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迎全運做文明有禮小公民徵文

來源:文萃谷 1.93W

通過開展讀書活動,引導中國小生學習文明禮儀知識,行文明禮儀規範,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爭做文明小使者。以下是關於迎全運做文明有禮小公民徵文的範文,歡迎大家參考!

七年級迎全運做文明有禮小公民徵文

  【1】迎全運做文明有禮小公民徵文

利用你的時間藉助別人的作品來提高你自己,這樣,你才回輕鬆地得到其他人通過艱苦勞動才能得到的東西。——蘇格拉底

身感乏累之時,我喜歡獨坐一室,小息片刻,疲憊之身便會得以放鬆;心感煩躁之時,我則喜歡手捧一本好書,讀上幾頁,浮躁之心便會得以安寧。我五彩繽紛的童年,離不開書,因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書,幼兒園的時候要看書,國小的時候也要看書,等到以後也要看書,所以説書跟我們的成長有着密切的關係!

很小很小的我,在寧靜的夜裏躺在奶奶的懷抱裏,聽奶奶講那些古老的民間寓言。稍稍長大了一些吧,識得三兩字了,我漸漸開始自己閲讀童話。格林童話是我的最愛。我想走進開滿鮮花的大森林,與白雪公主一起做遊戲;我想去富麗堂皇的海底王宮,去尋找化做泡沫的小美人魚;我想去找尋醜小鴨,問問它變成白天鵝後的故事。童話為我展現出一個五彩斑斕的奇妙世界,教給了我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醜、惡。書,教給了我人生的第一課。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慢慢開始捕捉詩的影子。喜愛上李白的浪漫,喜歡上蘇軾的瀟灑。體味蘇東坡的才氣飄逸,“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淚撒於岳飛滿江紅中的碧血丹心。用稚嫩的眼光去閲讀秦觀的“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千古流傳的愛情誓言。詩詞讓我穿越時空,回到起點,去體味古人的悲歡離合,陰晴圓缺。書,讓我觸摸到了我們華夏文化古老的底藴。

現在,散文小説成了我的摯友。伴着海明威的腳步去陪伴着老人釣魚,在風浪中去搏擊強敵,陪着高爾基去回憶他痛苦中又交織着甜蜜的《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跟着冰心奶奶去追回那故去的往事,那盞在暗夜中閃亮的小橘燈。看着曹雪芹筆下的黛玉葬花,賈家的興衰,讓歷史的腳步停留在那個瞬間。一個跟斗雲,隨着吳承恩,上天庭,大鬧王母娘娘的蟠桃大會,盡情遊玩。望着梁山一百零八將的英勇豪邁。劉備、曹操、孫權的三國之戰……書,讓我有了自己的理想,讓我在理想中不斷進步。

莎士比亞説:“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的確如此,如果沒有書,人類將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裏止步;如果沒有書,人類將永遠在愚昧無知的落後世界中停留;如果沒有書,我們將無從談生活,無從談價值,更無從談發展!

今後,我依然會與好書為友!因為讀一本好書就象嚴冬裏遇到了炭火,它會以無私的自信,給你燃起澎湃與激情。讀一本好書就像酷熱的夏天遇到了濃蔭,在你孤芳自賞時,給你浮躁的心靈泛起輕爽的涼風。讀一本好書,就像迷途的航船遇到了航標燈,讓你高揚理想的風帆,駛向人生的旅程!

一本本好書伴我度過了十幾個春夏秋冬,一本本好書伴我迎接燦爛的明天。好書伴我成長。讀書不在三更五鼓,用功只怕一曝十寒”。與好書為友,以好書為鑑,未來的日子裏,我會在書香的陪伴下繼續闊步前進!

  【2】迎全運做文明有禮小公民徵文

書,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發展的橋樑;書,也是人類智慧的“長生果”。書,能把我們帶到古老的過去,還能把我們帶到遙遠的未來;書,能把我們帶到浩瀚神祕的宇宙,還能把我們帶到無邊無際的海洋。它也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與人生的真諦。在人的一生中,都要看許許多多、形形色色、不同風味的書,下面我就來寫一下我開始看書到的經歷吧!

我是從一年級時開始正式看書的,那時我雖然懂得的字不多,可還是硬着頭皮把一本書給看了下來,而且還讀懂了主要內容,當時啊,我真是高興極了!

二年級了,我雖然比一年級的時候多懂了一些字,而且還學會了拼音,就死纏爛打的纏着老媽給我買書看,但還是要拼音讀物的,看到不懂的字就可以用拼音拼出來了,這樣的書我已經能完全看懂了,這種感覺真爽啊!

三年級到了,我已經不滿足那些拼音讀物了,開始看《三國演義》,裏面人物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我都感受到了。雖然最後的結局還不錯,什麼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是主角死光光了,還是讓我悲傷。

四年級的時候,我突然喜歡上了寓言,寓言雖然是短篇故事,可裏面卻藴含了人世間的道理,並且經常諷刺那些愚不可及的人,用意是叫我們不要向那些人學習。

轉眼間我已進入五年級了,開始看長篇小説了。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數《哈利?波特》系列了。哈里和朋友們那固若金湯的友誼,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裏。還有哈里面對邪惡那毫不畏懼的精神,更是令我終生難忘。更重要的是,哈里讓我懂得了比賽第二,友誼第一的的深刻道理。

書,像我的朋友,如我的.親人,似一個伴侶,更是一個老師,是它讓我的生活豐富多彩,是它讓我的大腦充滿智慧,是它讓我的心胸開闊寬廣,是它讓我的靈魂高尚純潔。

我永遠熱愛讀書!

  【3】迎全運做文明有禮小公民徵文

五千年的光明與璀璨凝結成一串串古老而神奇的文字,古老的羊皮卷、奇異的獸骨、千年的石碑,都鐫刻成一段段不朽的神話。——書,這個令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人痴迷的東西,它如同潘朵拉的魔盒,引誘着我去打開。

愛詩。自從小時候被爸爸逼着背“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時,就愛上了這種精緻、婉約的文體。它和諧流利的韻腳,一語雙關的奇妙,字字珠璣。寥寥數筆就勾勒出一派蕩氣迴腸的詩篇。塞外風沙高聲歌頌的是:“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意志;江南煙柳低聲吟唱的是“水光瀲灩晴方好,濃粧淡抹總相宜”的優美意境。每次細細品完一首首精美的詩,我都會如痴如醉的回味一番。在詩的國度,我穿梭於詩中的風花雪月,惆悵於詩的離情別緒,感傷着敏感、憂傷的詩人們所見;所聞;所看。他,如同一匹野性難馴的馬,在詩原之上,自由馳騁。他有“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的純美愛情;有“我歌鑰徘徊,我舞影零亂”的孤單寂寞;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雄健奔放;有“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狂放不羈。他就是李白,這個彷彿有着仙風道骨的詩人,他豪放、狂野的詩句令我深深着迷。

戀散文。喜歡讀一篇篇風格迥異的優美散文。從那看似胡言亂語的雜亂篇章,琢磨着它所藴含的深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像陰柔綿軟的太極拳,看來好像不成章法,其實以柔克剛,以力借力,傷人於無形之中,高深莫測,變化多端。散文,看似淡淡的幾句閒言碎語,如同平靜的水面。然而誰又知那風平浪靜之下隱藏着怎樣的波濤洶湧。散文,不用華詞麗章的堆砌,不用激情澎湃的宣泄,只是輕輕揮墨,一筆帶過。輕描淡寫之間,只留下隻言片語,令人回味無窮。如同冰清冷豔的山茶花,不需太多繁瑣裝飾,只是一朵冰肌玉骨的花兒,襯上一片透亮的綠葉兒。便構成一幅鮮活美豔、韻味十足的畫,絲絲幽香,沁人心扉。

除此之外,我還傾心於小説,閲讀小説就彷彿穿插在無數人的命運中,體會不同人的快樂和悲傷。高爾基的《童年》,曹文軒的《草房子》,沈石溪的《根鳥》,都是不錯的選擇。我最喜歡的還數《紅樓夢》。紅樓夢中有潑辣的鳳妹子王熙鳳,有端莊典雅的才女薛寶釵,有純真樸實的劉姥姥,有弱不禁風的林黛玉。這些典型人數各具風采,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悽楚悲涼,令人留戀往返。其中最為之動容的是“黛玉葬花”那一幕,一襲青衣薄紗,清秀可人的臉上,蹙着眉,淡淡憂傷爬在眉頭,襯着柔弱的身子,伴着紛紛落花。這無盡的憂愁便散在風中,令人心碎、落淚……

無論是詩、散文還是小説都是文明藝術的體現,書是人們尋求心裏安慰的處所,是人們的精神食糧,是萬古不變的快樂源泉。它把凌亂散落的文字編織起來,化成一盞盞照亮人類發展的路,化成一個個令人沉醉的夢。我喜歡書,喜歡它有着歷史般沉重的藏傷感。抱一本書,貼在心口,我彷彿聆聽到它強勁有力的心跳聲和沉重的歎息聲。靜靜的聆聽着,聆聽他描述的滄海桑田的變化,及千年前的燦爛輝煌……

或許,在某個角落,一本黃褐色、殘舊的書,落滿灰塵,靜靜的躺在那裏,裏面的無數祕密,等着人們去發現打開……( 文章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