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的發展前景

來源:文萃谷 3.01W

短短几十年間,物聯網已成為了影響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物聯網的發展前景的相關資料,僅供大家參考。

物聯網的發展前景
  物聯網的整體發展態勢

  1.物聯網將會影響全渠道

營銷界將會充分感受物聯網的影響,被評為2016年福布斯數字影響人物Silicon-Blitz的CEO兼創始人桑迪·卡特這樣説到。卡特説:“全渠道以其專注於向顧客提供面對面的服務而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有了物聯網之後,無論你是在公司對公司業務的公司(B2B)或者在公司對顧客業務的公司(B2C),呈現單個數據視圖將會變得更加容易。貫穿多個渠道的數字與物理世界融合為預測和影響傳統購貨週期之外的顧客行為提供了契機。傳感器、信號燈、訂閲和數字能力已經大大改變了商業實現途徑和客户關係管理方式。這引發了一場營銷變革。

首席營銷官們(CMOs)需要搞清楚這種新技術的數據是如何在客户的體驗過程中建立競爭力的,卡特説到。

  2.“物”將會成長

以顧客為導向的物聯網和其它物聯網之間形成了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其涵蓋了建築、運輸、農業、醫療、油氣、能源和水等一切事物。

儘管物聯網的產業應用在許多方面都領先於面向消費者的應用,但是早期物聯網產業應用中計算能力的平均數量卻幾乎讓人沒有一點印象。斯坦福大學講師周晨光猜想物聯網中的物將會在2017年變得更加智能。坦率地講,目前工業使用的機械都不是智能的.。周説將來我們會擁有更多的智能技術,就像偉迪捷工業用打印機中的四核微處理器一樣。我們還有可能在2017年初步看到“物”計算軟件PK個人計算軟件。

截止2016年,許多工業機械仍然未能連通。明年,將會朝着聯繫更多的低頻段LoRa或者高頻段60千兆赫茲的無線技術穩步過渡。(LoRa是一種超長距低功耗無線協議)

  3.數據收集將會遷移到雲端

周晨光預測明年數據收集將會遷移到雲端,且可能不會再依賴於結構化查詢語言。“我們還可能看到為特定目的建立的收集服務,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來識別某人的言語,同時優化機器運行”,他解釋到。

  4.人才招募依舊是物聯網項目組織的挑戰

物聯網與常規的互聯網之間有巨大的差異。一個普通人現在都每天花費好幾個小時在互聯網上,而且近年的許多大學畢業生都渴望加入蘋果和軟營這樣的科技公司。但是開展智慧城市和工業設施數字轉換工程的這些組織在人才招聘方面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

令事情變得複雜的是依然難以找到更多能確保物聯網安全的工人。根據TEKsystems的一項調查,45%的物聯網公司都在努力尋找安全專家,30%的公司很難找到數字營銷人員。

  5.公司將會開發出更有意義的物聯網產品,但這並不容易

物聯網發展早期,許多供應商試圖通過將每個消費者的設備都連接到物聯網的方式來招攬顧客:沙發、牙刷、茶壺、咖啡機、洗衣機等等,但現在顧客幾乎不會再購買了。

物聯網產品開發公司在瞭解客户需求方面做得比較好,但是許多公司卻繼續將精力放在了技術上而忽略了市場需求。

越來越多的公司現在認識到:僅僅將一些設備連接到互聯網並不意味着會取得成功。2017年,我們將會看到更多面向顧客、通過連接來解決現實問題的互聯產品。“將會出現一些難以置信的贏家。”埃文?克里斯蒂爾説到。

然而,這並不容易。“你不知道人們想要什麼”克里斯蒂爾補充説到。“我認為此次總統大選印證了這一説法”。科技公司討論的時候就像顧客在親身體會一樣,但是談論市場研究要比真正瞭解人們想要什麼容易許多。這種説法可能並不適用於產業層面,但對於智能家居這些事物而言,物聯網供應商仍舊在努力弄清楚顧客到底在想什麼,克里斯蒂爾説到。有了物聯網技術,你不能只關注消費羣體。真正瞭解人們的願望和動機變得超級重要。

他們也需要學會善於向消費者解釋這些相連的產品是如何改善生活的,塔瑪拉?麥克利説到。“那才是銷售成功之道”。

比如,就拿智能冰箱來説,當普通的消費者聽到無線連接冰箱時,他們不禁會疑惑:我為什麼需要一個聯網的冰箱?“到底有多少人聽過聯網冰箱但卻不知道它會使生活變得更簡單?”麥克利這樣問到。比如,一個聯網的冰箱能夠在冰箱門閉着的時候拍攝到裏面的東西。“顧客在商店裏可以利用手機看到冰箱裏面有什麼?而不是試着回憶自己的冰箱裏有沒有青椒這些東西,我能夠看見”。

  物聯網概念的形成

“物聯網”一詞最早出現於比爾蓋茨1995年《未來之路》一書,在書中,比爾蓋茨提及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並以此設想未來的世界。但當時無線網絡、硬件及傳感設備的發展狀況與設想有很大差距,因此未引起世人的重視。

1998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位天才教授提出了EPC(ElectronicProduct Code)開放網絡(物聯網)構想,在國際條碼組織()、寶潔公司(P&G)、可口可樂、沃爾馬、聯邦快遞、雀巢、英國電信、PHILIPS、IBM全球 83跨國公司的支持下,開始了這個發展計劃。

1999年在中國物聯網被稱為傳感網,中科院啟動傳感網的研究,並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

2005 年11 月17 日,在突尼斯舉行的信息社會世界峯會(WSIS)上,國際電信聯盟(ITU)發佈了《ITU 互聯網報告2005:物聯網》,正式提出了“物聯網”的概念。報告指出,無所不在的“物聯網”通信時代即將來臨,世界上所有的物體從輪胎到牙刷、從房屋到紙巾都可以通過因特網主動進行交換。射頻識別技術(RFID)、傳感器技術、納米技術、智能嵌入技術將到更加廣泛的應用。物聯網概念的興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國際電信聯盟(ITU)2005 年以物聯網為標題的年度互聯網報告。然而,ITU 的報告對物聯網缺乏一個清晰的定義。

在不斷髮展過程中,眾多國內外機構與專家形成共識——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智能互聯網”。這包含三個意思:

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

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

三、該網絡具有智能屬性,可進行智能控制、自動監測與自動操作。因此形成了現在公認的定義:物聯網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但在物聯網發展初期,我們應該從兩個方面理解這個概念:從廣義來講,物聯網是一個未來發展的願景,是“泛在網絡”,能夠實現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使用任何網絡與任何人與物的信息交換;從狹義來講,物聯網是物品之間通過傳感器連接起來的局域網,不論接入互聯網與否,都屬於物聯網的範疇,這個網絡可以不接入互聯網,但如果需要也可以隨時接入互聯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