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清明節的作文(集合15篇)

來源:文萃谷 7.75K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清明節的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集合15篇)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1

“燕子來時新社,犁花落後清明”,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清明節了,根據新放假制度清明放假一天,於是父母帶我回老家掃墓祭祖。

“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今年清明節遇上了難得好天氣。我們帶上鞭炮紙錢與爺爺踏上了掃墓路程。一路上迎春花黃,楊柳樹綠。我們踏過一個個泥坑,踐過一條條小溪,走過長長山路,終於來到了祖先墓前。

祭過老爺爺老奶奶之後,我們來到了奶奶墓前。我們點了幾柱香端端正正插在墳前,再把紙錢撕開點燃。燒完了紙錢化作一片片白灰,隨着風飄向遠方,噼裏啪啦鞭炮聲也遠遠轉開了,同時,我思緒也被帶回了遙遠過去。

奶奶生前一直過着比較艱苦生活,生下父親他們想必也非常痛苦。在父親讀書時糧食緊缺,住校也必須自帶糧食。一次,奶奶送住校父親去學校途中,一袋米快掉下車了,奶奶看到後順手一抓,結果奶奶被拋出了車外……從此,奶奶與我們陰陽兩隔,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深愛孩子們。後來,失去母愛父親通過努力學習考上了軍校。

奶奶,今天您孫子來看您來了,你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您愛卻留下來了,您愛可以永遠照耀着活人。這份親情讓我們心緊緊相連,這是血濃於水情感。無論時空怎麼轉變,親情不會變,感恩心不會變。不是嗎?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2

四月五日是清明節,這天上午八時我和父親、母親乖坐公共汽車回老家,給祖公、祖母、祖母掃墓。

墓地座落在雷州市附城鎮樸札村西面的後山。走進後山墓地,彷彿進入了仙境,那裏林木鬱鬱葱葱、祖公墳頭上有幾棵竹筍在成長,我們為墳鋤了草,清理了墳上的枯木,又祭奠了先人,便下了山,到祖母的墳地去了。祖母的墳在一座較高的山上,路很窄,雜草叢生,母親告訴我祖母是一個很慈祥很和藹可親的老人,父親都是她拉扯大的,在十年前去世……,在祖母墓前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供品擺好,還放上了茶、酒,點燃了香火,掃墓儀式就這樣開始了。首先是大人們把隨身帶來的紙錢,紙做的電視機、手錶、衣服、收音機等,一一燒給祖公祖奶,然後,我們跪在墓前給祖公祖奶叩頭,告訴祖公祖奶,我們來看您們了,還給您們帶來了禮物和食品,請您們受用。最後還燒了鞭炮,把茶、酒灑在了墓前,看着祖公祖奶刻在墓碑裏和藹可親的照片,我們彷彿站在了祖公祖奶的跟前,看着他們慈愛的目光,聽着他們對我們的教誨……祭奠完先人後,我們便下山了。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掃墓儀式結了,我們不捨的離開了後山墓地。祖公祖奶,每年的今天,我都會來看望您們的!

這是快樂的一天,是有意義的一天。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3

今天是清明節,一大早,爸爸媽媽和其他親戚朋友們,吃完早飯就拉着我上山拜祭祖先去了。

我們到了山腳下,要開始爬山了,在上山的路程中,路面特別滑,我滑倒了好幾次,再加上有許多山地離下面的地面高了許多,需要一個人先爬上去再拉另一個人上去才行,有時候在下面的這個人太重了還有可能把上面這個人拉下來呢!在上山的小路旁邊的草叢裏一般都會有許許多多的大坑,媽媽告訴我這一些大坑是新中國成立之後被尋找寶藏的祖先挖出來的,所有大坑中都十有八九是埋藏過寶藏的。

我們來到了第一個祖墳,這一個祖墳下面是一位婆婆,我還記得,在我五歲這年,我在給她的墳墓上香之後,從上面滑了下來,結果扶了一下墳墓前面刻字的地方,一個東西從上面掉了下來,媽媽説:“這個可是婆婆在天之靈戴的帽子,現在你把它弄壞了我們又要重新買一個給婆婆了!”

“弘宇!”我的堂哥在叫我,“你在想什麼呢,我們去給婆婆上香吧!”我從回憶中又回到了現實的世界裏,這一次,我小心翼翼的給婆婆上香,這香上面冒出的煙把我的眼睛薰得眼花繚亂,連續打了好幾個噴嚏,這種感覺特別難受,鼻子也酸酸的。

我們來到了最後一個祖墳。從這個地方望下去,可以看到半個徐家村,我問媽媽:“為什麼要把公公埋在這呢?”媽媽説:“這個地方是公公自己選的,他説在這裏可以看到子孫後代在開心的生活。”

我們拜祭完祖先後就下山了。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唐朝詩人杜牧寫的古詩《清明》。

今日是4月5日,我爸爸一大早就説:“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風俗。”我的意地説:“誰不知道啊!好象就你知道似的。”媽媽和我一唱一和,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説了。

我們全家八口人來到祖墳前面,伯母和媽媽先是仔細地把祖墳上的雜草拔乾淨,接着又將帶來的一些水果,菜和茶杯放在墓碑前。同時,爸爸和伯父點燃了鞭炮,爺爺和奶奶點了幾柱香。我和姐姐學着爺爺和奶奶的樣子,先鞠躬,再説些什麼話。他們在説些什麼,我也聽不清,但是我在心中唸唸有詞説到:“我要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這樣才能對得起我們的祖宗。”我知道我這樣只説説,不做是沒有用處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後,伯父拿出酒,把酒倒到小茶杯裏,然後倒在墓碑前面的土地上。

祭奠好祖先後,我們一家人就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在途中,我心想:“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做個有用的人,好好孝敬長輩”。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5

春風陣陣,天空晴朗,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學校放假三天。我爸爸領我去上墳,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我家的`北山,那兒離我家非常遠,要走非常遠的路。

記得小時候,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爸爸就領着我上墳去。我總是非常高興去上墳,因為爸爸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着我了,我便到處玩,直到爸爸來找我。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

準備齊祭祀物品,我迫不及待地跟隨着爸爸去上墳了。走到半路,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清明要上墳呢?”於是我詢問起爸爸來,爸爸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爸爸頓了頓接着講道“清明節上墳一方面懷念亡故的親人,另一方面祭祀先祖,期望祖先保佑家族後人幸福健康。”

我看到人來人往前往上墳,扶老攜幼的情形,看着、看着,爸爸又在叫我了,過了一會,我們回到了家。感覺非常累。不過,雖然非常累,但我非常高興,學到了知識,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和尊敬,我想一定是非常有意義的。大家想必也去上墳了吧?不妨把你們上墳的過程也説説吧!

是兩個世界,兩個不一樣的世界。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懷着感恩的心去掃墓,一路上風景真是美不勝收,春姑娘悄悄的來到我們身邊,讓大自然變得更美。看,金色的油菜花粉色的桃花潔白的梨花都張開了笑臉,柳樹姑娘將它碧綠的小辮探進了清清的小河裏,春姑娘輕輕地吹,小草慢慢地醒。百花齊放萬物復甦,好一幅美麗的景象。

景象雖美 ,可我們卻是懷着沉重的心情去給太爺爺太奶奶掃墓,此時的天空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挺拔的大樹彷彿失去了翠綠色,這一段時間,時光彷彿停住了,大地萬物都沉默着,不知不覺我們已來到太爺爺太奶奶的墓前,擺好供品,點上蠟燭,默哀三分鐘,燒上好多的紙錢,藉此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的生活着。接着我和媽媽清除了墓邊的雜草,擺上了美麗的鮮花,墓地頓時煥然一新。

在回家的路上我心裏默默地想着,明年的今天,我們還會來看太爺爺太奶奶的。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7

清明節是我國奠基親人和緬懷先烈的日子。所以我們學校放了假,我利用這幾天的時間回到了老家,剛一回到老家,爺爺就説下午2點去祭祖。

我和爺爺吃完午飯,爺爺在家拿個墊子,還在商店買了一些紙錢,我便和爺爺匆匆忙忙的走了。走在路上,花沒有以前開的那麼旺盛,小鳥也不在嘰嘰喳喳的叫,路上的行人臉上都掛着一副嚴肅的表情,手裏還拿着紙錢。樹上還掛滿了許多白色的紙條,好不美麗。

到達了目的地,爺爺在一碑墓停了下來,説:“到了”。然後爺爺把墊子放了下去,跪在上面磕了三個頭。我也學着做,一本正經的磕了三個頭。聽爺爺説,這碑是我太爺爺和太奶奶的墓,我聽爺爺這麼一説,想這碑墓已經有非常長的“歷史”了該燒紙錢了,爺爺把打火機拿出來點着後,我拿了一點説:“太爺爺,太奶奶,你們在天堂吃好,喝好,住好。我們這裏一切都好,不用為我們操心。”我説完這些話,我看見爺爺的眼淚湧了出來,説;“我孫子長大了,知道讓人省心了。”

在回家的路上,爺爺還給我講了許多關於帶爺爺和太奶奶的事情,説太爺爺和太奶奶管他非常嚴,可想太爺爺和太奶奶為爺爺花了多少心血。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弟弟於20xx年8月22日離世的,自此,每年的清明我的心就會有傷。走在絹花盛開的街道,那絹花分明掛着親人的淚滴。站在弟弟的墓前,青青的柏樹如弟弟年輕的生命永恆。清明的陽光如弟弟燦爛的笑容,清明的清風如弟弟似水的性格。每次來到弟弟的墓前,我們的心都會痛得流淚。年輕的生命因為一次摩托車的相撞而隕落,這種意外讓他身邊的親人一直不能接受。弟弟的孩子在大學裏入了黨、學習也很優秀,如果弟弟還活着,他該多麼高興啊。

母親每提到弟弟都會哽咽得説不出話來,父親也憂傷得銀白了頭髮。弟弟離世後,我們一有空就回家,父母也越惦記我們,弟弟離世的傷一直在我們的心裏。

弟弟身材修長,是個瓦匠。年一過,弟弟就到北方搞建築,十月,北方就冰天雪地了,弟弟就回家攬一些零活。其中的辛苦都寫在他清瘦的臉龐上,雖如此,弟弟每天都樂呵呵的,後輩的孩子們沒一個不喜歡他的。

逝去了,孩童時在炎熱的夏天為我捕蟬的弟弟;逝去了,青春時忙着戀愛的弟弟;逝去了,牽着他孩子的手去買零食的弟弟;逝去了,為他的孩子打理行李到重點高中報到的弟弟;逝去了……

清明有傷……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靜靜得仰望着那塊莊嚴而肅重的烈士碑。它的屹立,如竹筍拔地而起。幽幽的樹林,沙沙的落葉,每到這時,似乎又平添一分傷感。

我,輕輕地撫摸着那恆古不變的冰冷。粗糙的構造,稜稜角角的手感。地下濕潤的青苔,猶帶幾顆晶瑩剔透的露珠,如歌如泣。

我,緩緩地瀏覽着那一排排鐫刻的文字。深凹着的符號,一個個充滿靈性的小精靈,飛翔着,訴説着那個千百年的故事。

我,傾聽着。。。

幻想那個相對古老的年代,是這些有着年輕生命,滾燙熱血的人民戰士們啊,在這片經歷過血風腥雨的荒涼土地上,用希望的種子填充了一個個的彈孔,用春的盎然生機驅趕走了硝煙的瀰漫,家鄉兒女終於可以回到那個沒有硝煙,沒有戰爭,無拘無束的時候,可以放心過着安居樂業的太平生活,走自己祖國富強的路,不用擔驚受怕,不用藏來躲去。

他們傳播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是生活的幸福,快樂。

當他們準備離開時,卻怎麼都沒有想到,從此,他們再也離不開這塊土地,戰爭沒有帶去他們的生命,但卻讓這些可親可敬的叔叔們,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才因而永遠得沉睡在了異國他鄉,正當風華正茂之時,卻如秋日小樹枝疏葉落,飄零的是青春,換來的卻是無數年輕生命築成的中國號乘架着怒吼的黃河,向前衝去!

總是清明,繚繞着那個永恆的故事。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10

今天是清明節,一大早,爸爸媽媽與其他親戚朋友們,吃完早飯就拉着我上山拜祭祖先去了。

我們到了山腳下,要開始爬山了,在上山地路程中,路面特別滑,我滑倒了好幾次,再加上有許多山地離下面地地面高了許多,需要一個人先爬上去再拉另一個人上去才行,有時候在下面地那個人太重了還有可能把上面那個人拉下來呢!在上山地小路旁邊地草叢裏一般都會有許許多多地大坑,媽媽告訴我這一些大坑是新中國成立之後被尋找寶藏地祖先挖出來地,所有大坑中都十有八九是埋藏過寶藏地。

我們來到了第一個祖墳,這一個祖墳下面是一位婆婆,我還記得,在我五歲那年,我在給她地墳墓上香之後,從上面滑了下來,結果扶了一下墳墓前面刻字地地方,一個東西從上面掉了下來,媽媽説:“那個可是婆婆在天之靈戴地帽子,現在你把它弄壞了我們又要重新買一個給婆婆了!”

“弘宇!”我地堂哥在叫我,“你在想什麼呢,我們去給婆婆上香吧!”我從回憶中又回到了現實地世界裏,這一次,我小心翼翼地給婆婆上香,那香上面冒出地煙把我地眼睛薰得眼花繚亂,連續打了好幾個噴嚏,那種感覺特別難受,鼻子也酸酸地。

我們來到了最後一個祖墳。從這個地方望下去,可以看到半個徐家村,我問媽媽:“為什麼要把公公埋在這呢?”媽媽説:“這個地方是公公自己選地,他説在這裏可以看到子孫後代在開心地生活。”

我們拜祭完祖先後就下山了。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11

今天是清明節,是祭祀先人的傳統節日,我和鄭晨熹、王思琪相約去烈士山掃墓。烈士山位於椒江青少年宮的南面,大約高兩千米左右,我們沿着陡峭的石階,向山上爬去,石階兩邊各有四根柱子,柱子上刻着衝鋒陷陳的解放軍畫像,爬完石階,迎面看見一座十八米高的“解放一江山島戰鬥紀念塔。”紀念四周的山坡上一棵棵樹木鬱鬱葱葱、修長挺拔,就像一位位戰士保衞着烈士陵園,那悄悄開放的小花,給烈士陵園編了個美麗的花環,樹上的鳥兒“嘰嘰喳喳”地正在為我們歌唱英雄事蹟。

今天的天氣陰沉沉的,偶爾也會有小雨滴滴在我的臉上,好像為烈士默哀,為英雄流淚,但是山上人頭攢動,有學生,有老師,有老人,有年輕人……然後我們來到了英雄紀念碑,上面雕刻着解放軍路敵人作戰的情景,英雄紀念碑前面放滿了各式各樣的花圈和花籃,我也跟着大人們一起向英雄們默哀三分鐘。

我們繞過英雄紀念碑,來到陵園,我把一朵菊花獻給了一位年僅二十歲叫鄭陽成的烈士,並深深地鞠躬,他們的年齡在二十歲上下,在現實生活中就是我們一名大哥哥,這些英雄為了我們中國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了我們現在和平、安寧、幸福的生活。

想着紀念碑浮雕上一張張年輕,稚嫩的臉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動人的畫面,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學習,學好本領,為實現“中國夢”,作出貢獻。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12

清明,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當日我們要去各個地方的烈士陵園給為了我們和平而逝去的英雄祭祀,當然也要給我們逝去的親人祭祀。不過我們全家要去“母親河”那裏踏青,因為這個節日正是 :萬物復甦、空氣清新的好時候!

在去踏青的路上我也不免看到一些給逝去的親人祭祀的人,再看着翠綠色的柳條隨風飄動着,嫩黃的油菜花也在風中跳着婀娜的舞姿,不禁讓我想起了“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這首詩 句……

在一路的歡聲笑語中,我們終於抵達了“母親河”,在旁邊的飯店裏大飽一頓後(在大船上)便上岸到了黃河邊,我心中也有一點興奮,因為我看到了我們中國人所有的“母親”,是它養育了我們中國 人!

不過我們也不是空手而來的,我還發明瞭一種遊戲,它可是相當危險的,但是它很好玩兒。我們先在靠黃河邊上一點的岸上慢慢地用小碎步在上面踏,然後它會越來越軟,有時還會冒出水泡,當時我害 怕極了,緊張極了,總感覺自己要掉下去,因為地軟軟的總感覺要落出來一個大洞,要把我陷進去。原理是這樣的:黃河水已經將岸上的土地浸透啦,別看它外表堅固其實很危險,聽媽媽説她小時候有 人在上面玩,結果就有人掉進水裏淹死啦,所以膽小者勿玩喲!

在這次踏青中我吃到了好東西、玩到了好東西、看到了好東西,簡直太棒了!

你們不信的話也來玩玩!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13

4月4日清時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當到了這個節日我都會想起杜牧寫得《清明》這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一天全國人民都要去給自己去世的親人掃墓。家人要團聚,或祭祖掃墓,或踏青春遊。

這一天我、爸爸、媽媽和親戚們去陵園,給我去世的太公、太婆掃墓,還要提着香和紙錢去爬山,奶奶還買了一束鮮花。咱們懷着哀傷的心情將鮮花放在太公和太婆的墓前。看着去世的太公、太婆的墓碑,我和媽媽就有點傷感,爸爸告訴我,太公是個慈祥的人,太婆是個為人好的人。爸爸用紅油漆將太公和太婆墓碑上的字又重新描了一遍。我在心裏默默地告訴太公和太婆:我已經長大了,念四年級了,太公、太婆你們現在要是還活着,那有多好啊!我還看見旁邊的人有的在燒紙錢,還有的人在哭泣。這時爺爺也開始燒紙錢,爸爸連忙跑過去幫爺爺燒紙錢。燒完紙錢,奶奶就敬上一杯酒,咱們一起在外公的墳墓前深深地鞠了一個躬,便説:“祝太公、太婆在天上保佑咱們一家平平安安。”

我是多麼的喜歡清明節。因為這一天可以給去世的親人送上一些禮物,表示對他們的尊敬。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14

“清明時節寸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清明節是4月4日星期四,我們全家一大早就開車前往老家—潮陽谷饒去掃墓祭祖,一路上車排成了車龍,都往墓地趕着。

我是第一次要去掃墓,在路上我心裏總是猜測着山上墓地到底是怎樣非常是期待,終於到了目地,我迫不及待衝了上去,可是雨天山坡路太滑了,“撲通”我摔了一個嘴啃泥。我爬了起來,母親看了説:“大燁,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山坡路得慢慢走”。我聽了母親話,慢慢地走着。山上有許多果樹:楊梅樹、蘋果樹、香蕉樹、橄欖樹……一顆顆小楊梅掛在樹上,有蘋果紅得像喝了許多酒小孩,香蕉像一隻只小船掛在樹上。空氣清鮮極了!

走呀走,終於到了祖奶奶墓前,我們把墓前雜草清除乾淨後再把貢品與紙錢放到祖奶奶墓前,點了香燭,開始祭拜了,母親嘴裏唸唸有詞也不知在念叨着什麼,拜好了把香燭插在土裏,然後我們拿了幾根木材點火,再把紙錢放進火裏去燒,最後我們點起了炮竹,磕三拜之後把東西收好回家。

山上祭祖人真多,到處都是錢紙與炮竹回聲,今天山上可真熱鬧呀!

回家後,我全身濕淋淋可我還是非常開心,因為從這次掃墓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15

哦!放假了!咦?今天怎麼沒有往常過節的氣氛,但賣燒紙、冥幣的還不少,於是我迷惑不解地問媽媽今天是什麼日子。媽媽答道:“是清明,古時候又叫踏青節,陰曆三月清明,正是春回大地 ,陽光明媚的好季節,人們不僅在節日裏掃墓祭祖,也進行踏青郊遊活動。”

第二天,媽媽就帶我乘着大巴車去郊外踏青。一路上我別提多高興了,跟小朋友們一起有説有笑,不知不覺經過將近一個小時的奔波,終於到了目的地——黃河濕地。這裏柳樹姑娘垂下的柳枝像她漂 亮的長辮子,而柳枝上的點點嫩芽則像她美麗的頭飾。這裏還有金燦燦的油菜花、黃色的迎春花、粉嫩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等等。抬頭仰望天空,柔軟的幾片白白的棉花糖似的白雲,像是在輕聲給我們 説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白雲上的那一片黑白相間的是什麼呢?哦,原來是一羣大雁向我們邊招手邊説:“小朋友們,我們回來了,你們想我們了嗎?記得去年我們伴着蕭瑟的秋風從這裏飛走,現在春暖花開我們又從南方飛回來了。”午飯後,我們依依不捨地準備告別這個美好的踏青之地——黃河濕地 。

通過這次踏青,讓我真正地觸摸到了春天,聞到了春天,觀看到了春天。啊!

我喜愛這個萬物復甦、生機盎然的春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