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有感恩的心高中作文

來源:文萃谷 7.19K

打開“書香肥西”的網頁,首先映入我眼簾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寫的書《愛的教育》。

我們要有感恩的心高中作文

作者在序言裏寫道:“特將此書獻給9歲到13歲的國小生們。”這正是我們的年齡呀。

該書的題目可以叫作“一個國小生安利柯一學年的故事”,是由意大利某市立國小一位四年級學生寫的。並不意味着是直接出於他的手筆。他在這一學年裏日積月累地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呀寫呀,寫他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所想,到了年底,他爸爸在孩子的本子上加了批註,但力圖保持原故事的主題思想和孩子的語言風格。4年以後,他已升入高中。這時候,他重温自己的手稿,回憶起人和事更有新鮮感,於是,又在手稿中加進了新內容。這就成了現在我看到的這部書了。

我真的很佩服安利柯,這位遠在意大利的,曾和我們一樣年齡的學生。故事雖然發生在遙遠的國度,但書中的故事和我們的經歷又是那樣的相似。

開學的第一天。安利柯下課後,他迫不及待地跑到校門口,找到正在等他的母親,吻母親的雙手。母親對他説:“勇敢點,安利柯,好好用功,我們一塊兒學!”當我讀到“一塊兒學“這句話時,我的眼睛有點兒濕潤。“一塊兒學”,此時此刻,我想到了我的媽媽。想到了每天清晨喊我起牀,為我做早餐的情景。我還想到了,我們周圍很多的同學,父親在外打工,母親在家陪我們讀書,我們和媽媽何嘗不是“一塊兒學”呢?

在“二月”一節裏,“爸爸的看護人”寫了這樣一位愛父親的少年。三月的一個陰雨連綿的早晨,一個鄉下打扮的少年來到那不勒斯“朝聖者”醫院,他腋下夾個包袱,渾身泥水。少年從那不勒斯近郊的一個村子裏來。他父親一年前為工作離開家鄉去法國,最近才回到意大利。他前幾天在那不勒斯下船,不料上岸後生了病,於是急忙給家人寫了一封短信,告訴家裏他已回到意大利並生病住院。他妻子收到信後非常着急,卻無法抽身來看他,因為他們的小女兒在生病,還有一個襁褓中的嬰孩需要照料。只好給長子一些錢,讓他到那不勒斯去照料他的爸爸。少年步行十幾英里才到達那不勒斯。書中這樣描寫了少年看到爸爸的情景。

“不幸的爸爸啊!他變化得讓兒子都認不出來了!瞧,他的頭髮全白了,鬍子那麼長,深紅色的臉頰腫脹着,腫得皮膚髮亮,眼睛變小了,嘴脣變厚了,簡直面目全非,只有額頭和眉毛還能看出原來的一點樣子。他已經呼吸困難。”

少年為爸爸趕蒼蠅,病人呻吟時俯身安慰他。修女送來藥,他就接過杯子和勺子給病人喂水喂藥。夜裏少年把兩把椅子合在一起睡在病房角落裏。第二天早晨又開始他一天的工作。

故事發展到後來,少年日夜守護的病人並不是他的爸爸。此後的一天,少年的爸爸找到了醫院,告訴少年:“他們錯把另一個人當作你的父親!你媽媽來信説,她已經打發你來了,可我一直沒有見到你,我正替你擔心呢!可憐的齊齊勒啊,你來這裏幾天了?怎麼累得這麼憔悴?你知道嗎,我很快恢復了健康,我現在身體很好。”

“跟我走吧。”父親説,“今天晚上我們就可以到家了,走吧。”父親拉着他就要走。

可齊齊勒説完話卻沒有挪動一下腳步。他滔滔不絕地對父親説:“爸爸,彆着急,再等等。我不能離開,還有這位老人怎麼辦呢!我把他看成是你照料他5天了,我很愛他,他的目光也不能離開我。他現在的.情況很糟糕,我要一直守着他才行,我得給他喂藥喂水。你別生氣呀!我不能狠心離開他。我心裏很難過,我明天回家,讓我再陪陪他吧!你看,他又再那樣望着我。我不知道他是誰,但他很愛我。我走了,他一個人孤苦伶仃,會死掉的。親愛的爸爸,讓我留下來吧!”

任何人在讀到這兒時,我想一定會被深深感動的。父愛的親情我們都會有的。我們中的許多同學的父親也在外打工。假如我們中的一位遇到了這樣的不幸,我們會像那個少年去做嗎?

是啊!親情的力量是偉大的、可貴的。的確,只有懂得愛的真諦、親情的可貴,才會體會到人生的美好和樂趣!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怎樣的頑劣、冷酷的人,終究抵擋不住深切的信賴和純潔的親情。

如今的我們,正值“叛逆期”,父母的嘮叨、教訓,聽起來總有些不如意,但不要因為他們不能滿足我們的奢求而説“討厭”;不要在他們需要我們的時候,不經意的躲避。這些不起眼的話語、行為,正在破壞着可貴的親情啊!古往今來,多少人寫詩譜曲,讚揚的不正是那份融融的父情,濃濃的母愛嗎?

親愛的同學,當你一時的慪氣而想離家出走時,你可曾想過,你正一點一點地毀掉那寶貴的親情呀!

同學們,從現在起,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父母,珍惜身邊每一份可貴的愛吧。

教師評語:

這位同學是用一顆愛的心去讀這本書的。更可貴的是她把自己對父母的愛融入到對作品的理解中。因而,文章的感悟真切感人。從文章的引用看,書中的精彩描寫也作了細緻的研讀。是一篇很好的讀書心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