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責任與擔當演講稿3篇

來源:文萃谷 1.49W

演講稿可以幫助發言者更好的表達。在現在社會,演講稿在演講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學生責任與擔當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學生責任與擔當演講稿3篇

中學生責任與擔當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同學們,我們的校訓就有“責任”一要求,今天我和大家談談責任。責任並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僅有的是巖石般的冷峻。一個人真正地成為社會一分子的時候,責任作為一份成年的禮物已悄然卸落在他的背上。它是一個你時時必須付出一切去呵護的孩子,而它給予你的,往往只是靈魂與肉體上感到的痛苦,這樣的一個沉重的負擔,我們為什麼要揹負呢因為它最終帶給你的是無價的珍寶——人格的偉大。

20世紀初,一位美國意大利移民,曾為人類精神歷史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他叫弗蘭克,經過多年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一次銀行遭到搶劫,導致了他非凡的經歷。他破了產,儲户失去了存款。當他帶着一個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責任,但在道義上,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償還的代價是三十年的艱苦生活,寄出最後一筆“債務”時,他輕歎:“現在我終於無債一身輕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責任,而給世界留下了一筆真正的財富。

責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給世人的一種考驗,許多人通不過這場考驗,逃匿了。許多人承受了,戴上了桂冠。逃匿的人隨着時間消逝了,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一點痕跡。承受的人也會消逝,但他們仍然活着,死了也仍然活着,精神使他們流芳百世。

責任,讓即將沉淪的浪子回頭;責任,讓弱不禁風的幼苗逐漸承受風吹雨打。

責任是苦澀的,是沉重的,然而,它也是一種愛,甚至是一種最為崇高的愛。我們學校的校訓提出“責任”的要求就是這個道理。

今天,我們站在國旗下,共同提起“責任‘這個話題。大家都説,愛與責任是做好教育事業的必需,好比左膀右臂,兩者缺一不可。而至於兩者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有人説,有了愛才有責任;也有人説,有責任才有愛。而我要説,愛源於責任。

中學生責任與擔當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今天勇於承擔責任明天成為棟樑之材》。同學們,首先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每個人都當過值日生,但是你會掃地嗎?面對這個的問題,我想大家可能會帶着不屑的表情説:“誰不會呀?”是的',像掃地這樣的小事連一年級的國小生都會做,更不用説是我們五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了。但是,做值日的時候,大家每次都把地掃乾淨了嗎?也不盡然。細心的同學會發現,每次值日生掃完地後,教室總有的地方沒有打掃乾淨,一些小的紙屑和垃圾從笤帚縫中遺漏了下來。難道這些紙屑和垃圾無法清除的嗎?不,絕對不是。那為什麼每個人都會掃地卻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掃不乾淨呢?

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是責任心不夠。作為一名值日生就應該在規定的時間內按時上崗、認真值日、團結合作、提高效率,把自己所分擔的任務盡善盡美地完成。但是總有些值日生責任心不強,要麼只想着早點完成任務好抽出時間玩一會兒,要麼就直接在房區內磨磨蹭蹭不抓緊時間。所以,有的值日生把自己所分擔的任務草草地幹完後就跑到別處玩去了,也不管是不是打掃乾淨了;有的把衞生工具當成了遊戲的道具,兩個人拿着衞生工具互相打鬧;還有的三個一羣兩個一夥湊在一起説説笑笑,早把打掃衞生的責任放在了腦後;更有甚者做了大半個學期的值日卻總不記得自己值日的日期。

説到這裏,我想大家都明白了,一個責任心不強的人連掃地這樣的小事都做不好。如果大家認為缺乏責任心僅僅導致了我們的教室不夠乾淨、校園不夠整潔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一個不負責任的學生在學校不僅做不好值日,更會亂扔廢紙、垃圾,破壞班級、學校的環境;一個不負責的學生在家必定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寫完作業要家長幫着收拾書包,不知體諒家長的辛苦;一個不負責任的學生在社會上必定是違章亂紀、不守規則,給家長、學校丟臉。

這樣一個不負責任的學生長大了更可怕:因為一個不負責任的學生,將來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家長,他必將培養出一個不負責任的子女;一個不負責任的學生如果成為一名教師,那他就會信口雌黃、誤人子弟;一個不負責任的學生如果成為一名醫生,那他就會貽誤病情、草菅人命;一個不負責任的學生如果成為一名政府官員,那他輕則危害一方,重則禍國殃民;一個不負責任的學生如果成為一名企業家,那他就很有可能像三鹿集團的管理者一樣,禍害成千上萬的兒童不説,還使我們中華民族在世界上面臨信用危機。

同學們,不負責任的後果如此驚人,如此可怕,你還敢做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嗎?我想當每一個同學認識到了這一點後,一定會下定決心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我們的社會也離不開有責任心的人。20xx年12月21日《中國教育報》刊發了一條新聞,標題是《有責任感畢業生求職最受歡迎》,內容是山東人才網對200家用人單位的人事主管調查發現,用人單位在挑選大學畢業生時,看重的十大因素中責任感被排在第一位。這則消息向我們宣告,目前我們最缺乏的東西不是高文憑,而是責任心。

每一個班級、每一個學校都需要有責任心的同學,每一個家庭都需要有責任心的孩子,每一個社會都需要有責任心的公民;每一個國家都需要有責任心的愛國之士。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顧炎武説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同學們,你們熱愛自己的國家嗎?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請你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吧。

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其實也不難,不需要我們去做驚天動地的大事,只要踏踏實實地做好我們應該做的事即可——對自己,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別人;對家庭,要尊老愛幼,同甘共苦;對同學,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對集體,要有榮譽感,時刻為集體利益着想;對社會,要遵紀守法,主動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需要我們去開創。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勇於承擔責任,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材吧!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中學生責任與擔當演講稿 篇3

敬愛的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們帶來的國旗下演講是“敢於負責,勇於擔當”。我們是來自七年級(1)班的陳代瑋、李灝鈺。

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文化中就有治國,平天下為準的責任意識與擔當精神。木蘭替父從徵是兒女對父母,對家庭的責任。在“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的情況下,木蘭沒有畏懼,沒有害怕,而是學會了擔當,學會了對家庭負責;精忠報國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對國家的責任,在即將國破家亡的情況下,他獨挑大樑,勇於擔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體現的是范仲淹對人民,對祖國的責任。古人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經常會犯下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犯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去負責,害怕去承擔。

有這樣一個故事,1920年,一個年僅11歲的男孩在踢足球時踢碎了鄰居的玻璃,人家索賠12.5美元。當時,12.5美元可以買125只下蛋的母雞,闖了禍的男孩向父親承認錯誤,父親沒有責罵男孩,只是讓男孩對自己説:“我要對過失負責。”可男孩並沒有錢,父親説:“錢我可以先借給你,但一年後還我。”從此,男孩開始了艱苦的打工生活。半年後,他終於還清了那12.5美元。他父親的所作所為讓他懂得:犯了錯就該勇於承擔後果,不逃避,也不推卸責任。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就擁有了至高無上的的靈魂和堅不可摧的力量。責任是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是一種擔當的情懷;人生是一種擔當,敢於擔當的人生,書寫着偉大,鐫刻着燦爛。而這個男孩,正是美國前任總統:羅納德·威爾遜·里根。

門肯説過:“人一旦受到責任感的驅使,就能傳造出奇蹟來。四川地震發生時,一位高三學生在教學樓倒塌前幸運地逃了出來。但他想起了他的同學,他不能一個人獨自逃生,他轉回來奔向廢墟,用自己的雙手,為他們挖出了一條生命通道,挽救了三十三條生命,全然不顧自己身處危境。他帶給人們的感動,每每讓人想起都會經受心靈的震撼,這瞬間的舉動源自內心的品質。據報道,教育部已決定保送他上大學,這樣的人國家定會重用。

同學們,儘管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微小的一份子,但我們可以擔當責任,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什麼是責任心?“有一種力量是從你跳動的心中發出的,它會指引你去做你認為重要的事,並且一定會竭盡全力。”這就是責任心。

也許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説擔當的不是一個家庭,擔當的不是生活的壓力,但是擔當的是自己的天空,自己的夢想,我們的未來。作為家庭的一員,我們也需擔當一份責任,也許只是拿起掃帚承擔一份家務,這也是一種擔當。

有無擔當精神,是衡量一個人素質高低,有無責任心的重要標尺。我們要從勤於擔當、嚴於擔當、善於擔當和精於擔當等方面做起。

俗話説,“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懷”。對於應負的責任,努力做到最好。實踐擔當的精神,提升擔當能力,做到敢擔當,能擔當,會擔當,善擔當。

做人要敢於擔當。人生無論貧窮還是富有,尊貴還是低賤,都有自己的那份擔當。勇於擔當,生命才會更有意義。成熟不是看你的年齡有多大,而是看你能擔起多大的責任。敢於擔當,才能贏得別人的敬重與關懷,贏得別人的認同與信賴。英雄因為擔當而偉大,君子因為擔當而崇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