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的距離人生感悟

來源:文萃谷 2.48W

關於親情,有兩次完美的體驗我願分享。

親情的距離人生感悟

其一在北京。某天下班回家,發現舅舅舅媽和表妹都在,圓桌上火鍋已經備好,只等着我入席開吃。十秒鐘,我在腦海中迅速搜索是誰的生日還是什麼別的特殊日子,無果。只能乾乾地笑笑,叫聲舅舅舅媽好。洗手入座,媽媽説,你表妹説想吃火鍋,就買了底料、鍋底和涮菜,打了電話就來家裏啦。爸爸和舅舅喝着白酒聊着天,表妹秒速吃飽窩在沙發上開始玩兒手機,媽媽舅媽和我,喝着紅酒涮着菜。如此簡單。卻如此温馨而舒適。聚一下,為什麼需要理由呢?被禁錮的那個,是我。

其二在法國。我跟我的前經理J關係好到每次到法國都去他家吃飯,熟門熟路到能夠自己坐公交車直接找上門(在法國小鎮,坐公交車就能到也是不容易)。那次相約的是個週日,J一家三口恰巧已經決定去J的父母家赴宴。鑑於我也算半個自己人,索性直接帶上我。典型的法式週末,快到中午12點我們才姍姍到達。作為客人的我,喝着開胃酒吃着小零食,樂得簡單自在。J的夫人幫自己的婆婆打打下手,雖然大部分食材已經準備就緒。J則跟父親一齊安頓摺疊座椅、小朋友的口水巾等等。開胃酒喝到一半,J的妹妹妹夫開車到達。於是吃飯、喝酒、聊家常。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專屬座位,作為家庭的一員同樣在正式的桌子上一同吃飯(我喜歡這樣對待小朋友的態度)。飯吃到一半,關於小朋友該不該再吃一份酸奶的問題,兒媳和公公還產生了小小的分歧,看得出來大家都很剋制,瞬間瓦解(是啊,外國的兩代人也有教育分歧)。甜點前,J夫人上樓把兒子哄睡着。J發現父親買了法國某著名歌手的新CD,就在客廳的`唱機裏放了起來(真古典,還有CD機和音響)。J夫人下樓,同樣驚喜地看到新的CD,拿着歌詞本認真地聽起來,並開始跟公公婆婆討論自己喜歡哪首歌詞。這時,已經是下午四點,午後的陽光從父母家的小院裏傾瀉而入。有一種温暖的簡單環繞我全身。

關於親情羈絆,我也經歷或聽説過很多故事。

我自己的爺爺就是一個自認有職責處理整個大家庭事務的人。遇到自己不願意管理家庭事務的人,爺爺的存在是極好的,給他們拿主意想辦法,力爭把日子過得紅火。多年間幫忙了很多人,也遇到很多所謂白眼狼。這幾年,跟不上時代發展的他,好心辦不成好事兒,甚至好心出的主意無人理睬。留着他在家裏轉磨,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

蜜L説,婆婆來家裏照顧坐月子的她,卻把所有的廚具擺放位置換了個地方。我們明白,這是她兒子買的房子,她覺得是她的家。但是於閨蜜,這是她和老公的家,不管這房子她是否出過錢,這是她的家。婆婆錯了麼,好像也沒有大錯。婆婆沒錯麼,她干涉太多。

閨蜜S説,堂姐非説她的未婚夫人品有問題,於是各種找證據試圖拆散他們。偷偷約起S的父親,羅列各種未經證實的故事,證明S所看非人。我們承認,關心總是好的,出發點也是好的,但是,你的楚河漢界在哪裏?

國中左右,我開始對”分家”一詞有概念。父母在,有幾個孩子,只要跟父母住,就是大家庭,一切聽父母的,一個大家裏,誰管錢,誰管帳,都清清楚楚。大到紅樓夢,小到魯迅的周家八道灣衚衕,都是一齊住,是一個家。真的要分出小家時,甚至有個正式的“會談”,商量大兒子能得到什麼,小兒子得到什麼,分得清楚明白,從此各有各的財政,各有各的日子。

如今,大概是獨生子政策的影響,分家的概念漸漸淡化到沒有。加之更不可能有西方的獨立小家的思想。各種親情問題更加凸顯。父母覺得這是親戚,需要走動,晚輩卻覺得我要和自己的朋友一齊聚餐。婆婆覺得這是我兒子的家就是我的家,媳婦卻覺得這是我們的小家。

納悶了很久,為什麼有的親情那麼舒服,有的那麼痛苦。一開始,我以為這是中外的差異,此刻,我覺得這只是情商的體現。完美或者羈絆,其實是一件事情,是親情距離的掌控。掌控得好,完美。反之,羈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