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史作文(精選16篇)

來源:文萃谷 3.05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家史作文(精選1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家史作文(精選16篇)

我的家史作文 篇1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我的家史、家訓、家風。

首先,我給大家講一講我家的家史。我的祖先是朱元璋,是明朝的皇帝,朱元璋原來是一個乞丐,從乞丐變成和尚,後來又加入了軍隊。從此朱元璋在軍隊裏經過千錘百煉,最終當上了皇帝。除朱元璋之外,我們朱姓還出過朱熹、朱德等人,朱熹是宋朝的聖人,朱德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後來,我的爺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簡稱“二炮”,是中國的戰略核導彈部隊,是毛主席親自命名的哦!我以我有這麼光榮的家史為榮。

接下來,我給大家講一講我家的家訓。我們朱姓有一本叫《朱子家訓》的書,其中有一句我印象特別深刻,叫“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事要有計劃。有一次,輔導班的作業非常多,老師讓用三天時間做完。我第一天做了一點作業就去玩了,第二天想着還剩下的作業第三天晚上能寫完,所以第二天就沒寫作業。到第三天了,我上午和下午都拿來玩了,晚上,我拿出作業表一看,呀!還有這麼多作業沒有做。我做了一半,就想,我早上起來早點把另一半作業給做了吧。結果,我早上起來把寫作業這件事情給忘了,我吃完早飯,拿起作業就往輔導班走去。到輔導班後老師該收作業了,我突然想起我還有一半作業沒做,老師看到我的作業後,説我做事沒有計劃。我要吸取這次教訓,做事一定要按照計劃去執行。以後我一定牢記我們家的家訓,並繼續發揚下去。

最後,我給大家講一講我家的家風。要講起我家的家風,那可要從我六歲講起。六歲的某一天,我和爸爸坐公交車回家,車上上來了一個老太太,車上已經沒有座位可坐了,爸爸見到後,説“老太太,您坐吧。”老太太説:“謝謝。”我見到後,準備也把自己的座位讓給別人。車上又上來了一個抱着孩子的阿姨,我把我的座位讓給了阿姨,阿姨説聲謝謝。我心裏覺得我這叫助人為樂吧,可又一想,我的家風不就是助人為樂嗎?

這就是我們家光榮的家史,立身的家訓,良好的家風,我要把它傳承下去。

我的家史作文 篇2

我家搬新家啦!

這是現在我發自肺腑説出的最開心的話了。我之所以對我們的新家這麼激動,是源於我們那一段“家史”……

我的父母可以説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來到城市的,他們都不是天生的新鄉市區人,而是從城市的邊緣農村來到城市的,儘管現在市區與周邊農村的界限已不是那麼清晰,農村都在漸漸的融為城市的一部分,但在我還沒出生的那個年月,從周邊農村來到城市還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在當時,來到城市的一大障礙,就是沒有一個穩定的住所。母親曾經給我講過他們剛結婚時候的日子:剛到城市,沒有住所,就在親戚家裏借住。而借住的日子很不穩定,既要看別人“臉色”,還經常要搬家,今天去這兒住,明天去那兒住,以前在家裏沒有怎麼吃過苦的媽媽,剛結婚不久,就要過這種“居無定所”的日子,她心情的低落可想而知,直到現在,每當回憶起以前的不易時,還總是將那段風雨飄渺的日子拿出來唸叨。後來,好不容易安頓下來了,我們一住就是17年,直到現在。

我家現在住的房子可以説是一套“舊宅”了,這裏先後住了我表姐一家和我們一家,算起來,它可比我的年齡大多了,它的外觀也比現在大多數城市裏的房子要“復古”——一幢兩層的獨院。這幢房子與城市接壤,騎車不過幾分鐘就能到市中心,但是因為城市的發展方向正好與我家的位置“背道而馳”,所以我們這裏一直保留着剛蓋房子時的郊區式環境。

説實在話,我是挺喜歡這幢房子的:獨院,這可是現在只有別墅才有的附屬設施啊,比起那些樓房,有個院子可是方便多啦,在這個院子裏,分明寫滿了我童年的美好時光,這裏是我長大的地方,是我的第一個家,我對它有着深厚的感情。可是,媽媽卻不能把這裏當做她真正意義上感情上的家,因為她總覺得她並不是這幢房子的第一任主人,而還是住在別人的家裏,她不是屬於這裏的;再加之2008年房價的不斷上漲,所以我們在想:買一套只屬於我們自己的新房子——一個新家。

這就説到我們的新家啦,它的位置幾乎可以確定是未來幾年內的城市中心地帶,良好的位置,户型,以及正好適合我們一家3口的大小,最終使我們決定:不再猶豫,就是它啦!

對這套房子,我們全家都很期待,可是最興奮的就是媽媽啦。在裝修房子的時候,媽媽對每一個細節都非常的在意。哪個裝修隊乾的質量最好啦,哪個牌子的裝修材料最好啦,哪個材料怎樣用的效果最好啦,等等這些,還有一些很專業的知識,媽媽幾乎都搞明白了。在媽媽去逛和裝修有關的商店時,那些商店的店員都對媽媽對裝修材料的認識之專業感到吃驚,孰不知媽媽已經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在網上把各種東西的各個品牌的各種特點給搞的一清二楚,再下店只是為了再實地考察一下實物,畢竟眼見為實嘛。和我們買一幢樓的姨媽一家,只用了2個多月就裝修完畢入住了,而媽媽只是準備就準備了3個月,到真正裝修時,媽媽又親自監工所有的環節。可以説,媽媽對新家可是煞費了一番苦心的。好不容易,在交房將近大半年後,總算是裝修完畢可以入住了,我們這才將要入住我們的新家。

站在嶄新的房子裏,這裏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環境、新的房子、新的傢俱、以及我們喜悦的心情,這裏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我們全家人的真心在裏面,這是傾注了我們全家人心血的新家,也是隻屬於我們的家。

我的父母,從農村到城市,再到在城市裏站穩腳跟,安家落户,不懈奮鬥了十幾個歲月,我家的這段經歷,與《闖關東》中主人公的經歷很有神似之處,其生活的動力都在於一個“闖”字的精神,對生活的闖,對未來的闖,和對自己的“闖”。而我們的經歷,也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滴小水珠,從小見大,和我們一樣有類似經歷或類似追求的人,有很多很多。大山裏那些用功讀書的孩子,不就是為了將來有一天闖出大山嚒;辦公室裏那些努力工作的員工,不就是為了闖出自己的價值嚒。隨着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都在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境界和物質享受,可以説,人人都在努力闖,闖出一份屬於自己的新天地。他們這種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也代表了他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精神風貌。我們不斷的努力,只是為了讓我們的明天更加美好,而我也相信,我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我的家史作文 篇3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人,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美麗。國家,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和諧。世界,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繽紛。

我家的家史就是:勤儉節約。為什麼這是家史呢?因為自爺爺奶奶起我家裏就變成勤儉節約的好家庭。爺爺奶奶經歷過河南大災荒,那時有幾升小米已經不錯了,沒有糧食的就得吃野果子,刮樹皮,每天都有不少人餓死。所以,他們熬過了災荒後,有了足夠的糧食便開始省吃儉用,好像明天就要經歷大災荒似的。但是,必定我們後代人沒有體驗過大災荒的時候,有時還是會浪費一些。有一次,我和爺爺奶奶一起擇韭菜,在閒得無聊的時候他們給我講了他們童年時候的事:他們經歷災荒的時候是怎麼過的,喝河水、吃野果、刮樹皮,看見一個果子就歡喜的不得了。我聽後在想象着那個“恐怖”的畫面。從爺爺奶奶開始,家裏就變得勤儉節約。

媽媽給我們講過,她們小時候的作業本是雙面的,那時候家家户户也沒有很多錢,幹什麼都省吃儉用。他們那個時候用本絕對不會像我們想要的本就買,儘管有多餘的本,我們還買。他們那個時候啊,本用完了,交給家長看,有半頁是空的,就要繼續用,用筆也是這樣。現在呢,媽媽也要求我們這樣子,給我講了很多關於她小時候家裏勤儉節約的故事。

家裏流傳着一句話“吃自己的飯,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這就是我們家所謂的家訓了。在我們家,自己的房間自己整理、自己的衣服自己來疊、自己想要吃羊肉串自己下樓買、自己想吃什麼自己做……在我家,就要自力更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幹。

看!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家史,家訓,怎麼樣?是不是很獨特呀!我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家史、家訓,讓它們幫助我們學會做人的道理,在社會中形成良好的風氣!

我的家史作文 篇4

我的姥姥是老姥爺四十五歲時生的,她是家裏最小的一個。老姥爺共有六個孩子,因為當時生活醫療條件不好,得不到醫治所以死去兩個孩子,現在在世的只有四個孩子。

1992年,在老姥爺94歲高齡那年的時候,經檢查他老人家得了食道癌,醫生説他只能活三個月的時間。在這個時候,實際上連咽口唾沫喝口米湯都非常疼痛,可他儘可能的強忍着多喝兩口,為了讓姥姥得到些安慰。四個月後,老姥爺離開了家人。

我的爸爸出生於1968年,媽媽比爸爸小三歲。爸爸是在14歲那年,因體育特長被自治區體訓大隊錄用成為男籃隊員。他和媽媽是在建行工作時認識並在1994年結婚。爸爸、媽媽在單位工作非常敬業,也很辛苦,他們倆共獲過大小31個獎項。

1996年我出生啦!剛出生的我體重3960克,身高50釐米,不算很胖。我在三個多月的時候,就開始長牙啦!10個多月的我已經可以走的很穩。現在在家人、老師的辛勤培育下我長大了。我還有一個表妹今年8歲半,上三年級,我憨厚老實可妹妹卻很調皮。

瞭解了我的家史,我感到很榮幸能出生在這個家庭。以後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向老姥爺一樣做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我的家史作文 篇5

我的老家在河南省尉氏縣南曹鄉,我的爺爺。奶奶出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今年已經是60多歲的老人了。爺爺是1946年出生的,奶奶比爺爺晚兩年出生。他們都是淳樸。善良。勤勞的勞動人民。兩人是經人介紹才認識的,兩人結婚組成了家庭,後來養育了兩個孩子。

我的爸爸出生於1973年,媽媽比爸爸大。爸爸他們小時候,買什麼都需要票,如糧票,布票等,做飯要用“地火”。當時家裏也比較困難,很難吃到肉,花生,瓜子也只有過年才能吃到,新衣服也要到過節時才能穿。但是,他們很懂事,從不亂花家裏一分錢,常常幫家裏做家務活。學習也很好從不讓家裏人操心,爸爸上學時年年都是三好學生。中學畢業,爸爸媽媽先後都考上了同一所大學。在那裏他們相識相戀。

1998年隨着一聲哭聲我出生了。出生時,我的體重是七斤,身高是59釐米。1歲兩個月時我學會了説話,1歲四個月我會走路了。零五年。零六年我先後有了弟弟妹妹。我今年十歲了,已經是五年級的國小生了!我和伯伯。姨姨家的孩子互相比賽,看誰讀的書多,學習好。十年來,我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撫育下一點點長大,在老師的教育下我懂事了。現在我樂於助人,懂得節約,認真努力······爸爸媽媽説:“這些優點都是咱家的人。”看來,在我身上真顯現出前輩們的影子呢!

我的家史作文 篇6

四世同堂是不常見的,但是也有,我就是其中一個,因此我很驕傲。

我的太太今年已經九十六歲了。因為他出生在抗日時期,生活很艱苦。10歲就開始做工,種田。最厲害的是,太太曾挑動過一百二十六斤的東西。想一想當時經常沒肉吃,哪有像現在的食品豐富啊。就算太太是126斤,也不一定挑得動,何況不是呢?當時的社會沒錢讀書,因此我一定要珍惜讀書的時間。

我的婆婆今年六十八歲。她出生時還有幾年就共產黨解放了。因此我婆婆讀過《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婆婆十八歲開始工作,當過廚師和勞動工人。她也繼承了太太的性格,天天很早出去買菜,洗衣服、拖地等活不在話下。她生了四個女兒,在當時經濟不富裕的情況下也能把四個女兒培養成人,我實在感慨萬分。

我的媽媽今年四十二歲,他出生的時候,正是温飽的時代。想一想,當時沒有電腦,她不也是很快樂嗎?媽媽讀過《紅樓夢》和《水滸傳》。她當過旅遊公司服務長,現在是個體。她也繼承了太太和婆婆的性格,每天最早起的就是她,還不辭辛苦的勞作。有時看見媽媽太勞累,想幫一幫她。可我有繼承了爸爸的性格,還是有點懶。

我出生在小康生活的時代裏,今年十二歲。正如大人所説:“現在的小孩啊,真是想要什麼有什麼啊。”的確,現在科技發達了,電視電腦等新花樣層出不窮,我也因此戴上了一副眼鏡。我讀過《西遊記》和《魯濱遜漂流記》等。正如上文所説,我繼承了爸爸有點懶的性格,體育不怎麼好,成績還不錯。

這就是我的家族史,記述了三代人的艱苦勞作和一代人的幸福生活。

我的家史作文 篇7

説到家史,估計沒有比我家更奇怪的家史了!

我的爺爺姓易,大伯二伯也姓易,唯有我爸爸姓官,你説這奇不奇怪?

我懷着這顆好奇心去問爸爸。結果呢?他嘰裏咕嚕説了一大串,沒有一句是我能聽懂的。

於是我打給爺爺打了一個電話,爺爺一一給我講清楚了:爺爺原本姓官,後來他的姑姑把他接過去當養子,因為爺爺的姑丈姓易,所以爺爺便改姓易了,我的爸爸原本也姓易,因為爺爺的親生父親姓官,為了讓他這一脈能後繼有人,便決定把三個孩子中的一個改姓官。然而,因為那個時候爸爸的兩個哥哥都已經上國小了,名字改起來非常的麻煩,於是我爸爸便成了唯一的人選。聽了爺爺的話,我終於弄明白了,但也覺得有些可惜,因為我不能和堂姐堂弟一樣姓易了,姓官的那些親人又沒有相互來往,難免有些失望。

我突發奇想,想查一下在百家姓裏“官”這個姓排在第幾位。“趙錢孫李,周吳鄭王……”找了大半天,去沒有找到我的姓,只有一個複姓“上官”的有些相近。

我又去問爸爸,他告訴我:以前有一個詞叫作“株連九族”——説的是,如果一個人犯了大罪,除了他要被處死,就連他所有的親戚也都要被殺。相傳我們的上官氏祖先也犯了一個大罪,上官氏族人便把姓氏中的“上”字去掉,官兵來殺他們的時候,便可以説自己是姓“官”,而不是上官,這樣他們才倖免一死!於是就有了我們官氏一族。

那麼,這麼説來,我不是應該叫“上官冰月”才對嗎?我的姓比別人多了一個字,蠻好玩的嘛!聽起來也不錯,就是有點怪,但是也有些自豪,因為,這是一個少見的複姓啊!因此,我們官氏家族的歷史,就要從我重新開始!

我的家史作文 篇8

當山下湖這隻負着珠鄉美麗貝殼的蝸牛第一次爬動時,她身上美麗貝殼的光澤閃動了每一個家。不知為何,也許是應承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古訓,她美麗貝殼上的小凸起開始閃動靈性的光澤。是希望!帶動這汪喝山下湖之水長大的人們致富的心願。

珍珠,斑斕的光澤中我彷彿看見了我的家,那片安詳而又忙碌的土地。

記得我五歲的時候,爸爸開始做珍珠生意。當第一次接觸到那些靈動的小東西時,我就能感覺到父親眼中充滿的希望。那時,父親還年輕,有着一個個美麗的夢想。他只想着靠着珍珠,脱貧致富。從那天起,我家就陸陸續續來了好多人,我總是用一雙天真的眼睛瞅瞅他,瞧瞧你,對於5歲的我來説,算是一件有趣的事。可珍珠帶來的並不只這些,隨後的幾個月中,父母早出晚歸,披星戴月,為生意忙碌着,總是顧不上我。我並不介意,因為父親跟我説,有了錢就給我買變形金剛,畢竟在我的孩提時代,變形金剛是稱霸在幾個毛小子心中的夢。我覺得,那些亮晶晶的很像糖的東西,一定是好東西。

但是,甘蔗必有那鹹澀的一段。當父親的生意帶來甜味時,乾澀也隨之而來。在我七歲的時候,父親養的一批蚌全部死了。那幾天的日子裏,父親緊鎖的雙眉與母親滿是血絲的眼睛讓我驚嚇不止。我木然地檢點自己和姐姐,隨後向母親説:“囡囡很聽話,沒給媽媽搗亂,媽媽不要哭了。”母親只是咬着發乾的嘴脣,拍着我入睡。但是,苦盡甘來之時,爸爸再一次笑時,我已經10歲了。那段過去的日子裏,我總知道,那些晶瑩如淚珠般的東西是不會拋棄希望的。

長大了,我已經12歲了,姐姐十八歲,爸爸與媽媽已經有他們創造的結晶事業,姐姐也即將向珍珠揮手,至於我,保密。

我的家史作文 篇9

我的老家在江蘇省銅山縣,世代為農民。我的爺爺奶奶出生在貧窮家庭,現在已是近70歲的老人了。

爺爺是1936年出生的,叫王玉璽,小時候生活貧苦,很少讀書,但是,這樣的生活苦難並沒有阻擋他讀書的信念,利用所有的課餘時間去讀書,雖然在讀書學習的路上,歷經了風風雨雨,光國小就轉了4回,上學的路幾乎到了1公里(那時沒有線路公共汽車),就這樣還考上了理工大學建築施工專科呢。

我的奶奶是1939年出生的,叫吳秀英,小時候,與家裏是十一口人上街討飯,雖然有時要經常餓肚子,可是,如果家裏人一起吃東西還是很開心的,這就是我的.奶奶及他一家人的樸素生活。

在陰差陽錯之間,爺爺和奶奶共結良緣,並先後養育了2個孩子,一男一女,他們分別叫做王雲卿、王美琳。

我的爸爸,出生日期是1967年12月24日小時候,家裏的生活條件並不是十分寬裕,雞、鴨、魚、肉都很難吃上,在課餘,還要幫父母承擔家務。文化程度為中專畢業,現在的職業是汽車司機,在大連市交通局運管處工作。

我的媽媽叫閻利,出生日期是1970年06月30日,文化程度為本科畢業,現在的職業是會計師,她的籍貫是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現在的工作單位是大連市兒童醫院。

我,出生於1997年01月27日,出生時,我的體重是7斤,身高53釐米。2003年,我在大連市玉華國小上學,今年10歲半,上了5年級。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關心下,我懂事了,我長大了……

我的家史作文 篇10

中國自古就是禮議之邦,五千多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在每個人的家裏都有對應的家訓,家風,還有家史。俗話説的好:沒有規則不成方圓。從春秋的孟母三遷到宋代的岳母刺字,都表現出好的家訓、家風不僅成在了長輩對後輩的希望與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民族之風。

我們閆氏的姓氏是由古代的繁體閻字轉變而來的,據《新唐書》記載:閻氏家族乃黃帝的後裔,黃帝至周武王的子孫原屬姬姓,武王伐紂滅商創建西周,封泰伯的曾孫仲奕閻鄉為爵。從仲奕始以地為姓,此乃閻姓的開始。武王封仲奕是為祭祀泰伯,所以閻姓的第一世應是泰伯,即閻姓始祖。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家訓和家風,我家只有老家才會有家訓。這些家訓都是爺爺奶奶定的,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信懂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家訓自古以來都是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對現在而言做到的卻是少之又少。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我的父母,我的父母一直告訴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該永遠銘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爬的更高,銘記自己的家風,讓自己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家風好國家才會好,家風壞,那個國家再強大也不會很好,家風好,國家強大,才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我們需要時刻銘記我們的家史、家訓和家風,讓它們一代代傳承下去。

我的家史作文 篇11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説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和對後代的鞭策,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些家訓都是自古以業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

我家的家規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跑步、跳繩等。這些家規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

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更是讓我瞭解了中國文化的進步。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好好的規矩,成就了我現在的成績。

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古人有云:有家規的家庭才是屬於書香門第之家。有家規、家訓的家庭屬於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有家訓、有家風的家庭屬於王候將相之家。

我希望我的家訓、家規、家風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有朝一日實現幸福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我的家史作文 篇12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説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每一個家庭都有淳樸的家風,每一個家長都會以自己體悟出來的處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家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空間,在孩子身上處處會烙有家風的印記,可以説,家風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傳身教,是智慧和處事方略的潛移默化。

記得小時候,每到節日,特別是春節,年三十,一家人在一起看春節晚會,吃年夜飯,我父親就開始給我們講他小時候的事:他爸爸(她的爺爺)是一個大家庭20多人,吃飯的時候,我爺爺先給我太爺盛飯,太爺動筷了,他們才敢吃飯,我太爺就把好吃的給我爸吃一口,這就體現了我們“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的家風。每到節日,農閒時節,村裏的有些人就聚在一起賭博,父親就告誡我禁止參與賭博,賭博能造成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不準吸煙:煙有百害,無一利,酒少喝怡情,喝多傷身,我就養成了不吸煙不賭博,少飲酒的習慣。母親每天都講:養成講究衞生的好習慣;吃飯時不能説不吃或不想吃什麼什麼菜,不剩飯,不浪費;尊老愛幼,不能頂撞父母,從小養成懂禮貌的好孩子;不説謊話、不愛佔小便宜,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父母身傳言教的教導我們,“和為貴、孝為先、勤為寶、儉為德”“知國小生家史家訓家風

足常樂,待人以善”這些至理名言今天正以“家訓”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好的家風才能創造出好的家庭,俗話説:家和萬事興,相互體諒、相互寬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礎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滿的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家庭和睦,社會才會穩定。

好的家風需要傳承,也需要總結,不光要靠潛移默化還要作為教育理念固化形成家訓。

我的家史作文 篇13

我的家在伍堡,那兒有好多代都是木匠。我的爺爺就是一個有名的木匠,至今,家裏還擺設着很多爺爺的作品,如:衣櫥……就連我們家房子的建設爺爺都參與了。爺爺生於1944年,因為家裏窮,爺爺沒上多久學,便在家裏幫忙。

奶奶比爺爺小兩歲,是1946年出生的。家裏開着小賣部。奶奶和爺爺一樣沒讀過多少書,在家裏幫忙。

一次,爺爺要上山去砍柴,一不小心被一塊石頭絆倒了,正好,被奶奶看見了,奶奶急忙幫爺爺包紮。通過這件事,奶奶和爺爺相識了。1969年他們結婚了,組成了一個家庭。結婚一年後生下了大伯,兩年後,生下了爸爸,第三年,三叔也出生了。

我的爸爸生於1972年,他小時候因為家裏經濟條件不好,才11歲就到外地去賣香煙、報紙。爸爸還告訴我,他在賣東西的時候經常有人拿了東西,卻不付錢,爸爸十分無奈。有一次,爸爸終於鼓起了勇氣,去找他們講道理,結果連牙都被打掉了。更不幸的是,爸爸還沒長多大,爺爺就因病閉上眼睛睡着了,再也醒不過來了。

我的媽媽比爸爸小兩歲,生於1974年。與爸爸相比,媽媽的生活則比爸爸好了很多。媽媽家裏開着一家小店,做着小本生意。更可惜的是,那一年考國中,媽媽因為生病發燒沒辦法去考試,因此媽媽的學歷只到國小。

一次,爸爸因為太勞累,昏倒在街上。這時媽媽路過,急忙把爸爸送進了醫院,並且在牀邊照顧爸爸,因此他們相識相戀了。

1999年,我在泉州二院出生了。出生時6。6斤,白白胖胖,討人喜歡。今年我已經12歲了,是個五年級的國小生了。十二年來,我在爸爸、媽媽、奶奶……的撫育下,我長大了懂事了。

2004年,隨着“哇哇”的哭聲,我的弟弟出生了,他長得很可愛,白白的小臉蛋,讓人見了忍不住摸一下。如今,他也已經7歲了,開始了他的讀書生涯。

隨着時間的流逝,爸爸也當上了個老闆,我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日子過得十分幸福!

我的家史作文 篇14

一次晚飯後,我看見年邁的外曾祖母瘦小的身軀窩在椅子裏在院子裏乘涼,於是好奇地問外公:“外公,我的外曾祖母以前是怎麼生活的,又是怎麼養活你們的呢?”外公讓我跟着他來到陽台上,只見一輪明月懸掛在空中,縷縷清風一次次地吹拂着我和外公的臉頰。

外公望着月亮,娓娓動聽地講起來:“你的外曾祖母,我的母親,今年已經92歲了,別看她個子小,背都駝了,年輕的時候可能幹了。記得六十年前,我才八九歲時,家裏很窮,母親為了養活我和五個妹妹,每天起早貪黑到集市上去做買賣。”“都賣些什麼呢?”我滿懷疑惑好奇地問道。外公笑着説:“賣的東西大多是母親親手種的或養的。有地瓜、花生、土豆、黃瓜、地瓜葉、雞蛋還有雞等等,各種各樣,有什麼就賣什麼。”

“可是,以前又沒有車,外曾祖母是怎麼把那些東西拿去賣的呢?”我轉過頭,盯着外公,等着他的回答。

外公的臉色一變,凝重的神情帶着幾分傷感:“是啊,母親愛我們這些孩子,不想讓我們受苦。所以,她每天都挑着比她身體還重的擔子到集市上。有時生意不好,還要挑着擔子沿路吆喝回來,常常顧不上吃飯。就這樣很多年,母親每天起早貪黑非常辛苦,背都累彎了。”

“外曾祖母可真厲害!可是東西這麼多,她是怎麼數的呀?”我又問。

外公的臉上竟露出了笑容説:“母親沒有讀書,不懂數數,小時候聽她數雞蛋時總覺得很好笑。她總是一雙、兩雙、三雙……一遍遍地數着。母親很勤勞,又堅持不懈,我們都應該尊敬和孝敬她。”我沉思了一會兒,難怪媽媽也總是跟我説,外曾祖母就是我們家裏的一寶。

聽了外公的講述,我想,正是因為外曾祖母的勤勞,才會有我們今天家族的繁榮。我會更加珍惜當下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時也要懂得勤儉節約!

我的家史作文 篇15

我的家在伍堡,那兒有好多代都是木匠。我的爺爺就是一個有名的木匠,至今,家裏還擺設着許多爺爺的作品,如:衣櫥……就連我們家房子的建設爺爺都參與了。爺爺生於1944年,因為家裏窮,爺爺沒上多久學,便在家裏幫忙。

奶奶比爺爺小兩歲,是1946年出生的。家裏開着小賣部。奶奶和爺爺一樣沒讀過多少書,在家裏幫忙。

一次,爺爺要上山去砍柴,一不小心被一塊石頭絆倒了,正好,被奶奶看見了,奶奶急忙幫爺爺包紮。通過這件事,奶奶和爺爺相識了。1969年他們結婚了,組成了一個家庭。結婚一年後生下了大伯,兩年後,生下了爸爸,第三年,三叔也出生了。

我的爸爸生於1972年,他小時候因為家裏經濟條件不好,才11歲就到外地去賣香煙、報紙。爸爸還告訴我,他在賣東西的時候常常有人拿了東西,卻不付錢,爸爸十分無奈。有一次,爸爸終於鼓起了勇氣,去找他們講道理,結果連牙都被打掉了。更不幸的是,爸爸還沒長多大,爺爺就因病閉上眼睛睡着了,再也醒不過來了。

我的媽媽比爸爸小兩歲,生於1974年。與爸爸相比,媽媽的生活則比爸爸好了許多。媽媽家裏開着一家小店,做着小本生意。更可惜的是,那一年考國中,媽媽因為生病發燒沒辦法去考試,所以媽媽的學歷只到國小。

一次,爸爸因為太勞累,昏倒在街上。這時媽媽路過,急忙把爸爸送進了醫院,並且在牀邊照顧爸爸,因此他們相識相戀了。

1999年,我在泉州二院出生了。出生時6.6斤,白白胖胖,討人喜歡。今年我已經12歲了,是個五年級的國小生了。十二年來,我在爸爸、媽媽、奶奶……的撫育下,我長大了懂事了。

2004年,隨着“哇哇”的哭聲,我的弟弟出生了,他長得很可愛,白白的小臉蛋,讓人見了忍不住摸一下。如今,他也已經7歲了,開始了他的讀書生涯。

隨着時間的流逝,爸爸也當上了個老闆,我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日子過得十分幸福!

我的家史作文 篇16

姥姥、姥爺大概年歲大了,經常陷入對往事的回憶中,每次聽他們“痛”説家史,我就覺得自己實在太幸福了。

姥姥、姥爺年輕時,住的是低矮的小平房。姥姥是教師,每個月的工資只有42元;姥爺是廠裏的高級工程師,工資也差不多與姥姥一樣多。這點收入,生活怎能富裕?確實,在他們年輕時代,誰家生活都很不容易。儘管他倆整天省吃儉用,但是每月工資都花不到月底,只能東家借兩元,西家借兩元,為的是給兩個年幼的女兒訂一瓶牛奶喝,因為媽媽和姨媽那時正是身體開始發育時期。

而姥姥和姥爺兩人頓頓都以苞米麪大餅子為主食,因為大米是細糧,每月有定量。大人少吃兩口,就能讓孩子們多吃兩口。除了玉米麪大餅子,吃的最多的還有高粱米水飯,現在屬於釀酒的原料。菜呢?以湯為主:白菜湯、蘿蔔湯、酸菜湯……怪不得姥姥現在做飯很少燒湯,原來容易引起辛酸往事!姥姥還説,那時好吃又有營養的食物太少了,原因是國家物資少,人口又多,分攤到每家每户身上,當然就少得可憐了!姥爺幫姥姥邊往餐桌上端火鍋、清蒸鱸魚和紅燒肉,邊説:“這些東西呀,那年頭別説吃,想都別想!”家裏的陳設呢?姥姥説,只有一張方桌,兩個木凳,晚上留給孩子學習寫作業用。一鋪火炕,炕邊擺着姥爺自己做的炕櫃,全家老少一年四季的衣物都在裏頭。啊,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國家富強了,社會進步了,從每家每户的吃穿住行上都能看到。姥爺過去上班騎自行車,爸爸現在有私家車。姥姥過去全學校有一台電話,現在我家人手一台手機。姥姥家過去房間小得去掉火炕,剩下的地方轉不開身;現在呢,就連我自己的房間都有寫字枱、大衣櫃、席夢思牀和皮轉椅,對了,我還有電腦——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互聯網使世界變小,祖國科技正在迅速發展,我絕不能袖手旁觀。我要和祖國一起成長,一同進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