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師學結

來源:文萃谷 1.67W

培訓過程中精典的專家講解和精彩的教師作課,讓我感受到了,這是一次真正為我們一線教師服務的培訓。現結合自我教學實踐現小結如下。

地理教師學結

通過專家講解,讓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新課程標準規定,國中地理的目標是通過7——8年級地理課程的實施,學生能夠了解有關地球與地圖,瞭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學習能力;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養成愛國主義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本次課程改革的亮點之一就是將“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作為地理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之一“過程與方法”的重要出發點,一改以往片面注重結果,關心結論的做法,對學生在探索、體驗的學習過程,對學生獲取知識與技能的過程給予高度的重視與肯定。

對於新課程的教學,我認為應面對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培養創新人才是我們教育的出發點,國中生活潑好動,具有豐富的情感,活躍的思維是一羣身心不斷髮展的青少年。學生是有着豐富個性的完整的人,因此我們不能用一個模式去塑造和評價學生,我們要看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尊重差異、善待差異。

地理教材中有些內容對某些學生來説是熟知的,容易理解的,而對另一些學生來説是陌生的,難以理解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刪、增、替換例子,調整教法。要研究每個學生成長的需要,不能只把他們看做一種知識的容器。要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

國中地理新教材突出了實踐性和探究性,注重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因而其教學內容的組織以學生活動為重要形式。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活動,通過活動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中,在活動中自己掌握知識,並逐步培養與提高能力。教師的作用主要是領導與調控,教師如何引導,如何調控關鍵在於對教學內容的導入上。恰如其分的導入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並使學生的活動更廣泛更深入的開展,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更深刻,為開拓思路,提高能力作好鋪墊。因此恰如其分的導入是地理教學藝術水平的重要體現。

我必須經常有意識地反省自己的教學實踐,從中總結經驗教訓,要有意識地虛心聽取他人對自己教學工作的評價。通過自我總結和積極藉助他人的反饋來分析自己的學習需要,進而不斷充實自己教與學的知識庫。

各位專家強調:所謂“互動”,就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中在教師的啟發下引導學生去發現,在學生髮現的要求下,促使教師去啟發,師生密切配合,在和諧、愉快的情境中實現教與學的共振,使得教學雙邊的各個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諧而充分的發揮。教師抓住時機善於引導、教學方法靈活多變,教學內容引人入勝;學生在教師的誘導下善於思考、積極參與,並善於打破常規,產生奇思異想,使其能力不斷髮展。

地理教師學結 [篇2]

2012年冬,我有幸參加“2012年國中地理骨幹教師省級培訓研修班”的學習。能順利成行參加學習,離不開領導和同事的支持,三個星期的學習間,擱下了手頭的許多事務,是領導和同仁,特別是本科組的同事、高三年級組、備課組的老師們,義無反顧地頂替了我的工作,在教學、管理任務壓力十分繁重的情況下,又給他們增加了更多的負擔,甚是過意不去。現借小結,再次表達感謝之意。

這次骨幹教師省級研修班採取了全新的培訓形式,從教學管理,到培訓形式;從培訓內容到授課教師;從培訓時間到考核方式等方面,都作了精心的策劃和準備,得此良機,受益非淺。主要感受有二:

感受一:催人奮進——研修意義重大

參加本次培訓的意義,不僅在於從培訓過程中獲得新知識,更新教育觀念,更在於它對人帶來的啟發。集中培訓只有短短三個星期,即使有一流的專家教授,有一流的參觀探討,也不會讓人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知識,提高素質和水平,否則,“培訓班”就可更名為“速成班”了。我覺得,經過本次培訓,最大的收穫是讓我對教育、教學問題以及個人修養問題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對前段時間的教學實踐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一個具有師德高尚、專業基礎紮實、創新能力強、科研能力強的教師,必需要經過不斷的學習、學習再學習!培訓就像一把鑰匙一樣,讓我茅塞頓開,並且找到了學習的途徑和方向:一方面,正如周順彬老師所説的“多聽課、多讀書、讀雜書、多想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本次研修不止一位教師強調讀書的重性,只有多方獵取知識,充實自己,才能及時瞭解社會動態,更新知識,提高理論水平;另一方面,多思考,以校為本,不斷提高科研能力,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師。本人作為一個年輕的教師,在幾年的教學過程中遇到了多次的挫折,也碰到了許多問題的困擾,但我始終相信,不管失敗多少次,都是自己成長過程中不可多得的一筆財富。在培訓過程中,讓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個教師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理論水平的重要性,更加明確自己前進的方向和目標。在以後的人生道路和三尺講台上,我會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讓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師。

感受二:務實求真——培訓方式實用性強

和以往“走過場式”的培訓不同,本次培訓計劃時間跨度是一年,分為集中培訓,分散研修,集中答辯三個階段,這種集中培訓和遠程教育進行跟蹤指導和開展教育科研相結合的培訓方式,特別是緊密聯繫教育實際開展課題研究,為顯著提高中學地理骨幹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提供了平台。集中培訓期間,方式更是靈活多樣,有專家講座、小組討論,也有案例教學,現場教學,還有教育考察和野外考察。內容安排方面,即有地理科學的發展歷史,也有地理科學的前沿理論;既有教學設計方法,也有教育科研方法;既有大學聯考備考分析,也有課標熱點問題探討;既自然地理,也有人文地理;既有理論,又有實踐;在講授教師方面,既有大學教授,也有中學教師,有專家,也有學者。總之這次學習對於我們中學教師,在準確把握地理新課程實施的理念、目標、結構、內容和教學要求,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完善知識結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訓還要求每位參與培訓的教師建立個人成長博客,記錄自己成長經歷。我認為意義十分重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自身的促進,要建設自己的博客,就要不斷地進行反思總結,才能寫出點東西,這無形中會促進自身的發展。

第二,方便同行之間的交流,我們各位學員來自全省不同的地區,構成年齡不同,當中有教學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有初涉講堂卻幹勁充足的年輕教師,有學術造詣深厚的教研員、專家等。每位學員對地理教學的觀點,對新課程改革的認識,對高中地理新課程實施的理念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把握。取眾所長,補己所短是提高自己最直接的'方法,博客為我們進行隨時隨地的交流提供了可能。

第三、(地理)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一切都在不斷變化,每位學員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些困惑或是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要能得到及時的解決,有時候集體的智慧是很重要的,我們的博客為集中集體智慧解決各位在實際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了平台。

第四、博客可以實現資源共享,我們教學過程中的試題、圖片等資源都可以在這裏實現共享。

最後,希望大家能借助這個平台,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在推進地理教育改革和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能把握好地理學發展和研究的方向,能更好地為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學服務。

地理教師學結 [篇3]

非常高興參加本次教師遠程培訓,在這些培訓的日子裏,我觀看了專家講座的視頻:那一個個生動的教學課例,讓我更加貼近了課改的課堂;使我體會到教學也是一種藝術,它需要根據學科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所學知識。專家們精闢獨到的分析又使我知道了教學中該注意什麼,哪些細節應該拋棄。我非常喜歡這次網絡課程的組織形式,它開闢了一個廣闊的新的教研天地。本次培訓中的幾點收穫:

1. 做成功的教育者 我從教的是峨眉山市高橋中學,雖然十幾年的教書經驗和責任感讓我對工作不敢懈怠,但我卻少有成就感。

這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做一個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個善於自我更新知識的學習者。教師的知識更新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內容,一是打破,二是重建。即打破傳統的、陳舊的甚至是落後的教育理念、理論和教學的方式、方法,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科學的、先進的、合乎時代潮流的教育思想體系。

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絆。因為過多的實踐經驗有時會阻礙教師對新知識的接受,也能一時地掩蓋教師新知識的不足,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缺乏知識的教師,僅靠那點舊有的教學經驗,自然會導致各種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這時舊有的教學經驗就成了阻礙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和提高的障礙。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礎上,強調打破教育霸權,用全新的、科學的、與時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來武裝教育者的頭腦,使之打破其堅冰一樣的由陳舊的知識和經驗累積起來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麼,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新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理念必然充滿生機和活力。

2. 構建新的課程觀 新的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師課堂實施和教學評價的綱領性文件,教師的課程觀不能停留在“課程即教材”這一層面上,同時也不能忽視課程標準的學習。 新的課程觀建立需要對課程進行重新的解構。課程也是師生共同構建學習經驗的過程。課程不再是由專家編制、教師執行的,物化的、靜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態,課程也是師生在教學中共同創制的、鮮活的、過程性的、發展着的活動形態。課程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意識。正如著名課程專家所説,課程本質上是一種藝術,藝術的本質是一種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探究、創新的精神。課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建構的一個藝術品。

其次,課程是開放的、民主的 科學的。所謂開放,是指課程的開發要全社會關心教育事業的人共同參與;課程要在實施過程中不斷修改,不斷趨向完善;課程的設計要為學生個 1

性的發展留有一定的空間。所謂民主,就是課程決策、課程編制的過程應該是對話式的;課程實施的過程也應該是師生交互並生成意義的過程。所謂科學,是指課程是學生的課程,課程必須迴歸學生世界、適應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

3.積極開展學生為主體教學活動 新的課程標準提倡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讓學生在“用中學”,在“學中用”。我們在地理課堂上也儘量為學生提供各種教學活動,讓學生運用過程中去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經過市培培訓,我才發現自己的認識其實十分有限。

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學生,學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能自如開展教學活動。

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得難以駕馭教學行為,課堂教學中表現為過多的焦慮和不安。那麼,怎樣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而非簡單的“行為參與”呢?專家認為,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衝突,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給學生想、做、説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説。這樣,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4.努力進行教育教學實驗研究 我們都把教育教學實驗研究看作是專家學者或大學教師的任務,認為中學教師工作瑣碎繁雜,本身又缺乏理論知識,沒有時間也缺乏能力進行教學實驗研究。通過培訓,我們發現中學教師具有進行教學實驗研究的最佳條件,我們本身就在教學一線,親身經歷着教與學的過程中發生的一切事情,地理教學的對象---學生和我們零距離。如果我們參與研究,就能獲取來自地理教育田野的第一手資料和數據,並且親身來檢驗各種教學理論的可行性和適用範圍。

我們需要的改變就是更加有意識地關注我們的教學活動,注意資料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用文字的形式(論文)來總結我們的教學,並且對我們的教學進行改進和發展,這其實就是一個實驗研究的過程,然後再進行數據的處理和論文的撰寫。我們在進行教學實驗研究的過程,就是我們教師專業化的進程。

我們在這次教師培訓中學到了最基本的教育實驗研究方法和數據處理程序,引起我們對改進教學工作的熱情和興趣。我們每天的教學工作決不是程式化的無創意的事物,而是大有可為的實踐性強的科學。我們應該和優秀的教師保持密切聯繫,在專家的理論引領和指導下,進行自己的教改實驗研究。

以上幾點是我參加這次教師培訓之後的幾點感想和體會。這次的時間轉眼即逝,我們

馬上就要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感謝樂山市遠培中心,通過培訓,我們更有自信面對今後的教學工作,同時也發現今後的工作更具有挑戰性。我們將帶着各自感興趣的實踐性教學活動研究回到學校,進入培訓的第二階段——實踐教學。希望我能以實踐中的較好成績為本期培訓畫上滿意的句號,力爭能夠更上一層樓。

2012-5-10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