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我們的節日春節作文600字合集8篇

來源:文萃谷 1.11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們的節日春節作文600字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我們的節日春節作文600字合集8篇

我們的節日春節作文600字 篇1

春節就是每年農曆的正月七年級,這就是中國的農曆新年。中國最重要、最熱鬧的傳統節日莫過於春節。我們把這個位於冬末春初的農曆新年稱為“春節”,在這一天,我們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這也帶給我們許多快樂。

過春節有很多習俗。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家家户户都在張羅着準備過年。購置臘貨,進行大掃除,寫春聯,貼窗花,買煙花爆竹……準備好一切,辭舊迎新。

春節前一天叫做“除夕”。除夕之夜,一家人圍着桌子坐下,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一家人開開心心地享用大餐,歡歡喜喜地聊天説事。當然,也別忘收看春節聯歡晚會。近些年來,看春節聯歡晚會也慢慢地融入到除夕夜守歲習俗中去。一邊看着精彩的節目,一邊享受着與家人相處的美好時光,那真是妙極。除夕夜零點的鐘聲敲響,人們還要吃餃子。除夕夜子時是新舊年交替的時候,在這時候吃餃子,是取“更碎交子”之意,餃子的名稱也是由此而來的。

當午夜交子時,新年的鐘聲也就敲響。與此同時,在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之聲響徹雲霄。孩子們是最高興的,他們終於可以痛痛快快地放鞭炮,他們高興地活蹦亂跳。此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天空是絢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這些情景,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最高潮。爆竹聲響就成為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氣氛的體現。

壓歲錢,是小孩子們的最愛,也是春節的一種文化風俗,有時大家吃完年夜飯後,有長輩發給晚輩壓歲錢,並囑咐晚輩們在新的一年裏要好好學習,好好做人。也有的是待晚輩們睡着後,長輩親自將紅包放在枕邊。更多的是一羣孩子,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再伸手要紅包。孩子們把長輩的壓歲錢“劫掠一空”才呼嘯而去。老人們卻為此樂不開支,笑得合不攏嘴。

這就是我們的節日——春節。它是多麼富有活力,多麼喜慶!預示着我們的明天會越來越美麗!

我們的節日春節作文600字 篇2

我想大家一想到春節這個詞,想到的一定是穿許多漂亮的衣服,吃好多的零食,貼對聯,放鞭炮。那麼,大人一想到春節這個詞,有事什麼反應呢,我問媽媽,媽媽説他想到的就是可以讓一些很久不回家,在外地工作的人回家團圓。

那麼,你知道春節的來歷和習俗嗎?哈哈,那我就給你説説。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非常兇猛。“年”不經常出來,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出來傷及他人性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枴杖,臂搭袋囊,銀鬚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笑道:婆婆若讓我在你家住一夜,我一定把“年”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她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説,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上山避難去了。半夜時分,“年”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着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嚇了一跳,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連忙跑了。第二天是正月七年級,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説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着紅紙,院裏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着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户户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你知道了嗎?

我們的節日春節作文600字 篇3

我國有許多特色的傳統的節日,如元宵、端午、中秋等……但在這些節日中,我最喜歡過春節了。因為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它象徵着團結、興旺,是對未來寄託新的期望的佳節,是我們每個華夏兒女熱鬧喜慶的盛大節日。中國人過年有許多風俗,很有講究:如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具記載,中國人過春節已經有4千多年的歷史了。

一年一次的洗舊迎新的時刻,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新春的喜悦,人人披上紅處處流露歡喜,伴隨着鞭炮鳴響,春節鑼鼓張羅地拉開序幕。夜色降臨,除夕的夜格外熱鬧,人人喜笑顏開,見面了便恭喜恭喜,遞交紅包,孩子們收到了便笑滋滋地快速收進錢包裏,一家人團聚在飯桌前開開心心地有説有笑,大人們互相勸酒,小孩們追逐打鬧,見到人人的臉上都掛着甜美的幸福,此時的感覺格外温暖,外面的風是冷的,但我們的心裏卻是是熱的。

這時圓桌上己經擺滿了色香味全的菜,年夜飯正式開始了。一邊吃,姥姥一邊告訴我每道菜的寓意。餃子,像元寶一樣,兜財的,象徵有財運;湯圓,表示團團圓圓;紅燒大鯉魚,這道菜不能全吃完的,剩下的'魚代表“年年有餘”;八寶飯,表示生活甜甜蜜蜜……我才明白年夜飯有這麼多學問。

正在説着,外面“噼噼啪啪”地在放炮仗了,原先晚上12點鐘到了,瞧,外面成了煙花的世界。窗外火樹銀花,格外絢麗。看那千姿百態的煙花多美呀!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大紅花”,有的像“滿天繁星”,有的像“龍飛鳳舞”……多麼像“空中花園”!這些煙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點綴得五光十色。

一個節日,就像一個故事,情節美妙動人;一個節日,就是一種文化,資料絢麗多姿。在當今很多洋化了的節日文化的衝擊中,願我們更多地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歡度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節日。每一個節日都代表着中國的傳統文化,我愛我們的節日—春節!

我們的節日春節作文600字 篇4

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大人和小孩都放下手中的任務,為過年做好準備。

接近春節時期,家人們從市場上買回一些香腸、臘肉。那一節節香腸,一塊塊臘肉,無不勾起我的食慾。看到這食物,我口水都流三丈長了,真想大口大口吃起來,那香腸、臘肉,任誰看了都會大吃一斤。可想而知,吃一口便能回味無窮。

到新一年,人們總會打掃自己的家,除去舊灰塵,讓一切變成嶄新的。大人們拿着一把30多釐米的掃帚,像塗油漆那樣掃着牆壁,在那之前要用一些舊布遮住傢俱,不讓它們受到侵襲。不知不覺中,這做清潔成為一種每家每户都參加的比賽,看誰能把自家打掃乾淨。

送灶神是我們這的傳統習俗,每年都在灶屋燒一些紙,把灶神送往天庭,讓他向玉帝彙報家庭情況。

每年街上都掛有彩燈,有蘋果形,有流星形,還有五角星形……這些燈在晚上會閃爍出絢麗的光芒,使街上煥然一新,放眼望去,能看到一片燈的海洋。

除夕是春節的一個高潮,尤其是晚上,小孩子們都要守歲,待到24時,可以欣賞煙花表演。我在電視機前看《春晚》,但用餘光每時每刻注意牆上的時鐘,希望24時立刻就到……23時59分,人們開始倒計時,激動人心的時刻快到了,10……1。這時,煙花衝向空中,打破了夜晚的寧靜,煙花接二連三地撞擊夜空,匯成了各種圖案:有的像花兒,有的像星星,還有的像封閉圖形等。各式各樣的煙花為單調的夜空增添了許多色彩,裝扮了許多服飾。濃濃煙霧都瀰漫在大街小巷中,這煙霧已經遮擋了人們的視線……

到了正月七年級,人們走親訪友、祭拜祖先。最多的是和親戚在一起吃團年飯,吃湯圓預示“團團圓圓”,吃魚也預示着“年年有餘”。小孩子最期待的是壓歲錢,可以用壓歲錢買東西,對他們而言,沒有壓歲錢就無法喜氣洋洋國新年。這一天,路上車輛也增加了幾倍,川流不息的車表明在外地的人紛紛回家鄉

正月十九後,人們又該忙活了。

我們的節日春節作文600字 篇5

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間,20xx年就向我們説再見,20xx年的新年鐘聲敲響又一個新春佳節再向我們招手。如果按我們家鄉的習俗,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才算春節,春節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但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嘛,所以我呀就當一回“小廣播員”,給大家“解説”一下我們家鄉的春節吧!

除夕可以算得上是春節最忙碌最重要的一天,父親媽媽、爺爺奶奶、大伯大娘一大早就忙活開:有的去摘菜,有的去炒菜,有的去包餃子……反正忙忙活活地就幹一天。到晚上,大人們更忙,無暇照顧我們這些小孩。天還沒黑,性急的哥哥就拿出一個“二踢腳”,把它“送”上天,這一聲響猶如黎明前的雞鳴,方圓幾十裏以內的鞭炮全響。

因為我們這裏有一種認為“老祖宗”存在的迷信習俗,所以,父親提着鞭炮去放,這可能是一種歡迎“老祖宗”的儀式,不一會,鞭炮點響,“噼裏啪啦”的聲音震耳欲聾,而我們家的小狗卻驚恐地躲在牀底下,可能是以為“世界末日”到。吃晚飯,父親提着一筒煙花去院子裏放,“轟”的一聲震天響,煙花彈從煙花筒中射出,飛上藍天“啪”煙花在天空綻放,頓時,天空如一頁畫紙,五彩繽紛。而年夜飯更加豐盛:雞、鴨、魚、肉樣樣都有,什麼餃子,什麼年糕;真是太多。

大年七年級,大家都要去串門,家家户户的門框邊,都貼着一幅幅對聯,我看着火紅的春聯,看見這家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期盼;我看着火紅的春聯,彷彿看見這家來年紅紅火火的日子,那春聯彷彿變成一隻只千紙鶴,帶着這家人的嚮往飛向遠方,因為這一天最重要的就要數拜年,所以我和哥哥姐姐們一大早就出門拜年,拜年其實也蠻好的:磕個頭,拜個年,臨走時再抓把糖,拿把瓜子,多好啊!

正月十五又是一個春節的高潮,超市裏擠滿人,真是人山人海,人聲鼎沸啊。當然,元宵節最不能少的就是元宵,煮好的元宵,放進嘴裏,軟綿綿的,輕輕咬一口,元宵中的餡便溢到嘴裏,甜滋滋的,不知有多好吃!

春節是我們大家的節日,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節日,讓我們一起歡度春節吧!

我們的節日春節作文600字 篇6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每家每户都會慶祝一番。有些民族還會搞一些活動來歡度新春佳節,比如舞龍舞獅、説書唱戲、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

一到年關,大人小孩都忙乎開了,備年貨、掃屋子、祭祖宗忙的不也樂乎!大街、小巷都變了樣子,辛勤的工人叔叔們把大樹、小樹上掛滿了彩燈,樹與樹之間也掛上了紅紅的燈籠。每到夜晚的時候,大街上就會變成燈的海洋。

除了掛燈籠以外,每家的門上還會貼對聯、貼福字。人們會把一年的收穫和來年的希望都寄託在這一幅小小的對聯裏。人們喜歡把福字倒着貼,剛開始我還不明白怎麼回事,後來媽媽告訴我:那是福氣到了的意思。

接着就是吃年夜飯。“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爸爸媽媽洗洗筷子刷刷碗,”所以在除夕這一天再遠的遊子也要趕回家跟家人團聚,吃上父母精心準備的年夜飯。舊時,人們把這叫做除夕守歲、熬年。這一頓飯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除夕夜那一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奶奶家,一起吃着年夜飯,看着春節聯歡晚會,好不熱鬧。

大年七年級,我們早早的起牀,穿上我們盼望已久的新衣服,媽媽還穿上了一身紅色的內衣,我問媽媽為什麼?媽媽説今年是馬年,是屬馬人的本命年,在這一年屬馬的人穿上紅色就會平平安安,一年都會有好運氣。洗刷完我們就去拜年了,每見到一個人我們都會相互道一句:“新年好”。接着我和爸爸媽媽來到爺爺奶奶家裏,我和哥哥姐姐們輪番給爺爺奶奶磕頭拜年,奶奶還給我們每人一個大紅包呢!

春節,不僅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樂,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我們國家的一種民族精神。它融入的是一種親情,一種對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與安寧。

我們的節日春節作文600字 篇7

命運的轉盤讓我成了世界的寵兒,我降生到了這個國度——中國,讓我一領她的風采。

——題記

那在骨子裏流轉着的熟悉氣息,將冰天雪地中塵封已久的熱情一併帶了出來:淵源流長的歷史長河中總有一股紅色的暖流;永不磨滅的印記中總有一道吉祥的痕跡;古老泛黃的史冊中總有一段幸福的歷史——你是中國人骨子裏的印記,九州上一種崇高的信仰,中國人的熱情造就了你,大地上經久不息的不再是古老的歷史風,你卻永遠留在了人們的信仰中,中華的精髓——新年。

一直以來,中國人嘴上説的新年一定是一種民俗,但不知不覺中,新年已在我們心中紮根,成為了所有中國人一致的信仰。長達20xx年的歷史事實在告誡我們,新年是我們不可遺失的寶貴財富。新年,顧名思義,春季的節日。

在經過了秋天的肅殺,冬天的沉寂,春季是一切生命重新復活的時候。仔細看,可以望見春季的跡象;行走在新年中,甚至可以嗅到春季的氣息,泥土的香甜,青草的清香。風變得柔和了,輕輕地撫摸着大地上的一切,融化的冰的叮咚聲,在敲擊着沉睡的大地。這就是新年,生命的節日,復活的節日。是我們中華的最至高無上的精神財富!

雖然也經歷過磨難。但磨難是新生的開始,磨難是新年在老百姓心中紮根的機會!1928年5月7日,宣佈了一項新政策:廢除舊曆,使用國曆,新年改革。他們萬萬沒有想到要廢止綿延了幾千年的傳統節日殊為不易。人民憤怒了,這一舉動為敲響了喪鐘!他們錯了,錯在不知新年在中國人心目中的至聖地位。

新年不僅僅是個節日,也是精神的洗禮與倫理關係的更新。中國人人將自己的感情、願望、倫理、信仰都積聚在這一節日上,使新年已經不是簡單的時間點,已經被中國人價值化,乃至成為一種民族文化象徵與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成為了民族的骨骼,國家的精髓!

在這個節日之風洋溢的季節,人們忘不了你,新年。你是中國人心中的信仰,昇華到了國家的高度。你是燃起的希望,永存的信仰,不滅的信念!

歷史的車輪碾過泛黃的史冊,唯一存下來的就是這股節日風,民族風,國家風!

我們的節日春節作文600字 篇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又過年了……除夕之夜,好熱鬧啊!人們忙得不亦樂乎,貼了對聯又掛年畫;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就像在鍋裏炒芝麻似的接連不斷;“啪啪啪”的焰火聲就像天安門舉行盛大的慶祝會似的。它們穿過了大街小巷,穿過了高樓大廈,把漆黑的夜晚照得如同白晝,到處洋溢着喜氣洋洋的景象。

盼呀盼,終於把春節給盼到了。那麼春節有什麼習俗呢?趕緊去找一找吧!“哇,好香啊!”我剛想走出去,卻被香味吸引了回來。一瞧,原來是奶奶在煮餛飩,我趕緊跑進廚房,問道:“奶奶。今天我們為什麼要吃餛飩?”奶奶説:“在除夕夜10點的時候都要吃餛飩,就叫“餃子”(交子)。慶祝新舊交替,子時來臨!還有,就是餛飩和“餛囤”諧音。浴室五穀豐登!”哦,我知道了,找到了一個習俗——“吃餃子”!走出家門,我看見了一條金龍在不斷翻滾,原來是舞龍大拜年呀!瞧,金色的巨龍在舞龍隊員手中不斷變換造型:滾龍、盤龍,龍身隨着龍頭起伏,搖頭擺尾漂亮極了!呵呵,這麼重要的習俗,怎麼能忘記?又找到一個習俗——“舞龍”。

捏糖人兒是民間傳統的絕技,已很少見了。這玩意兒不僅好看好玩,玩完後還能吃,一般小朋友見了都喜歡,因為平時見不到,一旦見着了就不肯走了,不是纏着大人買就是跑回去要錢,實在沒有錢了就眼巴巴的圍在一邊,手指含在嘴裏,盯着這糖人是怎麼變出來的。這時捏糖人的師傅用一個小鏟取出一點糖稀,放在沾滿滑石粉的手上揉搓,迅速捏出要做的人物大體形態,然後放在塗有滑石粉的木模裏,再用力一吹,稍過一會兒打開木模,所要的糖人就出來了。

晚上,原本寂靜的天空一下子明亮熱鬧了起來。一道道託尾巴的火光衝上了天空,轟鳴的響聲中,一朵朵絢麗、迷人的花兒盛開在夜幕中。四下裏鞭炮聲此起彼伏、龍騰虎躍,令人興奮。一家人團聚在桌子旁吃着豐盛的晚餐。我們心中都盪出一份温暖、甜美。在這紅紅火火的大年中,我們很開心的吃着、玩着、樂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