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讀後感合集15篇

來源:文萃谷 2.78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活着》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着》讀後感合集15篇

《活着》讀後感1

正因為異常艱難,活着才具有深刻含義。沒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沒有比活着更艱難的事。

活着是最好的幸運,亦是最大的勇氣。

主人翁富貴,他是幸運的,並樂觀堅強的活着的;他也是不幸的,可悲的,可憐的活着的。在他有限的生命裏,親手葬送了自己所以的親人,晚年只剩老牛陪伴。

我自認為這是一本不容置疑的消極小説,可它的消極中又極具諷刺的樂觀與積極。在這本小説中,富貴輸光自家產業後,他開始醒悟,不得不説此時他的形象是樂觀、積極的。沒有沉迷於賭博,明白了家人的重要,對家人更加關心與愛護。但我覺得這也是整本書中最可悲開始的地方,好比一個人犯錯後再也不能回到原來,無論你再怎麼努力,失去的只會更多。

富貴窮盡一生,讓“雞變鵝,鵝變羊,羊變牛”,兩鬢斑白時終於實現夢想,有了一頭老牛,然而也只剩這一頭老牛。或許這就是活着最大的魅力吧,失去一切最終還是能得到,最重要的肯能是心境的得到吧?無論生活多麼困難,自己認為幸福的活着才是最重要。

《活着》讀後感2

活着,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與平庸。《活着》,對中國百姓的妥協,忍耐和堅韌最入木三分的寫實。故事展示的不僅僅是福貴的活着,更是那個年代中國百姓的一輩子。故事展示的是一種大悲愴!個體與歷史,生存與環境,偶然與必然的大悲涼!

一羣小人物,在不可抗拒的時代洪流中跌跌撞撞。在主人公剛抓住生活中的一點點喜樂時,命運的殘酷一面轉瞬即至——人身不由己,人呼天搶地,人慾哭無淚,只有保持一種淡淡的希望——活着,以苦為樂,從絕望中找希望,這是特定時代給他的信仰和追求,不然,你能怎樣?誰都無法逃離的命定的劫數!

“活着”為的什麼?它不是純粹地為了活着而活着;而是因為有一些感情的聯結。

一個人的活着,不僅僅是個人在活着,他還從身邊的人那裏獲得生存的意志與動力,同時他又是其他人賴以活着的精神動力,而他又因別人的活着而活着。有了為別人而活,別人也因我而活的信念,他就不會輕易地被外在的一時的荒唐與殘酷所擊倒,這就是本書給我的啟示錄。

《活着》讀後感3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着。”這句經典我相信很多人都應該聽過,《活着》這本書就完美的詮釋了這句名言。“福貴”作為主人公,他的人生經歷就是這本書所圍繞的事件。半生福貴半生貧,最終明得終身理。文中有一段是寫福貴沉浸在賭博的漩渦中無法自拔,不知不覺的陷入了龍二的陰謀當中最後輸光了家中所有財產,讓一家人淪落為階下囚,表現出了當時社會的人心險惡,但就是這樣慘痛的教訓才讓福貴從黑暗當中一點一點的給拉了出來,一次一次的慘痛經歷讓福貴越發的感覺到了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最讓人感動的是家珍和他的孩子們,即使自己丈夫嗜賭如命也依然對他不離不棄,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所學習的,他的孩子們即使是在年幼也懂得關心父母不讓父母為自己擔心。這不由得讓我們所反思,我們身處於富康的社會難道不應該懂得回報父母一點一滴的汗水嗎?哪怕是不讓父母為自己所煩惱也是值得我們去多做的。

最後我想《活着》這篇文章是值得我們去閲讀的,它讓我們懂得感恩以及對人生的感悟,富貴不求,只甘於做個平凡人,平平安安快快樂樂過完一生不也是自古以來的人們所向往的嗎?

《活着》讀後感4

雞長大了就變成了鵝,鵝長大了就變成了羊,羊長大了就變成了牛...牛以後啊,饅頭就長大了,饅頭長大了就坐火車,坐飛機...那時候啊,日子就越來越好了。”

以上兩段話,是富貴(葛優)對他兒子以及外孫(饅頭)講的,第一段是給兒子講的,第二段是給外孫講的。都是充滿希望的話。看過不少人都拿餘華的小説原著和電影比較,説小説更震撼,因為小説裏面富貴身邊的人最終一個一個都離開了富貴。小説我是沒看過,以後也不想去看。為啥非要這麼冷血呢。我喜歡開心的結局,哪怕開心的結局有點假。更何況,電影的結局還是很真實的,僅僅是一家人剩下的幾口人圍在一起吃飯,簡單的幸福。

題外話,片子中居然能同時看到姜武和郭濤,實屬意外。因為我感覺現在的郭濤和姜武有些類似,不適合在同一片出現,但是當時郭濤還挺瘦啊!

《活着》讀後感5

讀過餘華所著《活着》,像是被一個重重的石塊堵塞住了胸口,激盪心靈的悲愴,讓人久久回洋。那個深沉的陰影始終投射在心海,一個黑暗的社會,一個戰亂的年代,一個紅色狂熱的季節(XX)孕育着一個註定要飽經那代人所要嘗便的艱辛。

生命在那裏是一個在風雨中搖曳將要燃盡的燭火。一個生命在貧困的命運面前是那樣脆弱而無力。但一個生命存在最重要前提是維持生命的存在,人們在為爭取最基本的生存條件——温飽都無法滿足時,怎樣保證生命存在而真正活着!其中透漏着的無助,只能用宿命論來解釋的無法抗拒的.哀歎!

在那個幾乎沒有生命存在的條件下,生命的延續和親情的呵護之間的關係是矛盾還是融洽?那個富貴給了我們答案:親情是維繫生命延續的精神支柱,有時真地感到人的力量是那麼渺小,同時又是那麼堅韌,似乎那種堅韌又是能戰勝一切的!

《活着》讀後感6

一個時代的饑荒,總會給人民生存帶來巨大的壓力。

傅貴是那個時代不幸的大多數中國人的縮影。它有一種無法貼牆的混亂,卻需要他經歷無盡的逃避和失落,為了活着一次次失去自己的底線。

他一路跑來似乎只有一個願望,那就是活着!看着他過着豬狗不如的逃亡生活,不顧一切的跑回家,他的形象讓人看着可笑又可悲。

最後他什麼都熬過來了,回家了,但是親人一個個離開了他。最後,他一個人生活,沒有人類的生活。但是那又怎麼樣呢?

生命之所以無窮無盡,延續千年,是因為有人能用牙活下來,活幾十年。

永不停息的生命就是,即使生命如此脆弱,經歷了那麼多滄桑,也要承受!

即使到了最後,當生活回到原來那個沒有親人,沒有理由的個體,也要帶着田間的麥稈,帶着不屈不撓的意志生活。

《活着》讀後感7

有些人認為:人活着不為什麼,只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這不無道理,一個人的生命是屬於自己的,為了自己就得好好活下去。可很多時候,我們想的最多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關心的人。他們甚至比自己更重要,如果從這方面來講,人活着還僅僅是為了自己嗎?還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嗎?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換成是我,我會不會繼續生存下去,但是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這種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和對世界的樂觀態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我很佩服福貴,我佩服他的堅忍,因為他還活着,他的一生是不幸的,活着就是一種苦難,人生大抵如此,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痛苦悲傷卻是漫長的,很少有人因為一件開心的事快樂一個月,而很多人會因為一件事傷悲一年甚至一生。

人的一生不是很漫長,也許幾十年,長一些的百十年,只要活着,就好好珍惜現在的一切,也許失去後,對許多人來説就等於失去了生命。但只要還活着,還沒有失去,一切都有可能。不管發生什麼,也不為什麼,好好活着!

《活着》讀後感8

《活着》通過以作者聆聽福貴的敍述,平靜描繪了福貴的一生,也反應出福貴那個年代農民的生活狀況。

通讀全書閲讀之後,為了更好的寫出來,但是由於時間關係,只看了電視劇《福貴》,電影《活着》的一些片段,和幾篇讀後感,全書雖然在平靜的敍述,但是全文給人的感覺就是悲劇,從福貴敗光家產氣死他的父親,到他為了請醫生而進城卻被當壯丁抓走,因為貧窮把女兒送人,後來的兒子因獻血被而死亡及後來鳳霞、家珍、二喜、苦根每個親人的離去等,僅剩下福貴和老牛孤獨的生活,活着的意義也是僅為活着。

但是換一種想法,福貴敗光了家產,也沒有了龍二的結局,抓去當壯丁,後來回到了家珍身邊,又何嘗不是一種幸運呢,雖為貧窮,但有家珍的陪伴和温馨的家庭,不也是幸福的嗎?活着,幸與不幸,又是如何定義呢?

由於個人的生活經歷有限,《活着》給我的啟示是,無論外界生活如何,都應該樂觀、積極去面對。上帝在關了一扇門的同時,肯定為你打開了一扇窗。面對不喜歡的外界環境,要做到既來之,而安之。從容面對,總會得到收穫的,面對喜歡的外界環境,要保持謙卑之前,不要過於驕傲,我總是認為好運和壞運是1:1的,如何過於驕傲,會造報應的。

《活着》讀後感9

意義的本身就是活着。

前段時間讀了餘華的活着。我感到一種荒涼的壓力。正像小説中餘華用一種蒼涼的筆調,用全知者的心態,默默還原悲劇。我面對這個能夠看到自己過去模樣的老人,用着看似平淡的樂觀回顧自己的一生。

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小説裏福貴的所有親人,母親,兒子,女兒一個個離他去,最終只剩福貴一人以及一頭老牛。在空曠的世間相依為命,一人一牛,同樣的年老,同樣孤獨,同樣活着。

這部小説帶給人們的不應該是生活的態度,更應該意識到文中的他不過是千萬勞苦大眾的一個縮影,從古至今遭受任何磨難人堅持不懈的所有人民。

好好活着,是中國人最樸實的願望,只有好好活着,才有實現其他願望的一切根源。

希望我在重新讀這本書的時候,能夠以一種全新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不僅僅侷限於人們所認識到的事物。希望大家都能去讀讀這本書。

《活着》讀後感10

每個人都有一點悲觀色彩,當我們發現有人比我們還慘還痛苦的時候,便會產生一種欣慰,甚至是慶幸的心理。

這就是悲劇存在的意義,讓人們沒有後顧之憂的挖掘心中的痛苦,然後釋然,以一種淡然的心態“活着”。對於美好與邪惡,善良與陰險,餘華曾經這樣寫道:“蜂擁而至的真實幾乎都在訴説着醜惡和陰險,怪就怪在這裏,為什麼醜惡的事物總是在身邊,而美好的事物卻遠在海角。”我覺得就是一種出發點和參照物的問題。如果我們開始就覺得一件事情是“壞”的,或許有一點點的“好”出現,我們就會格外珍惜,覺得格外幸運。

相反,如果我們開始就覺得一件事情是“好”的,可能出現一點瑕疵,就會讓人大跌眼境。另外,就是如何比較。如果我們把生活想的過於美好,可能一點點的磨難就可以戰勝我們脆弱的內心。但如果我們理智客觀的看待生活中的一切,我想沒有什麼可以讓我們的內心出現無法控制的觸動,也就不存在失去理智的問題。這樣就可以及時的權衡好與壞,做出一個相對正確的選擇,對自己的人生,對自己怎樣“活着”有一個相對完整的把握。

《活着》讀後感11

昨天下午,我用了三個半小時的時間讀餘華的《活着》。讀後,説不出的感覺,傷感?殘酷?同情?無奈?似乎都有,但一切都歸於淡然,生活就是這樣。無論有多麼艱辛悽慘,依然要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小説的結尾寫着,《活着》,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

這是一部充滿血淚的小説。通過一位中國農民的苦難生活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一個老人,年輕時放蕩不羈,待家道中落,挑起破落的家,生活苦難之極,再加上親人的陸續離去,心中的悲苦,真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那是悲的極致了。但是,他活着……坦然面對生活的苦難,也坦然面對自己的生命。

《活着》讀後感12

現在我還沉浸在這情感內,《活着》演奏了一首悲苦命運的交響曲。我想起加西亞馬爾克斯着作的《百年孤獨》講述了布恩迪亞家族幾代人的悲苦命運。《活着》也是以福貴為主角講述了這個家族幾代人的命運,不同的是一個產於南美洲,一個產於中國,但都給我帶來對人生悲苦命運冷靜的沉思。

我內心渴望這樣的作品,就像《平凡的世界》、就像《穆斯林的葬禮》、就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樣的作品能將人帶到內心的深處,給你帶來一種冷靜沉思的心境。我的生命需要安靜、我的心靈需要沉思

此時我感謝餘華,感謝他寫出這樣的作品,這部作品很吻合的滿足了我內心的渴求,我的沉思讓我與書籍之間產生了一種獨特的默語,而這樣一種沉默的交流讓我的心靈獲得了一份踏實。

《活着》讀後感13

活着這本書,餘華先生寫成可能有些年了,以前一直聽説,卻到今天才讀到它,沒有別的原因,實在只是由於這書的名字.最近最鬱悶的心情就是在心裏嘀咕,自己到底為了什麼而活着,人又為什麼而活着.

懷着一種探索人生意義的心情,囫圇吞棗的一口氣把它讀完,我沒有像以前讀其他作品一樣,懷着一種挑剔的眼光往找作者的毛病,而是帶着一種對生命敬畏的情緒,從開始讀到最後.

整本書裏的人物都是悲劇,而最悲的是福貴一家子的命運,而這一家子中更為悲的則是福貴,一大家子人一個個的離開了他,到老了,但連個給他送終的人都沒有,可是他卻沒有放棄生命,他堅韌的活着.

“死了都要活着”,這是老全的一句話,道出了人生的真正意義,不是一有苦難就想着往死,也不是一有悲傷就想着往逃避.人活着,就要活着,好好的活着,為活着而活着.

無論碰到什麼樣的事,我們都應該勇敢的往面對,只要活着,總有希看,死了,不即是一了百了.

以後,假如心裏有什麼不好的動機,我會告訴自己,連富貴都好好的活着,你還有什麼不能承受的?

《活着》讀後感14

活着,一個難以捉摸的詞語,就像這本書一樣。深奧。

活着就自然要接受痛苦,要接受煩,並解決。現在的學生,包括我,常常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而活,是自己的將來,或是餘華在書中所寫的為了光耀祖宗。你還活着,那麼在你身上的擔子就從未放下。你要去承受痛苦,承受分離。餘華在書中説“活着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忍受,忍受生活賦予的快樂和痛苦、幸福和不幸、悲傷和高興以及興奮和無奈……當福貴的親人一一離去時他才學會珍惜

所以,我們應該正視生命的有限和脆弱,立足現實,珍惜生命,以最大的努力熱愛生命。當面對磨難時,不要怨天尤人,要勇敢地面對它,用愛和寬容來超越苦難本身,靠忍耐和温情來消散苦難。將生死無常的生命悲哀,轉換成對生命價值的自覺追尋與實現。相信生命在這樣一次一次的磨礪中,會變得更加堅強,而我們也會更加理解生活的本質,理解人生的美好。

這世上的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活着。近日中央台在向廣大市民提問:“你幸福嗎?”答案千千萬萬,但我覺得,能活在當下,就是幸福!

《活着》讀後感15

寒假裏讀了餘華的《活着》,這本書非常有意義。《活着》會讓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一種不膚淺的感覺,一種看了讓人深感悲涼悽慘的感覺。

故事講述了福貴的一生。他沒有因為親人的離去而結束自己的生命,因為活着是為了讓死去的人安心。其實福貴並不知道什麼是活着,他只知道人活着就是這樣,經歷一下酸甜苦辣,有錢就賭一賭,沒錢就種種田。活着就是這麼簡單。

人活着為了什麼?人活着不為什麼,只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而世上卻有成千上萬的人始終不明白,他們總以為活着只是為了幸福,只為了愛情,只為了養家,只為了金錢,只為了做官,只為了別人。當他們達不到目的時就跑去結束自己的生命。

有些人覺得自己的命不好,自己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對自己前途不懷有任何希望,於是他們也選擇了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種勝利。沒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沒有比活着更難的事!生不可選,死不該選,惟有硬着頭皮活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