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作文500字4篇

來源:文萃谷 9.32K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忘記作文500字4篇,歡迎大家分享。

忘記作文500字4篇

忘記作文500字 篇1

八年前的記憶隨着光陰而飛散,而墨黑跟着輕鬆步伐舞動的那一根麻花辮卻常常在眼前晃動。

大吳老師,幼兒班的老師。膚色是健康的小麥色,眼睛彎彎的,掩蓋不住的笑意,説話又柔又緩如沐春風。

我的繪畫啟蒙就從她開始。一羣小孩抱着蠟筆團團坐,圍着大吳老師瞪大了眼睛認真上課,盯着她骨節分明修長的手宛若金魚在白板上游動,靈活美好。我屏息凝神地看着,低頭在自己的白紙前用手捏筆臨摹。她走到我身邊,拍拍我的頭,“畫得真好”。事後,把我的作品貼在走廊上。小朋友們都向我投來羨慕的目光,我受到了鼓勵增添了自信。

她對調皮搗蛋的孩子更具有耐心與包容力,她也喜歡他們。午睡的身體格外慵懶,最困的孩子有一根小辮,揉着朦朧睡眼坐在大吳老師面前,老師用自己的小木梳整理她的頭髮。垂眼微笑,從窗外射進零散的陽光,照在她和諧安詳的笑臉上,如翻花的雙手上,把那長長的黑色馬尾辮照耀生出一圈淡淡的光暈。世界分外可愛舒適,老師的馬尾麻花辮分外顯眼美麗。

吳老師唱歌很動聽,跟着旋律與我們一起拍手跺腳,放喉歌唱,在稍難的地方貼心做着一次次示範,直至我們都能完整地哼唱下來,她心裏如我們一樣樂開了花。

老師的麻花辮,老師的雙手,老師的聲音,老師您的微笑,老師天真幼稚的真理,我怎能忘懷?

那天,您在黃昏餘輝下與我們招手,望着我們踏入國小的懷抱,您不捨的將我們一個個擁入懷中,我們天真説着:“以後回來看您”。然而沒有然後,我們分散在視野盡頭。

當初的約定不曾實現,八年,師生淪為路人。

然在心底,大吳老師,我一直未將您忘懷!

忘記作文500字 篇2

忘記忘記,忘記一個人真的很難。想忘記他,為什麼要變得如此困難越是想忘記他但是卻又是記憶猶新。當我流下的那一滴眼淚,那是因為我不想忘記你。在我的腦海裏有許多忘記不了的事情。越是想忘記他越忘記不了。我的腦海中有悲歡離合,悲也好喜也好,但是卻忘記不了的是他。忘記那一次我考試的成績,從新來過。忘記我曾經失敗過,失敗乃成功之母。忘記那一次摔倒,沒關係摔倒了可以再爬起來!忘記曾經的過錯去改正他。忘記真的好難好難。忘記越是不想看見他,但是看到他的時候淚水卻不斷的從我的眼眸裏留出來。為什麼忘記就這麼難麼?如果我要是想忘記,忘記去忘記他從新做我自己。努力加油!就算你忘記了他但是別人卻不會忘記所以你要改變自己!忘記愛!忘記生活中一切的不快樂!忘記曾經自己做過的過錯曾任自己是一個失敗者!沒有錯我曾經做過很多愚蠢的事情!但是我不會退縮,我不會離開!忘記曾經去改變自己!相信有一天我會成功我要努力的寫文章,不要你們都鄙視我!不要你們都那樣看待我!忘記曾經,曾經的錯過只要從新來過相信自己肯定可以的!我要努力的發歌曲我曾經換過號碼,如果你看到男聲女聲那沒有我的作品,你錯了其實我早換號碼了。但懇求你們不要查因為我還在從新來過的過程中。當我輝煌的那一天我會自我公佈!相信我相信我的實力,忘記忘記我的過去!忘記真的好難!

忘記作文500字 篇3

18歲了,真的不敢相信自己已經活了18年了,這一切似乎都只是轉瞬間的事。

翻開日記本,一篇篇成長的文字,都是自己曾經用血印染而成的記憶。不敢奢望,害怕孤單,總是喜歡在記憶中搜尋童年的快樂,直到眼眶裏泛着光。這些刻骨銘心的心靈創傷,從來不敢稍忘。一直都在問自己是註定憂傷麼?

心已經沉默,便不再像以前一樣那麼張揚。喜歡一個人獨自品嚐憂傷。人越成長就越喜歡傷感,喜歡傷感的文字,傷感的故事和傷感的人。用自認為的成熟去破譯別人傷感的心。僅僅只是為了達到共鳴。原來他也很傷感。

曾經讓日記本收集了自己所有的眼淚,然後在日記本中蒸發,這些顫抖的文字是自己過去的依賴,它陪我度過了很多個傷心的昔日。這些慘白的歷史,讓心靈枯萎過,走火入魔過,心痛過,孤僻過,要記得如此清晰麼?而今時用雙手去觸摸曾經的感情,卻依然會覺得鼻子發酸。我以為我已經麻木了,可沒想到曾經的創傷如今依然能將麻木的心刺到很痛。

“她説我長大了卻越來越不聽話了,是這樣麼?我卻一直認為,幸好我長大了,這樣我就瞭解她,不必再受她矇蔽了。而我卻依然在她的視力範圍下被她監視的生活着。除了這樣接受,我又能怎樣?我也掙扎過,甚至離開過,但卻總是事得其反,現在我已動彈不得。為何我的生活會這樣。”日記的最後寫着“記得忘記。”為什麼要叫自己忘記,忘記自己是這樣的活着麼?怎麼感覺這麼累呢?

春天的氣息已經飄臨到大地,新的開始來了。記得忘記,我能忘記嗎?這樣的刻骨銘心。那就記着吧,記着那些過往的'憂傷,一輩子,不忘。

忘記作文500字 篇4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這首膾炙人口的《烏衣巷》被世人奉為名篇。詩人所描繪的烏衣巷就位於今天南京市秦淮河上文德橋的南岸,緊挨夫子廟。假期裏,我隨旅遊團來南京遊玩,低吟着劉禹錫的這首詩,來到這條千古巷。

我來拜訪時,正是夜晚。夫子廟燈火通明,火樹銀花。相比之下,烏衣巷的燈光較為昏黃,巷子不寬,地面鋪的是青石板,陰濕處還有綠苔。兩邊是斑駁的古牆,經歷了歲月的沖刷,風骨依存。再來看那些承載着王謝兩家人千年記憶的宅院,只見精雅的屋宇接連不斷,森然的石牆緊密呼應。這些宅院除了柔雅,還有磅礴的氣勢,處處顯示着一代名相的人生風采。

烏衣巷中曾經住過兩大家族,即王謝兩家族。由這條巷可以想到王導輔佐的東晉王朝以及謝安指揮的淝水之戰。參觀古巷,就像在讀一本立體的歷史教科書。王謝兩家族後代人才濟濟,王家出了三位鼎鼎有名的書法家,而謝家出了彪炳史冊的“三謝”。令人驚歎,王謝家族的子孫沒有在祖輩的蔽蔭下成為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而是通過努力奮鬥,將家族的榮光傳得更遠,成為一代名家大家影響後世。鐘鳴鼎食不依靠祖輩,而是憑藉自己的雙手創造。

夜漸漸深了,我感受着古巷留存的氣息,一代名相的萬里馳騁收斂成一個宅院,宅院的飛檐又指向無際的雲天。記錄着竹帛木片上的歷史遠不如這條古巷來的真切、可感。輝煌過後,便剩下了這條古巷。正如劉禹錫所寫,物是人非,斗轉星移,我們只能從這條古巷中傾聽20xx多年前的歷史風聲。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不忘古巷,又寄情古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