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閲讀教學工作總結四篇

來源:文萃谷 6.45K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閲讀教學工作總結4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閲讀教學工作總結四篇

閲讀教學工作總結 篇1

古今中外,學者一致認為:多讀書是學生提高語文素養的有效手段。“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葉聖陶先生曾説:“學語文,豈能僅僅讀《語文》,必須在國文教本之外再看其它的書,越多越好。這樣才能養成閲讀書籍的習慣,培植欣賞文學的能力,訓練寫作文章的技能。”崔巒先生也講過:“如果學生在國小階段有一二百萬字的閲讀量,腦子裏裝着上百篇文章,80首古詩,有了比較豐富的語言積累,讀寫能力一定會提高。”閲讀心理學認為:閲讀不僅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從事生產勞動,以及各項工作的基本技能。教師和家長不可能永遠陪伴着孩子,而好書卻可以成為他們終生的良師益友。為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國小階段必須重視學生閲讀能力的培養。

新課程標準第一次明確規定了學生課外閲讀的數量:二年級每年學生不少於5萬字。隨着二年級學生識字量的不斷增多,培養二年級學生良好的課外閲讀習慣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條件。針對二年級的學生特點,以及學生讀書的層次不齊,我主要從培養孩子的讀書方法和讀書興趣來抓起,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一步一步地走進課外閲讀的多彩世界。下面我就談談平時在這方面是如何做的。

一、激發孩子的閲讀興趣,使學生樂讀。

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經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那麼如何激發課外閲讀的興趣呢?我常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學生簡介要讀的文章內容,以激發其閲讀興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緊張、感人的情節創設懸念,讓學生產生尋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記得有一次,我給學生們講《醜小鴨》的故事,當我講到醜小鴨由於長得難看,受到兄弟姐妹的嘲笑和欺負離開了家後——講到這我嘎然而止,學生迫切知道結果。而我卻讓他們先猜猜結局。在一一否定了他們的答案後,我便出示《安徒生童話》一書告訴他們,想知道結果就借讀這本書,裏面還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學生被扣人的故事情節激起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要求借書。這樣讓聽者在享受故事情節所帶來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課外讀物的誘惑,主動去進行閲讀,這效果恐怕比任何説教都有效。我重視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使課外閲讀的內容安排、組織形式等儘可能地滿足於學生的需求,使學生樂讀、愛讀,使閲讀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種樂趣。

二、鼓勵孩子讀自己喜歡的書,使學生會讀。

放手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書,不是説放任自流了,而是要指導學生選擇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課外閲讀益處多多,但開卷未必有益。別林斯基説得好:“閲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閲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時下出版物眾多,魚目混珠,所以指導學生正確地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根據班上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建議他們讀那些有趣味性、篇幅不長的童話故事、神話故事、成語故事、寓言故事;其次要有科學性,如《十萬個為什麼》、《海底兩萬裏》等書。

三、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使學生多讀。

1、保證書目。課外閲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要給學生以閲讀的自由,給他們時間上的保證。我儘可能地創造一切條件讓學生去自由閲讀。我經常鼓勵孩子多買課外書,班裏的孩子每人都有好幾本課外書,孩子們把自己的書都放在教室裏的圖書角里。班上圖書角的建立為孩子們提供了廣闊的讀書空間。找班上讀書優秀的幾位同學,負責班上同學的借書還書。資源共享,大家輪流着看,讀書的範圍更廣了。

2、保證時間。我每天擠出時間來,讓他們讀。天天讀,才能養成自覺閲讀的習慣。每天到校,只要走進教室,就讓孩子們養成讀書的習慣。中午的時間,也是讀書的時間。另外,減少重複、無效、無意義的課外作業,把時間騰出來讓學生進行“自我閲讀”。使孩子們讀書有了充分的時間保證。

3、注意積累。在進行閲讀時,要教育孩子“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愛的形式來記讀書筆記。讀書筆記本應該成為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讀到好文章,摘錄好詞佳句,記下心得體會;閲讀累了,就在本子上或畫一朵小花,或描一隻小蟲,給課外閲讀增添無限的情趣。規定每晚的讀書內容,每讀一篇,讓父母檢查簽名。讀讀背背較短的詩歌,每完成5篇,獎一顆星,一篇較長的文章,3篇獎一顆。由班上的小組長和老師作為考查人員。如果在課堂上回答問題能恰當地用上去,我們就獎給她一枚表達章。只有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才能讓他們靈動的思想自由地翱翔於“學海”“書山”之間,從而穩定對課外閲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4、填記錄表。為了及時瞭解學生的閲讀情況,鼓勵那些愛讀書、讀書認真的孩子,我細緻的做了份閲讀記錄表,由學生每週填寫一張,內容包括閲讀篇目、字數、認識的新字,裏面的人物。從閲讀記錄表裏,我詳細掌握了孩子們的效果、收穫。知道了他們每天都堅持讀書,每個月最少的也會讀六千字,最多的能讀一萬字以上。

5、開展活動

(1)班裏經常開展一些讀書心得交流會、朗誦比賽、講故事、猜謎語、讀書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每天下午,都會分小組交流前一天的個人讀書情況。每週都會舉行一次讀書活動。比如:我在班裏開展了一次“讀一本好書”講故事比賽,參賽同學講得滔滔不絕,觀眾聽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長了知識,而且大大激發了同學們的閲讀興趣。所以大力開展多樣的讀書活動,能極大地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信心和熱情。

(2)古詩詞是祖國文化寶庫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齊,富有韻律,易讀易記,琅琅上口,深受人們喜愛。讓學生從小誦讀古詩詞,不僅有利於發展語言,提高智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培養文字鑑賞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我每週讓學生至少背誦一首古詩,為了便於檢查,內容我統一指導,程度好的學生可再選出自己喜歡的來背。

閲讀教學工作總結 篇2

近十餘年來,我們在中心學習法課題實驗教學中,本着教育學生學會學習這一根本性教學目標,注意在語文教學中教育學生學會閲讀,並將其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列入語文教學年度、學期課時的教學計劃中。

我們在實驗過程中發現、認讀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鑑賞能力是學生學會閲讀的四個關鍵因素;其中,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是關鍵之關鍵。國小語文閲讀教學就相應以培養這兩種能力為重點訓練項目。其中理解能力的培養尤其應當成為閲讀教學的核心。因此,如何為學生打下紮實的閲讀基礎,如何訓練與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成為了我們課題實驗教學的研究重點。

一、培養學生“手到”的閲讀習慣,提高學生閲讀的時效性的探究性

古人強調“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其實,還應再加一到,即“手到”。所謂手到,一是指閲讀過程中,讀者要用筆在文章中圈、點、畫、注;二是指讀者在閲讀過程中要寫讀書筆記,以積累詞彙,總結閲讀經驗,評價閲讀材料。

實驗教學前,實驗班的國小生中至少有一半學生未養成閲讀“手到”的習慣。究其原因,是教師對這個問題未引起重視,僅僅在教學中輕描淡寫地提到,而沒有對學生提出更明確的要求,更沒有在如何“手到”方面進行細緻的引導、指導、訓練和檢查。

實驗教學中,我們圍繞要養成學生閲讀時勤於動手的習慣這個問題進行探究,認識到教師必須耐心細緻地做工作,要對學生提出明確而具體的要求,進行精心的指導、訓練和檢查。教師設計了統一的讀書卡片,定期發放,定期收回檢查。對讀書筆記寫得好的學生及時給予表揚,或傳閲,或展覽,或刊載,以強化學生在閲讀時“手到”的意識,把教師的要求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培養學生“手到”的閲讀習慣,提高學生閲讀的時效性和探究性,既是課內閲讀的需要,也是課外閲讀的需要,更是學生將來自我發展的需要。

二、培養學生聯繫上下文閲讀的習慣,提高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

聯繫上下文是閲讀課文的一種重要方法。“課標”對此作了明確的要求。實驗教學前我們作調查時發現,還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在國小畢業甚至中學畢業以後,還未養成聯繫上下文閲讀的習慣。

教學實踐表明,要使學生養成聯繫上下文閲讀的習慣並不難,關鍵是教師要循循善誘,進行耐心而持久的引導和訓練。要努力做到學生的“學踐”遵循作者的思路。因為,思路是作者遣詞造句、構段謀篇的走向和路徑,文章的語言文字、思想內容通過作者思路的穿針引線,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實驗教學中我們下了一翻功夫,參與實驗教學的教師,在教學中巧妙地從文章的思想內容入手,引導學生認知作者思路,領會產欣賞作者的思路在遣詞造句、佈局謀篇方面的穿針引線之功,誘導學生的學路與文章的思路一致,潛心領會作者的遣詞造句、佈局謀篇的良苦用心,在“粗讀”、“細讀”、“熟讀”和“廣讀”中披文入情,從而深層次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真情實感。聯繫上下文閲讀,其要領就是刻意關注文章的思路,整體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抓住微觀,把握宏觀。養成聯繫上下文閲讀的習慣,不僅是閲讀方法的問題,而且是提高閲讀理解能力的問題。

三、培養學生“咬文嚼字”的習慣,提高學生品詞評句的能力

劉勰説:“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作者通過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情感,讀者則通過語言文字來體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見語言文字是溝通作者與讀者的橋樑。作者要與讀者進行心靈交流,就必須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付諸語言文字;讀者要與作進進行心靈交流,就必須對語言文字有深入的理解。而讓學生學業會“咬文嚼字”,正是訓練他們通過品詞評句深入理解文章的有效手段。

“咬文嚼字”這個成語,常常用來諷刺過度地字斟句酌。我們當然反對那死摳字眼而不領會精神實質的書呆子式的“咬文嚼字”。實驗前,學生閲讀的現狀是習慣於囫圇吞棗,不會品詞評句,嚴重地影響了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為了從小培養學生品詞評句的能力,我們在實驗教學中狠抓學生“咬文嚼字”的訓練。當然,這與人們通常聽説的“咬文嚼字”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語文教師重視訓練學生抓關鍵詞句、重點詞句,做到既抓得快、抓得準,又評得對,評得深。以前中國小語文閲讀教學中普遍存在的那種教師包辦代替,或死摳教學參與書中的所謂知識點和答案的做法,已經被徹底廢除。

四、培養學生在閲讀中進行比較的習慣,提高學生比較閲讀的能力

有比較才通通家鑑別。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説過,比較是一切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培養學生新聞記者中進行比較的習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而且有助於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建立起自己的認知結構,更重要的是有助於學生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提高閲讀分析能力。

實驗前有相當數量的學生還未養成比較閲讀的習慣,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語文教師在平時閲讀教學中未能有意識地進行引導和訓練,講讀課文進也往往孤立地分析課文。實驗教學中,我們注重引導教師對語文教材的編排體系瞭然於胸,備課時把視野放得開闊一些,儘可能把以前教學過的文章作個篩選,找出可以比較的文章,從選材、構思、形象刻畫、表達方式、語言運用、主題思想等方面誘導學生作印象深刻的比較。當然,由於課時的限制,一篇課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地進行比較分析,而是抓一二點最有特色的部分作些比較,或求同,或求異;或聚焦,或輻射;或橫向,或縱向。

五、培養學生在閲讀中進行想象的習慣,提高學生想象閲讀的能力

想象是人們對頭腦中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文學創造需要有豐富的想象。劉勰説:“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消然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吶珠玉之聲;眉捷之前,卷舒風雲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為妙,神與物遊。”可以説,作家如果離開了想象,就無文學創作可言。閲讀欣賞文學作品,也同樣需要有想象的參與。讀者想象豐富,不僅可以更充分更深刻的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文章的優美意境,而且可以啟發讀者進行藝術再“創作”,從而進一步豐富文章的內涵,豐滿人物形象,深化文章的意境。因此,培養學生在閲讀中進行想象的習慣,提高學生想象閲讀的能力,在中國小語文閲讀教學中絕不能忽視。

在實驗教學前的教學中對學生想象能力的訓練與培養或多或少有所忽視。為了應試,某些教師將一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的文章,弄成了一堆乾巴巴的文字符號。教師將文章分解得支離破碎,動人的描寫不見了,豐滿的藝術形象不見了,優美的意境不見了。面對課文,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見骨頭,不見血肉。實驗教學中,我們強調從文章的整體教學入手,側重引導學生對動人的描寫、豐滿的藝術形象、優美的意境進行想象,收到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六、增加學生的閲讀實踐,培養學生課外閲讀的習慣,提高學生閲讀廣泛性和效益性

中國小語文閲讀教學,是努力從課內向課外延伸,使課外閲讀成為課內閲讀的補充和擴展,從而使課內閲讀與課外閲讀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有機整體。

在實驗教學前,課外閲讀還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種種因素使得語文教師都把眼睛緊緊盯在教科書和練習上,根本無暇顧及學生的課外閲讀。實驗教學中,我們着眼於培養學生的語感,培養他們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鑑賞能力。這就必須使學生生活在書籍的世界裏,生活在課內外閲讀的世界裏。而不能象實驗前一樣,讓學生生活在試卷的世界裏,生活在練習和考試的世界裏。

實驗教學開始以來,我們注意引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擴大學生的閲讀面。各個實驗班普遍建立了“圖書角”,籌集資金選購了與語文教材相匹配的課外讀物,供學生生閲讀;同時,倡導、鼓勵學生每天必進閲覽室;還積極與家長聯繫,請家長支持學生訂購青少年、兒童文學作品。放手讓學生“廣讀”極大地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不怕學生成為有讀書癖的“怪人”。

實踐證明,課外閲讀在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訓練學生的思維,積累學生的閲讀經驗,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以及陶冶學業生的情操,淨化學生的心靈,完善學生的人格等方面都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誠然,使學生學會閲讀,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廣大語文教師一項神聖使命。實驗證明,只要廣大語文教師同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教學策略上進行科學的設計和安排,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根據學生的共性和個性特徵,有的放矢地進行訓練和培養,學生的閲讀習慣和閲讀能力是不難培養的,使學生學會閲讀的目標也是不難實現的。

閲讀教學工作總結 篇3

隨着暑假的臨近,我們經典閲讀第二期的教學工作,也圓滿地完成了任務,經典閲讀第二期教學工作總結。回顧一學期來的教學工作,我們經典閲讀主要完成了以下教學任務。

一、認真備好每週要上的閲讀教材。

閲讀經典,是我們經典閲讀課的教學指導思想。因此,在開學之初,我就精心到書店為學生們挑選了《閲讀王》,裏面的教材都是專家們精挑細選的,非常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並且教材的難易也相當適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們也呈現出樂學的狀態,這讓整個閲讀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為了上好課,我在每次課前總是認真備課,期望課堂的預設和生成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踏踏實實,讓每堂閲讀課出彩。

每篇教材,我們都能認真對待,特別是對優美句段的欣賞和感悟,學生們做得很好,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悉心地體會和感悟,很多關鍵的段落,我還會要求他們進行仿寫,這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是非常有幫助的。特別是書中一篇關於描寫春天的美景的文章,給學生很大的寫作衝動,我緊緊地抓住學生想寫作的契機,利用課堂最後的20分鐘,帶學生到校園裏去尋找春天,感受春天,通過近距離的觀察,把真正的校園春色描摹在眼中,牢記在心中,這樣學生對春天實物的描寫就能做到言之有物,生動準確,真實可信。

閲讀經典,並不是單純的要求學生在讀後完成課文後面的練習,而是在經典的藍本下,讓學生能學有所得。很多感悟性的文章,我總是自己給學生設計題目,讓他們在閲讀的過程中昇華文章的情感,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在讀的過程中思,在思的過程中得,在得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工作總結《經典閲讀第二期教學工作總結》。

在已經上完的38篇教材中,《告訴媽媽,我愛她》一文,留給我深刻的印象。因為課前的預設,我問學生:"同學們,今天上課之前,老師想問問你們,如果你的媽媽很嘮叨,請你舉起手,並説説為什麼事情嘮叨。"

問題剛問完,結果40名同學當中,有超過半數的同學舉起了手--這是讓我始料未及的!我要他們講述媽媽嘮叨的原因,一位男同學居然説,他媽媽每天逼他吃很多飯,還不准他上網玩遊戲,每天出門的時候,都要重複一句話,放學後早點回來…聽了幾個同學的發言後,我鄭重其事地對他們説:"你們之所以這麼煩自己的媽媽,是因為你們還小,等到將來你們長大了,離開了父母,你們才能體會到母親的嘮叨是多麼珍貴的人間至真至純的愛,因為她是你的親人,因為你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她才會那麼在乎你,捧在手裏拍摔了,含在口裏怕化了。老師非常理解你們厭煩母親嘮叨,因為我小時候,也和你們是一樣的,我甚至還因為母親打過我,躲在門角落裏罵過自己的母親。你們看到過汶川地震嗎,多少孩子從此再也沒有母親了,再也沒有那個知冷知熱的關懷,甚至滿腹的嘮叨了。如果可以,我想汶川的孩子們、玉樹的孩子們,他們寧可老天還回他們的媽媽,哪怕天天嘮叨貫耳…"

在接下來的《告訴媽媽,我愛她》一文中,同學們都入情入理地走進了文本,有的同學甚至眼眶裏閃着淚花。我想這篇課文過後,他們一定會從另外一個視角去重新審視自己的媽媽,去回報更多"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真正內涵。很欣慰,我認為語文教學,特別是閲讀教學,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塑造人的靈魂,淨化同學們的心靈世界。考試只是檢測學習的一種手段,在美文中進行人文教育,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才是經典閲讀教學最具魅力的所在。因此,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的經典閲讀教學是成功的。

三、開心遊戲,樂中學,學中樂。

因為課堂連堂的原因,他們幾乎無法做到在90分鐘裏精心學習。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了緩解他們長時間思考和學習的疲勞,我在每堂課後,都留了15-20分鐘的智力遊戲環節。這雖然是遊戲環節,可是在這個環節中,很多學生對遊戲的擔心甚至超過了閲讀教學。我們的遊戲採用"擊鼓傳花"的形式,花傳到哪位同學,他(她)就得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題目考全班同學,這個時候,他(她)儼然就成了一個小老師,因為全班同學都在聆聽他(她)的出題,並進行思考。他們的題目也五花八門,層出不窮,有腦筋急轉彎,猜謎語,對對聯,講故事等。説實話,做腦筋急轉彎的題目,我不如同學們。如果他們沒有事先準備題目,也有"懲罰"他們的辦法--那就唱支歌或者朗誦一首古詩。因為每次上課都有遊戲環節,所以很多同學課後就會積極尋找智力題目,他們很想考倒老師和同學。這樣一來,又促進了同學的課外閲讀,取得了異曲同工的效果。

通過這個趣味盎然的教學環節,讓同學們獲得很多鍛鍊的機會,起初很多同學羞怯怯的,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後,很多同學都能落落大方地配合課堂,展示自己,提升能力。

緊張而愉悦的90分鐘,我們通常就是這樣完成的。寫文於此,是為總結。

閲讀教學工作總結 篇4

高爾基曾經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好書,像長者,諄諄教誨;似導師,循循善誘;如朋友,心心相印。”自從學校開展了書香校園的活動,書的香氣就像花香一樣瀰漫在校園的各個角落,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增長學生的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活躍校園文化,營造濃郁的書香校園。我班進行了一系列的班級讀書活動,現小結如下:

首先,我動員全班學生積極投入到讀書活動中去,鼓勵學生踴躍地參加。我班讀書活動形式可概括為開始領着讀,慢慢放手讀,後來各人自己讀;讀書內容經過精挑細選,各領域的書籍都有;讀書的展示從開始不會到不敢到後來很願意把自己的學習成果與大家分享。為了讓班級學生有更多更豐富的書讀,我建議每個學生積極參加捐書活動,全班每人捐出一到兩本好書,放到班級的圖書角,班級裏每位學生都積極向班級裏獻出各種各樣的書籍。王子祈同學主動提出擔任班級的圖書管理員。認真做好圖書的發放工作。每天整理好圖書架上的書。現書架上的書已經超過100多本。同學們利用週三、週五的午間時間,進行好書交換看的活動,組織學生認真閲讀由學生自己帶來的讀本,保證了學生讀書的時間。在黑板報上開闢了“閲讀之窗”欄目,及時更新,如閲讀快遞、優秀讀後感、優秀作文等,既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機會,也給學生搭建了一個展示才能的舞台。建立和完善了班級圖書館。通過課內閲讀和課外閲讀的有機結合,營造書香班級,讓好書陪伴學生、滋潤學生的童年。

其次,在指導學生課外閲讀的過程中,我們儘量提供多種機會讓學生及時運用知識拓展技能,通過班級牆報、手抄報讓學生交流從課外閲讀中獲取的最新信息;召開“故事會”,讓學生講自己感到“最有趣”、“最氣憤”、“最精彩”、“最難忘”的故事;舉行讀書心得交流會,讓學生聯繫實際談讀書體會,相互交流,促進知識內化;同時舉辦各種形式的活動,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促進學生自發地獲取知識,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能力。

同時我們開展師生共讀。從時間上來説,我每兩週設立一節閲讀指導課,不定時進行閲讀交流課,師生共讀並相機進行指導或交流。從指導內容上來説,着重引導學生進行優美詞句的摘抄,進行朗讀練習和講故事訓練,教給學生背誦方法並幫助學生選擇材料。教給學生了解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導寫好片斷賞析式的讀書筆記以及如何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鼓勵學生髮表獨特見解;教給學生現場競技的技巧;組織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文章(或書籍),進行感情朗讀或複述訓練,也可以進行講故事比賽或讀書心得交流。平時,我除閲讀規定的兒童必讀書目外,還要閲讀教師必讀書目並做好讀書筆記,促進師生共讀,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親子共讀也是促進孩子閲讀的好方法。家庭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多學期來,少部分家長能按我竭力向他們推介國小生課外讀物,與孩子一起買書,一起看課外書,要求孩子在節假日多看名家經典,並寫相應的讀書筆記或讀後感。通過“家長會”的形式交流孩子讀書的方法與看法,鼓勵家庭建立“親子小書房”,可以感受到一部分家長正在逐步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努力創設良好的家庭讀書氣氛,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

“自信來自鼓勵,習慣決定人生。”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我以後還將計劃定期組織各種比賽,讓儘可能多的學生樂在其中,盡情地展示自己的語文才能。激發學生閲讀的積極性。通過學生大量的閲讀,學生會逐步學會自學,審美、想象、思維、表達等各方面能力也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讀書使孩子們成了主動學習的人,他們會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通過各種信息渠道來解決問題;讀書,使孩子們成了生活的主人,他們的獨立精神、自我意識在多樣的讀書活動中日益彰顯;讀書,使孩子們成了善交流、會合作的人,他們的團隊精神、責任意識在逐步形成;讀書,使孩子們成了有思想,有個性的人;讀書,更使孩子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明白了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

的確,讀書的孩子越來越聰明,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讀書活動使我們這個原本充斥着各種叫喊的教室比以前明顯安靜了許多,書香和全班讀書的靜謐慢慢趕走了打鬧的喧囂。

在我的指導和建議下,我班同學們的讀書熱情越來越高漲。好多學生在日記裏流露出喜歡看書,都説讀書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新鮮的空氣,知識的享受。我相信只要班級的閲讀活動持續開展,同學們定能收穫更為豐富的心靈果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