾本書,或者父母過生日的時候買件小禮物孝敬一下他們,但我們都這樣無端地浪費了。可能有的同學會説,在食堂吃飯那麼多人,我一個人浪費那點算什麼,大家都不浪費才行。是的!但,我們不從自身做起又怎麼來要求別人呢。所以,我提出倡議:從我做起,堅持光盤行動!

1.珍惜糧食,避免剩飯,能吃多少盛多少。

2.不偏食,不挑食,吃好每一頓飯。

3.看到浪費的現象主動勸阻。

4.在家裏或外出就餐時,也做到節約適度,不浪費。

同學們,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更是責任。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一粥一飯,當思來自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為艱”,希望大家能從講話中得到啟發,讓節約這一傳統美德在我們五鎮人的身上傳承下去。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美德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來的傳統,是照亮人們心房的一盞明燈,也是打開我們心靈之門的一把金鑰匙。我們是龍的傳人,更應該將這種傳統美德代代相傳。

從小,媽媽就告訴我,要像讓梨的孔融、還金的甄彬、勤儉節約的盧懷那樣,做個有道德的人。

記得有一次,我去書店買本子,但書店門庭若市,裏面擠得“水泄不通”,我慢慢地走到書架旁,利索地拿起一本本子,走到收銀台錢,給營業員阿姨一張五元錢,因為生意很好,營業員阿姨好像有點措手不及的樣子,只見她快速地從抽屜裏拿了幾張紙幣找給我,我拿了錢,很快地跑回家裏。可到了家,我忽然發現,營業員阿姨多找了我一元,我想:把多找的一元錢當零花錢吧!可另一個我説:“不對,我可是個誠實的好孩子。”我左右兩難,便去問媽媽。媽媽聽了的,和顏悦色地問我:“誠實和金錢哪個重要?”“嗯…是誠實!”我回答,“對啊,無論多少錢都買不回來可貴的誠實,誠實是最重要的,你去把多出來的錢還給售貨員阿姨……”。

美德源於自身的修養和對道德的理解,美德無處不在,它如同一株小樹,想把它培養成參天大樹,就該重視它,將美德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有句古話説得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之”,才能看到美德之花綻放的那一瞬間。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4

《易經》中説:“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一箇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勝天、鋭意進取、浩然正氣、居安思危、愛國愛民等等,始終是我們民族脊樑們在不斷變化着的社會政治實踐中面對各種矛盾和危機,逐步積累起來的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自覺意識。這種自覺意識以危機感為基礎,寄託着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從而匯聚成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長江與黃河,在世界的東方一路前行。同學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承繼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我們義不容辭。我從以下兩方面與同學講講。

  一、勤學、好問

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極為豐富,這與古人的勤學是分不開的。錐刺股是先秦縱橫家蘇秦好學的故事。蘇秦為吸取廣博知識,夜以繼日發憤苦讀,當睏乏時,以錐子刺腿,用來振奮精神,堅持學習。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軾的“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都説明勤學的道理。

讀書光好學還不夠,還需善疑好問。孔子從小入太廟“每事問”。他主張“疑思問”,“不恥下問”。荀子把“不知則問”和“不能則學”相提並論。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學不行,不問不知”。他們都把學和問聯在一起。不學不問怎能成為學問家,學貴在問,這樣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由此看來,勤學好問對我們中學生來説是尤為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中多思考,大膽質疑,逐步形成勤學好問的良好品德。

  二、敬長、知禮

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説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範。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知書達禮的傳統美德。“虛左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在歷史上廣為傳誦,深刻反映了這一點。知禮,講禮,對人彬彬有禮,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保持人們正常關係的準則。知禮講禮的人大多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衝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説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是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

一個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延續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國魂和精神。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時代新風,傳承中華美德》。

同學們,高尚的道德品質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具有的,道德品質高尚的人有很多,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人

最美司機吳斌。在20xx年5月29日,吳斌駕駛客車從無錫返杭途中,突然有一塊鐵塊像炮彈一樣,從空中飛落擊碎車輛前擋風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面對肝臟破裂及肋骨多處骨折,肺、腸挫傷,危急關頭,吳斌強忍劇痛,換擋剎車將車緩緩停好,拉上手剎、開啟雙閃燈,以一名職業駕駛員的高度敬業精神,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車措施,確保了24名旅客安然無恙,而他自己雖經全力搶救卻因傷勢過重去世,年僅48歲。和最美司機吳斌一樣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的人還有最美女教師張麗莉。20xx年5月8日20時38分,在佳木斯市勝利路北側第四中學門前,一輛客車在等待師生上車時,因駕駛員誤碰操縱桿致使車輛失控撞向學生,本可以躲開逃生的張麗莉,危急之下,教師張麗莉將學生推向一旁,自己卻不幸被碾到車下,造成雙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以至生命垂危。同樣的人,還有最美媽媽吳菊萍。20xx年7月2日下午1點半,在杭州濱江區的一個住宅小區,一個2歲女童突然從10樓墜落,在樓下的吳菊萍奮不顧身地衝過去用雙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吳菊萍的手臂瞬間被巨大的衝擊力撞成粉碎性骨折。這些難道不是一種品質嗎?

同學們,我們要在學習知識中感悟真理,生髮愛國情感,凝聚民族力量,增強美德意識,弘揚時代新風;在生活中鍛鍊品質、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使我們成長為具有高尚美德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建設人和接班人。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6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民族以“崇尚道德”和“禮義之邦”而著稱於世界民族之林。愛國、誠信、厚仁、重義、敬親、貴和、求新、好學、勤儉、奉公等道德要求,經過數千年的不斷陶冶、實踐和發展,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極其重視“精神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誠實守信”在人的生活中的導向功能,這對於克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些目光短淺、低級庸俗、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等腐朽思想來説,有很強的針對性。對於中華民族的這些傳統道德,只要我們能夠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吸取其精華、批判其糟粕,傳承其美德,拋棄其侷限,併力求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賦予其新的社會主義的時代精神,就一定能夠成為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羣眾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於公民道德建設的發展,有助於“以德治國”的實施。

為了使道德建設更好地深入人心,具有使人民羣眾喜聞樂見和通俗易懂的形式,還必須運用各種有效手段,對人民羣眾進行誘導、啟迪和教育。特別是對於廣大青少年來説,運用“格言”“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的特點,使他們在青少年這個便於記憶的時期,熟記和背誦這些“格言”,就能夠更好理解、感受和身體力行這些格言的內容,這不僅對當前提高他們的道德品質,有教育的意義,而且,在長大成人後,對他們更好抵禦各種不良影響的腐蝕,也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古代的思想家強調,對青少年加強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要把必要的.基本道德規範和格言,對青少年“講而習之於幼稚之時”,這樣,就可以使他們“習與智長,化與心成”,長大成人以後,對社會的正確的道德要求,也就能夠順其自然、嚴格要求,也就不再會有格格不入“捍格不勝”的憂慮了。

“傳承中華美德,培養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時代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方面。按照傳統道德基本內容,把傳統美德分為愛國、明智、持節、自強、誠信、知恥、改過、厚仁、貴和、敦親、重義、尚勇、好學、審勢、求新、勤儉、奉公、務實等18個部分,比較全面系統地反映了傳統美德的各個方面,本着少而精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選擇了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格言”,這對於加強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陶冶他們的道德品質,進一步推動公民道德建設、加強以德治國,培養民族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説:“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蹟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傳統精神文化。

傳統精神文化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的長期發展歷程中,表現出來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這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傳承中華美德,爭做文明學生》。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發展史的國家,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文化底藴深厚,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擬的。那同學們一定會問,中華美德的內涵是什麼呢?縱觀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和演進,中國道德文化形成了名目繁多、內容豐富的道德規範,這些豐富的內容,我認為“孝”應該排在首位,正所謂“百善孝為先”。這句話的意思是説:孝敬父母是人的第一美德。春秋時期的孔子首創私學,就把“孝”放在了首位,強調“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古往今來這一美德不知陶冶了多少傑出人物,不知影響了多少世世代代的中華民族的子孫。

春秋時期的子路,家境貧寒,時常以野菜充飢。他暗想,自己吃野菜沒有關係,但父母年紀大了,長期吃野菜身體會受不了。當一位長者告訴他,能買到米時,為了讓父母能吃到米飯,子路毅然踏上了百里買米之路!寒來暑往,堅持不懈,心裏只有一個念頭,趕快回家,以免父母惦念,這是何等的孝心!就是後來父母去世,自己當了官,也常常為父母沒有享受到好的生活而難過!

東漢的江革年少便死了父親,與母親相依為命,一年戰亂,江革就揹着母親逃難,在顛沛流離的逃難生活中他幾次遇險,但都因為“孝”感動了敵軍,免去了災禍!“背母逃難”這又是怎樣的孝心!為了父母不顧生命,這種“孝”是感動天地的大愛,又何況敵軍呢?

當代的孟佩傑,更是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她的故事廣為流傳,感動了中國。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種不幸,在艱難裏,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孝道充滿了每一個細節!就如她的母親劉芳英所説,“女兒身上最大的特點是有孝心、愛心和耐心。”

古有子路、江革,今有孟佩傑,古往今來這樣的故事真是不勝枚舉,也正是這樣的故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同學們,如今的我們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把我們照顧得無微不至。可我們,可曾想過感恩與回報!雖然我們現在可能不具備贍養父母的能力,但從思想上應樹立孝敬父母光榮,不孝敬父母可恥的榮辱觀念,從行為上要做到體貼、關心、孝敬父母和熱愛父母。父母下班,奉上一杯熱茶;努力學習,為父母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規範行為,讓父母放心……

美德需要傳承,我們作為新時期的中學生,肩負着祖國未來建設的使命,讓我們時刻就記住,百善孝為先,傳承中華美德,爭做文明學生。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8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俗話説得好: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樂於助人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已經傳承併發揚了數千年,這種美德應當被繼承下去。可是世風日下,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這種美德是否已經被摒棄了麼?

我也有過類似的事情。去年的冬天我6點鐘就起牀了,在媽媽的催促下我背上了書包,學習去了。不知“公共汽車今天是怎麼了,這麼不聽話還不來,讓我在這麼冷的天氣裏凍着,快凍成冰塊了。”可在我焦急的等待中,公共汽車終於來了,我仔細的算了一下,大約我等了20分鐘。我立刻跑上了車,一上車,就讓我感覺到了車的暖。

過了一會,因為我穿得多,像熱鍋上的螞蟻,等待座位。我走到了一個十多歲的姐姐面前,那個姐姐很好看,眼睛大大的,牙齒很白,頭髮很長。當我看了那個姐姐的臉部特徵時。時間好像在跟我賽跑,過得飛快,不一會兒就過了四站地了,“你踩着我了!你不會去旁邊站着,偏站我這啊!”我一聽,嚇了一跳,連忙往後退了退,白了她一眼,還心想啊:不就是長得漂亮一點嗎,有什麼了不起的呀!不知怎了,時間像老爺爺走路似的,過得特別慢。

終於到站了,我想快點下車,再也不要看見她了,我憎恨之際下了車,那個女孩也下了車,不好意思地對我説:“等一等,等一等!”我停住了腳步,轉頭看她。她難為情地對我説:“你誤會我了!我其實剛才説你也是迫不得已,剛剛我看到了小偷在偷你的錢包,我是想把他嚇走,才説的你。”我回頭一看,果然我的書包拉鍊開了。我連忙説:“謝謝!”我懷着感激送走了她……我真佩服那個女孩,用了一個好方法嚇走了小偷,並且還很樂於助人,我很感動!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9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黑河三小五年二班的宋佳玉,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傳承中華美德,爭做有志少年”。我是一個愛讀書的小女孩,每天最願意做的事情就是聽着輕音樂,翻看着自己喜歡的書籍,盡情地在書本的海洋汲取知識和道德的力量。從三年級起我喜歡上了中華魂教育讀本,《頌歌獻給黨》《理想點亮人生》《中華美德頌》,這些薄薄的小冊子裏藏着許許多多催人上進、感人肺腑的小故事,那些平凡而偉大的主人公身上所閃耀的中華美德的光芒,在我悲傷、困惑、煩惱的時候,給了我莫大的鼓勵。

今年春天,當老師把《中華美德頌》這本小冊子送到我手裏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書頁,一個個弘揚中華美德的小故事躍入眼簾,震顫着我的心靈。在我這本書裏,我認識了汶川地震中“最美女教師”袁文婷;認識了用生命詮釋職業的責任與擔當的“最美司機”吳斌;認識了用孝心撐起一片天空的普通女孩孟佩傑;我還認識了用單腿拼搏人生的汪涓……在書裏我跟他們一起哭、一起笑、一同緊張、一同驕傲。

夏天時,媽媽看到我的學習桌上有一本快被翻爛了的小冊子,要給我扔掉,我一把奪了過來,用雙手將它捂在胸口。媽媽下了一跳,不解地問:“這是什麼寶貝呀,你這樣愛不釋手?”我神祕地笑了。從那天開始,我們家晚飯後就有了一個保留節目,也就是我負責每天給爸爸媽媽講一個《中華美德頌》讀本中的小故事。爸爸媽媽都特別愛聽,有時候他們也會被故事中人物的命運和執着的精神而感到。

每一次翻看和給別人講這些小故事時,我都像穿越時空一樣,與書中的主人公對話,看他們如何心繫天下,彰顯社會公德,看他們如何鞠躬盡瘁,弘揚職業道德,看他們如何孝愛情濃,傳承家庭美德,看他們如何修身養性,光大個人品德。

漸漸地,這些美德真正地融入我們心中了,因為媽媽説原來那個小心眼的、自私又任性的女兒不見了,現在這個女兒知道主動幫着父母刷刷碗,收拾收拾屋子,搶着幫爸爸媽媽洗臭襪子,奶奶咳嗽時不再避而遠之,而是主動把痰盂端到奶奶面前,還經常陪着鄰居有腦血栓後遺症的老爺爺去樓下散步……

美德像一汪清泉,滋潤着我們的心田;美德是一篇樂章,陶冶着我們的情操;美德像一張考卷,檢閲着公民的行為。在社會上,我們經常會看到與美德背道而馳的現象。“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公交車上對站着的老人視而不見”“中國式過馬路”“不贍養老人,導致老人餓死在家中”……事情有正反,美德無大小。一個小小的動作,一聲輕輕地問候,幾秒耐心的等待,都可以折射出美德的光環,讓我們如沐春風。

老師們,同學們,雖然我現在還不算是一個完美的人,但是美德的種子已經在我的心中埋下,它已經生根、發芽,有一天它會在我們心中長成參天大樹。小夥伴們,讓我們一起“傳承中華美德,爭做有志少年”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10

各位領導,青年團幹們,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傳統美德建設和諧社會》

建設和諧的社會,求得安定團結的生存環境,可以説是中國人民自古以來的強烈願望,也是無數中國人世代奮鬥的理想目標。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中華傳統美德中,很多內容也是圍繞着這個目標展開的,例如温良恭儉讓。所謂温良恭儉讓,無非就是温和、善良、恭敬有禮貌、儉樸、謙讓等行為規範。與之相對立的,自然就是粗暴冷淡、兇惡仇恨、強硬傲慢、奢侈放縱之類。“温良恭儉讓”出自《論語學而》。孔子的學生子貢稱頌他的老師説:“夫子温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意思是説,孔子與其他的人不同,不是憑藉勢力壓人,靠爭奪強力奪取,而是用温良恭儉讓這種方式和態度去取得自己所要追求的東西。待人處事要温良恭儉讓,這不僅是儒家的主張,也是幾乎所有古代中國人所讚賞的基本態度。例如,《管子形勢》中也説到,“人主”即國君,“温良寬厚則民愛之”。温良寬厚,也就是温良恭儉讓。後來人們也往往以它作為一種道德修養的要求和規範,用它來稱讚許多賢達君子的處世態度。

今天,我們在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時,不能訴諸武力,不能採取強制手段,而要從團結的願望出發,運用温良恭儉讓的態度,以説服感化的方法,去達到新的團結。

温良恭儉讓是每個人正常發展的需要,也是創造和保持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的需要。孟子説過,“愛人者,人常愛之;敬人者,人常敬之。”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待你;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如果自己一向待人温良寬厚、謙虛有禮,別人怎麼能對你刻薄冷淡、傲慢不遜?即使一時不理解,甚至出現誤會,久而久之,也能化干戈為玉帛。相反,如果自己極端自私,待人刻薄,怎麼能夠希望別人會無私、寬厚地待你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只有堅持温良恭儉讓待人,才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幫助,才能團結最大多數的人,這是我們的生活和事業須臾不可離開的。只有人人努力做到温良恭儉讓,才能形成人與人之間相敬互助、親密和諧的氣氛,創造和保持一個穩定和諧的環境,而這正是我們成長和發展所不可或缺的。

温良恭儉讓不是表面的東西,更不是能夠裝出來的,它反映着一個人的內在本質,一種道德境界,體現着他的最根本的人生價值觀,那就是對於別人的無私和愛。偽裝的温良恭儉讓也許能夠維持一時,但不能長遠;只有徹底的無私和發自內心的對別人的愛,才能使它表現出來、堅持下去,並永遠保存。當然,温良恭儉讓不代表懦弱畏懼,恰恰相反,它所表現的是我們自身的強大和成熟,是自身的尊嚴與自信:正因為堅信自己事業的正義性,相信真理在手,成竹在胸,所以才能夠鎮定從容、雍容大度地面對一切,以温良恭儉讓的高姿態來對待自己的朋友,甚至競爭對手;不計較一時的成敗,不計較局部的得失,勝不驕,敗不餒,處處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永遠不停頓地發展進取。

作為文明的一種體現,温良恭儉讓不是哪個人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學習的結果。真正做到它不容易,甚至是很不容易,必須進行刻苦的學習和艱苦的修養。在這裏除了要繼承我國的優良傳統,特別是學習無數志士仁人的光輝榜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以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原則作為指導,在實踐中不斷地磨練自己,提升自己。俗話説,誠於中則發於外。只要我們能夠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自覺地將個人與人民羣眾融合在一起,有遠大的目標和博大的胸懷,自然就能夠做到温良恭儉讓,就能夠正確地對待自我與他人、自我與集體,待人接物自然就會應付自如,使周圍的所有的人如櫛春風、如沐春雨。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1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文明有着五千年的歷史。幾千年來,中華民族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也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和完整的禮儀規範,被世人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是中華文明的承載者、受益者、傳播者,作為新時代的國小生,我們應當銘記五千年來華夏文明的優良傳統,文明美德,讓文明美德在我們身上得到體現。發生在四年級的一件事,讓我對”文明美德“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

四年級時我有了一位新同桌,她是個乖巧可愛的女孩,我們倆和睦相處,互相幫助。但是有一次我們鬧翻臉,誰也不理誰,盛怒之下的我在課桌上畫了一條”三八線“,很不客氣地對她説:”不管你哪個部位超過這條線,我就一個字打!“她也像只暴怒的獅子,神氣地揹着手走了!接下來幾天我們相安無事,平靜地渡過了。有一次自習課,我們都在認真地寫作業,也許是因為太投入了,她的胳膊肘超出了三八線,侵佔到我的地盤了,我高高地舉起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重重地砸向她的胳膊,她像觸電一般趕緊縮了回去,我暗暗發笑,心想:讓你長長記性,看你下次還敢不敢冒犯。

過了幾天,語文單元測試。我寫着寫着,黑筆竟然寫不出了,趕緊換了另一支繼續寫,真是無巧不成書呀,另一支筆也罷工了,不出水。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心想,糟糕了,沒筆還怎麼考試!就在我懊惱之際,同桌輕輕地用手碰了一下我,我剛舉起手想要送她幾拳,突然發現她拿了一支黑筆,遞給我。我正想伸出手去接又急忙收了回來,她大概看出我的心思,小聲地説:”快做題吧,不然就來不及了!“到下課時我也剛好做完。交完卷,回到桌位,無意間我眼睛的餘光掃到了”三八線“,想想前幾天發生的事情,不知為什麼,感覺這條三八線格外的髒、黑,越看越刺眼,趕緊拿出橡皮,擦掉了”三八線“,望着同桌的背影,一股欽佩的感覺忽然油然而生。

通過這件事,讓我明白了傳承文明,踐行美德,從平常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一定會讓中華文明之花開得更加燦爛!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1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媽媽經常對我説,做人必須要從:“禮”“德”開始,如果做人做不到文明禮節,做不到以德優先,那就做不好人。

小時候的我並不知道什麼叫美德,見了爺爺奶奶不經常問好,和小朋友相處不懂得寬容,上了幼兒園後,老師第一堂的課講的就是讓我們懂禮貌,自己的事自己做,做一個懂事的小朋友。慢慢地我開始懂事了,開始幫老師掃地了,開始幫老師收拾碗筷了,開始和小朋友互相關愛了,出門見了長輩也懂禮貌了,成為一個文明的小朋友了。

上國小了,在教室裏的第一堂課,班主任也對我們進行了文明禮儀教育,教育我們同學之間要友好相處、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鼓勵。我從那開始一點點學着做一位文明的國小生,做一名出色的少先隊員了。

時間已慢慢地走過,轉眼間我已經是三年級的國小生了,我已經能從身邊的事感覺到文明禮德是怎樣做的了。比如説在我上學的路上,常過的十字路口處,經常會看見闖紅燈的行人,我也經常説這些人的素質低,這時候媽媽就會告訴我:“禮德從自己做起,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你看和我們一起等綠燈的行人不都是文明的人嗎,不文明的人還是少數的,只要大家共同做好自己,相信那一小部分也會慢慢變成文明人的”。我開始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不闖紅燈做起,做一個文明的人。

在學校裏,有一些不講文明的同學經常亂扔奶盒、垃圾,讓一些室外衞生員增加了許多的麻煩,在老師增添了許多衞生檢查員後,同學之間互相提醒,互相監督。學校裏出現了許多文明小天使,他們主動地在學校各個角落裏撿垃圾,以自己的行動讓更多的同學們參於這項活動,現在亂扔垃圾的同學越來越少,校園裏也變得比以前乾淨了。

這次五一,我出門去爬泰山,在高速公路上,見到有些人從車窗裏亂扔拉圾。這個現象可真不好,真想告訴那些人,這樣做是不文明的,你乾淨自己的同時,卻破壞了環境,還有可能造成。爬到泰山頂端的時候,我看到山頂上有許許多的垃圾,到處都是。這些垃圾有可能讓人摔跤、跌倒,我還看見有些人邊吃邊扔,真讓人氣憤。同時我還看到反的一方面,有人正在忙碌地撿着垃圾,還把垃圾分裝在各個不同的袋子裏,背到山角下去賣。想想,平常我們見到這些人都把他們稱為“買破爛的”都有點看不起它們。今天看到他們的行為,我有點感動,還真佩服他們。山這麼高,這麼陡,我空身爬上來就花了四個小時,而且累得大汗淋淋,還説絕不來爬第二次了,想想他們,他們為了生活可能天天要來爬,他們不怕苦不怕累,為景區做了巨大的貢獻,他們可稱上是光榮的“文明衞士”。他們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和好朋友把我們的垃圾背下了山,並希望以後有更多的人蔘於進來,做到文明從小事做起。

文明常常在我們身邊,從小事做起,堅持一直做下去,慢慢地我們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文明的國小生,和更多的人創造一個文明社會。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13

為了使道德建設更好地深入人心,具有使人民羣眾喜聞樂見和通俗易懂的形式,還必須運用各種有效手段,對人民羣眾進行誘導、啟迪和教育。特別是對於廣大青少年來説,運用“格言”“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的特點,使他們在青少年這個便於記憶的時期,熟記和背誦這些“格言”,就能夠更好理解、感受和身體力行這些格言的內容,這不僅對當前提高他們的道德品質,有教育的意義,而且,在長大成人後,對他們更好抵禦各種不良影響的腐蝕,也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古代的思想家強調,對青少年加強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渠道,就是要把必要的基本道德規範和格言,對青少年“講而習之於幼稚之時”,這樣,就可以使他們“習與智長,化與心成”,長大成人以後,對社會的正確的道德要求,也就能夠順其自然、嚴格要求,也就不再會有格格不入“捍格不勝”的憂慮了。

“傳承中華美德,培養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時代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方面。按照傳統道德基本內容,把傳統美德分為愛國、明智、持節、自強、誠信、知恥、改過、厚仁、貴和、敦親、重義、尚勇、好學、審勢、求新、勤儉、奉公、務實等18個部分,比較全面系統地反映了傳統美德的各個方面,本着少而精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選擇了在當今社會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格言”,這對於加強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陶冶他們的道德品質,進一步推動公民道德建設、加強以德治國,培養民族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説:“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然而,在這所謂的道義背後,在一樁樁英雄事蹟之中,始終有一個千年不變的精神內容存在,這便是—傳統精神文化。

傳統精神文化是一個在民族適應環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語言,習俗和人文傳統的長期發展歷程中,表現出來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志向。這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

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養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為祖國,為人民勇往直前,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繼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無疑更具有現實意義。

十六大報告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加以強調是對民族精神內涵的發展,也是對文化建設理論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應該從大小環境做起,大小年齡進行普及教育。大的環境,國家應該倡導,鼓勵這種精神,使國民具備這種精神,並使其變為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動力。而從小的方面來説,應該在各類教育中滲透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大力發展教育從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養。

當前,培育和弘揚傳統文化,首先要培育與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知難而進、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清正廉潔、永不自滿,樂於奉獻等的民族精神,不落於時代而不斷髮展;不囿於陳規而勇於創新;不敢於驕傲而奮發向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振興中華的民族精神。今天的偉大變革和新的偉大實踐,正是孕育新的傳統文化最佳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反覆提煉,不斷總結,為民族傳統文化的寶庫增光添彩,這既是民族發展的攻堅戰,又是民族精神前進的光輝點。

仰望中華世紀的聖火我們感到中華民族正閃耀着我們民族特有的堅忍不拔,不畏艱難的偉大精神。而且,正是這種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國從落魄中重新崛起,並再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為祖國後代的我們,所要做的是同先輩們一樣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繫起來,真正地做到: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立志報效祖國。這不但是每個中華兒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根本途徑,更是祖國對我們的要求。讓我們一起為中華傳統文化這顆長壽樹澆水、施肥吧。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1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此刻我們又相聚在這美好的早晨,相聚在這莊嚴的國旗下。在這裏,我代表紅光中學預科年級全體師生向全校同學號召:從今天開始立志養成雅行習慣,爭做和雅學生。

我們的祖國自古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們的民族歷來十分注重言行雅緻。古時,孔融四歲就知道讓梨,這個故事婦孺皆知。建國初,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行雅德馨:1959年主席回故鄉,邀請尊長吃飯敬酒時,老人們説:“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賢,應當應當!”謙謙君子風度傳為美談。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許有青年旁若無人地佔據着公共汽車的老弱病殘座位,也許有外表靚麗的姑娘嘴裏吐出國罵髒語,也許有遇到路人撞了你不道歉便揚長而去,也許有衣着光鮮的行人邊走邊隨地吐痰丟果皮。看到這些不雅的言行,你一定會覺得他們與物質文明的社會是那麼不協調!

是的,當今有些人對於自身不雅行為不以為怪,還會認為:小節無礙大事!其實言行文雅不是小事,它是一個人素養的體現,更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誌。

可以這樣説,雅行是現代文明人的重要素質,它比人的智慧與學識還要重要。舉止文明、彬彬有禮、温文爾雅、儀態萬方,這些美好的詞語都是雅行的寫照。生活在社會大家庭中,文明雅緻地處事待人,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我們更不能忽視,不雅的行為時常發生在大家的身邊:校園內,有我們不經意丟下的垃圾;同學間,話語裏也有髒話、粗話的字眼。雖説這只是一些小小的毛病,但卻影射出我們素質上的缺陷。

同學們,我們預科2班的全體同學有一個共同的信念:今天,在校園學做文明人;明天,在社會上做個高雅的公民。因為,我們是中華兒女,我們不能辱沒班級的榮譽,我們不能辱沒校園的名聲!此刻,就要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在老師的引領之下,做一個言行文雅的好學生。

謝謝大家!

傳承中華美德演講稿1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時光飛逝,轉眼已經過了二十年了,我在文明城長大,文明美德陪伴着我從小到大。我決定讓每個人都成為文明人,於是,我開展了一個“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活動。

“文明美德是我國的優良傳統,我們要做文明人,幫助別人,你也會快樂的……”隨着主持人——我的一番激情演講,觀眾們越來越投入了,都願意向文明人學習,爭做文明人。我心裏喜滋滋的,隨即展開了各種活動:

1、美化我們的家

觀眾們按照指示,換上環保服,戴上手套,自願報名參加美化江都的各種項目:有人願意掃地,有人願意種花草,有人願意修補公共物品,有人願意清除牛皮癬,口香糖……個個幹得熱火朝天。路人們也受了感染,有的抬東西,有的掃地,有的願意奉獻自己家的花草……很快,這塊地一片廢紙,一個口香糖也沒有了,公共座椅修好了,不知是誰還給它刷上了漂亮的油漆,像新的一樣。人們沉浸在勞動的喜悦裏。

2、幫助弱者

除了我,誰都不知道,有個化裝成窮苦人的工作人員將要考驗考驗觀眾,看他們是不是真的要做文明人。“哎喲!”一聲驚叫響起,一位“大媽”在人羣裏跌倒了。人們立刻朝那裏看去,好幾個人扶她起來,一邊詢問她有沒有傷着,一邊幫她撿掉下來的東西。她不停地説着謝謝,然後悄悄“退場”了。

誰都沒料到,包括我,一個在旁邊的毫不起眼的老大爺,真的跌倒了。連帶着倒下的還有幾輛自行車,嘩啦嘩啦的,驚動了很多人。一個叔叔扶起了老大爺,還有幾個人幫忙扶起了自行車。他們看老大爺衣着破爛,忙問原因,原來老大爺家境不好,生活清苦,人們聽了,都主動給了老大爺錢,老大爺感激極了。

……

活動結束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不僅成了每個人的口號,更成了他們的動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