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路作文集錦15篇

來源:文萃谷 2.92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路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家鄉的路作文集錦15篇

家鄉的路作文1

60年前,一條崎嶇狹窄的小路連通着家鄉與外面的世界。如今,在共和國母親六十週年華誕之時,那條承載了家鄉人太多辛酸與企盼的小路,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條條寬闊的大路,它向外界傳達着家鄉人的喜悦與幸福。

爺爺今年八十多歲了,可總忘不了講門前路的故事,聽得我恍如隔世。

門前的蛇形小路從大山深處蜿蜒而來,又朝山外蜿蜒而去,像一條無邊的灰白色藤蔓。

孩子們踏着它上學,放牛,打柴,稚嫩的小腳常會磨出血泡。

大人們踩着它,把從地裏挑回的玉米,紅薯背到幾十裏外的縣城,換來食物,厚繭的腳板下,磨爛了一雙又一雙布鞋。

山裏的天氣,變化多端,每逢下雨天,走在路上,幾步一滑,到了家會狼狽不堪。

爺爺的爺爺就是在這條泥濘的路上走過了一生啊!爺爺歎着氣,用粗糙的手擦去眼角混濁的老淚。

爸爸也喜歡講門前的路,講得那樣激動豪放:

改革的意識漸漸在人們的腦海中樹立了起來,“共同致富”成為人們茶餘飯後最常談的話題,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路的重要性,隨後爆出了一聲聲吶喊:”要想富,先修路。”

説幹就幹,在鎮政府的號召下,大家開始籌款籌材,開山劈石,一條羊腸小路在勤勞樸實的鄉民們手裏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就變成了大馬路,父老鄉親樂翻了天。鴨啊,雞啊,羊啊,一車車拉出了大山,瓜果蔬菜再也不會白白浪費掉,各家的日子越過越好,百姓整天都樂呵呵的!

爸爸越説越高興,心中比吃了蜜還要甜。

我也喜歡説路,説得心花怒放!

小時候,門前有一條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我走在上面常摔跤。我可恨死它了!有一天放學回家,看到門口幾輛大卡車,忙問媽媽這是怎麼回事。媽媽欣喜地説:“要修路了,要修路了……”

幾個月後,我面前便出現了一條烏黑光亮的油漆公路。轎車、汽車、客車,川流不息。我的家鄉——普蘭店,早已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旅遊勝地:雄偉的老帽山、安波温泉、清清的碧流河水庫、小平島度假村、夜燈璀璨的皮口港……條條大路通向四方,家鄉變美了,家鄉變富了!

山路——石板路——水泥路——高速公路。

貧寒——勉強填飽肚子——小康生活。

家鄉在變,人們的精神面貌在變!而這一切的催化劑是什麼?是黨的富民政策啊!

家鄉的路,終於和世界接軌!

家鄉的路,終於和新世紀接軌!

家鄉的路作文2

隨着歲月的流逝,家鄉的路也變了,是震撼人心的變化。

在我爺爺那一輩都是泥土的路,狹窄的小路縱橫交錯,沿着小山坡蜿蜒而上。每至大雨,泥路泥濘不堪,一腳踩下去,有百分之60的可能陷阱去,所以大人們都不敢讓自己小孩一個人出行,怕回來一個個都是泥人,還怕回來都不認識自己的小孩了。有時遇到特大暴雨,泥都被沖毀了,治好重新挖土築路,那時候交通工具很單一,只有一些馬車和少數富貴人家擁有自行車,因此人們出行很不方便。

爺爺就這樣度過了青年時代,隨後而至的是爸爸那一輩。爸爸的童年時代算是幸運的,因為村裏村外都修築了水泥路。這樣就不用為下雨天擔心了。交通工具也有了明顯的改善。這時村裏已普遍出現了自行車,人們上下班就不用長途奔波了,不用再為趕到家都已經黑透了而擔心了。出現在人們臉上的不在是那一份擔心,憂慮和苦惱了。隨即出現的是舒展的笑容和蓬勃的朝氣。

時間轉瞬即逝,一晃便到了我們這一輩,我們這些孩子真是太幸福了。經過了改革開放以後,農村經濟迅速發展,如今一條條柏油馬路穿村內,各種各樣的汽車與客車等熙熙攘攘,在練江河上兩橋貫穿南北,人們不必為過河擔心了。路得兩旁,已安裝上了各式各樣的路燈,在黑夜中貢獻出自己的光和熱。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怕黑的孩子再也不用為自己的膽小發愁了。交通的先行宮——鐵路已修築到位,使得各地的交通更加方便了,這條路通向的不只是每家每户,而是我們的心靈,渴望經濟發展的心靈。這條鐵路也使不同區域的聯繫也更加密切了。這一鮮明的對比展現的不僅僅是國家的成功還展現了從不曾擁的崇拜核榮譽。在農村,但是這不也正好讓人們堅信了國家嗎。這一條鐵路是無數條鐵路的縮影,在以後還會有的大小小的,為人們帶來方便的,體現我們國家能力的,讓我們國家在世界上立足更穩的鐵路出現。

事物並不是一成不變,而總是不斷髮展的。六十年來,僅從家鄉的一條小路,便能從中折射出六十年來我國建設成就上取得的重大輝煌成就,路是輝煌的見證。

最讓我感欣慰的是,家鄉的路變了,變得寬闊了,變得平坦了,得讓人放心了。這條路讓的人知道了我們的家鄉,讓人欣賞到了我們家鄉的美。對於那些看不起我們國家的人,這下他們還能説什麼,這條路證明了我們的能力,我們中國人的能力,證明了我們是可以的。

家鄉的路,我最最愛的路,我從小走到大的路,那一份親切和熱愛會伴隨着越變越好的鐵路和經濟而一直延續下去,我期待下一個六十年,在下一個六十年會有的意想不到的奇蹟發生,“偉大”這個詞永遠屬於你,祖國,我們輝煌的祖國。

家鄉的路作文3

魯迅先生有一句名言:“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的家鄉有路,大多都坑坑窪窪的。當年,我爺爺就是從這裏一條坑窪不平的山路走出來求學的,從此走上了一條為國為民的寬闊大道。

如今,家鄉變了,變富了。人多了,車多了,路自然也就多了。你看,集鎮尚水淋淋的柏油馬路,像一條閃閃發光的綢帶,在綠茵中輕輕地飄向前方;那村落之間,一條條彎曲的水泥路,猶如一張張蜘蛛網,縱橫交錯,又像一條沒有盡頭的長繩,纏繞於遙遠的天際;還有塵土的鄉間沙石小路,不可計數,穿過山崗,越過小溪,爬進綠樹紅花的長廊中,像是狹長的帶子從這户通往那户,迴環曲折,往往在一個村莊隱沒,隨後又於另一處竄出來,像不可知去的地方奔去。倘若你開車迷路了,千萬別慌張,只要找對方位,就會有”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這裏條條道路通北京。

可是,唯有我們老家門前那條泥砂路,只有一車之寬。長不過一點五米,高低起伏,還有不少S形彎路。如一條大龍盤旋在那一樣,車行駛在上面,會像一個神志不清的醉漢一般,七扭八歪地開過來,險象環生,看了都害怕。下雨了的話,泥漿四濺,車輪原地打滾,稍有不慎,會一下滾入泥溝裏,令人膽戰心驚。全村民組40多户人家,200多好人口都望着修好這條路。

為了實現這個願望,我爺爺同村民組長商議,出謀劃策修建這條路。去年春節村民自籌八萬元,我爺爺主動捐出一萬,終於喚醒了這條“泥龍”。

時隔一年的今天,小年剛過,我爺爺乘興帶我回鄉,應村長之約,專程來看這條路。

初春清晨,霧氣中映射着朝霞,灑在爺爺臉上,泛起紅潤的光,顯得意氣風發,年輕了很多。一眨眼功夫,我們車子到了南面接口,只見山腳被切得跟西瓜一樣,形成一個大大的喇叭口,沿着山邊,穿過水塘,一條嶄新的水泥路呈現在眼前。路平了,寬了,直了,兩邊還擋着牆,護坡,排水溝砌的整整齊齊,中間隆起花崗巖碎石擠壓在黃砂土之中,在陽光下顯得特別亮,給人一種賞心悦目的感覺。

我爺爺自然特別開心,特邀前後兩村之長和叔爺爺一家共進午餐。席間,他頻頻舉杯,還豎起大拇指,大加讚揚。又從口袋中掏出一萬元,笑眯眯地説:“這修路乃善舉,一點小小心意呀!”舉起酒杯“吱”一聲,痛快地把酒吸進肚中,咂着嘴美滋滋地説到:“好啊!這條路鋪好水泥後,北上武漢,南下廣州,東進上海,四通八達啊!”因為三個方向都接通了,大家都笑了。

是的,家鄉的路是致富的路,幸福的路。是修出來的,人生如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

家鄉的路作文4

今天,我要回到我夢寐以求的家鄉——安徽省壽縣,去過年了。回家的感覺真好啊!

一大早,我便和爸爸媽媽拎着大包小包趕往車站。夾在一大羣歸心似箭的人流裏,我們上了車。聽着車裏熟悉的鄉音,我感覺好像已經回到了久別的家鄉。這種感覺真的是好親切,好激動啊!

車子啟動了,看着車窗外高樓林立,平整寬闊的大馬路一眼望不到邊,我便想起了家門口的那條小路。

這是一條連接着兩個鎮的主要道路,聽媽媽説,十年前這條路還要差,全部是泥土路,逢到雨天,大人小孩可辛苦壞了,有時要走一個多小時呢。後來村民們集資修了一條石子路,開始的幾年還算可以,可是由於車子多了起來,那些超重的卡車、貨車把路壓得高低不平,坑坑窪窪的,讓人在車上一不小心就會撞得頭昏眼花,叫苦不迭。

去年,縣裏決定要把每個鎮的道路都修通,所以家門口的這條路也被列在計劃之內。兩個鎮的農民都在等着開工的這一天,他們滿懷希望地等着,希望今年賣糧食不會再顛簸一個多小時了;孩子們也都在盼着,路修好的那一天,他們可以騎着自行車開開心心地去上學了;老人們更盼着這一天,走了一輩子高低不平的路了,到老了也能走上平整光滑的路,和城裏的老人一樣在馬路上散散步,看看風景……總之,所有的人都在盼望着。

我坐在車子上想,放暑假時路已經開始修了,這麼長時間過去了,肯定早已修好了,我們這次一定能順利地坐到家門口,不用再轉車了。

突然,車上的人叫了起來:“怎麼不走了?”

“前面的路不好走,我幫你們叫小車子吧。”司機説。

“怎麼這條路還沒有修好嗎?”爸爸問司機。

“早着呢,農民湊的錢用光了,上面的款撥不下來,要等到下季收割交錢了才能繼續修。”司機説。

唉,看來我的美夢又成泡影了。我們只好按照司機的安排轉上了另一輛麪包車,車子像個企鵝似的一搖一晃地開起來。

大概行了四十分鐘,麪包車司機説:“快到了,前面的路已經修好了。”順着司機説的方向,我抬頭看,前面是一條寬闊平整的水泥馬路,一眼望不到頭,和城裏的一模一樣,兩邊都栽着白楊樹,看着真讓人舒服。我放下了已經抓得發麻的手,歎了口氣,説:“總算看到我所想要看到的馬路了。”

到家了,親人們都圍上來幫我們拿東西,奶奶拉着我的手又是親,又是笑。可我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在上海,只要看到哪裏修路,修路工人都會不分晝夜地幹,直到修好為止。可是,我家門口的這條才十幾公里的路,居然這麼久還沒修好,難道農村的路就這麼難修嗎?那可是聯繫着兩個鎮的主要通道啊!

家鄉的年輕一代真要好好幹啊!要把我們家鄉的路修得和城裏一樣。還在讀書的我們這一代人,好好學習吧,將來有出息了,一定不要忘記你們曾經走過的那條小路,一定不要讓我們的下一代再和我們一樣,走在這樣的小路去讀書。要讓他們和城裏的孩子一樣,騎車、坐車去上學,那將是何等的榮耀和幸福啊!

家鄉的路作文5

我四歲時,老家——黃橋鎮祁巷村還是一個貧窮的小鄉村,交通很不方便,汽車只能到達鎮上,進村就只有五六尺寬的泥土路了,路兩邊還挖了灌溉用的水渠,村民常常在路邊堆放一些雜草,中間剩下的路面就像一條狹長的帶子。晴天時,車輪碾過,塵土漫天飛揚,嗆得人嗓子疼,眼睛都睜不開,嘴巴里,鼻子裏都有沙子,到家後洗一洗臉,臉盆裏的水是黃色的,盆底會沉澱很多沙子。要是碰上雨雪天氣,就更糟了,路面變得泥濘不堪,車子碾過路面上的那些坑坑窪窪會濺起許多黃泥水,鞋子上,褲子上,背上,甚至頭髮上都有泥水污點。下雪時,路面變得很滑,走在冰封的路面上,像溜冰一樣。每次回老家都是爺爺騎着自行車到鎮上接我,走上那條狹窄的路,感覺就像走鋼絲一樣,我特別緊張,我害怕路邊的雜草纏住車輪把我們絆倒,我擔心爺爺控制不好不停顛簸的車子一不小心掉進水渠裏……我只能緊緊的抱住爺爺的腰,手心直冒汗。

那時,故鄉的路在我心中就成了揮之不去的陰影。

最近,聽爺爺説老家建了“小南湖”度假村,國慶期間舉行燈會,我不敢相信,決定回去看個究竟。

天哪,故鄉的路變化真大啊!新建的寬廣平坦的柏油路四通八達。中間還有隔離帶,路兩旁和隔離帶中都種上了花草樹木。原來回趟老家要花一個多小時,現在才半個小時就快到村口了。我禁不住一個勁兒嘖嘴。

爺爺聽到我在嘖嘴,就介紹説:“你小時候見到的泥路沒有了。現在村村都鋪上了水泥路,而且鋪到家門口了,並且都通上了公交車啦!現在出行方便極了,即使下雨天也不影響人們的外出。你向窗外看看就知道啦!”

爺爺説話的功夫,車子已經到了我們祁巷村。一下車,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平坦寬闊的水泥馬路,路邊的每根電線杆上都掛着“美在小南湖,看我新農村”“江蘇最美鄉村”的廣告牌,似乎在告訴行人祁巷村是個令人嚮往的地方。沿路“縱橫渠道布田疇,清水壟中酣暢流”,風景如畫。沿着馬路向裏走大約10分鐘,就到了“小南湖”度假村。只見度假村裏人山人海,都是衝着“小南湖”和燈會來的。小南湖景區,河流縱橫,果木成林,空氣清新,視野開闊,形成了水環島、景依水的特色自然風光。湖中有五個小島,垂柳搖曳,香樟林立,繁花似錦,並各具休閒、娛樂、餐飲等不同功能,就像五顆晶瑩剔透的明珠鑲嵌在波光粼粼的湖上。垂釣中心、跑馬場、果蔬採摘園、真人CS、單向飛碟等特色項目深受遊客好評。

我想,如果沒有這寬闊的大馬路,“小南湖”再美,也沒有人來遊玩。“要致富,先修路”,是啊,如今故鄉的路成了我心中的美麗風景,是鄉親們的致富之路。

家鄉的路作文6

爸爸的老家在湖南安化的一個小山村裏,這裏四面環山,順着山勢開墾着田地、菜園、茶園,只有唯一的一條小路通向村外。大山裏的風景優美,空氣清新,但是交通卻不方便。爸爸説他小時候每天都要沿着這崎嶇的羊腸小道去上學,他那時的願望就是能有一輛自行車。

努力學習的爸爸終於考上了大學,成了村裏的第一位大學生,當他回到家鄉時,村裏的小路已經拓寬了,村裏的許多人家也都騎上了摩托車,各類物資也不需要村民們肩挑手提。

又過了幾年,村裏的這條路經過村民們的修整,已經能通拖拉機了,村裏的各種山貨和木材也源源不斷地運往山外,大家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村裏不再是清一色的木頭房子,各式的樓房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爺爺家在路的盡頭,背靠大山,一條彎曲的田埂通向家門口。每當逢年過節時,爺爺奶奶就會站在田間翹首期盼我們回去,可我和媽媽都不願走這段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田間小路。我會一路嚷嚷:“為什麼公路不能通到爺爺奶奶家呢?”

又是一年春來到,村裏要修公路了,村民們出錢出力,就連爸爸他們這些出門在外的人都踴躍捐款。這一年的春節我們自己開車回家,發現山路拓寬拉直了,兩車交匯也沒問題了,一腳油門可以直接開到爺爺家門口,我和爸爸媽媽都很高興。

然而好景不長,由於資金不足路面沒有硬化,隨着雨季到來山洪暴發,由泥土砂石鋪成的公路被雨水沖刷得坑坑窪窪,山體滑坡將公路攔截成了幾段,別説通車了,連村民們的日常出行都不便利。暑假回爺爺家,爸爸只能將車停在半道,由爺爺奶奶打着手電走山路來接我們。我和媽媽深一腳淺一腳摸着黑忍着蚊蟲的叮咬,邊走邊抱怨:“這樣子又回到不通公路前了,車也只能成了擺設。”此後,每當爸爸提到回老家,我和媽媽都會一個勁地搖頭,山路實在太難走了。

這樣塌了挖挖了塌的日子又過了幾年,今年年前傳來了好消息,村裏的公路終於全部鋪成水泥路了。過年回村的年輕人比往年都多,各式各樣的小汽車依次靠邊整齊地停在公路一邊,村民們個個都喜笑顏開:“現在好了,公路徹底通到家門口了,大夥都能開開心心、乾乾淨淨的到家了。”

見證了村道變公路的巨大變化,相信不久路燈也會亮起來,這個曾經閉塞的小山村如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家鄉發展。

家鄉的路作文7

我愛到門前的路上走走,尤其是晚上。馬路上幾盞昏黃的燈靜靜地照耀着長而寬的路,使人心頭燃起光明、感到温暖。

我又漫步在那條道路上,“多好哇!”聽到背後傳來一聲低微的讚歎聲。心頭微微的一震,彷彿在什麼地方聽到過似的?噢,那是不久之前的事。於是,我陷入了深深的回憶。

約莫是去年吧,村裏新修了一條柏油馬路。鋪路那天,村裏的男女老少都去看了。不管是討價還價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是影響全家人的吃飯“大業”,統統都放下了,一齊站在家門口,翹首以盼。一些膽大的孩子圍繞着渣土車跳來跳去,嘰嘰喳喳地談論着愉快的事情;有些上了年紀的老人被家裏的晚輩推出門,左顧右盼地等着那個龐然大物的到來;不過大多數人都是來湊湊熱鬧,想沾沾喜氣的,三個一羣、五個一夥地討論着。渣土車見了這些人們,彷彿也很高興似的,從長長的排氣管裏“嘟嘟”出一縷縷白色的煙塵。攪拌車不像渣土車有超常的好脾氣,它拿這些樂呵呵的人們沒有辦法,於是它把攪拌桶緩緩地放斜,墨黑色的瀝青輕輕地從桶裏滑落到地上,像踮起腳尖跳舞的芭蕾舞者。攪拌車一邊走一邊倒,人羣中不時傳出幾聲期待的呼喊。只聽“嘩啦”一聲,全部瀝青已經盡數傾倒在軋好的土路上。不等瀝青幹了,五六個人推着攤鋪機一下一下地把它攤勻,祖母笑道“這倒像我在攤餅呢。”邊説着,從懷裏掏出一方手帕來擦眼淚。然後,又有一個軋路機從上面軋過,馬路瞬間就平整了。

不過一箇中午,綿延的幾百米長的柏油路就全鋪好了。人們對這的好奇心仍是未減,依舊滔滔不絕地議論着,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忽然感歎起來“我年輕的時候,還沒走過這樣好的路啊!”旁邊的人也緊跟着附和着:“是啊、是啊。”“聽説大城市裏鋪的都是這個。”

“……”

這使我想起從前的這條道路。在那條柏油大路還是一條凹凸不平的小道時,我就出生了。我從小便看着汽車從我眼前飛速駛過,留下一片黃沙,聽到風裹夾着砂礫颯颯地吹的聲音,沙土像針一樣刺在我的臉上,彷彿要把臉皮生生剮下來。而如今見了這樣一條道路,我也不禁驚歎:“這一條路可真是好啊!”雖然它不像縱橫交錯的鐵路線承載了遊子們的思念;也不像晴隆二十四拐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更不像綿延不斷的絲綢之路為世人所稱讚。但就是這樣一條簡單樸素的路,也能讓我感到歡欣和雀躍。僅僅是因為有了它之後出行更方便了嗎?還是因為我們期盼已久的夢想終於實現了呢?這或許是因為它將是我們開啟美好未來的康莊大道。

我又徘徊在這條路上,風掀起衣角,“多好哇!”不知何時,下起雨了,我看到毛茸茸的萬家燈火在這條道路的盡頭閃着微亮的光。

家鄉的路作文8

夜深了,下了晚自習的大家都只奔宿舍為了早點休息,窗外一下子變得靜悄悄的,也只有路燈還在那眨巴眨巴着那昏黃的眼睛發出微弱的光工作着,默默地為大家照亮腳下的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就猶如埋在地下的、樹枝產生了果實,卻不要求任何回報。

半夜突然醒來,藉着路燈昏黃的燈光,起來上廁所,忽然發現路燈下有個黑色的影子在那晃動着,走近一看,原來是隔壁班的一個同學在路燈下津津有味地捧着書看,他那認真的模樣讓人難過又心疼。中午的時候別的班同學一起討論功課,發現了分歧,起了爭執“你一個普通班的憑什麼説我的思路是錯,你的思路是對的,差生就是差生永遠也不可能進重點班,更不可能考上大學”。為了白天一句無心的話,竟一個大半夜拿着課本頂着寒風來到路燈下複習。

從那以後,每天晚上幾乎都能看到一個拿着書本站在昏黃燈光下認真看書的身影,他那認真不服輸有樣子讓任何人看到都不忍心去打擾。最終他的努力給他帶來了豐收的果實,學習成績提高了,也考上夢寐以求的大學成了一名老師,只要堅持努力地去付出就會有收穫的。而曾經那個成績比他好甚至還嘲笑過他的那個人連一個普通大學也沒考上。他通過自己人的努力,收穫了豐收的果實。可這中間他會出了多少辛酸又有誰知道呢。也只有路燈,每晚默默地陪着他的路燈,給他温暖、給他鼓勵、給他希望照亮他心中的迷惘。

而今身在慌張人,在這到處都是高樓大廈繁華的大都市,並且每隔幾米就有一盞路燈。可這些路燈再美再亮也比不上家鄉那盞一閃一閃昏黃的路燈,曾經每晚陪着他一起用功的路燈。但每每看到這些又美又亮的路燈心中湧現出一股説不出來的滋味。心情煩的時候、累的時候只要看到它們總有一股力量支撐着他,讓他重新振作起來。

家鄉的路燈在漆黑的夜晚眨巴眨巴着那雙昏黃的眼睛,雖然發出的光是那麼的微弱可卻像母親的懷抱一樣的温暖;又像甜甜的泉水,讓人忘記生活的苦澀,也像一顆明亮的啟明星,帶領我們走向光明;也好比一把鑰匙,打開我們心靈的枷鎖;又好冬日的陽光,給人一種明間的温暖。

它為人們守望了四季,卻始終抱着“人們的愉快,就是我的報酬”的宗旨。再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來形容那路燈再合適不過了。

家鄉的路作文9

在我三十多年的人生記憶中,家鄉那條道路的變遷給了我太多的感慨。家鄉那個小村莊的三面被一條江環圍着,於是,連接家鄉與外界的只有那條綿長而曲折的道路。

兒時的印象中,家鄉的那條道路顯得很狹小。它只是田畈中的一條羊腸小道,只有一米左右寬,有時碰到對面有人挑着擔過來,就得側身讓行,否則非把人給擠到田畈中。那時的路面都是泥土,路兩邊還長滿了雜草。從村口遠遠地望去,那條小道卻似一條灰色的腰帶系在田野的中間,一頭連着小村莊,一頭連着遠方的集鎮。每每望着那條小道,鄉人們的眼裏也充滿着憧憬,因為踏上那條小道,就可以把村莊裏的蔬菜瓜果運送出去,就有了收穫,就有了希望。這條簡陋的道路也給童年的我帶來了太多的快樂。就在那條路上,我牽着母親的手歡快地行走着,這意味着我可以暫時離開家去集鎮或去外面的親戚家做客,這是我一直盼望的事。路兩旁的景色也是十分迷人,兩邊都是葱綠的一片,上面還有許多蝴蝶和蜜蜂在不停地飛舞,在邊走邊玩中,那條小路就被遠遠地甩在身後,而身上卻落得一身輕鬆。

我是在讀國中時才有獨自踏上那條路的權力。因為中學在集鎮上,父親就買了家裏的第一輛自行車讓我騎着去上學。不過,那時的路已有了改變,不再像以前那樣狹小,路被擴大了一倍,還鋪上了細細的石子,俗稱機耕路。走在機耕路上當然比走在泥路上感覺好了許多,不用再擔心雨天路滑,沾起的泥水弄髒衣服,也不用再害怕路邊雜草叢中竄出的蛇蠍。村裏還在那條機耕路兩旁栽上了高高的水杉樹,一到夏天,這路上總上綠影婆娑的,給人一份舒適的涼爽。每次騎車走上這條長長的路,我總是懷着一股希望,只要讀好書,那以後我肯定能天天走在城市那寬闊乾淨的大馬路上。

我的心願終於如願以償了。大學畢業後我被分配到了縣城工作,走在那大馬路上,腳上的皮鞋整天都是鋥亮鋥亮的。可令我沒想到的是,家鄉的那條路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條原先的機耕路又被整整拓寬了三倍,幾個先富起來的鄉人出資修了一條水泥馬路。並且,那條路不再像以前一樣彎彎曲曲,而是被拉直了。站在村口望去,那條路像一把利劍一樣筆直地刺了出去,集鎮彷彿近在咫尺。當然,最開心的還是那些買了汽車的鄉人,他們可以暢通無阻地行駛在大道上,再也不用為原先那狹小崎嶇的道路而擔憂。因為道路拓寬了,原先閉塞的小村莊也變得與外界聯繫方便起來,甚至連公交車也開到了小村莊,讓鄉人可以像城裏人一樣便捷地到達想去的地方。

在這幾年裏,家鄉的道路還在不斷變化着。村裏在道路兩旁種上了花草,裝上漂亮的路燈,還裝上了氣派的廣告牌,那路頓時變得和城裏一樣漂亮悦目。甚至還有專人每天清掃那條道路,使道路保持着特有的乾淨。

我想,在以後家鄉的這條道路還會不停地變換着新貌的。確實,一個村莊的富裕首先表現在一條道路上,家鄉道路的改變也刻畫着鄉人們生活的日新月異,三十年這條道路的變遷,就是家鄉人們生活水平變遷的一個寫照。

家鄉的路作文10

80年,崎嶇的小路伸向依山幫水的家鄉——城鄉鎮西寧村。

90年代,寬闊平坦的的大路穿過樓房林立的西寧村——給村民帶來了熱鬧與文明。

一歲半。

1992年,南昆鐵路通車,爺爺幾乎每天都會揹着我去看火車。一看到長長的火車,聽到轟隆隆的聲音,我就不哭不鬧,平生第一次聽到的外地名是昆明,因為爺爺常在我耳邊談起此地名。每年春節,沿着鐵路,我與去看望外婆,爸爸媽媽經常給我講路的故事——在南昆鐵路修成之前,村子裏的人都是乘船去上街,村民們挑着東西到鎮上賣,兩岸各幾十級的碼頭,將村民們的肩膀磨成繭。

七歲半。

1993年暑假的一天下午,爸爸媽媽都到田裏幹活去了,家裏只有我和妹妹兩個小孩,我突然聽到有人在大聲喊我爸的名字,這是村長的聲音,我經常與爸爸去隊裏開會。見到開門的人不是我爸後,他對我説:“你爸回來後,記得叫他今晚七點半去曬穀場開會。”晚上,爸爸拉着我的小手興奮地往曬穀場開會——原來,開會的內容是關於南百二級路的徵地問題,怪不得前幾天在村頭的榕樹下,人們津津樂道着修路。終於結束無路的歷史,難怪村民們喜形於色!

1997年暑假,當時我已有七歲半,南百二級公路終於可以通車了。那段日子,幾乎每次放學後我和堂哥都會到路邊去數車。大卡車、轎車等各式各樣的車不再只是限於紙張上的黑白圖片。去外婆家時,再也不是沿着鐵路走一個多鐘頭才走到。有人在村莊的二級路旁建了座磚場,開了商店,路通了,村民們紛紛建起了樓房。

有了平坦寬闊的二級路,村裏有了摩托車、三輪車,當車停在村口,唧唧喳喳地叫喊聲便讓人知道是上街趕圩歸來。不過,村民們更喜歡做路過的班車,村民們開着玩笑:“我們可以坐公交車上街。”

15歲,中秋節前的星期天。中午放學後,我便興匆匆地回家。到家打開家門一看,大廳裏竟擺滿幾籮筐大大小小的柿子,我覺得不對勁,馬上把門關好,撒腿就往種柿子樹的那塊地跑,遠遠看見爸爸砍柿子樹,我加快步伐,想阻止爸爸,可是,在我到的那一刻樹倒了。我很生氣的埋怨爸爸,爸爸樂哈哈地説:

“高速公路經過咱們家鄉,需要用到咱們這塊地。”

“鐵路、二級路、高速路都穿過咱們的家鄉,爸爸,什麼時候飛機場也設在咱家鄉呀?水陸空全都彙集在我家鄉。”我與爸爸開起了玩笑,我的愁容也被衝到九霄雲外。

十八歲。

20xx年元旦,南百高速路通車後的第三天,我走到樓頂,三路盡收眼底,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林立的樓房、盎然的綠山,鐵路、二級路在綠化好了的壯觀的高速路面前又顯得差了一大截。

路在不斷地延伸——

家鄉的富裕之路不斷地延伸——

鄉村與城市的和諧之路不斷地延伸——

家鄉的路作文11

我的家鄉——高港,兒十年前的一個默默無聞的江邊小鎮,正在逐漸變成現代化的都市。那無數從鄉間泥濘小路上走來的高港人,用自己的雙手改變了高港的歷史。那無數條路呵,見證了歷史的鉅變。

爺爺曾沿着祖祖輩輩踩出來的泥濘的羊腸小道上山下鄉。大部分路坑坑窪窪,至於養護,不過是偶爾鏟些土鋪上。一下雨就沒法走路,所以人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雨天休息,晴天勞作。

爸爸那一代,路上鋪上了石子,也拓寬了許多,主要是便於拖拉機行駛,被稱為“機耕路”。雖然好走多了,但仍不方便,又十分狹窄,經常造成交通堵塞。

現在呀!家鄉的路一點也不比大城市遜色。一條條寬闊的水泥路四通八達,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擁擠了,走在上而是多麼平坦、舒暢啊!不管是自行車、摩托車、汽車,都能並排駛過。路兩旁的綠化帶和獨特的風光,讓人感到無限愜意,就如同在畫中一般,人們坐在車子上,只要看看這景色,一身的疲憊就不翼而飛了。以前上泰州,由於道路不平坦,乘汽車要用兩小時才能到達,現在去泰州太方便了,最多隻要半小時。寬闊的泰高公路可是國家的一級公路呢!路邊的那些平房早就拆掉了,一幢幢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鱗次櫛比。

四橫四縱的區內公路兩邊的商店一家挨着一家,真是數不勝數,有賣水果的、有賣衣服和皮鞋的、有賣日常用品的……店裏的物品琳琅滿目,樣樣俱全。早晨,路上車水馬龍,去學校的孩子們,去工廠上班的姑娘、小夥子們,去菜場買菜、賣菜的農民們,都急匆匆地走着。腳步聲、自行車的“丁零”聲、摩托車的`“突突”聲交織成歡快和諧的交響曲;下午,人們在商店間穿梭往來,挑選着自己喜歡的東西。

月亮悄悄地升上了枝頭,灑下柔和的光芒,給大地披上了一件銀裝。這時,家鄉的路就更美了。你看啊。荷花、玉蘭花、仿古式……造型各異的路燈把一條條大道變成了五彩繽紛的燈的河流,車輛行人變成了歡快地游來游去的魚兒。路邊的花啊、草啊、樹啊彷彿鑲上了各種色彩的邊兒,總讓人覺得來到了童話世界,不,是仙境。難怪人們徜徉其間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即使深夜,也一如白晝的喧譁。路旁高低錯落的建築上彩燈、霓虹燈……閃一閃地交相輝映,彷彿是無數顆五顏六色的小星星在向你眨着眼睛,把整個高港變成了一個亮堂堂的“不夜城”,充滿着生機,洋溢着活力。

我愛家鄉的路,是它伴隨我成長,我將踏着它走向遠方,走向未來,走向希望……

家鄉的路作文12

記憶中,家鄉的路總是崎嶇,父輩走過的路是,同輩走的路也是,家鄉教育的路亦是。

小時候,家鄉的路並非平坦,那是一條彎彎曲曲的沙石路,走起路來總是顛簸,每逢人過,便塵土飛揚。父親挑着沉重的擔子在路上走了半輩子,起初我認為父親擔着瓜果蔬菜,豆米乾柴,後來才明白,父親的擔子裏面,擔的是生活和責任。

父親總説:“我在農村活了半輩子,熟悉了農村的體制化,這輩子大概是走不出去了。你們一定要走出去,去看一看那高聳入雲的宗岱,去看一看那水天一色的黃鶴樓,去看一看那燈火通明的故城。”我謹記着父親的話,勤奮讀書,日夜廢寢,總把黑夜當白天。我不想辜負父親的囑託,也不想父親真的熟悉了體制化,我要和父親走出去,看一看那山與水,樓與城。

小時候,什麼都不懂,只聽着父親這樣説道:“農村的路不好走,全是沙石,走得快了,就得摔倒,走得慢了,就要落後。”我長大後才明白,父親躬身牛馬,任勞任怨幹了半輩子,只是為給我們鋪了一條路。一條通往學校大門的路,一條改變我們命運的路。

後來,家鄉鋪上了水泥路,能直通學校大門,也能走農村。我和同齡人算是走得比較平坦的,卻有人走得依舊崎嶇。讀完國中,不少人便輟學了,他們收拾包裹走向了社會,走出了農村,走進了城市,走進了五湖四海,走進時代浪潮,卻遠離了家鄉。久離而遇的幾個故人,有的出口成髒,煙酒成癮;有的不學無術,遊戲成迷;有的濃粧豔抹,黑髮轉型;也有的相夫教子,柴米油鹽。有的,走他們父輩走過的路。

國中畢業時,老師在畢業典禮説道:“家鄉里的年輕人總想着去外面發展,賺大錢,然後住大城市,住大豪宅。但是,我要告誡你們的是,他們忘了,忘了根,忘了本,忘了養育他們的一方水土,一方家園,忘了復興家鄉。你們是不是想説還有下一代人?而我要説的是,不要永遠把下一代掛在嘴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務,如果每個年輕人都想着推脱責任,那麼一代傳一代,農村永遠是農村,祖國永遠富強不起來。你們這一代的任務是強盛家鄉,興盛祖國,這,也是你們的責任”那時候,場下一片沉默,我想我們的內心也是。

家鄉養育了我十多年,資助我和姐姐們讀高中,讀大學。在我知理時,父親便告訴我:“咱們家鄉這邊有個説法,借人錢財二三,還人銀子三四,別人借情,我們還義。”這句話深深觸動我的內心,也觸動了我的靈魂,靈魂深處告誡我,我不能忘了家鄉的情。

我一直有一條想走的路,復興家鄉的教育路。我想讀師範類大學,學有所成後回鄉任教,秉持“以教除舊思,以育養新苗”的態度。我想用教育啟蒙下一代人的思想,播好文化種子,讓他們萌芽。

以教為光,以育為雨,以書為基,以我為身,鋪一條家鄉的教育路。

家鄉的路作文13

餘秋雨先生在《霜冷長河》中説:“有水相連的遙遠是憂傷,而有山巒阻隔的遙遠是絕望。”家鄉沒有通往遠方的河流,所以鄉親們不曾憂傷;雖然層層的山巒阻斷了視野,但鄉親們並沒有絕望,祖祖輩輩不斷開拓,路,不斷伸向遠方。

爺爺説,路是遠方和大山深處的通道,家鄉的路,很久遠,很綿長。即使爺爺用他的一生去回想,也描述不盡家鄉所走過的路的綿長。爺爺坐在家門口那飽經歲月滄桑的老梨樹下,靠着躺椅,眼神迷離地看着村口三條向外的路,跟我講述家鄉的路的歷程。

爺爺小時候問祖爺爺,天有多大?祖爺爺回答:就你看到的那麼大。於是,爺爺認為四周的山便是支撐天的柱子,而天就是扣着村莊的傘蓋。從那以後,爺爺就渴望着找到路,爬上山頂,去看看天,但從山腳到山頂嶙峋的怪石阻礙了小小的他。待他十二歲那年,村裏人組織起來翻山越嶺挖了一條如蛇形的狹窄小路,小路通到了鎮上。爺爺第一次牽着馬兒馱着十幾斤玉米籽賣了5角3分錢,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但爺爺卻激動了一個星期。

後來,日本鬼子的鐵蹄踐踏了華夏大地,十六歲的爺爺和同伴沿着那條彎曲的小路走向遠方,走上了抗日救國的道路,把日本人趕走後,從戰爭中倖存下來的爺爺帶着榮耀踏上了歸途。路依舊沒有改變,經歷了瘋狂的文革之後,忽然有一天,四周的山猛烈顫動,狗四面叫,雞八處飛,原來是政府在放炮開路,一年半後,三尺多寬的路將深山裏的村莊與外面的世界接通了。爺爺説,那是改革開放後的第十五個年頭,爺爺牽着馬到縣探訪了他的戰友。20xx年,羣山再次震顫,伴着挖土機的轟隆聲,村裏的娃子們好奇地圍着中午停工的挖土機轉來轉去。20xx年,爺爺笑眯眯地搭着汽車去看望嫁到城裏的小姨,回來時感歎了一次又次。爺爺看着那三條路,一條比一條直,一條比一條寬,一條比一條遠,我看到他眼中飽含着一種叫做淚水的液體,他閉上眼,嘴角銜着笑説:“真想永遠這樣看着村裏的路通往更遠的地方。”

家鄉的路越變越好,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一家接一家地建起了新樓,一人走得比一人更遠。我也沿着家鄉的這條路,到了鎮上讀了國中,今天我已坐在縣高中明亮的教室;明年,我即將站到了大學聯考的門檻,我相信,我會沿着家鄉的路把自己的人生演繹得更加美麗、更加精采。

家鄉的路啊!是你,帶給了爺爺幸福的感想;是你,帶給了鄉親們嶄新的希望;是你,把我帶出了深山,一步一步走近我的理想,走向更遠的地方。

家鄉的路作文14

“走在家鄉的小路上,牧童的歌聲在盪漾……”,每當我聽到這首歌時,我的腦海裏便會想起家鄉的路。

家鄉的路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稻田中的水泥小路,一種是用來趕集的大路。我的老家,便是在這水泥小路的盡頭。

這條小路在稻田中間,是一條簡易的水泥小路。從表面上來看,這條路如同黃河水一般九曲十八彎。

小時候,爸爸就給我講過他小時候的事。家裏有一輛車閘壞掉的自行車。他在小路上騎車時,曾多次連人帶車跌入田中,裹着一身泥回家。

當我一次次走在這條小路上時,我就會想起,那年我在這上面來抱着水稻,來來回回,一次又一次走過這條小路。在這田間小路上留下了一滴滴一滴滴的汗水。幾年前,爺爺還健在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到稻田裏收割水稻。在這田間的小路上,灑下了我們辛勤的汗水,也留下了一段段美好的回憶。只可惜這樣的日子,以後很難體驗得到了。

家裏還有一條大路,一種用水泥做成的路,用來趕集。這條路説是趕集的路,其實就是一條街。我最喜歡這條路了,這裏每天都會有很多人在這擺攤賣東西,有許許多多的好吃的。每次回老家,我都會像賴皮蟲一樣纏着媽媽,讓媽媽帶我來這裏趕集。在我不高興的時候,但只要一提到趕集,我就會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只要一來到集市,我的眼睛就會變得像老鷹一樣敏鋭,我的鼻子就會變得和狗一樣靈敏,小臉興奮得如同紅蘋果一般,眼睛開始像雷達一樣,掃描一切能看到的東西。

“媽媽那裏,那有那個叫什麼……餈的東西,還有那個十分黏牙的糖;媽媽這就是那個和蹦蹦球一樣大的東西,快買……”我發現自己心儀的東西后,連忙叫住媽媽,去買這些我想吃東西。

餈就是餈粑,它是用糯米蒸熟後,搗成泥狀製成的,有的模樣和藏族的糌粑差不多,有的是方的,有的是圓餅狀的。而那糖就是藕絲米糖,也就是藕絲糖,想必大家對“藕斷絲連”這個成語不陌生,這藕絲糖看起來像是一團潔白無瑕的藕絲,是我老家那邊的四大特產之首,十分好吃,但吃起來十分黏牙。那圓圓和蹦蹦糖一樣的東西,和餈粑是差不多的,不過小很多,有的外面裹了一層白麪糖,有的裹着黃豆粉,看着就讓人口水直下“三千尺”,我一次能吃十個!每次來趕集我一般都是空腹而來,滿腹而歸。

現在由於老家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很多,過年的時候有的人也不回老家,甚至有的三五年才回一次,於是相比以前也就靜了很多。有些村的路也都重新修建,鋪上瀝青,成了柏油路。雖然比以前好看了很多,但是我再也感受不到那種過年時闔家歡樂的氣氛,體會不到夏天辛勤勞作的快樂了。家鄉的路難道是真的一去不復返,永遠只能在夢中了嗎?

難忘家鄉的路。

家鄉的路作文15

“要想富,先修路”。這淺顯易懂的六字俗語在農村中廣為流傳。鄉下人渴望有一條好路與外界相通是多麼艱難啊!

崎嶇窄彎路

在我的記憶深處,埋藏着這樣一段往事。在記事那年,正趕上我家建新房,爸爸、媽媽整天在忙他們的事情,白天要忙着購買建房的材料,夜晚又要清點材料數目,還要與各路商家電話聯繫,整天忙得不可開交。那天夜裏,媽媽給我洗澡,爸爸在一旁翻着那本有些破爛的電話本,爸爸撥通了電話,與對方談了起來,然後又狠狠地掛斷了電話,又連續打了幾個電話,每個都這樣。媽媽問:“怎麼了?”然後爸爸大吼了幾聲,走出去了,我看見爸爸的臉通紅,至於爸爸吼的什麼,我也記不清了。過了幾日,爸爸對媽媽説了那日為什麼發火,原來是因為那些材料的廠家由於我家鄉的路彎彎曲曲又窄又不平,不安全,害怕出事故,都不願給我家送材料,所以爸爸很煩惱,之後爸爸又自己請了車到廠裏去拉材料。等房子竣工,爸爸一算開支竟然比預先計算的要多出大幾千元。本來建房的錢都是東拼西湊的,由於家鄉的路,我們家多開支了幾千元,爸爸、媽媽甚是心痛。房子總算是完工了,爸爸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可我清楚並永遠記得爸爸的那一聲歎惜:“這路,要是修一下多好啊!”

坑窪泥巴路

過了幾年,我漸漸長大了,而我家鄉的路也逐漸變寬了。但還是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那地面仍是坑坑窪窪,下雨天人們都不願意出門,因為一出門就會弄得滿腳都是泥巴。我的家鄉盛產香菇、水稻,可是沒有好的交通,外界的大老闆都不願意到我們那裏採購,這樣就給了那些小商販的機會,他們到那裏低價採購,牟取暴利,而老百姓一年到頭的勞動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唉!真可惜,要是路面好些,結果就不會是這樣了。可見,路對農民是多麼重要啊!

平坦水泥路

今春,我的家鄉修建了寬闊的水泥路。我放學回家,走在沒有泥巴的水泥路上,感覺真好。我看到鄉親們開着車,拖着剛豐收的糧食到鎮上去賣。他們露出了笑容,温和的陽光照在他們的臉上,他們的笑容看起來無比燦爛。他們賣了糧食,又購買了各種各樣的商品從我家門前駛過,我看得出,他們賣到了好價錢。

家鄉的路越來越好,家鄉的人民也越來越富裕。一個地域的經濟,看一看路就知道了。我們的祖國是由千千萬萬個村組成的,只有每個村富了,國家才會富裕、強盛,現在我的家鄉富了,那國家的經濟實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