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成都市錦江區城鄉統籌考察報告

來源:文萃谷 7.14K

篇一:關於成都重慶統籌城鄉發展情況的考察報告

有關成都市錦江區城鄉統籌考察報告

關於成渝統籌城鄉發展和城市旅遊的考察報告 11月16日-20日,赴成都、重慶就統籌城鄉發展進行了考察學習。期間,先後實地考察了重慶市渝北區洛磧鎮、兩江新區北碚區塊水土組團、重慶農谷、和諧天香、台灣農民創業園、成都市雙流縣規劃展覽館、三星鎮南新社區、籍田鎮地平村、錦江區三聖街道“五朵金花”以及重慶“山城”夜景、成都雙流縣黃龍溪古鎮、青羊區“寬窄巷子”和錦江區“錦裏”的城市旅遊。通過實地考察,交流,學習成渝,思考淳安,提高了認識,解放了思想,開闊了眼界,拓展了思維,進一步明晰了統籌城鄉發展和城市旅遊的思路和重點。

一、 城鄉統籌發展方面

(一)成都、重慶統籌城鄉發展的主要做法

成都、重慶是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主要做法概括起來就是“六個一體化”、“三個集中”和農村工作“四大基礎工程”。

1、推進“六個一體化”。成都市通過推進城鄉規劃一體化、城鄉產業發展一體化、城鄉市場體制一體化、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城鄉管理體制一體化等“六個一體化”,大刀闊斧破除城鄉二元體制,全方位構建城鄉統籌、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提出“四性”的規劃建設原則:發展性,突出產業支撐和持續增收;多樣性,確定多樣形態避免千村一面;相融性,注重與環境和生產生活相融;共享性,讓公共服務向農村輻射。通過“六個一體化”,形成了城鄉羣眾共創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機制,超越了社會公平的範疇。以雙流為例,按照“生態田園城市”、“全域雙流”和城鄉協調發展的原

則,綜合考慮形態、業態、文態、生態等要素,在完善縣域總體規劃、城市分區規劃、重點區域控制性詳細規劃、產業佈局規劃和村鎮建設規劃的基礎上,統籌編制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等專項規劃,形成了城鄉一體、配套銜接的規劃體系和執行監督體系,實現了城鄉規劃編制、實施和監管全域覆蓋。雙流縣在西部率先實現了綜合文化站、文化活動室鎮村全覆蓋和光纖電視“十元通”,推行城鄉公交“一元通”,24小時內幫助解決工作,從2009年開始免除農村高中學生學雜費,從今年起全面免除高中學生學費,羣眾幸福指數高。

2、推進“三個集中”。統籌推進工業向集中發展區集中、農民向城鎮和新型社區集中、土地向適度規模經營集中“三個集中”,以統籌“三個集中”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三化聯動”,促進了資源集約利用、產業集羣發展,推動了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基於對人多地少、資源緊缺、生態脆弱等基本國情的深刻認識,成都雙流為順應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新趨勢和新農村建設的新任務,積極創新發展模式,2010年全縣工業集中度達66.7%、比2002年提高46.7個百分點,城鎮化率達58%、比2002年提高21.6個百分點,雙流全縣農用地規模經營面積25萬畝、佔全縣耕地總面積的45%,農業產業化帶動面提高到91%。重慶北碚區以土地流轉、農民集聚為核心,以項目建設為基礎,以特色產業為基礎,打破行政區劃,規劃總面積25000畝,全力打造“一線八點”項目,成為重慶新農村建設和統籌城鄉發展示範點三大示範區域之一。

3、推進農村“四大基礎工程”。即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改革、農村新型基層治理機制建設“四大基礎工程”。統籌城鄉發展,重點難點在農村,動力活力在基層。成都雙流率先在全國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長久不變”改革,成功實現集體建設用地掛牌出讓、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融資和轉讓、農村房屋產權抵押融資和轉讓。建成一批集村落民居、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社會建設等生產生活要素於一體的新農村綜合體的同時,新增耕地1.65萬畝,節約建設用地指標2358畝。建立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財政投入保障機制,確保每年每村專項資金不低於35萬元。探索構建以村級黨組織為領導核心,村民會議為最高決策監督機構,村民議事會為日常決策監督機構,村委會為執行機構,其他經濟社會組織廣泛參與、充滿生機活力的“村兩委+議事會”新型基層治理機制,羣眾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地平村在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的同時,積極推進新農村綜合體示範建設。由農户推薦選舉產生代建業主委員會,採取公開競標方式確定有

資質的單位作為代理業主,按891元/平米統一實施工程代建。整治項目涉及農户556户,1876人。整理集體建設用地629畝,淨增集體建設用地477畝。重慶北碚探索出四種統籌城鄉發展模式,即以“大地漁村”為代表的農民自主型、以“重慶農谷”為代表的政府主導型、以“鄉村嘉年華”為代表的業主主導型以及以“專家創業園”為代表的專家助推型。將農民由分散耕作低收入的傳統農業逐步發展為從事自主經營的新型農民和產業化工人。

(二)成都、重慶統籌城鄉發展的啟示

成都、重慶開展統籌城鄉發展的成功經驗,給予我們許多寶貴的啟示。

1、科學編制規劃是前提。成都、重慶都把科學規劃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龍頭、推動科學發展的引領,科學編制城鄉規劃、剛性執行城鄉規劃。成都圍繞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按照“全域成都”整體考慮城鎮體系、城市功能、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空間佈局,形成了城鄉一體、銜接配套的規劃體系。重慶每個區縣都建有城市規劃館,立體展示城市規劃。

2、盤活土地資源是基礎。成都、重慶在靈活運用土地政策、盤活土地資源上大膽探索創新,通過開展農村閒置宅基地復墾治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地票”交易,既有效解決了城鎮發展的用地問題,又使農民獲得了可觀的土地收益。完善土地流轉辦法,積極推進土地向龍頭企業、種養大户、合作經濟組織集中,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既提高了農業現代化水平,又促進了農民分工分業、多元化增收。靈活的土地政策,集約化使用土地,有效地突破了統籌城鄉發展的瓶頸,激發出了巨大潛能。

3、推進“三個集中”是核心。成都、重慶實施城鄉統籌發展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推進“三個集中”、實施“三化”聯動。通過工業向集中發展區集中,走集羣、集約發展道路,把工業化作為城鄉協調發展的基本推動力量,帶動城鎮和二三產業發展,為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創造了條件;農民向城鎮和新型社區集中,聚集人氣和創造商機,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為土地規模經營創造了條件;

土地向適度規模經營集中,進一步轉變生產方式,推動了現代農業發展,為二三產業發展提供了資源支撐。

4、確保農民增收是根本。成都、重慶在推進統籌城鄉發展中,始終堅持以農民增收為中心,在支柱產業的選擇和培育上、充分考慮產業對農民就業的承載能力;在土地流轉上,把促進規模經營與農民就業創業相結合,促進農民分工分業;在引導農民向城鎮集中上,注重解決農民的就業問題,加強就業創業培訓和扶持,給農民羣眾預留生產經營用房。

5、創新政策體制是關鍵。成都、重慶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政策的基礎上,積極在建立城鄉一體的行政管理體制、公共財政投入機制、農村產權制度、農村建設用地使用權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投融資體制、户籍管理制度、基層治理機制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制定了四十多個相互銜接配套的政策、制度文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統籌城鄉發展政策體系和充分激發社會投資活力的體制機制。

6、加大政府投入是推力。建立財政支農穩定增長機制,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和領域,特別是在城鄉基礎設施、產業園區配套設施上,注重加大前期投入,着力改善設施,優化發展環境,聚集人氣,培育市場,吸引資本。充分發揮政府投入“以小撬大”的槓桿作用,吸引大量社會資本參與農村發展,為城鄉統籌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二、城市旅遊發展方面

篇二:關於蘇州市統籌城鄉發展情況的考察報告

20xx年9月7日,局統徵辦主任王尚勇帶領綜合科、人教科、周陵所、渭陽所、測量隊負責人,赴蘇州市就統籌城鄉發展中土地管理工作進行了學習考察。期間,先後與蘇州市、崑山市國土資源局進行了座談,就土地管理工作交換了意見。通過考察,學習蘇州,思考渭城,提高了認識,解放了思想,開闊了眼界,拓展了思維,進一步明晰了統籌城鄉發展中土地管理工作的思路。

一、基本情況

蘇州市位於長江三角洲中部,總面積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650平方公里),下轄5個縣級市、7個區,全市户籍人口616萬,登記外來人口498萬。

崑山市是蘇州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東靠上海,是江蘇省的東大門,市域面積92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9萬人,轄1個國家開發區、3個省級開發區和9個鎮。

蘇州市、崑山市的城鎮化之路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上世紀80年代,以鄉鎮企業帶動小城鎮發展階段,鄉鎮企業蓬勃發展,形成村村點火、户户冒煙的景象,為蘇州工業打下了堅實基礎。二是上世紀90年代,蘇州從鄉鎮企業向外向型經濟轉變,並佔據經濟主導地位,以開發區建設快速推動城市擴容增量,各鄉鎮都為開發區配套建設工業小區,城鎮化模式由城鎮單向擴張向城市雙向互動轉變。三是進入21世紀,蘇州市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村級經濟和新型合作經濟,

形成三者並舉、協同發展,進入工業

化、城鎮化、農業化互相促進,共同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新時期。200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預計達到7400億元,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745.2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967.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46.3億元,工業生產總產值達到2.37萬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116.7%,現代物流、商務服務、社區服務等行業均實現較快發展。

二、主要做法

蘇州市是江蘇省城鄉一體化發展配套試點區,統籌城鄉發展的主要做法,概括起來就是“三集中、三置換、三合作和六項機制”。

(一)推行“三個集中”。一是工業企業向園區集中。在工業開發園區及工業集中區之外,一律不再新上工業項目,對按佈局規劃要求逐步撤併的工業集中區,工業企業一律只出不進,並結合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按規劃加快整合到位。同時,建立項目必須進集中發展區的激勵約束機制,全力打造產業集羣,推動開發區“二次創業”,以實現國家級、省級開發區逐步從產業集聚向功能提升轉變,從政策優惠向體制優化轉變,並通過向政策要地、集約節約用地、盤活存量土地、置換收儲土地、清理閒置土地等多種途徑,最大限度滿足園區用地需求,形成了以蘇州工業園區為龍頭,其他園區共同發展的集中園區建設新格局。二是農業用地向規模集中。堅持以穩定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推進土地向龍頭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種植大户集中。2009年,蘇州市已建成78個千畝以上高標準現代農業示範區,其中萬畝以上的達到14個,新增高效農業15.5千公頃、設施

農業3.7千公頃、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6家,新添一批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總數達到1402個,農業規模經營面積佔到56%。三是農民居住向新型社區集中。蘇州市把農民公寓建設納入城鎮建設規劃,倡導集中連片建設農民新社區,在農村新型社區之外,一律不再安排新的住宅建設。並以政府投資為主,各方籌資為輔,加強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取消中心村改為居民區安置,推動農民變市民。目前,全市2.1萬個自然村規劃調整為2517個農村居民點,33%的農户遷入集中居住點。

(二)實行“三項置換”。為了切實保障農民利益,使廣大農民充分分享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成果,蘇州市創造性地開展了“三個置換”,探索農民變市民途徑,鼓勵農民將集體資產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及住房置換成股份合作社股權、城鎮保障和住房,實行換股、換保、換房進城、進鎮。2009年,蘇州市有5萬多户、17萬農民通過“三置換”實現了身份轉變。

(三)發展“三大合作”。一是發展社區股份合作社。為解決傳統集體經濟組織產權不明、幹部羣眾在經濟利益上互相對立,農民對集體經濟發展積極性不高的矛盾,蘇州市按照“量化存量,按股分紅,謀求增量,促進發展”的思路,將村級集體經營性淨資產,折股量化到户(人),通過村村合作、村户合作,以地生財,發展合作經濟,富民強村。二是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為解決農民承包土地分散、自然田塊分割、經營規模過小、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積極鼓勵和引導農民以土地承包權入股,將土地集中起來對內對外招標出租或部分土地統一經營、部分土地出租,年終分紅,並探索出浮

動分配型、固定分配型、混合分配型三種分配形式,農民流轉1畝土地能獲得600—1000元的租金收入。三是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在某個生產要素或生產環節上建立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等多種合作經濟組織,提高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崑山市還創造性地發展出“富民股份合作社”,即是以行政村或組為單位,將農民相關資源均衡集中入股(為體現公平,入股農民每户最高3股、最低1股,且股份不能轉讓),通過多種形式的市場運作,在工業園區建設或購置標準廠房、集宿樓、服務業設施、農貿市場等進行物業出租,繼而開展綠化保潔、物業管理等服務,取得租金收入後按股分紅。

(四)建立“六項機制”。一是建立三產協調發展機制。蘇州在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始終把農業放在重要位置,注重把發展現代農業與保護生態環境、注重加強農村人力資本開發和新型農民培養,全面提高農民素質,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緊密結合起來,加快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進程。二是建立城鄉統籌就業機制。崑山市實施的“人人有技能、個個有工作、家家有物業”的“三有工程”,就是一個成功的實踐,該市緊緊抓住“技能”、“工作”的核心,大力強化培訓、就業指導,使廣大求職人員得以通過培訓獲技能、提高技能有工作,進而直接促進了工資性、經營性和資產性等各項收入的提高。三是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財政體制。蘇州市不斷加大公共財政對新農村建設的支持力度,逐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範圍,建立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和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三大保障體系,對各種農村公共服務的支持力度也逐步加大,實現農村“三大保障”全覆蓋,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四是

建立城鄉改革協同推進機制。蘇州市在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基礎上,不斷深化農村改革,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農村“三大合作”形成氣候,農民組織化程度顯著提高。同時,注重培育適應“三農”需要的各類新型金融組織,積極探索政策性保險金融對農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加強財税政策與農村金融政策的有效銜接,引導更多信貸資金投向了“三農”,農村金融改革走在了全國前列。五是建立縣域經濟、小城鎮和新農村協調發展機制。蘇州市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注重發展壯大縣級城市,縣級統籌已成為蘇州城鄉統籌的主要形式和主體力量,在全市地方財政收入總額中,鎮級財政佔有半壁江山,對農村的帶動作用和統籌功能也日益增大。六是建立城鄉規劃統籌機制。蘇州市把城市和農村作為一個整體來規劃,把城市各項專業規劃向農村延伸,形成全方位、多層次、開放式的城鄉空間網絡結構,使全市呈現出以城市羣為主體,新農村為基礎的城鄉新格局。

三、幾個問題

(一)關於增減掛鈎用地平衡問題。蘇州市在建設用地指標平衡方面認真研究國家政策,主動加強協調聯繫,在農村住宅置換商品房過程中保證耕地(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平衡。該市積極開展前期調研,科學預算農村住宅置換規模,在本區域範圍內若干個擬置換的農村住宅等用地地塊(拆舊地塊)和擬用於安置城鎮建設的地塊(建新地塊)組成一個用地面積平衡項目,認真調查和測算項目區內人口和户數及宅基地面積、非宅基地建設用地面積、擬新增耕地面積和擬新增建設用地面積,擬使用增減掛鈎指標的置換商品房用地面積和工業或及經營性項目用地面積等。嚴格控制新建規劃範圍的核定規模,嚴格落實建新面積和復墾新

篇三:堅持科學發展,做活生態旅遊文章

為借鑑新農村建設先進地區的成熟經驗,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動龍車生態觀光旅遊業發展,探索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新途徑, 2010年9月18日—20日,由鎮人大、政協聯絡組牽頭,組織區、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各村支部書記赴成都錦江區“三聖花鄉”考察學習。

成都市錦江區按照城鄉統籌、“四位一體”的科學發展總體戰略,以發展鄉村旅遊為載體,積極探索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通過發展集體經濟,促進土地規模經營,打造了花香農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東籬菊園、荷塘月色“五朵金花”,走出了一條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的觀光農業發展之路。其發展模式被收入中央黨校教材,列為“城鄉一體化”的成功樣板,是全國兩個城鄉統籌試驗區之一,這對我鎮堅持科學發展,進一步推動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生態觀光旅遊業發展,推進生態衞星城鎮建設具有較好的借鑑和指導作用。

  一、基本情況

三聖花鄉位於成都市錦江區三聖街道辦事處,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公認的“農家樂發源地”。主要包括花鄉農居—紅砂村、幸福梅林—幸福村、江家菜地—江家堰村、東籬菊園—駙馬村、荷塘月色—萬福村這“五朵金花”。2003年,錦江區面對三聖鄉“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土地不多人人種,豐產不豐收”的農村狀況,因地制宜,圍繞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思路,以提升農業產業和帶動農民增收為出發點,創造性地打造了“五朵金花”。經過5年的努力,這裏變為一座充滿田園風光的開放式

公園,集觀光、旅遊、休閒、度假、購物、美食、消費為一體,呈現出一派“產業興、經濟旺、環境美、農民富”的特有魅力,走出了一條農村土地不徵用、不拆遷,農民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業、失地不失權,農民變市民、農村變新貌的發展道路。

——區位優。“五朵金花”位於成都東南市郊,是城市的通風口、規劃上的城市綠地,距市區僅7公里,快速通道車程僅需10分鐘左右。成都市總人口1003萬,其中市區人口310萬,每天流動人口近150萬,其居民歷來就有休閒生活習慣,對迴歸田園的雅趣生活方式始終熱情高漲,這讓三聖花鄉擁有了發展觀光農業的龐大旅遊客源市場。

——規模大。“五朵金花”佔地面積12平方公里,其中花鄉農居面積3532畝,幸福梅林面積2155畝,花香農居面積5000餘畝,東籬菊園面積3000餘畝,荷塘月色面積1074畝。2008年,三聖花鄉從事多種開發經營的農民達3000多户,總計1.15萬人,農家樂經營户達320多家,年均接待遊客1220萬人次左右,旅遊收入達3億元;擁有年銷售收入超過3億元和1億元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各1家,超5000萬元的企業3家,花卉銷售收入達5.6億元。

——特色多。錦江區從2003年初開始,深度挖掘農業文化內涵,以文化潤色農業、以文化營造環境,以文化提升經營,充分利用花卉產業優勢,大力發展花卉觀光休閒產業,變單一的鮮花生產為吸引市民賞花休閒的旅遊活動,創造性地打造出花鄉農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東籬菊園、荷塘月色這“五朵金花”招牌,形成了春遊花鄉農居、夏觀荷塘月色、秋賞東籬菊園、冬看幸福梅林、江家菜地四季皆宜的四季休閒旅遊景觀。

——統籌好。該區成立了11家公司化的新型集體經濟組織,作為各村土地權屬和流轉經營的主體,由其負責經營管理集體資產和土地流轉經營的收益。此外,由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各出資10萬元註冊成立農錦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土地整理開發的實施主體,統一負責轄區內的土地整理、流轉經營和農村新型社區建設。農民每年享有“四金”,主要包括土地承包權流轉每年1800元以上的租金,農民住房每年3-10萬元的租金;到龍頭企業務工月600以上的薪金;引導農户以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鄉村酒店、農家樂,以“保底+分紅”的模式分享的股金;達到社會保障條件後,每月364元的養老金和報銷住院費保障金。幾年來,錦江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8%,增幅首次超過了城鎮居民,在實現城鄉統籌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政策活。在耕地徵用和流轉方面。對徵地農轉非的羣眾安置按“人頭”一次性補償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1.8-2萬元;對企業搬遷涉及的搬遷損失、搬遷運費及水、電設施遷改費用等,按該企業建築物補償總額的10-15%給予補償。該區對大部分的耕地、山林地以長期租賃的形式進行流轉,大部分租期為20年,在租賃的當年一次性付給青苗補償費每畝8000元,第二年至第五年每年付給租金每畝1800元,租金每五年遞增10%。在拆遷安置方面。該區按“人頭”進行安置,農户按每人35平方米的標準以宅基地房屋置換新型社區住房,房前屋後的附着物按3萬元/人均的標準進行補償,住房面積少於人均安置面積的無需補差價,住房面積多於人均安置面積的,按300元/平方米給予補償。其安置住房超出人均35平方米的部分,按商品房價購買;以繼承、增予方式(家庭成員死亡、户主不在)取得房屋產權的,

實行終結安置,按600元/平方米予以一次性補償;搬遷安置過渡費支付兩年,第一年400元/人月,第二年600元/人月;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搬遷的給予每户搬遷費1000元,並予以獎勵2000—3000元。同時,新型集體經濟組織還為每個村民配套建設了10.5平方米的商業用房,由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經營出租,收益按股分配。在景區舊房改造方面。該區按照景區的統一規劃佈局進行集中改造,政府對房屋改建和室內室外的改造、裝修,以每平方米200元的基數予以相應的補助,第一期由政府補助80%,第二期出60%,第三期出20%,至羣眾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後,政府便退出了對舊房改造的補助。此外,該區對經營農家樂的農户所購置的桌椅、牀鋪、遮陽傘等經營用具實行50%直補,同時政府還農户小額信用貸款給予貼息支持。

——見效快。 僅2008年,區內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208元,是2003年的2.3倍,全鄉地價由每畝50萬元升到220多萬元,景區每年對地方財政收入的貢獻近1000萬元。“五朵金花”的成功運作實現了農民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就地享有城市文明成果,減少了對城市擴張的壓力,消除了新的“城中村”形成,實現了農民就地市民化,有效推動了城鄉統籌發展。

  二、成功經驗

“五朵金花”是錦江區幹部羣眾共同努力的結晶,通過以旅遊潤色農業,以景觀改造農村,以經營保障農民,以市場託舉發展,堅定不移地發展農業產業化和鄉村旅遊,用自己的智慧、力量和汗水,澆灌出了“五朵金花”,探索出了一條發展鄉村旅遊的路子,總結歸納“五朵金花”的成功經驗,主要有以下幾點:

1、突出市場導向,發揮優勢。根據成都市居住注重休閒的生活習慣和

旺盛的休閒消費需求,“五朵金花”緊扣市場,推動城市文明與農村文化相互滲透、融合,提升休閒層次,將成都“休閒”文化發揮至極致,打造出國內外富有盛名的“農字號”休閒娛樂品牌。因此,按照市場導向,細分市場,發揮區位優勢,確定城鄉結合的發展方向,進而策劃項目,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2、突出高起點規劃,強力推進。在規劃“五朵金花”建設規模時,成都市和錦江區政府在廣泛深入論證,確定高起點、細緻的規劃方案後,堅持抓規劃藍圖不動搖、抓國家級名牌的標準不降低,從規劃編制、建設方案確定和實施,始終體現了政府的強勢推動。該區原有的6個行政村合併為5個景區,通過打造“一村一品一業”特色產業,加強村莊改造,進一步突出了巴蜀文化民居風格,形成了如今5A級風景區風貌的“五朵金花”,建成了郊區這一道靚麗風景線。

3、突出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在“五朵金花”建設前期,政府完善了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築巢引鳳。成都市各級政府先後投入1.8億元用於修建道路、建設小型污水處理廠和補助農户改造房屋。僅錦江區政府和下屬街道辦就先後投資9745萬元用於水、電、路、氣和污水排放等公共設施建設,降低了企業和農户後期經營成本,創造了農村休閒娛樂產業有利可圖的市場空間。在市場基本培育成熟、企業主動進入後,進行市場化運作,政府投資溢價退出,既讓出了市場空間,又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4、突出農民主體,促進和諧。按照藏富於民的思路,政府把農民擺在創業和受益的主體位置,從規劃設計、建設發展到經營管理等重要環節,各級政府都堅持讓農民受益,尊重農民意願,利用農民傳統產業優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