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美德的格言集錦

來源:文萃谷 1.68W

愛國

中華傳統美德的格言集錦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 《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4、苟利國家,不求富貴。 《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明志

6、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7、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里仁》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論語·秦伯》

9、志不強者智不達。 《墨子·修身》

10、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持節

1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12、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論語·子罕》

13、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衞靈公》

1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論語·微子》

1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自強

1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

17、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第三十三章

18、不怨天,不尤人。 《論語·憲問》

19、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孟子·告子下》

20、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孟子·告子下》

誠信

21、修辭立其誠。 《周易·乾·文言》

22、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莊子·魚父》

23、失信不立。 《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24、輕諾必寡信。 《老子》

25、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

知恥

26、記己有恥。 《論語·子路》

27、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孫丑上》

28、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 《孟子·離婁上》

29、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孟子·盡心上》

30、知恥近乎勇。 《禮記·中庸》

改過

31、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 《周易·益·象》

32、改過不吝。 《尚書·仲虺(huǐ)之誥》

33、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尚書·伊訓》

34、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宣公二年》

3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衞靈公》

厚仁

36、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論語·里仁》

37、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論語·八佾(yì)》

38、仁者壽。 《論語·雍也》

39、仁者無敵。 《孟子·梁惠王上》

40、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

貴和

41、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周易·繫辭上》

42、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左傳·隱公六年》

43、禮之用,和為貴。 《論語·學而》

4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

45、君子和而不流。(流:盲從) 《禮記·中庸》

敦親

46、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詩經·小雅·蓼莪》

47、事父母,能竭其力。 《論語·學而》

48、父慈而教。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49、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孝經·天子》

50、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 桓寬《鹽鐵論·孝養》

重義

51、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隱公元年》

52、義以生利,利以豐民。 《國語·晉語》

53、見利思義。 《論語·憲問》

54、見得思義。 《論語·季氏》

55、義,志以天下為芬。 《墨子·經説上》

尚勇(名人名言 )

56、視死如歸。 《管子·小匡》

57、率義之為勇。 《左傳·哀公十六年》

58、見義不為,無勇也。 《論語·為政》

59、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論語·憲問》

60、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論語·憲問》

好學

61、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論語·學而》

6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6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6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65、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論語·泰伯》

審勢

6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的33章

6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6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第58章

69、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70、聖人擇可言而後言,擇可行而後行。 《管子·形勢解》

求新

71、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周易·乾·文言》

72、日新之謂盛德。 《周易·繫辭上》

73、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周易·繫辭下》

7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禮記·大學》

75、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擔心) 《宋史·王安石列傳》

勤儉

76、君子以儉德闢難。 《周易·否》

77、克勤於邦,克儉於家。 《尚書·大禹謨》

78、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79、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左傳·宣公十二年》

80、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墨子·辭過》

奉公

81、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尚書·周官》

82、大義滅親。 《左傳·隱公四年》

83、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 《左傳·僖公九年》

8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85、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孟子·滕文公上》

務實

8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87、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論語·憲問》

88、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 《墨子·修身》

89、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荀子·修身》

90、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證於人。 《荀子·性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