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吃作文錦集6篇

來源:文萃谷 1.57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吃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品】小吃作文錦集6篇

小吃作文 篇1

我有一個表妹,是一個四歲的女娃。水汪汪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兩個淺淺的酒窩,再配上玫瑰花瓣似的小嘴,總會讓人感覺她是一個“乖乖女”。不過當你真真正正的認識她以後,你會發現她百分之百不適宜給“乖乖女”的稱號哦!

“姐!”她甜甜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我不耐煩地應了一聲:“幹嘛?”“我想畫畫……”“哦,哦,哦!給你!慢慢畫去!”“好哦!"她拿起彩色筆,開始了她的“作畫之旅”。只見她快速地拿起筆,小手在那不停地舞動着。我看她如此認真,想必一定是個可造之才。我走過去,“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句話在這裏簡直就太搭配了!她的畫紙上什麼都沒有畫,倒是墊在下面的本子就可憐了,亂七八糟,十足的抽象派。“她可真不是一般的調皮啊!"我在心中默默地説。

她不僅調皮,而且還是一個十足的"小吃貨"呢!那天,正是我的生日,她在那天晚上開始“大開吃戒”,我的蛋糕也完完全全的給“秒殺”了,而且還是兩份呢!

她真的不是一個乖乖女呀,十足的一個調皮又貪吃的孩子啊!

小吃作文 篇2

常聽人們説小籠包美味可口,我卻從沒嘗過,也不知是啥味道。這天下午,爸爸媽媽帶我來到小籠包子店讓我開開眼界,飽飽口福。那天終於如願以償了.

小籠包一個個白生生,皮薄薄的,裏面好象有一包汁水在,小籠包小巧玲瓏,形似寶塔,呈半透明壯,晶瑩透黃,寶塔頂上一陣陣香氣隨風四溢,形狀也和包子差不多,難怪叫小籠包。小籠包以上一般都是一籠裏面有十個,每個都是圓鼓鼓的像一個個小雪球似的,只不過上面有一個凹凸不平的地方,還沒上來我就被這香氣薰得如痴如醉了。真恨不得把整個蒸好的小籠包一口吞掉。

一籠小籠包上來了,我坐在椅子上,剛蒸完的小籠包發出了一絲淡淡的香氣息。一聞到這種香氣息,我就忍不住要去大口大口的吃它了。剛夾起一個 “小胖墩”塞進嘴裏,它就開始反 抗。 我這時肚子正餓得咕咕叫,恨不得將嘴巴變大,把四籠小籠包一口吞下去。

於是我就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小籠包,因為輕咬了一小口,汁水就像千軍萬馬往我嘴裏奔跑。我把它沾一點醋,輕進我的嘴裏,肉餡又鬆又軟,只要一嚼,它的肉就一下子鬆了下來,鮮美無比 媽媽説:“吃小籠包應該先醮點醋,輕輕咬一個洞,把裏面鮮美的湯汁吸乾,再吃皮和肉。小籠包的美味精華就在湯汁裏。我按照媽媽的方法吃,湯汁鮮、皮薄肉嫩,真是好吃極了。

果然,小籠包一會兒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我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它的肉非常十足,咬一口鮮鮮的,濃濃的,鹹鹹的,讓你吃了還想吃。於是我又纏着媽媽去買一客,當阿姨笑盈盈端來後,我又怎能放過呢?吃了一個又一個,在吃得滿口流香,砸咂嘴,不住稱讚道:“美!真是美味之極。”一眨眼,又被我消滅了,摸了摸鼓鼓的小肚子,添添嘴,餘興未了。 怎麼樣,心動了?西東不如行動,去吃吃你們家鄉的小籠包吧

小吃作文 篇3

在生活中,我吃過許多小吃,有刀削麪,有煎餅,還有拉麪……可是在這些美味的小吃中,讓我最難以忘懷的就只有餛飩了。

我之所以喜歡吃餛飩是因為它的味道好,它是由一個個白色的小精靈組合成的,邊上還有紫菜,蝦米,葱,與他們做伴,就像一幅五顏六色的抽象畫。

説到他的做法,那可比刀削麪那些小吃簡單多了。首先左手拿起一片面皮,再用右手網上面摻點肉醬,為了讓包好的餛飩邊上不散開,就用手沾點水往四周塗上去,最後把它捏成個團,做完了一個,再連續做幾個,最後把他們倒入鍋裏,被倒入鍋裏的餛飩像一條條爭先恐後的小魚再搶食物,過了一會,香味撲鼻而來,他們就可以出鍋了,把他們全部盛在碗裏,再放上點紫菜,蝦米,葱做點綴,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餛飩就做好了。

聞着它的香味,我的口水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終於開吃了,我迫不及待地用勺子撈起一個,輕輕地呷了一口,“呀,真好吃,”我放了一勺辣下去後,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把那些餛飩都給吃完後,我又把湯也喝得一滴也不剩,吃完了,我又用舌頭往外面添了一週,頓時整個人神清氣爽,精神飽滿,餛飩的味道真叫人回味無窮啊!

這就是讓人回味無窮,難以忘懷的小吃——餛飩,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你也嘴饞了吧?那麼心動不如行動,趕快去吃吧!

小吃作文 篇4

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麪食在山西!

我作為一個地道的山西人,今天我就給你介紹介紹榆次的小吃——榆次灌腸。説起榆次灌腸,相信聽説過的朋友很多,吃過的人也不少,可是知道這灌腸來歷的人可能就不太多了。

相傳在民國初年,榆次市場上經營灌腸者較多,但唯有大乘寺街範臭小家是祖傳的灌腸經營者。清朝時,範臭小就隨父親範慶林學做灌腸,民國25年後,其子範二毛又繼承其業,後又傳其孫範玉亭,成為四代經營灌腸世家

灌腸是用蕎麪為主料製成的一種麪食品,其形狀與燒餅相似,只是中間稍厚,四周略薄。

在榆次,以豬血灌腸最為出名。其原料以蕎麪和豬血為主,豬血灌腸吃起來鮮香可口,顏色為淺褐色,軟中有韌而富有彈性。

灌腸冷食時輔以佐料,以鹽、蒜、醋、辣醬為主,再滴幾滴香油,食之涼爽、利口、香辣適中。熱食應切塊,以豬油烹炒,佐以蒜、醋,食之清香可口。

我的家鄉山西還有許多出名的小吃,大多以麪食為主,其中刀削麪、燜面、撥魚兒、碗禿等。故海內外早有“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麪食在山西”的説法,我真誠地歡迎海內外的朋友來山西做客,嘗一嘗山西的麪食,一飽口福。

山西小吃

今天是來到山西省太原市的第三天,大家都想去街上,品嚐一下當地的特色小吃。

早就聽説山西是麪食之鄉,刀削麪尤其有名。一路上,導遊都在説,山西的.刀削麪和北京的炸醬麪、山東的伊府麪、武漢的熱乾麪、四川的擔擔麪是中國五大面食。我平時最喜歡吃麪條了,而且特別愛吃刀削麪,這次説什麼也得嚐嚐正宗的山西刀削麪,到底味道怎麼樣。在麪館,我看着老闆用一塊薄片將麪糰一片片地削出來,滾到沸騰的鐵鍋裏面,等到浮上來後,老闆用勺子盛開,灑上一把牛肉、香菜,再加點山西老醋,味道誘人呀。我情不自禁地吃了一大碗,再看大家都讚不絕口。美食帶給了我們好心情,這裏的刀削麪風味獨特,我吃得滿頭大汗,覺得好像所有的煩惱都散發出去了。不信,下次你去的時候不妨也來嚐嚐這裏的麪條。

我們在街上逛了一會,接下來去品嚐石頭餅。石頭餅也是山西的名小吃,燒的方法離不開石頭,利用石頭傳熱慢,散熱也慢的特點,把麪糰攤成麪皮,蓋在加熱好的石頭上面,然後把另外的一些石頭也蓋上去,慢慢地石頭餅就加熱成熟了。石頭餅歷史很悠久,除了這個名字外,它還有其它的兩個名字:石予饃、石傲餅。相傳唐代叫作石傲餅,後來才叫石頭餅的。

我再給大家介紹平遙牛肉,這也是山西特色小吃,而且比刀削麪還要有名。在平遙古城,不管是工作日,還是雙休日,牛肉店門前人都多得不得了。平遙古城每天都有很多遊客,大家都會帶點牛肉回去的。我品嚐了一下,口味有點重,但還是很好吃,看來平遙古城這條路線還是選對了。我們在購買牛肉的時候,我一邊在看説明書,原來這裏的牛肉在製作前都要用大劑量的鹽進行醃製,難怪比我們仙居牛肉品味要重呢。

今天品嚐了許多山西特色美食,特別帶勁。同學們以後有機會的話,可一定要去品嚐我跟你説的這些小吃哦!

山西特色小吃

山西特色有很多,例如,過年吃餃子,還有各種面:刀削麪、餄餎面、拉麪、手擀麪……還有很多。

在這裏面我最推薦的是刀削麪,削出的刀削麪,一片連一片,好像流星趕月,在空中劃出道道弧形白線,面片落進湯鍋,湯滾面翻,又好像銀魚戲水,煞是好看。有一首詩這樣描寫:“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面要揉成尺餘長的筒狀,削麪時,人站鍋前,一手託面,一手持刀從上向下往鍋裏削。削出的麪條呈三稜形,寬厚長度一樣。工藝精巧的廚師削出的麪條“一根落湯鍋,一根空中飄,一根剛出刀,根根削麪如魚兒躍”。雪白的麪條配上不同的湯汁和肉粒,別有一番風味。人稱山西人是“醋老西兒”,所以調料裏醋是必不可少的,再加一小勺鮮紅的辣椒油,色香味俱全,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碗。

聽説,刀削麪還有一個故事:據傳當蒙古韃靼侵佔中原後,為防止漢人造反,將家家户户的金屬器具全部沒收,每十户人家只能用一把廚刀輪流做飯。有位老漢想取刀做面,不料刀已被別人搶先拿走了。老漢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塊薄鐵皮,想到就用這個切吧!他把揉好的麪糰放在一塊木板上用左手端好,右手操起鐵片就削了起來,薄薄的面片就這樣削好了,這個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品嚐刀削麪也是一種學問。我總是先舔舔香濃醇厚的醬汁,感受它鮮美的味道,然後夾起倆三根麪條和一塊五花肉,放進嘴裏慢慢咀嚼,品味那外滑內筋亂而不黏的刀削麪和鮮嫩口渴的五花肉,任那濃郁的氣息在嘴裏迴盪,接着再將湯一掃而光,吃到滿嘴是油才意猶未盡地離開。

刀削麪不愧為山西面食之首,怪不得在世界享有盛譽。如果大家有時間,可以來這裏平嘗平嘗。

山西刀削麪

刀削麪是山西有名的風味小吃,因其風味獨特、製作方法別具一格,而躋身“五大西食名品”之列,它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

刀削麪絕對是色香味俱全的風味小吃。做好了的刀削麪,麪條又薄又寬,浸在散發着滾滾濃香的鮮美湯汁裏,加上幾塊閃着小亮點的紅燒五花肉,再將綠油油的小青菜、淡黃的豆腐皮和一小片一小片的香菜散落其間,着實令人垂涎三尺。

刀削麪的做法十分有趣,這得名於它非比尋常的做法——刀削。先搓一個麪糰,揉勻,揉軟,揉到表面光滑、平整為止。然後左手託着麪糰,右手持着特製的弧形削刀,“嚓,嚓,嚓……”一刀接一刀地削出薄薄的面片。只見這些面片一葉連一葉,如流星趕月一般,在空中劃出一道道白色的弧線,“撲通撲通”落入湯鍋。湯滾面翻,這些被翻起的面片好似一個個機靈可愛的小魚寶寶,自由自在地在水裏游來游去,真有意思!等到熱氣騰騰的刀削麪出鍋時,再根據個人的口味澆上不同的滷汁,一碗香飄十里的美味佳餚就做成了。

品嚐刀削麪也是一門學問。我總是先舔一舔香濃醇厚的滷汁,感受它鮮美的味道,然後夾起三兩根麪條和一塊五花肉,放進嘴裏慢慢咀嚼,體味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的刀削麪和鮮嫩可口的五花肉,任那濃郁的氣息在嘴裏迴盪,接着再將滷汁等一掃而光,吃到滿嘴是油才意猶未盡地離開。

記得有一次,由於急着吃五花肉,我沒把筷子拿穩,“撲”,五花肉一下子被送到了我的臉上,紅色的滷汁也沽在了我的臉上,而我的臉,則像抹了大紅胭脂一般紅豔光澤。從此,我又為刀削麪取了個好聽的名字——“胭脂面”。

小吃作文 篇5

因為在出發前爸爸就在網上把廈門的著名小吃包括地址都收集了。所以,我們幾乎把廈門所有的特色小吃都吃遍了。

廈門更象是一個熱鬧的小城市,大的飯店酒店很少,街道兩側到處都是特色小吃,我們就一家挨一家的吃着不同的口味。其中西門土筍凍,峒嶼鴨肉粥,勞山扁食,小眼睛海鮮大排擋最好吃!噢!我想起來了,我的最愛實際是魚丸!我想我應該再多吃點!

"土筍凍"很好吃,筋筋的象果凍一樣的感覺。可是你知道"土筍凍"是什麼做的嗎?後來我知道也看到它裏面原來放的是海沙蟲,就再也不想吃了。

勞山扁食聽上去很奇怪的名字,看到的時候才知道,就是我們經常吃的雲吞。哈哈!很好玩吧!

小眼睛大排擋有各種各樣的海鮮非常好吃新鮮!

峒嶼鴨肉粥也好吃,裏面還可以放各種不同的東西,非常奇怪,有趣!

好了,不説了!我要吃我的魚丸了!這才是我的最愛!再見了!

小吃作文 篇6

説起中國的特色小吃,那可多了去了:有鄖縣的三合湯,四川的龍抄手,陝西的肉夾饃,貴州的米粉,山西的刀削麪,南京的湯包,天津的狗不理......毫不誇張的説,各式小吃,各種美食能從北極能排到南極去。這些天南地北的小吃都有着濃郁的民族特色,不僅色香味兒令人稱絕,有的還有美麗的傳説呢。

要説我最愛吃還是蘭州拉麪。它的勁道,它的面香,應該是為很多人所熟悉的,這也是我國大部分人都喜歡吃的原因。蘭州拉麪是從很久以前流傳下來的,一開始只在蘭州才可以吃的到,現在則分佈的地方越來越廣了,在哪個地方都可以品嚐到它香醇的味道。

因為上學忙已經很久沒吃過了,今天是寒假第一天,晚上我就拉着朋友一起向麪館飛奔而去。我要了一份兒大份兒牛肉麪,朋友只要一份兒小份的。

得了等飯多動症的人自然不會安安靜靜地坐在座位上,一定是要下地走一走的,眼睛的餘光卻不離廚房,看着大廚馬上要做完了,就飛快地跳回座位,坐等美味端上,好大快朵頤。很快,服務員就把我們的面端了上來。用筷子稍微攪拌了一下,香氣便撲鼻而來,我禁不起誘惑趕緊先滋滋地吸了口麪湯,朋友看我這猴急樣兒,打趣地説:“此時此刻我要吟詩一首《望蘭州拉麪》(小李)蘭州拉麪香氣飄,小浩饞的口水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美食當前,我也顧不上反駁,一口接一口的把面一掃而光,湯都不捨得扔掉,咕咚咕咚都倒進了肚子。

心滿意足的我,拍拍肚子走了,但那味道還在口腔中迴旋,看來蘭州拉麪獨有的香我是永遠也忘不了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