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春節的記事作文8篇

來源:文萃谷 4.81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的記事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春節的記事作文8篇

春節的記事作文 篇1

春節,往往是大家最開心的日子 ,放鞭炮、打雪仗,有些在外地打工的人也和家人一起吃團圓飯了,多幸福啊!在春節裏,我最開心的就是看到了家鄉的美景。

早晨。我們乘着汽車,來到老家。放眼望去,家鄉美景盡收眼底。碧綠的河水,彎彎的小橋,綠綠的大樟樹……眼前的美景,讓我應接不暇。繼續往前走,就來到了房屋邊的小路上。這裏的大人都在忙着做年夜飯,個個忙的 不亦樂乎。小孩子們也不甘落後,這家串串,那家走走,頑皮的像只剛下山的猴子,開心極了,真是“農家樂”呀!老人們剪着窗花,正在裝扮房屋呢!

走着走着,我來到了一條小河前。河裏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見河底的沙石,河裏的水真綠啊,綠得像是一塊逼綠的毛氈,合理的水真靜啊,靜得幾乎聽不到流水聲。河上還有一座木頭橋,十分堅固。建造它的人用厚厚的木頭一塊塊的釘在一起,非常堅實。走過小橋,眼前又有一片綠綠的樟樹林,讓我看的眼花繚亂。我站在高大的樟樹下, 小的就像一隻小螞蟻。樟樹太高了,猶如一個直入雲天的巨人 ,護衞着千年古村落。

家鄉的美景太多了,説也説不盡,希望你也來遊玩哦!

春節的記事作文 篇2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又到了春節。

一聽説今天姥爺一家和姨媽一家要來我們家,我的心裏便樂開了花。

晚上,大家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地坐在一起看電視,聊家常,這時電視中有一個節目深得弟弟歡心,他便跟着一起學,一邊揮着胖乎乎的小手,一邊咿呀呀的唱着,一家人都被這個小傢伙給逗樂了。

姐姐説:“來,我教你!”便開始翩翩起舞,一會兒跳到這裏,一會兒跳到那裏,我也不甘示弱地要展現自己的才藝,開始彈起了電子琴,有歌有舞才好嘛。

可是沒想到姐姐加快了舞步,但我也不會敗下陣來的!我彈的比她還要快,姐姐跟不上了,坐下休息,我又彈起了流行歌,哥哥又開始站起來一展歌喉,一會兒,演出終止了,我們都坐下來,在一旁祕密地商量起來。

哥哥對弟弟説了一聲:“説吧,我們開始嘍。”弟弟便用稚嫩的聲音説:“大家好,現在兄妹表演馬上開始,希望大家喜歡。”所有人都回過頭來,我們三個不約而同地站起來鞠了一躬,我彈琴,姐姐跳舞,哥哥唱歌。等我們表演完了,又鞠了一躬,大家便鼓起掌來,都説:“真好,真好。”

春節的記事作文 篇3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節日。每家每户都會慶祝一番。有些民族還會搞一些活動來歡度新春佳節,比如舞龍舞獅、説書唱戲、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

一到年關,大人小孩都忙乎開了,備年貨、掃屋子、祭祖宗忙不也樂乎!貼春聯是必不可少一個項目。或自己動手或請人代勞,把一年收穫和來年希望都寫進這小小春聯裏。同學們,説起春聯,還有一個故事呢!春聯,起源於桃符,它最早出現在周代,是懸掛在大門兩旁長方形桃門板。據説,桃木有鎮鬼、驅邪功能。因為世上惡鬼都畏懼“神荼”、“鬱壘”二神,所以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驅鬼辟邪。後來,人們索性在桃木板上刻上兩位神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驅惡。這種桃板就稱為“桃符”。在五代十國時期,開始有人在桃符上寫字。一次,蜀國君主孟昶在除夕之夜令學士在桃符板上寫字,因看不清學士們所寫內容,孟昶索性自己書寫“年年約餘慶,嘉年號長春”。由此產生了中國第一副春聯。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再遠遊子也要趕回家跟家人團聚,吃上父母精心準備年夜飯。舊時,人們把這叫做除夕守歲、熬年。這一頓飯要慢慢吃,一直要吃到深夜。

看着春節聯歡晚會精彩節目,圍着熱氣騰騰火鍋,聽着窗外陣陣爆竹聲,一家人享受着天倫之樂。這時候,小孩子最開心是長輩會發壓歲錢。據説,在魏晉時期就有這個做法。壓歲錢也叫“押歲錢”、“壓祟錢”因為歲與祟是諧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使小孩們平平安安過年。

過年了,少不了走親訪友。親戚朋友聚集在一起,吃着豐盛酒菜,互贈祝福,共謀發展大計。這一活動一直要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之後。

春節,不僅僅是大家在一起吃喝玩樂,更重要是體現了我們國家一種民族精神。它融入是一種親情,一種對美好生活追求以及人與人之間和諧與安寧。

春節的記事作文 篇4

“砰——砰!”煙花的聲響,把我從睡夢中叫醒,我習慣性的拿出手機,才凌晨三點多,就有人起牀了,我也趕緊起牀。放煙花的越來越多了。

奶奶在廚房裏忙前忙後。爺爺在堂屋祭神,燒香,並向老天爺祈禱我們今年能有一個好兆頭,爺爺做好這些事,奶奶的飯也做好了,各種各樣的菜。爺爺説:“饃不能吃完,要留一口。”不一會兒,一鍋熱騰騰的餃子就出鍋了。這時,爺爺又説:“我們不可以先吃啊,要給老天爺,財神爺先吃。”吃完餃子,甜甜的湯圓就做好了,這一頓飯足足吃了一個小時,肚子都吃圓了。

吃完早飯,就是拜年了。爸爸一輩的,都結成一羣到長輩家拜年,媽媽也有自己的隊伍——跟着奶奶去寺廟燒香,爺爺則要到墳地燒紙,小孩子看家。所有大人的事情辦完了,就該輪到小孩子到乾媽家拜年了。過後,就是大伯一家、二伯一家、姑姑一家和我們一家,包括爺爺奶奶在一起吃飯,吃飯前大伯他們打麻將,姐姐和嫂子一起玩紙牌,媽媽他們在做飯,弟弟他們在玩遊戲,我們則是負責給他們端茶送水拿吃的。我們聚在一起,家裏都快裝不下了,各種的撞人事件接連發生,但每個人都是開心的。

家鄉的春節,裝滿了年味,充滿了喜悦,每個人的臉上都會洋溢着快樂的笑容。晚上我們一家人吃着晚飯看着電視,爺爺高興地説:“雖然今年過年花了兩千多元,但是我高興,兒子孫子都回來了。看着孫子坐在我牀邊問這問那,我非常開心。”説着,眼中閃着淚花,只不過沒流下來罷了。

我家的春節,就是在外地的子女和親人們團聚的時候。

春節的記事作文 篇5

春節是我們中國非常傳統的一個節日,那麼我們是如何慶賀這一個節日的呢,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我們的祖國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每逢春節的時候,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加了一些喜慶的氣氛。在除夕守歲的時候,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一大早醒來,雖是大年三十,爸媽也早早地起來了,他們拖地的拖地,擦桌的擦桌,外公外婆爺爺奶奶也都來了,正在貼對聯,其他人則在看電視。

每逢春節貼完春聯之後,媽媽便會一頭扎進廚房準備起年夜飯來。伴隨着那“乒乒乓乓”的聲音不時地從廚房裏傳出來,想必我的媽媽正在指揮鍋碗瓢盆演奏一支交響曲呢!陣陣香味飄來,饞得我不住咽口水,真想趕快嘗一口。

我好不容易才等到了開飯,桌上那一碗碗美味佳餚上桌啦!有着雞、鴨、魚、肉、蔬菜、海鮮等等,都非常齊全了,看得的時候,讓人眼花繚亂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都歡歡喜喜地圍坐在一起,高高興興吃起了年夜飯。我饞了半天了,一上桌,便像小饞貓似的狼吞虎嚥起來。“慢慢吃,小心噎着!”媽媽夾了塊雞肉放到我碗裏,“吃了雞肉,就又長一歲啦,可不能像以前那麼不懂事了!”我眨巴眨巴眼睛,好奇地問:“如果吃了雞肉就要長一歲,那我希望爺爺奶奶不要吃雞肉,那就永遠不會老啦!”大家哈哈大笑,爺爺奶奶更是笑得合不攏嘴。我又給爺爺奶奶各夾了一塊鴨肉,説:“鴨肉吃了不會老,你們多吃點!”爺爺樂呵呵地説:“咱們萍萍真孝順!”奶奶呢?臉上的皺紋都笑成了一朵花!一家人圍成一桌,歡聲笑語,吃菜飲酒,一邊觀看春節晚會,我們迫不及待地守候在電視機前,等候着春節聯歡晚會的開始。八點鐘終於到了,晚會開始了。我目不轉睛地盯住電視機,不捨得離開半步,生怕錯過任何一個好節目。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可真多呀:有相聲,有小品,還有歌舞雜技表演,最神奇的.還是魔術和變臉。節目一個比一個有趣,一個比一個精彩,看得我們一家人時而全神貫注,時而捧腹大笑……不知不覺,晚會已接近尾聲,這時大街上響起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把晚會的聲音都給壓下去了。爺爺和爸爸也抱着一大團大紅炮下樓去放了。在震天動地、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我興奮地讓媽媽給我點燃爸爸為我買的煙花棒,對着窗外放了起來。“嗖!嗖!嗖!……”五顏六色的煙花好像天上開放的一朵朵美麗的花兒:有的紅的像玫瑰,有的黃的像菊花……一串串煙花像仙女散花一樣,好看極了,把新年的夜空裝點得格外美麗!

在正月七年級的時候,我們大家都出去遊玩,在那裏,我們也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兒。

在大街小巷上,隨處都可以看見兔子的雕塑,前面簇擁着好幾朵紅花,體現出十足的年味兒。

在初四的時候,我們回家了,初五就開始出去走親訪友,我的爸媽提着禮品向老人長輩問候、祝福,當然,我也拿了不少壓歲錢。

快樂的時光總是非常短暫的,當正月十五過去之後,我們的春年也就結束了,可是那快樂和美好卻都留在了我們的心底。

春節的記事作文 篇6

過年的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放鞭炮。大年七年級,我拿了一個小鞭炮,用打火機點燃,就迅速把它扔出去,用手捂住耳朵,過了幾秒鐘,我聽見“啪”的一聲,鞭炮炸開了。太好玩了。

最有趣的就是燃放“降落傘”。我先用打火機點燃導火索,就快速地跑回來,只聽“嗵”的一聲響,一個降落傘搖搖晃晃地從天而降,好看極了。我又拿了一個手持煙花,先點燃導火索,然後手就伸得直直的。

一開始,裏面噴出五顏六色的煙花,紅的,綠的,黃的,好看極了,後來“乒乒乓乓”地炸開一朵朵美麗的煙花。實在太好玩了。爆竹聲聲辭舊歲,歡歡喜喜迎新年。

春節的記事作文 篇7

自家團完了年,該去別人家團年哪!我們要去大奶奶家團年。

大奶奶還真是好客,一把年紀了,還親自出來開門。爺爺急忙上前問好,説罷,又把手中的牛奶、餅乾全部遞給了大奶奶。大奶奶一見,説:“一家人,送什麼東西,真的是!上面有電視,快去看吧。”頓了頓又説:“我就不上去了”。話雖這樣説,行動卻不一樣。你猜怎樣?大奶奶跟在我們後面,我們卻渾然不知。突然、大奶奶説了句:“在四樓。”爺爺一見,連忙説:“你就不要跟上來了。”大奶奶點點頭:“哪我下去了。”我們目送大奶奶下去後才敢去看電視。

歡樂的一幕免不了吃飯的時侯發生。

今天吃的是團年飯,大家有説有笑。奶奶説:“朱可婧天天盼過年,這下盼到了。”伯媽説:“我家朱悦也是。”——過年,想説也説不完。

要走啦!大奶奶戀戀不捨的把我們送上了車。哎、好好客。

最搞笑的當然在春晚看電視的時候發生。每當有我不喜歡看的節目時,我就去洗澡。洗澡完畢,我就爬到牀上脱衣服。各位,不要以為我是來睡覺的,還沒到點呢,我用被子把自己裹了個棕子,然後跑去看電視。

朋友、你一定很奇怪!我為什麼要裹着被子去看電視呢?

哈!那是因為裹着被子很暖和,朋友,你也可以試一下哦!

春節的記事作文 篇8

在我的記憶中,每年的春節都是差不多的,熱鬧、喜慶而祥和。

春節的前幾天,是大人們最忙的時候,張羅這張羅那,但,卻是我們小孩子最憧憬的時候。老爸老媽買了許多好吃的,而卧卻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可望而不可即,於是,便急切地盼望着春節的到來。

除夕那一天晚上,當然也是我家最開心的時候,全家三口人一齊靜靜地看着春節聯歡晚會,偶爾外面傳來幾聲鞭炮聲,也會覺得特別有趣。電視裏搞笑的小品,優美的舞蹈常常逗得我們哈哈大笑,這笑聲伴隨着窗外的鞭炮聲,顯得氣氛愈加歡樂。

終於要正式過年了,拜年就是我們一家首要的任務了。每到一家,我都要説上一句吉祥話,如:“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等等,而老爸老媽則送上一份拜年時必備的禮品,主人則會拿出一個紅包遞給我,這是我最高興的事了,於是心裏盤算着這錢該怎麼用,買些零食?或是文具?買點玩的也不錯,誰知一回到家就被“無情”的老媽給收了去,我只好無奈地把這些個幻想的泡泡給吹滅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就到處做客,豐盛的飯菜,炫麗的燈光,大人們喝酒時的祝福包圍住了我,而我呢?則和哥哥一人拿來一大瓶飲料,東東快快地喝了個夠,哪曉得一會兒我的肚子便疼的厲害,難受極了,後悔啊。

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已經上學了,新學年的開始,將意味着春節的結束,但是在這一天,我們家還是要吃元宵的,過年的氣氛絲毫沒有減弱,照舊的笑聲,照舊的喜慶,照舊的開心。

就這樣,快樂的春節過去了,每當細細回想是,總會不禁笑出聲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