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讀書生活教師徵文

來源:文萃谷 4.61K

一本好書,往往藴藏着豐富的知識與美好的情感。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關於我的讀書生活教師徵文,希望大家認真閲讀!

我的讀書生活教師徵文

  【1】我的讀書生活教師徵文

北京師範大學肖川教授曾説:“基礎教育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幸福人生奠基。”那麼,作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實施者——班主任,在學生的教育和成長中,應注意什麼?怎樣實施教育,才能讓學生少走“彎路”,讓學生健康成長,不斷邁向成功,從而構建自己幸福的人生?筆者認為,要高度重視品德教育,在教育過程中,實施公平教育和賞識教育是關鍵。

一、品德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課。

二戰後,一位從德國納粹集中營中僥倖存活下來的倖存者給中學校長寫了這樣一封信:

親愛的老師:

我是納粹集中營中的一個倖存者。我親眼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過的事實:高級工程師建造了毒氣站;醫術高超的醫生毒死了孩子;受過嚴格教育和培訓的護士殘害了嬰兒;高中和大學的畢業生們用槍打死或活埋了婦女和兒童。因此,我對教育產生了懷疑。我請求:幫助你的學生成為人(become human)吧!再也不要培養學問淵博的惡魔、技術高超的精神變態者以及受過高等教育的劊子手……

從這封信,我們不難看出:有淵博的知識和高超的技能,卻沒有正確的、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何等的可怕。有再高的學識,沒有良好的道德品質,這樣的學生走上社會肯定是不受歡迎的,甚至對社會是有害的。這樣的學生哪能獲得成功和幸福的人生。

雲南大學的馬加爵、去年所有校園傷害事件的行兇者、近來北京公開審理的酒後駕駛的案件的責任人等已成為危害社會或被人們所鄙視、唾棄的對象。社會需要匡扶正義,教育需要培植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品德教育,是學生教育的第一課,是教育的當務之急。

(一)文明守紀是中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前提。每一個學生都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文明守紀是中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前提,是中學生邁向成功的階梯。學生養成了良好的文明守紀的習慣,步入社會就會營造良好的文明氛圍、倡導遵紀守法的社會風尚。班主任要利用《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學習和其他途徑對學生進行文明、守紀教育,培養文明、守紀的小公民。

(二)勤勞善良是中學生真正成人的道德底線。教育首先要培養自食其力的勞動者,然後才能“對社會有用”。勤勞是一個人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重要體現。一個人,具備了善良的品質,才會同情弱者,才會樂善好施,才會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因此,班主任要藉助一定活動和機會,教育和引導學生養成勤勞和善良的品質。

(三)誠實守信是人與人正常交往的聯繫紐帶。生活、工作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聯繫。待人真誠,為人誠實守信,是維繫往來的關鍵,也是正常生活交往的紐帶。班主任要營造誠實、守信的班級教育氛圍,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良好品格,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班主任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培養學生文明守紀、勤勞善良、誠實守信、寬容理解、團結互助、尊老愛幼等優秀品質,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 “有道德”的人。

二、公平教育,是健全人格的鋪路石

新加坡國家教育部在給校長的委任狀中寫道:

“在你手中是許許多多正在成長的生命,每個都如此不同,每個都如此重要,全都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和夢想,他們都依賴你的指引、塑造及培育,才能成為最好的個人和有用的公民。”

從這個委任狀可以看出校長責任的重大,同時也藴涵着教育要注重方法,要體現公平教育的要求,不能忽視“每一個”,要公平地對待“每一個”。

我想,這段話同樣適用於我們班主任。班主任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要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才能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對不同的學生,班主任可以採取不同的方法,公平地對待,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讓每個學生都邁向成功。

(一)優等生可給予肯定的眼光。威廉·詹姆斯説:“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動機是被人賞識的渴求。”學生最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認可。對於優等生,班主任當然會表揚和肯定他的能力和好的習慣,以激勵其不斷進步,但不能常“掛在嘴上”,要“美在心裏”,不能表現得過於親近他們,以免引起其他同學的嫉妒和不滿。

(二)中等生需給予鼓勵的眼光。中等生是班級的主體部分,他們往往因為自己成績一般而不易引起教師的注意而喪失信心,甚至自暴自棄。班主任要重視他們的存在,多多鼓勵這部分學生。信心不足的學生,會因為班主任的鼓勵,激發潛能,找到自信,走向成功。

(三)後進生要給予發展的眼光。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來看,只有愛後進生,才是真正地愛學生,班主任對後進生要寬容和善待。這裏我們要謹記陶行知先生的忠告:“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三、賞識教育,是激發潛能的.催化劑

一位美國心理學專家到一所普通學校調研。有位老師問能不能挑出班上智力超常的學生,專家爽快地答應,然後自信地點了幾個學生。被點到的學生眼睛一亮,當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神童”時也欣喜若狂。從此,這些孩子受到同學的羨慕,老師的關懷,家長的誇獎,一個個飛速向前發展。一年以後,專家再次訪校,問那幾個孩子怎們樣,老師説好極了。可專家微笑着説,他當時只是隨便點點而已,老師一臉驚訝。

這個小故事給我們的啟示無疑是深刻的,那就是:賞識的力量是多麼的巨大。

任何人都期待他人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並能得到他人的肯定。使一個人發揮最大的潛力的最好的方法是讓其得到賞識。

對於一個人一生的成長來説,賞識是一縷陽光,能讓將要跌入生活暗處的人,及時得到一絲光亮的指引,獲得前進的勇氣,看到走向成功的希望,從而最終引領他走向明媚的未來。賞識教育,是一副催化劑,能夠在學生取得成功、進步時,進而煥發學生前進的不竭的動力,從而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總之,班主任工作責任重大,我們要滿懷教育的理想和信念,運用教育的情感和智慧,將“育人”放在第一位,注重學生良好品德的培養,講究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注意公平教育和賞識教育,就一定能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啟迪學生的智慧,激勵學生奮勇爭先,不斷進步,讓學生邁向成功和幸福。

  【2】我的讀書生活教師徵文

書是人類精神文明的財富,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一位良師,書是一位益友,指導我們前進。

我一離開書,我的生活就失常了,就像清澈的河水沒有魚兒陪伴,就像湛藍的天空沒有星星的點綴,就像花兒沒有綠葉陪襯,一切那麼寂寞。可當我接觸到書,我的生活有恢復了正常,河裏又有了魚兒,天空又有了星星,花兒也有了綠葉。我是一名國小生,別看我只有十一歲,可我也有一部讀書傳呢。

小時候,都是爸爸媽媽講故事給我聽,什麼《皇帝的新裝》啦,《海的女兒》啦,比比皆是。等上了幼兒園,識的字漸漸多了起來,就自己念連環畫了,一個字一個字的念,很是吃力。上了國小之後,媽媽幫我買了幾本文藝書籍,因為沒有插圖,所以很多意思不懂,常常問:“媽媽,這個字怎麼讀?""媽媽,這個字什麼意思?”那時候還有點飄飄然呢!我上了三年級以後讀世界名着那個津津有味啊!閲讀時,我還會將書中的好詞好句好段劃出來,為我日後寫作文所用。現在我已經上五年級了還堅持閲讀,作文也寫得不錯,這都是書的功勞。説了我讀書的經歷,再給你們講一件我的讀書趣事吧!

那天,我在上網看作文,抄下了一大堆好詞好句,我在電腦前寫啊抄啊不知不覺一個小時過去了,我還在電腦前抄寫啊。媽媽怕我坐在電腦前時間太長影響視力,千方百計地哄我下來,可我實在是不捨得走,最後媽媽狠心的關了我的電腦我才迫不得已的下機。媽媽告訴我明天帶我去書店買本我喜歡的書,我才不那麼難過了。我趕緊去媽媽那裏確定事實的真假。我問媽媽:“媽媽,是不是在真的要幫我買啊!不會又説我的書太多了吧!”“當然是真的了,星期天帶你去,滿意了吧!”媽媽笑着説。下次買本《超級市長》,説定了。”我説完便一蹦一跳地上牀睡覺了,後面是聲歎息:“唉,這孩子。”

讀書給了我力量,讀書給了我知識,讀書讓我快樂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