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鄉愁為題的作文6篇

來源:文萃谷 2.06W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以鄉愁為題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以鄉愁為題的作文6篇

以鄉愁為題的作文1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我認為“愁”是“鄉愁”,“春水”是“春運的客流”。在春節來臨之際,來自全國各地的千絲萬縷的鄉愁紛紛進入了我的視線,讓我陷入回憶。

那年寒假,我到父母的工作地點遊玩,誰知沒過幾天,父母就告訴我要準備回家過年了,我很不理解,為什麼春節要回家呢?他們又告訴我,春節的意義在於一家人團團圓圓。我不在意的點點頭,又搖搖頭。

我牽着父母的手,夾在他們之間。到了車站,面前的情景讓我目瞪口呆,雖然人山人海,但井然有序。幾經波折,我們終於擠進了候車室,媽媽安排我坐下,並囑咐我不許亂跑。我照辦了。我坐在冰冷的椅子上,無所事事,東張西望,越過熙熙攘攘的人羣,看見遠處的一名農民工。他穿着一身樸素的工裝,褲管上沾滿了泥土,都已經風乾了,與周圍的光鮮靚麗形成鮮明對比。一時間,我對他充滿了好奇,既然在外打工這麼辛苦,為何還要在春節花費一筆錢財回家呢?

我忘記了母親的囑咐,慢慢地走了過去。他黝黑的爬滿皺紋的臉上,洋溢着喜悦和幸福,顯得憨厚老實,回家這件事似乎讓他很開心。我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打了個招呼:“大叔。”他沒有聽見。“大叔?”我又加重了聲音。他頓了頓,回過頭,一看是我一個小姑娘,就露出一抹淳樸的笑容。我大膽表達心中的疑問:“在外面辛辛苦苦一整年,您為什麼還要千里迢迢回家呢?”他撓了撓腦袋,説道:“在外打工,一打就是一年,怎麼能不想家啊!家裏上有年邁的父母,下有年幼的女兒,想起他們的臉,我就特別想回家。就像喝着濃烈的酒,一杯又一杯,直至喝醉。等你長大了,就會理解,思鄉,人人都會。”他説這段話時,看向前方的眼神變得深邃而又堅定,那是家的方向吧!

“薇薇,要走了!”母親一邊指責我,一邊牽着我跟着人羣去檢票。他也慢慢湧入人海,消失在我的視野中,人羣如水般流去。

一江春水的方向是東流,而春運客流的方向是四面八方,那是家的方向。鄉愁進入了我的視線,更融進了我的心。

以鄉愁為題的作文2

在大城市生活已久的我,內心沾染上了灰濛濛的風塵。但在內心深處,卻有一片淨土。一片回不去的淨土,承載着別樣的鄉愁。

我回來了,我的故鄉!踏上這片厚實的土地,內心驀地踏實了下來。這裏是我生長的土地,是祖祖輩輩依靠的土地,無論是從何歸來的遊子,只要腳下是這片土地,便會熱淚盈眶。因為他們曾經無處可放的鄉愁,終於有了歸依。

向深處走去,一條青石板路鋪在了眼前。春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街道向晚;跫音不響,三月份的春帷不揭,你小小的窗扉緊掩,伴着達達的馬蹄,懷着別樣的鄉愁,走進了歸家的小路。

兩旁是石頭堆砌的灰暗的房屋,時光早已磨去了石頭的稜角,舊時的鋭氣,只留下了光滑與無奈。青綠的屋檐也早已容光不在,沾上了墨綠的斑駁,一角的鳥兒孤獨地眺望。我蹲下身子,撫摸這令人憐惜的石板,不經意間發現古雅的蕨草正善意地沿牆角滾着花邊散發新刈的幽香,這也許是故鄉的清香吧!

屋檐上的露珠輕輕翻身,不想卻滾落屋檐,激在青石板上,泛起雪白的銀花,漾起歲月的漣漪。故鄉啊,多少年了,時光匆匆,鄉愁濃濃。

一聲雞啼將我驚醒,眼前是一座低矮古樸的房屋,奶奶笑着迎了出來,臉上的每條皺紋都樂開了笑。我心中繫着家的線突然一緊,我淚如泉湧:“奶奶,我想您了……”

奶奶挎着籃子,牽着我到後山的桃花林裏,就和小時候一樣。十里桃花,朵朵微笑着,似玲瓏可人的女子,令人動容。奶奶俯下身,拾起一朵朵粉嫩的桃花,在籃子裏撫平,擺整,又到河邊洗濯,輕拭。接着,桃花被奶奶揉進麪糰,和麪,蒸熟。啊!是桃花糕!我拈一塊放入嘴裏,桃花的芳香便在舌尖融化。眼角再次濕潤,因為我嚐到了奶奶的愛,家鄉的情。

可一切,都是多年前的回憶了……

機器轟鳴,塵土飛揚,只有門前的老井兀自枯着。

一樣是明月,一樣是隔山燈火,滿天的星,只有人不在,夢似的掛起。曾經的故鄉消逝,我別樣的鄉愁,只能寄託在心中的淨土了吧……

以鄉愁為題的作文3

忘不了,無論何時,身在何處,永遠忘不了我的家鄉,忘不了那做夢都能使我笑醒的泥土房!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村子。清晨,這裏是最有韻味的。掩映在茂密繁盛的古樹中的泥土房,伴隨着山間繚繞的霧氣和白雲,流露出安靜温婉的魅力。因為偏僻,這裏的春夏秋冬、風霜雨雪,似乎都與外界無關,只顧傾吐着大自然的各種心情。

從山坡上走下來,放眼看去,一排排整齊的泥土房,一間緊挨着一間。雖説是泥土房,但是在泥土造的外牆壁中還是會摻入些石頭。每間泥土房都會有幾根木頭做的柱子,柱子下還有一個石墩。每間每户都會有閣樓,在閣樓上,推開窗户,往下看還有瓦片有序地擺放着,以便下雨時,不會積水。進入泥土屋裏,還得跨過門檻,可小時候腿短跨不過,因此總是踩在門檻上,再跳入屋內。有時候被阿婆阿公看到還會捱罵,説不能踩在門檻上,要長不高,也不夠尊重祖宗。走進裏面一看,方桌,大木櫥。再往裏走,土柴灶裏兩個大鍋,燒飯燒菜都得用柴。還有木頭做的樓梯,直達閣樓,那木樓梯又陡又窄,所以小時候我從不敢一個人走。

還記得兒時,在泥土房前的院子裏,和小朋友嬉戲時,總能聽到野貓安詳地坐在瓦片上,像嬰兒一般發出叫聲,有時東竄西竄。這一秒還在大伯家的閣樓窗户上,下一秒就已經跑到了阿公家的瓦片上。

泥土房裏的空氣,夏天涼快潮潤。昏暗的堂前,阿婆坐在小椅子上紡線,一隻手搖着手柄,一隻手舒展開來,手臂不夠長了,線還在拉長。泥土房給我的感覺,冬天温暖穩重,黃昏的蠟燭,將漫長的冬夜點亮。我趴在阿公的腿上,聽着屋頂瓦片上雪花簌簌落下的聲音,眯上眼,一不小心就香香地睡着了。

泥土房是農村文化的載體,遺憾的是,它們正在漸漸地消逝中。人們住進了磚瓦蓋的新房,泥土房也因無人居住而相繼倒下,我不知道以後,我該如何和下一代敍説兒時的故事。泥土房,承載的是無處安放的縷縷鄉愁,在有着相似成長經歷的人眼裏,它並不象徵貧窮、沒落,而意味着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童年,如手如足的兄弟之情,人情味濃的'鄉里鄉情。泥土房是鄉人幸福的最初根源。故土滄桑鉅變,我們歡喜出發,何時能夠重新抵達?

我希望為許多這樣充滿回憶的老屋和老村吶喊。在這農業文明日益萎縮的當下,這裏的一草一木,也許可以還原過去的鄉村圖景和詩意的生活,讓我們緩下腳步,等一等我們的記憶。

那一方鄉土,何時崛起?那一思鄉愁,何時放下?

以鄉愁為題的作文4

一口大鍋,裏頭的菜籽油還冒着泡泡,半碗葱薑蒜末,鹽盒放在一邊。還有一碟豆醬,一瓶醬油,一碟花椒粉,半碗昨晚的骨頭湯,這縈繞在腦際、鼻端、舌尖的揮不去、化不開的濃濃家鄉味就轟轟烈烈地粉墨登場了。

家中,用老灶大鍋燒菜,就屬我父親手藝最棒。拾柴添火,油星子霎時飛濺。他一手握鏟,一手端碗,把葱薑蒜末一股腦全撒進鍋裏,鍋裏頓時安靜了下來。一會兒,這“三末”便被油爆得金黃,升起縷縷青煙。父親又瞧準火候,把豆醬、醬油各味調料依次澆入大鍋。一會兒,鍋裏便呈現出一幅鬧騰騰的景象。濃稠的醬汁咕嚕咕嚕,吐出一個又一個小泡;葱薑蒜末不見蹤影,只能聞見忽有忽無的特殊香味兒。再一會兒,他就把那一塊塊潔白的老豆腐穩穩地放進鍋底,淋上骨頭湯。單挑豆腐也有講究啊!豆腐過嫩則易碎,口感不好,賣相也不佳;過老則不入味,吃起來不是滋味,油膩得很,這是來源於經驗。再看吧,他熟練地翻炒,看起來隨意,卻處處是精妙。這一鏟,緊貼鍋底,沒讓豆腐粘鍋,保留了它完整的外形;這一顛,輕微至極,使豆腐彈牙。湯味四溢,父親蓋上鍋蓋,靜靜等待。

三四分鐘,像算準了似的,鍋蓋掀開,汁少了,也未完全收幹。豆腐同脱胎換骨一般,裹上一身鮮紅的盛裝。還沒停呢!父親捻起一點花椒粉,密密撒了下去。深沉的星星紅火,落入醬紅色裏,增添了一抹斑斕的色彩。父親揚起鍋鏟,小心地將豆腐盛入用醋拌着黃瓜絲的瓷盤中。再端上菜桌。一家人圍桌同坐,歡聚一堂。

這道菜賣相極佳。豆腐層層疊起,表面油光鮮亮。醋汁兒裏泛起朵朵油花,鮮脆的瓜絲浸在其中,看着就夠令人垂涎三尺了。我不禁夾過一塊,一嘗,哦!先是滾燙,再是皮焦內滑,然後才能吃到味道:鹹為主,有一絲絲的甜,酸恰到好處,辣,是點睛之筆,好像在舌尖上蹦跳。還有豆腐本身的鮮香、黃瓜的清脆、骨湯的爽口。汁流入咽喉,有豆醬的煙燻味,花椒的嗆人味……打成一片,令人飄飄欲仙、欲罷不能。不知不覺,一盤麻婆豆腐便被我暴風驟雨般一掃而光。爺爺指着我的額頭,笑着説我是“化骨龍”!這時,我的額頭上也出現了一個深紅的醬汁手指印兒!

這令我陶醉、沉迷、垂涎的麻婆豆腐,這讓我讚美、歌頌、嚮往的家鄉味道,我敬愛的父親與輕煙似的鄉愁,乾杯!

以鄉愁為題的作文5

大家試想一下當鄉愁遇上愛國會產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可能會有人調侃説:“愛國會‘吃’掉鄉愁”。但我今天想告訴你,鄉愁遇上愛國,會造就一個個不平凡的時代人物和一些不平凡的事物。

對於材料中小故事的結局,必然是這片土地再次變得富饒,這離不開小鳥和蚯蚓的努力。有個細節值得我們細細推敲,那便是人來邀請蚯蚓一道離去的小鳥幾年後回來了,而且帶來了一羣夥伴,還有種子。在我看來,這是因為小鳥有濃濃的鄉愁之情和愛國之情。他熱愛這一片曾經將他撫養長大的土地,所以他要用自己的力量回報這一片土地。當鄉愁遇上了愛國,他決定,回家!

當鄉愁遇見愛國,使得中國近代出現了一個偉大的文學巨匠——魯迅。相信大家都知道,魯迅先生原來是學習醫療的,但幫她看見了一段關於麻木的中國人被日軍砍頭的錄像後,激起了他愛國的熱血。帶着愛國的赤子之心加上對祖國的思念,他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海歸的輪船。他要用自己振聾發聵的文字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四萬萬的同胞。之後,新文化運動爆發,處於絕望中的中國人終於看見了一絲希望的曙光。當鄉愁遇上愛國,造就了中國近代這樣一位偉人——魯迅。

當鄉愁遇見愛國創造出了一項舉世矚目,也讓國人無比自豪的工程——北斗衞星系統。在唐山大地震中,中國有這麼一件“愁”——沒有正真可以投入使用的衞星。為此中國以一天200萬美金的代價來換取澳大利亞遙感衞星的使用權。這樣的“愁”,徹底激發了北斗總工程師王飛雪的滿腔怒火和愛國之情。剛剛畢業的他當即就和兩名志同道合的同學拿起筆和本子就開始了中國實用衞星系統理論的研究。在北京衞視的採訪中他説道:“即使再沒有經費、再窮,也要把衞星搞出來,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20年的奮鬥,中國現在所用的第三代北斗衞星系統,誤差僅0.1—1米。相比於美國的10—50米的誤差,高下立判。當鄉愁遇見愛國能創造出世界上最頂尖的衞星系統。

當鄉愁遇上愛國會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它會造就一個個不平凡的人,他也能成就一件件不平凡的事。同學們,讓我們懷着愛國的心去努力學習,去解決一件件“鄉愁”去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去為中國贏得更好的明天吧!

以鄉愁為題的作文6

在外求學的遊子們不能與親人相見時,總會有一抹淡淡的鄉愁縈繞在心頭,時間久了,這鄉愁便化作了家鄉的味道。這種味道或許是一聲聲熟悉的鄉音,也許是一幅或壯美或秀麗的山水風景,或許只是一道可口的特色菜餚……

依稀記得,小時候父母總會在假期帶着我去看望住在鄉下的爺爺姥姥。姥姥家地處關中平原地帶,屬於典型的關中農家。門前有個菜園,園子裏種滿了果蔬,正所謂“茄子、辣子、洋柿子,家家必備三件寶”,再配上綠生生的黃瓜和長豆角,日常所需的蔬菜就基本齊了。

每次我都會興致勃勃地摘上一些當季的果蔬,採摘的過程可以説是樂趣多多。菜園後方有兩棵高大的槐樹,具體年歲已不可考,但憑着它那斑駁的樹皮和遒勁的枝幹,就足以顯示出它所經歷的滄桑歲月。樹幹很粗,基本上需要兩個半大孩子才能合圍住它,每到春夏交替之際,樹上就會開滿大串潔白而清香的槐花,即使隔着很遠亦可聞到那獨特的香味,久久不曾消散。

每年槐花飄香時節,只要我們回到爺爺家裏,他總會一邊帶上竹筐和帶鈎子的竹竿,一邊牽着我的手去鈎槐花。爺爺登上梯子,我就在下邊把梯子扶穩當,讓爺爺騰出手來把一叢叢的槐花從枝頭鈎下來再放進竹筐。等爺爺從梯子上下來時,竹筐裏已堆滿了槐花,我迫不及待地取一捧槐花在手中,輕嗅着花香,吸吮着花蜜,味道是那樣的甘甜馥郁。

摘下的槐花在姥姥的巧手下不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大鍋噴香的槐花麥飯。可以這麼説,每年的這個時候,我最大的樂趣就是能親口嚐到姥姥做的槐花麥飯,那種入口即化的感覺,那股令人陶醉的清香,再配上自制的酸辣白菜,簡直絕了!

如今我已很少能有機會去姥姥家玩了,也很久沒能吃到姥姥親手做的槐花麥飯,但在閒暇之餘亦或夢中總能見到它們,姥姥家的一草一木在記憶中漸漸清晰,尤其是那槐花的清香,麥飯的可口竟已深入我的內心,化作了一抹淡淡的鄉愁,難以描述難以忘懷。

這就是家鄉的味道,無論你身處何方都不會忘記,即使遠隔萬里,這味道仿似那陳年的美酒一般,愈久愈香、令人沉醉、令人難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