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風俗作文56篇

來源:文萃谷 2.86W

風俗由於一種歷史形成的,它對社會成員有一種非常強烈的行為制約作用。風俗是 社會道德與法律的基礎和相輔部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家鄉的風俗作文56篇

  【篇1 :家鄉的風俗】

大家好,我是個漢族小女孩!我的家鄉在江西,對於家鄉的習俗,我非常瞭解。今天就讓我來跟你們説説吧!

在我的家鄉,有許多傳統的節日。例如:中秋節、元宵節、端午節等許多節日暗示着團圓,但有一個節日卻讓人思念自己的親人,這個節日便是清明節。在清明節這一天,我們要去掃墓,要給逝去的親人送花,表示對他們的緬懷。想想這些,不免內心有些許感傷。

我們漢族的大多數建築,既簡單而又不缺失美觀。在我們這裏的縣城,大家同住在一幢大樓裏,我們把這個很多人居住的地叫做小區。而在鄉下的話,就不是這樣的了。幾乎每家每户都有一幢屬於自己一户人家的房子,雖然沒那麼大,但卻顯得十分温馨。

在我們漢族的家鄉,美食也是不可缺少的。有龍蝦、螃蟹、貝殼、肉類、米飯……這些都是我最愛吃的食物,它們都十分的美味可口。唯獨遺憾的是沒有蒙古族那裏那麼新鮮美味的牛奶。哈哈,不過還是很喜歡我的家鄉。

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自己的特色,我是陳雨薇,一個地地道道的漢族小女孩!歡迎來我的家鄉玩,我想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的!

  【篇2 :家鄉的風俗】

過年包粽子,是我的老家紹興的一個風俗習慣。

年前的兩、三天,家中的老老少少要提前準備粽葉、糯米、去集市上買肉、蜜棗和纏粽子的繩,等這些都備齊了,大家聚到一桌,開始包粽子。

臘月28晚上,吃過飯,奶奶轉身從廚房拿出粽葉、糯米……我躍躍欲試,心想:這一次我可要大顯身手了!看奶奶先將粽葉捲成漏斗狀,加一小把糯米,夾兩塊香噴噴的肉或蜜棗,再加上一小把糯米,壓實,然後用多出的粽葉封口,繞粽子一圈,最後用線纏住,打一個漂亮的結,一個粽子就如魔術般出現在奶奶的手裏了。看奶奶的動作,流暢得似行雲流水,我的心開始癢癢了,在自己的許多次懇求下,奶奶終於同意讓我包一回粽子了。我開始卷粽葉了,這討厭的葉子就是不聽我指揮,彈開了好幾次,氣得我把粽葉捲成一個圓筒,當望遠鏡玩兒。不知捲了多少次,粽葉才服服帖帖地在我的手上成了漏斗狀,接下來,放糯米、肉,我做得都很順心順手,可是一根繩子又難住了我,拿到一頭,另一頭又掉了、鬆了。奶奶笑咪咪的走到我跟前説“來,奶奶教你,繩子一頭用手拿住,另一頭用牙咬住,還有一隻手扶住粽子,繞兩圈,然後打個結,就大功告成了!慢慢來,心不要急……”我很快就學會了,照葫蘆畫瓢,做出了一個至少能站穩的粽子。

那個晚上,我家包的粽子奇形怪狀,有歪了一個角的,也有連站都站不穩的。第二天,天還矇矇亮,一股粽香把我從睡夢中叫醒了,我立馬從牀上爬起來,衝進廚房,奶奶已經在煮粽子了,饞得我垂涎三尺,一心想快點吃到,奶奶説“快了,快了!再等5分鐘就熟了。”

等到一開鍋,我就是第一個品嚐者,嗯,還是原來的味道,只是,只是這次的粽子似乎比以往的更香了!因為這是自己親手包的,所以是最香的粽子!

  【篇3 :家鄉的風俗】

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過去又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時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

今年重陽節剛好在國慶假期,我們一家帶着外公外婆一起回到了外婆的老家,當天正好是重陽節我帶着好不容易買到的重陽糕去了泗陽,那裏還有一位老太太,她可是我外婆的媽媽喲,小的時候,太太經常會和我比身高,這兩年因為身體的原因,有兩年太太都沒有來南京,一到目的地,我就捧着重陽糕去找太太,現在的太太已經比我矮了好多,傷心的是太太已經不認得我了,聽外婆説,因為上了年紀太太腦子也開始糊塗了,好多人都不記得了,哪怕我已經和她説了好多次我是誰,可是過會太太就又會問我你是哪家的孩子呀!看着太太滿頭的白髮,再看看外公外婆也漸漸花白的頭髮,心裏不由的傷心起來,一陣陣的發酸,不想他們變老,想他們都能健健康康的陪着我長大,我經常和外婆説:“婆婆,你要活到一百多歲,見到重孫子長大才行喲。”每次我説這個婆婆都會笑我好長時間。

今年過節的時候,我們家裏好多人在一塊吃飯,看着大家在一起吃着、笑着,我在旁邊也樂呵的不得了,想着每天大家都過得這麼快樂就好了。

  【篇4 :家鄉的風俗】

我國有許多傳統佳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這些節日承載着悠長的民族文化,各自有着鮮明、獨特的節日風俗。而我最喜歡的還要屬春節了。

每年春節,我們都要穿上新的衣服,姥姥也換上了大紅毛衣,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快樂的氣氛。姥姥一邊幫我拿新衣服一邊説:“以前生活條件不好,不是每人都有新衣服穿的,但也要有個新氣象,於是就有了‘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頭要個新氈帽’的順口溜。”

去年春節,我回姥姥家過年。到了晚上七、八點鐘的時候,姥姥端出一盆和好的面,一大盆肉餡,一碗乾麪粉和一根擀麪杖。“姥姥,這是要幹什麼呀?”我問道。“包餃子呀。這可是我們北方的習俗呀。”姥姥笑呵呵地答道。

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一邊包餃子,一邊看春節晚會,大家七手八腳地忙活起來了。姥姥揪麪糰兒,我來擀皮兒,爸爸媽媽包餃子,後來姥姥嫌我擀得慢,就讓我也包餃子,她自己擀皮。我包的餃子簡直是四不似,有的甚至露餡兒了呢,贏得大家哈哈大笑。姥姥趁着煮餃子的時候,給我講了關於餃子的由來。因為餃子的形狀似元寶,所以在辭舊迎新的時刻吃它,象徵着來年有好運氣,平平安安的。

過了十幾分鍾後,姥姥把餃子端上來了。我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覺得特別鮮美。吃完餃子,我就給長輩拜年了:“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姥姥笑着給我個紅包。歡笑聲、祝願聲、鞭炮聲響徹雲霄。

春節施我最喜歡的節日,真希望天天過年!

  【篇5 :家鄉的風俗】

我的家鄉在茂名,我們茂名有一個獨特的節日年例。顧名思義,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來由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的地方誌就有記載,光緒《茂名縣誌·風俗》載:“自十二月到是月(農曆二月)鄉人儺,沿門逐鬼,唱土歌,謂之年例。”也就是説,在年例那一天要進行遊神,用於驅鬼。

“遊神”就是把神似抬起來,繞着村子走一圈,據説這樣做可以驅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體健康,五穀豐登。説起遊神,這裏面還有一個小故事:傳説在光緒時期,有一個地方出現罕見的大旱災,當地的縣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便開倉救人。誰知縣官因為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員上奏將他斬首示眾。在他行刑前的一個晚上,他夢見了一位神仙,神仙對他説:“你是個好人,你不應該死的,當你重新生活後,要把我抬出來繞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穀豐登。”第二天,他果然沒死,他再三回憶着夢,發現夢中神仙與小廟裏的安濟聖王長得一模一樣。於是這個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遊神這樣一個習俗。當然,每個地方抬的神似不一樣,我們茂名所抬的神似是觀音菩薩似。

年例不僅要遊神,還要在家中擺上十幾圍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雞、鴨、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趕回家鄉,準備酒席、食物、飲料等東西。年例一定要吃雞、鴨、鵝,這樣可以保佑自家的雞鴨鵝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養越多。

年例是我們家鄉一個獨特的節日,它擁有獨特的習俗,所以我們一直保留着這個節日。

  【篇6 :家鄉的風俗】

我生在城裏,長在城裏,可是每年都要回幾趟南鄉老家。

我的老家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在南鄉,有許多風俗習慣,比如疊羅漢,大年三十祭拜祖宗等,但我最有趣的是“祝壽”了。

今年,外公六十歲了。到了大壽的時候,我們都很高興,準備熱熱鬧鬧地為外公祝壽。

祝壽選在大年三十的頭天,我們大家都來到外公家裏。這可是我們小孩最熱鬧的時候了,叫阿,跑阿鬧翻了天。大人們忙裏忙外,廚房裏飄來丁丁當當的案板聲和葱花香味兒。

傍晚時分,我們開桌吃壽酒了。我看見外公這個“老壽星”沒有上酒席,就納悶地叫着“外公呢?外公到哪裏去了呀?”媽媽聽見我喊,就笑着説:“外公不在這裏!在另外一桌!”我更疑惑了:“今天是外公祝壽,他怎麼不到呢?”我的話剛説完,堂前裏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我紅着臉,有些害羞了。舅舅説:“這是家鄉的習俗,老壽星本人一般不在正堂如席的。而是請幾個和外公要好的長者作陪,他在另外一個地方喝酒呢?”

聽了舅舅的話,我們幾個小孩吵着説:“舅舅,你就給我們説説家鄉祝壽的習俗吧!”舅舅笑呵呵地説:“我知道多少説多少,也不是很清楚的!”“好呀!好呀!”我姐妹幾個異口同聲地叫着。舅舅一邊倒酒,一邊説:“祝壽是南鄉的一個風俗,一般以女婿女兒為主,我們兒子就是作陪的。無論男女,到了三十就可以做壽了,一般四十不做的,一百歲也不做的。意思就是‘四’即‘死’,不吉利的。一百歲呢,太滿了,‘滿招損’呀,也不做的。”舅舅倒好了酒,坐下接着説:“祝壽還要拜壽的。拜壽要先設好壽堂,掛燈結綵,正中掛‘壽’字,兩邊掛壽幛。早上吃茶葉蛋和長壽麪。下午拜壽,老壽星上座受拜。我們下午不是拜了嗎?”“拜了!拜了!”我們嘻嘻哈哈地説着……

這次給外公祝壽還真學到了不少知識。家鄉的習俗讓我難忘而充滿好奇!

  【篇7 :家鄉的風俗】

説到我家鄉的春節習俗,那可真多阿!讓我給你細細道來。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每逢春節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與門上,為節日添加喜慶氣氛。

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大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大大小小的“福”字。

拜年

人們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扮的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我最喜歡的就是除夕了。

因為我喜歡聽那個傳説,我給大家講講吧!

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鬥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裏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裏,"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怎麼樣,看了我們這兒的習俗,才知道各地習俗沒多大差別吧!

  【篇8 :家鄉的風俗】

中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都有一個歷史或傳説,這些傳説有的是真實的,也有的是虛假的。

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春節的時候,我們可以逛廟會、賞花燈,每家每户都必須要貼春聯,小孩、大人穿着新衣服,在一起放鞭炮,可熱鬧了。

春節這些特點是從一個傳説中演繹而來的。傳説很久以前,在某一座山上住着一隻怪獸,山下有一個村莊,村裏的人過着幸福的生活。

有一天,怪獸下山來覓食,它找了很久,最終喜歡上了吃小孩。然而這一天剛好是正月七年級,人們便把這隻怪獸叫做年。連續幾年,都在這同一天,許多小孩被年吃掉,村民們開始害怕起來。到了晚上,大家做了一個同樣的、奇怪的夢:一位老者説:“年怕紅色、怕鞭炮聲,大家只要有這些就不用再怕年了。”

正月七年級到了,年下山來了,來到山腳還是沒有進村莊,因為它看到村莊裏到處都是紅彤彤一片,心裏害怕起來,還看見幾個小孩在放鞭炮,它嚇得慌,逃走了,從此再也不敢出來了。村民們知道了這個喜訊,開心得不得了,於是就把趕走年的這一天叫做大年七年級。

年,因為嚇壞了,再也沒有下過山,有人説它在山上餓死了;有人説由於那一次的原因,它嚇壞了,回到山中就嚇到死了……

中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他有着悠久的文化歷史,我要了解更多的傳統節日,瞭解它們的由來,讓我對傳統節日的瞭解更加透徹。

  【篇9 :家鄉的風俗】

我的家鄉風俗很多,如清明節吃雞蛋,七月七吃小餅,八月十五吃月餅,元旦吃餃子,春節吃餃子、喝糖水……在這眾多的家鄉風俗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

“春節”,家鄉人又叫過年。在這一天還未來臨之前的十幾天裏,家裏的大人們就停下手中的活,開始準備過年用的年貨。大人們出去趕集,買雞、鴨、魚、肉,有的大人留在家裏給孩子們做過年要穿的新衣服,老人們就準備過年用的吉祥品。這些吉祥品全部是用麪食做的,如龍、鳳凰、八角饅頭、年糕等。再過幾天,這些活都做得差不多了,就開始忙活着收拾房間,做一次徹底性的大掃除,要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每次家裏的玻璃窗總是歸我。這時候,我總是興致很高,我會使出我的巧妙方法,把玻璃擦得乾乾淨淨,明亮的玻璃照得我心裏亮堂堂的。

終於迎來春節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眼瞧出去,每家每户門口都掛上了大紅燈籠,貼上了對聯。伴隨着“噼啪”的鞭炮聲,飯菜就端上了桌子,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看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文藝聯歡會。最高興的還是七年級早晨,清晨大約三四點鐘時,外面的鞭炮聲就“震耳欲聾”了。大人們忙着下餃子、放鞭炮,我們小孩子從裏到外換上了新衣服。吃飯時要先給老人們拜年,拜完了年,老人就送給小孩子壓歲錢。早晨的餃子中包着錢、栗子、糖、棗之類的東西,每次我都拼命吃,期望能吃到糖和栗子,因為它象徵着來年能甜甜美美的,能激勵我努力學習。

紅紅火火的春節一過,人們就要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我喜歡春節,春節是晚霞,是歲末的最後一道風景;春節是朝霞,預示着紅紅火火的一年又要開始了。

  【篇10 :家鄉的風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鄉,而不同的家鄉也會有不同的習俗。你想知道我的家鄉有什麼習俗嗎?別急別急,君情聽我慢慢道來……

我的家鄉在廣西平南縣的大安鎮。説到習俗,我們每年都要舉行“拜社火”的活動,特別是在春節期間。大年七年級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村民們紛紛拿出“拜社火”的祭品來,先在自家的大廳裏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餅乾、糖果、桂葉、沙田柚等等,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貴”、“甜甜蜜蜜”。

在家裏拜完灶神後,大家有爭先恐後的趕在第一時間去社廟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裏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萬事如意、財源廣進!不一會兒,村子裏、鎮子上,頓時響起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煙花聲!到處都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怎麼樣?我家鄉的習俗有意思吧!你家鄉的習俗呢?不防也説來聽聽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