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幼教的特色所在

來源:文萃谷 2.41W

現在我們一起去領略下韓國的幼教魅力之處,他們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們去借鑑參考,以下是YJBYS小編帶來的詳細內容,歡迎參考查看。

韓國幼教的特色所在

  “滲透式”教育

當我們驅車來到首爾京城幼兒園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門外的小小植物園,各種植物高高低低、紅紅綠綠,每一種都標上了小標籤,煞是好看。植物園不大,卻是該園幼兒認識植物的小天地,我們看着、數着,竟數不過來,原來這裏的植物竟有300多種。

京城幼兒園面積約1000平方米,整潔優美。幼兒園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間,向幼兒、家長、社會廣泛傳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我們看到幼兒園裏走廊、班級門口、樓梯拐角處擺着許多品種不同、鬱鬱葱葱的盆景,讓人感到親切,有種濃濃的情意。幼兒園倡導以幼兒生活環境為課堂,強調“在環境中教育”,引導幼兒自主地觀察和欣賞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景觀,使幼兒初步理解自然與人類的關係,並學會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如:樓梯中線放着小花盆,如圖1,就是告訴幼兒,上下樓梯要靠右行走。這些細節體現了教育者的智慧和教育者的人文關懷。

京城幼兒園對植物的熱愛,還傳遞着這樣一個理念:“隨時對幼兒進行保護美好生態環境的教育”,教育幼兒熱愛植物,熱愛生命,要求幼兒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實現人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極大地提高了幼兒的人文素質。在這一理念的支撐下,京城幼兒園成為首爾市指定的生態教育現場幼兒園。

  “浸潤武”教育

韓國曆史文化悠久,他們注重保持傳統,注重情感體驗,經常對幼兒進行傳統教育。在景福宮,教師經常帶着幼兒參觀文化古蹟,如參觀國立民俗博物館。教師不停地給幼兒講解他們的民族生活史,介紹祖先的衣、食、住文化,如講解韓服的演變過程,服飾中的裝飾和鞋,韓屋的形態與主要生活用品,節日飲食與餐具以及泡菜的種類與材料等。對祖先們用過的樂器,幼兒不僅可以眼觀實物,更可以親耳聆聽古樂器發出的樂音。可以説,韓國的幼兒是通過看、聽、感受等方式接受“浸潤式”教育的。這種教育方式使幼兒從小便對傳統文化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樣才能真正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因此,牢牢地抓住韓國各地的民俗文化,將其融進幼兒教育中,讓幼兒“浸潤”在韓國獨有的文化情懷中,是傳承韓國文明的關鍵。這樣,宏揚韓國文化就不只是一個概念,更是發自內心的愛國主義情懷。

  “粗放武”教育

幼兒園的樓梯旁有座小城堡,城堡附設的.小樓梯可滿足幼兒鑽爬的需求。底層門洞裏放着兩個墊子,乍一看以為是幼兒睡覺用的,其實不僅如此,它還供幼兒席地而坐,私密交談。我們還獲知,在園大齡幼兒不午睡,飯後自由選擇區域玩,個別小齡幼兒,即使午睡,也是自己到小城堡的底層(地鋪)倒頭即睡,大約睡到下午兩點半,由家長接回家。不過並非天天如此,而是由教師安排的。

春天,幼兒與教師、部分家長一起春遊,體驗季節變化。每個幼兒都身掛一次性相機,看到喜歡的景物、人物,就及時地將它們拍攝下來。等到休息的時候,幼兒都湊在一起,互相看各自拍到的作品,小嘴唧唧喳喳地説個不停。每走到一處,看到不同的景物,幼兒都歡呼着向前跑去,有時玩得開心,還爬上欄杆,但發現不安全,馬上就停止了。教師始終微笑着跟在後邊,沒有言語勸阻或出手相助。

幼兒園教室裏的佈置很家庭化、生活化,幼兒很隨意地坐在教室裏玩耍、學習,就像在自己家一樣。在不同的區域裏,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感興趣的活動內容,可以到數學區去學習,到美術區畫畫,還可以在娃娃家、建構區玩,或是到自然角、科學角去探索。正是這種讓幼兒在體驗和探索中學習的教育方式,提高了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開放武”管理

幼兒園的內牆邊、樓梯拐角的層架上放着許多教師用書、教具、手工材料、幼兒樂器,牆壁上掛着體育器械,但沒見到借用、使用登記的筆記本,如圖2。經詢問,原來這些材料和用具是供教師在備課時,根據教學需要,隨時取用,組織幼兒活動後又能及時將剩餘的材料放回原處,有些用具是教師和幼兒共同收拾整理,再放回原處的。這一取一放,既有利於教師組織教育活動,又養成師幼取放有序的良好習慣。就是這些不起眼的細節,體現了韓國幼教在管理上的開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