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手指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9.6K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紅手指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手指讀後感

紅手指讀後感1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看似普通的家庭如何因為千瘡百孔的內部問題而走向絕路的過程。

“這個世上沒有什麼很普通的家庭,即使外表看似普通,家家也都有一本難唸的經。”

男主人昭夫是一個十足的懦夫,逃避型人格。他對家庭沒有盡到父親丈夫的責任,對父母也沒有盡到侍奉贍養的義務。其實從後面兒子殺人之後的處理來看,他的妻子八重子是可以依賴他的,並不總是頑固而不肯妥協。而他因為暫時全權負責了這件事情的“善後”,婚後第一次確信妻子把一切都交給自己處理了,也是第一次擔起了作為丈夫的家庭責任,使妻子感覺他值得依靠。在這裏不得不説東野圭吾很會刻畫人性的微妙複雜之處,這也是昭夫婚後第一次態度不好以及生硬的回答妻子的問話,是因為他做了事兒,頓覺有了底氣。這反映出他平時完全知道自己沒有做到位,讓妻子處於喪偶育兒的狀態而心懷愧疚,卻因為怕麻煩而不做一點改變。他的偷懶以及自欺欺人的逃避影響到了家庭的方方面面,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兒子怎麼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呢?

事發之前,直已已經表現出了戀童癖,而且有嘗試過把腦中骯髒的幻想付諸實施,就算昭夫自己上班忙沒有注意兒子的動向,八重子也已經明確告知了自己的擔憂。他卻繼續採取鴕鳥政策,消極的希望兒子可以不給他添麻煩的長大,就算出了問題也不要讓他發覺的繼續過。這樣的父親太不負責了,自食惡果,作為未成年人的兒子確實能夠説一句:都是我父母的錯。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這樣的家庭不僅只出現在小説裏,它也在世界上各地上演着不同的家庭故事。絕大部分的家庭結局沒有這麼極端,但如果他們讀了這個故事,應該也會有所觸動,而做些什麼。如果有些人在故事的人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積極做出改變的話,那才是這個偵探故事的真正意義所在。

家庭成員之間如果毫無心靈的聯繫,毫無家人之間的温情,任何一個困難和變故都會讓家庭箭弩拔張,分崩離析。而每一個家庭成員也會受到折磨,活的像一座孤島。

養育孩子不僅僅是家庭的事兒,也是對社會盡自己的責任。無數個幸福的家庭構建了世界的安定與和諧,讓一切的精神緊張得到緩解,因為美滿的家庭是每個人的依託和港灣,這是構建良好社會秩序的基石。

“這個家裏有隱瞞的真相,必須在家裏,讓他們自己説出來。“這是加賀恭一郎對鬆宮脩平説的話,然而隱瞞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紅手指讀後感2

《紅手指》其實就是一出被放大化的家庭悲劇,一種生活化共鳴。本書中東野着重描寫了現代社會的一種通病——親情缺失

當一個無知的孩子,犯了罪,他逃避、他憤怒、他斥責,他就像個惡魔一樣,讓每個人都變得好醜陋,這是誰的錯?當一個母親,母愛氾濫的時候,便會不斷的包庇和縱容自己的孩子,她這樣做真的對了麼?當一個父親,面對自己犯了罪的兒子的時候,內心的抉擇是怎麼折磨他的?讓自己年邁的母親去頂罪,面對警察的盤問,煩躁、恐懼、黑暗、良心的不安會一湧而上,誰能給他正確的選擇?而當一個年邁的老人,被冷漠、被利用,她只能用僅存的回憶,來原諒她的子孫們,來救贖他們的靈魂,當發現自己被代做替罪羔羊的時候,她的內心又如何……

我一直很喜歡東野的書,因為他的書,永遠也猜不到結局,而每一個結局中都藏有一個祕密,每一個祕密都讓人震撼。

本書的推理的關鍵,劇情的轉折都在於紅手指上,這一點的設置有點莫名其妙。有些推理讀起來如行雲流水,那麼設置就是非常巧妙的。

當一個母親對自己孩子的關愛,轉化為一種溺愛的時候,罪惡就開始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逃避的東西。所謂的“蝴蝶效應”,可能只是婆媳之間的一次爭吵,父親對兒子的一次責罵。八重子的溺愛會告訴她的孩子,無論犯有多大的罪,背後總有母親撐着,卻不知這是多大的一個誤區……

當我合上書的那一刻,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從兒子犯罪,到隱瞞罪行,到最終讓年邁的母親去頂罪,字裏行間無不透露出紹夫對母親的冷漠!一味的縱容和包庇自己的兒子,卻遺忘了那顆從來都只願躲在自己世界的淒涼的心……可是,他真的錯了麼?所有的責任和壓力都在他一個人的肩上,面對只有十五歲的兒子,卻成了殺人犯,如果讓警察知道了,直巳還呢麼小,他以後要怎麼辦?作為一個父親,他即絕望又無奈;面對妻子的以死威脅,他作為一個丈夫,只能順從!面對年邁的母親,他作為一個兒子,要忍受多大的良心不安?只有他,只有這個男人,只有這個已為人夫、為人父、為人子的男人,才是最不容易的……其實看到這裏,我不經想大哭一場,人性、寬容、抉擇,都在這本書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紅手指讀後感3

這本小説揭示了當下社會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由人口老齡化引發的一系列發生在前原一家的故事是虛構的,但它卻是社會各個小家庭的縮影,他們每天也在發生着各種各樣的故事,終究無法完全跳脱故事之外。

作為兒子,前原昭夫是不盡責的。有了自己的家庭後,生活重心的改變無可厚非。但應該繼續持有自己的立場與原則。不放棄、不拋棄自己父母。然而從父親生病到病逝,這個過程讓他感受到了壓力,結局也只是讓他感受到了解脱,而無太多的傷感。

此後,前原昭夫與妻子、兒子、年老的母親一同居住在老房子中,妻子與母親的爭吵不斷,首先在飲食上與自己分開。然而,妻子的抱怨依然不斷,前原昭夫似乎在這些影響下也開始對母親有了厭煩的情緒。漸漸他的母親自願患上了老年痴呆,徹底將自己關進了自己的世界,除了女兒春美,任何人都無法進入。

而前原直巳看着這樣的父母,他的心裏是很難健康成長起來的。甚至把祖母視作是某種骯髒的事物,而前原昭夫和前原八重子也都沒有告誡他不能這麼做。且由於母親的溺愛,父親的漠視,同學的欺凌,導致他性格上的缺陷,養成遇事逃避。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規範。反而是養成了他遇事逃避、抱怨,對外內向靦腆膽小,而對內則是霸道強橫和蠻不講理的性格。因此在誤殺了一個小女孩後,他當下固然是害怕的,但是卻還能若無其事的在房間裏玩遊戲,還能感到“飢餓感”,那心是得有多大啊?

即便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我也同鬆宮一樣無法理解怎麼能把自己年老的母親拿來做替死鬼,這是多麼淺薄和無知的犯罪啊?然而,前原昭夫還真就這麼做了,為了幫助兒子逃避處罰,不惜和妻子合謀設計自己的母親,這件事無論是從情理法上來説都是無法容忍的吧!就算他在最後一刻坦白,就算算是他帶給自己的救贖,但是造成傷害卻無法消除。正如加賀所説的“我們不能忘記的是,即便是老人,不,正因為是老人才會有無法消除的心靈傷痛,而治癒它們的方法不一而足,雖然周圍的人們是很難理解的,殼重要的是即使不能理解,我們也應該給予尊重。”

在這個故事中,讓置身事外的我不禁慶幸春美的存在,她的存在無疑彷彿是穿透了厚厚雲層的一束照在海面上的光,照亮了這片天空,也給這片海域帶來了希望。再不僅僅是聯想到“久病牀前無孝子”這類的詞了。反而她是一直照顧着父母、陪伴母親,守候在他們的身邊。她才是前原昭夫,他的哥哥的救贖,因她的存在,而使得前原昭夫所犯的錯才沒有那麼的罪不可赦不是嗎?

紅手指讀後感4

《紅手指》是我在辦公室無聊的時候,在閲覽室翻出來的一本書。不厚不薄,書裏面的排版也是我喜歡的樣子,不擁擠也不鬆散。作者東野圭吾雖是耳熟能詳的大作家,但是我看書的量確實是寥寥無幾,少得可憐,因此也只是聽説過而已。

《紅手指》的故事內容很簡單,講的是一個日本普通男人前原昭夫的故事,一天下班後,接到妻子八重子的電話,回家發現上國中兒子在家裏殺死了一個小女孩,自己為了替兒子隱瞞,“保護”兒子,撒了一個彌天大謊,甚至誣陷了自己的母親,幸而在最後,昭夫良心發現而坦白了事實真相。

《紅手指》的核心講述的是一個三世同堂的家庭矛盾。作為男人,昭夫一味順從妻子的表現讓我覺得懦弱;作為女人,八重子無限溺愛兒子的行為又讓我覺得可憐;作為兒子,已經上國中的小大人了,卻十分的不懂事,讓我覺得憤怒;作為母親,在這個家裏已經無能為力卻還要小心翼翼的活着,讓我感到同情。但就是現實啊,現實就是這樣,因為每個人的不完美,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我也只能從故事中吸取教訓,沉澱自己。

書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就已經大致猜出了故事的結尾,似乎所有的小説或是電視劇當某一樣東西或者某一個鏡頭重複出現的時候,我們敏鋭的嗅覺總會告訴我們,此處必有蹊蹺。但是,如果讓我寫這樣的文章,目前確也是真的寫不出來,作者腦洞確實太大,而我自己慣性思維也太根深蒂固了。

最讓我覺得深有體會的不是昭夫一家的故事,而是刑警加賀恭一郎的故事。故事開頭介紹的是加賀恭一郎的父親生病後一直躺在醫院裏,而加賀恭一郎卻從來沒有到醫院看望過他,直到父親去世。

我一直不解,作為刑警,加賀恭一郎是優秀的、敏鋭的、正直的',卻為什麼一直都不去看望自己生病的父親。直到故事的最後才給出答案。

加賀恭一郎的父親因為他母親的離世而深感自責,因為他母親離世的時候沒有家人的陪伴,一個人渡過了最後的日子。所以,加賀恭一郎的父親也想要體會一下他妻子孤獨離世的感受。我想,加賀恭一郎應該生活在一個很幸福的家庭吧。對一個人最深沉的愛,莫過於我將自己活成了你的樣子。

紅手指讀後感5

《紅手指》聽完了,原諒我的智商,原諒我的理解能力,當語言消失的一剎那,腦子仍沉浸在半糊塗半清醒的狀態。

靜靜地思索了一會兒,整理了一下頭緒,東野大叔這本書究竟在寫什麼?

這部作品在篇幅上其實並不是太長,案件情節不是太複雜。以一個女童離奇身亡展開情節逐漸走入諸多社會問題的背面。當洋葱層層剝開,案件迷霧的最後只剩下一個令人心碎的悲涼。這部作品的寫作重點不是放在案件的推理上,而是放在了反映現實的家庭悲劇上,生活的悲鳴中,小説着重描寫了現代社會的一個通病。一一親情的流失。

簡單梳理,其實有兩條線,明線是昭夫得知兒子犯罪之後拋屍到警察查案的經過,再到最後交代真相。這條線讓人感受到的是他們一家人的自私自我軟弱無能,陰暗可怕,心理扭曲,不義不孝的無情一面。這一家子人裏有悲傷的愛情,有無限的溺愛,懦弱的逃避,有責任的缺失,有道不盡的心酸,但是最為重要的還是那缺失的親情。書中印象最深的這句:當直已被警察帶走時,説“都是我父母的錯。“

另一條線則是一條暗線一一加賀和父親的關係。

一直以為加賀是恨父親的,父親得病住院,至死也不送最後一程,到最後才知其實這正是加賀父親的夙願一一和妻子一樣孤獨地死去。而加賀為了成全父親,寧願忍受思念和悲傷,也不願再在瀕死的父親面前出現,而在背後用其他方式默默地關懷,惦念着。父親雖然在孤獨中死去,在心頭卻釋放了對妻子的愛。加賀説的一句話印象很深:“重要的不是理解,而是尊重。”

兩條線,一明一暗,一正一反,無比鮮明地諷刺與嘲笑了兩個家庭不同的親情道德,折射了社會上這種家庭的普遍性。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也常聽到小夫妻為如何教育孩子爭論不休,也常見到雙親老了,怎樣照顧兩方的老人,家庭中常處理不好兩者間的關係。聽多了,見多了,有時只有沉默,語塞,難受。

其實家庭親情是至關重要的。中國古語講:子不教父之過“,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上,家庭親情的温暖是不可缺失的。同樣,對待家裏的老人,更要給予家庭的温暖。這可能説説容易做做難。

世間萬物皆有因果,唯有本真的對待自己的內心,才是難能可貴的。

再説句祝願的話:願天下所有家庭親情洋溢,親情普照,和睦幸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