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學結反思

來源:文萃谷 1.9W

1.認真進行語言積累

七年級語文學結反思

語言積累,不僅指古詩文和現代詩文的積累背誦,也包括詞語的積累,名言警句、俗語、諺語的積累。積累題近年在會考語文試題中,佔到一定的比重,它們在試卷中的位置,可能會單列一塊,集會考查,也可能放在閲讀試題中,有的地區則放在“加試卷”中:但無論如何,我們應該在日常學習中和會考複習中,對其加以重視:因為進行語言積累,是我國傳統的語文教育經驗,通過考試考查學生對語言的積累,是一種促進學生學習,改善語文教學的極好的方式。

複習中,要背會《語文課程標準》和教科書中要求背誦的詩文名篇和段落,要做到默寫時不增、刪、錯字詞,不用錯標點符號。會寫出詩文的篇目和作者姓名,還要認真閲讀《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閲讀的課外讀物,並有意識地進行資料卡片的製作和名言名句以及詞語的收集。除此之外,在日常的閲讀中,對課外一些常見的詩文名句也要注意積累和摘抄。需要指出的是,對名句的積累學習,要能夠理解其意思,並準確得體地符合語境的運用。還能運用歸類的方法,將積累的名句進行梳理,進行比較式的學習記憶。

詞語的積累,還包括常見的成語、同義詞和反義詞。在積累的同時,要掌握其運用的規律,如語言環境、褒貶色彩等。

2.加強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

語言運用的考查,範圍涉及很廣,包括語音、漢字、語法、修辭、課外閲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內容。語音的考查,一般是結合語境要求給易讀錯的字準確地注音,包括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在方言中分不清前後鼻韻母和部分聲母的字,常用字是考查的範圍;漢字的考查涉及兩個方面,一是修改錯別字,二是規範、端正、整潔地書寫;語法和修辭從運用的角度考查,如修改病句;修辭的考查更為普遍,如句子的仿寫、續寫和填寫,一般考查的修辭格為排比、對偶、比喻等,還有消極修辭中的簡明、連貫、得體。

常見的語言運用題還有根據提供的材料寫廣告語,結合表格複述其內容,給報紙設計相關欄目,對有關生活現象進行評點,概括新聞的主要內容,綜合性學習的考查可能會讓設計活動方案,並對活動成果進行展示和分析等:這些題型都非常靈活,訓練時不得偏廢。

3.根據課標精神,提升閲讀素養

教育部會考文件對現代文閲讀要求是以課外材料為主,很明顯,現代文閲讀應該主要考查知識的遷移和運用能力。在複習中,應該做好如下幾個方面:

一要選擇好閲讀材料。即既有三大實用文體——記敍文、説明文和議論文,還要有文學作品中的散文和小説(詩歌和戲劇在試題中出現不多),內容自然要選好的,語言文字好,思想內容好,文化內涵深,説明文要具有科學性和時代性。篇幅也要一般在1000字到1500字之間、內容和語言俱佳的名篇,字數也可以突破,不能任意進行刪改。

二要注重整體理解感知:對文章的主要內容、重要觀點和思想要能夠準確的把握,要理解其形象的意義,這是閲讀文章的要點:因為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才能正確掌握解答其他題目的鑰匙。

三是明確文章的寫作思路。也就是理清文章的篇章結構,把握作者藻篇佈局的匠心。這是對文章的藝術特色進行探求的重要方面,也是掌握文章中心和重點的不可或缺的環節。

四是能夠根據語言環境準確理解關鍵詞語和句子的含義。關鍵的詞語和句子,有時候,看起來很普通,很平實,但只要認真思考,卻發現其有十分深刻的內涵。要探討文章的中心和主題,常常在我們理解了一個詞語或一個重要句子之後。因此,複習中,要努力鍛鍊我們發現和理解這類詞語和句子的能力。

五是能夠運用探究精神對文章的觀點或寫作技巧提出自己的看法:這類題,一般是開放性試題,根據材料,我們既可以採用正常的思維方式解答,也可以採用發散思維和逆向思維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類題的答案一般也是不固定的,但必須有道理,有一定説服力。這也是近年來用得最多的題型。

六是能結合文章內容進行思考拓展。從近年的會考題看,有不少閲讀題有適當的拓展,比如從説明文所講述的知識聯繫到生活中的現象,要求進行知識遷移;從記敍文的內容出發,要求對文章進行歸納梳理,製作卡片,根據內容進行遷移式的圖畫欣賞等。這類試題相當靈活,也很有價值,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

七年級語文學結反思 [篇2]

期會考試結束了,總體看語文成績還可以,我認為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上課認真聽講,重點內容做筆記,這是複習的依據。比如,老師講古文時,有些字、詞的解釋、用法我會邊聽邊記,這樣記得就比較窂,也為考試前的複習提供資料。記筆記也是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如果能長時間堅持下去,我想對今後學習、成績提高會有很大的幫助。

二、知識積累對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平時我比較注意對知識的積累,比如在看書時,有不認識的字詞,不理解的字詞會查字典,有好的字詞會記下來;要求背誦的篇目,我會在當天背會,接下來的幾天,每天都要複習一下,有的時候還會默寫一下,加深記憶;

三、把老師上課講的方法用於平時課外閲讀上,努力提高自己的閲讀水平。平時看一些文章的時候,多想想老師上課講的方法,如一篇文章作者寫了什麼內容,運用的修辭方法、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等,不一定都寫出來,但讀的時候過一下腦子,對自己也是有幫助的。

四、多看一些優秀作文,積累好詞、好句、好段,這些可以適當應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同時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一些事,因為這些都是作文中的好的素材,能使作文比較生動。

以上是我在學習語文時的一些做法,其他同學可能有更好的方法,希望大家通過交流一起提高。

時光飛逝,又近半期。回顧新七年級兩個半月的教學工作,倍感考驗的嚴峻。萬事開頭難,用緊張、忙亂、勞累這些詞語來形容開學工作,毫不過分。所幸的是,在千頭萬緒中,我認為自己還算做好了一件對學生很有意義的事:那就是初步建立起了班級語文學習制度。

毫無疑問,這兩個月對我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這一屆新七年級,我在戰略思想的準備上是充分的,但在戰術上的準備既清晰又不清晰:説清晰是我相信一定能超越自己——如果説過去的一點點成績主要還是在單篇課文的教法研究上力求突破的話,那麼未來的三年我除了繼續研究教法,我將要求自己站在更高一些的台階上審視國中語文的教與學,讓自己的教學除了“好聽、好看”之外更具有科學性。我意念中的“科學”,是學生學習規律的探求,是教學內容的整合,是教學新天地的開拓。説不清晰是目標有了,但並沒有詳細的行動思路和備用教材。我的頭腦中只有一個大概的框架,所有的想法都處於萌芽狀態甚至未萌芽狀態。我要走的每一個下一步,都需要前一步的論證和支持。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級教材第一單元的這篇課文,成為了我精神的加油站。

但在我的行動綱領上,建立班級語文學習制度,卻是最清晰的一個計劃。基於以前的語文教學零散、混亂、隨心所欲的特點,我要求自己必需給學生建設一個非常明確的語文學習的制度,讓玄妙的語文教學有章可循,讓以前在學生心目中可有可的語文學習能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軌道上運行,使學生學得到還看得到,對每一天每一週每一月自己必需做什麼心中有數。讓班級的學習秩序化、規範化、規律化。

一切都還在摸索中,所有的行動都奠定在我對學生學習規律的一些粗淺認識上。

班級圖書館的建立是我在開學最短時間內完成的第一個“大工程”。困難很多。就是為了給班上買到一個既實用又不太貴的書櫃,我也幾乎跑遍了整個石橋鋪地區。上一屆的班級留下了三百多本好書,我動員現在的班上每一個孩子捐獻了一本。到現在為止,我們的班級圖書館有近五百本書了,而且書的品味都很高——除了名著,都是名副其實的好書。學習深圳的“好書漫遊活動”,我們的圖書也是自由漫遊的,只要不帶出教室,孩子們可以自由借閲(每週有兩天是全開架)。加上學校圖書館的開放和每個孩子起碼訂閲一本優秀雜誌的統一要求,我想,我們完全做到了足不出校園,足不出班級,就能在好書的海洋(起碼也算小河)裏遨遊。另外,我還擬訂出了讀書筆記的寫作交流以及考試製度。動員孩子們“絕不妥協”地和外語數學“搶”時間來閲讀。我敢保證,開學兩個月,我班上孩子的平均課外閲讀量每天應該在十頁以上。我想,這件事情,應該是一個有遠見的不急功近利的語文老師必需做的一件事情。我做得還算漂亮。

班級語文網絡家園的建立。這更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誰想讓語文學習真正立體起來,誰就無法饒過互聯網。這片已經瑰麗無比的天空早已經成為學生自由馳騁的天堂,而我們的語文老師,還大多數在這方面觀望或者駐足不前。網絡就好比是一塊肥沃的田土,你不用水稻高梁鮮花綠樹去佔領它,那麼野草蓬蒿就會佔領它。語文老師不把網絡為我所用,那網絡很可能就會成為語文教學的絆腳石。這件事情我有優勢也有劣勢。優勢是我們有自己的網站(先生和幾個朋友一起搞了三年了,很艱難,規模不大,但也還很像一回事),劣勢是我的學生是住讀生,他們一個周只有週末兩天能上網。但權衡利弊,我覺得這件事還是非做不可。一來學生有熱情,有熱情而不用,就是對教育資源的絕大浪費。二來幾乎全班同學的家裏都能上網,這樣好的條件不用,那更是對教育資源的浪擲。三來我意識到我們今天的努力做的是明天的工作,別人説學校五天教育加上家庭兩天教育等於零,那我們為什麼不利用網絡這個最時尚最快捷最廣泛的渠道努力建立“學校——家庭——社會”的立體語文學習空間,化語文學習於無痕,思想教育於無痕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