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教研活動總結(精選14篇)

來源:文萃谷 9.59K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是正確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課標教研活動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課標教研活動總結(精選14篇)

新課標教研活動總結 篇1

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的直接依據,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也是評價學業的基本依據。因此,為了提高數學教師研讀新課標的能力,更好地掌握、挖掘、駕馭教材,促進教師自身成長,領會並正確把握《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xx版)》的要求,促進新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落實,提升數學教師駕馭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

近日,包鋼實驗二小教導處組織全體數學教師在線聆聽了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研製組組長史寧中教授的講座。

史教授從課標修訂背景與要點、核心素養理解與表達和內容變化與教學建設三大板塊展開詳細解讀,理論結合教學事例,深入淺出的解讀,使每位老師對自己所教學段的教學都有了全面而清晰的認識。

那到底新課標“新”在哪裏呢?史教授在講座中解釋主要有以下幾點:注重內容核心素養關聯。新課標要求處理好核心素養與“四基”“四能”的關係,整體把握內容主線與相應數學核心素養髮展之間的關聯,重視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強化情境設計和問題提出,加強綜合與實踐,注重學科內外融合;結構化整合了課程內容。課程內容的修訂將部分內容安排的學段做了調整,還對數學課程內容進行了結構化整合;增加了學業質量標準,形成了教學評的閉環。原來的課程標準缺乏對“學到什麼程度”的具體規定,為此新課標專門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並作了描述,幫助教師把握教學的深度與廣度,加強了幼、小、初、高的學段銜接。

講座結束後,老師們圍繞新課標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交流,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在交流與研討的過程中,大家對數學新課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與理解,對新課標指導下的教學改革有了新的認識,並做了詳細的聽課筆記和心得感悟。

新課標教研活動總結 篇2

為更好全面瞭解、準確把握新課標的實質和主要變化,切實把課標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實到課堂教學。5月3日下午,漯河市郾城區太行山路國小分學科開展新課標學習培訓活動。

為了把這項工作落到實處,太行山路國小第一時間對新課標重要內容進行了梳理和解讀,並將各學科20xx版新課程標準與教師們共享。隨後,以教研組為單位組織全體任課教師參加培訓活動,力推新課程標準入腦入心。全體教師積極學習,做好筆記,高度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其重要意義。

在全體教師會議上,田春霞副校長強調了學習新課標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掌握新課標,教學才有針對性,才不會偏離方向,要求所有任課教師都要認真學習,明確課程目標,透徹理解教材,準確把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和關鍵點,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課堂。

此次培訓活動的開展,便於太行老師對新課標的整體把握和理解,為“雙減”政策下如何全面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指明瞭方向。今後,太行山路國小將繼續以教育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深入紮實推進教育教學活動,把新課標理念落實到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打造優質高效課堂,讓課堂真正提質增效。

新課標教研活動總結 篇3

曾家國小謝炎麗課程標準是教學工作的導航標,《新課程標準》根據時代的需要,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近期,曾家國小全體語文教師開展了理論學習學習20xx版《國小語文新課程標準》。

老師們先學習了崔巒老師對課標的解讀,瞭解了20xx版課程標準相比於原有實驗稿課程標準,充實與調整的主要內容。有了高屋建瓴的專家引領,老師們又細細研讀每一條課標,紛紛圈圈點點做批註,發現了微調之處:如提出識字減數量、寫字提質量;將“初步學會默讀”調整為第二學段的目標;特別提出了口頭交流和溝通的要求;提出閲讀、書寫與寫作的速度要求,並規範了量化指標等。更重要的是《新課程標準》注重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並將其作為了學習目標,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每位老師認真學習,並檢驗了自己學習新課標的成果,抒寫了學習新課標的感受,並進一步反思了自己的教學實踐。

短短一個下午的學習,老師們收穫頗豐。《新課標》為我們的語文教學灌入新的雨露,滋潤語文教學這片沃土。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逐步遠離偏、難、繁,向着感悟、探究、綜合、運用等方面發展。讓我們永遠對課堂充滿激情和夢想,讓激情和夢想成為我們學習永不枯竭的源泉和動力!

新課標教研活動總結 篇4

20xx年4月21日,教育部發布了修訂後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濮陽市西湖國小全體語文老師積極行動,離校不離研,雲端相聚,共同學習、研讀和領會課標精神,瞭解、把握新課標實質和主要變化,把新課標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實到課堂教學中,為“雙減”賦能。

聚焦新課標,明確新方向

5月10日下午,濮陽市西湖國小全體語文教師跟隨北京師範大學吳欣歆教授一起學習語文新課標。吳教授採用對比學習的方式,分章節交流了新課標在結構和內容上的變化。吳教授解讀了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修訂背景、修訂思路、總體目標等內容。老師們明確了本次新課標修訂方向,進一步強化了育人導向,決心要為黨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遵循新課標,用好新教材

5月10日晚上7:30,西湖國小全體語文教師認真聆聽了温儒敏教授主講的“遵循課標精神,尊重教學實際,用好統編教材”的專題講座。

温教授為義務教育語文統編教材和普通高中語文統編教材的總主編,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榮休教授。他深入淺出地闡釋了語文新課標的課改精神,助力老師們用好統編教材,將為老師們在新課改的大潮流中指明前行方向。

在培訓活動中,老師們專心聽講,認真筆記,生怕遺漏一個知識點。

學好新課標,領悟新精神

通過本次的新課標培訓,老師們進一步領會了新課標課程理念和學科“核心素養”,結合自己的課堂進行深刻反思,並對下一步的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新課標教研活動總結 篇5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疫情期間,為更好的領會和貫徹學科《新課程標準》精神,全面瞭解、精準把握新課標的實質和主要變化,切實把新課標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實到課堂教學中。根據學校安排,鄭州市惠濟區花園口國小積極響應,並組織全教師參與新課標線上研讀學習活動。

教導處對本次學習做了具體安排,共分為兩個階段展開:

1、自主學習。教師們儘快領悟所教學科、任教學段的具體要求,儘快落實到課堂教學中;

2、線上集中培訓。重點學習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新課標的主要變化,同學科同年級教師針對新課標的變化和落實進行討論交流,全面瞭解任教學科新課標整體內容,準確掌握新課標的要求。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當中,老師們有了新發現,新課標對學生的培養目標、課程內容和結構進行了完善,優化了課程設置,加強了學業質量指導和學段的銜接,同時對實施要求也進行了細化。每一位老師都認真學習,邊讀邊做筆記,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用密密麻麻的文字將滿滿的收穫記錄下來。

自主學習過後,各學科教研組長帶領大家通讀了新課標,重點分析了各自學段的階段目標,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方法。在課標學習中,老師們思想上重視,認識到位,態度端正,虛心好學,積極思考,在認真閲讀課標的同時,每位教師都認真地做着學習筆記,將自己的心得付諸筆端。

課標的新變化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老師們一邊精讀新課標,一邊把新老課標進行對比,在咬文嚼字的過程中力求把握新課標的亮點,找準課程改革新的發展方向。這意味着老師們在教學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持續發展,更要加強自身學習,終身學習,不斷更新改進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

花園口國小老師們學習新課標的腳步才剛剛開始。新課標的發佈為探索各學科教學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抓手,以研促教,助力“雙減”,老師們會將課標理念貫徹到日常教學中,轉化為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教學行為,緊密結合課程目標紮實開展教學工作,綻放課堂的精彩,實現學科育人目標,提升花小少年的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

新課標教研活動總結 篇6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20xx年版)》,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範和質量要求,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根本的依據,是“雙減”政策下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是新課程順利實施的保證。為了提高教師們的專業素質,準確理解和把握新修訂的課程標準的新理念、新要求、新變化,潯南國小各教研組積極開展新課標培訓學習活動。

4月27日上午,語文教研組老師在教研組長王端端老師的帶領下展開了組內學習。王老師從“指導思想”“語文學科素養”“課程內容”“教學建議”和“主要變化”幾方面內容展開闡述,帶領大家細緻對比了新版課程標準與舊版課程標準的不同變化。老師們覺得新課標更加尊重語文學習的規律,重視閲讀,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提高閲讀整本書的能力。同時,作為一線教師,更應該擴展自己的閲讀面,多讀多思,要用心研讀新課標,準確解讀教材。

4月26日上午,在數學教研組的課標初讀學習中,組長鍾金燕教師和大家一起把20xx版與20xx版兩個版本的課標對比讀。從“《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有哪些變化”以及“新課標下的教學建議”兩方面內容向老師們進行詳細講解,為老師們“該如何精準領會課標理念”“‘新課標’相關要求如何在日常教學教研活動中得到細化落實”答疑解惑。之後,老師們積極提出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結合新課標,通過相互間的經驗交流,取長補短,一起成長。

4月29日上午,組長陳萍老師帶領英語組教師認真研讀《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由黃芬芬老師從新課程的新理念、新內容和新方法等幾個方面為大家進行初步介紹。通過學習,老師們深深感受到新課標在教師教學方法以及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上的重大改革。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並在興趣中學會、學好英語;如何讓學生學以致用;如何提高學生的聽説能力;在新課標思想的引領下,如何創設學生喜歡的英語課堂……英語組的老師各抒己見,交流分享。

本次新課標培訓活動,為全校的老師們搭建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台。通過深入研讀,老師們會逐步增強解讀新課標、實施新課標的能力。只有教師自身觀念不斷更新,素質穩步提升,才能把學生培養成為自主學習、勇於創新的未來人才。

新課標教研活動總結 篇7

在雙減”背景下,教學要如何做到減負提質?研習課標,掌握學科核心素養,是打開優質課堂的一把“金”鑰匙。4月2日,鳳凰縣《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培訓活動在縣芙蓉學校舉行,各鄉鎮國小語文骨幹教師參訓。

培訓前,縣教體局教研員田錦老師首先提出要求:一是要充分認識培訓的意義,掌握新課程標準是有效開展學科教學的基本前提,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二是學習要力求實效,通過培訓找出自身教學的不足與差距,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養;三是做到學以致用,將所學知識指導實踐教學,充分發揮輻射引領作用,促進帶動全體教師共同成長進步。

此次培訓,由縣名師工作室首席名師(芙蓉學校副校長)吳喜花、(芙蓉學校分管教學副校長)楊平珍主講。培訓活動上,楊平珍老師首先為與會老師作《聚焦語文要素減負提質》專題講座,她從語文課程標準的功能、基本理念、總體目標、學段目標與內容、課程實施等五個方面,對課程標準進行了整體闡述,重點解讀識字與寫字和閲讀教學不同學段目標之間的聯繫和側重點,在準確把握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師挖掘教材中的重點、難點、亮點,提出有指向性的教學建議。隨後,吳喜花老師給會與老師作《談談新課標背景下的語文教學》專題講座,指出新課標修改的幾點原則和重點是堅持德育為先、全面發展、能力為重、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為大家重點解讀了口語交際、習作、綜合性學習在不同學段中教學目標與實施,還分析了不同學段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運用課例結合所培訓的內容進行了具體分析和指導。

兩位老師以一線教師的角度,現場與教師們互動交流,提綱掣領解讀老師們在教學中存有疑惑的問題,高屋建瓴的指導,具體生動的講解,活潑融洽的交流,與會老師精心聆聽,認真筆記,使其豁然開朗,如沐春風,培訓現場氣氛熱烈愉快。

此次培訓活動,有效的增強了參訓教師解讀和實施新課標的能力,是鳳凰縣小語教學推行新課標的重要舉措,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環節。他們紛紛表示要深入紮實踐行《語文課程標準》,把新課標要求落實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讓課堂真正的提質增效,讓“雙減”政策落地有聲。

新課標教研活動總結 篇8

經過兩個多月的課標培訓,觀看名師講座、進行教師論壇,使我受益匪淺。因我多年不教課,對課標瞭解甚少。通過學習使我體會到,新課標”的實施開展,正如旭日東昇,陽光下一片蓬勃之景,新成果、新經驗、新思路、新方法……亦如百花齊放。“新課標”的實施確實是給日常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在一次次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們的學生越而的活潑與可愛,並且不乏思想上一次次的靈光閃現、不乏更多了一些對生活、社會的深層思考,同時也在渾然不覺之中感受着知識的滋養。老師的角色定位,歷來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新課標要求我們把學生當作平等的活生生的人來看待,教學應該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因此,我認為,新課標下教師既不能自己在前面引導着學生,學生在後面亦步亦趨,也不能自己站在一旁指揮他們如何走,而應該成為學生並肩前行的同路人,與學生一起商量着決定前行的方向和共同解決路途中的疑難,與學生一道成長。

傳統課型往往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老師是主體,學生是客體,老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老師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核心,因此,我們理應深刻領會課改的精神實質,變講堂為學堂,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導學生“學”上來,不能再本末倒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新課標十分強調學習的過程,要求教師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去薰陶學生,讓他們去體驗,去探究,從而使他們充分享受到獲取知識的樂趣。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應自覺地讓自己對學生的能力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關注成為一種內在的教學品質和教學行為。實際上,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所從事的是育人的工作,因而應該把眼光放長遠一些,應該更多地關注人的更本質的東西,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想方設法地為學生創造情境、創造氛圍,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去領悟、去探究,要珍視他們獨特的感受和理解,讓學生逐漸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通過培訓,深刻體會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極大的挑戰,如果我們仍抱着吃老本的心理來組織教學,那將無異於穿新鞋走老路,根本無法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才能創造出更為新穎的課型和更為科學更為人性化的教學方式,從而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因此,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斷向書本學習,向專家領導學習,向同行學習,向學生學習。創新、創新、再創新,大膽改革大膽實驗,不被傳統所束縛,不斷總結成敗得失,不斷提高業務能力,不斷取得更大的成績。

新課標教研活動總結 篇9

教學研究推動着教學活動的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更有效地開展教學研究,成為一個新的課題擺在我們教師和領導的面前,如何通過有效的教學研究向廣大一線教師傳遞新的教學理念?如何更有效的轉變老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如何指導校本教研製度的建設?20xx年x月,在縣進修校的領導與指導下,實小、花園、黎明聯片結緣以來,實踐中我們發現,聯片教研的方式深受學校和老師的歡迎。

一、農村學校教研的劣勢

各個鄉鎮大同小異,學校校點多,分佈廣,規模小,不平衡,給農村教研帶來了諸多困難。

1、老師走出校門難,如果進修校集中搞一次全縣性的教研活動,有些教師起早貪黑,往返要一天的時間。而且農村教師都是一個蘿蔔頂一個坑,找個帶班看護的教師都難。縣內尚且如此,走出縣外就更難了。

2、校內開展教研難。由於學校規模小,任教同一學科的教師人數少,缺少研究對象。有多個學科組成的綜合教研組開展的教研活動,只能停留在研討教學環節和過程方法上,涉及到課程改革真正需要探索和研究的疑難問題時,都是隔行如隔山,相視啞而無言。其次是信息資源少,由於條件所限,不用説網上資源,僅圖書資料也不能滿足教師學習和研究教學的需求。

3、專家到校指導難。由於校點多、分佈廣、路途遠,縣或

縣級以上專家很難深入到每個學校。即使專家來到學校,如果沒有充裕的時間聽課評課,指導就缺少針對性,一些空對空的理論説教很難改變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

二、聯片教研活動的簡要回顧

我們三校聯片,始於20xx年x月。首先由黎明牽頭。雖然黎明牽頭,但沒有開好頭、帶好頭。真正的聯片教研始於花園,終於實小。(本輪)

1、制定計劃、如實運作。

開學初,由牽頭學校協調其他兩校,形成實際、實用、實在的教研計劃,教研大致分三項內容。一是對當前教育教學的一些熱點問題、焦點問題、難點問題開展論壇研討。二是在適當時機進行學生成績檢測。檢測時統一時間、統一出題、統一彙總、統一分析。三是進行課堂教學研究,主要形式是通過聽課、評課。一個輪迴共七節課。(語文1節、數學1節、英語2節、科學1節、美術1節、校本課程1節)尤其是實小張笑梅老師講的校本課程《弟 子規》一課,使聽課教師很震撼、很感動、受益匪淺。學生在學習誦讀經典中,受到中華五千年曆史文化的薰陶,感受母語的厚重與韻味。更在與文本的對話中,加強了語言的積累,提高了語文素養,得到了精神和文化的雙重提升,從而在學生的心靈深處打下了一個亮麗的精神底色,為學生的語文素養、道德品質奠定了基礎。

2、總結反思,同伴互評。首先由作課教師談自己的課後體

會,反思本節課的得失,然後聽課教師討論評議。(分小組進行,人人有發言的機會)討論評議時教師提出平時在課堂上遇到的疑難問題,同行間充分的討論交流,結合本次所聽課例,共同探討解決疑難問題的辦法。

3、課例評析、專業引領。根據教師聽課評課情況,縣進修校教研員對課逐一點評。針對老師們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和疑難問題,與老師們展開面對面的討論交流。並結合課改的新要求,對老師們進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專業引領,相當於具體而生動的現場培訓。

三、聯片教研的優勢和啟發

聯片教研以其明顯的優勢,收到了超出預期的效果,得到了校長和老師們的普遍讚譽。

1、針對性強。聯片教研活動真正以教師為主體,以課堂教學所遇到的實際問題為研究對象。人人精心備課,用心用情上課,研究越深發現的問題越多,研討的針對性就越強。同行之間坦誠相見,相互交流和探討,共同學習和提高。縣教研員針對老師們共同關注的問題展開研究解答疑難,深受老師們的歡迎,可謂雪中送炭。

2、活動效率高。就活動時間來講,參加聯片教研的老師可以當天返回,緩衝了教學矛盾,教師們不再擔心落下教學進度,學生也不在久久盼望老師的歸來,學校也不再為不斷調課焦頭爛

額,路途近了,花費的時間少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不需要長途跋涉,更多的教師願意參加活動。

實踐證明,學校和老師需要教研活動,渴望教研活動,歡

迎教研活動。我們深深感到,教研工作必須重心下移,深入學校、深入教師、深入教學一線。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引導教師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構建新的有利於學生學習和發展的教學模式,是新的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彩虹總在風雨後,我們堅信,只要不懈努力,一定會迎來基礎教育燦爛的明天。

新課標教研活動總結 篇10

教研活動是一種深化教改,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教師與學生素質的有效手段。為提高山東省教師的素質,加強教師之間交流,我省在相關部門指導下連續第三年進行研修活動,成效顯著。

領導重視研修工作,把該項工作納入學校的總體規劃:特別是教學應用的研究,又成立了相應的應用機構,教研小組。以骨幹教師為主力的教研隊伍,帶領着廣大教師積極參的研修活動。同時制訂了一些鼓勵教師開展教研活動的措施,以提高教師開展教研活動的積極性,並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

一、瞭解到很多優秀教師的課堂理念

此次研修活動,請了大量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不同的教學風格,不同的教學理相互交流,讓教師們不門便可接觸到大量教學資源,為以後的繼續學習打下很好的基礎。

二、全省教師溝通增加,全面瞭解

這次全省規模研修活動,通過網絡平台,文章展示,評論互動,使得各地教師較強了溝通,更加深入的理解對方,有利於日後教學工作的開展。

三、教學研究成果豐碩

大批教師寫出了自己的遠教體會,論文,經驗,獲得了督促了教師的成長。

四、對必修二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通過大量專家教師的指導,對於必修二的知識點分佈,課程設置,隱含知識點,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有利於日後進行課堂教學和研究。

從本學年教研活動中我校教師還體驗到:教學應該有所針對,不僅重視學習結果,還要重視學習過程,更讓學生體驗參與過程的樂趣;教學不是告訴,不是傳授,是感悟,是誘導。

新課標教研活動總結 篇11

我上網進行網絡化教研是近三年的事,隨着網絡教研的深入,我深深體會到:人類已經進入信息化社會,在信息化環境下如何促進教師們不斷提高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是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課題和緊迫任務。

我進行網絡教研經過了三個階段:剛開始,是“奉命”上網——學校有這個要求,要教師充分利用“網絡”這個平台進行交流學習。我一聽就發了愁,一聽上網頭就大,產生了畏難情緒。看到這種情況,校主管網絡教研的領導為我們開設了網絡教育課:怎樣上網、怎樣註冊濛濛社區、播種者社區、新思考網站、註冊博客、怎樣進行網上交流(回帖、)、在博客上發表自己的作品,等等等等。通過學習,我對網絡有了初步的認識,開始摸索着學習上網。上了之後,就有了一種“衝動”—好想在“網上”上盡情的展示自我,儘快更廣地交朋友,共同研討學習,這個階段我很有想法,很有一種表達的衝動

現在上博客了,可能“理智”上有了更大的成份,那是因為我不想把“博客”變成一個很沒水準、很隨意、很低俗的交流平台。我更願意“博客”是一塊聖地,一塊能讓有志於教育的人播種希望、傳達美感、寄託心靈的聖土!所以我會很珍惜我的表達,斟酌用語口吻,把真誠、善意、無私和盤托出。

網絡教研促我經常反思,催我不斷上進。在博客上閲讀,是一種獨特的感受,而期待被閲讀也是一種美好感覺。通過教育成長博客,我們不但可以閲讀別人的文章,發表自己的教案、課件及經過實踐所得的教學反思等,並與同行交流。大家羣策羣力,聚合更多人的智慧,從而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還可以在發貼、回貼的過程中吸引更多人讀貼,我們便有了“受重視”之感,便會更自覺地產生髮表的慾望,積極發表見解。而要發表更好的見解,便會更加關注教學現象,對教學現象進行分析、反思,進而使我們養成了觀察與思考的習慣,這就是所謂的催人上進,同時也實現了網絡教研的同伴互助。在教育博客聚合的環境中,大家以共鳴的方式相互促進與提高,一起構建和諧的網絡環境。在充分展示自我,參與交流,質疑和批評的過程中,促進我們教師學習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習慣的形成,也促進了教研行為的變革,這更是一種創新的思維。

以前我的學習總只是閲讀有關教育理論,卻不能很好地與自己的教學實踐結合起來。閲讀其他教師的博客,我看到了發生在別人課堂上的事件及他們的思考,進而開始以一種審視的目光來看待自己的教學,去思考其中的問題與困惑。於是我有了關於理論的思考,也有了對實踐的反思。久而久之我就養成了勤于思考的習慣。為了提高我的教學水平,我經常訪問別人的博客主頁,並且認真閲讀同行們的文章,領會了他們獨到的見解,同時也留言説出自己的看法。每次一打開電腦,夜間十二點後才休息,這是正常的。而徹夜未眠那也是常有的事。就這樣,經過閲讀、分析、思考,我的教學思想不時地與各地的朋友得以碰撞,教學研究的興趣和習慣也慢慢的養成了。在這裏,我吸收着豐富的營養;在這裏,我獲得一個個的靈感,使課堂充滿機智,充滿活力。

尋找生活中的樂趣是人生的必然,有些人喜歡玩牌,有些人喜歡搓麻將,而有些人卻沉迷於上網聊天或玩網絡遊戲……他們很多時候也同我們一樣通宵達旦,徹夜未眠。“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對於他們的興趣我沒有什麼非議,只覺得我們在成長博客中穿梭遨遊,在網絡教研中自娛,其樂趣更為高雅,無與倫比!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

新課標教研活動總結 篇12

一學期即將過去,可以説緊張忙碌而收穫多多。總體看,全體教師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在這個團隊中也日漸成熟,在教學中逐漸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還不忘積極進行理論探索,對教學起着相輔相成的作用。具體地説:

一、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把握教學方向

我們怎樣教數學,《國家數學xx標準》對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數學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

二、課堂教學,關注學生,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本學期我們每位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我們一定要在平時教學中滲透新課程的理念,重在關注學生,與學生的交流,從容對待課堂中出現的每一個問題,同時要發揮自己的長處,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新課標教研活動總結 篇13

本學期第一學月,我們xx組認真開展了教研活動,教研內容包括理論學習、集體備課、磨課、説課、上展示課、評課等。在全校的賽課活動中,x老師執教了一節課,精彩的課堂教學設計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得到了老師們的贊同和認可,獲得了x等獎。今後,我們要繼續努力,在工作中注意以下幾點:

1、教師應不斷地學習:向書本學、向其它教師學,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提高、完善自己,開拓進取,把不斷學習,作為工作的重要一需要,用新的理念指導教學實踐,把好學科教學的舵。

2、在教學中,教師要創造性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不斷探索符合時代需要的教研模式,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實實在在地做學問,實實在在地搞好課堂教學,實實在在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實實在在的搞好課程改革。

3、集體備課時,要求上課教師能認真分析處理好教材的局部與全局,新與舊,難與易,重點與非重點,知識與能力五個方面的關係,加強重點與難點的研究討論。

4、教師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盡心竭力地搞好教學研究工作。

新課標教研活動總結 篇14

教研活動要以“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的價值取向和以新課改、新理念為出發點的備課觀和教學觀。並且進行組內教案互查,發現問題及時調整,進行修改。凝思集優,備出了一堂比較好課。同時也提高了備課水平。上課是教學的關鍵環節,本學期組織本組教師每人上一節組內公開課,課前説課,課後評課。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努力上好每一堂課。

一、活動優點

教師教材自然大方,抓住重點,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方法多樣,注重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嚴格地按照計劃開展工作,及時的檢查計劃落實的情況,反饋調控。不僅認真上好兩節課,還認真做好聽課筆記,課後進行評課,通過評課可以使大家去粗取精、求同存異、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通過教研交流、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提高教師教材分析、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聽課評課、課題研究等教學業務能力和水平。

二、活動不足

注重教師課堂語言,設計問題巧妙合理,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突出音樂本色。

總之,通過兩節研討課和一節討論課更一步提高兩位音樂老師的業務水平。我們音樂組力爭在今後的工作中再接再厲,勤奮工作。讓我們借新課程改革的東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