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與生命的抉擇勵志故事

來源:文萃谷 2.49W
誠信與生命的抉擇勵志故事1

他出生在美國一個普通家庭,父親勉強供他念到大學。

誠信與生命的抉擇勵志故事

畢業後,他在一家雜誌社謀到一份差事,並開始在報紙上發表文章,他雄心勃勃,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幾年過去了,他發表了不少文章,但仍然沒有成名。他認為整天寫豆腐塊沒出息,於是考慮寫長篇小説。28歲那年,他終於寫出了一部,但作品出版後,反應平平,既沒有賺到錢,也沒有獲得期望中的名聲。他的心一下子沉下去,他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恰逢此時,他和雜誌社老闆鬧意見,老闆一怒之下,炒了他的魷魚。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他氣憤之至,捲起被鋪就走人。他四處求職,可是身上的錢已花得差不多,工作還沒着落,他越來越窮困潦倒。偏偏這時,一場人生的災難驟然降臨,他病倒了。

醫生告訴他,這種病在短期內沒法痊癒,需要長期住院觀察,他聽了,感到人生被劃上一個圓圈,他徹底絕望了。

日子在一天天過去,病情仍未見好轉,他躺在牀上什麼都不做,感到全身空洞洞的。他開始胡思亂想起來。一天他忽然想,何不找些輕鬆的書籍來閲讀,譬如推理小説之類的呢?

説看就看,他真的找來幾本看起來。兩年後,他出院了,竟在不知不覺間看了兩千多冊。或許是潛移默化,或許是其他原因,總之,他漸漸喜歡上推理小説,最後,他乾脆寫起推理小説。讓他感到驚訝的是,他覺得自己竟然很適合寫推理小説。

不久,他就寫出一篇,小心翼翼地送到編輯手上。讓人深感意外的是,這篇名叫《班森》的推理小説,一出版就大受歡迎,他由此迅速走紅。

他叫範達因,美國推理小説之父。他創作的《菲洛·萬斯探案集》,成為世界推理小説史上的.經典鉅著,全球銷售量達8000萬冊。

貧窮,失業,患病,失意,這看似可怕,其實未必是件壞事。許多時候,只有當一個人跌到了人生的谷底,遠離了慾望喧囂,才能徹底看清自己,知道自己要走什麼路。

誠信與生命的抉擇勵志故事2

16世紀末,也就是400多年前,有一個名叫巴倫支的荷蘭人,他是一名商人也是一個船長。為了避開激烈的海上貿易競爭,他帶領17名船員出航,試圖從荷蘭往北開闢一條新的到達亞洲的航行路線。他們到了三文雅———現在一個俄羅斯的島嶼,地處北極圈之內。

就在一天清晨,他們突然發現自己的船航行在海面的浮冰裏,這時他們才意識到被冰封的危險迫在眉睫。然而為時已晚,經過艱苦的努力之後,最終他們仍然不得不放棄返航的努力,把船停泊在島嶼旁邊。

迎接他們的是隨後而來的各種惡劣天氣。北極圈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區域之一,一年只有很少的幾個月天氣暖和,冬季漫長而嚴酷,沒有任何山脈阻擋可怕的狂風。冰冷刺骨的狂風和靠近北極圈地區常見的暴風雪,異常兇猛、毫無羈絆。沒有人類生存的三文雅島上常常覆蓋着3米厚的雪,厚厚的積雪被零下40~50攝氏度的嚴寒凍結,變得像花崗巖一樣堅硬。巴倫支船長和17名荷蘭水手只能在這孤立無援的條件下度過8個月的漫長苦寒的冬季。他們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極度嚴寒中保持體温,靠打獵來取得勉強維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苦苦地等待着冰雪消融季節的來臨。在這樣惡劣的險境中,8個人死去了。但巴倫支船長和17名荷蘭水手卻做了一件令人難以想像的事情,他們絲毫未動別人委託給他們的貨物,而這些貨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們生命的衣物和藥品。

冬去春來,倖存的巴倫支船長和9名荷蘭水手終於把貨物幾乎完好無損地帶回荷蘭,送到委託人手中。在當時,巴倫支船長和船員們的做法震動了整個歐洲,也給整個荷蘭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好處,那就是贏得了海運貿易的世界市場。那個時候,荷蘭人口僅有150萬,陸地總面積4.15萬平方公里。如果用國土、資源、人口等條件來衡量,幾乎不具備作為國家生存下去的條件。但是,這個曾被西班牙國王宣佈為西班牙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不得不將自己的國家託付給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保護的荷蘭,於16世紀末最終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國家,開始崛起在世界民族之林。

17世紀,荷蘭幾乎壟斷了歐洲的海運貿易,貿易與勢力也幾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成為整個世界的經濟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區。即便現在,荷蘭依舊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國內生產總值排名在世界前15位之內,人均收入達2萬美元,被權威經濟研究機構認定為全球國際競爭力排行第一位。毫無疑問,荷蘭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源自於巴倫支船長和17名荷蘭水手用生命作代價,守望信念,為荷蘭商人創造了傳之後世的經商法則:誠信比生命更重要。

誠信與生命的抉擇勵志故事3

眾所周知,麥當勞品牌的創始人克羅克,他以非凡的管理才能,把麥當勞兄弟經營的小餐館變成了世界快餐的第一品牌,自己也成為美國最有影響的企業家之一。

但據説,當年從麥當勞兄弟手裏買下特許經營權的除了克羅克之外,還有一個荷蘭人。

兩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經營之路。

相比之下,克羅克看起來比較愚蠢。他只開麥當勞店,加工牛肉,養牛的錢都任別人賺去了。

而荷蘭人則顯得聰明,他不僅開麥當勞店,而且所有賺錢機會都不讓別人染指。他投資開辦了牛肉加工廠,使加工牛肉的錢也流入自己的腰包。後來他想自己幹嗎買別人的牛,讓別人賺走養牛的錢呢?於是又辦了一個養牛廠。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克羅克把麥當勞開遍全世界,而那個荷蘭人呢?人們找啊找,終於在荷蘭的一個農場裏找到了他,他什麼也沒有,就養了200頭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