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端午節作文合集15篇

來源:文萃谷 6.98K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端午節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合集15篇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

早上,我一起來,就看到家家户户的門口上都插着艾蒿和菖蒲,我疑惑不解,就去問媽媽:“媽媽,今天是什麼節日呀?為什麼每家每户都插着艾蒿和菖蒲?”媽媽告訴我:“今天是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的節日。”“屈原是誰啊?”“屈原是古代的一名詩人,公元前278年,秦國攻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自己又無能為力,心如刀割,但他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是五月初五那天,他抱石投入淚羅江。屈原死後,楚國的百姓為以免魚、龍蝦、蟹吃屈原的身體,就把粽子扔進江裏。後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了家鄉的傳統節日,家家户户都要舉行相關儀式賴紀念這一特別的日子。”“哦!”我聽了恍然大悟。

吃完了早飯,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我們先把粽葉洗乾淨,再把浸好的糯米用粽葉抱起來,然後用繩子捆來,最後把粽子放到鍋裏煮熟。經過了幾個小時忙碌之後,一個個香噴噴的粽子終於好吃了。下午我們還去看了賽龍舟······

今天是我最快樂的一天,我不僅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而且我還學會了包粽子。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到端午節滿街都盪漾着孩子們的歌聲。

聽大人們説,端午節大多是紀念屈原的。傳説屈原不願和腐敗的朝廷在一起同流合污,就跑去投汩羅河。人們有的去打撈屈原的遺體,有的把一些食物扔進江裏,説是讓魚、蝦、蟹吃飽,就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為了紀念屈原,人們用樹葉包住飯糰。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了我們今天的粽子。

賽龍舟是我很喜歡的運動。聽媽媽説,早在三百多年前,明代張岱就寫過《金山競渡》一文,生動記述了鎮江金山龍舟賽的壯觀而且有趣的場面。在鎮江賽龍舟具有特殊意義,因為每條龍舟的船頭都有一面大鼓,而鎮江地名的歇後語就是“船頭敲鼓震(鎮)江。”每逢端午節,我們鎮江就會在美麗的金山湖上舉行龍舟賽,20名選手隨着鼓點聲整齊劃一的划槳,幾條長龍在水面上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尤為激烈。同時還會有各種各樣的表演,熱鬧非凡。

端午節真是個美好、生動的節日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

我的家鄉在蒼南龍港,這裏的節日眾多,我卻最喜歡端午節。

盼呀盼呀!我最喜歡的端午節到了。家家户户,門窗上掛上菖蒲艾草,散發着淡淡的藥草香。

清晨,河岸邊彩旗飄揚,鑼鼓喧天,有許多大人在賽龍舟呢!我趕快跑向人羣裏,彎下身子往裏擠。呀!一條條龍舟做得可真傳神威武,龍嘴裏都有一顆龍珠,金光閃閃。啊!要開始了,龍舟上的健兒們身穿綵衣,臂扎彩巾,緊握船槳飛也似地衝向終點。陽光下彷彿幾條巨龍在河面上飛奔。我們的喝彩聲震耳欲聾,連喉嚨都喊啞了。

咕嚕,咕嚕……我的肚子叫得比哨子還響。回家時,外婆早已包好粽子等着我了。有肉餡的,有蜜棗餡的,還有豆餡的,各種各樣。我最喜歡的就是豆粽了,還叫外婆教我包粽子呢。外婆把粽子一股腦兒倒進大鍋裏蒸,一會兒,整個房間充滿了粽香,棗香。

熟了,熟了!終於可以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豆粽,還滾燙的,我不停地換手呵氣。外婆見了,連忙笑着説:“小饞猴兒,別急,別急!粽子有的是,讓你吃個夠。”我一口塞進嘴裏,啊,真香呀!

我喜歡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等,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

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粽子、插艾草、賽龍舟、飲雄黃酒等,據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

每年的端午節,我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粽葉;碧綠碧綠的;散發着淡淡的清香。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媽媽就把粽葉先洗乾淨。再放在熱水中燙一下,然後把糯米洗乾淨,把蜜棗倒入碗中,準備工作做好了,媽媽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媽媽把粽葉折一下,往裏面裝糯米,在糯米中放入一顆甜甜的蜜棗,把粽葉包好,用線把包好的粽子纏緊打結,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媽媽的手可真快呀!一會就包好了幾十個四角形的粽子,整齊的放在鍋裏。

接下來就是煮粽子。媽媽往鍋里加了許多的水,然後開始煮,煮了好一會兒,粽子就好了,此時家裏瀰漫着粽子的香味,終於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

坐在桌前,剝開碧綠的粽葉,一股股清香撲鼻而來,是糯米的清香,是蜜棗的香甜。趁熱咬上一口,一種無法形容的香糯在嘴裏蔓延開來。吃到嘴裏才發現,原來在糯米里,早就融進了粽葉的清香,蜜棗的甘甜,這種感覺只有端午節才有吧。所以,我向大家提議,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的傳統一代又一代的傳下去。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

端午節要到了,看到滿街的粽子,不由得讓我想起了老家的端午。我記得很清楚,是六歲那年,爸爸休假帶我回老家,恰逢端午節。老家的節日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給我留下美好的回憶。

六月份的山東天氣有點熱,但是早晚都很涼快。白天干熱的風裏還夾雜着熟透的麥香味兒,時而遠遠傳來幾聲布穀鳥的叫聲。

一到家就見爺爺奶奶在泡黍子和糯米,鍋裏還煮着紅棗,甜甜的味道灌滿了整間房子,遠遠地聞到,就想偷一顆吃。大夥都在忙自己的事兒,根本顧不上照顧我們,我也不想給他們添亂。

我剛到家時還有些靦腆、不習慣,但是沒過多久就和小夥伴們瘋在了一起,跑呀、跳呀、追呀、笑呀,玩的樂不思蜀了。正在興頭上,爺爺交給一個任務,讓哥哥帶我們到河邊採長茅草和寬大的蘆葦葉,我們的任務完成的非常出色,可身上被劃得青一道、紅一道,癢得難忍,心裏卻美滋滋的。

中午回家,剛進院門,就聞到一股香味。不一會奶奶就端出肥大尖尖的粽子,撥開棕葉,咬一口香香糯糯黏米,甜味充滿口鼻,香氣浸入心脾。我恨不得連粽葉都吞進了肚裏,還喝了一碗半加了紅糖的小米粥,一個鹹蛋黃,那感覺真似神仙生活。爺爺告訴我,粽子那淡淡的微甜清香,就是葦葉和茅草的發出的味道,就是我們的功勞。

過節了,看見街上串串的粽子,我便又回味起家鄉那黃橙橙的黍米棗棕,回想起那粘人的味道……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

端午節就要到了。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

到了那天家家户户都開始包粽子,吃粽子。粽子的形狀也是各式各樣的,有三角形,長方形的,還有枕頭形的等等……味道也是有很多種,比如有鹹的,甜的,辣的,夾餡的,肉的和素的好了好了不説了,反正花樣很多至讓我流口水。不過那些全是買的,我覺得還是我家的粽子好吃。那是因為有我的辛勤的勞動成果,所以好吃。

儘管我不會幫媽媽包粽子,可是能幫媽媽淘米洗棗。當媽媽把包好的粽子一個一個的放入鍋裏時,我就在想“香噴噴的粽子什麼時候才能煮好呢?”媽媽好像看出我很着急的樣子,笑了笑對我説:“看你那猴急的樣子,找什麼急呀!這煮粽子得需要有耐心不能着急,否則會把粽子煮壞的。需大火燒開後,再用小火煮一小時才能吃到熱騰騰,香噴噴的粽子呢。”“哎,還得等這麼長時間呀。算了吧,還是玩會兒吧。”

每當我看到粽子就想起媽媽説的'那番話。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以後不管做什麼事都要用心,還要有耐心,誠心和細心,還有恆心,這樣才能學好本領,做好每一件事。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

我非常喜愛家鄉的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到現在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據説,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愛國大詩人,他叫屈原,當初他因不滿當時政事而被別人殺害並且扔進了又急又寬的汩羅江裏,人們知道了,怕江裏的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便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扔進江裏,這樣魚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正好那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節,以示悼念。 這一天,人們整天都會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裏,到處洋溢着濃濃的節日氣氛。它能和家鄉的春節、清明、中秋節一樣熱熱鬧鬧,處處洋溢着人們歡歌笑語和歡度節日的快樂。

做饅頭、蒸包子、包粽子、煮芽豆,是我們家鄉過端午節的習俗。我媽媽做饅頭、蒸包子,總是要先將荷葉平鋪在蒸籠裏,媽媽告訴我,荷葉可心清熱敗火,有益身心。説實話,用荷葉蒸熟後的饅頭,那清香的味兒可真是美極了,不信你聞聞!吃鱔魚也端午節這天最“高檔”的菜餚之一。一大清早,爸爸就開始殺鱔魚了,你瞧他,先將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鱔魚“狠心”的敲死,然後“開腸破肚”,一雙沾滿鱔魚血的手紅鮮鮮的。

左盼右盼,好容易盼到下午開飯了。忙活了半天的媽媽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宴席,滿桌子的雞鴨魚肉,滿屋的歡聲笑語。我搶先拿起酒瓶,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每人滿滿的倒上一杯酒,我自己也倒上了一杯“可樂”,我高高舉起杯子:“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祝您們端午節快樂!”歡樂的笑聲伴隨宴席的香味,構成了和諧幸福的家庭歡樂曲。

朋友們,歡迎你們到我的家鄉來過端午節,那一定會大飽口福哦!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8

香噴噴的粽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釀好了,賽龍舟的船也準備好了,端午節也就隨風而來了。

端午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説就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僅僅詩詞寫得好,還有相當的謀略;既就是一位詩人,也就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於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就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理解屈原的意見,並且進讒言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此時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農曆五月除五投汨羅江自盡。屈原寫了很多不朽詩篇,比如有:《離騷》、《天問》等等……

端午節還有許多別名,有:浴蘭節、女兒節、五五節、端陽節等等……

我十分喜歡端午節,因為這其中寓含着很豐富的好處。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9

星期六我和媽媽去外婆家“媽媽,媽媽我們買點東西給外婆吃吧”媽媽説:“好呀,端午節快到了買點粽子,雞蛋吧。”我問媽媽端午節為什麼要買粽子呢?記得幼兒園老師以前也説過端午節的故事,可那時年紀還小,只記得端午節要吃粽子、賽龍舟。

在路上媽媽給我講了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傳説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他提倡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合齊國抵抗秦國,遭到一些小人的強烈反對,楚懷王聽了小人的話把屈原革了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長江流域。後來,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在五月初五那天,他傷心欲絕抱着石頭跳下汨羅江,屈原死後,楚國百姓非常哀痛,紛紛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着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的還拿了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

人們見後紛紛模仿。還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哦,現在我明白了端午節原來是這樣來的。”

聽了這故事小朋友們你們也清楚端午節的由來了吧!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0

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説,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我的家鄉唐山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着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我最喜歡端午節。我以後要學習屈原,一定要做一個能為祖國做貢獻的人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

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説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划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划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羣眾頂着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

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裏裝着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裏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1

家鄉的端午節真有趣啊,請讓我來給你們介紹介紹吧!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奶奶就要開始忙活了,早上的時候奶奶就在包粽子,我去奶奶面前説:“我來幫你吧。”奶奶説:“好,我來教你吧!”在奶奶在指導下,我先拿了一些粽葉做成三角形,然後放豆子和肉。奶奶教完了,我和奶奶就開始包起來。我按照奶奶的方法,我沒包多久,就包了好幾個,但還有十幾個粽子沒有包,我很累了,就問奶奶累不累?奶奶説:"累是類,但是不能停下來,否則吃飯的時候就吃不到美味的粽子了,我聽了奶奶的話,動力十足,又開始包起來,還剩五六個了,我和奶奶用了很大力氣來包,沒包多久,終於還剩最後一兩個了。經過奶奶的同意,最後兩個我包的火腿腸味兒。哈哈,肯定好吃極了,聞着都想呢!

最後,我們把今天的成果放在盤子裏拿去煮,煮好後,一陣撲鼻的粽香味兒傳來了。我們開開心心地吃着粽子,心裏美滋滋的。

家鄉的端午節真有趣,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最喜歡家鄉的粽子了。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2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中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划龍舟,可我們是北方人,不划龍舟。我們的習俗是在過端午節時,把七色彩繩戴在手上,説是可以避邪,保平安,還包括大人對我們的美好祝福。我們還會用彩紙剪成一個葫蘆,貼在門上可以招來好運。

關於端陽節的來歷,據説是一位叫屈原的大夫被逐出城外後,他聽説自己的都城被人佔領,心如刀割,投江自盡,人們怕他的屍體被魚吃了,就用葦葉包住飯糰扔到江中,這就是我們後來吃的粽子。

因此一到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粽子,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有甜味。我對於肉粽子不敢興趣,卻對糯米粽子情有獨鍾,尤其是裏面的大蜜棗,甜滋滋的。每逢端午,我家就開始包粽子,去年我要吃自己包的粽子,媽媽開始教我包。開始我怎麼也包不好,,有時還都稱不上粽子,辛苦學習半天,才總算包了個“熊樣,皇天不負有心人,最後我終於包了個好看的粽子。我高興地把包好的粽子舉在頭頂上,卻聽“譁---”一聲,撒了我一頭頂,我生氣的看着頭上,無奈的歎了口氣,但我不灰心,我一定可以包好多好多好看的粽子。

我愛端午節,我愛自己包粽子!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3

時間過得真快,感覺過了年沒幾天,一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使我不由的想起兒提時在家鄉過的端午節了。

那時候家裏的經濟條件不大好,尚在兒童時期的我們對於端午節沒有太多的感情,那時候的我們除了玩,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端午節時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頓母親親手做的粽子了。粽子一般是用糯米,再加上幾顆大紅棗,外面再包上波蘭葉(我們這兒的人對山上一種灌木的葉子的叫法,據説用這種葉子包的粽子味道特別清香),用桑樹皮緊緊地包紮起來,一個粽子就完成了。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包粽子的準備工作卻是很麻煩的。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母親就早早的把糯米泡在水裏,把波蘭葉和桑樹皮泡在另外一個盆裏,這樣泡上大概一天的功夫吧。到了下午天不早的時候,母親才開始包粽子,一個一個的粽子在母親靈巧的手中誕生了。母親把粽子們一層層的排在大鍋裏,然後再倒上水,直到水浸滿粽子為止。端午節的早晨大概三點鐘吧,母親就早早的起牀了。母親把柴火點燃,爐火照亮了母親乾瘦的臉頰和細細的汗珠,就這樣用文火慢慢的煮粽子,大約三四個小時吧。等到我們揉着睡眼惺忪的起牀,母親就把大鍋端到了屋裏,打開鍋蓋,一股粽子的清香就立刻在整個屋子裏瀰漫開來。我們往往是來不及洗手就忙着伸手去抓粽子,即使燙得手疼也不想撒手。現在回想一下自己那沒出息的樣都感到好笑。母親則看着我們貪婪的吃着粽子笑了。

如今吃粽子早已不是端午節的“專利”了,大街小巷整天吆喝着賣粽子的聲音,偶爾買上幾個來吃,也感覺沒有以前母親做的好吃,味道也大不如前,不知是何緣故?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4

往年的粽子總是外婆包,今年我纏着外婆,硬是要學包粽子,外婆拗可是我,只好答應另外。

初四午時,我就跟着外婆學包粽子,外婆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捲,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外婆的樣貌,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外婆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住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頭用力拉緊,上頭放鬆一些。”在外婆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之後,外婆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我也在粽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弄破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外婆説:“搖動筷子的時候要清一些,把粽葉捏緊些。你看”媽媽邊説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貌了。

;最終一道工序捆繩。只見外婆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粽子。歲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經過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恆心。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5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它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我們家鄉在端午節那天,每家每户都要吃粽子。我們從菜市場裏買來了包粽子的粽葉,還有糯米、豬肉。先把糯米和粽葉放在水裏浸泡幾小時後,用浸泡過的粽葉包上糯米,再放上一小塊肉,然後用線綁好,這樣一個可愛又漂亮的小粽子包好了,再把包好的粽子放鍋裏煮上幾個小時,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

我邊吃粽子邊問媽媽,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媽媽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以前戰國時期有一位楚國人叫屈原,他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詩人,也是我國己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詞這種文體。後來因那時國王聽信饞言被流放,最終投江而死。原來端午節的意義是為了慶祝豐收,後來因為屈原投江那天剛好是端午節,所以這個節日的意義就漸漸讓位於對出原的悼念。有些地方還在端午節那天在大江裏賽龍舟。這種撫慰屈原忠心的古俗世代相傳。

我們那裏的人隨便走到哪户人家都能吃到熱騰騰的粽子、麻花、茶葉蛋。我媽媽還帶上這些東西送去給外婆外公吃,也表示一種對親人的想念。

這真是一個開心熱鬧的節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