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年經典感言

來源:文萃谷 9.24K

在新的一年中,我們是有着不一樣的感想和感言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2018新年的經典感言,歡迎大家的閲讀

2018新年經典感言

  2018新年經典感言一

新的一年,在北美前所未有的酷寒中開始,就像新聞裏説的:今天大半個美國走進冰櫃裏比走在外邊暖和。

寒冷有助於使人清醒,那些關於再次偉大的夢還是留給別人做吧。一位作家朋友在新年之際寫下:“遠離政治,遠離毒品”。把政治和毒品並列,也是一種有意思的説法。毒品只要不自己上杆子去找,一般離你很遠。政治有時像瘟疫也像噩夢,避之猶恐不及,但是躲也躲不掉。當然政治不是毒品,雖然有時也像毒品一樣讓人上癮。大眾媒體時代的荒誕景象之一就是,可以看到大量對政治無知的人成為政治癮君子。

我曾經以為這只不過是老生常談的一種:認知與思想會使人變得謙卑,瞭解到自己的有限,更多懷疑精神。然而我越來越發現很少有人這麼想,在信息爆炸與碎片化的當今,似乎人人都可以覺得自己知道一點,可以充滿做判斷的自信。與以往人們由於無知而盲從不同,如今人們由於跟風大眾媒體而趨同,而且他們往往認為自己具有獨立思考,並不懷疑自己的判斷力。

沒有信仰的物質主義固然面目可憎,貌似虔誠的集體無意識有時令人不寒而慄。不過這個世紀迄今為止更多的是鬧劇,在雞湯、勵志、煽情、假崇高背後,是並不怎麼刻意掩飾的精於計算和現實考量。

我平時很少和人討論問題,尤其不討論具體問題。十多年前就寫過一篇文章《真理是越辯越糊塗的》,其中談到了真理的邊界性、可疑性。歸根結底,理性敍述本身是有邊界的。對於我説來,很多事情最終是訴諸於審美感覺。人對外部世界是無能為力的,大約基於這樣一種認識,我一直很能理解人性中軟弱、平庸和虛假的一面。然而正因如此,審美感覺的追求就格外重要。

這幾年我專心碼字,寫作本身就是一種與想象的對談。專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本應構成生活的主要內容。雖然一個人的廣度取決於對與自己無關的事物關注的範圍,但我從不認為那意味着人們天然應該去關注公眾事務。恰恰相反,我覺得“天下興亡,匹夫無責”,這樣的説法也是有相當道理的。人更沒有權利去批評和指導他人的態度與生活方式,就如同沒有必要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一樣。

在這個零下20多度寒冷的冬日,穿得像防化部隊那樣去遛狗。在冷風中我用身體感覺到,保持內心的温暖是多麼不易而重要。

  2018新年經典感言二

2018年跨年之時,我在和一位故友聊天,友人説,我的性格其實偏激剛強,不管別人如何壓制,我也還是要做自己的事。我笑道,所以我才能不忘初心吧。友人也笑道,不忘初心這個詞,早就用濫了啊。

我的初心是什麼呢?我能回憶起來的小時候的願望,大約是國小吧。我小時候喜歡看武俠、玄奇、科幻類小説,也看各種科普和自然知識類的書。所以我小時候的願望,不外乎是長生不老、行俠仗義、行醫濟世、妙筆生花。其中前三者大約是記憶中最早的願望,而妙筆生花這個願望要晚一些,到中學階段,這個願望才成為主流,並且一度認定這是我一生最重要的追求。在科學一側,我又喜歡追尋微觀和宏觀的終點,想要明瞭世界的本源。

多年之後,我回顧這些初心,發覺可以歸納成個人路線和外物路線,前者包括修行、醫術、心理等個人成長,後者則是科學發展所能觸及的壁障。而我想要的那個終點,是道。

多年之後,三十歲的我成為了一個自然科學類的博士,但並沒有找到我想要找的.道。或許那條道確實存在,但不是我的路。

多年來,我反觀內心,越來越覺得個人路線奧妙無窮,是我更有興趣的方向。我依然喜歡修行、哲學、醫道、心理學,喜歡一點點修復的更好的自己。外物路線或許未來能夠救世,但於我這個微渺的個人而言,先自救方能救人。人不自救,孰能救之?

近年來頗為流行“自我成長”這個説法,雞湯文眾多。我也覺得這個詞頗為恰當,但於我個人,我一直以“自救”自詡。大多數人的成長中想必都經歷過程度不同的黑暗,這些黑暗大多並未消散,而只是隱沒在身後,影響着個人的性格、情緒和為人處世的經驗性迴路。我多年來一直以為我是天性膽小怯懦,怕黑、怕鬼、社交恐懼、保守謹慎,直到我回過頭去,看見了隱沒在身後的龐大的黑暗恐懼、圍繞在身周的絕望的無形之牆,以及腳下瀕臨墜落的關乎存在價值的深淵。這並不是空泛的形容,而是內在世界實質般的體驗。所以於我而言,這確實是一場自救。我很欣喜自己見證了黑暗的緩慢消散,我仍在自救的路上。

關於醫道修行,近年來也漸漸認同身心一體,好轉和修復確實是身心同調的。這些是我國小時候的初心。

至於文學,我曾經以為那是我一生的信仰。多年之後漸漸意識到,我所鍾愛的未必是文學本身,而是文學所具有的表現力,承載了我的思想,使我能夠將其儘量精準美妙的表達出來,留於世間。誠然,感知和表達是多維度的,文字所能體現出來的並非全部,畫畫、音樂、視頻、全息影像也是非常好的表達方式,但文字,尤其是我所鍾愛的漢字,有其獨有的描述能力與留白空間。文以載道,這是我所偏愛的,希望以此表現出我這個渺小個體所思所想,在這個世間留下的一朵水花。當初如是,將來亦如是。未忘初心。

我曾經設想,如果我沒有走入科學側的道路,我也許會成為一個中醫,又或者是成為一個小小的作家或者畫家。我在此前十年中都在不斷的自問,那樣會不會更好?我掙扎在巨大的自我懷疑之中,質疑我走入科學側的道路的意義到底在哪裏?若再往上追溯,我成為一個人,降生於世間的意義又在哪裏?書裏説,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有其獨特的、他人無法替代的價值,我在無價值感的深淵裏掙扎許久,也未曾得到讓自己內心無比踏實確信的答案。我仍在求索。

我開始試着把自己的思考整理成較成邏輯的文寫出來,儘管我一直未曾停筆,但多年來所寫純為自己記錄,無甚章法體系。我希望以純然精確優雅的文字,表達出我所認為的真實,分享於眾。自救不會停步,表達也不會停筆。這是我的一場求索,希望我終究能夠尋得我所求的道、我生命的意義。

常言道三十而立,這個新年,我恰已經三十歲了,而我的道還在求索之中,若言所立者為何,也許是求道之志吧。

三十年,道路曾歧,初心未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