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生能力工作總結12篇

來源:文萃谷 2.6W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有助於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並運用這些規律,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生能力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生能力工作總結12篇

國小生能力工作總結1

如何提高國小生的計算能力計算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在國小計算教學更是貫穿於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是國小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國小數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是一項涉及到多方面教學內容的系統工程,“計算”在教學中所佔的比重相當大,無論是應用題、統計知識,還是幾何題、簡易方程,都離不開計算。計算的準確率和速度如何,將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質量,因此,計算教學不容忽視。計算教學應跳出認知技能的框框,不把法則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為唯一的目標,而應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參與算理算法的探索過程,讓學生在實踐探索的過程中實現發展性領域目標。

計算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工具,在國小數學教學中,計算貫穿着數學教學的全過程。計算能力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生學習數學,是學生今後學習數學的重要基礎,因此培養學生計算能力是國小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培養學生計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計算教學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讓學生樂於學、樂於做,教會學生用口算、筆算和計算工具進行計算,並掌握一定的計算方法,達到算得準、快的目的。

講究訓練形式,激發計算興趣。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寓教於樂,結合每天的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練習一些口算。在強調計算的同時,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如:用遊戲、競賽等方式訓練;用卡片、小黑板視算,聽算;限時口算,自編計算題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還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二、加強基本口算訓練,要讓學生説得清楚,算得簡便。

在教學筆算乘法和除法時,是需要在加強基本口算訓練的基礎上,掌握新的計算技能,比如238÷6 19×19,計算時都要以原有的20以內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作為基礎。且還總結了以下經驗,1、老師講完,不要忙着讓學生全體單獨做,先指名幾位上台板演示範,其他同學評判後,再練效果會更好。2、少講,讓學生多練。3、説明筆算乘法和除法是一種程序化勞動,要一環扣一環,馬虎不得。在教學口算除法時,口算除法算法是否一定要用書面數學語言描述呢?學生往往知道怎麼算?也會用自己的話來説:如600÷3先不看600未尾的2個0,先算6÷3所以600÷3=200。240÷3想3×( )=24,24÷3=8,240÷3=80,從學生的這些回答來看,學生已經會算,但只是不會用書面術語來説;我花了不

少功夫來訓練學生説:6個百除以3等於2個百,所以600÷3=200,24個十除以3等於8個十,所以240÷3=80。從效果上來看,學生説得還是很辛苦。應該怎樣對待這種情況呢?我想了很久,想到了一個拆中的方法,算的時候,就照學生的去做,如600÷3先不看600未尾的0,先算6÷3所以600÷3=200。再解釋,不看未尾1個0就是把這個數看作多少個十,不看末尾2個0,就是把這個數看作多少個百。不能平白無故的少看0。通過這樣的解釋,就把算和説分開了,讓學生説得清楚,算得簡便。

三、計算教學應重視運用已有知識,促進知識的遷移,也應重視相關生活經驗解決問題

簡單小數加減法,是在前面所學整數及其加減法的有關知識基礎上進行的教學,在教學中,我就先練習了2道3位數加減的筆算,問:計算時應注意什麼?再讓學生進行小數的計算,對計算方法進行總結,得出小數計算時,小數點對齊了,數位就對齊了。由於有了對比,遷移,學習效果不錯。

還例如在乘法教學中,從35排,每排29人,700名學生進場,座位夠坐嗎?解決實際問題開始導入,説明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通過3種計算方法的對比,找到估算的最好方法,既又好算,又接近準確性的那種就是最好的方法。由於從解決實際問題導入,學生有一定的成就感,掌握計算方法也就有了更好的動力。

在筆算乘法教學中,也是從實際生活情景中導入,比如算圍棋盤有多少個交叉點?19×19,一開始我問有哪些學生知道圍棋有多少個交叉點,引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再通過計算19×19,對計算方法和算理的探討,得出計算結果,由於計算結果是學生特別想證實得到的答案,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掌握反過來也就更為深刻。

乘法教學中,重視解決實際問題,就能讓學生更加深刻去體會乘法的含義,對計算過程和方法的掌握也會跟更牢固。

還比如在教學解決問題這一單元中,也突顯了一個計算問題,兩步解答的應用題一定要列綜合算式嗎? “合併成綜合算式的能力學生一定要掌握嗎?”,教學解決問題重點應放在分析應用題上,確定先求什麼再求什麼,由於教材在例題1有合併成綜合算式安排,在例1教學中我也花了些時間講了怎樣把兩個相關的分步算式,合併成一個綜合算式:

5×50=250(人)

250×6=1500(人)

合併方法就是用第一個算式中的5×50代替第二個算式中的250。在例2.練習過程中,我也注重培訓學生這方面的能力,體會列綜合算式的優越性, 但隨着綜合算式的增多,有些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該用括號,什麼時候不該用?先

算什麼?再算什麼分不清?需要複習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而教材和教學大綱中在時間上沒有安排這一個內容,然而通過對本冊以前數學教材的調查瞭解,也沒有這一內容的單獨安排,由於課時的原因,我到底教還是不教?在教應用題時為這個計算問題花費太多的時間到底值不值呢?“合併成綜合算式的能力一定要掌握嗎?”通過討論也得到了正確處理,加了一課時總結複習了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

四、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做到認真聽課,認真思索,認真獨立的完成作業,並做到先複習後練習,練習中刻苦鑽研,細心推敲,不輕易問別人或急於求證得數。還要養成自覺檢查、驗算和有錯必改的習慣。

教師還要加強書寫格式的指導,規範的書寫格式可以表達學生的運算思路和計算方法、步驟,防止錯寫漏寫數字和運算符號。教師還要以身作則,作學生的表率。如:解題教學,審題在前,分析在後。思路清晰,層次分明;板書簡明,重點突出。

培養學生良好計算習慣時,教師要有耐心,有恆心,要統一辦法與要求,堅持不懈,一抓到底。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複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成效。這裏提出我的幾點方法,望同仁指正。

國小生能力工作總結2

語文自學能力是國小生的基本自學能力之一。良好的自學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今後學習創造了條件,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國小生的自學要求,能理解語文課本內容,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具有良好學習的習慣,獨立有效地學習語文知識。那麼,如何讓學生真正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獲取知識、主動發展,成為學習的主人,是國小教師密切關注的問題。我認為教師應緊密聯繫學生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去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這樣才會使學生樂於學習,自發探究學習。學生主動學習的方式有多種多樣,貴在教師組織、引導得法,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開展競賽、大膽創新等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主動學習

1.構建空間,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恰當的問題情境能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把教學活動安排在一定的合乎實際的教學情境之中,可以引導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積極進行問題情境之中,自覺地思考問題,主動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如一位教師在教學“簡單的數據整理”這一內容時,首先,安排了一個由學生全員參與的數學活動--“你最喜歡吃的早餐是什麼”。活動中,涉及到的信息只是學生們平時最最普通的生活經驗,是發生在自己身邊最司空見慣的事情,所以要學生們説出自己最喜歡吃什麼早餐,並不是件難事。很多學生都能脱口而出:“我最喜歡吃的是方便麪、牛奶、豆漿、油條、雜格、粥……”(板書)。就這樣,在學生們主動參與的激情中,毫不費勁地就把遊離在學生們腦海的零散信息收集起來了,同時也誘發了學生們進一步探究的情緒。

2.重組教材,構建探索式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現代教育思想提倡輕結論,重過程,要讓學生由聽眾變成“演員”,自己主宰學習的認識過程,通過自己親自實踐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述,去探索知識的奧祕,去發現和歸納、總結出數學概念、法則、公式。學生只有通過自己實踐、比較、思索,才能真正對所學的內容有所領悟,進而內化為自己所有,逐步形成自己的數學認知結構。如教學“長方體的體積”一課,出示一組長方體,讓學生觀察哪個體積大,有的學生會説第一個,有的會説第二個,還有的學生會在二者之間徘徊,爭議不僅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也使學生迫切需要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能準確地作出判斷進而引出本節的教學內容--《長方體的體積》(邊説邊板書)並引領學生循題而問,教師適時梳理出兩個關鍵問題即:1.長方體的體積如何計算?2.長方體的體積與什麼有關?於一引一問之中不僅培養了質疑精神,明確了課堂探究的重點,把握了知識探索的關鍵。更點燃了學生心中探究的火種。教師通過適時引導,讓學生通過探究發現長、寬、高與體積的關係;從數字的意義中抽象出體積公式即: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這樣,就讓學生參與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使學生獲得的表象順利上升為理性認識,培養了學生觀察、比較、操作、表達、探索和概括的能力。

二、讓學生在競爭過程中主動學習

1.課堂上創造競爭的環境,樹立學習的榜樣,激勵學生產生積極健康向上的學習激情,調動學生身心的`巨大潛能去克服困難,去積極思維,去大膽實踐。如在計算教學中經常設計“爭當速算標兵”、“奪紅旗”、“開火車”、“數學接力賽”等遊戲活動,學生對這些遊戲特別感興趣,並且在競爭中把個人與集體融合起來,形成了團結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道德品質。在應用題教學中設計一些“解題能手”、“爭當智慧星”、“評選優勝組”等競賽活動,培養了學生鍥而不捨的進取精神,更鼓勵了那些肯動腦筋、勤于思考、勇於攀登的奮鬥精神。

2.設置合理科學的評價方式,引導學生沿着健康軌道開展競爭。在學習上不僅賽知識、技能,還要賽習慣、意志力,賽學習方法,賽思維的敏捷性、嚴密性、獨創性,賽語言的表達是否流利、簡潔、完整、準確。不把考試的分數作為唯一評價標準。如學習有困難的同學經歷了艱苦努力,取得了進步,與考試分數第一名的同學同樣得到肯定和讚揚。對取得同樣高的分數的同學,還要評比誰的方法更優越、誰的解題思路更簡捷。從而讓學生朝着更高的標準努力。

三、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創新

“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於世紀民族之林。”創新能力的培養得從國小教學開始抓起,在教學中對國小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主要是指激發學生創造慾望、創新意識,形成有利於創造的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和獲取嘗試創造的初步方法,主動學習是創新的基礎,創新過程是主動學習的真實體現。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學習,需要營造創新氛圍,細心呵護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敢想敢説,樹立自信心,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意見,不怕説錯。大膽放手,展開思維空間,培養創造性思維。

國小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總之,在自主教學中,必須把握好一個宗旨:學生是主體,教師是指導者。誠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學中還有待不斷探索、嘗試。

國小生能力工作總結3

一、課題背景: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在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努力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培養學生的口算、心算和筆算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培養學生敏鋭的數學觀察能力。促使學生在生動活潑、輕鬆愉快的學習中對計算產生興趣,慢慢喜歡數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學生今後的學習 奠定紮實的基礎。

課題理論依據:學生由國小進入國中,不僅是學段的改變,學生的學習環境有了改變,學習任務更加繁重,學習內容也有了相當大的變化。由國小到中學是學生一生的第一個十字路口,學生運算能力不強的狀況充分暴露出來,如何在這三年中提高學生正確、快速的運算能力是值得我們認真探索和研究的。

在每次的考試分析會上,特別是每年的會考分析會上,都對計算問題提出了不少要求,由於計算問題而失的分數佔的比重較大,特別是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比重較大。為什麼會出現上述現象?分析他們出錯的原因,發現是由於計算錯誤造成的,有的是計算方法錯誤,有的是看出條件錯誤,有的是計算錯誤。由計算失的分數,比難題失的分數還多。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1)普遍存在着“雙差”:一是基礎知識差,沒能理解基本的運算步驟和方法,搞不懂運算順序,沒有搞清楚算理。二是學習習慣差,沒有細緻的觀察能力和嚴謹的思維能力,在作業特別是試卷中,常常見到學生答非所問的現象,或者是看錯條件的現象。

(2)教師普遍存在輕視計算能力的問題,他們認為:幾何證明和應用題教學可以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思維,

而運算技能的培養僅僅為解決問題提供一種工具,為思維結果評判提供一種手段,其本身思維功能並不明顯;學生手中都有計算器,一些計算問題只需用計算器就可以解決了,用不着教師花力氣講解。這種認識顯然是錯誤的,運算能力是指不僅會根據法則、公式等正確地進行運算,而且須理解運算的算理,能根據題目條件尋求合理、簡捷的運算途徑。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巧妙同樣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對學生的後續學習有更大的'幫助。

運算技能不僅能促進思維的發展,而且能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同時要落實國中數學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應該重視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因為它是數學其他各種能力的基礎,難以想象,一個沒有良好運算能力的人會有多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二、研究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培養學生的口算、心算和筆算能力,在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努力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對計算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奠定紮實的基礎。 具體目標

(1)學生目標

a、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自覺的學習,養成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

b、學生學會自主分配時間,課內和課外有機地結合起來,並相互滲透,相互促進。整體計算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c、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2)教師目標

a、面對新課程改革中的困惑,教師要善於發現,勤於學習,勇於創新。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有解決新困惑的勇氣和本領。

b、努力尋求能切實減輕學生負擔,有效培養計算能力和創新能力,促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形成學校特色。

三、課題對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鳳城四中七年一班全體學生

2、課題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是區域性的研究課題,研究最小單位是以各校各班或個體為對象,是一種理論性、實證性、探索性研究。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1、文獻資料法:蒐集、整理與課題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為課題研究提供充實可行的理論依據。

2、問卷調查法:瞭解教師、學生對各學科所採取的課堂教學的認識,發現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選擇更適合的課題進行研究。

3、教育實驗法:選擇實驗班級,通過對比實驗,發展、驗證因果規律。

4、研討交流法:通過公開課、觀摩課、“案例”研究課等方式進行研討、交流,探究。

5、案例研究法:對教育教學實際中遇到的困惑,通過指定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嘗試解決方案。約請專家指點,通過個案分析,進行專

題研討,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育方法。

6、行動研究法:採取邊學習、邊實踐、勤反思、勤總結相結合的方法。

四、研究策略

1、準備階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

(1)確定研究成員,對課題研究工作進行全面部署,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起草課題方案,討論修改定稿,向上級教科研機構申報課題。

(2)學習有關理論知識,對實驗教師進行系統培訓,提出具體的研究方案。

(3)選取實驗班,進行實驗前的測評工作。

(4)做好各項資料的準備工作,組織學習有關資料、鼓勵實驗教師上網蒐集有關提高計算能力的的理論。

2、實施階段(20xx年9月---20xx年6月)

以學年為單位,分三個小階段。

20xx年9月---20xx年7月

(1)研究人員在課題實踐中進一步加強對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認識。

(2)從任教學科入手選擇1~2個教育教學研究內容進行探索。

(3)撰寫研究反思、積累研究資料,進行階段小結。

20xx年7月---20xx年6月

(1)制定一個第二階段實施計劃。

(2)對上年度已選研究內容進行總結,再選擇1~2個研究實踐活動。

國小生能力工作總結4

20xx年x月,我校參與了以《數學分層測試卡》為載體的明德國小數學能力提升項目的實驗。實驗至今已進行了兩年的時間,在促進師生共同成長,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自信心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將我校實驗實施的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一、提高認識、積極實踐

為了更好的在課堂實踐中實施《數學分層測試卡》,我校除了運用“家校配合”的方式,加強學校和家長的配合與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外,還組織教師學習課題組常規要求、集體備課制度和聽課制度等等,在四、五、六年級配備了有豐富知識和旺盛精力的中青年教師,他們接受新事物快,通過學習培訓和《數學分層測試卡》在課堂教學中的充分使用,“一刀切,滿堂灌”的教育教學方式被取締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逐漸深入教師心裏,尊重學生差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搭建展示的平台,提供發展的空間,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穫,成為我校的教育理念。

二、轉變觀念,轉變評價方式

1、集體訂正方式。即學生完成自選的練習題後,進行集體訂正。學生根據老師或同學的正確答案,恰當的對自己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有利於對孩子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

2、小組互評方式。在固定的時間內選擇自己喜歡的題做,然後小組間互評打分,做對一層100分,有能力者可多做,但多做錯誤都不給分,以培養學生平時做題細心的習慣並增強學生挑戰的能力。

3、教師評價。這種評價可以準確的反饋信息,有利於整體把握全班學生的掌握情況。一般用於分層測試卡的課後分層作業,教師評價次數應不少於本單元練習的三分之一。

4、對於三層都能得滿分的學生,或進步大的學生,在班級評價表中貼小紅花或加分。對後進生多采用激勵性評價,對優等生多采用競爭性評價;評價以鼓勵加表揚為主,輔以説理與引導。

三、主要成效

(一)學生方面:自信心逐步得到增強。通過使用《數學分層測試卡》,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經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好成績,乃至滿分。後進學生通過基本練習和部分綜合練習的測試,也能取得較好的成績。優秀的學生通過拓展提高的練習題,鍛鍊了思維,品嚐到成功的樂趣。這些好成績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樹立了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扭轉了部分學生厭學數學的.心理。

(二)教師方面:轉變了觀念,將課題理念貫穿於教育教學中。在教學中教師更加關注後進學生,在利用基本練習測試時教師對於後進生進行個別指導。在利用綜合題測試時,除了個別指導外,還利用小組中的優秀生指導後進生,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成績。對於中等生,教師多利用同伴互助的方式瞭解學生情況,再輔之以個別指導,從而保證這個羣體學生的質量。對於優秀生鼓勵他們嘗試拓展練習。這樣做體現了對學生差異的尊重,這種做法的形成就得益於《數學分層測試卡》的應用。

總之,《數學分層測試卡》使用以來,雖然也遇到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總體反映是不錯的,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確實高了,老師們也確實有了抓手,測試卡的使用,給原本死板的數學課堂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國小生能力工作總結5

20xx年9月19日至10月19日,為期一個月時間,我有幸參加了甘肅省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學習。經過一個月辛苦學習,無論在教學和學習的理論水平、計算機操作水平、教育教學的理念、教學和學習過程的設計、開發及評價等方面都有了重要的轉變,收穫很大,受益匪淺,對現在和今後的教育教學有較大的指導和幫助。現總結如下:

1、提高了信息技術的素養,教育信息技術也是一門科學,更要研究,教師要成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學的規律與教育信息技術的整合,同時,我也認識到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育信息技,信息技術使老師面臨着如何成長,如何應對新的問題。通過此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學會把信息技術應用在學科教學中能使自己的教學過程條理清晰,直觀形象,學生明白易懂,特別是教學流程圖讓教學過程更加明朗化,為我的教學增添了光彩,使我對課程發展、教育信息技術有了新的認識。認識到教育技術的有效應用對於推進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改革和實施國家課程標準的`重要作用,對於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2、掌握了教育技術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論知識、研究方法,教學媒體選擇和使用方法,學習媒體素材的加工和獲取方法,掌握了信息檢索加工利用方法、授導型和探究型教學設計的模式、教學設計的一般過程(包括前期分析、確定目標、制定策略、選擇資源、確立步驟、分析評價),教學資源與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基本概念,教學設計的實施與評價反思等。

3、具備了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特點及教學條件有效的設計教學活動的能力,具備了收集、甄別、整合、應用於學科相關的教學資源加以優化教學環境的能力,具備了在教學中對教學資源、學習活動、教學過程進行有效的管理能力。

4、本次培訓採用網絡學習、小組合作的形式,時間空間靈活,給人輕鬆自由的選擇學習時間帶來了方便,特別適合邊工作邊學習的人。通過在線討論的方式進行,這一點也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在線討論中,不但解決了老師佈置任務,而且解決了平時教學中的困惑,以及大家在培訓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同小組的互相溝通,互相幫助,最後經過小組互評,共同完成這次培訓,小組成員也可以在全班討論區發表個人意見,這樣提高了小組成員的參與度。

5、學習內容非常實用,從計算機基礎操作,如文檔編輯,數據的統計處理,演示文稿製作,多媒體素材的獲取、加工方法等,如何利用網絡搜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教學設計基本方法等基本技能開始培訓,並結合大量中國小實際教學案例,特別是教學各環節的具體設計與處理,word中的修訂功能用於電子作業的批改,excel中公式與函數用於成績統計與分析,上網查找資源和一些軟件的學習和使用,又為教師深入開展教科研、更多的獲取資料、展示成果提供了幫助。

6、矯正了觀念的偏頗。以前一提到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就把它同信息技術培訓等同起來,經過這次培訓明白了教育技術是運用各種理論及技術,通過對教與學過程及相關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實現教育教學優化的理論與實踐。現代教育技術首先致力於以科學觀來考察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設計教學策略,力求發揮教學系統的整體功能,通過優化教學過程來獲得儘可能理想的教學效益。

通過自身參實踐,對多媒體環境下的信息技術與本學科課程整合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與課件資源開發的思路和方法及整個過程都有了親身的體驗,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以及教學管理中的具體運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與實踐,這是一次實用性非常強的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優秀的案例給了我示範,堅實的理論給我教學的動力,把這次培訓所學到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帶到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我培訓的目的和收穫。

國小生能力工作總結6

一、課題的提出:

1、計算教學的重要性

計算是數學知識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數學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包含了計算的準確率和正確率兩方面的計算能力是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在國小數學教材中計算所佔的比重很大,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着學生學習的質量。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有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於樹立學生認真、細緻、耐心、不畏困難的品質。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成了國小數學教學重要研究的重要問題。

2、學生現狀

但是,我們三年級學生在實際學習中計算方面所反映出來的情況卻很令人擔憂,學生的計算興趣不高,計算水平低下,而且由於計算錯誤,直接導致部分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有些教師把這些都歸咎於學生的粗心、馬虎,但通過我們的長期觀察,情況其實並非如此簡單,孩子在計算上出現差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待於我們的研究和探索。 正是基於以上兩個原因,我們三年級數學組提出了"提高國小生計算能力的策略研究"這個課題。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三年級上冊對數的運算要求: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三年級下冊對數的運算要求:

1.會筆算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的含義,會讀、寫小數,初步認識小數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的加減法。

綜上所述,每一個目標要求都沒有離開"算",教學實踐證明: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保障其進行任何數學活動的基礎,是保證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能力。

三、課題研究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分析影響國小生計算能力的各種因素,認真研究提高國小生計算能力的策略,努力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培養學生的口算、估算和筆算能力,實現算法的多樣化與優化的有機結合,促使學生在生動活潑、輕鬆愉快的學習中慢慢喜歡數學,對計算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奠定紮實的基礎。

四 、課題研究內容:

1、研究影響國小生計算能力的各種因素及對策。

2、研究提高國小生計算能力的策略

五、課題研究方法:

1、調查研究法:在實驗開始前,對學生計算能力,通過問卷進行前期調查,摸清學生已有的計算基礎,在過程中實施過程調查,在做題前進行效果調查,採用談話,問卷等形式,瞭解

學生現有狀況及家長反饋的信息,以便對方案的實施提供依據並進行動態調整。

2、經驗總結法:通過實際情況進行歸納、檢測、論證,形成課題研究報告。

3、評價激勵法:採用"晉級"的評價方式(頒發證書)激勵學生,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

4.個案分析法。跟蹤調查1-3個孩子的作業,並進行分析。

六、課題研究過程:

(一)啟動階段

1、確定課題組成員及研究課題

2、印發給家長的一封信。

(二)實施階段

1、調查研究,分析錯因。

通過對三、四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調查問卷研究,我認真分析了學生計算錯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算法和算理不明。

經調查,有7%左右的同學在計算時的錯誤是由於對算法和算理不明確而造成的。

(2)輕視口算和估算。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雖然許多教師知道口算、估算的重要性,但部分教師被動地進行口算訓練,認為估算的作用不大,當教材汲及時進行,不汲及時不進行或偶爾進行訓練。調查中有些學生把口算題當成筆算來做,習慣於精確計算,不願意進行估算,甚至有部分教師明確向學生提出口算題就用筆算來解!

(3)缺乏興趣,沒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調查發現,儘管班情、學情不同,但學生對待計算的興趣卻普遍不高,而且隨着年級越高興趣就越低。沒有好的興趣也沒有好的習慣。調查顯示,近78%的學生認為計算做錯的原因是因為"粗心"造成的`。有少部分同學沒有養成審題的習慣,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審題不夠認真,做數學題只讀一遍就開始運算。學生草稿習慣也不容樂觀,根據教師的課堂觀察,大部分的學生雖然有草稿本,但草稿本上的字跡潦草、散亂;相當一部分學生作業沒有固定的草稿本,有在課本的空白處、課桌的面上等到處打草稿的現象,甚至還有有學生在手掌心上打草稿……這些現象是造成計算錯誤的重要因素。

2、探索提高國小生計算能力的策略

(1)加強學生對算法和算理的掌握

要使學生會算,首先必須使學生明確怎樣算,也就是加強法則及算理的理解。《課標》明確指出:"教學時,應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增進對運算意義的理解。"因此,教學時,教師應以清晰的理論指導學生掌握計算方法,理清並熟練掌握計算方法、運算性質、運算定律以及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培養學生的簡算意識。

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句話:首次感知知識時,進入大腦的信息可以不受前攝抑制的干擾,能在學生的大腦皮層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首次感知不準確,那麼造成的不良後果在短期內是難以清除的。因此,我們在進行計算的新授課時,對算法和算理的教學必須是準確的。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算法是解決"怎麼算"的問題,即計算法則。算理是解決"為什麼這樣算"的問題。如2/7+3/7= 算法是同分母分數相加,把分子相加,分母不變;而算理是2個1/7加上3個1/7等於5個1/7。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由於部分教師對算法多樣化教學理念的片面認識,出現了一味追求多種算法,而忽視算理探究的問題,這值得我們的反思。因此,計算教學時,讓學生清晰地理解計算的算理,才能真正掌握計算的算法。

(2)加強學生對口算和估算的訓練

口算是國小生應該具備的最起碼的基本技能。在四則運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筆算,口算是筆算的基礎,筆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準確度和熟練度的制約。因此,要加強口算的

教學和訓練,切實打牢計算基礎。

國小口算的教學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基本口算和簡捷速算。作為筆算基礎的基本口算,如:20

以內的加減法、表內乘法及相應的除法等,要求學生作到準確熟練、脱口而出。簡捷速算的內容主要是應用運算定律、性質及一些特殊的法則方法所進行的簡捷速算。

要提高國小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關鍵是要持之以恆堅持訓練。教師每節課可根據教學內容課前可安排2-3分鐘時間進行口算訓練,或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有機滲透口算訓練。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着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國小階段,估算的形式一般是口算或目測,它作為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一個重要的學習內容,應引起我們的重視。教學時,要結合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估算訓練,明確估算的意義、掌握估算的技巧、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3)加強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培養學生一絲不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防止計算錯誤、提高計算水平的主要途徑和措施。

1、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審題時要求做到一看、二畫、三想、四算、五查。一看就是看清題中的數字和運算符號;二畫就是在試題上標出先算哪一步,後算哪一步;三想就是想什麼地方可用口算,什麼地方要用筆算,是否可用簡便計算等;四算就是認真動筆記算;五查就是認真檢查。

2、培養認真演算的習慣。在四則運算中,要訓練學生沉着、冷靜的學習態度。碰到數字大、步驟多的計算試題時,要做到不急、不燥、冷靜思考、耐心計算。即便是簡單的計算題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行事。能口算的則口算,不能口算的應注意認真進行筆算。演算時,要求書寫整潔,格式規範,方法合理。同時,強化學生規範打草稿的習慣,以保證計算的準確無誤。

3、培養細心檢驗的習慣。學生在計算時要做到絕對萬無一失,不出差錯是不可能的。教師要教育學生養成計算後認真檢查演算的習慣,把檢驗當作計算題不可缺少的環節。檢驗時要做到耐心細緻,逐步檢查:一查題目中數字是否抄錯,二查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是否有誤,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七、課題研究的效果、成果

經過近一學期的課題研究,運用以上措施方法對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提高產生的效果:

(1)學生對於計算題的興趣正逐步增強。在課題研究的實踐探索中,我逐步改善了數學教學的模式,堅持計算天天練,數學課前2分鐘進行口算,每天晚上進行3-5分鐘的計算練習。

(2)學生的計算能力在逐步增強。學生的計算錯題在逐漸減少,計算正確率已達到94%。

八、思考

1、進一步認識口算和估算在提高學生計算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重視口算與估算訓練,經常給學生提供口算與估算的機會和創設學習情境,開發學生的學習潛力,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由學生反饋信息可知:學生估算意識的激發一是有賴於教師的"提示",二是有賴於反覆的強調和訓練。口算與估算學習意識和習慣的培養,不能一蹴而就,有一個長期訓練積累的過程。學生口算與估算應用意識與應用習慣的培養,需要教師持之以恆,還有待進一步總結經驗,在其他年級進行推廣。

2、我們打算在下學期全面實行"改錯本",並作為子課題進行實驗。

國小生能力工作總結7

從xxx年4月課題上報到8月份批准立項至今,課題研究已經進行了近一年時間。期間,我們對課題任務進行了細緻的分工,多次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確定研究計劃,安排研究事宜。蒐集相關資料,不間斷地進行學習與實踐,取得階段性的成果。為了使課題研究走向深入,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課題基本情況

合作學習是指在教學中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組成合作學習小組一起學習,以提高學習成效的一種教學形式,又稱共同學習。教師由教的“控制者”變為學生學習的“共同體”學生的積極參與,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教師面向全體學生,營造民主、和諧、寬鬆課堂環境。個別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啟發學生,促使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在生本的課堂中,例如數學新知學習過程中,學生自由組合成不同的學習小組。他們通過先完成預習性作業、學生之間組內的交流,互相解決問題,學生個人能解決的問題就讓學生自己解決,學生解決不少的問題,學生合作解決,學生合作解決不了的問題,師生合作解決,最後小組之間的成果展示完成數學新知的教學。

遵循課題研究原則,公開教學研究。用課改理念反思教學、尋找策略,吸引學生自覺、自願地投入到創新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主要採用行動研究法和經驗總結法,輔之以調查法、文獻研究法、個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1.行動研究法——以課例為載體,通過觀課、思課、評課總結出優化操作活動的一些教學方法,並不斷完善和提高。

2.經驗總結法根據制定的標準進行設計和驗證,不斷總結經驗,積累研究成果。

3.調查研究法——通過觀察、談話、交流、調查問卷等方法對教師組織探究活動的困惑和學生對探究活動的期望進行分析、比較,為有效開展研究提供真實材料。

4.文獻研究法——查閲、研究、分析有關數學探究活動的教學理論和實踐經驗,收集和學習有關文獻資料,以豐富本課題研究的內涵。

5.個案研究法:對少數人或個別人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6.案例研究法:是研究者以科學的態度,從掌握的文獻資料中攝取信息、材料,幫助瞭解事實真相,並發現事物之間內在聯繫的研究方法。

三、立項以來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促進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

(1)學習國內外創新教育理論,閲讀了國內外學者近年來在合作學習方面的研究成果,還學習了現代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在學習過程中,堅持記讀書筆記,寫讀後反思,在追求自我、實現自我中得到充實。

(2)組織課題組教師,針對學生的學情,研究並制定瞭如何開展合作學習,組織集體備課,上好研究課,形成教學課例。課題組成員還探討了新課改標準下對課堂教法的要求,加強教師教學理念的提升。

2、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明確分工,責任到人,開展工作。

立項以來,課題組召開多次會議,即於xxx年4月召開全體課題組成員第一次會議,組建研究隊伍,成立課題組,明確課題研究內容,落實研究任務,明確分工,責任到人。6月召開第二次課題組會議,此次是由課題組負責人組織,與承擔課題任務教師碰頭,安排問卷調查工作,瞭解課題進展情況。

四、初步取得的成績:

(一)反思教學形式

課題組成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課題實施方案,明確本階段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即: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研究過程中問題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在他們當中大部分學生合作能力很差,缺乏動手和動腦的能力,沒有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進行合作學習,也不知道合作學習能給自己的學習帶來什麼樣的好處,不知道在學習過程中要相互切磋,彼此交流經驗,能增加學習的效率。

(三)研究的形式

1 .動手實踐,反思教學 。在的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交流學習,交流心得感悟,提高教學效率,全面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通過集體備課,同課異構,上課,説課,評課,寫出教後反思及相關論文。

2.評價改進,完善方法。課題組在備課,教學和評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做了改進和完善;能及時正視、彌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走的彎路和誤區。

(四)研究中的進步

課題組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有所改觀,在課堂實踐中能遵循新一輪課改的要求,基本上能夠遵循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理念,從教學設計到教學實施都能夠立足於學生。

關注學生思維的起始點、需求點、優勢點,因勢利導,注重啟發,讓學生自主或合作完成。從導課到探究新知,再到鞏固練習,最後的課堂總結,都要讓學生親身體驗總結。在教學中大膽嘗試小組合作學習,來提高課堂效率。

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在備課組中説課、評課的效率明顯提高了,現在能夠有效提升課堂40分鐘。

(五)教科研意識的增強

課題組在準備階段有收穫但也發現了新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小組學習分工不明確,組長代勞學習多 。

(2)後進生學習展示的時間少。

(3)小組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主要依靠班級極少數人。

(4)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不僅是課內還應在課外。

上述方面問題的突破是課題組實施教學過程,實現高效課堂教學至關重要的問題,也是我們在教學科研上必須借鑑和和運用的。

五、課題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們課題組雖然做了一些工作,在理論上進行了探索,在實踐中也摸索了一段時間。但由於我們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論素養還有待提高,對本課題的研究內容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要進一步藉助於遠程培訓、網絡教研、自學等途徑努力提高教師們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更需要專家的專業引領,對我們的研究作出適時評價,為我們研究指明方向。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存在着以下幾個突出問題:

1.課題組教師對課題研究的積極性不夠,由於課題組教師工作任務重,參與研究的積極性未被充分調動,形成系統性的東西太少。

2.過程性資料保留的不夠完善。大家注重課堂教學,無論是備課準備教學方面還是課堂教學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下了很大功夫,但對過程性資料的蒐集、整理不太及時。

六、下一步研究措施

針對課題研究的現狀,今後課題研究的大致設想:

1.積極發展教師的素質,推進課題研究的深度。

在今後的課題研究中,我們通過不斷的理論學習和課堂教學,營造良好的課題研究氛圍。在原有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不斷深入進行課題研究,對課題研究狀況進行回顧和反思,對在過去的課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適當調整研究方向,使課題的研究目的逐步明朗,充分認識自己課題研究的意圖,從而為課題研究的深入打下紮實的基礎。

2.強化實踐研究。

課題組組織教師進行“有效課堂教學”和“同課異構”的觀摩與研討。上好課題實踐研究課,初步形成教學課例。

3.研究成果展示

及時整理教學課例、論文、教學故事、學生學習小結和學習反思,經驗總結等。通過探究與分析,撰寫有價值的關於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方面的論文和研究報告。探索出適應新課程理念的教學方法。同時通過探究,能初步使學生在興趣中認真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4.整理和歸納階段性課題資料,建立課題分項檔案。

教學課例、論文、教學故事、學生學習小結和學習反思、經驗總結、活動記錄、調查表、評價表和活動小結等的保存和整理。將選出的優秀課例、教學論文、教學設計分類管理。

國小生能力工作總結8

一、工作回顧:

1、組建研究隊伍。

2、確立課題、確定研究的目標、內容及方法。

3、加強教師培訓和理論學習。

4、積累研究資料。

作好本階段工作小結,作好資料收集、整理並編撰成冊。

二、階段性成果:

1、擬定、修改並完善了子課題論證報告、課題研究方案和本階段工作計劃。

2、組建了課題指導和研究小組。

3、制定了實驗相關獎懲制度和落實課題組成員的工作分工,明確各自工作職責。

4、召開了實驗教師會,組織實驗教師學習,深入瞭解課題研究,讓實驗教師明確了實驗的相關要求。

5、本階段完成後,作好了本階段工作小結,作好了資料收集、整理並編撰成冊。

三、問題和不足:

1、雖然實行了責任制,但落實得不是特別好,個別研究人員的研究主動性不強。

2、部分教師心存疑慮,支持配合不夠。

3、課題組的指導人員對課題實驗工作指導不夠。

四、改進建議

1、加強實驗教師的學習研究,提高實驗能力。要求實驗教師加強學習課題相關理論,提高課題實驗的能力。

2、反覆修改方案,精益求精,儘快形成定案。

3、加強課題指導人員對實驗教師的`指導,對實驗過程的跟蹤管理。

國小生能力工作總結9

本學年,我們申請了校本研修一般性問題研究:如何提高國小生計算能力研究。在平時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以問題研究的要求指導平時的教學實踐,把教改實踐的經驗及時加以總結、交流和完善。加強了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轉變學生學習方式,促進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作為一個教師,我把研究重點放在口算教學方面。口算教學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年級是打好口算基礎的重要時期,它將直接影響着學生今後的計算能力。而一年級的國小生由於年齡小,心理髮展還不成熟,因此,在計算練習中出現錯誤是常有的事。

一、分析學生口算錯誤的原因

孩子在口算中出現錯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總結如下:

1.心理方面的原因

國小生感知事件是比較籠統的,不夠具體,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獨立的事物,不能覺察出事物之間的聯繫及特徵,因而缺乏對事物間的整體認識。有時在進行口算練習時,有些學生還沒看清數或運算符號,就將答案脱口而出了。

2.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一年級學生太小,不能認識正確口算的重要性。本身對口算缺乏興趣,加上機械重複的訓練更是嫌麻煩,便不加思索的信口亂説。再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沒有完全養成,寫作業時邊做邊玩,不能集中思

想的口算;書寫時不規範、字寫得很馬虎,算後又不安心檢查計算,都是計算錯誤的原因。

二、提高學生口算能力的方法

大綱指出:“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口算是一種不借助計算工具,主要靠思維、記憶,直接算出得數的計算方式,所以,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打好口算的基礎。為了預防學生口算出錯,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讓學生正確迅速的進行口算,我在教學中可以採取以下的幾種方法,產生了較好的效果:

1.口算方法歸納總結法

在國小一年級,特別是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加減法口算重點,也是難點。只要將20以內的口算掌握得非常熟練,那麼更難一些的口算就沒有多大的問題了。在教學20以內進位加法時主要用的教學方法是用“湊十法”,也就是“看大數,分小數,湊滿十,加剩數”的方法。

(1)、歸納算法,“湊十法”。

(2)、引導學生找出“9加幾”題的規律:第一個加數都是9,第二個加數越來越大,和也就越來越大;和個位上的數比第二個加數少1。

2.練習形式多樣法

由於口算題不同於解決問題,它沒有生動的情節,比較的枯燥單一,因而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重複機械的訓練,會使學生產生乏味感,容易疲勞和厭倦,激發不起訓練的興趣,所以在口算練習時,只有形式多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

熱情。在平時,家長注意採用多種方法來進行口算練習,例如看口算卡片以開火車的形式直接説出得數、對口令、奪紅旗等數學遊戲,還有如自算(自己在書中找口算題,規定時間內看自己能算對幾道)、互算(同學之間互相出題,互相通過對比,來提高口算能力)、口算競賽、搶答案等競賽的形式,以增強練習的趣味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此外,除了在課堂上的'練習之外,還可以建議孩子們在生活中運用,比如:孩子跟父母外出購物時,幫助家長口算用的錢數等,讓父母把10以內的加減全部做成卡片,每天練習,這樣就不會感到口算枯燥了。

3.口算練習要做到持之以恆

口算要做到正確熟練,必須堅持做到天天練。我的做法就是每天利用課前三至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聽算20道口算題。相信只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練習,日積月累總會有進步的。

4.養成良好習慣,保持口算的正確性。

口算中出現的錯誤,我們大多都認為是孩子粗心大意等不良習慣造成的。因此,良好的習慣是提高計算能力的保證。然而這些好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而是要通過長期以往有目的地訓練,才能培養出這些好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對學生進行教育,教育他們養成“看清題目、計算仔細、書寫整潔、自覺檢查”的良好習慣,努力消滅計算錯誤,提高口算正確率。

總之,要提高一年級學生口算的正確率,是一項艱苦細緻的工作。只有堅持不懈的過程,在口算練習中逐步形成數學思想和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形成技巧、養成良好習慣,才能達到提高口算能力的目的。

國小生能力工作總結10

目前,世界各國都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列入教育改革的日程,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也拉開了帷幕,目標是要建立一個開放的、高效的、充滿生機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在眾多學科、各種類別的研究課題中,我校結合本校校情於XX年七月開展了“農村國小生計算能力研究”這項區級課題研究。兩年來,我們進行了紮實的研究,現將研究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內容、原則和方法

(一)、課題的目標、意義。

此項研究旨在通過課堂學科教學主渠道,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優化學生的學習方法,以教師創造性的“教”引發學生創造性的“學”,培養並逐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計算能力,逐步形成計算技能,促進學生數學思維品質的發展。在探索過程中,學習相關的研究方法,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從而提升教師的自身素質,把教學重點從自然科學知識轉移到科學的學習方法上,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從而深化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推動素質教育向縱深發展。

(二)、課題研究內容。

本課題在現在農村中國小新課程改革的前提下,結合近幾年來素質教育的開展,以及學生計算能力在數學學科中的重要性,主要從計算能力的培養,保證計算習慣的養成,促進計算技能的形成進行研究。

(三)、課題研究的原則和方法。

根據國小數學課程標準: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合理化,逐步形成計算技能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以及現代兒童心理學、教育學相結合的原則。

採用觀察法、實驗法、調查研究法、對比實驗法、綜合評價法、文獻法等進行研究。

二、研究工作的進程。

(一)、調查摸底階段。

1. 問卷調查,摸底瞭解,選擇課題

多年來,國小數學教師發現學生的'計算能力太差了,連簡單的運算也過不了關,甚至數學基礎好的學生運算結果也常出差錯。通過調查瞭解,究其原因:近幾年來由於素質教育的開展,再加上先進的簡便的計算工具(計算器)的逐步普及,社會生活對計算技能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國小教材對計算能力的要求也調低了。這導致了教師對學生計算能力這一問題又有所忽略,認為計算易教,不重視計算教法的研討。教學過程中重算法輕算理;重練習輕理解。而學生則認為計算好學,一聽就會,不用動腦筋,只要做練習就可以了。因此,有些學生不懂算理,計算法則的運用比較僵化。習題錯誤將經常不斷。當出現錯誤時,師生都沒有分析錯誤原因而只是簡單的將其歸罪於粗心。

2. 建立、健全組織,確定學校科研隊伍。在本課題研究第一個階段——前期準備階段(XX年7月至XX年9月),學校成立了課題研究領導小組:

課題組組長:蘭祥勇 副組長:袁美忠、周積偉。

課題組主研人員:黃 勇、周 洪。

課題組成員:周利然、顧思維、王峯、劉漆紅、陳雪蓮。

學校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管理制度和獎勵方案,並對研究成員進行了詳盡的分工。

3. 蒐集資料,確立課題,構建課題的框架,撰寫《農村國小生計算能力研究》課題方案、關鍵詞的界定、理論基礎的確立、研究成果的預測和論證、課題的申報材料。

(二)、課題申報立項。

XX年7月1日,《農村國小生計算能力研究》課題向江津區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申報。經江津區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評審、並報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和市教育廳審查批准,本課題確定為江津區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

(三)、科學運作、落實研究具體環節

1、首輪研究實施階段。(XX年10月~XX年年10月)

(1).課題組成立暨開題儀式,按《方案》初步實施。

(2).實驗前測。

(3).不定期、定期召開課題研討會,及時總結經驗,調整、完善實施措施。

(4).組織實驗後測

(5).召開中期研討會,邀請專家對實施方案及目標進行論證,做好修正工作,並進一步完善措施。

2、驗證性實驗階段(XX年年10月~20xx年4月)

(1).實驗前測。

(2).按調整後的實施方案,組織研究工作,並不定期的組織研討會。

(3).組織實驗後測。

3、成果形成階段。(20xx年4月~20xx年7月)

(1).對研究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篩選,撰寫研究報告,結題。

(2).根據研究成果,編寫適合各年級學生的訓練計算能力的較科學系統的題目。

(3).學校表彰優秀科研教師和參加實驗的學生。

三、科學導控,教科研互相促進,引領課研順利開展。

(一)、科研促教,強化課題意識。

1、培訓科研隊伍

我們的教師平時忙於教學、多數人對教育理論研究不夠,更談不上進行課題研究,必須把他們迅速培養出來,堅持從理性的角度、全新的視角、更高層次的認識水平來從事教學研究工作,我們採用了請進來、走出去、坐下來的方法培訓學校課題研究骨幹成員:

請進來 學校請區教育界的專家到學校作專題講座,介紹課題研究的方法;聘請區教研員擔任學校課題研究的顧問。定期對課題組的教師培訓。

走出去 學校派黃勇等9名教師到外地學習了“洋思經驗”,聆聽他們介紹先進經驗;每次的江津教育研究工作會議,學校積極組織派員參加。

坐下來 兩年來,課題組堅持每月一次研究成員研討會:大家一起坐下來,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交流研究成果、討論下一步研究工作計劃。

2、規範研究管理

課題研究最講究思路清、目標明。在整個課題研究過程中,課題領導小組科學運作、有的放矢、典型引路、研究工作紮實、成效明顯。

(二)、科研強師,開展課題研究

--致力追求“有效整合”指導新境界

1.構建學習平台,實現資源共享。

學校制定了《學校十一五發展規劃》、《學校教師培養方案》,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動。藉助校園網、校務平台,及時上傳最前沿的科研信息、最實用的教學資源,供老師自主選擇學習,達到了資源共享和學習促進的作用。

2.構建實踐平台,實現研討互動。

集體備課採用“一人主備、多人研討、反覆研磨、最終定稿”的方式,各年級組教師根據教研組長安排的內容,精心備課,並在規定的時間內將初稿發佈到教研平台相應學科的“集體備課室”中。其他教師利用課餘時間研讀,參與網上研討活動,發帖回覆修改意見。網絡集體備課,真正實現了交流對象的角色平等,交流機會的充分均衡,無障礙的參與與探討。開展製作課件互動與共享,從而引進課堂,進行實踐分析、量化比較、總結完善,形成定案,共同享用。

(三)、科研興校,形成課題效應。

1.圍繞“學科整合”,課題組有序地開展了“三學三課三研”活動。“三學”即讀一本課題研究專著,完成三千字學習筆記,外面學習一次;“三課”即一月一節研究課、一節公開課和一節示範課;“三研”即參與課題研究,撰寫一篇教科研論文發表獲獎,以課題組為單位組織一系列活動,以課題組為主的老師撰寫的論文二十餘篇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

2.針對“科研”,課題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賽課活動:高級教師示範月活動、骨幹教師風采月活動、青年教師成長月活動、科研教師研討月活動,至今為止我校周洪、顧思維等在市區獲獎老師達20餘人次,

四、課題研究的保證。

課程負責人蘭祥勇,黨支部書記,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曾參與慈雲二中 《農村中國小減負研究》,並取得好的成績。

本課題屬於應用型的科研課題,實驗週期短,操作性強。但是,學校對困難估計充分,專門抽調學校一批參加過課題實踐的研究型青年教師擔任本課題。在這一批教師中,全部均為大專學歷,均在國家級、市級刊物上發表過專業文章或在各級比賽中獲獎,且有很強的理論研究水平。

本課題除了有堅實的領導班子和研究成員外,學校的硬件設施也能夠完全提供保證。學校擁有遠程教育模式三的全套設備,可利用多媒體室、網絡教室向學生播放圖文並茂的電教片,學校創建的校園網將確保該課題的順利開展。並設立專項經費為課題的開展保駕護航。

回眸我們的工作,取得的成績令人欣喜,但由於我校的科研工作還處於起步階段,進行課題研究也是處於嘗試階段,因此,我們在課題研究工作各方面還缺乏必要的經驗。同時,與教學工作相比,課題研究的人力物力還應加大投入的力度,我們的整體研究的理論水平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而今邁步正卓越,再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新的時期,新的使命,勤勞智慧的刁校人,必將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在兄弟學校的並肩作戰下,高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旗幟,以更多的智慧和心力,以更大的幹勁和魄力,務實奮進,開拓進取,紮紮實實做好各項教育科研工作,為學校教科研工作形成新優勢、再上新台階而不懈努力!

國小生能力工作總結11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加強學生的閲讀實踐,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確,通過大量閲讀,學生能感知豐厚的感情語言材料,增強語言沉澱,提高讀書能力,從整體上增強學生的語文素質,為他們今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然而在農村國小生中,由於受辦學條件、社會、家庭的影響,國小生的閲讀水平不高、課外閲讀量少,導致口語交際能力、作文能力較低,極大的影響了教學效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影響了閲讀教學的順利完成和顯著成效:閲讀興趣不高。由於農村學生受辦學條件、社會、家庭影響,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讀書氛圍,多數學生讀書積極性較低。缺乏良好的閲讀習慣和方法,課外閲讀更是囫囫吞棗,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閲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沒有良好的閲讀環境,農村學生大多數家庭條件差,很少買書。不少農村國小缺乏資金,不能建立一個象樣的圖書室,藏書少,僅有班級圖書角,沒有開設培養學生閲讀能力的時間和空間,導致學生的課內外閲讀受到限制,達不到預期效果。那麼如何提高國小生的閲讀能力呢?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寓教於“趣”,使學生愛讀書

愛因斯坦説過:“興趣和愛好是獲取知識的動力”。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培養學生閲讀的興趣,以興趣這把鑰匙打開兒童的心扉,引導學生走進知識寶庫的大門。

1、樹立榜樣。榜樣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強,根據學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點,我經常講一些名人名家愛讀書的故事,鼓勵他們熱愛書籍,從書中汲取知識。平時,我有意識向學生介紹老舍、葉聖陶、冰心等名人熱愛讀書的一些故事,這種名人“效應”所產生的力量不可低估。

2、以身作則。課外時間,我經常與學生一起讀書,一起誦讀古詩,這對孩子是一種無聲的教育。閲讀時,老師所流露出的熱情、趣味和歡樂之情,對孩子有着強烈的感染力,學生在濃濃的讀書氣氛中,體會到老師對閲讀的重視,從而自覺的進行閲讀活動。我還經常給學生講自己童年學習情況,並給學生絕對肯定的啟示便是:閲讀非常有趣。猶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劑,激勵學生強烈的閲讀興趣。一旦興趣培養起來不僅眼前收益,還將伴隨整個人生。

3、隨機指導。在課堂上,隨機樹立典範,當學生説出一些精妙的詞語和精彩的語段時;當有學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學所不曾瞭解的科普知識時,教師應激勵表揚,這樣便會在學生中營造了讀書的氣氛。

二、寓教於法,使學生會讀書

課外閲讀應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要以課內帶課外,課外促課內的方法,課內學方法,課外求發展。而課外閲讀書籍的種類不同,且題材豐富,文章的`內容深淺不一,學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別。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節,忽視文章中心及語言描繪,我注重以下幾種閲讀方法指導:

1、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根據不同年級,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級摘抄詞句、仿句練習;中年級摘錄佳句、精彩片斷、名人名言等;高年級摘錄時要註明出處,寫讀後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用讀書方法。曾國藩曾指出讀書之法:“不同之書,區別對待。應讀之書宜緩宜熟;應閲之書宜速宜多。閲書如攻城,輕騎剽悍,所向無前。”根據不同題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閲讀,要求學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讀、瀏覽“三讀”法。精讀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讀,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來,做上記號,以便查工具書或向人請教,弄懂了在繼續讀;略讀就是速度較快,常常一目幾行,意在瞭解大概內容;瀏覽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來瀏覽報紙、蒐集信息資料,常常只看看標題。閲讀初期,一般以精讀為主,為了有一定的閲讀能力和閲讀經驗以後,三種方法可交叉進行,一般內容略讀或瀏覽精彩的部分精讀。

3、指導學生進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練習。如閲讀介紹竹子文章,可引導學生為各種竹子編寫標籤,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或為文章內容的“空白”處作擴充、填補,不但訓練學生的閲讀能力,還進行創造想象力的訓練。

三、寓教於活動,使學生讀好書

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這已是共識。但光一遍一遍的死讀,只能讓學生感到乏味、疲勞,以致昏昏欲睡,應該巧妙,寓教於活動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們讀好書。

1、講。我班堅持每日5---10分鐘的聽説訓練,時間可安排在早會或課前,讓學生輪流上台,交流課餘時間閲讀中攝取的語言材料,讓大家或説一新聞,或曉一趣事,或背一古詩,或得一好詞佳句,或明一道理,變枯燥的讀寫為有趣的樂事,學生興趣盎然,視野開闊,語感增強,更令人欣喜的是,學生從課外閲讀中得到源頭活水,逐步達到厚積薄發,説話妙語連珠,寫文章意到筆隨。

2、辦。組織學生自辦手抄小報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手抄小報的內容廣泛:國家大事、校園生活、環保教育、科學世界等。學生根據需求,獨立命題、編輯材料,設計版面,並配以彩色插圖。如圍繞“北京申奧”這一內容,學生就出了《新北京、新奧運》、《奧運連着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奧運夢》等。

3、賽。為了使孩子的讀書熱情持之以恆,我利用各節日定期舉辦故事會、故事朗誦會、辯論會、手抄報比賽、徵文比賽等讀書交流活動。也可進行快速閲讀比賽、讀書知識競賽、讀書報告會等,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課外閲讀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4、另外,我們贊同一個觀點,那就是“一個好的提問比一個好的回答更有價值”。在閲讀的全過程中,我們鼓勵學生相互之間質疑、交流、提問。由此引入創新的理念,鼓勵學生在閲讀中運用擴展性閲讀方法,進行直接的再造想象,進行延伸對比,進行開放式立體型、甚至是甄別對與錯的思考,進行體現個人風格的自由想象和聯想等。鼓勵學生在閲讀中運用研究性閲讀方法,引導學生引用、蒐集、探索、批評、質疑……在閲讀中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的創見。

總之,教師要靈活地指導學生學習閲讀方法,同時要求學生在大量閲讀的實踐中合理運用。學生一旦掌握了一定的閲讀方法,就可以説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讀書能力,他們就會讀更多的書,吸收更多的語言精華,閲讀能力由此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國小生能力工作總結12

關於提高國小生英語閲讀能力的調查報告

黃山學院初等教育學院

內容摘要:英語作為現在重多課程中非常困難的一門課,已引起了很大的重視。教育部頒發的《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閲讀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從閲讀中獲取信息,有助於增強語感,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提高閲讀,就能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為學生髮展打基礎,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現行的國小英語並無明確的英語閲讀教學目標和教材,不注重閲讀的培養,嚴重影響整個英語水平。現在國小階段英語教學效果差,沒有一定的教學模式和目標,這對學生是不利的,所以一定要改變對提高英語閲讀能力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英語;閲讀能力;興趣;教學

序言:閲讀的目的不僅是要讓學生學會語言知識,領悟文章的內涵,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掌握閲讀方法和技巧,學會通過語境猜測詞義,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和興趣。閲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可使學生在閲讀方法、速度、技巧上得到提高。通過廣泛的閲讀,不僅有利於學生擴大詞彙量,豐富語言,開闊視野,還有利於學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生活。所以我對國小生英語閲讀能力這一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在進行研究時要有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以學生與教育教學的情況出發,用科學的態度去分析和研究材料。堅持學習理論與實際應用的統一,深入研究有關的理論與實踐經驗,更新觀念,形成新的經驗理念,並把這些理念在教學中落實。 許育紅

一、結果分析

(一)教師的教學影響着學生對英語閲讀的興趣

1、教師的上課方式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在聽課的效率上,有60%的學生是一般,27%的是不好,13%的是好。從這一現狀來看,教學效果不算很好,但也不差。有個國小生説:“老師上課很少管紀律,基本上是自己講課。”還有的學

生説:“老師上課時課堂不活躍,只是偶爾給我們做活動。”這一系列的回答,都説明了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學管理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影響。國小階段,學生的自控能力不高,必須要教師不斷提醒和監督,所以教師在上好課的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感受。

2、教師的教學內容,作業佈置對學生的影響也很大。在老師佈置作文方面,有60%的學生是偶爾,33%的學生是經常,7%的學生是從不。這個現象不是很好。説明大多數教師在英語作文佈置方面還是不夠重視,沒有把寫作當成是提高學生英語閲讀能力的一種方法。有一個學生説:“我們老師基本上是幾個星期寫一篇,而且也從來不點評。”這足以體現教師對學生作業的態度是非常不端正的。

(二)家長的管理也是影響學生英語閲讀能力的一方面

1、平時對學生英語學習沒有強化。有63%的學生平時不看英語雜誌,33%的學生會看,3%的學生偶爾會看。這一數據表明,很多學生平時很少把時間花在英語上面,這其實是家長的問題。家長應該要不斷督促自己的孩子多看英語方面的書籍。

2、有60%的學生家長對英語閲讀是不重視的,40%的學生家長會重視。家長對學生學習的管理和重視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國小生自主學習不夠,所以家長必須要對孩子負責。

(三)學生自己不夠重視英語閲讀

1、有57%的學生是不喜歡英語的,只有43%的學生喜歡。當然造成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但總之很多學生還是厭惡英語的

2、有個學生説:“英語又不是普通話,為什麼要學呢?”很多學生不瞭解學習英語到底是為了什麼,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有40%的學生是認為學英語是對自己有利,37%的學生是為了完成任務,23%的學生是想當外語翻譯。現在英語作為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如果不重視,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是不利的。

3、其實學英語單詞很重要,特別是閲讀題。如果不認識單詞,那麼對整篇短文的理解就有很大問題。據我調查,有43%的學生遇到生單詞是不管,有23%是聯繫上下文猜測,34%的學生是查字典。學生對學習的態度與學習成績是成正比的,平時多積累,就不會有很多單詞阻礙。

4、上課做筆記很關鍵,學英語就應該要多積累,一個上課從不做筆記的學生是不會學好英語的,所以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有17%的人是不做筆記的,有60%的學生是偶爾做,23%的學生會做筆記,這一數據表明上課做筆記還有待加強。

5、學生的學習不僅僅是上課認真聽,平時也應該要多花工夫。英語閲讀能力的提高必須要多做題目。有30%的學生每天從不做英語閲讀,33%的學生不足20分鐘,27%的學生是30~60分鐘,10%的學生是60分鐘以上,可見很多同學沒有在這方面引起重視,還必須加強。

二、對國小生英語閲讀存在問題原因的分析

(一)教師方面

1、課上,老師的上課方式不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只是用比較古板的方式上課,沒有關注學生的聽課狀態,忽視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這對於學生聽課效果是有很大影響的。

2、教師平時沒有督促學生多做閲讀題,作業佈置的次數不夠多,學生缺少閲讀能力的鍛鍊。

3、老師的反饋不夠及時,對於學生的作業,沒有及時講評。

4、英語閲讀是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部分,儘管我們的英語教學比較重視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但由於傳統的英語教學過多的承擔了詞彙、句型及語法的教學任務,常把大量的時間用於知識的傳授、掌握和操縱上,尤其以思維能力和閲讀技巧為核心的閲讀能力訓練不足,導致閲讀能力沒有實質性提高。

(二)學生方面

1、學生對英語閲讀的興趣不濃,只有少數學生經常讀課外書和故事書,很多學生沒有讀過英語閲讀方面的書籍。

2、學生在閲讀文章時存在一定障礙,很多學生反應,閲讀最大障礙是生單詞。有的也有在語法,時態上出錯,以致對文章原意產生歧義,還有的學生在閲讀是跟根本看不懂。

3、學生對閲讀方法掌握不夠,學生沒有很好的方法去閲讀,缺乏指導與訓練。

4、學生的態度不端正,總覺得英語不是自己國家的語言,所以就抱着無所謂的態度。

5、學生英語的'詞彙量積累不夠。掌握一定詞彙是進行英語閲讀的基礎和條件,很多學生不重視平時的單詞積累,導致閲讀題看不懂。

6、學生的英美文化背景知道儲備不足。

三、建議

(一)改進教學方法,拓展延伸閲讀教師應該將教學中心從單詞和詞彙上逐漸轉移到語言內容和意義上來,重視知道的完整教授。藉助網絡等蒐集相關話題,讓學生有更多的閲讀機會,瞭解更多知識

(二)創設英語學習環境,激發學生閲讀興趣

校內環境應佈置出英語氛圍,比如説在不同的學習領域張貼英語標語,懸掛英語格言,學校廣播站播放英語歌曲和有趣的西方文化背景介紹。學校最好能夠經常組織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如英語講故障比賽,朗讀比賽,知識競賽,英語歌曲大賽等等,讓學生時刻感受英語,這樣學生才有慾望去學習。在教室裏,師生共同辦英文黑板報,設計英文海報,創立英語圖書角,利用多媒體在課外收看英語節目等等。這樣學生在學校能感受英語,聽到英語,還能參與英語活動。

(三)選取合適閲讀材料,培養英語閲讀習慣

國小生的英語閲讀材料應該簡單,富有趣味性,如果是書籍應該配以插圖,話題也要豐富,講究趣,易,多,即材料有趣,語言容易,篇幅要短,量要大。通過讀故事,讀科普文章培養自己的認知能力和閲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閲讀和學習習慣,讓每個學生都愛上閲讀。

(四)訓練國小生英語閲讀技巧和策略,提高英語閲讀能力

適當教給學生一些簡單的閲讀方法和技巧會幫助學生閲讀。國小生閲讀時喜歡朗讀,但在課外閲讀的過程中最好的辦法是默讀,還要幫學生克服指讀等不良習慣。這樣才能提高閲讀速度。新課程標準還明確要求國小生應學會按照意羣來理解文章,所以老師應該用合適的方法教給學生這方面的技巧。

(五)閲讀教學與朗讀結合在開展閲讀活動的初始階段,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講故事給學生聽,或放有聲錄音帶,讓學生在有聲有色的聲音中不知不覺地注意單詞

(六)閲讀教學與動手結合

根據閲讀材料,有些活動可讓學生親自動手。如材料所描述的是一動物,可以讓學生根據英語句子的描寫,發揮想象,畫圖。除此之外,根據適宜的材料,讓學生剪貼、做卡等。

(七)閲讀教學與表演結合國小生好表演,在學生閲讀完文章後,為檢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教師可讓學生分成小組,通過表演的形式,搭建舞台,使學生有英語學習的成就感。

(八)閲讀教學與聽、説、讀、寫結合閲讀教學開展的活動也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可以讓學生的閲讀活動與聽説讀寫結合。

(九)家長要監督自己的孩子學習英語,為孩子安排學習計劃,當然不能給孩子太多壓力。

(十)培養學生善於積累的好習慣,教師應要求學生在大量閲讀的同時養成記筆記的習慣。引導學生隨時記錄一些有用的詞、短語。

四、總結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與研究,雖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對照課題,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有些教師在指導學生閲讀時,沒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我覺得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為目標,既遵循一定的教育規律,又不能侷限於一定的模式。在形式多樣,活潑生動的活動中讓學生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百度 《國小生英語閲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附錄:

1、課題申請書

2、調查問卷

3、階段性報告

4、初稿

5、總結性研究報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