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鴨綠江斷橋的導遊詞

來源:文萃谷 1.25W

作為一名專門為遊客提供優質服務的導遊人員,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是導遊員進行實地口語導遊的基礎和前提。那麼導遊詞應該怎麼寫才更有條理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丹東鴨綠江斷橋的導遊詞,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丹東鴨綠江斷橋的導遊詞

  丹東鴨綠江斷橋的導遊詞1

鴨綠江斷橋原為鴨綠江上第一座橋,始建於1909年,長944.2米,寬11米,十二孔,第四孔為“開閉樑”,可旋轉開合,便於船舶航行。抗美援朝戰爭期間被美軍炸燬。中方一側殘存四孔,成為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現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鴨綠江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大橋景區主要景點。

美麗的鴨綠江上有一座著名的橋,即“鴨綠江斷橋”,這是鴨綠江上諸多橋中第一座橋。這座橋於1909五月動工,1911年竣工,由當時日本朝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經美軍飛機多次轟炸,第一橋毀為廢橋。中方所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由遲浩田上將題寫橋名“鴨綠江斷橋”,意在保留歷史原貌。

清風拂面,一條寬寬長長的墨綠色飄帶温柔地在眼前流淌,眼前這幅美景就是著名的鴨綠江,江的這邊是中國的領土,對面則是朝鮮領土,遠遠看去,對面的場景依稀還能看清,真是奇特的邊境景色

橋頭擺放的抗美援朝戰爭使用過的武器模型。

鴨綠江斷橋位於丹東市鴨綠江畔,是日本殖民統治的遺蹟,曾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被炸斷,是鴨綠江第一座大鐵橋所殘留在中國丹東一側的“斷橋”。該橋1911年10月建成,是一座12孔,開閉式大橋。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被美軍炸斷。

中方一側所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1993年鴨綠江“斷橋”被重新維修開發利用,並改名為“端橋”。一九九三年六月動工修整,闢為旅遊景點,命名為“鴨綠江端橋”。橋身漆成淺蘭色,意在不忘戰爭,祈盼和平。由時任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題寫橋名“鴨綠江斷橋”,意在保留歷史原貌。

靜靜呆在江中間的橋墩,對面則是朝鮮的領土。

1993年6月,斷橋被開闢為旅遊景點。橋上現有原橋旋轉及炸斷處觀賞台各一處,炮樓一個,橋史話展板30塊。遊客參觀斷橋,不僅能瞭解斷橋歷史,觀看中朝兩岸風光,更能激發愛國熱情和報國之志。2001年6月,鴨綠江斷橋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4年8月,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列為國家重點建設紅色旅遊景區。

鴨綠江斷橋遺址。

  丹東鴨綠江斷橋的導遊詞2

丹東與朝鮮隔鴨綠江相望,與對面的新義州可謂是一衣帶水。是旅遊觀光好景點了。每天到斷橋的遊人很多。顧名思義,斷橋就是一座斷了的橋樑。這座連接中朝兩國的交通大動脈是鋼鐵骨架結構。這裏,沒有西湖斷橋白素貞與許仙的浪漫;這裏,記載着中華民族的恥辱與不屈。

現在,斷橋已經成為我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沿着鐵橋向河心走去,跨過四孔殘橋便走到了斷橋的盡頭,也就是説到了國界。對方是光禿禿的幾個嵌滿彈洞的青石砌的橋墩子,形影相弔,悽慘慘的矗立在江的一側。再往遠看,隱隱約約見到一座二層樓房,那便是朝鮮的重要城市新義州了。

斷橋的左側,還有一座橋連接着兩國,一列火車恰好從朝方馳過,奇怪的是隻掛着兩節車廂,而且窗户布簾都拉的嚴嚴實實,看不見裏面的情形。與國內繁忙的鐵路運輸相比,這條交通線顯得非常沉悶,冷落,孤寂。

斷橋我方一側橋身漆為淺藍色,意為不忘殖民統治和侵略戰爭,祈盼和維護世界和平。橋頭上方曲弦式鋼樑正中懸掛着一塊紫銅巨匾,上書“鴨綠江斷橋”五個金色大字。斷橋上的鋼軌靜靜地卧着,斑斑鐵鏽似乎在向我們講述着當年一羣優秀的中華兒女是怎樣“雄赳赳,氣昂昂”地踏着它的身軀走向江對岸的。橋上成千上萬處彈痕,像一隻隻眼睛,見證着恨與愛的硝煙,見證着血與火的凝練。

下了大橋,有遊艇兜攬生意,可以乘船遊覽鴨綠江風光,還可以從江上近距離觀望朝鮮。我們乘船來到江心,一江碧水,綠的發沉,江流滾滾,濺在船舷上,飛起雪白的浪花,爽人心骨。

在遊船上看斷橋,中國一側就像一條獨臂,而朝鮮一測的幾座橋墩則像殘留的幾顆牙齒,全然沒了脣齒相依的感覺。

水無聲。江水有情。江水是一樣的。江的左右兩岸卻是兩道截然不同的風景,一側是“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側是“蕭瑟秋風今又是”。

江的左側是丹東市,羣山疊翠,綠樹成蔭,危樓廣廈,接天摩雲,車水馬龍,花木扶疏,景色殊美。熙熙攘攘的行人穿紅戴綠,像一道五彩繽紛的河流在大街上流淌。喝鴨綠江水長大的`丹東姑娘們,身着短衣長裙,像一隻只飛舞的蝴蝶,和情侶在江岸邊的涼棚下啜着茶,聊着天,咬着冰淇淋,優哉悠哉,給這座英雄城市帶來不盡的青春活力。

江的右側是朝鮮的新義州。遊船儘量靠近了朝鮮一方的江岸,使我們清楚地看到兄弟國家的境況。新義州淹映在一片稀疏的綠蔭之中,隱約只能看到露出樹梢的幾幢起脊的紅瓦屋頂,唯一引人矚目的是那幾叢粉紅色的花木。

  丹東鴨綠江斷橋的導遊詞3

跨於鴨綠江上的鴨綠江斷橋是丹東的標誌性景點之一,它緊挨着鴨綠江大橋(中朝友誼橋),是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見證。走上大橋,看着橋體上遺留的累累彈痕和被炸彈撕毀的橋樑鋼架,能感受到槍炮聲與戰機劃破長空的聲響彷彿就在耳邊。站在橋上還可飽覽中朝兩岸風光。

如果不想花錢上橋,在江邊同樣可以遙望到斷橋的身影。橋附近有遊船碼頭,坐船(約每人60元)遊江欣賞斷橋會有另一番感覺,還可以遙望朝鮮。江邊有租借民族服裝的地方,可以照相留念,價格不算貴。夜晚,靠近丹東這邊的幾座橋樑上會有霓虹燈閃爍,來江邊走走、看看邊境夜景感覺不錯。

鴨綠江斷橋是鴨綠江上諸多橋中的第一橋,1911年由當時殖民機構日本駐鮮總督府鐵道局所建。橋長944.2米,從中方數第四孔為開閉樑,以四號墩為軸,可旋轉90度,便於過往船隻航行。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侵朝美軍飛機多次對大橋狂轟濫炸,使這座橋成為廢橋。

中方所剩四孔殘橋保留至今,習慣上稱之為“斷橋”,斷橋上現有原橋旋轉及炸斷處觀賞台各一處、炮樓一個、斷橋史話展板30塊。橋身漆為淺藍色,意喻不忘殖民統治和侵略戰爭、祈盼和維護世界和平。斷橋上的成千上萬處彈痕,至今遺留宛然,成為抗美援朝的見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