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清明節緬懷先烈手抄報

來源:文萃谷 1.78W

隨着清明節腳步的臨近,連日來全國各地的烈士陵園迎來了祭掃高峯。人們自發地為英雄先烈們的墓碑輕拭灰土,在革命烈士的紀念碑前深鞠一躬。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清明節緬懷先烈手抄報,歡迎大家參考!

2017年清明節緬懷先烈手抄報

  清明節緬懷先烈的重大意義

“今年各地湧現的祭先烈活動非常有意義。”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劉魁立認為,“從去年開始,清明節成為制度上確認的公共時間,清明已經不僅僅是祭祀先輩的事情了,還應緬懷為民族和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先烈和具有優秀民族文化品質的先賢,這為清明節賦予了更豐富的人文內涵。”

“清明要祭祖,也應祭先烈,因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用鮮血換來的。”親身經歷過槍林彈雨的廣州軍區聯勤部原政治部主任姚柏林説起清明祭先烈,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

姚柏林告訴記者,革命戰爭中有名可考的烈士超過100萬人,而無名烈士是這個數字的好幾倍。即使在和平時期,在地震、洪水、山火、雪災等緊急時刻,在一切危險的地方,只要祖國和人民一聲令下,人民解放軍和廣大共產黨員總是應聲而到。“在法定假日清明節,13億中國人民理應向所有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而犧牲的英雄豪傑表達敬意和思念。”

“在今年新中國成立60週年的'背景下,祭奠革命先烈又有其特殊的意義。”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學教授楊利慧説,新中國成立六十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韶山、延安、井岡山等地開展“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傳統”大型羣眾性活動,用各地輝煌成就和嶄新風貌告慰先烈,可以讓人們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同時汲取更多繼續前行的力量與勇氣。

“祭奠革命先烈也是清明文化進行不斷創新發展的需要。”長期從事傳統文化研究的《尋根》雜誌常務副主編鄭強勝指出,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保護我們的民族文化,就必須從內容到形式都要有所創新。從對祖宗的家族祭發展到對中華民族共同祖先黃帝、炎帝的羣體性公祭,體現了民族精神的迸發。而隨着革命傳統教育的開展,飲水不忘掘井人,祭奠的對象擴展到革命先烈,清明文化內涵不斷得到豐富。

“我們還應該有一個國家級的祭奠英烈典禮,比如每年的清明節在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舉行紀念先烈的儀式。”人文學家李漢秋教授建議説,在莊重的儀式下,對先烈進行緬懷,能增強國民對國家和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凝聚力,能更好地激勵現在的生命。

“以前主要是學生,現在要讓社會大眾加入到清明祭奠先烈的隊伍中來,讓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傳統成為國人的自覺行動和民族記憶,逐漸沉澱為清明文化的一部分,這樣清明文化的內涵將進一步得到豐富和發展,其生命力和影響力自然會更強。”

  緬懷先烈的詩歌朗誦文稿

百年回眸, 悠悠歲月,

舊中國,列強欺凌,

主權淪喪,山河破碎,生靈塗炭。

面對中華民族——

畢生最大的恥辱與危難,

多少仁人志士

慷慨悲歌,前仆後繼,

浴血奮戰在革命的最前線。

是他們讓中國從東亞病夫中

毅然走了出來

是他們改寫了中華民族

百年的悲慘歷史

是他們拋頭顱,灑熱血

在雄壯的戰鼓聲中浴血奮戰

為中華民族取得了

一個輝煌的勝利。

美好的現實正是革命先烈

所期待和為之奮鬥不息的境界。

血與火的革命

與今天如火如荼的建設

相輔相成,渾然一體。

大地春色

融入了無數先烈的

熱血和生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