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別人作文(優選15篇)

來源:文萃谷 2.93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想想別人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想想別人作文(優選15篇)

想想別人作文1

家住小巷深處,春夏之際,常有一賣花女經過,這景象,並不如陸放翁所言“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正相反,賣花女常圍着一條花頭巾,拖着一三輪車的並不嬌豔的花,實在不算文雅。

這天很悶熱,她來了,“買花嘞”的喊聲劃破了小巷的寧靜,脆生生的聲音點亮了夏天,也引來一陣蟬的聒噪。耳畔燥熱,

我心中也煩悶:大中午的為何要賣花,讓人煩躁,為何不想想別人呢?她似乎並沒有想到別人,吆喝聲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我正煩躁,忽然,悶熱的天氣轉瞬間就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本以為,這個賣花女會就此打住,誰知她又叫了聲什麼,喊聲隨風飄散,剛想朝她喊“想想別人吧”,定神細聽,不禁錯愕。“收衣服嘞——”

她的喊聲迴盪在空中,像雨中的閃電,像搖響的小鼓,隨着密密的雨絲飄散到每個人家的窗口。幾雙手急急忙忙伸出窗口,原先垂在空中的衣服頓時不見了。

賣花,是她的本職,可她卻想到了別人。多少件衣服,因為她,沒被淋濕。那不想想別人的人,竟是我了。

從窗口望去,小巷只有那個三輪車和一把格子傘,絲絲的紅,縷縷的粉,點點的.白,像是一幅水墨畫,在水汽中氤氲開去。花香似風,似紗,似月光,似她善意的提醒,若隱若現,絲絲浮動。雨絲洗刷過的花,竟然變得如此嬌豔。

她為別人着想的善意,也一定就像這花香,滋潤着這條小巷。

雨停了,格子傘變成了花頭巾和清亮的一聲“天晴嘞——”,像是雨後的陽光,照亮了我的心。許多衣服重新又在風中飄動,一條小巷,有了她想想別人的善意,變得充滿了詩意。

從此,盼着她的花頭巾,盼着她的三輪車,盼着她清亮的吆喝,更盼着她的花。

因為,她的花,好像在提醒我,這世界不是隻有我,應該多想想別人,為他人的心中注入一瓣芳香。無論在風雨中,還是在陽光下。

想想別人作文2

我六歲生日的那天,爸爸媽媽為我買了一雙旱冰鞋作為生日禮物。

我是十分開心的,因為早在半個月之前,鄰居家的小哥哥就得到了一雙,看着小哥哥飛快自由的穿梭在人羣,院落之間,我心中便埋下了對旱冰鞋的渴慕。現在,我終於也有一雙同樣華麗精美的旱冰鞋了!

得到旱冰鞋後,我對它的喜愛到了近乎狂熱的地步:每天幾乎都要拿它出來在家裏滑上幾步。我滑旱冰鞋的技術不佳直接導致了家裏的.“慘烈”景象,今天那兒砸一個碗,明天那兒碎一個瓶兒,“案發現場”似的環境還配着“噼裏啪啦”的巨大音效,這不免影響了左鄰右舍的叔叔阿姨,可當時玩得正歡的我哪裏會管這些,也順帶忽略了每次出門時鄰居異樣的眼神。也許是因為顧及着多年的鄰里情誼,叔叔阿姨們並沒有多説些什麼。

可俗話説得好:“一物降一物。”

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機緣巧合,樓上淘氣的小妹妹也得到了一雙同樣華麗精美的旱冰鞋,不光鞋子模樣上大同小異,連這鞋子的主人都如同一個模子上刻出來似的。

“咣噹!”我正在背語文,樓上的“小惡魔”又一次放學回到家,開始了又一次的“大掃蕩”,聒噪的雜音使我不能夠再記清孔子的“之乎者也”,無法忍受此番折磨的我剛想走到樓上,讓那“小惡魔”消停一會兒,腦中卻突然浮現出了當我熱衷於滑旱冰時,樓下的叔叔阿姨們拼命捂住耳朵,忍住上樓理論的衝動時的情景,是啊,當我正在自己的世界中盡情狂歡時,竟沒有為他人着想過一分。

我心中的憤怒早已被羞愧沖刷的一乾二淨,我走到房間,拿起那雙曾讓我狂熱喜愛的旱冰鞋,敲開了樓上小妹妹的家門。

小妹妹正一個人在家獨自玩耍,家裏也同我那年一樣,雜亂無章,我拉起小妹妹的手,“走,和姐姐一起去樓下玩兒。”

那天,我與小妹妹都玩的很開心,很盡興。在即將分別的時候,我與小妹妹約定,當她想滑旱冰鞋時,到樓下找我一起玩!

距離那雙旱冰鞋的到來已過了七,八年的時間,它早已裝不下我日益長大的腳,但我仍把它完好的保存在屋子裏最顯眼的角落,只要看見它,我就會想起:

要想想別人!

想想別人作文3

母親總教導我説,要多“想想別人”。這話我第一個送給我父親。

“爸,你不要再抽煙了,多為別人想想吧!我們吸二手煙的危害比你還大呢!”

父親彼時正在吃飯,聽到這話身軀微不可察地震動了一下,手裏端着的飯碗就這麼晾在半空中,放下也不是舉着也不是,眼神低垂着。

我自以為很得意,去向母親邀功。誰知母親卻似乎不站在我這邊。

“我所説的想想別人並不是這個意思……”她似還要再説什麼,然而窗外由遠及近的一聲鳴笛直刺過來,終於使她剎住了。我不明白她的意思。

我最終頓悟是在有一天晚上,我去客廳端水喝。那一夜星光燦爛,夜色黑得清澈。我一轉頭,忽然瞥見陽台上一個黑影。

那是父親,他個子不高,但我從來沒覺得他像現在這樣矮,這樣瘦小成一團黑影。他背對着我,整個人彷彿要融進這夜色。我隱約看見他的手邊煙霧繚繞。而就在他的前方,天象莊嚴,星臨萬户。

我就在那時忽然想到,父親的抽煙或許是有原因的,我想起小時候父親寬大的手掌,想起後來父親額角細細密密的皺紋,想起後來父親一次又一次不得不到很遠的`地方工作時,他一個人一步一步走進火車站時落寞的背影。

父親不識字,沒有別的消遣。他連手機都不捨得花錢買,而是把充話費時送的一個老古董手機堅持用到現在。我忽然有這樣一個念頭,或許他抽的煙都是店裏最便宜、最劣質的一款。

父親大約是聽到我的聲響,回過頭來,匆匆忙忙熄滅了煙,連看都不敢看我,眼神充滿了愧疚。他頭頂亂蓬蓬的頭髮裏,好幾根銀絲倔強地閃着光。

原來這世界竟是這樣複雜以致不存在絕對的“是非對錯”。

原來,“想想別人”不是對別人頤指氣使的藉口,不是行使“正義”的幌子,而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關懷在“對”與“錯”之間找到一個最恰當的點,並以此生活相處。

父親,原來我以前一直在想自己,卻沒有想想別人,想想你,對不起。

想想別人作文4

我們在這個社會上生活着,就要有一些優良的品質,否則很難在這個社會上立足。所以,我們要經常想想別人。那麼,我們要怎麼做呢?

想想別人,就是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要學會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在與別人發生矛盾的時候,先冷靜下來,去思考一下他人的難處,做到換位思考,然後與別人談論。

在中國古代歷史長有一個著名的'故事叫“管鮑之交”,相信這個故事大家已經很熟悉了。管仲和鮑叔牙從小就是好朋友,在他們年輕時,曾經和其他人一起做生意。每次盈利之後,管仲拿的錢最多,別的人都説他貪婪,鮑叔牙卻説管仲家裏貧寒,要多拿一些錢;在打仗的時候,衝鋒時,管仲衝在最後面;撤退時,管仲衝在最前面,別人都笑他膽小,鮑叔牙卻説管仲家裏有老母,無人供養......直到後來,鮑叔牙和管仲分別稱為齊國兩位公子的部下,而後不久,這兩位公子就開始去爭奪王位,管鮑二人自然也開始互相敵對。

結果管仲一方失利,管仲本人也被擒獲,但鮑叔牙卻體諒了管仲的難處,並向齊桓公舉薦管仲。最後,管仲去世之後,有一些小人向鮑叔牙揭發管仲身前曾説他死後,鮑叔牙的性格不適合這個職位,企圖拆散鮑叔牙和管仲的關係,鮑叔牙卻説就是這樣,你們這些小人才不會得逞。這個故事是多麼有意義啊,管仲和鮑叔牙之所以能創造出這麼偉大的友誼,是因為鮑叔牙在考慮管仲的難處,從生到死,他很理解管仲。難怪管仲説一句話“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

從“管鮑之交”這個故事中我們便可以知道想想別人十分重要,古人的智慧足可以證明這一點。在生活中多想一想別人,為別人去考慮一些事情。世上沒有兩片一樣的葉子,我們人也是一樣。我們不可能完全一樣,性格上難免有差異。所以,我們要學會去想想別人,考慮別人的性格和難處,學會去寬容別人。這樣,你才能贏得別人的尊敬。

想想別人,將對我們終生有益。

想想別人作文5

如墨的黑雲重重地壓在座座高樓上,呼嘯而過的風在大街上肆虐地吹翻了一個又一個行人緊握着的雨傘。我公交車的站台上,雨珠從傘角墜落,擊在地上,濺起晶瑩的水花,打濕了我的褲腳,悶熱的空氣中充斥着焦急與煩躁,夾雜着被淹沒在雨聲中的陣陣抱怨。

公交車顫顫巍巍地打了一個飽嗝,停了下來,驚喜的不僅僅是我一個,洶湧的人潮還沒等車停穩已經就湧向了車門。我被夾雜在人羣中,手腳絲毫不能動彈,甚至感覺呼吸都變得困難,我往已經擠得跟沙丁魚罐頭一樣的車裏瞟了一眼,急躁的心情油然而生,不會這一班車還擠不上去吧!

“啪!”不知是誰的`傘尖突然颳了一下我的臉,正當我皺着眉頭向旁邊看去時,身後的人又狠狠地撞了我一下,我一個趔趄,前面的人憤懣的目光瞬間向我掃來。“能不能不要擠了!”我大聲喊道,但是聲音一下就被埋沒在了熙熙攘攘的人羣中,我心中頓時又壓抑了幾分。

這時身旁一個蒼老而又無奈的聲音飄進了我的耳中:“哎呀呀,趕不回去給孫子做飯嘍……”我不禁向旁邊望去,一個老奶奶正把一個菜籃子緊緊地護在胸前,幾根黑色的頭髮在如絲的銀髮中若隱若現,刻滿了深深的皺紋的臉上寫滿了焦急。老奶奶努力地向着車門擠過去,但是卻都是徒勞,她那單薄而消瘦的身體被嚴嚴實實地擋在了人牆之外,根本無法靠近;在那老奶奶的前面是一位中年人,一面舉着公文包向前挪着,一面緊張地看着手錶;離車門不遠處,一位年輕的媽媽緊緊地抱着孩子,側着身子,用手儘可能地為孩子撥開人羣……

原來所有人都在焦急!原來所有人都和我一樣有着緊迫的事情要做!我心中的抑鬱突然變輕了,我開始重新用另一種目光打量着周圍的人。想想那個老奶奶,她的孫子或許正餓着肚子盼望着奶奶回家;想想那個中年人,或許有一個重要的會議正等着他;再想想那個媽媽,她或許害怕孩子生病,想要儘快帶他回家……這時,再看着這熙熙攘攘的人羣,沒有了之前的抱怨,現在在我眼中的,變成了真誠的理解,因為我知道,所有人都是一樣的。

想想別人吧,這個紛雜的世界,或許就會少一份煩躁與焦慮,多一份安寧與理解。

想想別人作文6

多想想別人!想可以傷害別人,想也可以高興他人,為他人着想,就能成為優秀的社會成員!

我其實是一個很自私的人,每天只顧着自己,不顧他人。

爸爸為了改掉我這個毛病曾幾次教導我,“多想想別人,多想想他人……”聽得我耳朵都起繭了,但我做不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嘛!

爸爸也沒辦法,只好給我講以前的奇葩“歷史”啦!

我以前很喜歡嗑瓜子,聽媽媽説我每次出門時都要抓好幾把才肯走,每當我走過的地方,都有許多瓜子殼,我知道瓜子殼散在地上不好清理,但我很喜歡它,沒辦法!與此同時我老爸常對我説:“你嗑瓜子沒錯,但你不能把瓜子殼嗑在地上呀!如果人人都像你這樣的話,‘天下可就大亂了’!你可知道你這樣小小的一個動作,會給清潔工帶來多大的困難啊,如果你是那個清潔工你會怎樣想。孩子呀,在生活中不要光顧自己,你也要多想想別人呀!”

可我還是“死性不改”!唉!

還記得有一次,我在食堂裏吃飯,習慣性的翻開菜譜,點了兩碗米粥,時間滴答滴答的過去了,米粥也隨時間的推移熟了,“啊!這是傳説中的十里香嗎?”我近坐着聞了聞米穀的香味,像甘甜的豆粒裝滿我的心靈。於是我開始了狼吞虎嚥的.模式,在“品嚐”中,我彷彿感到自身處於金燦燦的農田裏,麥穗在向我微笑,表示“歡迎”。我正出神入畫時,突然“咯”的一聲打響了一切,把我從幻想中拉了出來,原來自己已經飽了。看了看碗裏的米粥,又看了看爸爸尷尬的“小眼神”,我竟然若無事的把嘴一抹,面帶微笑的走了。回家了,爸爸又一次把我叫出來説:“婷呀!爸給你説過多少遍了,不要浪費任何資源,你好好想想,這些都是哪來的,水是颳風來的嗎?這是礦物資源,要沒有就沒有了,它也是人們辛辛苦苦引上來的,還有米,你學過一首詩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些米也是農民伯伯每天曆經風吹日曬辛苦種出來的,你真自私,如果你是引水員,你是農民,你看到這樣浪費的人,你該怎樣想?真不懂事,孩子呀,該想想別人了!”

這些話觸動了我的心靈,使我帶着滿心慚愧的走了。

這一夜,格外的冷清,我想了又想,真的很自私嗎?我該怎麼辦?

想想別人作文7

這世界,有你,有我,也有他,所以我們應學會想想別人。

早在春秋時期,我國大聖人孔子就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觀點。想想別人,就是站在別人的立場上,爭取做到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當我們養成換位思考的品質後,就會發現許多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想想別人,是化解矛盾的催化劑。有位名人曾説:“沒什麼比為他人着想更能化解矛盾的了。”同學間難免會產生分歧,出現矛盾,導致關係僵化。我們只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仔細思考哪裏惹對方生氣了,然後真誠道歉,人與人之間冰凍的心就會在想想別人的暖流下逐漸消融。

想想別人,是事業成功的墊腳石。富商李嘉誠面對記者,講述成功經驗時提到,如果與人合作時,你能賺十萬,那你最好讓兩人都賺到五萬。在創業過程中,替合作伙伴想一想,爭取達到“共贏”。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促進事業的成功。

想想別人,更是國家間交往的準則。不為別國着想,可能引起本國的災難。幾十年前,慕尼黑會議上,法國為了避免德國侵略,將捷克部分領土割給德國。依靠捷克強大的工業,德國製造了大批武器,並在二戰爆發的六週後,就佔領了法國。試想,如果法國為捷克着想,反抗德國的侵略,那它也不會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內覆滅。(編者按:這一複句前後分句的主語相同,前一分句的關聯詞“如果”應置於主語“法國”之後。)

在我們生活中,“想想別人”不應只是句口號,而應該成為我們真實的行動。歐美的人們去超市買奶粉,如果只有兩罐,他們會留一罐給後面的人。對比我們的行為,日本大地震後搶鹽,流感爆發後搶板藍根,藍藻爆發後搶飲用水……實在令人慚愧。

試想,一個人在生活中只考慮自己,不顧他人,他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嗎?所以,我們應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着想,共創和諧的社會環境。

想想別人作文8

我懷揣着滿滿的祝福,將那芬芳贈予你,也留給自己滿心的歡喜。

依稀記得,那是一個雨天,熹微的陽光正穿過雨幕,映着不遠處的茶館,茶館的招牌在雨中咿咿呀呀地呻吟着。濃濃霧氣,水汽交錯重疊,氤氲了人們的視線。我和來來往往的行人一樣,在這條長長的老街上神色匆匆,步履也匆匆。

我是來看外婆的,卻不想,這老天竟下起了雨,心急中不禁又加快了步伐。

“孩子呀——慢點兒走!”一個老者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一抬頭,看見前方一個老茶館的招牌下,一位佝僂着背的老人正面向着我,用顫抖而蒼老的聲音,一遍又一遍地大喊着。

我放緩腳步,見雨沒有停下的意思,就進了茶館。定睛一看,館內竟坐滿了人,三三兩兩地聊着天,説着笑,在這細雨紛飛的日子裏別有一番情趣。

剛找了個位子坐下,“孩子,來!喝杯熱水!”老人拄着枴杖,端來一杯熱氣騰騰的茶。我心裏嘟囔着,這老人也真會做生意,專找這樣的倒黴天,這一屋子人,一人一杯茶,這算盤打得真是不錯。

心裏正想着,一個和我年紀相仿的孩子忽地走向我,順勢坐在我旁邊,説:“終於有人聊天了!”説完,一個淺淺的梨渦在她脣角漾開。

原來是老人的.孫女,我們聊得十分投機。她告訴我,老人是老街人最敬重的長者。每到陰雨天,老人的茶館就特別熱鬧,淋着雨的路人進館後,不僅能有一口熱茶暖暖身子,而且還是免費的……突然我的心咯噔一聲,似乎有什麼東西敲了一下。

望着眼前人飛揚的神情,我想爺爺定是她心裏的英雄,先前自己的那點懷疑和揣度倒是褻瀆了老人的慈愛與善良。

“雨停了!”不知何時,老人已再次拄着枴杖出現在茶館中央提醒着大家。人們陸陸續續散去,離開,沒有一個人留下茶錢。有時候,刻意為之反而顯得虛偽,成全他人亦是幸福自己,何樂而不為?

外面陽光明媚,温暖透過雲層似乎灑在了我的心裏。鼻尖淡淡的茶香繚繞,清風吹起了茶館的招牌,一行小字吸引了我:想想別人。

長長的老街上,一座小小的茶館,一位佝僂着背的老人,成了我心底一道永遠的風景。

想想別人作文9

那年發生了一件小事,我不知道值不值得提,但那件小事對我來説卻意義重大。

事情是這樣的:我上完書法課,準備去倒墨水,可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剛走了幾節樓梯,只見一個小男孩橫衝直撞地跑上來,我來不及躲避,被他撞個正着,只聽見“譁”的一聲,墨水全倒在我的身上了。這一朵墨花,那一點墨點,一件粉色衣服前邊黑,後邊粉。

等我回過神兒來,那個小男孩早跑得無影無蹤了,此時,看着這渾身是墨的衣服,我氣不打一處來,站在那大聲説:“誰那麼不長眼,把我的新衣服弄髒了。這可是名牌,你們賠的得起麼”

我這一喊可不要緊,全樓的人都聽見了。幾個同學應聲尋了下來,有的問:“出什麼事了”又有人説:“把衣服弄髒了,咱們去找他”。我心裏想:這回有人下來了,那個弄髒我衣服的人肯定跑不了了。

這時媽媽來接我了,見我渾身是墨,便關心地問:“怎麼了?”

我一臉不滿地説:“不知道是哪個討厭鬼,把我的衣服給弄髒了,我正要去找他呢!”

媽媽卻平靜地説:“別生氣,也許人家不是故意地呀!”

“不是故意就能弄髒我的衣服嗎?”我生氣地説道。我能看得出媽媽的臉色有些不好看了。可心想:別人把我衣服弄成這樣,媽媽不但不讓我找她,還幫他説話。真是的。

這時媽媽壓住了火對我説:“可能這時,那個弄髒你衣服的人也很難過呀!你呀,你處處都要想想別人的感受對嗎”我站在那裏,很想反駁她卻沒有理由。媽媽停頓了片刻又説:“孩子要記住,人與人之間最需要的`就是寬容,有時一件事,你我各退一步,這事就大事化小了呀!”

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心裏暗想:其實我也不希望這事鬧大,這件衣服洗洗就乾淨了,也沒有必要去斤斤計較。這樣想着,我心裏的不快慢慢散去了。

從那以後,每遇到煩心的事,我就儘量的去寬容別人,因為在你寬容別人的同時,你就收穫一份快樂。

想想別人作文10

人類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他們有思想、會交際、能創造,以此區別於一般動物,但卻免不了人與人間的明爭暗鬥。他們想要和諧穩定的社會,就必須學會設身處地為別人着想。

生活在當下,似乎人人都深諳叢林法則,人人都想成為強者。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為了得到名利地位,他們不惜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有時甚至不擇手段,損害別人的利益,最終搏得了“成功人士”的虛名,卻失去了別人的信任。

社會上只顧自己、不顧別人的事比比皆是,由此引發的爭端也不勝枚舉,大人們似乎已經見慣不怪、習以為常,但還是學生的我們似乎也有了這樣的苗頭,比如不肯為別人讓路、不願折腰為別人撿塊橡皮。如果純潔的青少年就染上這樣的惡習,多年以後世界將會變成怎樣?

我曾經模糊地瞭解到,這個世界無時無處不需要換位思考,但並不很清楚“無時無處”的`概念,也不知道該怎麼去換位,直到那天的一件小事。

那是在羽毛球場。趁休息的時候,我左手拿着西瓜、右手託着飲料,去別人的場地邊坐下,看他們打球,管自己吃喝。忽然爸爸招手示意我,我跑了回去。爸爸問:“知道為什麼叫你回來嗎?你拿着東西到別人球場邊吃,又不給別人吃,別人會是怎樣的感受?雖然你不是故意的,但也要想想別人”。我方才明白,“無時無處”實際是大大小小、時時處處,小到你無心的小動作,多到你所到的每一處。

常想想別人,其實不只是為別人,也是為自己。隨着汽車普及,小區的車越來越多,小區內堵車也變得平常不過。然而,堵車通常都是由於某輛車為圖方便隨意停靠,或者貪圖自己快不肯提前避讓造成的。一天傍晚,我們家開車出門,還沒轉入主道就被堵住了。有兩輛車在拐彎處,一輛要進,一輛要出,互不相讓,還大眼瞪小眼。很快,後面車就排起了隊,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幸而經過大家的疏導和後面車的退避,才都順利通行、不再堵塞。

很多事實都證明,學會為別人着想,能夠使社會和諧,使善念傳遞,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人們少了爭吵,就能聞到鳥語花香。

世人啊,和平寧靜一直存在於我們的內心,只是常常被人間煙火所封印。只要每一天、每個人都能學會想想別人、體諒別人,那個封印就會瓦解消失,一切就將回到最美好的狀態!

想想別人作文11

陽光明媚,天氣十分的美好。彷彿受這天氣的影響,此時的我們歡樂無比。屋子裏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那是我們一家人幸福無比的見證。就在我們笑得樂不可支的時候,旁邊的那户人家十分的寂靜。

在我家旁邊,住着一位老奶奶。奶奶年過花甲頭上的白髮清楚可見。歲月在她臉上刻下道道皺紋。那户人家就只有老奶奶一人,除了她還會有誰呢?老伴走的早,兒女也早已外出打工。每天只有老人孤零零的身影。

每當我們這一家人笑得樂不可支的時候,總會有一個身影出現在我們面前來告訴我們:“不要笑,不要笑。”這句話説完,我們就立刻停止,生怕會讓老人想到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

回想那次,我真後悔。我和奶奶在客廳看電視,媽媽和爸爸在廚房裏包餃子。我看着“手饞”,就扔下奶奶去廚房包餃子。我不知道做了個什麼小舉動,廚房裏洋溢着歡笑聲。這一笑勾起了老人的思念之情,這一笑,觸碰了老人內心的傷口。她起身離開客廳,徑直地向她家走去。

之後的好幾天,奶奶都沒有走出家門,一個星期過後,她打開了門。一個憔悴、消瘦的老人走了出來。看得出,她老了許多。從此在她面前,我們不敢在那麼的哈哈大笑,再在她面前“分享”我們的幸福。

多想想別人,有時一句無心的話語;一個細小的動作;一個不經意的表情都會傷害到別人。是應該多想想,不要太自私!少自私一點,也會讓另一個她辛福。

從那以後,每當我們笑得樂不可支的`時候,就會提醒自己:不要自私,多想想別人。端點東西給奶奶,多陪陪奶奶聊聊天、看電視……陽光明媚,天氣十分的美好,此時的我不再哈哈大笑,寂靜的房子在陽光的照耀下,即使太冷清也會變得温暖無比。多想想別人,讓陽光照進他們的心靈,暖化他們孤獨的內心。

多想想別人,敲開他們惶恐的心窗;融化她們孤獨的內心;打開他們新的生活,讓世界充滿愛,記住:“不要自私,多想想別人!”

想想別人作文12

巴勒斯坦詩人達維什説:“當你做早餐時想想別人,別忘了喂鴿子……”因為這個世界有你,有我,也有他(它)。

請以“想想別人”為題,寫一篇作文。文體自選。

家住小巷深處,春夏之間,常有賣花女經過,這景象,並不如陸放翁所言“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正相反,她常圍着一條花頭巾,拖着一三輪車的並不嬌豔的花,實在不算文雅。

這天天氣悶熱,她又來了。“賣花嘞!”這一喊聲打破了小巷的寧靜,脆生生的聲音也將夏天點亮了,引來蟬的一陣聒噪。耳畔傳來的這一股噪音,讓我心中升起了一股煩悶。大中午的為何要賣花,還要大喊大叫的,讓人心生煩躁,為何不想想別人呢?但她似乎真的沒有想想別人,吆喝聲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我正處於心情煩躁的狀態中,忽然窗外就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本以為這個賣花女的叫賣聲會就此停住,誰知她又叫了聲什麼,喊聲隨風飄散。我剛想朝她喊聲“想想別人啊”,定神細聽,不禁錯愕。

“收衣服嘞——”

她的喊聲在小巷裏迴盪着,像雨中的.閃電,像搖響的小鼓,隨着密密的雨絲飄散到每户人家的窗口。幾雙手急急忙忙地伸出窗口,原先垂在風中的衣服立刻不見了。

賣花,才是她的本職,她卻在下雨的那刻想到了別人。多少件衣服,因為她,保持了潔靜乾燥。那不想想別人的人,竟是我。

從窗口望去,小巷裏依然只有那輛三輪車和一把格子傘,絲絲的紅,縷縷的粉,點點的白,像是一幅水墨畫,在水汽中氤氲開去。花香似風,似紗,似月光,似她善意的提醒,若隱若現,絲絲浮動,雨絲洗刷過的花,竟然變得如此嬌豔。

她那為別人着想的善意,也一定像這花香,芳香着這條小巷。

雨停了,格子傘又變成了花頭巾和清亮的一聲“天晴嘞——”這叫聲像雨後的陽光,瞬間就照亮了我的心,許多衣服也因這聲音重新在風中飄動。一條小巷,有了她想想別人的善意,一下子充滿了温暖的詩意。

從此,我盼着她的花頭巾,盼着她的三輪車,盼着她清亮的吆喝,更盼着她的花。

因為,她的花,正紅豔豔地提醒我,這世界不是隻有我,我應該多想想別人,為他人的心中注入一縷芳香。無論是在風雨中,還是在陽光下。

想想別人作文13

溪流為岸邊青草着想,才有百草豐茂的景象;陽光為深深樹叢着想,才有莽莽榛榛的青翠樹木。同樣,我們也應當多想想別人,這樣才有和睦情濃的社會。

外婆家在鄉下,後院中有棵棗樹,每到棗樹快要豐收的時節,我總要去外婆家住幾天。這時的棗,脆生生,紅豔豔,一口咬下,脣齒生香。

“嘣——”後院突然傳來一陣聲響,正沉浸在棗香中的我忽被驚醒。我急忙轉身,到後院一看,發現是有瓦盆被石子打破了,又發現棗枝晃動,原是後鄰家的孩子撿了石子打棗玩。我心中很是不平,正想找後鄰家理論時,外婆攔了我,道:“不用去找了,讓這孩子玩吧。小孩子還沒長大,不懂事哩。咱們多想想別人吧。”

很快就到了棗熟時節,外婆一整天都在忙碌着將摘下的紅棗運回家中。斜斜的陽光不偏不倚落在外婆身上,小心而內斂,全沒了往日的張揚。直至暮色四合,夜幕低垂,外婆才停止一天的忙碌。晚上,外婆也不閒着,支了盞燈,細緻地分選紅棗,將摔壞的紅棗都撥到了一邊。我見了,很是不解外婆為何要急着挑選紅棗,明天弄也行啊。外婆卻回到:“這棗甜得很,不僅咱愛吃,別人也肯定饞得緊。咱抓緊分好了棗,明兒一早就能給大家送去,咱多想想別人吧。”

我聽了,不禁一愣,此時外婆的身影在昏黃的燈光下被拉拽得很長,燈光落在外婆一頭華髮之上,似是蒙着一層金色粉末。外婆將袖口捲起,粗糙的大手在紅棗中細細翻撿着。看見不好的紅棗,外婆總會可惜一聲將它放在一邊,遇見個大豐腴的.紅棗,總會滿意地微笑一下。這工作一直持續到深夜才止。

分完棗,外婆又將紅棗裝在幾個竹籃中,直堆得冒了尖,又蓋上一塊藍底白花的方布,極莊重,極嚴謹。我看着昏黃燈光下的外婆,耳畔又回想起外婆常説的話,“多想想別人吧”只覺人與人之間真切的情誼注入心中,久久不散。

想想別人作文14

很多年前,一位老師問我,當你在路上遇到一個乞丐時,你會主動將手伸進口袋嗎?當時,我內心的答案是否定的。那時,我看了太多的報道,告訴我們路邊的乞丐大都是冒充的,或許他們的家裏早就蓋上了樓房,每月的收入比我們一般人高得多。實際上,這樣的報道到今天依然很多。既然如此,我們又為何要當這個“冤大頭”呢?

可是,隨着時間的流逝,我的想法有了一些改變。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年幼的若瑟夫給了那個又窮又髒的老水手十個銅子的小費,他知道那個人就是他的叔叔于勒。成年的他遇見一個素不相識的乞丐時,竟會給他五法郎的銀幣。我想他之所以如此慷慨,是因為他將對自己叔叔的情感延伸到了別人的身上,當他從別人的.身上想到自己的叔叔,並且主動伸出援手時,他已經為作品中那個冷酷的世界留下了一些暖意,讓我們看到了一些改變。或許他的這份努力在那個世界中微不足道,但正如孔子所説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當我們用這一點付出去改善別人生活的時候,是不是也同樣在改變着我們自己。能夠一次給乞丐五法郎,想必成年的若瑟夫已經擺脱了他父母的那種窘迫的生活,他已經改變了自身的境況。

巴勒斯坦詩人達維什説:“當你做早餐時想想別人/別忘了喂鴿子……”當我們迎着燦爛的朝陽,開始自己充滿希望的一天時,是否也應當想想,天空中如何缺少了鴿子快樂飛翔的身影,那該是多麼遺憾的事。我們付出一點,也會把快樂傳遞給鴿子,讓它們有了飛翔的精力,讓單調的天空多一些亮色。同樣,我們無法改變整個世界,但我們讓別人分享一些快樂,讓我們的四周也多一些温暖呢?我想,當看到鴿子快樂的身影時,我們的腳步會更加輕快。

今天,當我再遇到一個乞丐時,我會主動掏出一枚硬幣。我並不在意他是否真的窮困,我所需要的只是那一聲感謝,或者是一個微笑、一絲温暖……在那一刻,我也在一點點地改變。

想想別人作文15

前兩天我坐動車回家,本想在卧鋪上睡個好覺,但是同一車廂的兩個四、五歲的女孩吵得不行,無奈之下,只好換個車廂寫作業直到這兩位“可愛”的小姑娘睡下。

當然,對兩個幼小的孩子的行為要求這麼高未免有點苛刻,那麼年紀尚在中年的“廣場舞大媽”們呢?

來説説今天我在報紙上看到的另外一條新聞:

《聽障兒戴助聽器進行康復訓練,卻遇廣場舞噪音》

“廣場舞”這類問題在網上掛了好幾年了,動不動就出來刷刷存在感。而且具體問題也不過就是廣場舞舞者們擾鄰,鄰居抗議,抗議無效反而更甚者,就上報紙上熱門被大家熱議的.。

廣場舞者不是頑皮的小孩,是受過教育的人。為什麼還會做出缺乏應有功德的事情呢?

我究其原因,覺得根本原因是自私。而自私是什麼?就是隻為一己私利着想而不顧他人感受的行為或心態。

有人就會想,這個社會充斥着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我要是不以自身利益為準則,那我不就out了?這樣的想法是錯的。

社會主義的建設,是以自身利益為準繩嗎?在天津爆炸事件中奮不顧身向火場趕赴的“最美逆行者”們,他們想到的是保護國家和人民的財產生命安全,完全置自身安危於不顧;郭明義在一次又一次地獻血時,想到的是病牀上蒼白而又垂危,等待着鮮血來挽救的生命,他沒有想到個人的健康;“最美女教師”在奮不顧身推開即將被車輪奪去生命的學生時,她全然不顧下一個被碾壓的將會是自己。這些人才是真正的時代的楷模、社會的棟樑!

過去總是宣傳“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現在,我們應該這麼説,“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沒有對別人的關心和幫助,哪來的品德美的回報?如果廣場舞舞者們多為周邊的鄰居們考慮考慮,擴音器聲音關小點,她們也就不會成為街頭巷尾議論的對象了。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社會就會有美好的明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