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武夷山考察報告

來源:文萃谷 1.93W

2012年10月中下旬,我們一行43人,在範書記的帶領下,前往福建閩西北武夷山地區進行參觀考察學習,所見所聞感觸不小。現總結報告如下:

赴武夷山考察報告

一、 主要情況和觀察:

武夷山——武夷山遺產地處中國福建省的西北部,毗鄰江西省,位於福建與江西的交界處。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通用福建贛語、閩北方言和國語。根據區內資源的不同特徵,將全區劃分為西部生物多樣性、中部九曲溪生態、東部自然與文化景觀以及城村閩越王城遺址等4個保護區。核心面積63575公頃,核心次面積36400公頃,同時劃定了外圍保護地帶--緩衝區,面積27888公頃。

武夷山地區在福建省的西北,這裏的氣候是亞熱帶到熱帶的過渡氣候區,這裏沒有北方那樣很寒冷的冬天,給這座旅遊城市提供了一個四季客滿的前提條件。

這裏的温度遠遠高於我們人體的最

適温度24度。相比,南方要比北方的水多,再加上強烈的光照使空氣中的水份增多,讓我們有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只要稍做運動體內的水份就爭先恐後的從每個毛孔中向皮膚表面鑽,儘管如此並沒有影響人們對武夷山向往。

在這有一個貫穿武夷山的水系——崇陽溪。(也許是南方人比較謙虛或者是其他原因吧,把比我們北方河都大的水系叫作溪)。正是有了這個水系,使武夷山的山有了生命的活力。對於我們生活在山區的人來説,原以為沒有什麼稀奇的,用來形容山的名詞也就是雄偉、高大這類的詞,但是真的深入到閩西北山區,特別是武夷山的時候,還是不由被它的奇特、清秀所打動。武夷山集山嶽和河川風景於一身,奇秀美古兼而有之,在山水的緊密結合、人文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上達到絕妙的境界,它榮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名副其實。

二、茶文化:

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而我認為武夷山之名靠的是茶文化。一則傳説中的秀才進京趕考演繹出的“大紅袍”故事,做足了茶的文章,成就了武夷山的英明。對“茶”字也詮釋為人在草木中,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更有大腕導演張藝謀等參與策劃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作品《印象大紅袍》,將武夷山和其茶文化演繹得淋漓盡致。武夷山旅遊的成功開發對我們的發展無疑有很大啟發。

走在武夷山一覽眾山之餘看到的最多的便是茶葉的種植、採摘、

加工一整套工序。武夷巖茶是產於閩北是產於閩北安縣武夷山巖上烏龍茶類的總稱。

武夷山所產分為正巖茶,半巖茶,洲茶、外山茶四大類,品種太多了,這次參觀學習,只接觸了最有特點的三種茶葉:

大紅袍:四大名樅之首,香氣濃郁清長,有大紅袍獨特香氣,巖韻顯;味醇厚,具有爽口回甘的特徵;湯色濃豔,呈橙紅色;葉底肥軟,綠葉紅鑲邊。

肉桂:香氣濃郁清長,巖韻顯;味醇厚,具有爽口回甘的.特徵;湯色濃豔,葉底肥軟,綠葉紅鑲邊。

巖茶:香氣清鋭細長,巖韻顯;味醇厚,濃而不澀,醇而不淡,回味清甘,湯色呈淺橙紅色;葉底柔軟,綠葉紅鑲邊。

三、九曲溪:

九曲溪是武夷山的精品旅遊項目,因而有了到武夷山旅遊"不坐竹排(竹筏),等於白來"之説。遊客到星村乘坐竹筏,至一曲武夷宮碼頭上岸,從九曲順水漂流而下,遊程約90分鐘。九曲溪發源於森林茂密的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全長62.8公里。進入風景區的一段河流除受河流自然彎曲的作用之外,還受多組巖層斷裂方向控制,形成深切河曲,使9.5公里長的河流,直線距離僅5公里,曲率達1.9。九曲溪水流清澈,水源充沛,水質達國家地面水Ι類標準,九曲溪從西向東,蜿蜒自如,山繞水轉,水貫山行,溪水晶瑩,可謂曲曲含異趣,灣灣藏佳景。清澈的溪水是武夷山的靈魂,乘上古樸的竹筏蕩入山光水色之中,如融入神話般的境界,令人心曠神怡,遊人可領略到探奇之美,心境之和,漂流之趣。山與水的完美結合是九曲溪旅遊線路最突出的特色。曲折縈迴的九曲溪貫穿于丹崖羣峯之間,如玉帶串珍珠,將36峯,99巖連為一體,構成"一溪貫羣山,兩岸列仙岫"的獨特自然美景。由於水繞山行,山臨水立,仰角適中,灘潭交錯,山不高有高山之氣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身臨其間,有如漫步奇幻百出的山水畫廊,錢-其-琛副遊覽武夷山後感慨萬千欣然留下"三峽雄偉壁立,灕江清碧秀麗,武夷山水,兩者皆備,盡在其中"的讚歎。遊覽九曲溪的水上工具是古樸的竹筏。坐筏觀山,極目皆圖畫,丹山、碧水、綠樹、藍天、白雲相映成趣,呈現出武夷山大自然五彩繽紛的色彩美。沿途

看到奇峯相疊、嵌空而立,那高低相錯的山巒,如旌旗招展,那氣勢磅礴的巖峯,如萬馬奔騰。展示了大自然中極富韻味的參差美。武夷山以竹筏為遊覽交通工具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由於它浮力大,吃水淺,輕便靈活,筏工只要用一根竹篙駕馭。它可以平穩地漂過深潭,也可飛快地滑下淺灘;可以靈巧地避開突立中流的礁石,又可急劇地轉彎。人坐筏上全方位地沉浸在碧水丹山之中,無噪音、無污染,抬頭可見山景,俯首可觀水色,側耳能聽溪聲,伸手能觸清波,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剛柔相濟。可以説是竹筏水中流,人在畫中游,"看山不用杖而用舟",即使是白髮翁嫗,仍可盡情漫遊,遍覽山水之美。

《赴武夷山考察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