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活動工作總結

來源:文萃谷 1.89W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總結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活動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活動工作總結

教學活動工作總結1

我校自建校以來,努力實施新課改,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引領學生走向社會,關注自然,體驗生活。學校注重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了學生愛自然、愛生活、愛家鄉,進而愛社會、愛祖國等方面的思想素質的提升,激勵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正確形成,號召、推動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培養自我發展和合作精神意識。

根據學校、教師、學生三個層面確立的課程目標,為體現校本化的觀念,在我校一至六年級分別確立了人與自然、人與生活、人與社會三個分目標,同時在課程內容、組織形式和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的嘗試,從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現就我校20xx年綜合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作一彙報。

一、貫徹新課改精神,結合學科特點,利用市區有利資源,引領學生走出校門,開展多元化綜合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素養。

新課改方案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定為必修課程,這是教學改革的重大舉措。通過設計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關注社會、關心國家命運、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的愛國主義精神,提升了全面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適應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我校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各門文化課程緊密結合,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奠定了文化課質量提高的堅實基礎。

我校積極與鄭州市科技館建立手拉手和諧共建單位,把科學課搬到科技館來上。充分利用科技館的豐富資源,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從國小科學、愛科學的精神。不論春夏秋冬,無論是烈日炎炎的盛夏,還是滴水成冰的嚴冬,我校始終堅持每週五下午由科學老師帶領兩個班的學生前往科技館參觀學習。看着學生們在各項科學儀器前興致勃勃地研究、思考,在科技館的老師的啟發引導下明白某個科學小知識後興奮的表情,老師們總忍不住為這些孩子感到高興:一顆愛科學的種子就這樣在孩子們純真的心中紮根了!

為了提高孩子們的自我約束能力,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珍愛生命、珍重健康,我們特和在學校附近駐紮的解放軍某炮兵基地聯繫,帶領學生前往參觀學習。潔淨整齊的營隊大院、整齊劃一的隊列表演、嚴格的軍事化訓練,整潔的內務,不時引發學生的嘖嘖讚歎。

為使學生了解地質結構,我校組織二、三、四、五年級全體學生來到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參觀,使學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科普教育。河南省地質博物館裏面收藏了許多地質方面的實物,包括億萬年前的生物化石和全國各地的地貌介紹,巨大的恐龍化石、幾億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各個時期和地方的珍貴展品、地理風貌等。整個博物館為人們勾勒出了一幅宏偉的地球演變史畫卷,是學生了解地球歷史、生物進化、倡導熱愛地球、保護環境的綜合性大課堂。此次活動為國小生們探索深奧的地質領域提供了很好的機會,促使他們從小養成熱愛科學,保護環境的良好意識。

二、關注社會生活熱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走向社會,進行有益的社會調查活動,使文化課知識得到有益的應用。

學生生活在現實世界中,存在於社會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學生具有強烈的現實感、生活感。這種現實感、生活感的獲得與體驗,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處理與自然、社會關係的進程中,逐步認識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為了幫助學生實現這個期望,我校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注意引導學生從生活實踐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實際社會意義的研究性課題,來探索和解決一些具體問題。

我校五一班的學生,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開設了“對鄭東新區商住物流區近三年以來的入住率的綜合調查”的研究性課題。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對商務區的住宅小區進行統計調查,結合數學學科所學的列表統計的知識,並以書面報告形式進行總結,針對個小區入住率的迅猛增長和小區之間存在的差異提出自己的見解,使學生對近兩年東區的迅猛發展有了更具體的瞭解。在活動的過程中,不僅使學生的想象力、探究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更激發學生對騰飛中的鄭東新區的熱愛。學生還利用上網的機會獲取最新的信息,對鄭東新區的發展作出了科學的、探究性的研究,描繪了未來水域靚城的藍圖,頗有新意。

五二班的學生在班主任張老師的帶領下,對鄭東新區商住物流區的交通設施的安裝情況進行了詳細的統計,並與交警六大隊取得聯繫,在交警六大隊民警的幫助下,學生們走上交警工作崗,體驗交通安全的重要性。當了解到由於缺少交通信號燈,每年都有幾百甚至上千起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的發生,看到交警叔叔拍攝到得事故現場慘狀的照片時,同學們不禁發出了驚歎,更堅定了要把 “關於交通設施安裝情況的調查統計”這一活動做到底的決心。經過為期一個月的詳細調查與統計,學生們拍攝了大量圖片,做了近萬字的活動彙報冊,還自發組織給河南省公安局的黃保衞局長寫了建議信,建議儘快在東區沒有安裝交通信號燈的路口安裝上安全標誌,以確保過往車輛、行人的出行安全。通過此次活動,同學們深深認識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下定決心要做優秀交通小衞士!

四年級老師結合年級特點,組織學生開展“我愛東區美麗的橋”綜合實踐活動。他們利用課餘時間,來到東區大大小小近百座橋前,實地考察橋的外觀、構造,瞭解橋名的由來及傳説,拍下了幾百張美麗的圖片,並在校內開展了“東區橋韻”大型攝影展,將東區美麗的橋展示在師生面前,再一次掀起學生熱愛東區的熱潮!

三、重視活動課程的引導,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創新能力,併為學生提供展示特長與風采的平台,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體會“做中學”的樂趣。

綜合實踐活動的精髓在於“實踐”二字。學生在校期間,大量時間用於課堂師生的交流活動,而自主動手的機會偏少。隨着綜合實踐活動廣泛的開展,拓寬了學生動手的空間,為學生自主動手、獨立製作、體現個性化特徵的設計提供了時間的保障。本着為全社會培養有知識、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設人材的目標,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

教學活動工作總結2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跨學科的實踐性綜合課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走出課堂,在一個真實、開放的情境中,通過參觀、調查、訪問、觀察、測量、製作等方式開展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個性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有所理解、有所體驗、有所感悟。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着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教材簡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目標和特徵而編制的一本學習材料,或者説是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活動方案。在內容編排體例上,以學生與自我、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的內在邏輯聯繫為線索,在以國家與安全、人口與民族、法制與社會、信息與資訊、經濟與生活、環保與資源、學校與家庭、健康與安全、創新與發展、社會參與、勞動技術等為主題系列的課題的帶領下,將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內容涵蓋了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

四、課程總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

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親身體驗實踐,開闊視野,瞭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踐實證的方法。

4、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五、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實施

1、課程的實施方式

(1)組織形式(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全班活動、班級活動,跨年級活動),體現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綜合。

(2)活動地點(班內、校內、家裏、社區)

(3)活動時間(集中課時與分散課時相結合)

2、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辦出學校特色。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開發校本資源、社區資源結合起來,利用校內外豐富的資源,按計劃有系列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1)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利用好學校圖書室和網絡室,充分發揮現有圖書的功能,正確引導學生到圖書室、上網查找資料;利用好學校內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探索活動,豐富知識,提高活動能力;引導學生對學校的進一步調查和了解,瞭解學校的面貌、校訓、校風、教風、學風、辦學宗旨等,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中去。

(2)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學校地處街道,有豐富的社區資源,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比較豐富,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寶貴的資源,帶領學生去基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六、實施計劃具體措施

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具體情況,尋求適合國小生開展的實踐探索活動,使學生人人蔘與,樂於參與,並要在實踐活動的體驗過程中,掌握知識,獲得學習的快樂。

1、徵對教材和特點,明確學習目標,鞏固與提高課堂所學。

2、對起點不同的學生分類施教,讓基礎好的學生學得一技之長,底子薄的學生打好基礎。

3、提高課堂興趣,多采用範例教學法、活動項目教學活動法、綜合實踐教學法等,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4、在教學方法上,多鑽研,多進行調整,尋找適合自己的一套新方法,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教學活動工作總結3

“大學區管理制”改革試點工作在鎬京國小大學區教育沃土上啟動以來,鎬京國小積極踴躍承擔教學管理中心之重任,支持配合大學區的各項工作,推進大學區改革工作深入開展,在工作實踐中,立足現狀,積極探索,開展了一些具體的主題活動,現總結如下:

一、健全機構,加強領導,確保大學區教育教學主題活動順利開展。

本年度,我們鎬京國小學區為了確保大學區教育教學主題活動工作順利開展,特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大學區教育教學主題活動工作的安排部署,組織協調,全面落實,總結表彰等具體工作。

二、借“大學區管理工作”實施之東風,加強主題活動的實施。

1、關注教師心理健康,提升教師職業幸福

12月21日,全區組織學區內全體教職員工聆聽了師範大學王淑蘭教授關於教師心理健康的講座。王教通過生動具體的事例,幽默風趣的語言,走進教師心靈深處,給大家帶來了一道豐盛的精神大餐。

2、加強大學區教師交流,共享優質教育資源

本學期,我校選派教導處副主任張妮娜、語文骨幹教師王萍兩位綜合素質過硬,教學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分別前往八一國小太平國小,八一國小選派張萌老師前來我校進行為期一學期的交流。這幾位教師作為大學區校級之間的使者,不辱使命,將各校優秀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進行傳遞,深受學生喜愛,贏得家長的稱讚。

3、積極組織教學研討活動,促進學區教師專業成長

在學區教學管理中心的精心籌備下,5月14日,鎬京國小大學區在八一國小進行了全學區的優質示範課教學研討活動。在這次教學研討活動中,鎬京國小的語文教師張迎、先鋒國小的英語教師薛小娟、八一國小的語文教師為大家獻上了一節精彩的示範課。三位教師教學思路清晰,將課程理念滲透到教學環節中,教學方法呈現多樣化特點,充分注意到了教學情境的創設和課堂探究,展示了較高的教學水平,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學研討活動的舉行,使學區教師共享了一份豐盛的精神大餐,不僅促進了區內教師教學專業技能的進一步提升,同時又加強了區內教師的密切聯繫,讓教師在走出校門學習交流的實踐中,體驗到友好合作、共同進步的快樂。

4、舉辦區內學生作業展,提高學生書寫水平。

在學區教學管理中心的精心組織下,在“六一”前夕,組織學區內三學生開展了“書中華美文、傳華夏文明”作業展,頓時,學區內掀起了“人人書寫規範漢字,人人書寫中華美文”的活動熱潮。此次作業展,為大學區各校學生提供了一個舞台,為校際間教學常規創設一個學習交流的平台,必將進一步提高學生整體書寫水平和作業能力。

5、舉辦區內教師優秀教案展,提高教學水平。

11月在鎬京國小舉行了鎬京國小大學區教師優秀教案展,活動中各個兄弟學校都選出了本校教師的優秀教案和教學設計在全學區內進行展覽,顯示了本學區內教師較高的專業素質,特別是部分教師的教案設計具有創新意識,關注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將課程理念滲透到教學環節中,教育方法靈活多樣,的確給我們有益的啟迪。

大學區教育教學主題活動儘管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但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學區還將在實施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持之以恆將這項工作做實做好,相信在全區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大學區教育教學的探索之路會更堅定、更堅實。

教學活動工作總結4

教學計劃:20xx—20xx學年度下

語文活動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新型的語文教學模式,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從自然、社會和書本中選擇和確定的動腦、動口動手的多項思維活動,是藉助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探索性學習活動。關於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其特點是它的廣泛性。從教科書到日常生活話題,不同的活動形式——有形的、無形的、社會的、自然的都可開發為語文課程資源,都可以作為課程資源加以利用,發揮其語文教育的功能。根據這一理念,我制定了本學期語文活動計劃如下。

一、活動目的:

1、設計符合孩子心理及孩子能力的活動,培養孩子良好的讀寫習慣。

2、培養學生積累語言和在語文實踐中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3、通過閲讀,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視野,增加文化底藴,培養獨立閲讀能力。

4、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研究性學習,培養探究的意識和語文綜合能力。

5、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的能力。 6、讓學生受到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鍛鍊觀察、記憶、想象、思維的能力。

7、通過看圖説話培養學生觀察力和想象能力,訓練學生思維。能抓住事物特點講清事情過程,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8、走出課堂,深入社會,與社會接觸,開闊視野。

二、活動方式:

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我組織,自我學習。課內、課外相結合,豐富學生的語文生活。

三、具體安排:

時間活動主題第5周:我會寫好自己的名字第7周:尋找生活中的漢字第9周:看圖説話、寫話第10周:一字開花第12周:猜謎語第15周:歡慶六一兒童節第17周背誦大王比賽

教學活動工作總結5

一學期來,在學校領導的關懷和指導下,我和同學們在綜合實踐活動課這片快樂的綠洲上一起研究,共同感受、共同分享、共同成長着,下面就這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創造性的運用教學資源,上好每一堂課。

為了適應學校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要求,目前我們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資源採取由學校教師自主開發與借鑑以前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由於綜合實踐活動沒有固定的教材,更沒有現成的教案,對於教師而言每一節課的開展都要費不少腦筋,為了上好每一節課,教師要善於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同時可根據自身特點及學生實際開展主題教學活動的開發。如這學期開展的《科技小發明、小製作》,等研究性學習活動貼近學生實際,充分發展了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了學生蒐集資料、動手實踐、調查研究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回顧半年來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工作,我體會到了付出的艱辛和收穫的喜悦,下學期,我們將繼續發揮教研組教研的優勢,將我們雲楓國中的綜合實踐活動搞得更加豐富,更具實效性。

二、存在的問題和困惑

雖然在課堂上自認為已經把學習任務佈置得再清楚了,也多次強調要按時完成,可每次去檢查完成情況時都讓我大失所望,同學們不能自覺地完成,一催再催,雖然我也採用批評加激勵措施,可仍有不少同學沒完成,可能是同學們對這門課程的認識不夠。那麼如何轉變

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來期工作的方向和思路

1、加強理論引領,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大膽創新和實踐,多反思和總結,積極參與各種學習培訓和競賽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科研能力,讓學生愛上綜合實踐活動課。

2、以身作則,組織和帶動其他綜合實踐活動老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進一步完善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機制,探索一條螺旋上升的本土化的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之路,更好地實現課程資源共享,促進綜合實踐活動的常態化、有效開展。

綜合實踐課程作為一門新課程,我不斷努力、探索,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充實自己,讓綜合實踐課生根、發芽。下面總結一下這學期的工作。

本學期開展每個主題活動時,我都會在班級中展開討論:該如何去操作,也就是要做些什麼事?經過討論,決定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一、收集資料。

二、交流體驗。

三、實踐操作。

四、總結活動。

在轟轟烈烈開展活動的過程中仍存在各種問題:

(1)由於四年級學生年齡還小,剛剛接觸社會,他們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認識還不夠,活動能力也較差,在實際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難,需要我們再多些耐心的幫助和指導,特別是在進行問卷調查方面。

(2)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全身心地參與了:有的學生沒真正的投入到活動中,有的隊員蒐集的資料較少,還有的學生沒有保存好一手資料,造成資料的丟失,有個別小組活動時不積極等等。

(3)在上綜合實踐活動課時,由於考慮學生的安全因素,我們在外出活動時間上難以得到保證。走出校園實地調查,走入社會進行活動的幾乎沒有,我們可以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關心、理解和參與,開發對活動有價值的校內外資源,為隊員開展活動提供良好的條件。

(4)在活動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酌情分工,各任其責。因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注重學生的參與性,但現實情況註定有些制訂好的方案,對於一部分學生是無法完成的。因為學生的能力有一定的差異:有的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比較強,有的同學寫作能力較強,還有的活動能力較強。如何使學生真正快樂地參與到整個活動中,做到人人蔘與,充分發揮綜合實踐的全員性是我需要深深思考的問題。

在這學期的各種綜合實踐主題活動中,通過參加活動學生們獲得了對社會的寶貴經驗,更享受到了無限的快樂。因此我們覺得,不管是稚嫩還是精彩,是參與還是觀看,每一次活動過程就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一個腳印、一片風景、一道痕跡、一次體驗!這一段有意義的時光已經成為是我任教學生這一學期中最開心的日子,將會永遠存留在他們心中。下學期在社會調查上多下功夫,儘量讓任教的班級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利用調查訪問等探究方式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加強學生的交際能力。

教學活動工作總結6

國小活動課的設置,目的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擴大學生視野,增長才幹,發展志趣和個性特長,豐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活動課作為學科課的有力補充,對學科課具有鞏固深化、提高和發展的功能,對兒童良好個性的形成,具有決定作用,是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渠道。活動課作為一種課程,是有目的、有計劃、成體系的。活動課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因此,對活動課的活動目標的制定尤為重要。

根據國家教委頒發的《九年義務教育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精神,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我們認為活動課的目標應體現以下幾點:(1)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不受時空的制約。(2)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3)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讓學生在活動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用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在發展智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能力,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主動探索精神。

克服困難上好每一課。當時上活動課一無教材,二無成形的輔導材料,我們就定課題,找資料,定方案。克服了種種困難,上好每一課。特別是有的課,還要自己製作大量的教具。這樣,無形中給教師增加了工作難度。但我們沒有退縮,使活動課日趨規範。

總之,為適應國小數學課程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活動課將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數學活動課在我區正走向規範化制度化軌道,廣大教師正在繼續努力,不斷學習,勤於鑽研,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活動課的教學水平,努力創造更好的成績。

教學活動工作總結7

任何一個教師都不可能是一切優點的全面的體現者,每一位教師都有他的優點,有別人所不具備的長處,能夠在精神生活的某一個領域裏比別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現自己。為進一步推進我校參與式教學的深入研究,激勵教師鑽研教材、加強課程的設計和實施能力,積極構建適應我校特點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我們按照本學期學校發展計劃的安排,由教導處和中心教研室組織實施了同課異構的課堂教學評比活動。這次同課異構教學,在對教材的把握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上強調同中求異,異中求同,追求異曲同工的境界。為了搞好本次活動,廣大教師反覆鑽研教材,認真設計教學方案並實施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總結如下:

一、確定教學內容和目標

根據我們的教學進度和對本冊重難點的分析,我組確定了兩節內容,分別為《可愛的企鵝》和《操場上》,每個內容由三位老師上。我們多次利用教研時間一起仔細研讀教材,分析學情。我們認為這兩節課有一下共同目標:

1、加深對加減法的理解。

2、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可愛的企鵝》側重於圖畫應用題;而《操場上》側重於解決實際問題。

二、認真設計教學案,實施課堂教學

根據本單元的重點和難點,我們多次研究教法、學法,確定教學的異同點,在如何創設情境、如何創造性使用教材、如何突破重難點上狠下功夫。每位教師在鑽研好教材的前提下,設計一個教學方案,再互相提出修改意見,最後各自確定一個教學預案並做好實施教學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確定好上課的時間和班級。

三、積極參加聽評課

在這次活動中,本組所有教師都表現出主動學習的精神。每次只要有老師上課,其餘教師都會主動調課,積極參加聽課活動。

課上完後,大家就會聚在一起,利用課間和教研活動時間對這一節課進行評課,發表各自的看法,提出改進的意見,找到上好這一節課的最佳模式。在評課的過程中,每位教師都很認真地對每節課的優點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每位教師在各個環節中的表現,從而發現每個教師的亮點,取長補短,在對比中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專業知識與教學水平。

四、及時總結,深刻反思

本組每位老師上完課後,我們都會根據課堂反應出的亮點與問題,結合其他老師的評課意見進行及時的反思與總結。同課異構讓我們都得到了進步,都從別人的課堂中學到了自己所沒有的東西。都有了一種如果再來上,我會怎麼上的共識。反思這這次活動,我們都展現出了自己的風采,但同時也暴露出了很多不足:

(一)亮點。

1、所有老師都重視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注意培養學生的課堂常規和思維能力。

2、注重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與思考,主動體驗。採用了合作學習,獨立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在獨立學習的基礎上與人合作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更大的提高。

3、在教學中都體現了教師是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學生有學習的主動權,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在觀察、比較、探索、小結中學會了新知。

4、每位教師對所講的課都做了充分的準備,收集、查找了很多資料,並能精心準備各種教學所需教具、課件、小黑板等。

5、課堂上體現了新課標提倡的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的特點,大部分教師都能立足生活,將學生熟悉的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作為教學活動的切入點,調動學習熱情。

6、授課語言精煉、自然流暢。有的老師語言的經典幽默,有的老師課堂語言親切又富有激情。

(二)值得反思的一些問題。

1、個別教師的激情不足,整節課語言平淡,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過少。

2、個別教師有機械照搬的現象,缺乏自己的獨創精神和風格。

3、課堂上有些討論性的問題才剛剛展開就急於匆匆收場,有的學生根本還沒有來得急思考,有些流於形勢。

4、鼓勵學生髮言,肯定學生成績極其必要,但對知識的正確客觀的評價也同樣重要,有的老師對學生回答中的偏差甚至是錯誤的知識沒有指導,這樣容易使全班同學迷惑不解。

5、有的教師對重難點的突破不夠到位,學生獨立做題時錯誤率高。

共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設計,不同的處理方法,本組老師各自演繹了同樣精彩的課堂教學。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一種永恆的追求,作為新課標下的教師讓我們對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多些關注,多些思考!

教學活動工作總結8

20××年12月10日,學校舉辦了第十屆“知新杯”公開教學活動。本次活動,得到了各級領導及兄弟學校的極大關注,教育局、教育研究院、兄弟學校(33中)、友好學校(集賢一中)以及雙鴨山國中學校等多家單位的領導、專家蒞臨我校指導,為本次活動增添了光彩,提升了品位。“知新杯”公開教學活動,緊扣教改脈搏,緊扣教學實際,理念不斷創新,主題不斷昇華。這項活動的開展,提高我校的課堂教學質量,調動了廣大教師課堂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在這項活動的引領下,我校大學聯考連攀新高,贏得了學生認可、家長認可、社會認可,為雙鴨山的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下面我從四個方面對本次活動加以總結。

一、主題鮮明模式新穎

1、本屆“知新杯”公開課的主題是:“實施有效教學,構建生命課堂。”有效教學通過“適應性、分層次、導學案”加以實施;生命課堂凸顯標誌是“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激情活力的課堂氛圍、發展超越的價值追求”。

2、本屆“知新杯”公開課採用“三維五環”教學模式。

三維,即“教師維度、學生維度、目標維度”,從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以目標教學為導向,從三個維度上立體地構建課堂。

五環,即把課堂教學劃分為五個環節,分別從三個維度上,建立五個環節的相互關係,整體地設計教學流程。

“三維五環”關係圖示:

︱———————五環——————————︱

—教師(主導)——學案引導→分組巡導→點撥指導→選講精練→歸納總結

︳↓↓↓↓↓↓

學生(主體)——自主先學→合作研學→交流互學→梯練固學→反思感悟

維↓↓↓↓↓↓

—目標(主向)——生成問題→互助釋疑→提煉方法→分層提高→理解內化

第一個環節,教師通過學案,引導學生自主先學,生成問題;

第二個環節,教師分組巡視,指導學生合作研學,完成釋疑;

第三個環節,教師點撥指導,學生通過交流互學,提煉方法;

第四個環節,教師精選精講,學生分層練習鞏固,分層提高;

第五個環節,教師歸納總結,學生通過反思感悟,理解內化。

“三維五環”教學模式的提出,既有理論依據,又有實踐基礎。這種教學模式,是在注重教學原則、注重教學實際、注重教師能力、注重學生基礎之上提出的,這種教學模式,體現了

(1)教學設計的清晰度;

(2)學生參與的廣泛度;

(3)問題拋出的適應度;

(4)合作探究的深入度;

(5)教師引導的準確度;

(6)目標呈現的層次度;

(7)學習過程中的感悟度。這種教學模式的提出,對我校的教學工作有着重大的指導作用。(希望大家廣泛討論,貫徹到實際教學當中去)。

二、做課教師勇挑重擔

“知新杯”公開教學活動開展7年、十屆以來,為教師搭建了一個成長的良好平台,在雙鴨山教育界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可以與一中的“奮發獎”公開教學活動比肩。在深化教育改革、教育觀念不斷更新的今天,學校將此次教學活動向外界開放,是學校領導班子的一項英明決策。

本屆“知新杯”公開課呈現以下特點

(1)、規模大:設計到各個學科,各個學年,各種不同層面班級;

(2)、層面廣:做課教師有名師(白豔濤、王憲昌)、骨幹(李巖、張嬌月、趙豔彪、周曉紅、朱虹)、新秀(葛欣);

(3)、影響深:首次對外開放,與會領導、專家涉及面廣,影響力大;

(4)、探討力度大:本屆“知新杯”,推出了“三維五環”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改革上,又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5)教學效果好:做課的八位教師,為我們展示了8節主題突出、模式統一的示範課,教學效果好。

本次做課教師人選,通過各教研組上報人選、學校綜合各方面因素,確定下文、理、藝三個門類,八個學科。這八節課,代表層面豐富,涵蓋學科廣泛。作為首次展示課,八位教師勇於承擔任務。接受任務後,他們廢寢忘食,夙興夜寐,從導學案的設計、簡案的設計,課堂教學的設計等每一個環節都反覆推敲,每一個細節都反覆斟酌,可謂殫精竭慮,一絲不苟。

白豔濤老師身體欠佳,孩子在高三,她每天需要照顧孩子,但仍欣然地接受了任務;王憲昌老師孩子生病,已經定好了去哈爾濱看病的車票,他退了票,全力以赴準備公開課;李巖老師的父親因病入院,他晚上護理老人,白天準備公開課材料,備嘗艱辛,他依然樂觀對待。其他教師也克服困難,以大局為重。做課教師展現了他們良好的職業素養。

相關教研室主任及同教研組的教師積極參與,集思廣益,羣策羣力,為他們做課成功做出了貢獻。趙良淑、霍麗旻、秦彩雲、袁月明、王玉文、朱藝華等主任,對做課教師精心指導,展現了學科帶頭人的良好風範;高巖鬆、蘇丹老師積極協助做課教師製作課件、教學設計、導學案等相關材料,是團結協作的楷模。八位教師做課成功,團隊力量,功不可沒。

三、課堂教學展示風采

八位教師的課,都展現了共同的特點,

(1)、突出了本次公開教學活動的主題:“實施有效教學,構建生命課堂”;

(2)、緊扣“三維五環”的教學模式;

(3)、七節文、理科課,都成功地運用了導學案。

1、白豔濤老師的《函數的單調性與導數》一課,學生課前預習效果好,並能積極主動提出預習中遇到遇到的困惑;在新課探究過程中,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很強,對學生臨時提出的問題,能靈活機智的做出準確的解答,展現了深厚的數學功底;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問題精煉,啟發到位。在教師的指導下,本節課重點、難點被學生一個個攻破,教學效果良好。她在點撥指導環節上,盡顯名師風流。

2、王憲昌老師的《music》一課,課前導學案的合理設計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情四射的自由談話及活潑有趣的競猜遊戲拉開了本節課的序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願望。短語、佳句的講解,設疑由淺入深,一步到位,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及合作意識。巧妙的《話題討論》設計培養了學生髮散思維的能力及語音輸出能力。本節課教師流利的英語口語及端莊大方的教師風度,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的構建打下了基礎;激情洋溢的師生英文歌曲合唱,引人入勝。他在歸納總結環節上,概括精練,提升學生了認知水平。

3、李巖老師的《吹盡黃沙始見金——透過意向,把握詩情》是一節高三複習課。他貫徹考綱、考點,抓住古詩詞鑑賞的要點,通過對意象概念的闡釋,聯繫現實,把握意象,分析情感。學生課前準備和預習充分,教師講解透徹,通過講解張繼的《楓橋夜泊》一詩,讓學生把握住詩歌鑑賞的要點和考點,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他在選講精練環節上,設計到位。

4、趙豔彪老師的《世界是永恆發展的》一課,本節課凸顯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的有機結合,注重發揮學生課前在導學案引領下的自主學習,課上小組團結合作探究,培養學生交流協作能力,教師分組巡導及時瞭解學生存在的問題為有效教學提供依據,同時拉近師生距離;學生積極主動發言交流,體現學生課上的主體作用,,呈現課堂生命力;教師在教學上能夠起到引領、釋疑的主導作用,既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又能夠構建和諧課堂氛圍。他的這節課,五個環節緊密銜接,盡顯特色。

5、朱虹老師《旋律的記寫與視唱》,是一節視唱練耳課。“視唱練耳”在音樂教學中屬於比較枯燥的學科,她採用了新的教學模式,三維五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先自學→示範→模仿→糾錯→提高的這樣一個過程,打破了原來的單純示範、模仿的呆板的教學模式。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教學效果良好。

6、周曉紅老師的《金屬與水和酸的反應》一課,採取導學案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完成學習目標;根據學生實際實施分層教學、有效教學;圍繞學生、教師、目標三個維度,構建“五環”模式;利用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激情活力的課堂氛圍。在演示實驗過程中體驗化學的奧祕,感受化學世界的顏色變化之美,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她的這節課,從三個維度上,構建了立體的課堂。

7、葛欣老師的《光合作用的過程》一課,以問題為線索,層層深入,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剖析光合作用的過程。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思考光反應及暗反應的場所、條件、物質變化以及能量變化並通過動畫演示使學生理解深刻、分析透徹。在學生掌握了新授課後,提出探究型問題:“光下的植物突然停止光照後,體內c3、c5的量如何變化?”以組為單位分組討論,氣氛熱烈,掀起了課堂的高潮。學生參與概念和原理的建立過程、生物知識結構的構建過程及生物問題的解決過程,充分體現了過程性、主體性、發展性的教學思想。她的這節課,在教師分組巡導、學生合作研學環節,做得到位。

8、張嬌月老師的《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係》一課,以實驗為依據,採用控制變量法進行研究探索物理規律是物理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提出問題→猜想(作出假設)→進行實驗(收集數據)→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反覆驗證→得出定律。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降低教師在課堂中講所佔的比例,增加教師引導的比重,加重了課前的自主先學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學生的交流互學環節效果尤為突出,真正的把學生融入到課堂中來,讓學生參與了討論,獨立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她的這節課,是“三維五環”教學模式的典範。

八位教師,在講台上各展風采,向各位領導、專家及全體同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三維五環”教學模式,這是我校教學改革的一次成功展示,是八節成功的展示課,受到了與會領導、專家、同仁們的高度讚譽,一致好評。

本屆“知新杯”公開課,做課的八位教師,均獲一等獎;主題班會的三位教師均獲一等獎。(《感謝師恩,伴我成長》,王豔、李春芳、潘麗娜)。

四、建議

三維五環的教學模式,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對課堂教學模式的高度概括,它具有普適性。各位教師應與時俱進,採用這種先進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教學質量。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這是顛補不破的真理,希望我們不斷努力,不斷提高,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積極進取,再攀高峯。

教學活動工作總結9

雲南外國語學校第一輪教師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總結——研究性學習 李祥飛 為了加強我校的課堂教學質量,20xx年11月我校開展了第一輪教師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歷時一個多月的教學研討活動結束了。這次活動是對雲南外國語學校全體教師教學基本功和日常教學水平的一次大檢驗,同時通過教學研討活動,使我們的教學理念不斷更新,自身綜合素質有了很大提高。

在此次活動中,

教師通過課前説課、上公開課、模仿名師講壇等方式開展。整個活動的過程也是嚴格按照“選題、備課、上課、評課、反思、總結”六個步驟進行。

通過這次教研活動。我個人的收穫如下:通過聆聽各科老師的説課和講課,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學習到了各種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體會到了教師的集體活動對於我們來説,是一種交流接觸的機會。有助於教師之間的相互溝通協作以及教學水平的切磋與提高。每個教師在熟悉課堂達標標準,互相聽課、評課,互相取長補短,樹立學校每個科目的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每個教師以此觀摩學習,達到人人都能上好一節課。

學習別人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更好的發展。教學中,我們應該研究怎樣讓學生生動活潑、切實有效地“學”;怎樣使“教”更有規律,有藝術;怎樣讓“巡練”成為學生更為豐富多彩、開放性的學習活動。

總結反思,簡而言之思考過去——清思路,找問題,尋出路,從思想上形成一種良性循環,達到不斷積累提高。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教學反思,是教師通過對其教學活動進行的理性觀察與矯正,從而提高其教學能力的活動,每位教師都從客觀、主觀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反思,並寫出了總結。每一次研究都需要反思而行,行則再思,思則再行,以便逐步改進提高,不求完美,但求突破。

最後我覺得我們教師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服務好自己的教學。平時經常告誡學生説:“活到老,學不了”,其實,我們老師又怎能超越這個規律呢?我們要想使自己不落伍,我們就必須不斷地學習,給自己充電,實現自我的可持續發展,才能站在時代的前列,為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一點點奉獻。

教學活動工作總結10

一、指導思想

科技活動的總目標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一代新人。

二、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1人,大部分學生上課認真聽講,學習積極努力。學生對科技活動課具有濃厚的興趣,科技活動課上,同學們可以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在科技課上學得有趣的知識。科技課的開設,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能開闊視野,調到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科技課的開設,不僅能提高學生對科技活動課的興趣,同時開發學生的智力,也提高了能力。在本學期科技活動課教學中,應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幫助他們重新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經過本學期的努力,學生能夠的各方面能力都應有所提高。

三、教材分析

科技活動教材包含了實驗探索、科技製作、科技應用、專題研究和創新發明等方面的內容。

教材在活動內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突出科學性、創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於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一些反應現代科技成果和人們生活、生產緊密聯繫,操作性強的內容,讓學生親自參與社會調查、開展科學研究、進行科學探究和製作,從而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四、教學目標

1、知識層面:通過學生的實踐和探究豐富自身的知識積累。

2、能力層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時間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激發學生實踐、探索的興趣;培養學生求真務實,大膽質疑,勇於開拓的學習情操,構建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地球、關心生態環境的道德堡壘。

五、教學措施

1、把科技活動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國小生科學學習的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技活動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技活動學習。

7、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

教學活動工作總結11

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的綜合實踐課的教學工作。根據學生的特點,綜合考慮了學校的實際情況,開展活動,效果顯著。現將我在綜合實踐課的教學中自己的感受總結如下: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面向學生生活而設計的一門課程,就是為了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去做,在做中學,我在設計課程中沒有將課想得那麼複雜。而是創設一種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學習情境,使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觀察、體驗與思考,從發現中提出問題,然後積極主動地去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一、給學生提供自由學習的空間

綜合實踐活動課最好不用“上課”或“教”這樣的字眼,而是用“做”“實施”或“開展”更合適。因為綜合實踐活動課不是“上出來”的,也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在這個空間裏,讓學生盡情地觀賞一切,分析一切,這一切原本對他們來説,確實是陌生的,但正因為陌生,恰恰給了他們以新奇的感覺。學生透過疑雲看本質,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活動,開展廣泛的交流,並對獲得的種種信息和現象進行充分的,毫無拘束的爭辯,在爭論中認識,在爭辯中深化。這對於我們也提出了一個嚴厲的挑戰,因為綜合實踐活動可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和探究性,學生帶着問題來研究,帶着準備來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這樣一來,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於拓展文化結構和自身素質。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一些學習並不是很好的學生,表現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讓人欣喜而欣慰。他們那種敏鋭的洞察力,那種高超的探究能力,那

種解決問題的綜合運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動給了他們欣然求知的樂趣,活動教會了他們做人的道理。

二、給學生搭建主動學習的舞台

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在具體的實施中,我將它分為三個階段,即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交流階段。對於我設計的這些主題,一節課完成是不現實的,為此我一週圍繞一個主題展開,讓學生有足夠時間、空間,深度參與實踐過程,獲得豐富體驗。

在準備階段,在學生對身邊的社會、自然現象有了初步觀察的基礎上,在教室裏討論,由我來指導學生提出問題,確定主題,做出活動方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孩子將模糊的問題有效合理地表述出來,並幫助與指導學生準備工具與材料。

在實施階段,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去經歷與體驗。因為學生的能力有限,還有安全問題,活動是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我在實施過程中進行一些指導,對一些必要的專題講解和方法的介紹,並對學生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觀察,善於發現學生的特點,對學生做出恰當的評價。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組織活動小組,確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題及內容,確定研究的目標體系。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我精心設計過程,並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學習過程進行嚴格的調控。在綜合實踐中,研究方式的選擇,學習小組的組成,活動過程中的計劃、活動成果的構想,都完全在學生自己手上。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探索過程,是一種實踐過程,也是一種開放性思維過程,在實踐活動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結果,而重過程,只要我們的學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鍊,成長起來了,這就是我的成功。

教學活動工作總結12

本學期,我擔任科技活動的教學,作為一個非專業的老師,我與學生一同學習成長,現將一學期的工作如下總結:

本學期的科技教學主要分為科學實驗、科技製作、科技前沿、由於課時安排的比較少,每節課都很關鍵,每一課都有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引導學生探索科學道理。第二,應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製作,提高動手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通過分析與討論,提高創造能力與精益求精的品質習慣。雖然科技活動目的、內容非常明確,但如何來上好科技活動課呢,現根據我這個學期的教學實踐將科技活動教學歸納為五個環節。

一、實驗演示,激發興趣。

在科技活動課中,實驗、操作、演示、製作,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實驗演示形象、生動、直觀,只要學生憑着自己的一雙眼睛,就能發現有關理論和現象,不需要教師去做任何解釋,它比任何解釋的説服力都強。由於學生的年齡特徵,心中的好奇心使學生產生一種想動手操作的慾望,都躍躍欲試,從而激起了學生學習知識的濃厚興趣。

二,分析實驗,得出結論。在實驗演示的基礎上,學生的興趣正濃,腦中正不斷地呈現着剛才實驗演示的整個過程,對於實驗中所產生的種種疑問,他們都會去竭力地尋找着問題的答案,此時,學生的思維是最活躍的。趁這個熱度,教師馬上引導學生對剛才的實驗進行分析討論,分析現象所產生的原因,討論操作過程中的要

點,甚至是製作上的原理。憑着教師正確地引導和學生自己想象和探索的結果,然後由學生自己來歸納總結,説出其中的奧祕。

三、小組合作,鞏固提高。

小組合作,鞏固提高,這是國小科技活動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實踐性是科技教學的一大特點,實踐常常在科技教學中發揮着巨大的作用。在科技活動中組織學生進行現場製作和實驗,這往往是學生在課中夢寐以求的,學生對此更感興趣。他們不光想親手實踐一下,而且都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得出和老師一樣的結果,充分地享受自己成功的喜悦。這樣,既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了培養,又使學生在本課中所學的知識在愉快的實踐中得以加深和鞏固。

四、運用知識,嘗試創造。

學習知識並不是僅僅為了博學,更重要的是去運用知識,而且要創造性地運用。因此,在科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作為教師,應做好正確的引導和啟發,鼓勵學生去運用自己所學到理論知識,展開思維進行創造發明。

總之,學生的科技教育工作意義深遠,我熱愛這項工作,並將繼續探索與努力。

教學活動工作總結13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已接近尾聲,為了更好地做好今後的工作,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本人特就這學期的工作小結如下:

一、思想方面

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本人一直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適應社會發展的形勢。積極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以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為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我還利用業餘時間認真學習電腦知識,學習製作多媒體課件,為教學服務,同時也幫助其他同志製作課件,上網查找資料等等。

二、教學方面

這學期,本人擔任八年級思想品德教學工作,班級人數眾多,又面臨着新課程改革。面對首次接觸的教材,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難。針對這些情況,我在積極參加教育局組織的新教材培訓的同時,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及兄弟學校的同行討教經驗。在教學中,認真鑽研新大綱、吃透教材,積極開拓教學思路,把一些先進的教學理論、科學的教學方法及先進現代教學手段靈活運用於課堂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於創新的等能力。另外,本人在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還很注重教學經驗的積累,有了心得體會就及時記下來與同事交流。

三、德育工作

德育是學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祕訣就是"愛"。師愛是偉大的、神聖的。師愛是人類複雜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結着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師愛是"超凡脱俗"的愛。這種愛沒有血源和親情,沒有私利與目的,然而這種愛卻有一種巨大的力量。

1、愛就是了解。

愛學生就要了解學生,包括對學生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知識基礎、學習成績、興趣愛好、性格氣質、交友情況、喜怒哀樂的深刻了解。這是做好班級管工作、避免教育盲點、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

2、愛就是關懷。

師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是進行教育的必要條件。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為有了師愛,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樂於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師愛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愛是指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學生。學習好的要愛,學習一般的要愛,學習差的也要愛;活潑的要愛,文靜踏實的要愛,內向拘謹的更要愛;"金鳳凰"要愛,"醜小鴨"同樣也要愛。

3、愛就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是消除教育盲點的基礎。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與學生雖然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這就是要求教師不能盛氣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師的地位和權力污辱學生;理解學生要從青少年的心理髮展特點出發,理解他們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們幼稚和天真;信任學生要信任他們的潛在能力,放手讓學生在實踐中鍛鍊,在磨練中成長。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與教師縮小心理距離,學生才會對教師產生依賴感。

4、愛就是責任。

愛學生要深入地愛,愛學生要理智地愛。就是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不嬌慣、不溺愛。對其缺點錯誤,不縱容、不姑息、不放任。師愛既藴含着強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現出深刻的理智,不僅着眼於學生目前的得失和苦樂,更注重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前途。

四、努力方向

1、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在教學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級學生的成績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更大的進步。課堂上做到精講精練,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知識上做到課課清、段段清。

2、對差生多些關心,多點愛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們在各方面有更大進步。

3、加強日常管理教育,包括:加強守紀方面的教育,使學生不僅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學習,課下也要按校紀班規嚴格約束自己;教育學生要注意保持環境衞生,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

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着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

教學活動工作總結14

這一學期,我擔任六年級184班的語文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在開展班主任工作方面,我按照學校的工作要求,認真制訂班級工作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地開展工作。具體工作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構建融洽師生關係。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學生進步的動力。蘇姆林斯基曾經説過,?讓每個學生都抬頭來走路。?這就是要使每個人都看到自身的力量、價值、對未來都有希望,充滿信心。這一學期,我和多個學生進行談話,瞭解學生家庭,學習,生活,品格等詳細情況,建立詳細的分析表,明確自己的管理思路:關心支持家庭困難學生;積極鼓勵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使之在班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嚴格管理問題學生,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一點苗頭,就給予表揚,倍加愛撫和扶植,這樣他們得到了老師的尊重、信任和支持,從而迸發出改過自新、奮發向上的.決心和力量。

二、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深刻的説明了環境對於人的影響。特別是對於國小階段的學生更為重要。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首先,在本學期中我樹立優秀學生典型,發揮?明星?效應,在班級中創建一種積極向上的班風和學風。其次,學生是良好學習氛圍的主體,也是提高學習成績的內因,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重視學生的內因地位,才能真正實現內外因相結合,促進學習成績的飛躍。我讓學生通過班會,充分發表意見、提出建議,從而集思廣益,進行民主決策,形成大家都認可的班風班紀,自己約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三是加強學生、教師、學校、家長之間的良好互動關係。我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繫溝通信息,與學生進行座談,和課任老師配合好課程安排,協同意見、交流看法、共同商議班級情況和處理辦法。共建良好氛圍,從而找到制約學生學習的主、客觀因素,並對這些因素分析研究,對症下藥,把各種不利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強化思想道德教育。?學習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險品?這句話深刻的闡釋了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書與育人並舉,我比較注意在活動中滲透道德教育,嚴格要求學生,幫助學生養成精益求精,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良好學習習慣、健全的品格和健康的人格。經常組織以?公民道德??行為規範?為主要內容的班會,寓教於樂,鼓勵學生集體參與,共同接受教育。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增長了見識,提高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培育了學生基本的道德觀念,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針對學生大手大腳的浪費現象,我把從網上搜集到的貧困山區的孩子由於沒有學費讀不起書而被迫輟學的事例及圖片講給學生們聽,展示給學生們看。同時在班級裏找了幾位貧困同學讓他們談談自己平時是怎麼節約每一分錢用來買書買文具的事例,並號召同學們幫助他們。在我的倡議下,班級成立了?愛心基金會?,班級同學浪費的現象也明顯減少了。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同學們也享受到了幫助他人的樂趣。另外,我還在的班中開展了誦讀格言活動。把傳統美德格言的學習帶入課堂、融入生活,使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培養高尚的品格。再結合相關的節日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如?手拉手希望工程?獻愛心活動,母親節?我為媽媽做家務?活動,開學時的?友好睦鄰?活動等,這些活動的開展,活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思想行為,學風班風良好。

四、實施科學班級管理。在班級管理上,我積極協調師生間人際關係,做學生心目中的?知心朋友?和信得過的?人生嚮導?。我恪守科學的師道精神,堅持正確的學生觀,引導學生通過民主管理班集體,增強班級管理的透明度,最大限度地激勵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參與班級管理。將?管?變?導?,將?綁?化?疏?,化‘被動’為‘主動’,實現班級管理的?軟着陸?。在班幹部的選擇上,實行伯樂式的相馬和賽場式的選馬。首先,我創造一切條件充分發揮班幹部的職能作用和模範帶頭作用,創設有利於自主管理的氛圍,培養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使學校的規章制度,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班風。及時教育和培養有責任心、能力強、可以信任的,並且有一定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學生幹部,對他們進行不同的分工。其次、在鼓勵班委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的同時,更嚴格要求班委個人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上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

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亦即以點帶面;再次、培養班委團結協作的精神,通過班委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康的輿論,帶動整個班集體的評價制度,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

總之,這一個學期在學校領導的指導和各方面的積極配合下,我班級工作較以前有了較大起色,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較大提升,但我也清醒地認識到在諸多方面還存在不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將正確對待自己的不足,認真聽取領導、老師的意見或建議,使工作在下學期能做得更好。

教學活動工作總結15

綜合實踐活動,主要指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現實性、綜合性、實踐性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的一類新型課程。

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豐富多彩,卓有成效,如《公益廣告》、《誦古詩品古詩》、《走近屈原》、《我們的班級》等,學生通過協作、考察、蒐集、訪問、社會調查、分析研究、寫課題小報告等實踐活動,走進社會大課堂,瞭解學校、社會的現狀與發展趨勢,認識周圍的生活環境,並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往,鍛鍊自己勇於參與、大膽實踐的品質,並在活動中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及社會綜合實踐、與他人共同工作和從事集體工作、解決問題等能力。活動中我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強調知識的聯繫和綜合運用,注重過程,強調開放,重視師生互動。注意做到以下幾方面:

1、基於學生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實施相關課程活動,充分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並以此為基礎實現對傳統學科知識結構與邏輯體系的超越,建構一個更貼近學生真實學習世界的全新課程領域。

2、迴歸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實踐性、現實性的問題、事件、現象來設計課程內容。

3、立足實踐。不再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傳授,如上海世博會等我都納入自己的教學中。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並不僅僅意味着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要為學生營造實踐情境,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為,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能力。

4、着眼創新。着眼於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與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創新品質的形成提供了更為寬鬆、自由的空間。它不受學科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收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可以充分發揮出來。因此我在在教學中着眼創新,以培養今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生活為己任,儘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在積極探索、主動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有所發現、有所思考、有所創新,具備初步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成為創新人才奠定基礎。

活動成果:

1、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探索活動的體驗,培養學生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學生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克服了各種困難,用我們學生的獨特視角和方式瞭解社會、感知社會,瞭解學校、社會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增強了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勞動能力、觀察思維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初步形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了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的良好的個性品質,促進了學生個性健康和諧地發展。

2、學生在實踐中更加註重對實踐過程的記錄。他們在調查、採訪、體驗的過程積累了大量的記實材料,學生們能夠很好地利用簡單的輔助工具使自己的實踐活動留下痕跡。

3、研究任務基本能獨立完成,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寫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都得到極大提高。如幻燈片製作,調查報告、心得體會的寫作等大部分是學生自己或合作完成的,少量是在教師輔助下完成的。

4、以活動為載體,促進學生個性的張揚。

綜合實踐活動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我們將再接再厲,培養學生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藴藏於學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師敏鋭的思維之中。有句詩説得好,“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就是動態變化的,它處於一個不斷生成的狀態,它是一種“活頁資源”。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是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既關注學生的現實需要,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又兼顧學生的長遠發展。它給了學生一個廣闊的天地,讓學生有機會走出課堂,走向社會,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開放的空間,並在活動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實現學生個性的張揚和健康發展。本學期,我班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實施、研討、評價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一些進展。

一、資源開發求“深入”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藴藏於學生好奇的天性和教師敏鋭的思維之中。有句詩説得好,“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就是動態變化的,它處於一個不斷生成的狀態,它是一種“活頁資源”。本學期,我們班開設了兩次的主題活動,根據學期初規定的主題是“傳統節日的研究”即開展了中秋節的研究的活動;第二個主題為“偉大的母愛”,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分別開展了關愛母親、我為母親獻歌聲、舉辦母愛手抄報等系列活動。

二、課程實施求“鮮活”

這學期,我們在活動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均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現在這樣幾方面:

一是在活動中瞭解母親節日的來歷。五月份的第二個星期適逢母親節日,所以就組織學生開展了對母親節來歷的研究性學習。在成果交流時,學生的彙報形式多樣,不單純是以往的以文稿形式為主的彙報,現在能用故事、介紹、朗誦、講解等多種形式進行成果彙報。通過活動,既提高了學生蒐集資料、整理資料、交流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對母親節有了更進一步地瞭解。

二是在活動中培養社交能力。如:“瞭解母愛”組織了部分學生去搜集有關母親的故事;“讚美母愛”中請半數學生去搜集並試寫讚美母愛的詩歌;“評議母愛”把自己想對母親説的話以手抄報或製作卡片的形式彙報給母親,“評議母愛”中把自己對母親的愛表達出來。

雖然大部分同學是初次蒐集或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心裏開始時都非常緊張,但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整理資料的方法。活動總結時他們都覺得自己的膽量變大了,敢和媽媽説心裏話了,説明與人交往的能力在活動中確實得到了提高;而且在學寫調查小報告的過程中,他們初步養成了學習的正確態度,發展了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三是在活動中增強心理素質。針對現在學生心理素質較差的現狀,六年級的學生開展了“瞭解母親、賞識母親”的主題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對母親有了更全面、更客觀地瞭解,能更多的去愛自己的母親,更增加了他們的感情。

四是在活動中提升創新意識。如:在製作賀卡、學寫詩歌等一系列活動中,讓學生學會觀察母親的生活、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動手實踐的興趣,從而發展實踐能力,提升創新意識。

三、評價方式求“多元”

綜合實踐活課程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生命活力、創新意識和能力發展,所以對學生的評價我校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三個方面展開。每次主題活動結束後,各個活動小組的組長組織組員進行活動總結、反思和評價。評價方式分學生自評、同伴互評和教師評價三種,以評價作為促進學生開展下一輪活動的動力。

五、組織管理求“有序”

由於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具有開放性、生成性、綜合性的課程,所以在活動中,我都非常重視主題活動設計、指導,每次活動都井然有序。在每一項活動主題的實施過程中,我能豐富活動方式,要求學生儘可能多地進行活動設計、資料蒐集、調查、設計、製作、表演、總結、交流、答辯、反思等學習活動;注重過程性資料的積累,並整理彙總。

學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因為綜合實踐活動為他們打開了想象的翅膀,也為他們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通過一系列的嘗試,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實踐活動無所謂好壞,只要實實在在,學生在能力、態度、情感等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收穫,情感得到了培養,就是一種成功,是我們教育引導的成功!要知道與綜合課程的親密接觸一定是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只有在“做中”才能“會學”!是啊,只有在不停地學習中,才能接近完善。只要我們有勇氣和信心走出一條屬於我們自己的特色之路!這些活動的結果總是雙贏的,不是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