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規劃中試金石

來源:文萃谷 1.05W

職業生涯規劃,又叫職業生涯設計,是指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鬥目標,併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職業生涯規劃中試金石

職業的選擇,總的來説,無非就是銷售、市場、客服、物流、行政、人事、財務、技術、管理幾個大類,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500強的CEO當中最多的是銷售出身,第二多的人是財務出身,這兩者加起來大概超過95%。

現代IT行業也有技術出身成為老闆的,但實際上,後來他們還是從事了很多銷售和市場的工作,並且表現出色,公司才獲得了成功,完全靠技術能力成為公司老闆的,幾乎沒有。這是有原因的,因為銷售就是一門跟人打交道的學問,而管理其實也是跟人打交道的學問,這兩者之中有很多相通的東西,他們的共同目標就是“讓別人去做某件特定的事情。”

著名中高層管理培訓專家胡一夫認為而財務則是從數字的層面瞭解生意的本質,從宏觀上看待生意的本質,對於一個生意是否掙錢,是否可以正常運作有着最深刻的認識。

公司小的時候是銷售主導公司,而公司大的時候是財務主導公司,銷售的侷限性在於只看人情不看數字,財務的侷限性在於只看數字不看人情。公司初期,運營成本低,有訂單就活得下去,跟客户也沒有什麼談判的條件,別人肯給生意做已經謝天謝地了,這個時候訂單壓倒一切,客户的要求壓倒一切,所以當然要顧人情。

公司大了以後,一切都要規範化,免得因為不規範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風險,同時運營成本也變高,必須提高利潤率,把有限的資金放到最有產出的地方。對於上市公司來説,股東才不管你客户是不是最近出國,最近是不是那個省又在搞嚴打,到了時候就要把業績拿出來,拿不出來就拋股票,這個時候就是數字壓倒一切。胡一夫老師總結了以下幾點:

1、明確你的人生價值觀

對於一些中高端的職業經理人自然不用説,他們已經具備相當多的職業經歷,人生觀和價值觀已經基本形成。而大學畢業生則需要想清楚自己未來的生活目標,培養社會責任感。

2、發現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興趣被譽為第一老師、一切與興趣相關的工作都會激勵人的內在潛能。如果你的工作選擇與興趣相關的話,你的未來職業旅程就會充滿挑戰,同時也充滿樂趣。

3、找到你的奮鬥目標

幾乎所有成功的職業經理人都提到目標,找到奮鬥目標你就不會荒廢你的青春。在有限的年青時光裏,奮鬥目標將會一直指引着你,直到達到目的地。

4、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

如果你不能決定自己是否要選擇一份新工作,或者你根本就不知道該選擇什麼工作,那是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活得明白的人非常清楚自己的生活和奮鬥的目標。有了目標,你就不會碰到選擇的煩惱。

5、瞭解能激勵你的因素

有的人被外界客觀的因素所激勵,比如看到別人的成功和成績可以激發你的表現欲、行動欲或者上進的慾望等;有的人被自己激勵,自己激勵自己的人通常表現為達成自己設定的目標,或者達到某種自己認為理想的工作和生活狀態等;也有的人同時被內部和外部的因素所激勵。

瞭解激勵自己的因素可以幫助你自省並適度地調整目標,從而降低選擇的風險,縮短達到目標的距離。

6、催化你的晉升慾望

快速晉升是經驗積累的結果。快速晉升的前提是出色的工作業績。

如果你本身有晉升的慾望,那麼請你做好目前手頭的工作;如果你沒有,請你現在開始思考你為什麼沒有,之後規劃出你未來要達到的理想職位。

7、明確你自己的成功概念

成功的概念因人而異,沒有明確的標準,但是至少你自己要明確什麼是你的成功底線。這樣可以促使你進步。明確你的選擇,這跟你的生活期望、價值觀都有一定的關係。不明確自己的成功概念,人就容易迷惘和懶惰。你要時時注意自己目前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如果發現不是良性的,那麼請儘快調整。

8、透視自己目前的職業狀態

工作是否開心?發展空間如何?是否遇到了發展的瓶頸?你需要透視目前的職業狀態,目的是為了管理你的職業生涯。職業生涯猶如花草一樣,如果你精心去打理,它會給予你豐厚的回報;如果你疏於或者懶於去管理,那麼你也不要指望它對你會有什麼作用。

9、提高對僱主的忠誠度

這裏只是單純地建議對僱主的忠誠,不討論企業對員工的培養問題。

不建議為了職務而跳槽,更不建議頻繁跳槽。

職業生涯的管理具有連續性,而連續性則體現了你對待僱主的忠誠度。

如果遇到了發展瓶頸,你也要試圖先從內部尋找解決辦法。你未來的僱主尤其是高級管理者,他們都會看你跳槽的原因,換位思考一下,你願意僱用一個對僱主不忠、不負責任的求職者嗎?

顯然不。同樣,在加入某家企業之前,你也要充分了解這家企業的企業文化和直線老闆的風格,覺得不靠譜就不要加入。很多人都會抱怨是公司沒有履行承諾。這其實是你自己的問題,你沒有能力判斷你未來的僱主,那麼你就沒有能力管理好未來的工作。永遠不要告訴你下一個僱主,因為上一個公司如何不好你才想換工作,那是很愚蠢的藉口。即使你的前一家公司有問題,你也不要覺得那是促使你換動工作的最佳藉口。如果你是為了發展而離開,企業會更欣賞你。

10、瞭解你的個性特徵和心智能力

個性特徵是指個體在認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而又區別於他人的心理特點,又叫做個體心理特徵。所謂個性,是個人所具有的各種心理特徵的較穩定的有機組合,或者説是導致一個人的行為並使這個人區別於其他人的各種心理特徵的動態組合。這些心理特徵包括:需求、動機、價值觀、氣質、情緒、自我知覺、角色行為、態度等。

影響個性形成的因素包括先天和後天兩方面因素。剛生下來的嬰兒心理並不是一張白紙,而是具有一些先天的遺傳心理特徵。根據對初生嬰兒的觀察,有的好動,是興奮型的,有的較安靜,是抑鬱型的。這些神經類型特點就是影響個性形成的先天因素。但是,影響個性形成的更重要的因素還是後天的影響。

一名體制內的80後來了封內容跌宕起伏的信,像小説一樣:

我,年近而立,出生在一個邊疆省份縣城的普通家庭。大學聯考兩次衝刺北大未果,進入本省最好的一所大學,學的是萬金油式的經濟學專業。大學期間,創辦了在學校有一定影響的社團,當了班幹部,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並且創辦了一家網站,該網站曾經帶來每年10多萬的收入。

畢業時正臨金融危機,工作機會大幅縮減。也曾進入了寶潔、聯合利華、KPMG、農行總行等企業的終面,但沒能進入這些理想的企業,最後簽約了深圳一家國有銀行。

但當年全民公務員考試熱,全系的同學基本都報考了。我抱着玩玩兒的態度,也報考了本省一個“實權”部門的公務員,不成想竟考出了當年全省公務員考試最高面試分數。國進民退的大背景,而且基於周圍人“這個部門是最好的省直部門”的説法,我留下了。

我在單位最核心的崗位工作,而且上下都較為認可,也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學經濟類專業的博士,成了周圍人和親戚們羨慕的對象,但不幸福的感覺始終圍繞着我。

經濟上,我的月工資收入是當地房子每平方均價的五分之一,所謂的工資外收入幾乎為零,所謂的福利分房輪不到我。時間上,朝八晚五,基本天天加班,已經得上了腰間盤突出、頸椎病和輕微的脂肪肝。由於沒有時間打點自己的網站,收入也減少很多。角色上,因為我突然成了一大家族中唯一的“官”,各種從未見過的親屬,各種大事小情如約而至,讓我無所適從;天天忙於各種事情,導致婚姻破裂。工作中的角色和生活中的角色衝突讓我有種撕裂感。更嚴重的是內心裏的衝突,每天加班加點做着重複的工作,沒有工作樂趣。特別是展望未來事業的發展,就算當上了領導,每天觀察這些領導的生活,工作非常辛苦,沒有時間陪同家人,收入不高,風險巨大,不得不言不由衷,不得不參加無關的活動,工作的進步不受自己左右,退休之後心理的巨大落差,以上都不是我所要的。在這個人人都想拼命擠進體制之內的年代,我很想離開這個體制……

這封信讓我眼前一亮。最近這兩年我收到的信不是在羨慕體制內的高福利,甚至後悔當年貿然離開體制內,就是體制內的人撒嬌般地抱怨體制內沒挑戰,但同時又表示自己離不開這片沃土。難得有個體制內的干將跳出來講述心中的不滿和離開的衝動。

這些不滿中,很多並不是體制因素所帶來的,比如:工資低,加班,工作機械重複、沒有工資外收入、因忙碌而離婚、工作與生活角色撕裂等等。體制外的人也大多戴着面具上班,推銷着自己可能並不愛用的商品,工作機械重複,剛入職的幾年,工資也不高。但公司領導的生活方式大多還是讓人羨慕的。他們奢華的休假方式啊,他們住的公司買單的花園別墅啊,他們的頭等艙啊,等等。説白了,羨慕的還是他們工資單的鉅額數字,生活方式誰不會啊。但很多公司領導都是精力充沛的工作狂,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只睡四五個小時的神人。這可一點兒也不讓人羨慕,同情和憐憫還差不多。而看在領導如此努力的份上,連他們的'高工資也一併原諒了。

我個人的感受是,體制外因為面對的是自由競爭的市場,因而更加公平、自由、陽光。而這三個因素會讓幸福感有所提升。當然體制外也意味着面對市場的風險:行業萎縮、市場低迷就意味着裁員和減薪。

相對的,體制內因為受控於壟斷的權力和政策,人治的、灰色的因素更多,更談不上什麼自由,你很難從一個體制內的公司跳到另一個體制內的公司,還沒聽説過有獵頭公司專門為體制內公司服務的。再説,體制內的跳槽不叫跳槽,那叫“調動”。而政策的方向説不準也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有朝一日有多少人又會成為政策調控的犧牲品現在還未可知。我記得90年代末,有個同學畢業分配進了文化部,工作一兩年後就遇上了“公務員分流”的政策變動,後來回學校讀了碩士,等待二次分配。當年她面對不可測未來的惶恐,至今印象深刻。

至於收入的高低,體制內外的差距已經並不明顯,一些效益好的體制內公司甚至遠高於體制外的,而效益差的體制內公司,也許還沒有小微企業付的工資高。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名校的優秀學生削尖了腦袋進體制內而把“四大”作為備選的原因。而“四大”即使在歐美中產階層,也都是收入與地位相當體面的工作。

選擇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選的並不是薪金的多少,而是不同的制度環境。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制度環境中,競爭方式、言行方式、思維方式都迥然相異,並進而對你個人的未來人生產生重大影響。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在現代職場中,跳槽已經成為一些人的“家常便飯”。有職場專家認為,年輕人在大學畢業五年之內並不適合頻繁跳槽,五年內跳槽其實是自貶身價的一種體現。

其實,跳槽的好壞並沒有嚴格的標準,職場專家認為,跳槽不利於人們經驗及技能的積累。但在一些情況下,跳槽更能激發一個人職業發展的潛力。

比如:IT行業就是一個跳槽狀況非常嚴重的行業,沒有哪個行業會像IT人那樣頻繁地更換工作,而跳來跳去的目的只有一個目的——高薪。

由於這個行業短期內依然是個年輕人聚集的行業,所以經驗就成為該行業稀缺的資源。同樣的崗位招人,有工作經驗的人一定會比沒有工作經驗的具備更大的競爭優勢。

畢業5年內跳槽次數越多,常常使你已獲取的工作經驗貶值得厲害,從而出現不是“報酬往高處”走,而是“報酬踏步不前”的狀態。在別人每年都從業績良好的公司裏按部就班取得5%-15%的加薪時,你的踏步不前事實上就是“水往低處流”了。

首先,需要提醒大家的一點是:理智選擇和規劃後的跳槽才能夠真正達到提升自身價值的目的,過於頻繁、毫無目的的跳槽則必然會降低你對企業的忠誠度,影響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

其次,其實,準確完備的跳槽需要你兩個月前就開始準備。因為跳槽是一種擇業行為,兩者都是為了達到更遠的目標。

跳槽規劃有三點要注意:

1.現狀分析理性分析自己以往的職業表現,哪些是得到上司認可,讓自己覺得有成就感的部分,哪些內容是自己喜歡和擅長的;分析自己在以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是人際關係沒處理好,還是某些工作內容不喜歡;列出不喜歡的部分和自己人際關係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行業發展的看法等等。分析應該是客觀和理性的,分析有助於讓你看清楚自己的現狀。

2.跳槽規劃跳槽其實是職業規劃中的一部分,當你覺得自己跳槽目標不清晰,不確定的時候,也意味着你是缺少職業規劃的。當你覺得要做改變是必然的、確定的時候,接下來就應該考慮跳槽的目標是什麼了。

在制訂跳槽目標的時候,應該注意在以後的職業中避免一些不可以改變的問題,把握揚長避短的原則來制訂目標:包括具體應該從事什麼樣的職位,選擇哪些行業,可以進入什麼類型的公司等等。在確定跳槽目標的時候,你可以分解自己的目標,不應該追求完美。

3.主動行動光有現狀分析、有想法和理想還是不夠的,成功的改變還是在於理性的行動。改變必然會面臨一些新的挑戰和困難,如果能在面臨一些不熟悉的行業和職位的面試有一些好的表現,就需要你有改變的勇氣。在面臨短暫的拒絕時,能不氣餒。並且能有策略的準備自己的相關求職技能,包括相關的培訓,簡歷、面試技巧等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