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景觀作文彙總六篇

來源:文萃谷 2.01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景觀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景觀作文彙總六篇

景觀作文 篇1

春光明媚的雙休日,我們一家都喜歡去張家浜走走、看看、乘乘船。這裏離家很近,穿過東方路和塘橋公園,就到了遊船碼頭。我們穿上桔紅色的救生衣,坐上電動船,由我當船長來駕駛,向世紀公園行駛。

爸爸靠坐在船頭,説起張家浜的歷史,這條河西連黃浦江,東接長江口,曾經是浦東“臭名昭著”的“龍鬚溝”,垃圾成堆、蚊蠅成羣、水質黑臭,住在旁邊新村裏的居民夏天根本不敢開窗,讓人望而生畏。1998年,浦東新區投資十多億元開展整治,一段一段把水抽乾,疏浚淤泥,堤岸砌上水泥,河道兩邊栽樹綠化,再引入黃浦江的活水。經過五年的時間,這條河變成了水清岸綠、景色宜人的景觀河,還被人稱讚為浦東的塞納河。

“你看,哪裏還有臭水浜的影子?”。我邊駕着船,邊向岸邊望去,新抽芽的柳枝在和煦的春風裏飄蕩,岸邊的綠蔭下有人在悠閒地釣魚,有人在起勁地撈螺螄,不遠處科技館的親水平台上有小朋友在做遊戲,河道的上空不時飄過幾只色彩繽紛的風箏,真不愧為代表浦東新貌的景觀河。

景觀作文 篇2

校園中的玉蘭花綻放了……柔美潔白的花瓣高高掛在枝頭上。機械般地做着早操的我,卻被這一抹純淨的白給吸引了心緒。操畢,各班級快步地“趕”回教學樓。我經過那三棵白玉蘭時,一片花瓣飄落,前面的同學毫不留情地踩了過去。

此時此情此景,我們不都在這玉蘭花構成的美景中。怎的——卻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那三棵新長的玉蘭樹?怎的——就不能走慢一點?怎的——就不能温柔點對待那落花?我開始苦悶思考。

——人在景觀中,怎就不能慢一點?

城市似乎是“罪惡”的起源,這個被冰冷的鋼筋建築覆蓋的地方,抹去了人們對“慢”的追求。不斷地追求科技進步,我們,千千萬萬個我們蒙上了雙眼,魯莽地往前衝着。我們什麼都看不見,只有功利,名利。對於身邊親人的關愛,我們視而不見;對於嶄露新芽的花兒,我們一視而過;對於該讀的名著,我們“束之高閣”。我們追求快——快餐、快車、速學、速記……難道,脱離了快我們就不能生活了?脱離了快就意味着效率低嗎?

不是。

在這城市的一處,有一家書屋,在裏面,顧客們既可以享受科技的.快捷,又可以享受一杯清茶一本好書的悠閒愜意。在一個陽光曬得人暈眩的午後,端一杯芳香的暖茶,品讀着一本好書,又何不是一種舒適暢快?在這裏,沒有都市的喧譁,有的只是一份寧靜,一份思考。人在這樣的景觀中,才能真真切切感到生活的氣息吧。

畢淑敏在一次訪談中提到自己去非洲的旅行。她所乘坐的“非洲之傲”停停開開,車上的人無一埋怨,而是安靜地享受着與人促膝長談,一路觀景的美妙。

這種場景該是多麼和諧,時間不再敲響“該做何事”的鐘,只是如溪水般靜靜地徜徉着,多好。

這個物質豐富的世界還是需要精神的補給,精神的輕鬆,精神的寧靜。

人生的每步路,時間逝去的每一秒鐘,我們不都身在景觀,何不放慢一下自己的腳步。別讓自己被蒙着眼在物質中迷失,在物質中撞得鼻青臉腫。

我彷徨地抬起頭看看窗外,綠油油的樹木在陽光下撐起一把巨傘,時光彷彿停止了……

人在景觀中,放慢自己的步伐,多一份精神的豐盈。

景觀作文 篇3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咱們一家四口來到了瀋陽故宮,故宮是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創建並使用的皇宮,瀋陽故宮是清王朝的奠基地,它佔地六萬多平方米,有古亭建築百餘座。

首先,咱們穿過大清門,參觀了翔鳳閣和飛龍閣。來到了皇帝上朝的地方??崇政殿,它是在皇太極時期建造的,裏面可真是金碧輝煌,正中間擺放的是金漆雕龍紋寶座屏風,兩旁擺的是掐絲琺琅三足爐,前面還有兩條金龍彎曲的纏在金柱上,可真有皇家的豪華,貴麗和氣派。接下來,咱們到了鳳凰樓,這裏是皇帝飲酒作樂的地方,三樓是觀景用的,據説鳳凰樓原來是瀋陽的最高點。

穿過鳳凰樓,咱們來到了當時所謂的“後宮”,原本想這裏很大,是富麗堂皇的,結果到了才知道,這裏只有五間房子,正中間的是清寧宮,原來皇后住的地方,裏面雖然寬敞,但是和佛堂一樣,根本沒有電視裏拍的那麼華麗,並且做飯的也在裏面,沒有什麼御膳房。清寧宮真是樸素呀!我感歎到。出了清寧宮,咱們來到了莊妃住過的永福宮,裏面有一個木製的搖籃,是順治小時候的,十分精緻。在永福宮的對面,就是莊妃的姐姐海蘭珠的衍慶宮,裏面的陳設和永福宮的一樣。

參觀完後宮向東走,咱們便來到了大政殿,它是在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修建的,原來上朝參政議政的地方,它的外形像座八角樓,裏面的空氣十分的潮濕,中間放的是鹿角椅,旁邊放着白玉雕玉蘭花插,牙雕洛神賦小插屏,都十分名貴。大政殿的前面,是十王亭,分別是左王翼亭、右王翼亭、鑲旗黃亭、正旗黃亭、鑲旗紅亭、正旗紅亭、正旗藍亭、鑲旗藍亭、鑲旗白亭和正旗白亭。

參觀完後,我不禁感歎到,這座關外的紫禁城,保存完好,有着獨具特色的宮殿建築和珍貴的歷史文物,難怪享譽華夏,蜚聲世界。

景觀作文 篇4

今日上午,爸爸把我叫醒後,我將衣服穿好,覺得有點兒熱,可父親還是要我穿上了毛衣和針織毛線褲。洗漱間結束,我就去用餐。吃過飯後我就揹着揹包去上學。一外出,我就看到一輪紅日冉冉上升。坐着啟動的電瓶車上,迎頭吹過來的風一點都沒有冬初的涼意。來看今天我的衣服是穿得有點兒多了。

第二節課下課了,我去玩勾腿逮人的手機遊戲。沒嘗試兩下,我的汗就“飛流直下三千尺”了。我馬上跳起來了蒙古的“抖肩舞”,想把汗抖掉。抖了大半天,才把汗抖掉一點。剛剛想再玩,可恨的上課鈴就響了起來,害得我不能玩“勾腿逮人”了。

中午,“皇上(課程安排)召曰”:第一節課是體育課程。我內心想:這一節課一定十分熱。因此,我就趕緊充分準備工作中:脱衣服。還不等他脱,就開始上課了。教師使我們接力比賽的情況下,我就覺得我的末世來到。到我跑了,我剛跑兩步,“碧水東流到此回”的風景就從我的臉部流露出來。這時候,我暗暗犯愁:為何這氣温早不熱晚不熱,偏要在此刻熱!唉,誰叫我平時不關心天氣預告呢!

我之後一定要多關心天氣預告,依據天氣狀況調整衣服。

景觀作文 篇5

星期天,媽媽帶我去南岸看風景,觀海。

清晨的南岸,宛如一個沉睡的姑娘,閉着那朦朧的雙眼。海面波光粼粼,蜻蜓點水,小草上掛着露珠,鳥兒在枝頭唱着歡快的歌……一切都是那麼生機勃勃。我沿着一條小路來到了觀海台,呵!這時的海水,也像是睡着了一樣,水中游着的小魚,小蝦,有些人正坐在邊上釣魚。“呼——”迎面吹來了一陣風,似乎是大海睡醒了,打了一個哈欠,陽光灑在海面上,海面上像是浮着金色的絲綢。

中午的南岸,熱鬧非凡。吆喝聲,歡笑聲,吵鬧聲,匯成了一部交響曲,抬頭向天空一看,“譁——”我頭頂上空正好掠過一隻風箏,風箏的款式也數不勝數,有美人魚的、有鳳凰的、有蝴蝶的,還有長龍的。平地上有很多人在滑旱冰,有一個大姐姐滑的花式真是又多又好,一會兒倒着滑,一會兒旋轉,每一個動作都很完美。

傍晚的南岸,很寧靜。平靜的大海,燈火倒映在水中,宛如無數條銀蛇在遊動。碧綠的草地,散發着淡淡的芳香。迷人的月色彷彿穿過人的心靈,倏然劃過那顆平靜的心,世間萬物如淡淡、濛濛的寫意畫,忽隱忽現。啊美麗的南岸。

南岸,你是寧德的一顆明珠!

景觀作文 篇6

看到這樣一道有趣的題目,想起語文課本前面一幅“華清宮遺址”的照片,照片的質量實在不盡如人意,不過,圖中那些戴着紅色旅行團帽的遊客,卻引我注意,這些遊客,真可謂“人在景觀中”了。然而,這樣浮光掠影的旅行能夠體會景觀中的“人”嗎?我看並非如此。

“景觀”二字頗耐人尋味,有“景”遺世獨立,也有“人”觀此有感。“景觀”為人所觀,觸人心靈,必有心與心的溝通——觀者有心,景亦有心;所謂“人”在景觀中,我以為,是指景中的人性,景中的人文。是這兩個“人”的因素實現了景與人的溝通和共鳴。

行走在羅馬城,常有充滿人文氣息的景勾起你無盡的思緒。街邊一棵棵矗立的羅馬鬆,賦予這座城市以別樣的陰柔,與充滿陽剛之氣的羅馬城完美調和;行至鬥獸場,古羅馬人拼搏奮鬥的英姿儼然在此重現;再看今日羅馬城的體育場,古老的“米斯牛”的傳説任然鐫刻在羅馬足球隊的隊徽上,成為一種精神,一種靈魂。試想,若是沒有羅馬人追求陰陽協調的情懷,沒有羅馬城一度輝煌的歷史,沒有流傳百世的羅馬神話故事,這些松樹只是普通的行道樹,這座鬥獸場只是毫無價值的石柱,這枚隊徽只不過用來區別賽場上的“敵我”,羅馬的光輝該多麼黯淡,底藴該何其失色。

是人文的力量,讓景觀之所以成為景觀。

行走在台北市,這裏沒有歷史悠久的古蹟,多是平平凡凡的市井。可正是在這平凡的市井中,有人的存在,有人性的温暖,便有了美好的景色。在老舊的私人住宅樓裏,那些細心的主人,將自家打理得井井有條,温馨的環境無聲訴説着對生活的熱愛,對世界的歡迎。一早,賣早餐的小鋪冒着熱氣,門口早已排起長龍。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堅守自己這一爿店優質原料和用心烹調的店主,始終初心不改。又想起龍應台一次在鄉下坐在路邊,用報紙墊着,很快就有農民前來阻止:“那個紙有字,不要坐啦,我的毛巾給你坐”……龍應台説,這是對於心中某種“價值”和“秩序”的堅持,在我看來,這更是人性光輝的閃現。一間普通的屋子,一爿普通的店鋪,一位普通的市民,再平凡不過。但平凡掩蓋不了美,阻止不了它們成為一座城最感人的景觀。

是人性的光輝,讓本難以成為景觀的地方,順理成章地成為美麗的景觀。

歷史的積澱與細節的感動造就了充滿人文與人性的景觀。“人”在景觀中,區別了孤芳自賞與待字閨中的美。世上從不缺沒有人文和人性浸染的美,比起這些美,浸潤着“人”的氣息的美更稱得上是真正的景觀,因為“人”在此,獻給你人性與人文;你在此,與它產生跨越時空的對話,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獲得屬於自己的關於“人”的感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