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一年級老師溝通

來源:文萃谷 1.89W

導語:有些問題並不是一開學就出現的,老師和家長需要觀察一段時間才能做出準確判斷。因此,家長最好等老師對孩子有一定了解之後再進一步細緻溝通。下面小編為你整理的如何和一年級老師溝通,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如何和一年級老師溝通

首先放鬆心情

孩子第一天上國小會喚起很多家長的擔心與牽掛,就像當年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一樣,這就是父母之心。但是孩子畢竟需要開始學習獨立面對國小新的生活,新的挑戰,所以,家長要慢慢適應放手,先從放心開始。

國小老師中有的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言談;有的從國小高年級轉為一二年級任教,對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家長的心理不太瞭解和適應,這些都會給家長帶來老師不太主動熱情的印象。我們家長應該給老師一個逐漸適應和熟悉瞭解的過程,從另一個方面看,孩子上國小以後,隨着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對老師的依賴也不再像幼兒園時那麼強烈,他們越來越需要和喜歡跟同學交往,所以,家長也應逐漸轉變對老師的`依賴,而要用積極的心態和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和變化,給孩子營造更寬鬆的環境。

溝通之前先了解

上國小既是孩子的適應過程,也是家長的適應過程,有時家長不要過分敏感於自己一時的主觀感受,與老師溝通之前充分了解情況很重要。例如有的家長感覺孩子作業太多,心疼孩子,便與老師溝通,老師卻不以為然,結果導致家長心裏不愉快。事實上,作業多不多,可能只是家長的主觀感受,每個孩子和家長都會有不同的標準。是作業多還是孩子寫作業的速度慢?是家長認為作業多,還是孩子認為作業多?是自己一家認為多,還是大多數家長都認為多?

在與老師溝通之前,家長要多瞭解情況。如果只是簡單地向老師反映作業多,老師可能會把家長的意見當成家長對孩子的庇護和溺愛,使溝通產生障礙。所以減少作業不是目的,幫助孩子順利學習、健康成長才是最終目的。家長可以通過與教師溝通孩子在家的具體情況,比如每天要花多長時間寫作業,從幾點寫到幾點,寫了多少字,做了多少題,寫的時候存在哪些習慣問題等等,這樣老師才能有針對性地結合孩子的具體情況找到解決方案。

尊重老師的作息時間

一般情況下,老師在學校的工作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的,除了上課以外,還要備課、批改作業、業務學習、教學研討、同行聽課、安排班務、個別學生談話等等,所以,家長給老師打電話很有可能經常出現聯繫不上或交流時間較短、溝通不充分等情況,建議利用課外時間與老師交流似乎更加適宜一些。

但是每個老師的家庭情況不同,如果有的老師家裏有小孩或者老人,家務負擔比較重,那麼佔用老師的業餘時間也是不適宜的。最好提前向老師表示希望有進一步交流的想法,然後再徵求老師的意見,商量好彼此合適的時間。

以多種方式與老師溝通

家長與老師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種,直接溝通的方式有面對面交流和打電話,間接溝通的方式有手機短信、書信、簽字、便條、email、校友錄、教師博客等。間接溝通具有延時交流信息的特點,可以跨越時空的限制,為老師和家長緊張的工作節奏做一個時間上的緩衝,而且文字交流通常比口頭交流更加慎重、簡潔,溝通更顯真誠和深入。尤其是國小低年級階段,老師經常請家長為孩子的家庭作業簽字,例如讀書、練習冊、試卷等等,家長不要覺得麻煩不願簽字,或者隨便籤字應付差事,這是老師讓家長了解孩子並配合學校教育的有效方法。家長認真對待需要簽字的家庭作業內容,斟酌簡明扼要的簽字內容,可以與老師達到一種見字如晤的溝通效果。

email、校友錄和教師博客以網絡為媒介,是現代年輕教師比較喜歡的間接溝通方式,家長不要做一個沉默的遊客,而是要熱忱支持老師的工作,經常讀貼、復貼,不但能充分交流孩子的信息,還能瞭解班級動態;如果有的家長有時間又有技術,還可以主動與老師商量建立班級網站,為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搭建互動平台。

多與老師溝通積極信息

孩子在成長過程所取得的進步是主要的,當然,也不可避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家長認為應該嚴格要求孩子,於是形成對進步視而不見、對缺點放大關注的習慣。實際上,不但孩子需要家長實事求是地表揚,老師也需要家長密切關注孩子的點滴進步,及時反映孩子成長的正面信息,這樣不但是對老師工作的肯定和感謝,也有利於老師和家長共同探討適宜孩子成長的正面教育方法,營造出愉快積極的成長環境,從而促進孩子的可持續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