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怎樣教寫作文

來源:文萃谷 1.29W

作文的基本方法主要是:一要多讀,不光要讀課內的文章,而且要讀課外的文章,這是作文的基礎;二是小練筆,不惜爛筆頭,才能恰如其分的表達;三是多寫。最好養成每天寫日記的習慣,這樣既能練腦又能練手;四是經常評改自已寫的文章。

應該怎樣教寫作文

一、多讀

不能只讀“優秀作文”以內的書,所謂“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學別人的總免不了要比別人再差一截,只有自已站得高了,看得多了,退而求其次也能寫出像樣的東西。魯迅説:“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樣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這是他的經驗之談,所以要鼓勵學生有選擇地讀些文學精品,讀些大家名著,如魯迅、朱自清、聞一多的。雖然開始會有一些難度,但提高閲讀興趣,培養文學素養是可以從小抓起的,循序而漸進,如中低年級側重提高幻想能力,可提高童話寓言、民間故事、古詩和通俗的小文章。從高年級起主要培養文學想象能力,內容則以文學為主。通過讀書讓學生感受現實生活中少有的默契、少有的感動、少有的又一個活生生的自己,通過讀書,讓自己一次次地和書中人物共甘苦、同奮鬥,一回回地隨作者去領略山川風物,這樣,人的精神會不知不覺地被陶冶、被淨化。

二、練筆

俗話説,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在日常習作中,同學們常常會提筆忘字或寫錯加字,結果言不達意,讀者不知所云,不明所指。如何才能恰如其分地表達呢?可採用以下幾步走:

1、多積累

滴水匯成河,知識是靠點點滴滴和積累,同學們平時可以堅持做一些讀書筆記,每天摘抄一些優美語段並分門別類製作詞彙卡,日積月累,知識面會不斷得以拓展,運用起來遊刃有餘。

2、多記憶

有了一定的積累便打下了語言表達的`基礎,但知識容易回生,需要適時予以識記,並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與同學們廣泛交流,這樣既鍛鍊了口才,又豐富了語言,以説促寫,説寫結合,不亦樂乎?否則一記了之,漸漸淡忘,還給了書本,還給了老師。

3、多運用

“學以致用”其涵義就是要把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的寫作中去,這才是我們學習的初衷。

因此,在每次習作中要潛意識地在遣詞造句上下功夫,用好、用活、用準詞彙,做到一語多用。如:有一小同學在一次習作中這樣描述到:“面對同學們真誠的笑臉,手捧那一份份精美的禮物,重返校園的我,千言萬語湧上心頭,從嘴角邊吐出幾個字:‘謝謝大家!’”再如:“看到被我打碎的花瓶,我吞吞吐吐地説:‘我……我不是故意的!’”前者,樸實的話折射幾縷感激,一個“吐”字,恰如其分地把真情實感自如地表達出來;後者卻表達內心的不安和內疚。如果沒有很好的理解詞語的含義,怎麼能掌握他的不同感情色彩呢?

三、多寫

要天天堅持寫,常年不懈。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就説:“寫作最好的竅門就是‘每天必寫,天天拿筆,哪怕幾十個字也好……’第一步就是學會‘記’,每天記一件事。比如,昨天下了一場大雪,你就把它記下來。”只有持之以恆,才會熟能生巧,筆下生輝。“生活是寫作的惟一源泉”,要使學生作文質量高,寫得真實具體、生動、形象和富有感染力,應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進自然,走進社會,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實地觀察、體驗生活,才能從生活中選取素材,寫出真實感人的文章。如“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組織學生春遊、秋遊,欣賞大自然的美麗風光;開設社會調查實踐活動等,並要求學生人手一本筆記本,隨時把觀察到的、聽到的及其自己的感悟記下來,寫成日記,積累有聲有色的寫作素材。”有了這些寫作的“柴米油鹽”,作文這“碗”飯自然也就不難做了。著名的漫畫家華君武先生曾這樣説:“我有花不盡,用不完的儲蓄所,這就是我的日記,它儲蓄着我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各種各樣的創作素材。”

四、自評

熱門標籤