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過年的高中作文10篇

來源:文萃谷 2.35W
有關過年的高中作文1

過年了,年前的大雪凍不住大街小巷裏熱鬧的鞭炮聲,人們的臉上都盪漾着愉快的笑容。説起過年,免不了提到吃。

有關過年的高中作文10篇

對於吃,重慶人更是妙“手”生“花”。大年三十夜,重慶人家裏一般都備有幾隻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豬大腸叫做常常順利;魚圓肉圓稱為團團圓圓;鯗頭煮肉就是有想頭;春餅裹肉絲暗指銀包金絲;黃豆牙叫如意菜;落花生叫長生果;黃菱肉、藕、荸薺、紅棗四物並煮美其名曰有富,重慶話藕的諧音為有,黃菱肉形似元寶,音形相加等於有富。吃完年夜飯,來看看重慶人過年的活動吧:重慶過年的娛樂活動大致有鑼鼓、紙鳶、龍燈和花爆4種。所謂鑼鼓又稱年鑼鼓,在大鑼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鑼和竹板。年鑼鼓在正月初五之內,多為商家所用,另外,年鑼鼓還有為其它娛樂活動喧染助興的功能。重慶人對各式年鑼鼓有自己的説法:只聞其聲不聞其詞的取名為元宵鼓、招財鼓、雨夾雪和七五三;既聞其聲又聽其詞的叫做十番、風雲會和絲絃鑼鼓;既無節奏又無言詞的重慶人統稱為亂劈柴。所謂紙鳶就是“鷂兒”。

鷂兒用細竹為骨,製成飛禽形狀,用紙或絹粘在上面,穿上線迎風放飛。重慶人向來心靈手巧,鷂兒的形狀多彩多姿,有蜈蚣形、蝴蝶形、美人形、月亮形、星形等等;還有以竹為笛,把它綁在鷂兒的頭上,使風聲入笛,其聲如箏,這種類型的鷂兒才是風箏。另外,過去重慶人還別出新裁地用很長的紙條,粘在小竹圈上,套在線中,等到鷂兒放到高處,將竹圈和紙條附線迎風而上,被重慶人稱作燈鷂。龍燈的涵義比較寬泛,説小了它是用紙或絹蒙成各種形狀,能夠為燃燭避風的燈罩;説大了它就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燈會的統稱。原先重慶的船燈,一般以細木為骨,紮成船的形狀,再蒙上皮紙或嵌上玻璃;還有馬兒燈,用細竹紮成馬的形狀,但沒有四條腿,用紙糊上,分為前後兩截,每截當中點燃一支蠟燭,分別系在兒童前後身上,象騎馬的樣子;再有走馬燈,燈中豎以麥秸,秸下插在細釘當中,燈的上面是紙製的風車,四邊掛着紙剪的人和馬,用燭煙驅動風車,旋轉燈上的人馬。走馬燈和船燈,只能懸掛不能行動,而其他形狀的燈則可以隨龍燈大隊一起喧鬧於大街小巷之間。

花爆就是煙花和爆竹的總稱。最大的稱煙火,要在空曠處搭架引放,以看煙花流熒為主;其次是花筒,小大由之,老少咸宜,點燃後既聽其聲又觀其形;再次是炮杖,尤為少兒所喜,燃放後只為聽其驚心動魄的一響。那時候重慶百姓燃放的花爆,多為花筒,比較著名的有在木盆中施放的金盆鬧月、在池塘河溪中施放的水老鼠,以及不受地形限制,各到各處都可施放的九龍取水、二龍戲珠、白鵝生蛋、老鸛彈霞等等。一方水土釀就一方習俗。老重慶的過年習俗,反映了重慶人隨緣、達觀、仗義、機敏、幽默以及熱愛生活、知書識禮、樂趣自取的一方民風,這實在是重慶人的福氣。

有關過年的高中作文2

春節給人的感覺是快樂的,而今年在我的家鄉——浙江度過這個傳統的節更能讓我體會到這個春節的快樂,這要比在城市過節好玩多了。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舊的一年過去了,換來了新的一年。在除夕夜當然少不了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們全家人一齊精神抖擻地坐在電視機前一起守歲。“劉謙!是劉謙!”我大叫起來。這位魔術師深受大家喜愛,這次能在春節聯歡晚會上看到他表演魔術算是圓了我一個夢,讓20xx年的春節更有意義了。

“新年快樂!紅包拿來。”這是我在春節裏説的最多的話。白天裏,爸爸帶我去許多親朋好友家登門拜訪拿紅包,這就是我新年裏的“小任務”。對我來説,在新年時收紅包是最快樂的事。

晚上回到家,看了會電視我就再也坐不住了,彷彿被春節的喜慶渲染似的。心裏癢癢的,還想再製造多點快樂出來。於是我讓爸爸開車到街上玩耍、買煙花。我期待着,快樂向我“奔”來。

“哇!弟弟,你看!”我興奮地説。弟弟興沖沖地坐到我這兒來説:“什麼東西啊?……哇,是大獅子!”爸爸停下了車,我們迫不及待地下車擠進人羣看“大獅子”。那“大獅子”的表演惟妙惟肖,弟弟也跟着舞動起來。爸爸問弟弟:“你知道這是什麼嗎?”弟弟撓着腦袋説:“這是大獅子啊,好厲害的。”“這才不是大獅子呢,這叫做舞獅!”我笑着説。“噢,原來是舞獅啊。”他説着臉上露出驚歎和快樂。舞獅表演完了,全場都是震耳欲聾的掌聲以及迴響不斷的歡呼聲。

接下來,我們去到了賣煙花鞭炮的小店。

我們左挑右選了很多不同的煙花,其中還買了兩大箱子的大型煙花。準備回家放。開車回去時我還在幻想着煙花綻放時的美麗。

到了家,我馬上催爸爸説:“爸爸!爸爸!快放煙花吧!”爸爸笑眯眯地説:“來了,來了!”“煙花來啦!”弟弟大聲叫喊,我期待的煙花綻放時刻終於來了。

一個個,一桶桶五彩繽紛的煙花就在眼前綻放。我真是大飽眼福。突然天空飄揚着像一片片雪花那樣的東西,我仔細一看,原來是下雪了!但這並不阻礙我們觀賞煙花,而是雪夾着煙花看起來更美麗了,整個天空變得耀眼奪目。“大地開花”,“孔雀飛來”……這些煙花的名字和綻放之時的美麗我一直都記得。

這是一個快樂而印象深刻的春節。它如煙花般絢麗,不停地在我腦海中浮現……

有關過年的高中作文3

春節,是我國最古老的節日,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也是我最喜愛的節日,沒有什麼能比它更讓我覺得快樂的了。

今年的除夕,人們還在最後的忙碌,有的剖魚、有的殺雞,有的宰羊。大街小巷早已披上了紅色節日的盛裝,樹上掛滿了紅燈籠、中國結;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了大大的福字,對聯、窗花,把房子打扮得像一個個俏姑娘,祖國各地,沉浸在一遍喜慶之中。

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天矇矇亮,奶奶就開始忙着大掃除了。聽奶奶説,除夕的“除”字,原意是除去,家家都要在今天大掃除,把所有的窮運、晦氣統統掃出家門。我急忙搶過奶奶手裏的抹布,把家裏所有傢俱門窗抹得油光發亮,就像新的一樣,地也被我掃得乾乾淨淨,祈福明年有個好運氣。

吃過中飯要準備年夜飯了,我的老家是南通,年夜飯一定要吃團圓,寓意着團團圓圓。爺爺做團圓餡兒,爸爸揉米粉,我、媽媽、奶奶搓團圓。媽媽提議,我們三個來個搓團圓比賽,看誰搓得團圓又好又快,結果奶奶手藝最佳,圓子個個精神抖擻,而我做的團圓,就像泄了氣的皮球,扁扁的,我只好甘拜下風,媽媽説:“團圓裏包個棗子吧,誰吃到今年就是最幸運的人,”説完她往團圓裏包了個棗子,我心想希望吃到那一個的人是我。

到了晚上吃年夜飯了,爺爺這個特級大廚師早就做好了菜。一桌香噴噴的菜呈現在我們眼前,每個菜名都帶着吉祥的名字“年年有魚”“長壽粉絲”“步步糕”等可以説是山珍海味無所不有。吃團圓了,突然,我嘴裏嚐到一股甜棗味兒,我驚喜地叫了起來,“我吃到棗團圓了”,大家都用羨慕的目光望着我,媽媽説:“祝賀你,你是我們家幸運的人。”甭提我有多高興了。

對於小孩子來説,最好玩的就是放炮仗,吃過年夜飯,南京城早已淹沒在鞭炮聲中,炮竹聲,煙花聲不絕於耳,密密麻麻的火光和一盞盞絢麗多姿霓虹燈,把南京城打扮成一副妖豔的畫卷,照亮着夜空,我早已安耐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趕緊拉着爸爸媽媽到我家旁邊的空地上放焰火,爸爸從紙箱裏拿出一個“飛毛腿導彈”放在離我們七八米遠的地方,找出導火線,用煙頭往上一點,只聽“哧哧”2秒導火線就把火引入“飛毛腿導彈”,突然“嘣”一響,驚天動地,一發炮火射出了十幾米高的空中,緊接着又是一聲巨響,“啪”一朵朵金燦燦的“大金花”像一張張笑臉羞答答的盛開了,只見銀白色的花瓣慢慢地向四周伸展,如同萬條瀑布散下天邊,漸漸地,花瓣由粗變細,魔幻般的變成了一支支垂落下來的柳條,好一個“萬樹垂下綠絲絛”的優美畫面。我只覺得絲線離我越來越近,似乎伸手可及,我忍不住伸手想抓住它,可是它們就像狡猾的精靈,一轉眼,變成俏皮的“金雨點”從半空中消失了。接着我們放了鞭炮、轟天雷、大雷公、開門炮等等,望着天上五顏六色的火樹銀花,心中不由得想起我學過的一首宋朝大詩人王安石的詩—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多美的一首詩啊!

要説過年,春節聯歡晚會也是不可缺少的視覺盛宴,放過煙花,我們全家一邊吃瓜子一邊喝紅棗茶,一邊欣賞春節聯歡晚會,一邊享受春節的快樂,郭冬臨和牛莉的小品《一句話的事兒》,讓晚會進入了高潮,現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彼此起伏,全場沸騰了,劉謙的的魔術又一次讓晚會進入高潮,太神奇了,接着王非美妙的歌聲《傳奇》在我心裏盪漾,我陶醉了,心裏流淌着濃濃的甜蜜。

大年七年級,一次又一次的炮竹聲喚醒了我,推開門,外面白茫茫的,彷彿一片雪海,“下雪啦!下雪啦!”我驚呼,雪下得很大,整個大地銀裝素裹,個個神采奕奕,粉粧玉砌,樹枝蓋滿了一層毛茸茸軟綿綿的雪末兒,像一根根彎曲的銀條,而那些冬青樹上的積雪像似掛滿了一粒粒綠白相間的寶石,一棵棵樹木,在潔白的雪花襯托下,好像一個個仙女下凡,風一吹,輕輕搖晃的枝條,猶如仙女舞動着的玉手,散下了顆顆珍珠,我不自主想起唐朝詩人岑參的一首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場大雪更增添春節的氣氛,我從地上抓起一把雪向爸爸砸去,爸爸躲閃不及,“啪”正好打在背上,“哈哈”我頓時興奮起來,又從地上抓起一把雪,扔了出去,擊中媽媽的頭上,滿頭都是雪花,我們三個打起了雪仗,雖然手被凍得通紅,但心裏很開心,

不知不覺七天很快過去了,春節的快樂讓我久久不能平靜,伴隨着新年的漸漸遠去,我又憧憬着新的希望,期盼着新的一年的到來。

有關過年的高中作文4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腳步終於近了。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炎黃子孫歷來都重視。離過年還有半個多月,大家便開始緊落密鼓的籌劃準備。在着生活節奏加快的時代裏,親人、朋友相聚一堂似乎很困難了,而過年正是天涯海角的遊子與親人團聚的大好時機。在外工作的友人也可以再次相聚,雖然我體會不到遊子的心情,但過年時親朋好友聚在一塊玩,卻也其樂無窮。作為小孩子,當然最愛玩了,平日忙於學習,過年終於可以痛痛快快的放送了。你們不妨與我分享我得大年吧!

看晚會。除夕晚上剛吃完水餃,全家人便迫不及待的等待晚會的開始,儘管每年都有晚會,但每次晚會同樣能夠被小品、相聲逗得捧腹大笑,時而陶醉於美妙的歌聲中,時而驚歎於神氣的魔術……

放鞭炮。今年過年,我買了許多鞭炮,除夕夜十二點整時,我點燃了一大串鞭炮,新年的鐘聲與鞭炮聲同時響起,場面十分壯觀。閒來無事,還可以與弟弟放些小擦炮。在大人眼中雖無意思,但這些鞭炮聲在我們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過年時,把長輩給的壓歲錢攢起來,買些自己需要的東西,感覺真不錯!今年,我還學會了一項新本事———包餃子。吃着自己包的餃子,真香!

過年是熱鬧的,但姐姐告訴我:“年的背後也寄託着厚重的責任,我們又長大了一歲,對於人生應該又多了一份思考。”面對新的一年,如何調整自己,以新的自我面對新的一年。

我想:這就是過年的意義吧!

有關過年的高中作文5

今天是大年三十,俗稱“除夕”。

家家户户都貼上了火紅的對聯和一個大大的“福”字。還準備好了在吃團圓飯和除夕夜十二點整時放的鞭炮。

大家都到齊了,“倒茶”這個光榮的而艱鉅的任務交給了我。我忙得團團轉,剛才還為接受這個任務高興的我現在卻有點想打退堂鼓了。看見大人們有的打牌,有的打麻將,還有的在看電視的樣子,我心裏就像有無數雙小手在我的心上撓癢癢似的,難受極了。

要吃團圓飯了,桌子上豐盛的美味忍不住讓我饞涎三尺。我準備用手去偷一塊嚐嚐,可是我猶豫了,生怕弄壞了大家對我新一年的印象。“啪,啪——”爸爸在放炮竹,在放炮竹的傳統中,還有一個簡短的小故事呢!傳説在時候,有一個大怪獸,大家把它叫做“年”。“年”每年的年底都會去老百姓家中吃東西、搞破壞。後來大家知道它怕巨大的響聲,於是大家在年底放起了大紅炮竹,趕走了討厭的“年”,後來的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天,把這一天叫做“過年”。這也是“過年”的故事。

吃完飯後,大家圍在火邊烤火,看“春節文藝晚會”。一些大人把年糕烤熟了給小孩吃,據説,這樣可以使吃年糕的小孩年年高升。剛起完年糕,餃子又出鍋了,白白的、胖胖的,象一個個大大的白金元寶。吃了又可以不使耳朵不會被凍壞,還又香又軟,好吃極了!

不知不覺就到了十二點,放完炮竹後,大人們把準備好的紅包給了小孩,據説把錢壓在枕頭下面,這一年就會有好財運。

過年真是又熱鬧又高興呀!

有關過年的高中作文6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每到這時候,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外來打工者都急急忙忙地收拾行李,準備回家,拿着一年的工資,心中暖洋洋的;我們小孩子,取得了好成績,心中美滋滋的,等待着家長們的誇獎……大街上、小區裏、超市中,到處都洋溢着喜氣,一派熱鬧的場面。

今天是大年三十。是大年三十。早晨,金色的陽光撒滿大地,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去街上買東西,街道上一夜之間彷彿變了個樣,大街上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家家户户貼着“倒福”、對聯,還掛着紅燈籠。人們穿着節日的盛裝,紛紛臉帶微笑地走向各個市場,有的購物,有的觀賞,一片歡樂詳和的景象。

到了晚上8點鐘,《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們一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的節目很精彩:有優美動聽的歌曲,有幽默風趣的小品,還有滑稽逗人的相聲……節目豐富多彩,看得我眼花繚亂。

“噹噹噹……”隨着新年鐘聲的敲響,煙花和爆竹便齊鳴起來,我和爸爸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煙花,點燃了煙花筒,只聽見“轟”的一聲巨響,一顆煙花彈升到了空中,在一瞬間爆炸了。那爆炸了的煙花彷彿是一朵美麗的蓮花在空中展開了花瓣,這時,一顆顆煙花又從煙花筒中噴發,像無數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在天空中一閃而過……天空中還閃爍着其他的煙火,它們有的如一串串珍珠,有的如一顆顆流星,有的`如一朵朵菊花,有的如一條條瀑布……讓我目不暇接。一聲聲響亮的爆竹聲,一朵朵光芒四射、燦爛無比的煙花,在天空中飛舞,各式各樣,五光十色,把天空點綴成一朵鮮花,夜空頓時變得光彩奪目。此時的場面,被笑聲、鞭炮聲、喊聲、樂曲聲合成的旋律包圍着,真是熱鬧極了。

到了七年級,就是逛公園的時候了。早晨,我們洗漱過後,早點吃的是湯圓。湯圓是用白酒、雞蛋和紅糖煮的,因為家鄉的大年七年級早上有“不殺生”、“不吃葷”的風俗。吃過早點,我們興高采烈地出發了。剛到公園門口,我就被豐富的小吃吸引住了,當時我還真有些眼花繚亂呢。進到公園裏面,我帶着小表弟划船、座小飛機、騎小馬、座猴子抬轎,爸爸還給我們照了好多照片。

今年這個春節我過的真是太有意義了,我真是快樂,讓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的一年又到了,在新的一年裏,一切都將發生變化,自己又長大了一歲,我希望這一年好運一直陪伴着我,我也會更加努力的,爭取在這一年中,能取得優異的成績,長大後,為家鄉的建設作出巨大的貢獻。

有關過年的高中作文7

我小時候特別喜歡過年。過年時不僅可以穿新衣服,還有壓歲錢拿,可以放爆竹,可以到處去玩耍;還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東西……

在四川老家,臘月二十七到二十九,是準備年貨的時節。家家都開始忙着預備過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到處都呈現萬象更新的氣象。在大年三十的早上是要吃火鍋的,所以在前一個晚上,大人們忙着把豬蹄、雞、魚事先燉的半生半熟;把青菜、蘑菇、香菜、葱什麼的洗乾淨,好在第二天早上吃火鍋的時候把各種蔬菜和半生半熟的豬蹄、雞等都放在火鍋裏燒着,等過了一會兒,全家人圍坐在火鍋旁一邊吃“燙火鍋”,一邊有聲有色地聊天,一邊互相夾菜,敬酒,那時候全家都過得十分快樂美好,祥和。

晚上是不能吃飯的,只能吃餃子。餃子裏面是要包各種玩意兒的,不能隨意包,有的包着硬幣,説明來年十分的富裕;有的包着棗,説明吉祥如意……吃完餃子後,幾乎家家都要出去“採青”。這個採青不是春遊的意思而是去拔別人家的菜、地瓜什麼的來吃,就算被主人看見了也不會生氣的,因為這是一個習俗,會給主人帶來好運、吉祥的。

正月七年級的時候,家家都會放下手裏的活,男女老少們都穿上新衣,輕輕鬆鬆地休息一天,到處去閒逛遊玩一番。

正月八年級到正月十五這個時間裏家家都要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

正月十五過後又恢復往常的樣子。

有關過年的高中作文8

如果問大家哪天最熱鬧,大家的答案一定是春節。我喜歡過春節,為什麼呢?請聽我細細道來。

春節前夕,大人們就會準備好多好多的牛羊肉,蔬菜,水果。我們可以貼對子,春聯。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於春節的記載,有慶祝風首春節的風俗,但當時曆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曆”,明確規定以農曆正月為歲首,從這時起,農曆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後,這個節日就改為春節。

在我國最古的文字記載中,有許多關於歲首的故事,臘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後的農閒季節,漢鄭玄也説過,歲未年初“勞農以休息之”。拿我們今天的話來説,就是勞逸結合的意思。

那麼春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面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可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時風雲的不測,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為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認為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於事,萬年知道後,忍不住帶着日晷儀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悦,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派了十二童子服待萬年,祖乙對萬年説:“希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寫了一些字,阿衡看見後,知道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於日派人刺殺萬年,結果刺客被士衞抓住了,祖乙知道後,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説:“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説:“春為歲道,就叫春節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後來,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了準確的太陽曆,後來為了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日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説就是為了紀念萬年的。

有關過年的高中作文9

過年了,放煙花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情侶放煙花為的是追求時尚,當家的大人們放煙花追求的是美滿和諧,小孩放煙花為的是追求快樂……每個人都會融入這場快樂的煙花雨中,而我這個愛湊熱鬧的傢伙又怎麼會在這場聲勢浩大的中國版的狂歡節中缺席呢?

為了慶祝新年的到來,我和爺爺老早就去買了一大批煙花爆竹。吃過除夕當我們準備到街上放煙花時不禁驚呆了:只見大街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都在尋找地盤準備放煙火。

心急火燎的小孩子們早就開始耐不住了,他們開始放起了兒童類煙花:一些“太空人”被點燃後“刷”地一聲,一個接着一個地飛上半空,那巨大的天空就像一塊黑布被這幾個“太空人”“捅”得東一塊,西一塊。過了許久“太空人”們才遨遊而歸落回大地,這塊“黑布”才被“縫紉”上去。

再看前面,一大羣“大地開花”被點燃,只見它們時而綠,時而紅,時而紅紫相加,時而青藍搭配,看的我目不暇接。還沒等我看夠,只聽見“嘭”地一聲,西邊又傳來陣陣喝彩聲。

我把眼光投向西邊,原來呀“孔雀開屏”也登場了,它們被排成三角形,然後在大家的喝彩與期望中“開屏"了:五顏六色的煙火向上噴射,同時伴隨“嗤嗤”的響聲,就像一隻只孔雀在人們的左顧右盼中展開了它美麗羽毛。

在這些煙花的推波助瀾下,大年三十夜被推向了最高潮,終於我最期望的主角—“流星雨”也粉墨登場了,只見它“唰”地一聲,一束束煙花就投向了黑夜的懷抱,再“嘭”地一聲展開了燦爛的笑臉。

哦,那一束束升騰的煙花代表着我對新一年的期望,新一年的目標。

有關過年的高中作文10

大年三十晚上,也就是除夕,人們要吃年夜飯,意義就是除舊迎新和團團圓圓的意思。我們一家人去酒店吃年夜飯,在吃飯時我還向外婆外公敬酒,祝他們:“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財源滾滾”。他們聽了很高興,外婆還親了我一下。我們吃完飯,回家歡聚一堂看春節聯歡晚會,這也是我們家過年必不可少的節目。今年的春節晚會異彩紛呈,我覺得比以往辦的更好。我最喜歡的是聾啞人表演的千手觀音,動作異常整齊劃一,優美動人,令我們全家讚歎不已。到了午夜零點時分,煙花四起,鞭炮聲轟鳴。外婆要去燒香,我也跟了去。乞丐們“趁火打劫”,説:“好心人,給點錢吧。”有些人想在“行善積德”就給了幾快錢。

七年級到了,家家户户門口都貼上了新的春聯,全家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我家下面瀰漫着鞭炮的味道。我準備去外婆家串門。到外婆家,哇,來了好多人大舅公,大舅奶……哈哈,壓歲錢盡收口袋底。晚上我、爸爸、媽媽、妹妹、奶奶、爺爺,一起吃火鍋,呼~身體一下就熱起來了,好爽!

餃子是過年必要吃的食品。包餃子比賽我們家年年舉行,規則是:1人包15個,看誰包的又快又好。奶奶和爺爺當裁判,比賽開始了,我用我的獨門祕技包呀包,不久就包好了5個,媽媽包了7個,爸爸包了4個,妹妹包了3個,你追我趕,互不像讓,我加快速度,耶!我趕上老媽了,老媽也不是好欺負的也加快了速度,我集中注意力……耶!我包完了!我欣喜若狂。過了一會,他們都包完了,“裁判”點評了一番,説我的餃子包的又快又好,我是勝利者!包餃子比賽真是蠻有趣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